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33112U - 一种离心风机及其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离心风机及其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33112U
CN217633112U CN202221086568.6U CN202221086568U CN217633112U CN 217633112 U CN217633112 U CN 217633112U CN 202221086568 U CN202221086568 U CN 202221086568U CN 217633112 U CN217633112 U CN 2176331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centrifugal impeller
centrifugal
volute
annular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8656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皓楠
耿付帅
颜鲁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8656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331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33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331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心风机及其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离心风机的离心叶轮与蜗壳之间的装配间隙引起的气流泄漏的问题。该离心风机,包括离心叶轮以及蜗壳。离心叶轮安装于蜗壳内。沿离心叶轮的轴向,蜗壳包括两个相对的侧板,且至少一个侧板对应离心叶轮设有进风口。环形挡板,位于侧板朝向离心叶轮的内侧,并沿进风口的边缘与设有进风口的侧板连接。沿离心叶轮的轴向,环形挡板远离连接的侧板的一端距连接的侧板的距离为环形挡板的高度。由蜗壳的蜗舌处沿离心叶轮的转动方向,环形挡板的高度逐渐降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风机用于为气流的流通提供动力。

Description

一种离心风机及其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心风机及其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空调器中,离心风机是一种常见的空气循环动力装置。由于离心风机的进风口的轴线与出风口的轴线相互垂直,在离心风机运行时,离心风机的蜗壳中的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会形成气流高压区。在蜗壳内安装离心叶轮时,由于离心叶轮与蜗壳之间必然存在装配间隙。因此,在离心风机运行时,装配间隙的存在会使气流高压区中的气流泄漏,从而降低出风口的气流流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风机及其空调器,旨在解决离心风机的离心叶轮与蜗壳之间的装配间隙引起的气流泄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离心风机,包括离心叶轮以及蜗壳。离心叶轮安装于蜗壳内。沿离心叶轮的轴向,蜗壳包括两个相对的侧板,且至少一个侧板对应离心叶轮设有进风口。环形挡板,位于侧板朝向离心叶轮的内侧,并沿进风口的边缘与设有进风口的侧板连接。沿离心叶轮的轴向,环形挡板远离连接的侧板的一端距连接的侧板的距离为环形挡板的高度。由蜗壳的蜗舌处沿离心叶轮的转动方向,环形挡板的高度逐渐降低。
由于蜗壳的侧板与离心叶轮之间具有装配间隙,通过环形挡板的设置,可以遮挡侧板与离心叶轮在进风口轴向上的间隙,以阻止蜗壳内气流的泄漏。同时,由蜗壳的蜗舌处沿离心叶轮的转动方向,蜗壳内的静压逐渐减小。因此,对应设置环形挡板由蜗舌处沿离心叶轮的转动方向逐渐减小,可以与蜗壳内静压的分布相对应。在静压较高的区域,较高的环形挡板可以有效阻止蜗壳内气流的泄漏,在静压较低的区域,只需较低的环形挡板即可满足阻止蜗壳内气流泄漏的效果,同时不会干扰尺寸离心叶轮的做功能力。有利于提高离心风机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性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环形挡板与离心叶轮在离心叶轮的轴向上至少部分重叠。沿离心叶轮的径向,环形挡板的内径大于离心叶轮的外径,且环形挡板与离心叶轮之间具有间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离心叶轮包括加强筋以及多个离心叶片。多个离心叶片沿进风口的周向间隔分布。沿进风口的轴向,加强筋连接于多个离心叶片靠近进风口的一端。离心叶轮的半径为R。沿离心叶轮的轴向,以加强筋远离侧板的一侧为基准面,环形挡板的最大高度为 0.03R~0.06R,环形挡板的最小高度为0~-0.03R。