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32330U - 一种用于石油修井作业的井口管柱对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石油修井作业的井口管柱对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32330U
CN217632330U CN202221540513.8U CN202221540513U CN217632330U CN 217632330 U CN217632330 U CN 217632330U CN 202221540513 U CN202221540513 U CN 202221540513U CN 217632330 U CN217632330 U CN 2176323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nnel
centering
oil
plate
wal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4051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朝
李杨
徐杰
杨亮
王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shan Huaneng Petrochemical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gshan Huaneng Petrochemic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shan Huaneng Petrochemica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gshan Huaneng Petrochemic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4051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323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323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323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石油修井作业的井口管柱对中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铰接有行走支架,行走支架上连接有用于推动其相对底座左右摆动的行走油缸,行走支架上顶部设置有可随其运动的对中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管柱井口对中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推扶管柱至管柱完成对接,存着人工成本高,风险系数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石油修井作业的井口管柱对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修井作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石油修井作业的井口管柱对中装置。
背景技术
市面上大修钻井在下管作业过程中,管柱在下降过程中很难完成与下阶段管柱的对接,通常需要通过人工推扶管柱进行对接的工作,这就导致在作业平台需要安置一个或两个人力进行操作,人工成本高,同时,对中过程中,操作人员也存在一定安全风险。人工推扶管柱进行对接的工作,依靠机械式将管柱落下完成对接,减少了人力浪费,且安装便捷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降低工人工作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石油修井作业的井口管柱对中装置,能够解决现有管柱井口对中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推扶管柱至管柱完成对接,存着人工成本高,风险系数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石油修井作业的井口管柱对中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铰接有行走支架,行走支架上连接有用于推动其相对底座左右摆动的行走油缸,行走支架上顶部设置有可随其运动的对中机构。
进一步的,对中机构包括设置在行走支架顶部的调节定位板,调节定位板上设置有漏斗安置座,漏斗安置座的前后两侧外壁分别设置有一个漏斗推扶油缸,漏斗安置座的左侧外壁设置有中半对中漏斗,漏斗安置座的左侧外壁位于中半对中漏斗的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前半对中漏斗和后半对中漏斗,前半对中漏斗、中半对中漏斗、后半对中漏斗拼合时构成一个完整的对中漏斗,前半对中漏斗和后半对中漏斗的外侧壁分别和相应一侧的漏斗推扶油缸的活塞部相接。
进一步的,行走支架为四连杆结构,下包括下底板和上顶板,下底板上端面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块下侧板,两块下侧板之间设置有两根可转动的下转轴;上顶板的底部端面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块上侧板,两块上侧板之间设置有两根可转动的上转轴;位于左侧的上转轴和下转轴之间设置有两根平行的左连杆,位于右侧的上转轴和下转轴之间设置有两根平行的右连杆,左连杆、右连杆相互平行设置;两根左连杆之间的上部设置有左连接杆,两根右连杆之间的下部设置有右连接杆,左连接杆、右连接杆相对一侧外壁分别设置有上耳座、下耳座,行走油缸的缸筒部和下耳座相接,行走油缸的活塞部和上耳座相接。
