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76734U - 一种翻转运输装置及导电管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翻转运输装置及导电管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76734U
CN217676734U CN202221910187.5U CN202221910187U CN217676734U CN 217676734 U CN217676734 U CN 217676734U CN 202221910187 U CN202221910187 U CN 202221910187U CN 217676734 U CN217676734 U CN 2176767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set
support
transmission
overturn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1018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超
徐凯
张晨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1018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767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767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767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ttitude Control For Article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电管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翻转运输装置及导电管生产线,该翻转运输装置包括:支撑平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支架和驱动组件,翻转支架与支撑平台转动连接,驱动组件连接于支撑平台上,并且驱动组件与翻转支架传动连接,以驱动翻转支架沿支撑平台翻转;抱夹机构,设置于翻转支架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抱夹机构将待翻转工件夹紧在翻转支架上,再利用驱动组件驱动翻转支架沿支撑平台翻转,从而带动其上的待翻转工件转动实现翻转,实现了待翻转工件的自动化翻转、效率高,同时待翻转工件翻转时不受外力挤压,不易变形,确保了待翻转工件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翻转运输装置及导电管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电管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翻转运输装置及导电管生产线。
背景技术
导电管是中空的长铝管,其外层包裹多层浸油纸的筒状结构,是套管装配过程中的重要部件之一。
目前的导电管生产线,超10米长导电管从卷制车间到干燥罐的转运,以及从干燥罐取出到下一生产工序的运输,需先将导电管翻转立直然后用吊钩起吊放置干燥罐内干燥,当干燥完成后,用吊钩将导电管从干燥罐内取出,然后将立直的导电管放至水平并运输至下一生产工序,此过程中,导电管在水平和立直状态的翻转均依靠人工控制天车勾取导电管上端,通过上拉和下放导电管上端的方式实现导电管立直和放平,而翻转时导电管下端在地面或平台上拖行,此方案不仅效率低,而且易使导电管因刚性不足发生变形,影响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导电管在翻转过程中易变形,翻转效率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翻转效率高、确保生产质量的翻转运输装置及导电管生产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翻转运输装置,包括:支撑平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支架和驱动组件,所述翻转支架与所述支撑平台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支撑平台上,并且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翻转支架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翻转支架沿所述支撑平台翻转;抱夹机构,设置于所述翻转支架上。
作为一种翻转运输装置的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吊钩传输机构,所述吊钩传输机构滑动连接于所述翻转支架上,适于传送吊钩并使所述吊钩与待翻转工件配合。
作为一种翻转运输装置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吊钩传输机构包括:动力组件,与所述翻转支架连接;传输导轨,沿所述翻转支架的长度方向,所述传输导轨固定连接于所述翻转支架上;传输组件,其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传输组件滑动连接于所述传输导轨上,并且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传输组件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传输组件沿所述传输导轨到达所述翻转支架的第一端。
