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59553U - 一种管道暗藏式中央负压除尘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道暗藏式中央负压除尘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59553U
CN217659553U CN202221746553.8U CN202221746553U CN217659553U CN 217659553 U CN217659553 U CN 217659553U CN 202221746553 U CN202221746553 U CN 202221746553U CN 217659553 U CN217659553 U CN 2176595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pipeline
dust absorption
negative pressure
dust col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4655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天武
夏争辉
丁力
杨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engy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engy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engy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engy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4655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595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595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595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暗藏式中央负压除尘系统,包括高压风机、高负压收尘装置,连接二者的管路,一端与高负压收尘装置出口连通的中空结构吸尘固定管道,设置在吸尘固定管道内的吸尘软管,所述吸尘固定管道包括吸尘主管路、以及与吸尘主管路连通的多个吸尘支管路,所述吸尘主管路与高负压收尘装置出口方向成斜角,所述多个吸尘支管路间隔设置在吸尘主管路侧面;每个吸尘支管路内均设有可伸缩的吸尘软管,清扫组件设置在吸尘软管前端。能提高清洁时效率、使清洁更加便利,并在清洁完成后自动收纳软管,现场噪音小。

Description

一种管道暗藏式中央负压除尘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央真空吸尘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暗藏式中央负压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烟厂主流的清扫方式为正压吹扫,但是正压吹扫存在巨大缺陷。压缩空气喷吹清扫虽然效率高,但吹喷让大量粉尘迅速腾起混合在空气中,使该区域空气含尘浓度急剧上升。特别是清理皮带机过程中,正压气流将托灰盘内粉尘吹喷到托灰盘侧挡边上,由侧挡边作为导流板形成一股向上冲击的灰浪,造成烟雾缭绕,使粉尘飞得更远更高。为粉尘更容易被回风口吸入到空调风管内创造了机会,同时还增加了扬尘落点使其落到钢格栅上的设备、桥架、管线和网架上。特别是吹扫将喷起来的粉尘被空调回风口负压吸入到回风管道导致污染整个空调风系统。
有烟厂意识到正压清扫的缺陷,也尝试过使用负压清扫。负压太低,不宜作为清扫吸尘动力气源,其吸尘清扫效果和效率都不尽人意;负压太高,对除尘器能耐要求也要高,结构复杂且投资大。现有技术中多采用移动负压吸尘器清扫,其负压基本在10kpa至15kPa,负压偏低吸尘清扫效率差,而且在使用移动负压吸尘器存在诸多不方便,线上过人、线跨障碍造成插头插座脱落或接触不良现象;吸尘器集灰桶存量有限,排灰会造成二次污染;吸尘软管收纳不方便;工作时现场噪音大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暗藏式中央负压除尘系统,能提高清洁时效率、使清洁更加便利,并在清洁完成后自动收纳软管,现场噪音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管道暗藏式中央负压除尘系统,包括高压风机、高负压收尘装置,连接二者的管路,一端与高负压收尘装置出口连通的中空结构吸尘固定管道,设置在吸尘固定管道内的吸尘软管,所述吸尘固定管道包括吸尘主管路、以及与吸尘主管路连通的多个吸尘支管路;所述吸尘主管路包括竖直管和倾斜管,竖直管和倾斜管之间成夹角,所述吸尘主管路的竖直管与高负压收尘装置出口连通,所述多个吸尘支管路间隔设置在吸尘主管路侧面;每个吸尘支管路内均设有可伸缩的吸尘软管,清扫组件设置在吸尘软管前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每个吸尘支管路与吸尘主管路连接处均设有控制管路内负压开启或关闭的控制阀。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每个吸尘支管路侧面均设有控制清扫程序的操作面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吸尘主管路与高负压收尘装置连接处设有安全阀。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吸尘主管路另一端设有清洗阀。