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59193U - 窗帘开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窗帘开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59193U
CN217659193U CN202221033745.4U CN202221033745U CN217659193U CN 217659193 U CN217659193 U CN 217659193U CN 202221033745 U CN202221033745 U CN 202221033745U CN 217659193 U CN217659193 U CN 2176591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late
closing device
housing
curtain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3374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锋
刘晓明
王增清
饶宇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er Shanghai R & D Cente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er Shanghai R & D Cente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er Shanghai R & D Cente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er Shanghai R & D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3374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591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591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591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窗帘开合装置。本申请旨在解决现有窗帘开合装置存在的结构复杂、安装不便的问题。为此目的,本申请的窗帘开合装置包括:外壳,顶部形成有通孔;驱动滚轮组件,包括驱动机构和驱动轮,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驱动轮转动,驱动轮安装于外壳内且部分通过通孔伸出;第一夹板,固定连接于外壳沿厚度方向的一侧;第二夹板,可枢转地连接于外壳沿厚度方向的另一侧,并且第二夹板能够相对于外壳枢转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枢转至第一位置时,第二夹板相对于第一夹板张开;当枢转至第二位置时,第二夹板相对于第一夹板闭合。申请的窗帘开合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窗帘开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窗帘开合装置。
背景技术
窗帘开合装置是一种用于控制窗帘打开和关闭的智能家居设备,该窗帘开合装置无需对现有的手动窗帘进行改造,而是直接安装在窗帘轨道上即可实现对窗帘的自动控制。
具体地,窗帘开合装置通常具有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驱动滚轮和设置于壳体上的挂接机构,驱动滚轮部分伸出壳体,挂接机构安装在窗帘轨道上,并使得驱动滚轮抵压在窗帘轨道底部,从而通过驱动滚轮的转动带动窗帘开合装置沿窗帘轨道行走,行走过程中,带动窗帘打开和关闭。
但是,现有的窗帘开合装置为了实现安装在窗帘轨道上,通常需要将挂接机构与壳体拆分设计,先将挂接机构与窗帘轨道挂接后,再将壳体与挂接机构相连接。显然,这样的设计较为复杂,存在安装不便的问题。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窗帘开合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至少一个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窗帘开合装置存在的结构复杂、安装不便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窗帘开合装置,所述窗帘开合装置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形成有通孔;
驱动滚轮组件,包括驱动机构和驱动轮,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所述驱动轮安装于所述外壳内,且部分通过所述通孔伸出;
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沿厚度方向的一侧;
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外壳沿厚度方向的另一侧,并且所述第二夹板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枢转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当所述第二夹板枢转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夹板的顶端远离所述第一夹板并因此允许至少部分窗帘轨道进入至所述第一夹板、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驱动轮围设的空间;当所述第二夹板枢转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夹板的顶端靠近所述第一夹板并因此使得所述窗帘开合装置通过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挂设于所述窗帘轨道。
