CN216005535U - 一种处理污水的集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处理污水的集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05535U
CN216005535U CN202121591066.4U CN202121591066U CN216005535U CN 216005535 U CN216005535 U CN 216005535U CN 202121591066 U CN202121591066 U CN 202121591066U CN 216005535 U CN216005535 U CN 2160055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equipment
zone
valve
integr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9106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学良
张强
吴奕波
潘其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engkai Intelligen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engka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oqing Pengk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Guangzhou Pengkai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oqing Pengk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Guangzhou Pengkai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oqing Pengk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9106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055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055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055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处理污水的集成设备,集成设备包括设备箱体、进水管、清水排出管和排污管,设备箱体设置有设备间,进水管的入口端设置在设备间,进水管通过管道连通至设备箱体中的厌氧区;清水排出管设置在设备间,清水排出管通过管道连通至设备箱体中的清水区;排污管设置在设备间,排污管通过管道连通至设备箱体中的沉淀区。将进水管、清水排出管和排污管集中设置在设备间,以便使管路的连接规划整齐,避免管道端口分散,便于集中管理和操作管路,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处理污水的集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处理污水的集成设备。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设备的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但绝大部分的箱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存在管道布置复杂、操作不便的情况,另外,有些设备中的水位拨动浮动较大而导致水处理功能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处理污水的集成设备,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处理污水的集成设备包括设备箱体、进水管、清水排出管和排污管,所述设备箱体设置有设备间,所述进水管的入口端设置在所述设备间,所述进水管通过管道连通至所述设备箱体中的厌氧区;所述清水排出管设置在所述设备间,所述清水排出管通过管道连通至所述设备箱体中的清水区;所述排污管设置在所述设备间,所述排污管通过管道连通至所述设备箱体中的沉淀区。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集成设备包括反冲洗管和反冲洗排出管,所述反冲洗排出管设置在所述设备间,所述反冲洗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设备箱体的清水区,所述反冲洗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设备箱体的砂滤区,所述反冲洗管的第三端连接所述反冲洗排出管。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集成设备包括排空管,所述排空管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设备箱体中的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沉淀区、砂滤区和清水区连通的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集成设备包括反冲洗阀门和反冲洗排出阀门,所述反冲洗阀门和所述反冲洗排出阀门设置在所述设备间中,所述反冲洗阀门设置在所述反冲洗管上,所述反冲洗排出阀门设置在所述反冲洗排出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集成设备包括排空阀门,所述排空阀门设置在所述设备间中,所述排空阀门设置在所述排空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集成设备包括排污阀门,所述排污阀门设置在所述设备间中,所述排污阀门设置在所述排污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集成设备包括进水阀门,所述进水阀门设置在所述设备间中,所述进水阀门设置在所述进水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集成设备包括清水阀门,所述清水阀门设置在所述设备间中,所述清水阀门设置在所述清水排出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箱体中厌氧区的入口处设置有恒流箱,集成设备包括溢流管和连接管,所述恒流箱的底部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设备箱体的厌氧区连通,所述溢流管的入口端设置在所述恒流箱中,所述溢流管的出口端设置在所述设备间,所述溢流管的入口端高于所述连接管的入口端。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集成设备包括滤箱和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恒流箱中,所述隔板将所述恒流箱的内腔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滤箱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下腔体中,所述滤箱的入口端设置在所述上腔体中,所述进水管的出口端连通至所述上腔体,所述溢流管的入口端设置在所述上腔体中。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进水管、清水排出管和排污管集中设置在设备间,以便使管路的连接规划整齐,避免管道端口分散,便于集中管理和操作管路,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正视图下集成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俯视图下集成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恒流箱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3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中部”、“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是用于区分特征名称,而非具有特殊含义,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污水的集成设备,集成设备包括设备箱体100,设备箱体100设置有设备间101,将集成设备的操作结构集中设置在设备间101。可以理解的是,设备箱体100中设置有厌氧区201、缺氧区202、好氧区203、沉淀区204、砂滤区205以及清水区206,用于处理污水。
