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66076U - 一种三极管引脚矫正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极管引脚矫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66076U
CN217666076U CN202221797854.3U CN202221797854U CN217666076U CN 217666076 U CN217666076 U CN 217666076U CN 202221797854 U CN202221797854 U CN 202221797854U CN 217666076 U CN217666076 U CN 2176660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triode
conveying groove
pin
mount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9785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符建志
王光谱
李年肖
王志远
姚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Xilong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Xilong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Xilong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Xilong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9785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660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660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660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三极管引脚矫正装置,包括:输送槽及矫形部件。输送槽顶部移动沿输送槽的两端移动设有推板。矫形部件设于输送槽的上方,矫形部件包括安装盒,安装盒内设有引导板、矫形板及定型板,引导板、矫形板及定型板均相对于安装盒独立移动设置。引导板的底部对应三极管的引脚均开设有第一矩形槽,矫形板的底部对应三极管的引脚均开设有第二矩形槽,定型板的底部对应三极管的引脚均开设有第三矩形槽。工作时,三极管的封装体设于输送槽上,引脚朝向推送方向的后方,且引脚支撑于推板的顶面,封装体的侧壁与推板的侧壁接触。可对三极管的引脚自动矫正,具有较高的矫正效率,且矫正统一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三极管引脚矫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三极管引脚矫形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极管引脚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三极管器件其外部机构就要包括塑封体及多个排列设置的引脚,三极管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如图1所示的引脚弯曲变形的现象,为保证成品的整体质量,在包装之前需要将此类产品分选出来,对其引脚进行矫正。目前主要是工人利用钳子对引脚进行矫正,经目视检查大致合格便可。此种方式矫正的效率较为低下,而且矫正的质量全凭个人经验控制,无法统一。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极管引脚矫正装置,可对三极管的引脚自动矫正,具有较高的矫正效率,且矫正统一度高。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三极管引脚矫正装置,包括:输送槽及矫形部件。
输送槽顶部移动沿输送槽的两端移动设有推板,推板用于推送三极管。
矫形部件设于输送槽的上方,且矫形部件沿垂直于输送槽顶面的方向移动设置,矫形部件包括安装盒,安装盒内沿三极管的推送方向依次设有垂直于输送槽顶面的引导板、矫形板及定型板,引导板、矫形板及定型板的下段均穿过安装盒的底部,引导板、矫形板及定型板均相对于安装盒独立移动设置,移动方向垂直于输送槽顶面。
引导板的底部对应三极管的引脚均开设有第一矩形槽,矫形板的底部对应三极管的引脚均开设有第二矩形槽,定型板的底部对应三极管的引脚均开设有第三矩形槽,其中第一矩形槽的宽度大于引脚的宽度,且大于第二矩形槽,第一矩形槽与第二矩形槽的深度均大于引脚的厚度,第三矩形槽的宽度与第二矩形槽的宽度匹配,且第三矩形槽的深度与引脚的厚度匹配。
工作时,三极管的封装体设于输送槽上,引脚朝向推送方向的后方,且引脚支撑于推板的顶面,封装体的侧壁与推板的侧壁接触。
进一步的,矫形板设有两块,且均位于引导板与定型板之间。
进一步的,第一矩形槽底部的两侧均具有倒角结构。
进一步的,输送槽上方设有安装架,安装架对应输送槽的两侧均设有导杆,导杆垂直于输送槽,安装盒的两端滑动设于两侧的导杆上,安装架的顶部设有气缸,气缸的推杆与安装盒的顶部相连。
进一步的,推板采用电机丝杆驱动。
进一步的,输送槽的两侧均设有导向板,导向板与输送槽的侧壁之间设有弹性元件。
进一步的,引导板、矫形板及定型板的顶面均设有弹簧,且弹簧的顶部均与安装盒的顶盖接触,引导板、矫形板及定型板的顶面与安装盒的顶盖底面之间具有间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对三极管的引脚自动矫正,矫正后的引脚质量统一度高,且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高的矫正效率。