在上述窗帘开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夹板包括第一夹头和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手柄的内侧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头设置于所述第一手柄的顶端。
在上述窗帘开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手柄的底端伸出所述外壳的底面。
在上述窗帘开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夹板包括第二夹头和第二手柄,所述第二手柄可枢转地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第二夹头设置于所述第二手柄的顶端。
在上述窗帘开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手柄上设置有第一轴座,所述第一轴座上开设有第一轴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二轴座,所述第二轴座上开设有第二轴孔,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二轴孔,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夹板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外壳。
在上述窗帘开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手柄的内侧开设有容置槽,所述第一轴座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二轴座的一侧开设有豁口,安装好后,所述第一轴座位于所述豁口;并且/或者所述外壳朝向所述第二夹板的侧面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逐渐向远离所述第二夹板的方向收窄;并且/或者所述第一夹板的外侧下部开设有第一浅槽,所述第二夹板的外侧下部开设有第二浅槽。
在上述窗帘开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窗帘开合装置还包括滚动件,所述滚动件被设置成在所述窗帘开合装置挂设于所述窗帘轨道时与所述窗帘轨道滚动连接。
在上述窗帘开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夹板的顶部和所述第二夹板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所述滚动件;或者所述窗帘开合装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滚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同时与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传动连接。
在上述窗帘开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窗帘开合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被设置成:所述第二夹板在外力作用下由所述第二位置枢转至所述第一位置时储存弹性势能,在外力撤除后释放弹性势能并因此使得所述第二夹板从所述第一位置枢转至所述第二位置。
在上述窗帘开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窗帘开合装置还包括主控板,所述主控板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主控板连接;并且/或者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外壳一体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窗帘开合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顶部形成有通孔;驱动滚轮组件,包括驱动机构和驱动轮,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驱动轮转动,驱动轮安装于外壳内,且部分通过通孔伸出;第一夹板,第一夹板固定连接于外壳沿厚度方向的一侧;第二夹板,第二夹板可枢转地连接于外壳沿厚度方向的另一侧,并且第二夹板能够相对于外壳枢转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第二夹板枢转至第一位置时,第二夹板的顶端远离第一夹板并因此允许至少部分窗帘轨道进入至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与驱动轮围设的空间;当第二夹板枢转至第二位置时,第二夹板的顶端靠近第一夹板并因此使得窗帘开合装置通过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挂设于窗帘轨道。
通过设置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使得本申请的窗帘开合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的优点。具体地,通过第一夹板固定连接在外壳的一侧,第二夹板可枢转地连接于外壳的另一侧,使得窗帘开合装置在安装时,仅需使第二夹板枢转至相对于第一夹板张开的第一位置,即可将窗帘开合装置方便的移动至窗帘轨道的待安装位置,然后使第二夹板相对于外壳枢转至相对于第一夹板关闭的第二位置,即可完成安装。通过将第一夹板固定连接在外壳上,与外壳整合在一起,不仅实现了结构上的简化,减少了装置零部件,而且还能够大大降低窗帘开合装置的制造成本。此外,第二夹板的枢转设置还使得其能够适用于多种不同类型的窗帘轨道,使得窗帘开合装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申请的窗帘开合装置。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的窗帘开合装置应用于罗马杆的装配过程图(一);
图2为本申请的窗帘开合装置应用于罗马杆的装配过程图(二);
图3为图1的主视图;
图4为图2的主视图;
图5为本申请的窗帘开合装置的爆炸图;
图6为本申请的窗帘开合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应用于工字杆的装配图;