集成设备包括进水管102,进水管102的入口端设置在设备间101,进水管102的入口端设置在设备间101的底部,进水管102的入口端水平设置。可以理解的是,进水管102通过管道连通至设备箱体100中的厌氧区201,由进水管102通入的污水依次经过厌氧区201、缺氧区202、好氧区203、沉淀区204、砂滤区205以及清水区206。进一步地,集成设备包括进水阀门,进水阀门设置为手动阀或电动阀,进水阀门设置在设备间101中,进水阀门设置在进水管102上。
集成设备包括清水排出管103,清水排出管103设置在设备间101,清水排出管103通过管道连通至设备箱体100中的清水区206,清水排出管103将集成设备处理所获得的清水排出进行后续处理。进一步地,集成设备包括清水阀门,清水阀门设置为手动阀或电动阀,清水阀门设置在设备间101中,清水阀门设置在清水排出管103上。
集成设备包括排污管104,排污管104设置在设备间101,排污管104通过管道连通至设备箱体100中的沉淀区204,排污管104将集成设备处理所获得的污泥排出进行后续处理。结合附图,集成设备包括斜管曝气部件、出水组件以及污泥料斗,斜管曝气部件、出水组件以及污泥料斗设置在沉淀区204,出水组件设置在斜管曝气部件的上方,污泥料斗设置在斜管曝气部件的下方,出水组件包括清水出水堰板和清水排水槽,清水排水槽与清水区206连通,排污管104与污泥料斗连通。进一步地,集成设备包括排污阀门,排污阀门设置为手动阀或电动阀,排污阀门设置在设备间101中,排污阀门设置在排污管104上。
集成设备包括反冲洗管105,反冲洗管105的第一端连接设备箱体100的清水区206,反冲洗管105的第二端连接设备箱体100的砂滤区205。集成设备启动反洗程序时,用于反洗的水从清水区206流至砂滤区205,可以理解的是,这部分反洗水将设备箱体100中的各区进行反洗。进一步地,集成设备包括反冲洗阀门,反冲洗阀门设置为手动阀或电动阀,反冲洗阀门设置在设备间101中,反冲洗阀门设置在反冲洗管105上,可以理解的是,反冲洗阀门设置在靠近反冲洗管105第一端处,反冲洗阀门用于截断反冲洗管105与清水区206的连通。
集成设备包括反冲洗排出管106,反冲洗排出管106设置在设备间101,反冲洗管105的第三端连接反冲洗排出管106,可以理解的是,设备箱体100中完成反冲洗后,反冲洗水进入反冲洗管105的第二端,从反冲洗管105的第三端流入反冲洗排出管106。进一步地,集成设备包括反冲洗排出阀门,反冲洗排出阀门设置在设备间101中,反冲洗排出阀门设置为手动阀或电动阀,反冲洗排出阀门设置在反冲洗排出管106上。
集成设备包括排空管107,排空管107分别设置有用于与设备箱体100中的厌氧区201、缺氧区202、好氧区203、沉淀区204、砂滤区205和清水区206连通的接口,当需要维修清理集成设备时,由排空管107将设备箱体100中各区的物料排空,便于维修清理。进一步地,集成设备包括排空阀门,排空设置为手动阀或电动阀,排空阀门设置在设备间101中,排空阀门设置在排空管107上。
结合附图,设备箱体100中厌氧区201的入口处设置有恒流箱108,恒流箱108设置在厌氧区201的顶部,恒流箱108的内腔独立于厌氧区201。集成设备包括连接管110,恒流箱108通过连接管110与设备箱体100的厌氧区201连通,连接管110的入口端设置在恒流箱108的底部,连接管110的出口端延伸至厌氧区201的底部。
集成设备包括溢流管109,溢流管109的入口端设置在恒流箱108中,恒流箱108结合溢流管109在厌氧区201的入口处起到溢流回流作用。可以理解的是,溢流管109的入口端高于连接管110的入口端,当进水管102的流量增大或集成设备中出现堵塞,恒流箱108水位增高,借助溢流管109可保持设备箱体100的水位在安全范围内。进一步地,溢流管109的出口端设置在设备间101,溢流管109设置有溢流阀门,溢流阀门设置为手动阀或电动阀。结合附图,一些示例中,溢流管109的出口端与反冲洗排出管106连接,溢流管109排出的水从反冲洗排出管106排出。
集成设备包括隔板112,隔板112设置在恒流箱108中,隔板112将恒流箱108的内腔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进水管102的出口端连通至上腔体,溢流管109的入口端设置在上腔体中,溢流管109的入口端高于隔板112,连接管110的入口端设置在下腔体中。
集成设备包括滤箱111,滤箱111设置为提篮格栅,滤箱111至少部分地设置在下腔体中,滤箱111的入口端设置在上腔体中,滤箱111的侧壁、底壁设置有间隔空隙或镂空处,便于滤水。结合附图,隔板112上设置有开孔,滤箱111置于开孔中,滤箱111与隔板112连接,滤箱111悬挂在下腔体中。
可以理解的是,将集成设备各管道的出口端集中设置在设备间101,可使外部管路的连接设置规划整齐,集成设备各区所连接的管路均设置在集成设备中,设备外观整洁美观。将各管道阀门集中设置在设备间101,便于操作,避免管道阀门受到雨淋日晒。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若出现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处理污水的集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箱体(100),所述设备箱体(100)设置有设备间(101),所述设备箱体(100)中设置有厌氧区(201)、缺氧区(202)、好氧区(203)、沉淀区(204)、砂滤区(205)以及清水区(206);
进水管(102),所述进水管(102)的入口端设置在所述设备间(101),所述进水管(102)通过管道连通至所述设备箱体(100)中的厌氧区(201),由所述进水管(102)通入的污水依次经过所述厌氧区(201)、所述缺氧区(202)、所述好氧区(203)、所述沉淀区(204)、所述砂滤区(205)以及所述清水区(206);
清水排出管(103),所述清水排出管(103)设置在所述设备间(101),所述清水排出管(103)通过管道连通至所述设备箱体(100)中的清水区(206);
排污管(104),所述排污管(104)设置在所述设备间(101),所述排污管(104)通过管道连通至所述设备箱体(100)中的沉淀区(2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污水的集成设备,其特征在于:集成设备包括反冲洗管(105)和反冲洗排出管(106),所述反冲洗排出管(106)设置在所述设备间(101),所述反冲洗管(10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设备箱体(100)的清水区(206),所述反冲洗管(105)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设备箱体(100)的砂滤区(205),所述反冲洗管(105)的第三端连接所述反冲洗排出管(1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污水的集成设备,其特征在于:集成设备包括排空管(107),所述排空管(107)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设备箱体(100)中的厌氧区(201)、缺氧区(202)、好氧区(203)、沉淀区(204)、砂滤区(205)和清水区(206)连通的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污水的集成设备,其特征在于:集成设备包括反冲洗阀门和反冲洗排出阀门,所述反冲洗阀门和所述反冲洗排出阀门设置在所述设备间(101)中,所述反冲洗阀门设置在所述反冲洗管(105)上,所述反冲洗排出阀门设置在所述反冲洗排出管(106)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污水的集成设备,其特征在于:集成设备包括排空阀门,所述排空阀门设置在所述设备间(101)中,所述排空阀门设置在所述排空管(107)