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沿离心叶轮的转动方向,环形挡板依次包括第一环形段、第二环形段、第三环形段、第四环形段、第五环形段以及第六环形段。经过第一环形段靠近蜗壳的蜗舌的径线与蜗壳的蜗舌相切,第一环形段的圆心角为10°~20°,且第一环形段的高度为 0.05R~0.06R。第一环形段远离蜗壳的蜗舌的一端与第二环形段连接,第二环形段的圆心角为40°~50°,且第二环形段的高度为0.04R~0.05R。第二环形段远离第一环形段的一端与第三环形段连接,第三环形段的圆心角为80°~100°,且第二环形段的高度为0.02R~0.04R。第三环形段远离第二环形段的一端与第四环形段连接,第四环形段的圆心角为 40°~50°,且第四环形段的高度为-0.005R~0.005R。第四环形段远离第三环形段的一端与第五环形段连接,第五环形段的圆心角为40°~50°,且第五环形段的高度为-0.01R~-0.002R。第五环形段远离第四环形段的一端与第六环形段连接,且第六环形段远离第五环形段的一端与第一环形段靠近蜗壳的蜗舌的一端连接。第六环形段的圆心角为110°~120°,第六环形段的高度为0~-0.03R。第一环形段、第二环形段、第三环形段、第四环形段以及第五环形段的高度依次降低。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强筋与第六环形段在离心叶轮的轴向上部分重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沿离心叶轮的径向,环形挡板与离心叶轮的间隙为2~6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由蜗壳的蜗舌并沿离心叶轮的转动方向,环形挡板平滑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蜗壳还包括集流器,集流器包括环形集流件以及环形导流件。环形集流件远离圆心的外侧边缘与侧板靠近进风口的边缘连接。环形导流件远离圆心的外侧边缘与环形集流件靠近圆心的内侧边缘连接。沿进风口的轴向,环形集流件的内侧边缘与环形导流件的外侧边缘向远离离心叶轮的方向凸起。沿进风口的径向,部分环形集流件与离心叶轮重叠。
环形导流件沿进风口的轴向,设有进风口的侧板与离心叶轮的间隙为2~6mm。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一方面中的离心风机。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上一方面中的离心风机,因此二者能够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离心风机的仰视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的蜗壳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
图4为图2中所示的蜗壳的另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蜗壳包括环形挡板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使用图7所示的蜗壳的一种离心风机的仰视图;
图9为图8中区域C处的进风口附近的一种模拟流场分布图;
图10为图8中区域D处的进风口附近的一种模拟流场分布图;
图11为图8中区域E处的进风口附近的一种模拟流场分布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环形挡板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蜗壳包括环形挡板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所示的蜗壳的内部俯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心风机的区域C处进风口附近的一种模拟流场分布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心风机的区域D处进风口附近的一种模拟流场分布图。
附图标记:
100-空调器;
1-壳体;
2-离心风机;
21-蜗壳;211-蜗壳主体;212-侧板;213-进风口;214-出风口;215- 蜗舌;
216-集流器;2161-环形集流件;2162-环形导流件;
217-环形挡板;2171-第一环形段;2172-第二环形段;2173-第三环形段;2174-第四环形段;2175-第五环形段;2176-第六环形段;
22-离心叶轮;221-离心叶片;222-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相对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如无特殊说明,在满足附图所示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情况下,上述方位性的描述可以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灵活设置。