图7为本申请的窗帘开合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应用于U型杆的装配图;
图8为本申请的窗帘开合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中应用于工字杆的装配图;
图9为本申请的窗帘开合装置的第五实施方式中应用于罗马杆的装配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外壳;11、左壳;12、右壳;13、通孔;14、第二轴座;15、豁口;2、驱动滚轮组件;3、电源组件;31、电池;32、主控板;41、第一夹板;411、第一夹头;412、第一手柄;413、第一浅槽;42、第二夹板;421、第二夹头;422、第二手柄;423、第一轴座;424、容置槽;425、第二浅槽;43、滚动件;44、连接件;5、转轴;6、弹性件;7、罗马杆;8、工字杆;9、U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首先参照图1至图5,并结合窗帘轨道为罗马杆对本申请的窗帘开合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进行介绍。其中,图1为本申请的窗帘开合装置应用于罗马杆的装配过程图(一);图2为本申请的窗帘开合装置应用于罗马杆的装配过程图(二);图3为图1的主视图;图4为图2的主视图;图5为本申请的窗帘开合装置的爆炸图。
如图1至图5所示,为了解决现有窗帘开合装置存在的结构复杂、安装不便的问题,本申请的窗帘开合装置包括外壳1、驱动滚轮组件2、电源组件3、第一夹板41和第二夹板42。外壳1的顶部形成有通孔13,驱动滚轮组件2包括驱动机构和驱动轮(二者图中未示出),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驱动轮转动,驱动轮安装于外壳1内,且部分通过通孔13伸出。电源组件3设置于外壳1内,用于为驱动机构供电。第一夹板41固定连接于外壳1沿厚度方向(即图5中的左右方向)的一侧,第二夹板42可枢转地连接于外壳1沿厚度方向的另一侧,并且第二夹板42能够相对于外壳1枢转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第二夹板42枢转至第一位置时,第二夹板42的顶端远离第一夹板41而呈张开状态,并因此允许窗帘轨道进入至第一夹板41、第二夹板42与驱动轮围设的空间;当第二夹板42枢转至第二位置时,第二夹板42的顶端靠近第一夹板41而呈现闭合状态,并因此使得窗帘开合装置通过第一夹板41和第二夹板42挂设于窗帘轨道。
本申请的窗帘开合装置在使用时,首先令第二夹板42枢转至相对于第一夹板41张开的第一位置,即可将窗帘开合装置方便的移动至罗马杆7的待安装位置,如罗马杆7上的两个窗帘环之间,然后再令第二夹板42枢转至相对于第一夹板41关闭的第二位置,此时在第一夹板41和第二夹板42的作用下,窗帘开合装置被安装在罗马杆7上,即通过第一夹板41和第二夹板42挂置在罗马杆7上。挂置好后,驱动滚轮组件2中的驱动轮与罗马杆7的下侧面抵压,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驱动轮转动,通过驱动轮与罗马杆7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在罗马杆7上的行走。行走过程中,窗帘开合装置带动罗马杆7上的窗帘环移动,从而实现窗帘的自动开启和闭合。
通过设置第一夹板41和第二夹板42,使得本申请的窗帘开合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的优点。具体地,通过第一夹板41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一侧,第二夹板42可枢转地连接于外壳1的另一侧,使得窗帘开合装置在安装时,仅需使第二夹板42枢转至相对于第一夹板41张开的第一位置,即可将窗帘开合装置方便的移动至窗帘轨道的待安装位置,然后使第二夹板42相对于外壳1枢转至相对于第一夹板41关闭的第二位置,即可完成安装。通过将第一夹板41固定连接在外壳1上,与外壳1整合在一起,不仅实现了结构上的简化,减少了装置零部件,而且还能够大大降低窗帘开合装置的制造成本。此外,第二夹板42的枢转设置还使得其能够适用于多种不同类型的窗帘轨道,使得窗帘开合装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下面进一步参照图1至图5,对本申请的窗帘开合装置的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参见图5,外壳1包括左壳11和右壳12,左壳11与右壳12通过卡接、螺接等方式安装到一起。左壳11与右壳12的顶部各形成有一个缺口,在安装好后,外壳1内形成空腔,两个缺口围设形成通孔13。驱动滚轮组件2包括驱动机构和驱动轮,驱动机构为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轮传动连接,如与驱动轮直接连接或通过传动组件与驱动轮连接等。驱动滚轮组件2安装在外壳1的空腔中,安装好后,驱动轮部分通过通孔13伸出并可相对于外壳1转动。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驱动滚轮组件2的形式和原理已经较为普遍,本申请中对驱动滚轮组件2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制,任何能够满足本申请安装条件的驱动滚轮组件2均可应用于本申请中。
继续参见图5,电源组件3包括电池31和主控板32,电池31可采用锂电池31,其与主控板32连接,主控板32与电机连接,电池31用于为电机供电,主控板32用于控制电机的启停。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于电机的启停指令的接收方式不作限制,其可以是用户使用遥控器、移动终端等与主控板32通信连接的设备发出,也可以是通过设置在外壳1的物理按钮发出,或者通过设置于室内任意位置、且与主控板32通信连接的按钮、开关发出。其中,与主控板32通信连接的方式可以是有线通信,也可以为无线通信,无线通信的方式可以但不限于蓝牙、红外、WiFi、ZigBee等方式。移动终端例如可以为手机、智能家居设备、可穿戴设备、智能移动设备、虚拟现实设备或其任意组合等。当然,在采用上述任一连接方式时,需要主控板32上搭载相应的模块,这些模块的设置和连接方式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因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3至图5,并按照图5所示方位,第一夹板41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壳盖,两部分通过卡接、螺接等方式组合而成,其中第一壳体与左壳11一体成型,第一壳盖的外侧下部开设有第一浅槽413,第一浅槽413成长条状且沿外壳1的长度方向(即图5中前后方向)延伸。组装好后,第一夹板41从侧面看分为第一夹头411和第一手柄412,第一夹头411呈弧线形、第一手柄412呈直线型,第一夹头411与第一手柄412平滑过渡。第二夹板42由第二壳体和第二壳盖两部分通过卡接、螺接等方式组合而成,其中第二壳体与右壳12可枢转地连接,第二壳盖的外侧下部开设有第二浅槽425,第二浅槽425的设置方式与第一浅槽413相似,不再赘述。组装好后,第二夹板42从侧面看分为第二夹头421和第二手柄422,第二夹头421呈弧线形、第二手柄422呈直线型,第二夹头421与第二手柄422平滑过渡。
