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76201U - 一种施工电梯一体化防冲撞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施工电梯一体化防冲撞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76201U
CN217676201U CN202221472266.2U CN202221472266U CN217676201U CN 217676201 U CN217676201 U CN 217676201U CN 202221472266 U CN202221472266 U CN 202221472266U CN 217676201 U CN217676201 U CN 2176762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quare steel
construction elevator
keel
collision
stee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7226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云飞
周东成
许赞满
刘琳
黄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Division South China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Division South China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Division South China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7226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762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762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762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工电梯一体化防冲撞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用于与施工电梯形成防冲撞底座结构的方钢底座、用于与所述方钢底座共同形成初步防冲撞结构的龙骨组件、及用于与所述龙骨组件共同形成防冲撞水平结构的固定钢板;所述方钢底座安装在施工电梯吊笼的底部;所述龙骨组件的一端设于所述方钢底座上,所述龙骨组件的另一端与施工电梯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钢板的一端与所述龙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钢板的另一端与施工电梯门固定连接;本申请具有可将防冲撞装置与施工电梯结合为一体式的防冲撞结构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施工电梯一体化防冲撞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施工电梯一体化防冲撞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施工电梯作为建筑工程主要用于室内装修材料垂直运输的设备,一些运输材料的小车直接作用在施工电梯吊笼内,未有固定锁紧装置或是有时固定锁紧装置未开启时,会导致小车在跟随施工电梯上下运行时,有冲出电梯笼的趋势。
然而一般的施工电梯内部笼体结构并未设置有防冲撞装置,或是具有防冲撞装置但没有与施工电梯门一体化设置,就容易忽视外部设置的拦防冲撞装置,小车有随时冲出笼体的风险,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电梯一体化防冲撞装置,具有可将防冲撞装置与施工电梯结合为一体式的防冲撞结构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施工电梯一体化防冲撞装置,包括:用于与施工电梯形成防冲撞底座结构的方钢底座、用于与所述方钢底座共同形成初步防冲撞结构的龙骨组件、及用于与所述龙骨组件共同形成防冲撞水平结构的固定钢板;所述方钢底座安装在施工电梯吊笼的底部;所述龙骨组件的一端设于所述方钢底座上,所述龙骨组件的另一端与施工电梯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钢板的一端与所述龙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钢板的另一端与施工电梯门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龙骨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方钢底座共同形成初步防冲撞结构的方钢主龙骨和方钢次龙骨;所述方钢主龙骨的一端设于所述方钢底座上,所述方钢主龙骨的另一端与所述方钢次龙骨固定连接;所述方钢次龙骨的一侧与施工电梯门固定连接,所述方钢次龙骨的另一侧与所述固定钢板固定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方钢底座上开设有与所述方钢主龙骨对应适配的放置凹槽;所述方钢主龙骨设于所述放置凹槽内。
可选的,在所述方钢主龙骨与所述方钢次龙骨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栓。
可选的,在所述方钢次龙骨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钢板对应适配的凹腔;所述固定钢板穿过所述凹腔后与所述方钢次龙骨焊缝连接。
可选的,所述方钢底座与施工电梯吊笼底部的连接方式为焊缝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固定钢板与施工电梯门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固定螺栓。
可选的,所述固定钢板为镀锌钢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通过防冲撞装置连接施工电梯吊笼和施工电梯门,施工电梯门活动设置在施工电梯吊笼上,施工电梯门闭合时,施工电梯门上的龙骨组件嵌入到施工电梯吊笼底部上方钢底座的放置凹槽内,在重力作用下使施工电梯门保持闭合,从而达到防止施工电梯吊笼内小车冲出笼体的效果。
