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59250U - 压力锅 - Google Patents

压力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59250U
CN217659250U CN202221250267.2U CN202221250267U CN217659250U CN 217659250 U CN217659250 U CN 217659250U CN 202221250267 U CN202221250267 U CN 202221250267U CN 217659250 U CN217659250 U CN 2176592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driving
pressure cooker
lock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5026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云
刘化勇
薛钊强
肖圣鹏
周旺
瞿月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5026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592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59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592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力锅,所述压力锅包括:锅体组件;锅盖组件,所述锅盖组件可分离地设于所述锅体组件,所述锅盖组件包括盖本体和锁盖,所述锁盖设于所述盖本体的朝向所述锅体组件的一侧且相对于所述盖本体可转动,其中,所述盖本体的背向所述锁盖的一侧设有可线性移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锁盖配合以驱动所述锁盖转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力锅方便用户操作锁盖进行转动、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等优点。

Description

压力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力锅。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压力锅一般通过旋转把手解锁来打开盖子,然后拿起锅盖。该过程中用户一般是正向面对着压力锅的,用户在旋转锅盖时不便于发力,打开盖子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压力锅,该压力锅方便用户操作锁盖进行转动、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力锅,包括:锅体组件;锅盖组件,所述锅盖组件可分离地设于所述锅体组件,所述锅盖组件包括盖本体和锁盖,所述锁盖设于所述盖本体的朝向所述锅体组件的一侧且相对于所述盖本体可转动,其中,所述盖本体的背向所述锁盖的一侧设有可线性移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锁盖配合以驱动所述锁盖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力锅方便用户操作锁盖进行转动、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等优点。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压力锅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本体具有通孔,所述驱动件具有驱动臂,所述驱动臂的至少一部分穿过所述通孔以与所述锁盖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盖的朝向所述盖本体的一侧具有凸柱,所述驱动臂具有与所述凸柱配合的驱动槽,其中,所述驱动槽的两个相对设置的槽壁通过分别驱动所述凸柱活动来带动所述锁盖相对于所述盖本体正反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柱为弹性凸柱。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通孔与所述凸柱的位置对应,所述凸柱相对于所述锁盖的转动中心偏心设置。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所述凸柱与所述锁盖的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驱动槽的长度为L2,所述L1与所述L2正相关,其中,所述L1的取值范围为30mm-90mm,所述L2的取值范围为3mm-3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本体和所述驱动件中的一个具有第一限位筋且另一个具有与所述第一限位筋滑动配合的第一限位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本体的背向所述锁盖的一侧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盖本体之间具有容纳槽,所述驱动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容纳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敞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把手与所述驱动件中的一个具有第二限位筋且另一个具有与所述第二限位筋滑动配合的第二限位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盖上设有连接件,所述盖本体设有可转动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连接件配合以将所述锁盖安装在所述盖本体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盖本体且具有安装孔;配合部,所述配合部设于所述固定部且与所述连接件配合,其中,所述连接件和所述配合部中的一个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安装孔,以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配合部中的另一个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本体的背向所述锁盖的一侧具有容纳凹部,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容纳凹部内。