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设备精度或者安装误差的限制,绝对的平行或者垂直效果是难以达到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有关垂直、平行或者同向描述并不是一个绝对的限定条件,而是表示可以在预设误差范围内实现垂直或者平行的结构设置,并达到相应的预设效果,如此,可以最大化的实现限定特征的技术效果,并使得对应技术方案便于实施,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100,该空调器100 可以包括壳体1以及安装于壳体1内的离心风机2。示例性的,该空调器100可以是室内机如壁挂机式室内机、柜机式室内机、吊顶式室内机或者风管式室内机等,该空调器100也可是室外机,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以空调器100为吊顶式的空调室内机为例,可以在壳体1内安装一个或者两个进风口向下的离心风机2,壳体1可以对应进风口设置进气格栅。并使离心风机2的出风口向左、向右、向前或者向后与壳体1的另一处出气格栅连通,用于吹出换热后的气流。
如图2所示,图2为图1中所示的离心风机2的仰视图。该离心风机2可以包括蜗壳21以及离心叶轮22,且离心叶轮22安装于蜗壳21 内。
示例性的,参照图3,图3为图2中所示的蜗壳21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蜗壳21可以包括蜗壳主体211以及连接于蜗壳主体211相对两侧的两个侧板212,且两个侧板212可以与蜗壳主体211围成一个安装腔(图中未示处)。定义垂直于两个侧板212的方向为上下方向。可以在位于下方的一个侧板212上开设连通安装腔的进风口213。沿蜗壳主体211的周向,蜗壳主体211上还开设有连通安装腔的出风口214。离心叶轮22可以安装于安装腔中(即蜗壳21内),由下向上,离心叶轮22可以沿上下方向(即离心叶轮22的轴线可以平行于上下方向)相对于蜗壳21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外界的空气经进风口213被离心叶轮 22带入安装腔内,以使安装腔内的空气为高压状态,在顺时针转动的离心叶轮22的带动下,安装腔内的空气可以沿蜗壳主体211周向上的出风口214吹出。因此,在带动空气流动的同时,离心风机2还可以改变空气的流动方向。
继续参照图3,蜗壳主体211在围成安装腔的同时,蜗壳主体211 的两端处间隔分布并形成出风口214。蜗壳21还可以包括蜗舌215,蜗舌215位于出风口214靠近安装腔的一侧。离心叶轮22(如图2所示) 在转动并带动气流流向出风口214的过程中,大部分气流可以顺着蜗舌 215与出风口214之间的气流通道吹出离心风机2,少部分气流会通过蜗舌215与离心叶轮22之间的间隙重新流向安装腔,并在安装腔内随离心叶轮22旋转一周后返回蜗舌215处,并重新分流。
在安装腔内,由于离心叶轮22的下端面一般靠近下侧的侧板212 安装,用于减少离心叶轮22与下侧的侧板212之间的间隙,从而避免通过该间隙泄漏安装腔内的气压。但是,由于装配工艺以及离心叶轮22 转动过程中在上下方向上偏移量的影响,离心叶轮22的下端面与下侧的侧板212之间始终存在间隙。基于此,为了解决离心叶轮22与下侧的侧板212之间的间隙导致的安装腔中气流泄漏的问题。
如图4所示,图4为图2中所示的蜗壳21的另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蜗壳21还可以包括集流器216,该集流器216为环形结构,安装于下侧的侧板212的下侧面,并沿进风口213的边缘与下侧的侧板212连接,且沿进风口213的径向,集流器216远离侧板212的内侧部分可以与离心叶轮22重叠。这样,在安装空间内安装有离心叶轮22,且离心叶轮22转动的情况下,通过下侧的侧板212与离心叶轮22之间的间隙泄漏的气流可以在集流器216与离心叶轮22之间的间隙内形成涡流,有利于阻止气流的继续泄露,进而提高离心风机2的送风效率。
参照图5,图5为图2中A-A的剖视图。其中,图5中所示的离心风机2的离心叶轮22为实心的模拟结构,并不代表实际的离心叶轮22。如图6所示,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示例性的,集流器 216可以包括环形集流件2161以及环形导流件2162,两者均为环状结构。其中,环形集流件2161远离圆心的外侧边缘与可以与下侧的侧板 212上进风口213的边缘连接。对应环形导流件2162远离圆心的外侧边缘可以与环形集流件2161靠近圆心(即远离下侧边缘)的内侧边缘连接。且环形集流件2161的内侧边缘以及环形导流件2162的外侧边缘均可以沿上下方向向下凸起,以远离离心叶轮22。这样,可以使环形集流件2161的内侧边缘在进风口213的径向上部分与离心叶轮22重叠,即环形导流件2162的内侧边缘在进风口213的径向上完全与离心叶轮22 重叠。
这样,通过下侧的侧板212与离心叶轮22之间的间隙泄漏的气流通过环形集流件2161以及环形导流件2162内侧壁的引导,可以在集流器216与离心叶轮22之间的间隙内形成涡流,有利于阻止气流的继续泄露,进而提高离心风机2的送风效率。
继续参照图6,离心叶轮22可以包括多个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离心叶片221以及加强筋222。多个离心叶片221可以沿进风口213的周向间隔分布。加强筋222可以是沿进风口213的周向延伸的圆环状结构,多个离心叶片221的下端可以分别与加强筋222连接,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通过粘接或者其他方式进行连接,从而使多个离心叶片221 的下端连接形成整体结构,有利于离心叶轮22的稳定运行。
