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70820U - 一种注塑模具中便于凝胶顶出的牛角浇口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模具中便于凝胶顶出的牛角浇口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70820U
CN217670820U CN202221582974.1U CN202221582974U CN217670820U CN 217670820 U CN217670820 U CN 217670820U CN 202221582974 U CN202221582974 U CN 202221582974U CN 217670820 U CN217670820 U CN 2176708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te
runner
horn
gel
flow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8297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国荣
卢常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g Kaibo Plastic M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g Kaibo Plastic M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g Kaibo Plastic M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g Kaibo Plastic M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8297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708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708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708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中便于凝胶顶出的牛角浇口结构,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牛角浇口包括竖向设置的主流道和呈对称结构分别设于主流道两侧的椎体流道,椎体流道呈弧形且其端部与型腔连通,主流道与椎体流道之间沿横向设有横向流道,横向流道连通主流道和椎体流道;横向流道包括与主流道连通的第一浇口和与椎体流道连通的第二浇口;椎体流道包括分别与第二浇口连通的第三浇口和与型腔连通的第四浇口;主流道下方设有用于顶出主流道内凝胶的顶针,顶针的下端固设有用于带动顶针的顶针板,顶针的顶部设有向上收缩的锥形件,本实用新型牛角浇口结构,避免了牛角浇口内的凝料在被顶出时,会断裂或卡在其中一边的情况,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注塑模具中便于凝胶顶出的牛角浇口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注塑模具中便于凝胶顶出的牛角浇口结构。
背景技术
牛角进胶是注塑模具中潜伏式进胶方式之一,牛角浇口,两边是一个半圆形状的,像一个牛角一样的,所以他称作牛角浇口,或者称之为香蕉浇口。
牛角浇口它的优点和潜水进胶类似:
一、在产品从浇口顶出来之后,浇口位置和产品会自动分离,不需要修剪浇口。
二、牛角浇口对产品的外观边缘不会造成一些修剪缺陷,因为它是分布在产品内侧或翻边位置的,所以不会在外观面产生浇口的痕迹。
三、不需要对浇口位置进行一个特殊处理,只需要找到一个合适进胶的位置就行。
但是在实际生产操作中,牛角浇口也存在如下问题:在塑胶件注塑成型后,脱模过程中,需要将牛角浇口内的凝料顶出,但是凝料在被顶出时,由于牛角浇口包括分别分布在顶针两边的椎体结构,顶出过程中,位于顶针两边的椎体结构内的凝料如果受力不均匀,在顶出过程中会断裂或卡在其中一边,影响牛角浇口内凝料的顶出作业,从而影响后续的生产操作,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注塑模具中便于凝胶顶出的牛角浇口结构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模具中便于凝胶顶出的牛角浇口结构,包括前模仁、设于前模仁下方的后模仁、设置在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的牛角浇口,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还设有用于产品成型的型腔;
牛角浇口包括竖向设置的主流道和呈对称结构分别设于主流道两侧的椎体流道,椎体流道呈弧形且其端部与型腔连通,主流道与椎体流道之间沿横向设有横向流道,横向流道连通主流道和椎体流道;
横向流道包括与主流道连通的第一浇口和与椎体流道连通的第二浇口;
椎体流道包括分别与第二浇口连通的第三浇口和与型腔连通的第四浇口;
主流道下方设有用于顶出主流道内凝胶的顶针,顶针的下端固设有用于带动顶针的顶针板,顶针的顶部设有向上收缩的锥形件,锥形件与横向流道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浇口与第二浇口的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锥形件与横向流道之间的距离大于椎体流道弧形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第四浇口到第三浇口的距离大于横向流道直径的两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第一浇口和第二浇口之间的距离大于横向流道直径的三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椎体流道的直径从第三浇口向第四浇口均匀收缩,第三浇口与第四浇口的直径比为五比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在横向流道上第一浇口和第二浇口之间设有折弯凸台,折弯凸台设于横向流道内靠下的部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牛角浇口结构,通过在顶针的顶部设置锥形件,使横向流道受到的合力向横向流道的中间部位集中,同时通过将锥形件与横向流道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大于第一浇口与第二浇口的距离,即使分别位于主流道两侧的椎体流道内的凝胶受到的横向力不相等,但是由于横向流道受到的合力的力矩足够长,且横向流道受到的合力足够向横向流道的中间集中,依旧能使横向流道内的凝胶以相对竖直的方向从牛角浇口内顶出,同时使两侧的椎体流道内的凝胶横向受力相对更加的均匀,从而避免了牛角浇口内的凝料在被顶出时,会断裂或卡在其中一边的情况,影响牛角浇口内凝料的顶出作业,从而影响后续的生产操作,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牛角浇口内的凝胶、成型塑胶件和顶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牛角浇口内的凝胶受力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及名称如下:
前模仁-10,后模仁-20,牛角浇口-30,型腔-40,主流道-31,椎体流道-33,横向流道-32,第一浇口-321,第二浇口-322,第三浇口-331,第四浇口-332,顶针-50,顶针板-60,锥形件-51,成型塑胶件-70,牛角浇口内的凝胶-80,折弯凸台-3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注塑模具中便于牛角凝胶顶出的牛角浇口30结构,包括前模仁10、设于前模仁10下方的后模仁20、设置在前模仁10和后模仁20之间的牛角浇口30,前模仁10和后模仁20之间还设有用于产品成型的型腔40;
牛角浇口30包括竖向设置的主流道31和呈对称结构分别设于主流道31两侧的椎体流道33,椎体流道33呈弧形且其端部与型腔40连通,主流道31与椎体流道33之间沿横向设有横向流道32,横向流道32连通主流道31和椎体流道33;
横向流道32包括与主流道31连通的第一浇口321和与椎体流道33连通的第二浇口322;
椎体流道33包括分别与第二浇口322连通的第三浇口331和与型腔40连通的第四浇口332;
主流道31下方设有用于顶出主流道31内凝胶的顶针50,顶针50的下端固设有用于带动顶针50的顶针板60,顶针50的顶部设有向上收缩的锥形件51,锥形件51与横向流道32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浇口321与第二浇口322的距离;
牛角浇口内的凝胶80从牛角浇口30内脱模的过程中,通过顶针50对主流道31内的凝胶进行向上顶出,主流道31内的凝胶带动横向流道32内的凝胶向上顶出,横向流道32内的凝胶带动椎体流道33内的凝胶向上顶出;
如图4所示,顶针50对主流道31内凝胶顶出过程中,设主流道31内的凝胶受到的合力为竖直向上的力F1,在F1的力的作用下,横向流道32内的凝胶受到竖直向上的合力F2,在F2的力的作用下,椎体流道33内的凝胶受到斜向上的合力F3,F3可以分解为竖直方向的力F4和横向的力F5;
牛角浇口内的凝胶80从牛角浇口30内脱模的过程中,因为两侧的椎体流道33内的凝胶由于与椎体流道33内壁的粘连或摩擦力不同,导致左侧的F3与右侧的F3不相等,左侧的F3与右侧的F3不相等会导致,左侧的F5与右侧的F5不相等,从而导致牛角浇口内的凝胶80在顶出顶出过程中会向某一边倾斜导致卡住或者发生断裂;
本实用新型牛角浇口30结构,通过在顶针50的上端设置向上收缩的锥形件51,使F1更为集中的从主流道31的中间部位对主流道31内的凝胶进行向上顶出,同时,经过受力分析可知,导致牛角浇口内的凝胶80在顶出顶出过程中会向某一边倾斜的原因在于左侧的F5与右侧的F5不相等,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F5的力矩等于第一浇口321与第二浇口322的距离,F2的力矩等于锥形件51与横向流道32之间的距离,通过将锥形件51与横向流道32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大于第一浇口321与第二浇口322的距离,使F2的力矩足够长,保证了牛角浇口内的凝胶80从牛角浇口30内脱模的过程中,横向流道32受到的合力的力矩大于椎体流道33内的凝胶横向受到的力的力矩且使F2相对更集中,即使左侧的F5与右侧的F5不相等,但是依旧能通过相对集中的F2去使横向流道32内的凝胶以相对竖直的方向从牛角浇口30内顶出;
本实用新型牛角浇口30结构,通过在顶针50的顶部设置锥形件51,使横向流道32受到的合力向横向流道32的中间部位集中,同时通过将锥形件51与横向流道32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大于第一浇口321与第二浇口322的距离,即使分别位于主流道31两侧的椎体流道33内的凝胶受到的横向力不相等,但是由于横向流道32受到的合力的力矩足够长,且横向流道32受到的合力足够向横向流道32的中间集中,依旧能使横向流道32内的凝胶以相对竖直的方向从牛角浇口30内顶出,同时使两侧的椎体流道33内的凝胶横向受力相对更加的均匀,从而避免了牛角浇口30内的凝料在被顶出时,会断裂或卡在其中一边的情况,影响牛角浇口30内凝料的顶出作业,从而影响后续的生产操作,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锥形件51与横向流道32之间的距离大于椎体流道33弧形的长度;
避免了牛角浇口内的凝胶80从牛角浇口30内脱模的过程中,主流道31内的凝胶顶出了主流道31,但是椎体流道33内的凝胶依旧没完全顶出的情况,这样会导致整个牛角凝胶的倾斜,从而影响顶出效果,通过将锥形件51与横向流道32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大于椎体流道33弧形的长度,保证了椎体流道33内的凝胶被完全顶出的情况下,主流道31内的凝胶依旧停留在主流道31内,从而使横向流道32受到的向上的顶出的力更为集中和稳定,使牛角凝胶的整体顶出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四浇口332到第三浇口331的距离大于横向流道32直径的两倍;
牛角浇口内的凝胶80从牛角浇口30内脱模的过程中,如果椎体流道33上弧形的结构弯曲过于陡,会导致椎体流道33内的凝胶很难从椎体流道33内脱出,所以一般需要将椎体流道33上弧形的结构弯曲设置为相对平缓,通过将第四浇口332到第三浇口331的距离设置为大于横向流道32直径的两倍,从而解决了此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浇口321和第二浇口322之间的距离大于横向流道32直径的三倍;
保证了牛角浇口内的凝胶80从牛角浇口30内脱模的过程中,横向流道32内的凝胶能够有足够的形变量,从而使椎体流道33内的凝胶被更好的被带出脱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椎体流道33的直径从第三浇口331向第四浇口332均匀收缩,第三浇口331与第四浇口332的直径比为5:1;
保证了椎体流道33内的凝胶脱模的过程中不至于断裂,同时保证了向型腔40内注塑的过程中,熔融状态下的塑胶料更好的通过椎体流道33向型腔40内流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横向流道32上第一浇口321和第二浇口322之间设有折弯凸台323,折弯凸台323设于横向流道32内靠下的部位;