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容纳凹部位于所述驱动件的正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锅体组件包括外锅和设于所述外锅内的内锅,所述锁盖上的盖牙适于与所述外锅上的锅牙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力锅的结构示意图,此时驱动件移出驱动槽。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力锅的结构示意图,此时驱动件位于驱动槽内。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力锅的剖示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盖本体的部分结构分解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盖在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盖在另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把手和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压力锅1、
锅体组件10、外锅13、内锅14、锅牙15、
锅盖组件20、
盖本体200、通孔250、第一限位筋260、固定件270、固定部271、上环形壁2711、下环形壁2712、配合部272、容纳凹部280、
锁盖430、盖牙431、凸柱432、连接件433、
驱动件600、驱动臂610、驱动筋611、驱动槽620、第一限位槽630、第二限位筋640、把手700、把手盖701、把手座702、容纳槽710、敞开口7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力锅1。
如图1-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力锅1包括锅体组件10和锅盖组件20。
锅盖组件20可分离地设于锅体组件10,锅盖组件20包括盖本体200和锁盖430,锁盖430设于盖本体200的朝向锅体组件10的一侧且相对于盖本体200可转动,以实现锁盖430和锅体组件10的配合和脱离配合,进而实现锅盖组件20与锅体组件10的配合和脱离配合。
其中,盖本体200的背向锁盖430的一侧设有驱动件600,驱动件600可线性移动,驱动件600与锁盖430配合以驱动锁盖430转动,实现锁盖430与锅体组件10的配合和脱离配合。
具体而言,驱动件600与锁盖430相配合,能够将驱动件600的移动转换为锁盖430的转动,用户可通过移动驱动件600实现锁盖430转动,进而实现锁盖430与锅体组件10的配合和脱离配合,实现锅盖组件20与锅体组件10的配合和脱离配合。
其中,在不设置驱动件600的情况下,用户需要直接对锁盖430施加扭力,使锁盖430进行转动,由于用户一般是站在压力锅1的前侧对锁盖430施加扭力,一方面用户在这个位置施加扭力较为困难,另一方面施加扭力需要一定的摩擦力,用户需要施加较大握力和扭力才能够使锁盖430进行转动,不便于用户的操作。
相较于对锁盖430施加扭力,对驱动件600施加推力或拉力使驱动件600发生线性移动较为简单,便于降低用户操作的困难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力锅1方便用户操作锁盖430进行转动、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等优点。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压力锅1。
如图1-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力锅1包括锅体组件10和锅盖组件2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盖本体200具有通孔250,驱动件600具有驱动臂610,驱动臂610的至少一部分穿过通孔250以与锁盖430配合,以在驱动件600移动时,通过驱动臂610驱动锁盖430进行转动。
具体而言,通孔250用于对驱动臂610和锁盖430的配合进行避让,以使驱动臂610能够顺利地与锁盖430相配合,在用户驱动驱动件600进行移动时,驱动臂610可随驱动件600一起移动,通过驱动臂610带动锁盖430进行转动,实现锁盖430与锅体组件10的配合和脱离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锁盖430的朝向盖本体200的一侧具有凸柱432,驱动臂610具有与凸柱432配合的驱动槽620,当驱动臂610随驱动件600一起移动时,驱动槽620能够带动凸柱432进行移动,进而驱动锁盖430进行转动。具体地,驱动槽620的两个相对设置的槽壁通过分别驱动凸柱432活动来带动锁盖430相对于盖本体200正反转。其中,驱动槽620可以形成直线型槽、V形槽或者弧形槽等。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凸柱432作为传力结构,其材料可以使用硬质材料(例如金属材料),也可以采用弹性材料,只要能够保证将驱动臂610的作用力传递至锁盖430并使锁盖430实现转动,均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柱432为弹性凸柱,驱动件600可沿前后方向进行移动(前后方向如图1所示,这里需要理解的是,上述方向限定仅为便于对附图进行描述,不会对压力锅1的实际设置位置和方向产生限定),当用户驱动驱动件600向前移动时,驱动臂610随驱动件600一起向前移动,此时驱动槽620的一槽壁通过凸柱432对锁盖430具有向前的作用力,由于锁盖430是设置在盖本体200上并只能绕其转动中心进行转动,无法沿前后方向移动,因此在驱动臂610对锁盖430具有向前的作用力时,凸柱432发生弹性形变,以使锁盖430在受到向前的作用力时可向前正向转动,此时锁盖430与锅体组件10脱离配合,用户可将锅盖组件20从锅体组件10上取下。