2.本防冲撞装置通过与方钢底座焊接形成防冲撞支撑底座,再通过防冲撞水平结构体系与施工电梯门螺栓连接,形成稳定的一体化防冲撞结构体系,相对其它固定施工方式而言,本装置省时省力,十分便捷,大大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简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方钢底座;2、龙骨组件;21、方钢主龙骨;22、方钢次龙骨;3、固定钢板;41、第一固定螺栓;42、第二固定螺栓;5、放置凹槽;6、施工电梯吊笼;7、施工电梯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施工电梯一体化防冲撞装置,包括:用于与施工电梯形成防冲撞底座结构的方钢底座1、用于与所述方钢底座1共同形成初步防冲撞结构的龙骨组件2、及用于与所述龙骨组件2共同形成防冲撞水平结构的固定钢板3;所述方钢底座1安装在施工电梯吊笼6的底部;所述龙骨组件2的一端设于所述方钢底座1上,所述龙骨组件2的另一端与施工电梯门7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钢板3的一端与所述龙骨组件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钢板3的另一端与施工电梯门7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方钢底座1安装在施工电梯吊笼6的底部,与施工电梯吊笼6形成初步防冲撞底座结构;龙骨组件2和固定钢板3安装在施工电梯门7上,与施工电梯门7形成初步防冲撞水平结构;龙骨组件2的端部设置在方钢底座1上,方钢底座1与龙骨组件2和固定钢板3共同形成完整的防冲撞装置,且该防冲撞装置与施工电梯一体化设置;
施工电梯一体化防冲撞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施工电梯吊笼6与施工电梯门7分离时,方钢底座1和龙骨组件2也处于分离状态;当相关施工人员站在施工电梯吊笼6内需要关闭施工电梯门7来封闭电梯时,手动将施工电梯门7下拉,此时施工电梯门7带动龙骨组件2一起向下移动,当施工电梯闭合后,施工电梯门7的下端与施工电梯吊笼6抵接,龙骨组件2与方钢底座1相互配合并被定位在方钢底座1内不再移动,方钢底座1可限制龙骨组件2的水平运动,以此形成与施工电梯一体化的防冲撞装置,从而使施工电梯门7即使受到施工电梯吊笼6内的小车冲撞也无法打开,保证人员施工安全,安全可靠,省时省力,减少无用工作,还可周转使用。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龙骨组件2包括:用于与所述方钢底座1共同形成初步防冲撞结构的方钢主龙骨21和方钢次龙骨22;所述方钢主龙骨21的一端设于所述方钢底座1上,所述方钢主龙骨21的另一端与所述方钢次龙骨22固定连接;所述方钢次龙骨22的一侧与施工电梯门7固定连接,所述方钢次龙骨22的另一侧与所述固定钢板3固定连接。在所述方钢底座1上开设有与所述方钢主龙骨21对应适配的放置凹槽5;所述方钢主龙骨21设于所述放置凹槽5内。
在本实施例中,方钢底座1可采用2个,2个方钢底座1分别对称设置在施工电梯吊笼6的两侧底部,2个方钢底座1上均开设有放置凹槽5;
龙骨组件2由1个方钢主龙骨21和2个方钢次龙骨22组成,2个方钢次龙骨22分别安装在施工电梯门7的两侧,方钢主龙骨21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施工电梯门7两侧的方钢次龙骨22上,施工电梯门7下拉时,施工电梯门7可通过方钢次龙骨22带动方钢主龙骨21下移,当施工电梯闭合后,施工电梯门7的下端与施工电梯吊笼6抵接,此时方钢主龙骨21嵌入到2个方钢底座1上的放置凹槽5内,形成与施工电梯一体化的防冲撞装置,从而使施工电梯门7即使受到施工电梯吊笼6内的小车冲撞也无法打开,保证人员施工安全。
进一步地,在所述方钢主龙骨21与所述方钢次龙骨2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栓41。
在本实施例中,方钢主龙骨21与方钢次龙骨22之间通过第一固定螺栓41进行连接(参见图3),在本装置需要周转使用时,拆除第一固定螺栓41后便可分离方钢主龙骨21和方钢次龙骨22,可应用到其它施工电梯上,从而使装置的装卸过程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在所述方钢次龙骨22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钢板3对应适配的凹腔;所述固定钢板3穿过所述凹腔后与所述方钢次龙骨22焊缝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焊缝连接具有气密性和水密性均较好、结构刚性较大和结构的整体性较好的优点;在方钢次龙骨22上开设有凹腔,固定钢板3穿过凹腔后方钢次龙骨22焊缝连接,在方钢次龙骨22与施工电梯门7的连接处设置固定钢板3可增大方钢次龙骨22与施工电梯门7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强方钢次龙骨22与施工电梯门7间的连接强度,安全性能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方钢底座1与施工电梯吊笼6底部的连接方式为焊缝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方钢底座1也是通过焊缝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施工电梯吊笼6的底部,从而使方钢底座1与施工电梯吊笼6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在所述固定钢板3与施工电梯门7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固定螺栓42。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钢板3的一端与方钢次龙骨22焊缝连接,固定钢板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固定螺栓42安装在施工电梯门7上,可理解为方钢次龙骨22通过固定钢板3和第二固定螺栓42安装在施工电梯门7上(方钢次龙骨22与固定钢板3焊缝连接后成为一体式结构);在本装置需要周转使用时,拆除第二固定螺栓42后便可分离固定钢板3和施工电梯门7,使方钢次龙骨22和固定钢板3可共同转移应用到其它施工电梯上,从而使装置的装卸过程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钢板3为镀锌钢板。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钢板3采用镀锌钢板(镀锌钢板为在钢板的表面涂上一层金属锌),采用镀锌钢板可防止固定钢板3表面遭受腐蚀,从而延长固定钢板3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施工电梯一体化防冲撞装置,具有可将防冲撞装置与施工电梯结合为一体式的防冲撞结构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施工电梯一体化防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施工电梯形成防冲撞底座结构的方钢底座、用于与所述方钢底座共同形成初步防冲撞结构的龙骨组件、及用于与所述龙骨组件共同形成防冲撞水平结构的固定钢板;