基于此,环形导流件2162可以配合环形集流件2161沿进风口213 的径向完全包围离心叶片221以及加强筋222,且使环形导流件2162 的内侧边缘沿进风口的径向可以延伸至加强筋222或者离心叶片221靠近远离的进风空间处。如此,离心叶轮22与下侧的侧板212之间泄漏的气流可以直接经环形导流件2162与环形集流件2161的上侧壁引导,最后被离心叶轮22重新吸入安装腔内,从而避免气流的外泄,有利于提高离心风机2的送风效率。
如图5所示,定义离心叶轮22的有效半径为R。其中,有效半径R 是指图6中多个离心叶片221沿进风口213径向的最大距离。示例性的,定义下侧的侧板212的上侧面与加强筋222的下端面板在上下方向上的间距为a,a的取值范围可以是2~6mm。若a小于2mm,转动的离心叶轮22会与侧板212接触,从而产生噪音,并影响离心叶轮22的转动速度,同时,也不便于装配离心叶轮22。若a大于6mm,则会显著增加下侧的侧板212与离心叶轮22之间的气流泄漏量。
此外,对于环形导流件2162的内侧边缘而言,沿上下方向,环形导流件2162的内侧边缘可以插入加强筋222的内环的进气空间内,也可以位于下侧的侧板212的下侧面的下方,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且环形导流件2162沿进风口213径向的中部区域也可以向上突起,形成环形的凸筋(图中未示出),通过环形凸筋的设置,有利于阻止气流在环形导流件2162的上侧面的继续泄露。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6,蜗壳21还可以包括环形挡板217,该环形挡板217位于下侧的侧板212的上方。结合如图7,环形挡板217 可以为圆环状结构,其下端边缘可以沿进风口213的边缘与下侧的侧板 212连接,即环形挡板217的下端边缘同样可以与环形集流件2161的外侧边缘连接。沿上下方向,环形挡板217的高度可以大于a,以使环形挡板217的上端可以与加强筋222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甚至可以使环形挡板217的上端高于加强筋222的上侧面。
如此,环形挡板217可以环绕加强筋222设置,且环形挡板217在进风口213的径向上与加强筋222之间具有间隙。如图6所示,定义该间隙在进风口213的径向上的宽度为b,则b的取值范围可以是2~6mm,有利于离心叶轮22的安装,且有提高离心叶轮22的转动速度,并进一步降低蜗壳21与离心叶轮22之间的气流泄漏量。
在上述实施例中,图7中所示的环形挡板217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是一致的,即环形挡板217的上端与下侧的侧板212的上侧面之间的间距是一致的。如图8所示,图8为使用图7所示的蜗壳21的一种离心风机2的仰视图。沿离心叶轮22(如图6所示)的转动方向,由蜗舌 215处开始,可以将蜗壳21依次分为C、D和E三个区域。通过对图8 所示的离心风机2进行模式测试,并对模拟测试过程中C、D和E这三个区域中的进风口213处的流场进行分析。
参照图9,图9为图8中区域C处的进风口213附近的一种模拟流场分布图。由于区域C处的安装腔中具有较高的静压,从而使蜗壳21 的内外形成压差,且环形挡板217的上端沿上下方向位于加强筋222之间。因此,安装腔中的气流可以通过加强筋222与环形挡板217之间的间隙处泄漏,从而降低了此处安装腔中的静压,会降低离心风机2的送风效率。
参照图10,图10为图8中区域D处的进风口213附近的一种模拟流场分布图。在区域D处的安装腔中,气流的静压相较于区域C处的安装腔中的静压较低,但仍处于较高的静压区域,从而使蜗壳21的内外形成压差,且环形挡板217的上端沿上下方向位于加强筋222之间。因此,安装腔中的气流也可以通过加强筋222与环形挡板217之间的间隙处泄漏,从而降低离心风机2的送风效率。
参照图11,图11为图8中区域E处的进风口213附近的一种模拟流场分布图。由于区域E更加靠近出风口214,在区域E处的安装腔中,气流的静压相较于区域D处的安装腔中的静压更低,但仍处于较高的静压区域,从而使蜗壳21的内外形成压差,且环形挡板217的上端沿上下方向位于加强筋222之间。因此,安装腔中的气流也可以通过加强筋222与环形挡板217之间的间隙处泄漏,从而降低离心风机2的送风效率。但是,显而易见的,在区域E中,加强筋222与环形挡板217之间的间隙泄漏的气流量很少。同时,因为此处更加靠近出风口214,离心叶片221(如图6所示)在此处具有较强的做功能力,不便于大幅增加环形挡板217的高度以影响离心叶片221的做功能力。
因此,基于上述原因,可以对环形挡板217的高度进行调节。沿离心叶轮22的转动方向,由区域C、区域D以及区域E可以使环形挡板 217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逐渐降低。这样,在区域C中,较高高度的环形挡板217可以有效阻止加强筋222与环形挡板217之间气流的泄漏,在区域E中,较低高度的环形挡板217在阻止加强筋222与环形挡板217 之间气流泄漏的同时,还不会影响离心叶轮22对气流的做功能力,有利于提高离心风机2的整体送风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区域E中环形挡板217处于最低高度的位置,在上下方向上,部分加强筋222也会与此处的环形挡板217重叠,以阻止加强筋222与环形挡板217之间气流的泄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区域E中的环形挡板217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与加强筋222上侧面平齐或者略微低于加强筋222的上侧面。对应区域D以及区域C中的环形挡板217的高度在上下方向上均高于加强筋 222的上侧面。