当用户驱动驱动件600向后移动时,驱动臂610随驱动件600一起向后移动,此时驱动槽620的另一槽壁通过凸柱432对锁盖430具有向后的作用力,由于锁盖430是设置在盖本体200上并只能绕其转动中心进行转动,无法沿前后方向移动的,因此在驱动臂610对锁盖430具有向后的作用力时,凸柱432发生弹性形变,以使锁盖430在受到向后的作用力时可向后反向转动,此时锁盖430与锅体组件10配合,用户可将锅盖组件20锁定在锅体组件1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臂610包括两个朝向凸柱432延伸的驱动筋611,两个驱动筋611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两个驱动筋611之间限定出驱动槽620。
当用户驱动驱动件600向前移动时,驱动臂610随驱动件600一起向前移动,此时位于后侧的驱动筋611对凸柱432具有向前的作用力,由于锁盖430是设置在盖本体200上并只能绕其转动中心进行转动,无法沿前后方向移动,因此在位于后侧的驱动筋611对凸柱432具有向前的作用力时,凸柱432可沿位于后侧的驱动筋611的侧壁进行滑动,以使锁盖430可绕转动中心进行转动,此时锁盖430与锅体组件10脱离配合,用户可将锅盖组件20从锅体组件10上取下。
当用户驱动驱动件600向后移动时,驱动臂610随驱动件600一起向后移动,此时位于前侧的驱动筋611对凸柱432具有向后的作用力,由于锁盖430是设置在盖本体200上并只能绕其转动中心进行转动,无法沿前后方向移动,因此在位于前侧的驱动筋611对凸柱432具有向后的作用力时,凸柱432可沿位于前侧的驱动筋611的侧壁进行滑动,以使锁盖430可绕转动中心进行转动,此时锁盖430与锅体组件10配合,用户可将锅盖组件20锁定在锅体组件10上。
其中,驱动槽620的两个相对设置的槽壁表面可以形成平直的表面,也可以形成与凸柱432相适配的弧形面,并且驱动槽620的弧形面的弧度大于凸柱432的外周壁的弧度,保证凸柱432可以沿驱动槽620的长度方向发生滑动。换言之,两个驱动筋611相对的侧壁表面可以形成为平直的表面,也可以形成与凸柱432相适配的弧形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通孔250与凸柱432的位置对应,凸柱432相对于锁盖430的转动中心偏心设置,便于驱动件600通过驱动槽620和凸柱432对锁盖430施加一定的扭力,使驱动件600移动时能够带动锁盖430进行转动。
具体而言,当驱动件600沿前后方向移动时,驱动件600通过驱动臂610和凸柱432对锁盖430具有向前或向后的推力。将凸柱432相对于转动中心偏心设置,便于将驱动件600对锁盖430的推力转变为扭力,以驱动锁盖430进行转动。
其中,锁盖430受到的扭力的大小与驱动件600对锁盖430的推力有关,与凸柱432和转动中心的距离有关,凸柱432和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不宜过大或过小,当凸柱432和转动中心之间距离过小时,用户需要施加较大的推力才能够推动驱动件600进行移动,推动锁盖430进行转动。当凸柱432和转动中心之间距离过大时,施加较小的力就能使驱动件600移动,容易因误触碰等造成驱动件600的移动和锁盖430的转动。
此外,当凸柱432和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的不同时,即使用户驱动驱动件600移动的距离相同,驱动件600带动转动件转动的角度是不同的,因此在设置凸柱432,可根据驱动件600每移动一定距离时,需要带动锁盖430转动的角度,对凸柱432相对于转动中心的距离进行确定。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凸柱432与锁盖430的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1,驱动槽620的长度为L2,L1与L2正相关。也就是说,凸柱432与锁盖430的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L1越大,凸柱432在驱动槽620内的滑动距离越大,则驱动槽620的长度L2需要设置的越大,才能保证凸柱432不会与驱动槽620脱离配合。
其中,凸柱432与锁盖430的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L1的取值范围为30mm-90mm,驱动槽620的长度L2的取值范围为3mm-30mm。
举例而言,凸柱432与锁盖430的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L1可以为30mm、40mm、50mm、60mm、90mm等,驱动槽620的长度L2可以为3mm、6mm、10mm、20mm、30mm等。具体可以根据锁盖430的尺寸选择L1、L2的合适的数值。
针对一特定尺寸的凸柱432而言,凸柱432与锁盖430的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L1为50mm-60mm,驱动槽620的长度L2可以选择5mm-10mm。
针对另一特定尺寸的凸柱432(径向尺寸小于或者等于2mm)而言,凸柱432与锁盖430的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L1为30mm,由于驱动件600移动时,凸柱432在驱动槽620内的滑动距离可以为1mm,因此驱动槽620的长度L2只要满足大于或者等于3mm,就可以达到上述技术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驱动槽620的长度L2越大,越可以提升凸柱432与驱动槽620配合的可靠性,有效地保证凸柱432不会与驱动槽620脱离配合。但考虑到空间因素,只要保证驱动槽620的长度L2大于凸柱432在驱动槽620内的滑动距离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槽620的长度L2的大小还与凸柱432的径向尺寸、锁盖430在盖本体200上处于初始位置时凸柱432与驱动槽620的相对位置等有关,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柱432伸出通孔250以与驱动槽620相配合。