继续参见图3至图5,第二壳体的内侧(即安装好后朝向右壳12的一侧)还开设有容置槽424,容置槽424大致为矩形槽,容置槽424的顶部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轴座423,每个第一轴座423上开设有第一轴孔(未示出)。右壳12的外侧面沿竖直方向(即图5中上下方向)由上至下逐渐向中部(远离第二夹板42的方向)收窄,并与底面圆弧过渡。右壳12的顶部外缘设置有第二轴座14,第二轴座14上开设有第二轴孔,右壳12在第二轴座14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开设有豁口15。第一轴座423大致位于第二夹板42整体高度的中部,安装好后,两个第一轴座423分别位于第二轴座14的外侧的豁口15处,转轴5依次穿过第一轴孔、第二轴孔和第一轴孔后将第二夹板42与右壳12可枢转地连接。从装置的侧面观察,在第二夹板42处于第二位置时,两个夹板的弧形段、两个夹板位于第一轴座423以上的竖直段以及外壳1顶部之间围设形成穿设罗马杆7的空间,两个夹板的位于第一轴座423以下的竖直段则形成施力手柄,当对两施力手柄施加外力时,第二夹板42绕转轴5枢转至第一位置,使得第二夹板42的弧形段相对于第一夹板41的顶部张开而处于第一位置。
继续参照图5,窗帘开合装置还包括弹性件6,弹性件6被设置成:第二夹板42在外力作用下由第二位置枢转至第一位置时储存弹性势能,在外力撤除后释放弹性势能并因此使得第二夹板42从第一位置枢转至第二位置。具体地,弹性件6为扭簧,扭簧套接于转轴5上,且扭簧的两个伸出端分别抵接于第二夹板42和右壳12上。
参照图3至图5,窗帘开合装置还包括滚动件43,滚动件43被设置成在窗帘开合装置挂设于窗帘轨道时与窗帘轨道滚动连接。具体地,滚动件43在本申请中为滚轮,每个夹板的弧形段上设置有两个,两个滚轮通过轮轴固定在相应夹板的壳体上,位于弧形段远离竖直段的一端且沿弧形段的宽度方向(图5中前后方向)并排设置。当窗帘开合装置安装在罗马杆7上时,滚轮与罗马杆7的上侧面抵接,并能够随着窗帘开合装置的行走而在罗马杆7上滚动。
下面结合图3和图4,对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窗帘开合装置的安装过程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当需要将窗帘开合装置安装到罗马杆7上时,首先用户单手捏住两个夹板的浅槽部分,并对第二夹板42施力,第二夹板42在力的作用下沿其转轴5枢转张开至第一位置,扭簧储存弹性势能。此时,用户可将窗帘开合装置举升至罗马杆7的待安装位置,使得罗马杆7从两个夹板之间进入到两个夹板与壳体围设形成的空间内。
接下来参照图4,在举升至待安装位置后,用户撤除对第二夹板42施加的力,在扭簧的带动下,第二夹板42沿其转轴5枢转关闭。关闭到第二位置后,驱动轮抵压在罗马杆7的下侧面,两个夹板上的滚轮抵接在罗马杆7的上侧面,此时安装完成。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虽然上述实施方式中并未对驱动滚轮组件2如何与罗马杆7下侧面抵压进行详细说明,但这并非代表本申请无法实施。相反地,现有技术中对于窗帘开合装置安装好后,驱动滚轮组件2、特别是驱动轮如何抵压至罗马杆7的下方有多种不同的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基于实际产品进行灵活选择。例如,可以通过在驱动滚轮组件2下方设置弹簧/弹片来实现驱动轮抵压在罗马杆7上;再如也可以针对每一种、或每几种相近规格的罗马杆7单独设计与之配合的专用窗帘驱动装置等。
上述设置方式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第一夹板41和第二夹板42,使得本申请的窗帘开合装置使用方便,用户只需像使用普通“夹子”一样操作,即可实现装置的安装和拆卸,大大简化窗帘开合装置的安装过程。并且,第二夹板42在处于第二位置时,两个夹板对称设置于外壳1的两侧,还使得窗帘开合装置安装好后,具有受力均匀、运行平稳、夹设牢固等优点。
通过将第一壳体与左壳11一体成型,可以简化装置的结构,降低制造成本。通过将电机与主控板32连接,而非针对电机单独设置控制板,可以简化装置结构、降低成本。
通过将第一夹板41和第二夹板42设置为弧形段和竖直段,使得弧形段与外壳1之间围设形成有效的穿设空间,装置安装好后受力合理、不易掉落;两竖直段之间形成手柄,方便安装和拆卸操作。
通过在第二夹板42的竖直段内侧开设容置槽424,第一轴座423设置在容置槽424内,第二轴座14的一侧开设豁口15,能够在减小装置的整体厚度,方便用户进行装拆操作。
通过将右壳12的外侧面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逐渐收窄,再配合容置槽424的设置,能够为第二夹板42的枢转预留更大的空间,从而使第二夹板42具有更大的张开角度,方便安装。
通过在第一夹板41和第二夹板42的外侧下部开设浅槽,方便用户施力,降低操作难度。
通过在设置滚动件43,降低了滑动阻力,提高了装置易用性。
通过设置弹性件6,使得第二夹板42可以自动回弹,降低安装难度;并且在安装好后,弹性件6能够提高装置的稳定性,避免第二夹板42松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优选的实施方式仅仅用于阐述本申请的原理,并非旨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在不偏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设置方式进行调整,以便本申请能够适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例如,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虽然上述实施例中是以外壳1包括左壳11和右壳12进行阐述的,但这种结构形式并非唯一,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外壳1的具体结构进行调整,以便调整后的技术方案适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例如,外壳1还可以设置为一体式结构、上下分体结构等。