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污水的集成设备,其特征在于:集成设备包括排污阀门,所述排污阀门设置在所述设备间(101)中,所述排污阀门设置在所述排污管(104)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污水的集成设备,其特征在于:集成设备包括进水阀门,所述进水阀门设置在所述设备间(101)中,所述进水阀门设置在所述进水管(102)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污水的集成设备,其特征在于:集成设备包括清水阀门,所述清水阀门设置在所述设备间(101)中,所述清水阀门设置在所述清水排出管(103)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处理污水的集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箱体(100)中厌氧区(201)的入口处设置有恒流箱(108),集成设备包括溢流管(109)和连接管(110),所述恒流箱(108)的底部通过所述连接管(110)与所述设备箱体(100)的厌氧区(201)连通,所述溢流管(109)的入口端设置在所述恒流箱(108)中,所述溢流管(109)的出口端设置在所述设备间(101),所述溢流管(109)的入口端高于所述连接管(110)的入口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污水的集成设备,其特征在于:集成设备包括滤箱(111)和隔板(112),所述隔板(112)设置在所述恒流箱(108)中,所述隔板(112)将所述恒流箱(108)的内腔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滤箱(111)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下腔体中,所述滤箱(111)的入口端设置在所述上腔体中,所述进水管(102)的出口端连通至所述上腔体,所述溢流管(109)的入口端设置在所述上腔体中。
CN202121591066.4U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处理污水的集成设备 Active CN2160055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91066.4U CN216005535U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处理污水的集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91066.4U CN216005535U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处理污水的集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05535U true CN216005535U (zh) 2022-03-11

Family

ID=80590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91066.4U Active CN216005535U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处理污水的集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055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199363A1 (zh) 一种污水处理深度除磷脱氮的设备
CN204897656U (zh) 一种多功能水产养殖水处理设备
CN109399793A (zh) 一种沉淀过滤反冲洗强化泥水分离一体化水处理设备
CN112759079B (zh) 立体式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系统
CN216005535U (zh) 一种处理污水的集成设备
CN211595371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18924072U (zh) 快速沉淀膜系统
CN110294568A (zh) 一种用于改良uct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11521943U (zh) 一种新型环境治理用污水处理设备
CN205133335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9161774U (zh) 装配式a/o池及装配式污水处理系统
CN211999321U (zh) 一种曝气生物滤池
CN213012446U (zh) Mbr污水处理装置
CN208732727U (zh) 一种一体化小型污水处理装置
CN107176673A (zh) 正压水处理装置及水处理系统
CN208161103U (zh) 一种污水沉淀装置
CN110776146A (zh) 一种原水过滤装置及方法
JP3366562B2 (ja) 浄化槽用集水装置
CN113072241A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8408908A (zh) 一种一体化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和污水处理方法
CN205241323U (zh) 一种自动冲洗生物滤池反应器
CN211141749U (zh) 一种原水处理系统
CN219376305U (zh) 一种废水治理过滤装置
CN212941616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10945233U (zh) 一种节能环保污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1493 Room 401, building 11, Tian'an headquarters center, No. 555, Panyu Avenue North, Donghuan street,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Pengka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ZHAOQING PENGK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1400 Room 401, building 11, Tian'an headquarters center, No. 555, North Panyu Avenue, Donghuan street,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PENGKAI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ZHAOQING PENGK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1493 Room 401, building 11, Tian'an headquarters center, No. 555, Panyu Avenue North, Donghuan street,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Pengka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Pengkai Intelligen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1493 Room 401, building 11, Tian'an headquarters center, No. 555, Panyu Avenue North, Donghuan street,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Pengka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ZHAOQING PENGK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