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槽620进入通孔250内与凸柱432相配合,以在驱动槽620随驱动件600移动时能够通过凸柱432带动锁盖430进行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臂610形成为齿条,锁盖430的转动中心处设有齿轮,齿轮与齿条相配合,以在用户驱动驱动件600进行移动,并带动齿条发生移动时,可带动齿轮进行转动,进而带动锁盖430绕转动中心进行转动,实现锁盖430与锅体组件10的配合和脱离配合,进而实现锅盖组件20与锅体组件10的配合和脱离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驱动驱动件600沿前后方向进行移动,当驱动件600向前移动时,可带动齿条向前移动,进而通过齿轮带动锁盖430向前正向转动,此时锁盖430与锅体组件10脱离配合,用户可将锅盖组件20从锅体组件10上取下。当驱动件600向后移动时,可带动齿条向后移动,进而通过齿轮带动锁盖430向后反向转动,此时锁盖430与锅体组件10配合,用户可将锅盖组件20锁定在锅体组件10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盖本体200具有第一限位筋260,驱动件600具有第一限位槽630,第一限位槽630与第一限位筋260滑动配合,以在用户对驱动件600施加作用力时,第一限位槽630可相对于第一限位筋260进行滑动,以实现驱动件600可顺利的进行线性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件600设置在盖本体200的上方,驱动件600的下表面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槽630,盖本体200的上表面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筋260,第一限位筋260的位置与第一限位槽630的位置一一对应,第一限位筋260和第一限位槽630均沿前后方向延伸,以使驱动件600可沿前后方向稳定地移动,使驱动臂610可沿前后方向移动,进而带动锁盖430进行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实现锁盖430与锅体组件10的配合和脱离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件600具有第一限位筋260,盖本体200具有第一限位槽630,第一限位槽630与第一限位筋260滑动配合,以在用户对驱动件600施加作用力时,第一限位筋260可在第一限位槽630内进行滑动,实现驱动件600可顺利的进行线性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盖本体200的背向锁盖430的一侧设有把手700,把手700与盖本体200之间具有容纳槽710,驱动件600可移动地设于容纳槽710,把手700的设置一方面便于用户对锅盖组件20进行操作的同时可以驱动驱动件600移动,操作便利,另一方面便于对容纳槽710内的驱动件600进行保护,以避免外界环境中的物品对驱动件600造成剐蹭。
具体而言,用户可通过操作把手700将锅盖组件20从锅体组件10上拿下,或将锅盖组件20安装至锅体组件10上,在此过程中可以驱动驱动件600移动,方便用户的操作。此外,将驱动件600设置在容纳槽710内,方便对驱动件600进行保护,以避免对驱动件600误触碰造成驱动件600的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当驱动件600处于容纳槽710内时,锁盖430与锅体组件10相配合,此时锅盖组件20锁定在锅体组件10上。当用户对驱动件600施加向前的推力或拉力,使驱动件600向前移动并移出容纳槽710内时,驱动件600可带动锁盖430进行转动,以使锁盖430与锅体组件10脱离配合,此时用户可将锅盖组件20从锅体组件10上拿下。
在一些实施例中,把手700包括把手盖701和把手座702,把手座702限定出储存空间,把手700可拆卸的与把手盖701相配合,便于对储存空间进行封闭或打开,用户可将勺子等器具放置在储存空间内,方便用户对物品的存放和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容纳槽710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敞开口720,一方面能够对驱动件600的移动路径进行避让,使驱动件600可顺利的从容纳槽710中移出或移入容纳槽710内,此外,用户可通过敞开口720向容纳槽710内的驱动件600施加力,敞开口720的设置方便用户直接对驱动件600进行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件600可沿前后方向进行移动,容纳槽710的前后侧设有敞开口720,敞开口720与容纳槽710相导通,便于用户直接推动或拉动驱动件600向前或向后移动,进而通过驱动件600控制锁盖430的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把手700具有第二限位筋640,驱动件600具有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槽与第二限位筋640滑动配合,以在用户对驱动件600施加作用力时,第二限位槽可相对于第二限位筋640进行滑动,以实现驱动件600可顺利的进行线性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驱动件600具有第二限位筋640,把手700具有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槽与第二限位筋640滑动配合,以在用户对驱动件600施加作用力时,第二限位筋640可顺利的在第二限位槽内滑动,以实现驱动件600可顺利的进行线性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件600设置在把手700下方的容纳槽710内,驱动件600的上表面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限位筋640,容纳槽710的上壁面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槽的位置与第二限位筋640的位置一一对应,第二限位筋640和第二限位槽均沿前后方向延伸,以实现驱动件600可沿前后方向稳定地移动,使驱动臂610可沿前后方向移动,进而带动锁盖430进行正转和反转,实现锁盖430与锅体组件10的配合和脱离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锁盖430上设有连接件433,盖本体200设有可转动的固定件270,固定件270与连接件433配合以将锁盖430安装在盖本体200上,并使锁盖430可顺利地相对于盖本体200进行转动,实现锁盖430与锅体组件10的配合和脱离配合。