作为一种翻转运输装置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传输组件包括:滑块,与所述传输导轨滑动连接;传输件,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槽开设于所述传输件上;连接件,与所述动力组件传动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传输件连接。
作为一种翻转运输装置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气缸,倾斜设置于所述翻转支架的底部;第一连接部,与所述驱动气缸的低端和所述支撑平台均连接;第二连接部,与所述驱动气缸的高端和所述翻转支架均连接,并且所述驱动气缸可相对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转动。
作为一种翻转运输装置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抱夹机构包括:夹紧驱动部,与所述翻转支架连接;夹持部,包括相对设置于所述翻转支架上的左夹爪和右夹爪,所述夹紧驱动部与所述左夹爪和所述右夹爪中的至少一个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左夹爪和所述右夹爪相互靠近或远离。
作为一种翻转运输装置的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可沿所述翻转支架长度方向调节的底部支撑件,所述底部支撑件连接于所述翻转支架的第二端。
作为一种翻转运输装置的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地面压紧机构,所述地面压紧机构与所述支撑平台压接。
作为一种翻转运输装置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平台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横梁,所述地面压紧机构包括:底座,固定于地面;压紧驱动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下压部,与所述压紧驱动部传动连接,所述下压部可在所述压紧驱动部驱动下下压在所述支撑横梁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导电管生产线,包括如上文所述的翻转运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翻转运输装置,通过抱夹机构将待翻转工件夹紧在翻转支架上,再利用驱动组件驱动翻转支架沿支撑平台翻转,从而带动其上的待翻转工件转动实现翻转,实现了待翻转工件的自动化翻转、效率高,同时待翻转工件翻转时不受外力挤压,不易变形,确保了待翻转工件质量。
2、本实用新型的翻转运输装置,还包括吊钩传输机构,吊钩传输机构滑动连接于翻转支架上,适于传送吊钩并使吊钩与待翻转工件配合,便于吊钩勾住待翻转工件实现转运。
3、本实用新型的翻转运输装置,吊钩传输机构包括动力组件、传输导轨和传输组件,动力组件与翻转支架连接,传输导轨沿翻转支架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于翻转支架上,传输组件上开设有限位槽,传输组件滑动连接于传输导轨上,并且动力组件与传输组件传动连接以驱动传输组件到达翻转支架的第一端。将吊钩放置于限位槽内,动力组件驱动传输组件和其上的吊钩沿传输导轨运动至翻转支架的第一端,便于吊钩勾住待翻转工件的端部,实现转运,操作简单、方便。
4、本实用新型的翻转运输装置,驱动气缸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倾斜设置于支撑平台和翻转支架之间,通过驱动气缸伸缩驱动翻转支架翻转,同时驱动气缸相对第一连接部和/或第二连接部转动,以适应翻转支架的翻转,整个翻转运动操作简单,效率高。
5、本实用新型的翻转运输装置,抱夹机构包括夹紧驱动部和夹持部,夹紧驱动部与翻转支架连接,夹持部包括相对设置于翻转支架上的左夹爪和右夹爪,夹紧驱动部与左夹爪和右夹爪中的至少一个传动连接,以驱动左夹爪和右夹爪相互靠近或远离。通过夹紧驱动部驱动左夹爪和/或右夹爪运动,就能够使左夹爪和右夹爪靠近或远离运动,实现对待翻转工件的夹持和松开。
6、本实用新型的翻转运输装置,还包括可沿翻转支架长度方向调节的底部支撑件,底部支撑件连接于翻转支架的第二端。对待翻转工件的底部进行支撑,提高翻转过程的平稳性,同时由于待翻转工件的底部存在支撑,可减小夹持部对待翻转工件的夹持力,避免待翻转工件因夹持力过大出现损坏,进一步确保待翻转工件质量、提高待翻转工件合格率,并且底部支撑件可沿翻转支架长度方向调节,能够适应不同长度的待翻转工件的使用,适应性广。
7、本实用新型的翻转运输装置,还包括地面压紧机构,地面压紧机构与支撑平台压接。在翻转支架翻转时支撑平台被地面压紧机构压紧固定,确保翻转顺畅,提升翻转过程的平稳性。
8、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管生产线,包括上文的翻转运输装置,能够在导电管的生产过程中对导电管进行自动化翻转,效率高,同时导电管翻转时不承受外力,不易变形,确保了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翻转运输装置的第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翻转运输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翻转运输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翻转运输装置中翻转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翻转运输装置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翻转运输装置的第二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翻转运输装置中地面