如图12所示,以加强筋222的上侧面为基准面,定义环形挡板217 的上端面与加强筋222的上侧面的高度为h。其中,h可以是正值,即环形挡板217向上高于加强筋222的上侧面。此外,h也可以是负值,即环形挡板217向下低于加强筋222的上侧面。若加强筋222的上侧面的高度不一致,则以加强筋222靠近环形挡板217的边缘的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为基准面。
示例性的,可以设置区域C中环形挡板217的高度h为0.03R~0.06R,对应设置区域E中环形挡板217的高度为0~-0.03R。并且使环形挡板 217的高度h由蜗舌215处开始沿离心叶轮22的转动方向逐步降低。从而与安装腔内沿离心叶轮22的转动方向静压逐渐减小的趋势相匹配。在在阻止加强筋222与环形挡板217之间气流泄漏的同时,还不会干扰离心叶轮22对气流的做功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沿逆时针方向,由蜗舌215处开始,环形挡板217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环形段2171、第二环形段2172、第三环形段2173、第四环形段2174、第五环形段2175以及第六环形段 2176,且第六环形段2176远离第五环形段2175的一端与第一环形段 2171远离第二环形段2172的一端连接,以形成闭环结构。且沿逆时针方向由第一环形段2171至第五环形段2175,环形挡板217的高度依次降低。
其中,第六环形段2176的高度可以略高于第五环形段2175的高度,也可以低于第五环形段2175的高度,又或者与第五环形段2175的高度一致。如无特殊说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般以第六环形段2176 的高度低于第五环形段2175的高度为例进行说明。继续参照图13,沿逆时针方向,由第一环形段2171值第六环形段2176,环形挡板217的高度h依次降低。
示例性的,第一环形段2171、第二环形段2172、第三环形段2173、第四环形段2174、第五环形段2175以及第六环形段2176可以是如图 13所示的阶梯状结构,以使环形挡板217的高度沿逆时针方向依次降低。
此外,第一环形段2171、第二环形段2172、第三环形段2173、第四环形段2174、第五环形段2175以及第六环形段2176之间也可以平滑连接。如第一环形段2171、第二环形段2172、第三环形段2173、第四环形段2174、第五环形段2175或者第六环形段2176沿离心叶轮22的转动方向上的首尾两端的高度近似一致,只是第一环形段2171、第二环形段2172、第三环形段2173、第四环形段2174、第五环形段2175以及第六环形段2176之间可以通过倒角或者圆角平滑连接。又或者,沿离心叶轮22的转动方向,由第一环形段2171的首端至第六环形段2176 的末端,环形挡板217的上端在上下方向上为直线,即环形挡板217的高度是连续下降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图14为图13中所示的蜗壳21的内部俯视图。其中,以第一环形段2171靠近蜗舌215的首端作连接环形挡板217的圆心的直线,该直线的延长线可以与蜗舌215相切。第一环形段2171对应的圆心角α1可以为10°~20°,且第一环形段2171的高度h可以为0.05R~0.06R。沿逆时针方向,第一环形段2171远离蜗舌的尾端与第二环形段2172连接。第二环形段2172对应的圆心角α2 可以为40°~50°,且第二环形段2172的高度h可以为0.04R~0.05R。第二环形段2172远离第一环形段2171的尾端与第三环形段2173连接。第三环形段2173对应的圆心角α3可以为80°~100°,且第三环形段 2173的高度h可以为0.02R~0.04R。第三环形段2173远离第二环形段 2172的尾端与第四环形段2174连接。第四环形段2174对应的圆心角α 4可以为40°~50°,且第四环形段2174的高度h可以为-0.005R~0.005R。第四环形段2174远离第三环形段2173的尾端与第五环形段2175连接。第五环形段2175对应的圆心角α5可以为40°~50°,且第五环形段 2175的高度h可以为-0.01R~-0.02R。第五环形段2175远离第四环形段 2174的尾端与第六环形段2176连接,且第六环形段2176远离第五环形段2175的尾端还与第一环形段2171连接。第六环形段2176对应的圆心角α6可以为110°~120°,且第六环形段2176的高度h可以为0~-0.03R。
需要说明的是,第六环形段2176可以是一段高度h一致的环形挡板217,也可以具有多个不同高度h的环形挡板217的区域。
示例性的,可以使第一环形段2171的圆心角为15°,且第一环形段2171的高度h为0.06R。第二环形段2172的圆心角为45°,且第二环形段2172的高度h为0.045R。第三环形段2173的圆心角为90°,且第三环形段2173的高度h为0.03R。第四环形段2174的圆心角为45°,且第四环形段2174的高度h为0。第五环形段2175的圆心角为45°,且第五环形段2175的高度h为-0.015R。第六环形段2176的圆心角为 120°,且第六环形段2176的高度h可以为-0.03R。基于此,将该实施例中的离心风机2同样分为图8中所示的C、D和E三个区域,并在对该实施例中的离心风机2进行模拟实验时分别观测C、D和E三个区域中环形挡板217与加强筋222附近的模拟流场。