再如,虽然上述实施方式是结合第一壳体与左壳11一体成型进行描述的,但这并非一成不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改二者的连接方式,只要保证二者固定连接即可。比如第一壳体还可以与左壳11通过螺接、卡接等方式固定连接。
再如,虽然上述实施方式是结合第一夹板41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壳盖进行描述的,显然,为了简化结构和制造工艺,第一夹板41也可以整体成型。举例而言,第一夹板41在整体成型后与左壳11固定连接,或者第一夹板41直接与左壳11一体成型为一个部件。
类似地,第二夹板42除了上述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壳盖的设置方式外,也可以整体成型。
再如,虽然上述实施方式中是结合电机与电池31共用一块主控板32进行介绍的,但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将主控板32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控制电机,另一部分用于控制电池31。
再如,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夹板42的枢转设置方式并非唯一,在满足第二夹板42能相对于右壳12枢转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其具体设置形式进行调整。例如,第二夹板42可以通过轴座与右壳12的前后两侧面(对应图5中前后方向的两个侧面)枢转连接等。
再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板41和第二夹板42的具体形状并非一成不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调整。例如,第一夹板41和/或第二夹板42可以只包括弧形段和位于转轴5上部的竖直段,而省略作为手柄使用的位于转轴5下部的竖直段;再如,可以将第一夹板41和/或第二夹板42的每一段设置为其他形状,比如将弧形段替换为L型、将竖直段替换为弧形等。
再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电源组件3的具体设置方式进行调整,只要调整后的技术方案能够保证装置具有电源组件3且电源组件3为驱动机构供电即可。例如,电源组件3可以包括主控板32和电池仓,电池仓用于放置干电池。
再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滚动件43除滚轮外,还可以采用其他零件如万向滚珠等替代。这种替代并未偏离本申请的原理,因此也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弹性件6除了采用扭簧外,还可以采用其他零件进行替代。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弹性件6可以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二夹板42的竖直段与右壳12之间。
再如,在保证窗帘开合装置具有外壳1、驱动滚轮组件2、第一夹板41和第二夹板42、并且第一夹板41固定连接在外壳1、第二夹板42能够枢转连接于外壳1的基础上,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其他部件或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择性地进行修改或删减。例如,滚动件43和弹性件6等部件可以删减,容置槽424、豁口15、第一浅槽413、第二浅槽425、右壳12侧面的收窄等结构可以修改或省略。
当然,上述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之间、以及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和优选的实施方式之间还可以交叉配合使用,从而组合出新的实施方式以适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下面参照图6至图8,对本申请的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进行简要介绍。其中,图6为本申请的窗帘开合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应用于工字杆的装配图;图7为本申请的窗帘开合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应用于U型杆的装配图;图8为本申请的窗帘开合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中应用于工字杆的装配图。
参照图6,与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窗帘开合装置应用于工字杆8,并且结构上将设置于弧形段的滚轮替换为万向滚珠。如此一来,在第二夹板42相对于外壳1枢转关闭至第二位置时,驱动轮抵压于工字杆8的底面,万向滚珠则抵接在工字杆8的顶面。
参照图7,与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窗帘开合装置应用于U型杆9,并且结构上将设置于弧形段的滚轮替换为万向滚珠。如此一来,在第二夹板42相对于外壳1枢转关闭至第二位置时,驱动轮抵压于U型杆9的底面,万向滚珠则抵接在U型杆9的顶面。
参照图8,与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窗帘开合装置应用于工字杆8,并且结构上将第一夹头411设置为相对于第一手柄412的上端水平延伸,将第二夹头421设置为相对于第二手柄422的上端水平延伸,滚轮替换为万向滚珠并分别设置在第一夹头411和第二夹头421的自由端。如此一来,在第二夹板42相对于外壳1枢转关闭至第二位置时,驱动轮抵压于工字杆8的底面,万向滚珠则抵接在工字杆8的侧向凹槽内。