具体而言,连接件433设置在锁盖430的转动中心处,锁盖430通过连接件433和固定件270的配合安装在盖本体200上,当驱动件600带动锁盖430进行转动时,固定件270和连接件433随锁盖430一起相对于盖本体200进行转动,以避免固定件270影响锁盖430的转动,使锁盖430可顺利的进行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固定件270包括固定部271和配合部272,固定部271可转动地设于盖本体200,固定部271具有安装孔,配合部272设于固定部271且与连接件433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433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安装孔内,以与配合部272相配合,以通过固定部271和配合部272将锁盖430安装在盖本体200上,使锁盖430可顺利地相对于盖本体200进行转动,实现锁盖430与锅体组件10的配合和脱离配合。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配合部272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安装孔内,以与连接件433配合,以通过固定部271和配合部272将锁盖430安装在盖本体200上,使锁盖430可顺利地相对于盖本体200进行转动,实现锁盖430与锅体组件10的配合和脱离配合。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固定部271包括上环形壁2711和下环形壁2712,上环形壁2711和下环形壁2712相连接,下环形壁2712限定出安装孔,上环形壁2711形成圆形孔的直径大于安装孔的直径,以使上环形壁2711和下环形壁2712的连接处形成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台面,配合部272的上端与台面相配合,以将配合部272安装在固定部271内。
连接件433的环形侧壁限定出配合孔,配合部272的下端向下延伸进入安装孔内,连接件433的上端插入安装孔内,连接件433的环形侧壁与下环形壁2712接触配合,配合部272插入配合孔内与连接件433相配合,以实现连接件433与固定件270稳定的配合,进而实现锁盖430与固定盖稳定的配合。
当驱动件600带动锁盖430进行转动时,连接件433随锁盖430一起转动,进而带动配合部272和固定部271一起相对于固定盖进行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盖本体200的背向锁盖430的一侧具有容纳凹部280,固定件270设于容纳凹部280内,容纳凹部280能够对固定件270的位置进行限定,同时对固定件270的运动进行限制,使固定件270只能在容纳凹部280内进行转动,避免在锁盖430带动固定件270转动时,固定件270发生水平移动或晃动,进而保证锁盖430可顺利的进行转动,避免在驱动件600带动锁盖430进行转动时,锁盖430发生移动或晃动,保证锁盖430在转动的过程中可与锅体组件10配合和脱离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容纳凹部280位于驱动件600的正下方,方便用户对容纳凹部280内的固定件270进行安装或拆卸,进而方便对锁盖430进行安装和拆卸。
具体而言,由于驱动件600可沿水平方向进行线性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移动驱动件600的位置,以漏出容纳凹槽,此时用户可以对容纳凹槽内的固定件270进行安装或拆卸,以将锁盖430安装至盖本体200上或将锁盖430从盖本体200上拆卸下来,方便用户对锁盖430的安装和拆卸,进而方便用户对锁盖430或盖本体200进行更换或清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锅体组件10包括外锅13和设于外锅13内的内锅14,外锅13可对内锅14进行保护,避免外界环境中的物品对内锅14进行剐蹭。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锅13内含有保温材料,例如发泡塑胶材料,以对内锅14内的食材进行保温,便于提高压力锅1的保温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锁盖430上的盖牙431适于与外锅13上的锅牙15配合,以通过盖牙431和锅牙15的配合将锁盖430锁定在锅体组件10上,进而将锅盖组件20锁定在锅体组件1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件600沿前后方向进行移动,进而带动锁盖430进行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当锅体组件10安装在锅盖组件20上,驱动件600带动锁盖430进行正向转动时,可使盖牙431与锅牙15相配合,进而使锅盖组件20锁定在锅体组件10上。当驱动件600带动锁盖430反向转动时,可使盖牙431与锅牙15脱离配合,使盖牙431能够避让锅牙15的位置,方便用户将锅体组件10从锅盖组件20上取下或将锅体组件10安装至锅盖组件20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力锅1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压力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组件;
锅盖组件,所述锅盖组件可分离地设于所述锅体组件,所述锅盖组件包括盖本体和锁盖,所述锁盖设于所述盖本体的朝向所述锅体组件的一侧且相对于所述盖本体可转动,
其中,所述盖本体的背向所述锁盖的一侧设有可线性移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锁盖配合以驱动所述锁盖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本体具有通孔,所述驱动件具有驱动臂,所述驱动臂的至少一部分穿过所述通孔以与所述锁盖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盖的朝向所述盖本体的一侧具有凸柱,所述驱动臂具有与所述凸柱配合的驱动槽,