附图说明
本文描述的附图只是为了说明所选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可能的实施方案,更不是意图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示出了需要矫形的三极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矫形部件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示出了矫形过程中矫形部件与三极管的状态示意图一。
图7示出了矫形过程中矫形部件与三极管的状态示意图二。
图中标记:输送槽-1、安装架-11、导杆-12、气缸-13、导向板-14、弹性元件-15、推板-2、矫形部件-3、安装盒-31、引导板-32、第一矩形槽-321、矫形板-33、第二矩形槽-331、定型板-34、第三矩形槽-341、弹簧-3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2所示,一种三极管引脚矫正装置,包括:输送槽1及矫形部件3。
具体的,如图1所示,输送槽1顶部移动沿输送槽1的两端移动设有推板2,推板2用于推送三极管,推板2采用电机丝杆驱动。
具体的,如图1至图5所示,矫形部件3设于输送槽1的上方,且矫形部件3沿垂直于输送槽1顶面的方向移动设置。矫形部件3包括安装盒31,安装盒31内沿三极管的推送方向依次设有垂直于输送槽1顶面的引导板32、矫形板33及定型板34。引导板32、矫形板33及定型板34的下段均穿过安装盒31的底部,引导板32、矫形板33及定型板34均相对于安装盒31独立移动设置,移动方向垂直于输送槽1顶面。
更具体的,引导板32、矫形板33及定型板34相对于安装盒31的独立移动结构如图3所示。引导板32、矫形板33及定型板34的顶面均设有弹簧35,且弹簧35的顶部均与安装盒31的顶盖接触,引导板32、矫形板33及定型板34的顶面与安装盒31的顶盖底面之间具有间隔。
更具体的,如图3所示,引导板32的底部对应三极管的引脚均开设有第一矩形槽321,矫形板33的底部对应三极管的引脚均开设有第二矩形槽331,定型板34的底部对应三极管的引脚均开设有第三矩形槽341,其中第一矩形槽321的宽度大于引脚的宽度,且大于第二矩形槽331,第一矩形槽321与第二矩形槽331的深度均大于引脚的厚度,第三矩形槽341的宽度与第二矩形槽331的宽度一致,且第三矩形槽341的深度与引脚的厚度一致;
优选的,如图3及图6、图7所示,矫形板33设有两块,且均位于引导板32与定型板34之间,以提高对引脚的矫形精度,使引脚更加趋于平直。
优选的,如图4所示,第一矩形槽321底部的两侧均具有倒角结构,起到引导的作用,以便于使引脚顺利卡入第一矩形槽321内。
更具体的,如图2、图4所示,输送槽1上方设有安装架11,安装架11对应输送槽1的两侧均设有导杆12,导杆12垂直于输送槽1,安装盒31的两端滑动设于两侧的导杆12上,安装架11的顶部设有气缸13,气缸13的推杆与安装盒31的顶部相连,利用气缸13控制矫形部件3移动。
优选的,如图2、图4及图5所示,输送槽1沿输送方向的两侧均设有导向板14,导向板14与输送槽1的侧壁之间设有弹性元件15。弹性元件15可采用圆柱弹簧或者是弹簧片。导向板14将三极管向输送槽1的中部挤压,防止推板2在推送过程中三极管向输送槽1的左右偏移。同时利用导向板14确定三极管在输送槽1宽度方向的位置,从而确保第一矩形槽321、第二矩形槽331及第三矩形槽341均与引脚对齐。
具体实施方式:工作时,三极管的封装体设于输送槽1上,引脚朝向推送方向的后方,且引脚支撑于推板2的顶面,封装体的侧壁与推板2的侧壁接触。利用推板2将三极管推送至矫形部件3的下方,然后使矫形部件3下降预定高度,使引导板32、矫形板33及定型板34均压紧于三极管的封装体上,并继续向下移动安装盒31,使弹簧35呈压缩状态。推板2继续推动三极管移动,如图5所示,当引导板32的底面从三极管封装体的顶面滑出之后,在弹簧35的弹力作用下,引导板32将相对安装盒31向下移动,从而利用第一矩形槽321卡住引脚的根部,因为即使引脚产生多大的形变,相邻引脚与封装体接触部位之间的间距任然保持不变,引脚与封装体接触的部位即为引脚的根部。当引脚卡去第一矩形槽321之后,三极管继续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引脚的后段逐渐被第一矩形槽321引导矫正。在推板2的推送下三极管继续移动,如图6所示,定型板34落下,第二矩形槽331卡住引脚,由于第二矩形槽331的宽度更小,且更加接近引脚的宽度,在三极管继续移动的过程中,第二矩形槽331将进一步矫正引脚。当如图1所示的定型板34落下之后,不仅可对引脚在水平方向进行矫正,而且还利用第三矩形槽341与推板2的顶面配合,使引脚在竖直方向的变形也得以矫正。当引脚依次从引导板32、矫形板33及定型板34拔出之后,便完成了全部矫正过程。全程无需人工操作,均通过装置自动完成,矫正精度高,且效率快。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表示是唯一的或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各种改变或同等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三极管引脚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槽(1),顶部移动沿输送槽(1)的两端移动设有推板(2),推板(2)用于推送三极管;
矫形部件(3),设于输送槽(1)的上方,且矫形部件(3)沿垂直于输送槽(1)顶面的方向移动设置,矫形部件(3)包括安装盒(31),安装盒(31)内沿三极管的推送方向依次设有垂直于输送槽(1)顶面的引导板(32)、矫形板(33)及定型板(34),引导板(32)、矫形板(33)及定型板(34)的下段均穿过安装盒(31)的底部,引导板(32)、矫形板(33)及定型板(34)均相对于安装盒(31)独立移动设置,移动方向垂直于输送槽(1)顶面;