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撑平台;11、底板;111、避让口;12、竖向支撑腿;13、支撑横梁;14、护栏;2、翻转机构;21、翻转支架;22、驱动组件;221、驱动气缸;222、第一连接部;223、第二连接部;3、抱夹机构;31、夹紧驱动部;32、夹持部;321、左夹爪;322、右夹爪;4、吊钩传输机构;41、动力组件;42、传输导轨;43、传输组件;431、滑块;432、传输件;4321、限位槽;433、连接件;5、底部支撑件;6、地面压紧机构;61、底座;62、压紧驱动部;63、下压部;10、导电管;101、钩环;20、吊钩;30、运输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翻转运输装置,包括支撑平台1、翻转机构2和抱夹机构3,其中,翻转机构2包括翻转支架21和驱动组件22,翻转支架21与支撑平台1转动连接,驱动组件22连接于支撑平台1上,并且驱动组件22与翻转支架21传动连接,以驱动翻转支架21沿支撑平台1翻转,抱夹机构3设置于翻转支架21上。
通过抱夹机构3将待翻转工件夹紧在翻转支架21上,再利用驱动组件22驱动翻转支架21沿支撑平台1翻转,从而带动其上的待翻转工件转动实现翻转,实现了待翻转工件的自动化翻转、效率高,同时待翻转工件翻转时不承受外力,不易变形,确保了待翻转工件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待翻转工件为导电管10,导电管10通过抱夹机构3夹紧于翻转支架21上,翻转支架21被驱动组件22驱动沿支撑平台1转动,从而带动导电管10实现翻转。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该翻转运输装置的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平台1包括底板11,底板11为矩形板,沿底板11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避让口111,以便于翻转支架21翻转。
进一步地,支撑平台1还包括设置于底板11下方的竖向支撑腿12和支撑横梁13,以对底板11起到稳定支撑作用。具体地,竖向支撑腿12垂直于底板11,并且沿底板11的宽度方向设置两排,沿底板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支撑横梁13平行于底板11,并且沿底板11的长度方向,在两个竖向支撑腿12间均连接一个支撑横梁13,以增强竖向支撑腿12间的连接强度,在底板11的中间位置也横向设置一个支撑横梁13,从而提高底板11的强度。
此外,支撑平台1还包括护栏14,护栏14沿底板11的四周设置,以对上面的操作人员起到保护作用,提高作业时的安全性。
支撑平台1一侧还设有扶梯,扶梯与底板11连接,操作人员通过扶梯可到达底板11上,以更好地控制设备。
翻转支架21与底板11转动连接,并且翻转支架21的第二端在转动时能够穿过避让口111转动至底板11的下方,以实现翻转支架21的转动。
具体地,翻转支架21为矩形的框架结构,结构稳定,重量轻。翻转支架21沿底板11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翻转支架21的第一端延伸至底板11的外侧,既能对翻转支架21支撑又能减少支撑平台1长度尺寸,节省设备成本。
就具体连接来说,翻转支架21的第二端通过转接座和转轴实现与底板11的转动连接。具体地,在底板11上的避让口111的两侧相对设置两个转接座,转轴插接于两个转接座上并且两者间隙配合,转轴与底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
如图3和图4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翻转运输装置的优选的技术方案,该驱动组件22包括驱动气缸221、第一连接部222和第二连接部223,其中,驱动气缸221倾斜设置于翻转支架21的底部,第一连接部222与驱动气缸221的低端和支撑平台1均连接,第二连接部223与驱动气缸221的高端和翻转支架21均连接,并且驱动气缸221可相对第一连接部222和/或第二连接部223转动。
上述设置,驱动气缸221伸出,推动翻转支架21沿底板11翻转,并且驱动气缸221相对第一连接部222和/或第二连接部223转动,以适应转动,此时翻转支架21的第二端穿过避让口111翻转至底板11的下方,翻转支架21的第一端翻转至底板11的上方,从而带动翻转支架21上的导电管10翻转竖立。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22包括第一连接座和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座固定连接于底板11下方的支撑横梁13上,第一连接轴连接于第一连接座上,第一连接轴与驱动气缸221的低端连接。
相应地,第二连接部223包括第二连接座和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座固定连接于底板11,第二连接轴连接于第二连接座上,第二连接轴与驱动气缸221的高端连接。
如图1和图5所示,抱夹机构3用于夹紧导电管10,避免导电管10在翻转过程脱落。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翻转运输装置的优选的技术方案,抱夹机构3包括夹紧驱动部31和夹持部32,其中,夹紧驱动部31与翻转支架21连接,夹持部32包括相对设置于翻转支架21上的左夹爪321和右夹爪322,夹紧驱动部31与左夹爪321和右夹爪322中的至少一个传动连接,以驱动左夹爪321和右夹爪322相互靠近或远离。
上述设置,当导电管10放置于翻转支架21上,夹紧驱动部31驱动左夹爪321和右夹爪322相互靠近以将导电管10夹紧,便于翻转,在翻转完成需要卸载导电管10时,夹紧驱动部31驱动左夹爪321和右夹爪322相互远离就能够将导电管10松开,便于搬运。并且通过控制夹紧驱动部31,还能实现夹持力的调节,也能适应不同直径的导电管10的夹持使用,适应性强。
本实施例中,夹紧驱动部31为夹紧气缸,通过夹紧气缸伸缩就能够驱动左夹爪321和右夹爪322相互远离或远离。