下面参照图9,对本申请的滚动件43另一种可能的设置方式进行描述。其中,图9为本申请的窗帘开合装置的第五实施方式中应用于罗马杆7的装配图。
如图9所示,与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窗帘开合装置还包括连接件44,滚动件43可转动地设置于连接件44,连接件44同时与第一夹头411和第二夹头421传动连接。具体地,按照图9所示方位,连接件44为滑座,其截面呈弧形,且其上侧面与第一夹头411和第二夹头421的内侧面匹配,滚动件43为滚轮,滚轮可转动地设置于连接件44的下侧面。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连接件44与第一夹头411和第二夹头421彼此独立设置,且通过磁吸的方式匹配连接,即连接件44的上侧面、第一夹头411的下侧面和第二夹头421的下侧面各设置磁性件(如磁铁与磁铁、磁铁与金属等)。在安装时,用户可以一只手将连接件44放置于罗马杆7上,然后另一只手控制第二夹板42将装置夹在罗马杆7上,夹好后,连接件44与第一夹头411和第二夹头421通过磁吸的方式实现传动连接。
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连接件44与第一夹头411和第二夹头421彼此独立设置,且通过卡接的方式匹配连接,如连接件44的上侧面、第一夹头411和第二夹头421的下侧面分别设置卡槽和卡块。在安装时,用户可以一只手将连接件44放置于罗马杆7上,然后另一只手控制第二夹板42将装置夹在罗马杆7上,夹好后,连接件44与第一夹头411和第二夹头421通过卡槽与卡块的配合实现传动连接。可替换地,上述卡槽和卡块也可以替换为彼此匹配的齿条。
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连接件44与第一夹头411和第二夹头421可拆卸连接,即连接件44与第一夹头411和第二夹头421之间通过螺接件、滑槽滑轨等方式连接,连接好后,连接件44相对于第一夹头411和第二夹头421固定。该连接可以是连接件44与其中一个夹头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夹头各与一个连接件44连接。如此一来,在第二夹板42相对于外壳1枢转关闭至第二位置时,驱动轮抵压于罗马杆7的底面,连接件44下侧的滚轮则抵接在罗马杆7的上侧面。
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连接件44与两个夹头还可以通过摩擦力连接。如,连接件44的上侧面与两个夹头的下侧面各设置有摩擦力较大的橡胶垫,夹好后,连接件44与两个夹头通过橡胶垫之间的摩擦力实现传动连接。
通过连接件44与两个夹头传动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更换不同规格的连接件44来适配不同尺寸的罗马杆7,如通过更换滑座厚度相同、滚轮直径不同的连接件44,或滑座厚度不同、滚轮直径相同的连接件44,再或者滑座厚度和滚轮直径均不同的连接件44等,从而在节约窗帘开合装置的制造成本的同时,使得本申请的窗帘开合装置适用于更多不同直径的罗马杆7,提高适用性。
当然,上述仅仅列举了连接件与两个夹头传动连接的几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基于具体应用场景对上述连接方式进行调整,只要调整后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连接件可更换的目的即可。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申请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申请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窗帘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开合装置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形成有通孔;
驱动滚轮组件,包括驱动机构和驱动轮,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所述驱动轮安装于所述外壳内,且部分通过所述通孔伸出;
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沿厚度方向的一侧;
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外壳沿厚度方向的另一侧,并且所述第二夹板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枢转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当所述第二夹板枢转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夹板的顶端远离所述第一夹板并因此允许至少部分窗帘轨道进入至所述第一夹板、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驱动轮围设的空间;当所述第二夹板枢转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夹板的顶端靠近所述第一夹板并因此使得所述窗帘开合装置通过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挂设于所述窗帘轨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包括第一夹头和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手柄的内侧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头设置于所述第一手柄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帘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柄的底端伸出所述外壳的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板包括第二夹头和第二手柄,所述第二手柄可枢转地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