引导板(32)的底部对应三极管的引脚均开设有第一矩形槽(321),矫形板(33)的底部对应三极管的引脚均开设有第二矩形槽(331),定型板(34)的底部对应三极管的引脚均开设有第三矩形槽(341),其中第一矩形槽(321)的宽度大于引脚的宽度,且大于第二矩形槽(331),第一矩形槽(321)与第二矩形槽(331)的深度均大于引脚的厚度,第三矩形槽(341)的宽度与第二矩形槽(331)的宽度匹配,且第三矩形槽(341)的深度与引脚的厚度匹配;
工作时,三极管的封装体设于输送槽(1)上,引脚朝向推送方向的后方,且引脚支撑于推板(2)的顶面,封装体的侧壁与推板(2)的侧壁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极管引脚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矫形板(33)设有两块,且均位于引导板(32)与定型板(3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极管引脚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矩形槽(321)底部的两侧均具有倒角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极管引脚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槽(1)上方设有安装架(11),安装架(11)对应输送槽(1)的两侧均设有导杆(12),导杆(12)垂直于输送槽(1),安装盒(31)的两端滑动设于两侧的导杆(12)上,安装架(11)的顶部设有气缸(13),气缸(13)的推杆与安装盒(31)的顶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极管引脚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推板(2)采用电机丝杆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极管引脚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槽(1)的两侧均设有导向板(14),导向板(14)与输送槽(1)的侧壁之间设有弹性元件(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极管引脚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引导板(32)、矫形板(33)及定型板(34)的顶面均设有弹簧(35),且弹簧(35)的顶部均与安装盒(31)的顶盖接触,引导板(32)、矫形板(33)及定型板(34)的顶面与安装盒(31)的顶盖底面之间具有间隔。
CN202221797854.3U 2022-07-13 2022-07-13 一种三极管引脚矫正装置 Active CN2176660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97854.3U CN217666076U (zh) 2022-07-13 2022-07-13 一种三极管引脚矫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97854.3U CN217666076U (zh) 2022-07-13 2022-07-13 一种三极管引脚矫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66076U true CN217666076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18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97854.3U Active CN217666076U (zh) 2022-07-13 2022-07-13 一种三极管引脚矫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660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80315A (zh) 一种自动化端子加工设备及方法
CN210547671U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自动成型剪脚装置
CN208772216U (zh) 一种折板机
CN217666076U (zh) 一种三极管引脚矫正装置
CN210358941U (zh) 一种自动送料装置
CN205200265U (zh) 一种连续模自动卷圆装置
KR101410512B1 (ko) 플레이트 벤딩 성형장치
CN110538920A (zh) 一种冲压件折弯整形装置及方法
CN210379725U (zh) 一种端子自动化加工设备
CN206263034U (zh) 一种极耳弯折成型机构
CN210208188U (zh) 不锈钢弹片折弯角度调整模具
CN205833913U (zh) 一种全自动压筋机
CN209822787U (zh) 电池软包整形装置
CN211700887U (zh) 冲压折弯模具结构
CN111215523A (zh) 一种支架弯曲成型装置
CN208178143U (zh) 一种双金属片成型机
CN215202456U (zh) 一种大豆基板材连续压面装置
CN106626514B (zh) 一种烟盒包装自动封边机构及封边方法
CN110605340A (zh) 一种自动送料的冲压模具
CN215032923U (zh) 一种微调折弯角度的模具结构
CN220838837U (zh) 一种二极管装配装置
CN211990519U (zh) 一种加工零件的加工装置
CN220066387U (zh) 一种四面倒角插针机
CN217373682U (zh) 一种纸盒自动下料机构
CN211218152U (zh) 一种高精度的汽车五金件一次折弯成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