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高压风机内设有消声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竖直管和倾斜管之间的夹角为45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除尘系统内设置包括吸尘主管路、多个吸尘支管路的吸尘固定管道,所述吸尘主管路与高负压收尘装置出口方向成斜角,多个吸尘支管路实现多级除尘,倾斜设置的吸尘主管路能提高清洁时效率、使清洁更加便利;每个吸尘支管路内均设有可伸缩的吸尘软管,清扫组件设置在吸尘软管前端,使用时用户只需将暗藏的吸尘软管从吸尘支管路中拉出至合适长度,清扫结束后,用手堵住吸尘软管,在中央负压作用下吸尘软管自动吸入吸尘支管路中,使用方便,安全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图;
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
高压风机1、高负压收尘装置2、吸尘固定管道3、吸尘主管路31、吸尘支管路32、竖直管33、倾斜管34、吸尘软管4、清扫组件5、控制阀6、操作面板7、安全阀8、清洗阀9、消声器10,角度A。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管道暗藏式中央负压除尘系统,包括高压风机1、高负压收尘装置2,连接二者的管路,一端与高负压收尘装置2出口连通的中空结构吸尘固定管道3,设置在吸尘固定管道3内的吸尘软管4,所述高压风机1内设有消声器10,用于降低风机噪音;所述吸尘固定管道3包括吸尘主管路31、以及与吸尘主管路31连通的多个吸尘支管路32;其中高压风机1、高负压收尘装置2安装在固定位置,吸尘主管路31铺设在钢格栅上。
所述吸尘主管路31包括竖直管33和倾斜管34,竖直管33和倾斜管34之间成夹角A,夹角A为45度,所述吸尘主管路的竖直管33与高负压收尘装置2出口连通;所述吸尘主管路31与高负压收尘装置2连接处设有安全阀8,所述安全阀8包括防火阀和泄压阀,确保除尘器以及管道系统安全,所述吸尘主管路31另一端设有清洗阀9。当除尘系统使用时间较长时,管道内会积压少量的粉尘,关闭所有支管管道,定期打开吸尘主管路31末端的清洗阀9,利用高负压可将管道内的粉尘吸走清理干净。
所述吸尘支管路32为三个,每个吸尘支管路32均为L型,三个吸尘支管路32间隔设置在吸尘主管路31两侧;每个吸尘支管路32内均设有可伸缩的吸尘软管4,清扫组件5设置在吸尘软管4前端,清扫组件5包括吸尘手柄和可伸缩不锈钢管,吸尘手柄上有负压开关以及档位开关,不锈钢管的前端安装吸嘴。所述每个吸尘支管路32与吸尘主管路31连接处均设有控制管路内负压开启或关闭的电动控制阀6。所述每个吸尘支管路32侧面均设有控制清扫程序的操作面板7。吸尘软管4的外径略小于吸尘支管路32的内径,吸尘软管4可以在吸尘支管路32中自由滑动。吸尘支管路32末端安装卡扣,吸尘软管4拉出一定长度后卡扣将它可以卡住;吸尘支管路32末端还可以使用辅助牵引工具,可以辅助吸尘软管4拉出和收回管道。
该除尘系统使用高风速低风量的高压风机。由于粉尘以及物料的颗粒度和密度不同,所以管道风速至少需要22m/s才能确保所有粉尘和残余物料通过管道带走,如果系统压力不足,粉尘和残余物料要么吸不走,要么会在真空管网系统中堆积。结合吸尘固定管道3布置、系统阻力以及管道沿程损失等因素影响,管道系统压力一般在20-40KPa左右,优先选择侧流道风机,全压一般在40KPa以上,再根据吸尘点位的数量、管道长度等来选择最佳风机型号。风机不要安装在离吸尘点太远,也尽量不要置于生产车间,最好有单独房间或者放置于原有除尘房内。
为了确保高风速低风量,吸尘固定管道3采用内壁光滑的不锈钢管、镀锌管或者铝合金管道。管道直径不宜过大,吸尘主管路31一般选取80-150mm,吸尘支管路32一般为40-60mm;管道选取需要综合考虑吸尘点位与除尘器风机的距离合理布置,管道长度尽量短,不得用小于6D的直角弯头,如必须使用弯头倍数一般为8-10D;管道不宜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宜采用45度顺三通;管道配件连接用快速管箍方式连接,便于定时检查和清理管道。吸尘固定管道3采用快装模式,便于拆卸排灰,用于监测和处理管道内的粉尘堆积。
高负压收尘装置2内设漏斗型集灰桶和压力检测,通过压力差来判断布袋的过风效率,当布袋过风效率低时,自动启动脉冲反吹阀,将附着在布袋上的粉尘吹落。集灰桶安装有传感器,集灰桶可按班次清理,也可根据粉尘在集灰桶内的量超过一定报警阈值时,及时报警立即清理。
工作原理:
打开操作面板7,根据需要拉出到合适长度的吸尘软管4,并用卡扣卡住,吸尘手柄上有负压开关以及档位开关,可以随时打开或关闭清扫组件5的除尘工作;利用旋风卸料器原理将高压风机1的风速降低,大颗粒粉尘则自动沉降落到集灰桶,小颗粒烟尘则被阻拦在滤袋表面上,净化后的空气由风道排出。集灰桶内部安装收尘袋,下部带滚轮,每班次完成后拉出集灰桶清理。除尘器带有脉冲反吹系统自动清理滤袋。当除尘器中被阻留的烟尘在滤袋表面不断积聚时,滤袋里外的压差也同时不断加大,当压差达到预先设定值时,控制压缩空气的电动控制阀6被打开,压缩空气经管道进入反吹清扫系统,通过清扫组件5的清扫管瞬间喷向滤袋内表面,使得沉积在滤袋表面上的粉尘在高压气流的作用下脱离滤袋表面掉落到集灰桶,整个滤袋表面都得到清扫。在线自动清扫确保了除尘效果,同时减少了人工劳动强度。清扫结束后,取下吸尘软管4前端连接的吸尘吸头和吸尘手柄,打开软管卡扣,同时用手堵住吸尘软管4管口,吸尘软管4在中央负压作用下自动吸入吸尘支管路32,待吸尘软管4完全吸入后,在操作面板7上关闭风机,车间清理过程结束。