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62371U - 试验焦炉尾气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试验焦炉尾气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62371U
CN217662371U CN202123110444.5U CN202123110444U CN217662371U CN 217662371 U CN217662371 U CN 217662371U CN 202123110444 U CN202123110444 U CN 202123110444U CN 217662371 U CN217662371 U CN 2176623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coke oven
tail gas
ignition
conden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1044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会青
常赵刚
王岩
齐炜
赵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TEG China Coal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CTEG China Coal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TEG China Coal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CTEG China Coal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2311044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623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623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623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试验焦炉尾气处理系统,所述试验焦炉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冷凝器、点火装置和尾气净化装置,冷凝器的进气口与焦炉的出气口连通,焦炉排出的煤气流入冷凝器内并与冷却介质换热,点火装置的进气口与冷凝器的出气口连通,换热后的煤气从冷凝器流入点火装置,点火装置可点燃煤气并排出尾气,尾气净化装置包括集气箱和连接在集气箱上方的排气管,集气箱内注入有自来水,点火装置的出气口外接通气管道,通气管道的另一端伸入集气箱内并插入自来水中,经水洗后的尾气通过排气管排出。本实用新型的试验焦炉尾气处理系统操作简单,成本低,除杂质稳定性高,效果好。

Description

试验焦炉尾气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炉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试验焦炉尾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焦炉尾气因其温度高、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以及包含多种可循环利用的可燃气体,直接排出的话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相关技术中提出了焦炉尾气的处理装置,但是相关技术中的尾气处理装置,操作复杂,设备成本高,且净化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试验焦炉尾气处理系统,所述试验焦炉尾气处理系统操作简单,成本低,除杂质稳定性高,效果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试验焦炉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进气口与所述焦炉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焦炉排出的煤气流入冷凝器内并与冷却介质换热;点火装置,所述点火装置的进气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出气口连通,换热后的所述煤气从所述冷凝器流入所述点火装置,所述点火装置可点燃所述煤气并排出尾气;尾气净化装置,所述尾气净化装置包括集气箱和连接在所述集气箱上方的排气管,所述集气箱内注入有自来水,所述点火装置的出气口外接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的另一端伸入所述集气箱内并插入所述自来水中,经所述自来水洗涤后的所述尾气从所述排气管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试验焦炉尾气处理系统,焦炉、冷凝器、点火装置和尾气净化装置依次连通,则冷凝器、点火装置和尾气净化装置可以对焦炉煤气进行多层级的深度净化,且尾气净化装置能够对尾气进行水洗,吸收诸如重油等杂质,且尾气水洗操作简单,成本低,除杂质稳定性高,效果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试验焦炉尾气处理系统还包括活性炭吸附装置,所述排气管与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器包括外壳和多根换热管,多根所述换热管间隔布置在所述外壳内并沿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外壳的两端具有盖板,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所述盖板上,所述外壳内注入所述冷却介质,所述换热管内通入所述煤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点火装置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储气罐和第二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气罐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点火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气罐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储气罐的直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中任意一个的直径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点火装置包括点火护罩、点火器和时间继电器,所述点火火护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连通,所述点火器设于所述点火护罩内,所述时间继电器可控制所述点火器的点火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点火装置还包括第一集气罩,所述第一集气罩连接在所述点火护罩的上方,且所述第一集气罩具有排气口,所述排气管与所述排气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试验焦炉尾气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送风管与所述点火护罩连