所述方钢底座安装在施工电梯吊笼的底部;所述龙骨组件的一端设于所述方钢底座上,所述龙骨组件的另一端与施工电梯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钢板的一端与所述龙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钢板的另一端与施工电梯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电梯一体化防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方钢底座共同形成初步防冲撞结构的方钢主龙骨和方钢次龙骨;
所述方钢主龙骨的一端设于所述方钢底座上,所述方钢主龙骨的另一端与所述方钢次龙骨固定连接;所述方钢次龙骨的一侧与施工电梯门固定连接,所述方钢次龙骨的另一侧与所述固定钢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电梯一体化防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方钢底座上开设有与所述方钢主龙骨对应适配的放置凹槽;所述方钢主龙骨设于所述放置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电梯一体化防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方钢主龙骨与所述方钢次龙骨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电梯一体化防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方钢次龙骨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钢板对应适配的凹腔;所述固定钢板穿过所述凹腔后与所述方钢次龙骨焊缝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电梯一体化防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钢底座与施工电梯吊笼底部的连接方式为焊缝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电梯一体化防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钢板与施工电梯门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固定螺栓。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施工电梯一体化防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钢板为镀锌钢板。
CN202221472266.2U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施工电梯一体化防冲撞装置 Active CN2176762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72266.2U CN217676201U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施工电梯一体化防冲撞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72266.2U CN217676201U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施工电梯一体化防冲撞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76201U true CN217676201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09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72266.2U Active CN217676201U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施工电梯一体化防冲撞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762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89872B2 (en) Beam in a vehicle door and a method of rustproofing a vehicle door
CN106240508B (zh) 电动汽车的车身碰撞吸能结构
CN217676201U (zh) 一种施工电梯一体化防冲撞装置
US9555839B2 (en) Vehicle jacking point and reinforcing insert
CN104670341A (zh) 汽车加强地板结构和汽车
CN207296406U (zh) 一种组合式模板与木模板结合使用的连接组件
CN206782024U (zh) 一种组合式水上工作平台
CN203846750U (zh) 煤气柜安装专用可浮升及翻转式外部脚手架工装装置
CN213862430U (zh) 门槛结构及车辆
CN215331208U (zh) 一种快速装配式电梯井道结构
CN214884653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情况下轻钢龙骨隔墙安装的连接件
CN212639638U (zh) 电梯轿厢及电梯
CN209904870U (zh) 一种新型钢结构复合底盘
CN209870001U (zh) 汽车后扭转盒、汽车后扭转盒组件及汽车
CN209227659U (zh) 装载机驾驶室
CN209177239U (zh) 一种汽车中地板骨架总成
CN217227486U (zh) 防开裂型防撞梁
CN105463991B (zh) 一种临时桥梁用整体拼装式钢桥面板
CN212201784U (zh) 一种加强型塑钢门窗框架
CN216332327U (zh) 一种电动车的门槛梁总成及车辆
WO2023169339A1 (zh) 一种具有电池舱底部碰撞防护结构的客车
CN214324867U (zh) 轻量化卡车后背式动力电池安装支架
CN219873859U (zh) 一种电池模组以及堆垛搭接式电池箱
CN211468593U (zh) 车厢侧板锁紧梁装配结构
CN213473312U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地板纵梁总成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