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管道暗藏式中央负压除尘系统,包括高压风机(1)、高负压收尘装置(2),连接二者的管路,一端与高负压收尘装置(2)出口连通的中空结构吸尘固定管道(3),设置在吸尘固定管道(3)内的吸尘软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固定管道(3)包括吸尘主管路(31)、以及与吸尘主管路(31)连通的多个吸尘支管路(32);所述吸尘主管路(31)包括竖直管(33)和倾斜管(34),竖直管(33)和倾斜管(34)之间成夹角(A),所述吸尘主管路的竖直管(33)与高负压收尘装置(2)出口连通;所述多个吸尘支管路(32)间隔设置在吸尘主管路(31)侧面,每个吸尘支管路(32)内均设有可伸缩的吸尘软管(4),清扫组件(5)设置在吸尘软管(4)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暗藏式中央负压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吸尘支管路(32)与吸尘主管路(31)连接处均设有控制管路内负压开启或关闭的控制阀(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暗藏式中央负压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吸尘支管路(32)侧面均设有控制清扫程序的操作面板(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暗藏式中央负压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主管路(31)与高负压收尘装置(2)连接处设有安全阀(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暗藏式中央负压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主管路(31)另一端设有清洗阀(9)。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管道暗藏式中央负压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风机(1)内设有消声器(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暗藏式中央负压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管(33)和倾斜管(34)之间的夹角(A)为45度。
CN202221746553.8U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管道暗藏式中央负压除尘系统 Active CN2176595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46553.8U CN217659553U (zh)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管道暗藏式中央负压除尘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46553.8U CN217659553U (zh)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管道暗藏式中央负压除尘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59553U true CN217659553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15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46553.8U Active CN217659553U (zh)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管道暗藏式中央负压除尘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595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35302U (zh) 一种新型除尘设备
CN113694659B (zh) 一种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
CN206867920U (zh) 一种应用于风力分选机尾气的除尘系统
CN106178713A (zh) 一种多层布袋交互安装‑抽吸型布袋除尘器
CN207328401U (zh) 一种列车吹扫设备
CN205867897U (zh) 一种具有防爆功能的湿法除尘装置以及打磨系统
CN217659553U (zh) 一种管道暗藏式中央负压除尘系统
CN207342421U (zh) 一种车间排烟除尘装置
CN211435451U (zh) 一种脉冲布袋除尘器
CN110359399A (zh) 一种施工工地降尘装置
CN108568431A (zh) 高效低阻静电除尘过滤系统
CN208099604U (zh) 一种激光等离子切割机消烟除尘装置
CN206121416U (zh) 一种腻子打磨车间
CN210845736U (zh) 一种具有预过滤装置的移动式除尘器
CN211439606U (zh) 一种喷砂机防尘装置
CN210814344U (zh) 一种除尘机
CN104740943B (zh) 一种袋式除尘器用喷嘴
CN209770238U (zh) 一种印刷环保吸尘装置
CN112208017A (zh) 一种水电安装用组件式除尘装置
CN210931138U (zh) 一种强力地面吸尘器
CN110370066A (zh) 一种大型切割设备的除尘装置
CN220194391U (zh) 一种新的集成式高负压除尘设备
US4190014A (en) Industrial dust collector clean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5126473B (zh) 一种厂房自动除尘冷却系统
CN213433441U (zh) 一种脉冲袋式除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