第二夹头设置于所述第二手柄的顶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帘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手柄上设置有第一轴座,所述第一轴座上开设有第一轴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二轴座,所述第二轴座上开设有第二轴孔,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二轴孔,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夹板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外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窗帘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手柄的内侧开设有容置槽,所述第一轴座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二轴座的一侧开设有豁口,安装好后,所述第一轴座位于所述豁口;并且/或者
所述外壳朝向所述第二夹板的侧面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逐渐向远离所述第二夹板的方向收窄;并且/或者
所述第一夹板的外侧下部开设有第一浅槽,所述第二夹板的外侧下部开设有第二浅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开合装置还包括滚动件,所述滚动件被设置成在所述窗帘开合装置挂设于所述窗帘轨道时与所述窗帘轨道滚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窗帘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夹板的顶部和所述第二夹板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所述滚动件;或者
所述窗帘开合装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滚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同时与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开合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被设置成:所述第二夹板在外力作用下由所述第二位置枢转至所述第一位置时储存弹性势能,在外力撤除后释放弹性势能并因此使得所述第二夹板从所述第一位置枢转至所述第二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开合装置还包括主控板,所述主控板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主控板连接;并且/或者
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外壳一体成型。
CN202221033745.4U 2022-04-29 2022-04-29 窗帘开合装置 Active CN2176591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33745.4U CN217659193U (zh) 2022-04-29 2022-04-29 窗帘开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33745.4U CN217659193U (zh) 2022-04-29 2022-04-29 窗帘开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59193U true CN217659193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36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33745.4U Active CN217659193U (zh) 2022-04-29 2022-04-29 窗帘开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591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59716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安装支架
US20070039700A1 (en) Motorized/manual clutch of curtain track
CN216393775U (zh) 窗帘开合装置
CN217659193U (zh) 窗帘开合装置
WO2021068250A1 (zh) 窗帘开合装置及窗帘开合系统
CN209860030U (zh) 一种基于磷酸铁锂电池组的固定结构
CN217644979U (zh) 窗帘开合装置
CN115886519A (zh) 窗帘开合装置
CN216357630U (zh) 一种防潮效果好的一体化智能机柜
CN116998868A (zh) 窗帘开合装置
CN217659189U (zh) 窗帘开合装置
CN110803487A (zh) 一种用于轴承处理的辊底式热处理炉的自清洁装置
CN116998867A (zh) 窗帘开合装置
CN116406916A (zh) 窗帘开合装置
CN210900066U (zh) 一种生产线用物联网智能控制装置
CN111972956A (zh) 窗帘开合装置
CN208174775U (zh) 一种手机重力支架
CN116406917A (zh) 窗帘开合装置
CN202650931U (zh) 一种具有突跳机构的扳动开关
CN111908360A (zh) 一种电动葫芦吊挂件固定结构
CN209805897U (zh) 一种手机支架装置
CN112448442B (zh) 窗帘驱动器充电方法
CN212851412U (zh) 智能型两温两湿固定温控器
CN214754544U (zh) 一种便于快速拆装的开关插座组件
CN218730764U (zh) 展览用展位配电箱内空气开关远程开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