左夹爪321与夹紧气缸传动连接,右夹爪322固定设置于翻转支架21上,通过夹紧气缸驱动左夹爪321靠近或远离右夹爪322运动,就能实现对导电管10的夹紧或松开。因此,在实现夹持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夹紧气缸的设置,减轻翻转支架21的翻转阻力。
左夹爪321和右夹爪322均为弧形夹板,与导电管10的弧形面贴合,提高夹持接触面,减少对导电管10表面的夹持损伤。
就设置数量来说,本实施例中的抱夹机构3设置有多个,沿翻转支架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对导电管10的多个部位进行同时夹持,提高夹持稳固性。
如图1、图6、图7和图8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翻转运输装置的优选的技术方案,该翻转运输装置还包括吊钩传输机构4,吊钩传输机构4滑动连接于翻转支架21上,适于传送吊钩20并使吊钩20与待翻转工件配合,便于吊钩20勾住待翻转工件实现转运。
需要说明的是,待翻转工件上设置有钩环101,吊钩20可勾在钩环101内。本实施例中,导电管10的顶部设置有中间连接件433,中间连接件433连接有钩环101,当吊钩20沿传输导轨42运动至翻转支架21的第一端时能够勾在钩环101内,再启动天车等起吊装置就能够实现导电管10的转运。
具体地,吊钩传输机构4包括动力组件41、传输导轨42和传输组件43,其中,动力组件41与翻转支架21连接,沿翻转支架21的长度方向传输导轨42固定连接于翻转支架21上,传输组件43上开设有限位槽4321,传输组件43滑动连接于传输导轨42上,并且动力组件41与传输组件43传动连接以驱动传输组件43到达翻转支架21的第一端。当待翻转工件翻转至竖直后,将吊钩20放置于限位槽4321内,动力组件41驱动传输组件43和其上的吊钩20沿传输导轨42运动至翻转支架21的第一端,便于吊钩20勾住待翻转工件的端部,实现转运,操作简单、方便。进一步地,动力组件41包括驱动电机、链轮和传输链,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翻转支架21上,链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传输链套设于链轮上能够被链轮驱动转动。驱动电机驱动链轮转动,从而带动传输链转动。
传输导轨42沿底板11的长度方向设置于翻转支架21上。
传输组件43包括滑块431、传输件432和连接件433,其中,滑块431与传输导轨42滑动连接,传输件432与滑块431固定连接,限位槽4321开设于传输件432上,连接件433与动力组件41传动连接,连接件433与传输件432连接。通过动力组件41驱动连接件433运动,连接件433带动传输件432及滑块431沿传输导轨42运动,从而带动传输件432上的吊钩20运动,实现传输。
就设置形状来说,传输件432为L型块,限位槽4321开设于L型块的上表面,限位槽4321也相应为L型槽,L型槽的槽口朝向翻转支架21的第一端,吊钩20横向卡接于L型槽内,并且吊钩20的钩口朝向翻转支架21的第一端,以在吊钩20运动至第一端时自动与钩环101抵接挤压并钩入钩环101内,在外力拉起吊钩20时,吊钩20与限位槽4321自动分离,实现导电管10的起吊转运,整个过程操作简单、高效。
连接件433与动力组件41中的传输链连接,通过传输链的转动带动连接件433移动。
如图1、图2和图7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翻转运输装置的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可沿翻转支架21长度方向调节的底部支撑件5,底部支撑件5连接于翻转支架21的第二端。
上述设置,底部支撑件5可对待翻转工件的底部进行支撑,提高翻转过程的平稳性,同时由于待翻转工件的底部存在支撑,可减小夹持部32对待翻转工件的夹持力,避免待翻转工件因夹持力过大出现损坏,进一步确保待翻转工件质量,并且底部支撑件5可沿翻转支架21长度方向调节,能够适应不同长度的待翻转工件的使用,适应性广。
就底部支撑件5的具体设置来说,底部支撑件5包括支撑板和锁紧件,可沿翻转支架21的长度方向在翻转支架21上设置多个调节孔,锁紧件可选择性地与其中一个调节孔连接,并且锁紧件与支撑板连接。锁紧件实现将支撑板与翻转支架21锁紧,并且通过锁紧件选择性连接于其中一个调节孔内实现支撑板沿翻转支架21的长度方向的调节,以满足不同长度的待翻转工件的使用,提高装置的适用性。
如图7和图9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翻转运输装置的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地面压紧机构6,地面压紧机构6与支撑平台1压接。在翻转支架21翻转时支撑平台1被地面压紧机构6压紧固定,确保翻转顺畅,提升翻转过程的平稳性。
可选地,地面压紧机构6包括底座61、压紧驱动部62和下压部63,其中,底座61固定于地面,压紧驱动部62连接于底座61上,下压部63与压紧驱动部62传动连接,下压部63可在压紧驱动部62驱动下下压在支撑横梁13上。压紧驱动部62驱动下压部63运动,使下压部63下压在支撑横梁13上,从而实现对支撑平台1的压紧固定,避免翻转支架21翻转时出现随动。
示例性地,底座61可设置为三角形支座,增强结构强度。压紧驱动部62为压紧气缸,压紧气缸竖向固定于底座61上。下压部63为倒置的U型槽板,U型槽板的一个侧壁与压紧气缸的伸缩杆连接,通过压紧气缸伸缩驱动U型槽板上下运动,从而使U型槽板下压扣接在支撑横梁13上或远离支撑横梁13以松开支撑平台1,提升压接可靠性。
就设置数量来说,可沿支撑平台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地面压紧机构6,以提升压紧稳固性,本实施例中,在支撑平台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地面压紧机构6,兼顾稳固性和经济性。
除上述设置外,本实施例的翻转运输装置还包括运输车30,运输车30设置于支撑平台1的下方。通过运输车30的行驶能够带动支撑平台1移动,从而将支撑平台1上的翻转支架21以及其上的待翻转工件运输至相应的位置,十分方便。