其中,所述驱动槽的两个相对设置的槽壁通过分别驱动所述凸柱活动来带动所述锁盖相对于所述盖本体正反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为弹性凸柱。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与所述凸柱的位置对应,所述凸柱相对于所述锁盖的转动中心偏心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与所述锁盖的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驱动槽的长度为L2,所述L1与所述L2正相关,
其中,所述L1的取值范围为30mm-90mm,所述L2的取值范围为3mm-3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本体和所述驱动件中的一个具有第一限位筋且另一个具有与所述第一限位筋滑动配合的第一限位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本体的背向所述锁盖的一侧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盖本体之间具有容纳槽,所述驱动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容纳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敞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与所述驱动件中的一个具有第二限位筋且另一个具有与所述第二限位筋滑动配合的第二限位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盖上设有连接件,所述盖本体设有可转动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连接件配合以将所述锁盖安装在所述盖本体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
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盖本体且具有安装孔;
配合部,所述配合部设于所述固定部且与所述连接件配合,
其中,所述连接件和所述配合部中的一个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安装孔,以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配合部中的另一个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本体的背向所述锁盖的一侧具有容纳凹部,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容纳凹部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凹部位于所述驱动件的正下方。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组件包括外锅和设于所述外锅内的内锅,所述锁盖上的盖牙适于与所述外锅上的锅牙配合。
CN202221250267.2U 2022-05-20 2022-05-20 压力锅 Active CN2176592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50267.2U CN217659250U (zh) 2022-05-20 2022-05-20 压力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50267.2U CN217659250U (zh) 2022-05-20 2022-05-20 压力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59250U true CN217659250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40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50267.2U Active CN217659250U (zh) 2022-05-20 2022-05-20 压力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592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84836B (zh) 盖单元以及饮料用容器
JP6681745B2 (ja)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飲料用容器
JP5932609B2 (ja) 車両用ドアのアウトハンドル装置
CN112996411A (zh) 具有按钮和线性平移锁定机构的容器盖
JP6742409B2 (ja) カム蓋アセンブリ
US10267077B2 (en) Rotation mechanism
CN217659250U (zh) 压力锅
EP2071990A1 (fr) Récipient de travail pour appareil électroménager de préparation culinaire et appareil muni d'un tel récipient
JP5546660B1 (ja) ポーション容器圧縮装置
JP5426478B2 (ja) ハンドル取付構造
CN215226973U (zh) 料理机
KR20090043694A (ko) 금속용기의 핸들 체결구조
JP6554356B2 (ja)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飲料用容器
CN209846856U (zh) 烹饪器具
CN110150966B (zh) 烹饪器具
CN217629003U (zh) 洗衣机
CN217659248U (zh) 压力锅
CN217365302U (zh) 一种盖体结构及保温装置
KR100352186B1 (ko) 차량용 컵홀더장치
CN217429690U (zh) 水杯
CN217792595U (zh) 盖体装置和烹饪器具
CN111374576B (zh) 杯体组件和食物料理机
CN110051220B (zh) 水壶及容器套装
JP6123245B2 (ja) 飲料用容器
JP5053320B2 (ja) 冷蔵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