如图15所示,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心风机2的区域C处进风口附近的一种模拟流场分布图。图15中所示的环形挡板 217一般为第二环形段2172(如图13所示),由于第二环形段2172的高度高于加强筋222的上侧面,使得气流可以在离心叶片221(如图6 所示)、加强筋222的上侧面以及第二环形段2172之间的槽型空间内形成涡流,有利于阻止气流由加强筋222与第二环形段2172之间的间隙处泄漏。
参照图16,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心风机2的区域D处进风口附近的一种模拟流场分布图。图16中所示的环形挡板217 可以为第三环形段2173(如图13所示)或者第四环形段2174。由于此处环形挡板217的高度也高于加强筋222的上侧面,使得气流可以在离心叶片221(如图6所示)、加强筋222的上侧面以及环形挡板217之间的槽型空间内形成涡流,有利于阻止气流由加强筋222与环形挡板217 之间的间隙处泄漏。
通过模拟对比实验,相较于图9、图10以及图11所示的离心风机 2,在离心叶轮一致,且转速均为2500rpm以及静压为20Pa的状态下,图15和图16所示的离心风机2,离心风机2的流量由396CMH提高到 412CMH,工作效率由40%提升到了43%。即整体性能提高了3%~4%。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风机2,通过对蜗壳21进风口213处的结构进行改进,通过解决离心叶轮22与蜗壳21之间转配间隙引起的气流泄漏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离心风机2的工作效率以及整体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离心风机2而言,在其上下两侧,可以仅在下侧的侧板212上开设一个进风口,也可以仅在上侧的侧板212上开设一个进风口213,还可以在两个侧板212上分别开设一个进风口213,只需对应调节离心叶轮22的结构以及安装方式即可,对此不作限定。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心风机2,可以应用于空调器中,也可以应用于新风系统、抽油烟机或者其他需要提供流动空气的机械结构中。只需能够通过离心风机2对气流的流通提供动力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离心叶轮,以及,
蜗壳,所述离心叶轮安装于所述蜗壳内;沿所述离心叶轮的轴向,所述蜗壳包括两个相对的侧板,且至少一个所述侧板对应所述离心叶轮设有进风口;
环形挡板,位于所述侧板朝向所述离心叶轮的内侧,并沿所述进风口的边缘与设有所述进风口的所述侧板连接;
沿所述离心叶轮的轴向,所述环形挡板远离连接的所述侧板的一端距连接的所述侧板的距离为所述环形挡板的高度;由所述蜗壳的蜗舌处沿所述离心叶轮的转动方向,所述环形挡板的高度逐渐降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挡板与所述离心叶轮在所述离心叶轮的轴向上至少部分重叠;
沿所述离心叶轮的径向,所述环形挡板的内径大于所述离心叶轮的外径,且所述环形挡板与所述离心叶轮之间具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叶轮包括加强筋以及多个离心叶片;
多个所述离心叶片沿所述进风口的周向间隔分布;沿所述进风口的轴向,所述加强筋连接于多个所述离心叶片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
所述离心叶轮的半径为R;沿所述离心叶轮的轴向,以所述加强筋远离所述侧板的一侧为基准面,所述环形挡板的最大高度为0.03R~0.06R,所述环形挡板的最小高度为0~-0.03R。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离心叶轮的转动方向,所述环形挡板依次包括:
第一环形段,经过所述第一环形段靠近所述蜗壳的蜗舌的径线与所述蜗壳的蜗舌相切,所述第一环形段的圆心角为10°~20°,且所述第一环形段的高度为0.05R~0.06R;
第二环形段,所述第一环形段远离所述蜗壳的蜗舌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环形段连接,所述第二环形段的圆心角为40°~50°,且所述第二环形段的高度为0.04R~0.05R;
第三环形段,所述第二环形段远离所述第一环形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环形段连接,所述第三环形段的圆心角为80°~100°,且所述第二环形段的高度为0.02R~0.04R;
第四环形段,所述第三环形段远离所述第二环形段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环形段连接,所述第四环形段的圆心角为40°~50°,且所述第四环形段的高度为-0.005R~0.005R;
第五环形段,所述第四环形段远离所述第三环形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五环形段连接,所述第五环形段的圆心角为40°~50°,且所述第五环形段的高度为-0.01R~-0.002R;以及,