通以用于向所述点火护罩输送空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试验焦炉尾气处理系用还包括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设于所述通气管道上以驱动所述点火装置排出的所述尾气沿所述通气管道通入所述自来水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管上端设有第二集气罩,所述第二集气罩上设有开口,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开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气箱上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可以对所述集气箱内的自来水进行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验焦炉尾气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验焦炉尾气处理系统的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焦炉1,冷凝器2,外壳21,换热管22,盖板23,点火装置3,点火护罩31,第一集气罩32,尾气净化装置4,第二集气罩41,第一连接管5,储气罐6,第二连接管7,通气管道8,排气管9,第二风机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试验焦炉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冷凝器2、点火装置3和尾气净化装置4。需要说明的是,焦炉用于将煤炭进行焦化,在煤炭焦化过程中会产生煤气,为使煤气达到排放标准,需要利用冷凝器、点火装置和尾气净化装置对排出的煤气进行多层次、深度的净化处理。
具体地,如图1所示,冷凝器2的进气口与焦炉1的出气口连通,焦炉1排出的煤气可以流入冷凝器2内并与冷却介质换热。需要说明的是,焦炉1排出的煤气内包含有油、水等杂质,冷凝器2可以将油、水等杂质液化,即完成油、水等杂质与煤气的分离。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点火装置3的进气口与冷凝器2的出气口连通,换热后的煤气从冷凝器2流入点火装置3,点火装置3可点燃煤气并排出尾气。即点火装置3可以对煤气内的可燃气体点燃并生产水和二氧化碳等符合排放标准的物质。需要说明的是,点火装置3对煤气的点燃可以大体类比为天然气的燃烧,即主要是氢气和甲烷的燃烧转化。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尾气净化装置4包括集气箱和连接在集气管上方的排气管9,集气箱内注入有自来水,点火装置3的出气口外接通气管道8,通气管道8的另一端伸入集气箱内并插入自来水中,经水洗后的尾气通过排气管9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经冷凝器2和点火装置3处理后的尾气还具有部分杂质无法净化(诸如重油),则尾气净化装置4内的自来水可以对尾气进行水洗,清除诸如重油等杂质,以完成对焦炉1煤气的深度净化,达到排气标准。
另外,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针对重油等杂质的清除,通常采用例如活性炭吸附等方式,但是,伴随着杂质吸附量的增加,活性碳吸附装置会堵塞,导致吸附功能不稳定,效果差,且活性炭吸附装置需要定期更换,增加了工作量和设备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试验焦炉尾气处理系统,焦炉、冷凝器、点火装置和尾气净化装置依次连通,则冷凝器、点火装置和尾气净化装置可以对焦炉煤气进行多层级的深度净化,且尾气净化装置能够对尾气进行水洗,吸收诸如重油等杂质,且尾气水洗操作简单,成本低,除杂质稳定性高,效果好。
进一步地,试验焦炉尾气处理系统还包括活性炭吸附装置(未示出)排气管9与活性炭吸附装置连通。可以理解的是,通气管道8将点火装置3排出的尾气通入集气箱后,尾气经水洗后会上浮并储存在液面上方,排气管9可以将尾气通入活性炭吸附装置以对尾气进一步净化,实现超低标准排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冷凝器2包括外壳21和多根换热管22,多根换热管22间隔布置在外壳21内并沿外壳21的长度方向延伸,外壳21的两端具有盖板23,换热管2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盖板23上,外壳21内注入冷却介质,换热管22内通入煤气。换言之,冷凝器2为列管式换热器,不存在弓形折流板所出现的死区问题,换热管22 内不易结垢,具有长期的换热效益。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冷凝器2和点火装置3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5、储气罐6和第二连接管7连接,第一连接管5的一端与冷凝器2的出口连通,第一连接管5的另一端与储气罐6的进气口连通,第二连接管7的一端与点火装置3的进气口连通,第二连接管 7的另一端与储气罐6的出气口连通,储气罐6的直径尺寸大于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7中任意一个的直径尺寸。
需要说明的是,焦炉1在对煤炭加热初期,向外排放的煤气中水蒸汽占比较大,不易点燃,设置直径尺寸较大的储气罐6可以对初期排放的煤气进行储存,使初期排放的煤气能够与后续焦炉1排放的煤气进行混合,从而使最终通入点火装置3的煤气便于点燃。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点火装置3包括点火护罩31、点火器和时间继电器,点火护罩与第二连接管7连通,点火器设于点火护罩31内,时间继电器可控制点火器的点火时间。换言之,时间继电器可以控制点火器周期性点火,直至点火护罩31内的煤气被点燃。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点火装置3还包括第一集气罩32,第一集气罩32连接在点火护罩31的上方,且第一集气罩32具有排气口,通气管道8与排气口连通。
进一步地,试验焦炉尾气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一风机(未示出),第一风机的送风管与点火护罩31连通以用于向点火护罩31输送空气,对煤气助燃。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试验焦炉尾气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风机10,第二风机10设于通气管道8上以驱动点火装置3排出的尾气沿通气管道8通入自来水中。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排气管9上端设有第二集气罩41,第二集气罩41上设有开口,活性炭吸附装置通过连接管与开口连通。
进一步地,集气箱上还设有排水口,以便于对集气箱内的自来水进行排放,方便自来水的定期更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试验焦炉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进气口与所述焦炉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焦炉排出的煤气流入所述冷凝器内并与冷却介质换热;
点火装置,所述点火装置的进气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出气口连通,换热后的所述煤气从所述冷凝器流入所述点火装置,所述点火装置可点燃所述煤气并排出尾气;