具体地,运输车30设置于支撑横梁13的底部。本实施例中,运输车30为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小车,能够自动导航,沿规定的导航路径行驶,并且能够升降、旋转,自动化、安全性、准确性高。
为便于理解本实施例的翻转运输装置,现对其工作过程进行如下介绍,以待翻转工件为导电管10为例讲解:
将导电管10放置于翻转支架21上,夹紧驱动部31驱动左夹爪321和右夹爪322相互靠近以将导电管10夹紧,调节底部支撑件5使其与导电管10的底部抵接;
导电管10从水平翻转至竖直的过程:运输车30载着支撑平台1以及其上的导电管10运输至干燥罐附近,然后压紧驱动部62驱动下压部63运动,使下压部63下压在支撑横梁13上,以对支撑平台1压紧固定,进一步将电源插头插接于驱动气缸221的接口,驱动气缸221伸出,推动翻转支架21沿底板11翻转,此时翻转支架21的第二端穿过避让口111翻转至底板11的下方,翻转支架21的第一端翻转至底板11的上方,从而带动翻转支架21上的导电管10翻转至竖直;
吊钩20传输:将吊钩20放置于传输件432的限位槽4321内,并且使吊钩20钩口朝向翻转支架21的第一端,驱动电机驱动链轮转动,带动传输链转动,从而带动传输件432以及其上的吊钩20沿传输导轨42运动至翻转支架21的第一端,并在翻转支架21的第一端吊钩20与导电管10上的钩环101钩合,然后夹紧驱动部31驱动左夹爪321和右夹爪322相互远离以将导电管10松开,在天车等吊具作用下,吊钩20脱离限位槽4321并带动导电管10转运至干燥罐内进行干燥;
导电管10从竖直翻转至水平的过程:利用天车等吊具将导电管10从干燥罐内吊出并放置在竖直状态的翻转支架21上,并且导电管10的底部抵接在底部支撑件5上,夹紧驱动部31驱动左夹爪321和右夹爪322相互靠近以将导电管10夹紧,然后驱动气缸221缩回,带动翻转支架21沿底板11翻转复位至水平状态,然后压紧驱动部62驱动下压部63运动,使下压部63远离支撑横梁13运动以松开支撑横梁13,拔下电源插头以及吊钩20,运输车30驱动支撑平台1以及其上的导电管10运输至下一工序。
需要说明的是,以图2中的左右方向为例说明,本实施例提到的翻转支架21的第一端是指图2中的右端,也可以说是翻转支架21延伸出底板11的一端,翻转支架21的第二端是指图2中的左端,也可以说是翻转支架21始终位于底板11内侧的一端。翻转支架21、底板11和支撑平台1的长度方向均为图1中F1箭头所指的方向,翻转支架21、底板11和支撑平台1的宽度方向均为图1中F2箭头所指的方向。
在其他实施例中,待翻转工件可根据生产需要更换,本实施例的导电管10只是示例性地说明,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
关于结构的形状和数量的相关描述只是作为示例性地说明,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的方案,在其他实施例中,均可根据需要做出改变。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导电管生产线,其包括如前文所述的翻转运输装置,能够实现待翻转工件的自动化翻转、效率高,同时不易变形,确保了待翻转工件的质量。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实现了待翻转工件的自动化翻转、效率高,同时待翻转工件翻转时不承受外力,不易变形,确保了待翻转工件质量;
(2)能够实现吊钩20传输,便于吊钩20勾住待翻转工件实现转运,操作简单、方便;
(3)提高翻转过程的平稳性,同时避免待翻转工件因夹持力过大出现损坏、确保待翻转工件质量,提高待翻转工件合格率;
(4)能够适应不同长度的待翻转工件的使用,适应性广。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翻转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平台(1);
翻转机构(2),包括翻转支架(21)和驱动组件(22),所述翻转支架(21)与所述支撑平台(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22)连接于所述支撑平台(1)上,并且所述驱动组件(22)与所述翻转支架(21)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翻转支架(21)沿所述支撑平台(1)翻转;
抱夹机构(3),设置于所述翻转支架(2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吊钩传输机构(4),所述吊钩传输机构(4)滑动连接于所述翻转支架(21)上,适于传送吊钩(20)并使所述吊钩(20)与待翻转工件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传输机构(4)包括:
动力组件(41),与所述翻转支架(21)连接;
传输导轨(42),沿所述翻转支架(21)的长度方向,所述传输导轨(42)固定连接于所述翻转支架(21)上;
传输组件(43),其上开设有限位槽(4321),所述传输组件(43)滑动连接于所述传输导轨(42)上,并且所述动力组件(41)与所述传输组件(43)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传输组件(43)沿所述传输导轨(42)到达所述翻转支架(21)的第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转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组件(43)包括:
滑块(431),与所述传输导轨(42)滑动连接;
传输件(432),与所述滑块(43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槽(4321)开设于所述传输件(432)上;
连接件(433),与所述动力组件(41)传动连接,所述连接件(433)与所述传输件(43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2)包括:
驱动气缸(221),倾斜设置于所述翻转支架(21)的底部;
第一连接部(222),与所述驱动气缸(221)的低端和所述支撑平台(1)均连接;
第二连接部(223),与所述驱动气缸(221)的高端和所述翻转支架(21)均连接,并且所述驱动气缸(221)可相对所述第一连接部(222)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223)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抱夹机构(3)包括:
夹紧驱动部(31),与所述翻转支架(21)连接;
夹持部(32),包括相对设置于所述翻转支架(21)上的左夹爪(321)和右夹爪(322),所述夹紧驱动部(31)与所述左夹爪(321)和所述右夹爪(322)中的至少一个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左夹爪(321)和所述右夹爪(322)相互靠近或远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沿所述翻转支架(21)长度方向调节的底部支撑件(5),所述底部支撑件(5)连接于所述翻转支架(21)的第二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面压紧机构(6),所述地面压紧机构(6)与所述支撑平台(1)压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翻转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横梁,所述地面压紧机构(6)包括:
底座(61),固定于地面;
压紧驱动部(62),连接于所述底座(61)上;
下压部(63),与所述压紧驱动部(62)传动连接,所述下压部(63)可在所述压紧驱动部(62)驱动下下压在所述支撑横梁上。
10.一种导电管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翻转运输装置。
CN202221910187.5U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翻转运输装置及导电管生产线 Active CN2176767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10187.5U CN217676734U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翻转运输装置及导电管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10187.5U CN217676734U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翻转运输装置及导电管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76734U true CN217676734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19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10187.5U Active CN217676734U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翻转运输装置及导电管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767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06706B2 (en) Storage container loading/unloading and transporting apparatus
US4802811A (en) Apparatus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n interchangeable container onto and from a vehicle
US3863782A (en) Self-loading article transport vehicle
CN109264433B (zh) 自动装货设备及装货方法
JPS60204598A (ja) 床面運搬機の載設法と床面運搬機の構成
JPS63189501A (ja) 軌道盤を取上げ又は敷設しかつ運搬する機械
CN217676734U (zh) 一种翻转运输装置及导电管生产线
CN111891198A (zh) 一种料件批量加工生产转运传输机构
US4348151A (en) Truck winch assembly
CN211731366U (zh) 一种钢卷转运小车
CN217995764U (zh) 光伏组件提升装置
CN216660860U (zh) 一种具有卡位调节的玻璃原片放置架
JPS5931224A (ja) 荷役装置
CN215325526U (zh)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装载转运车
CN209922253U (zh) 汽车前挡玻璃进釜用码垛输送装置
JP5566206B2 (ja) サイドフォークリフト車及び自動車の積込み方法
CN210117007U (zh) 收放板机
CN112875247A (zh) 板材翻转下线方法及装置
CN217921287U (zh) 罐体转运装置
KR20170001825U (ko) 중대형 전장장비 설치용 리프트장치
CN215047026U (zh) 一种油漆桶移动卸料装置
CN106586803B (zh) 一种发动机缸盖转运方法
CN220948119U (zh) 一种纺织用搬运车
JPS63282027A (ja) 円筒管積込装置
KR200301048Y1 (ko) 슬리브자동공급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