便于牛角浇口内的凝胶80从牛角浇口30内脱模的过程中,产生弯折,从而使椎体流道33内的凝胶更好的脱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注塑模具中便于凝胶顶出的牛角浇口结构,包括前模仁(10)、设于前模仁(10)下方的后模仁(20)、设置在前模仁(10)和后模仁(20)之间的牛角浇口(30),前模仁(10)和后模仁(20)之间还设有用于产品成型的型腔(40),其特征在于;
牛角浇口(30)包括竖向设置的主流道(31)和呈对称结构分别设于主流道(31)两侧的椎体流道(33),椎体流道(33)呈弧形且其端部与型腔(40)连通,主流道(31)与椎体流道(33)之间沿横向设有横向流道(32),横向流道(32)连通主流道(31)和椎体流道(33);
横向流道(32)包括与主流道(31)连通的第一浇口(321)和与椎体流道(33)连通的第二浇口(322);
椎体流道(33)包括分别与第二浇口(322)连通的第三浇口(331)和与型腔(40)连通的第四浇口(332);
主流道(31)下方设有用于顶出主流道(31)内凝胶的顶针(50),顶针(50)的下端固设有用于带动顶针(50)的顶针板(60),顶针(50)的顶部设有向上收缩的锥形件(51),锥形件(51)与横向流道(32)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浇口(321)与第二浇口(322)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中便于凝胶顶出的牛角浇口结构,其特征在于,锥形件(51)与横向流道(32)之间的距离大于椎体流道(33)弧形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中便于凝胶顶出的牛角浇口结构,其特征在于,第四浇口(332)到第三浇口(331)的距离大于横向流道(32)直径的两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中便于凝胶顶出的牛角浇口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浇口(321)和第二浇口(322)之间的距离大于横向流道(32)直径的三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中便于凝胶顶出的牛角浇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椎体流道(33)的直径从第三浇口(331)向第四浇口(332)均匀收缩,第三浇口(331)与第四浇口(332)的直径比为五比一。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中便于凝胶顶出的牛角浇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横向流道(32)上第一浇口(321)和第二浇口(322)之间设有折弯凸台(323),折弯凸台(323)设于横向流道(32)内靠下的部位。
CN202221582974.1U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注塑模具中便于凝胶顶出的牛角浇口结构 Active CN2176708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82974.1U CN217670820U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注塑模具中便于凝胶顶出的牛角浇口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82974.1U CN217670820U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注塑模具中便于凝胶顶出的牛角浇口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70820U true CN217670820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10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82974.1U Active CN217670820U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注塑模具中便于凝胶顶出的牛角浇口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708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05724U (zh) 一种行位进胶的注塑模具
CN217670820U (zh) 一种注塑模具中便于凝胶顶出的牛角浇口结构
CN210453566U (zh) 一种借助滑块开模自动拉断浇口注塑模具
CN210026125U (zh) 一种防止断开残留和出模弹飞的牛角浇口
CN211105301U (zh) 一种用于模内切断分离的侧浇口注塑模具
CN209320217U (zh) 一种双色注塑模的三级顶出机构
CN210590367U (zh) 一种注塑模具潜伏式浇口镶块组件
CN217531712U (zh) 一种解决牛角浇口残留的结构
CN215472838U (zh) 一种注塑模具大流量浇口自动切断结构
CN216300036U (zh) 一种自动拉断侧进胶料头的模具
CN216831959U (zh) 一种防粘模的塑料拉伸样条注塑模具
CN215882391U (zh) 注塑模具
CN218700912U (zh) 一种胶铁一体注塑模具防开裂变形浇口结构
CN213321454U (zh) 注塑模具潜水浇口结构
CN215791490U (zh) 一种水口自动切断模具结构
CN211941883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侧浇口结构
CN214491429U (zh) 一种分段延时顶出结构
CN214082551U (zh) 一种可移除水口料的模具结构
CN220593924U (zh) 一种注塑流道浇口结构及注塑模具
CN216373164U (zh) 一种塑胶模具进胶结构
CN214290756U (zh) 一种薄壁光通信零件压铸模具
CN211591156U (zh) 水口顶出结构
CN218838512U (zh) 注塑模具的明胶口进胶自动断浇口结构
CN220548617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11054302U (zh) 一种点进胶冷流道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