尾气净化装置,所述尾气净化装置包括集气箱和连接在所述集气箱上方的排气管所述集气箱内注入有自来水,所述点火装置的出气口外接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的另一端伸入所述集气箱内并插入自来水中,经自来水洗涤后的所述尾气从所述排气管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焦炉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性炭吸附装置,所述排气管与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焦炉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包括外壳和多根换热管,多根所述换热管间隔布置在所述外壳内并沿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外壳的两端具有盖板,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所述盖板上,所述外壳内注入所述冷却介质,所述换热管内通入所述煤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焦炉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点火装置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储气罐和第二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气罐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点火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气罐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储气罐的直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中任意一个的直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验焦炉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装置包括点火护罩、点火器和时间继电器,所述点火护罩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连通,所述点火器设于所述点火护罩内,所述时间继电器可控制所述点火器的点火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试验焦炉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装置还包括第一集气罩,所述第一集气罩连接在所述点火护罩的上方,且所述第一集气罩具有排气口,所述排气管与所述排气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试验焦炉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送风管与所述点火护罩连通以用于向所述点火护罩输送空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焦炉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设于所述通气管道上以驱动所述点火装置排出的所述尾气沿所述通气管道通入所述自来水中。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验焦炉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上端设有第二集气罩,所述第二集气罩上设有开口,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开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焦炉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箱上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可以对所述集气箱内的自来水进行排放。
CN202123110444.5U 2021-12-10 2021-12-10 试验焦炉尾气处理系统 Active CN2176623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0444.5U CN217662371U (zh) 2021-12-10 2021-12-10 试验焦炉尾气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0444.5U CN217662371U (zh) 2021-12-10 2021-12-10 试验焦炉尾气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62371U true CN217662371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02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10444.5U Active CN217662371U (zh) 2021-12-10 2021-12-10 试验焦炉尾气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623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85855A (zh) 移动式废气处理装置
CN201443950U (zh) 粮食干燥机节能净化装置
CN217662371U (zh) 试验焦炉尾气处理系统
CN110925775A (zh) 一种垃圾焚烧烟气综合处理箱
CN211204943U (zh) 一种电炉烟气净化及余热利用系统
CN212915131U (zh) 一种烟气处理用净化装置
CN209763745U (zh) 高焦混合煤气管路及轧钢加热炉
CN205037330U (zh) 一种余热回收环保节能锅炉装置
CN217893896U (zh) 一种沥青存储罐
CN216778259U (zh) 一种生物质锅炉烟气处理装置
CN105087854B (zh) 转炉高温烟气干法除尘及过程余热阶梯式回收设备及方法
CN208911683U (zh) 一种废矿物油净化过程中气体排放装置
CN207210346U (zh) 一种气液分离装置
CN211232888U (zh) 一种垃圾焚烧烟气综合处理箱
CN109368641A (zh) 一种活性炭制备可燃气体循环利用装置
US3933618A (en) Gas generation apparatuses and processes
CN110793341A (zh) 一种电炉烟气净化及余热利用系统及方法
CN206069772U (zh) 新型环保水冷氮气熄焦循环装置
CN219640773U (zh) 一种便于过滤净化的工业尾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16384785U (zh) 一种蒽油冷却装置
CN210319388U (zh) 一种卧式可气动除霜的液化天然气气化器
CN216935413U (zh) 一种去除SOx、NOx的矿热炉烟气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
CN219869231U (zh)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08887419U (zh) 一种换热器
CN210796367U (zh) 一种具有双重净化效果的净化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