第六环形段,所述第五环形段远离所述第四环形段的一端与所述第六环形段连接,且所述第六环形段远离所述第五环形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环形段靠近所述蜗壳的蜗舌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环形段的圆心角为110°~120°,所述第六环形段的高度为0~-0.03R;
其中,所述第一环形段、所述第二环形段、所述第三环形段、所述第四环形段以及所述第五环形段的高度依次降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与所述第六环形段在所述离心叶轮的轴向上部分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离心叶轮的径向,所述环形挡板与所述离心叶轮的间隙为2~6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由所述蜗壳的蜗舌并沿所述离心叶轮的转动方向,所述环形挡板平滑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还包括集流器,所述集流器包括:
环形集流件,远离圆心的外侧边缘与所述侧板靠近所述进风口的边缘连接;以及,
环形导流件,远离圆心的外侧边缘与所述环形集流件靠近圆心的内侧边缘连接;
沿所述进风口的轴向,所述环形集流件的内侧边缘与所述环形导流件的外侧边缘向远离所述离心叶轮的方向凸起;沿所述进风口的径向,部分所述环形集流件与所述离心叶轮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进风口的轴向,设有所述进风口的所述侧板与所述离心叶轮的间隙为2~6mm。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风机。
CN202221086568.6U 2022-05-07 2022-05-07 一种离心风机及其空调器 Active CN217633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86568.6U CN217633112U (zh) 2022-05-07 2022-05-07 一种离心风机及其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86568.6U CN217633112U (zh) 2022-05-07 2022-05-07 一种离心风机及其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33112U true CN217633112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51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86568.6U Active CN217633112U (zh) 2022-05-07 2022-05-07 一种离心风机及其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331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6147194A (ja) 高効率、低軸方向輪郭、低騒音型の軸流ファン
WO2006028677A2 (en) Draft inducer blower
WO2022218009A1 (zh) 空调装置及汽车
CN210196137U (zh) 离心风机及其蜗壳和家用电器
WO2014097627A1 (ja) 遠心ファン
CN217633112U (zh) 一种离心风机及其空调器
CN108105158B (zh) 扩压器、风机、吸尘器和抽烟机
CN209984154U (zh) 一种高速吸尘器马达
CN216691524U (zh) 离心抑流风机
CN215765401U (zh) 新风风机和空调器室内机
CN216589274U (zh) 一种轴流风叶、风机组件、空调器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6111362U (zh) 一种蜗壳式节能风机
CN212838571U (zh) 叶轮、风机和衣物处理装置
CN113074137B (zh) 送风装置及吸尘器
CN210861438U (zh) 进风格栅以及空调室外机
CN213744053U (zh) 蜗壳及离心风机
CN113074127B (zh) 送风装置及吸尘器
CN113566348B (zh) 一种用于新风机的全热交换器及新风机
CN219840829U (zh) 离心通风机蜗壳导流结构
WO2024009466A1 (ja) 軸流ファン、送風機、室外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CN215672882U (zh) 蜗壳蜗舌组件、离心风机及空调器
CN220581350U (zh) 一种降噪涡壳结构及变频机
CN220910065U (zh) 一种蜗壳和吸油烟机
CN220134270U (zh) 离心叶轮及离心风机
CN220229575U (zh) 一种出风组件及热泵热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