进一步的,上顶板上设置有一组定位孔,调节定位板上设置有一组和定位孔一一对应的腰形调节孔,各腰形调节孔设置有和定位孔适配的调节螺栓,调节定位板相对上顶板的位置可通过调节螺栓位于腰形孔的位置进行前后调整。腰形调节孔的设置,能够根据需要调节对中机构相对行走支架的位置。
进一步的,漏斗安置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右耳座,前半对中漏斗、后半对中漏斗的外侧壁分别设置有漏斗侧板,漏斗侧板上设置有左耳座,漏斗推扶油缸的缸筒部和右耳座相接,漏斗推扶油缸的活塞部和左耳座相接;漏斗安置座左前端的前后两侧壁的上部及下部分别设置一块漏斗定位板,漏斗侧板的上部及下部分别设置有一块连接板,位于同一侧的漏斗定位板和连接板一一对应相铰接。
进一步的,两根右连杆之间上还架设有油管定位座,油管定位座设置有一组和液压油管适配的油管过孔。能够对各油管的液压管道进行规整。
进一步的,底座上位于行走支架的右侧还设置有延伸板,延伸板的右侧端部设置有竖直向上的油管插座,油管插座上设置有一组液压油管连接端子。为了便于接插各油管的液压管道。
进一步的,漏斗安置座左侧顶部设置有管柱感应机构。
进一步的,底座上还设置有电液控制箱,电液控制箱和行走油缸、漏斗推扶油缸、管柱感应机构相接。
进一步的,下底板位于两根下转轴之间设置有限位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行走支架、行走油缸、对中机构配合,可以实现管柱的推扶对中工作,并且通过行走支架、行走油缸的配合可实现带动对中机构相对管柱对中位置进行伸缩运动,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行,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管柱井口对中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推扶管柱至管柱完成对接,存着人工成本高,风险系数高的问题,同时能够在不需要对中时,快速便捷离开对中位置,便于后续工作的操作。前半对中漏斗、中半对中漏斗、后半对中漏斗拼合时构成一个完整的对中漏斗,配合漏斗推扶油缸,能够快速、便捷实现管柱的夹紧、松开,进行快速、便捷、可靠得实现管柱的对中及对中完成后松开管柱。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伸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调节定位板,3、漏斗安置座,4、漏斗推扶油缸,5、前半对中漏斗,6、中半对中漏斗,7、后半对中漏斗,8、下底板,9、上顶板,10、下侧板,11、上侧板,12、下转轴,13、上转轴,14、左连杆,15、右连杆,16、左连接杆,17、右连接杆,18、上耳座,19、下耳座,20、行走油缸,21、限位胶垫,22、腰形调节孔,23、右耳座,24、左耳座,25、漏斗侧板,26、漏斗定位板,27、连接板,28、油管定位座,29、油管过孔,30、延伸板,31、油管插座,32、液压油管连接端子,33、管柱感应机构,34、电液控制箱,35、液压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石油修井作业的井口管柱对中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铰接有行走支架,行走支架上连接有用于推动其相对底座1左右摆动的行走油缸20,行走支架上顶部设置有可随其运动的对中机构。
对中机构包括设置在行走支架顶部的调节定位板2,调节定位板2上设置有漏斗安置座3,漏斗安置座3的前后两侧外壁分别设置有一个漏斗推扶油缸4,漏斗安置座3的左侧外壁设置有中半对中漏斗6,漏斗安置座3的左侧外壁位于中半对中漏斗6的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前半对中漏斗5和后半对中漏斗7,前半对中漏斗5、中半对中漏斗6、后半对中漏斗7拼合时构成一个完整的对中漏斗,前半对中漏斗5和后半对中漏斗7的外侧壁分别和相应一侧的漏斗推扶油缸4的活塞部相接。
行走支架为四连杆结构,下包括下底板8和上顶板9,下底板8上端面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块下侧板10,两块下侧板10之间设置有两根可转动的下转轴12;上顶板9的底部端面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块上侧板11,两块上侧板11之间设置有两根可转动的上转轴13;位于左侧的上转轴13和下转轴12之间设置有两根平行的左连杆14,位于右侧的上转轴13和下转轴12之间设置有两根平行的右连杆15,左连杆14、右连杆15相互平行设置;两根左连杆14之间的上部设置有左连接杆16,两根右连杆15之间的下部设置有右连接杆17,左连接杆16、右连接杆17相对一侧外壁分别设置有上耳座18、下耳座19,行走油缸20的缸筒部和下耳座19相接,行走油缸20的活塞部和上耳座18相接。下底板8位于两根下转轴12之间设置有限位胶垫21。
上顶板9上设置有一组定位孔,调节定位板2上设置有一组和定位孔一一对应的腰形调节孔22,各腰形调节孔22设置有和定位孔适配的调节螺栓,调节定位板2相对上顶板9的位置可通过调节螺栓位于腰形孔的位置进行前后调整。
漏斗安置座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右耳座23,前半对中漏斗5、后半对中漏斗7的外侧壁分别设置有漏斗侧板25,漏斗侧板25上设置有左耳座24,漏斗推扶油缸4的缸筒部和右耳座23相接,漏斗推扶油缸4的活塞部和左耳座24相接;漏斗安置座3左前端的前后两侧壁的上部及下部分别设置一块漏斗定位板26,漏斗侧板25的上部及下部分别设置有一块连接板27,位于同一侧的漏斗定位板26和连接板27一一对应相铰接。
两根右连杆15之间上还架设有油管定位座28,油管定位座28设置有一组和液压油管35适配的油管过孔29。
底座1上位于行走支架的右侧还设置有延伸板30,延伸板30的右侧端部设置有竖直向上的油管插座31,油管插座31上设置有一组液压油管35连接端子32。
漏斗安置座3左侧顶部设置有管柱感应机构33。底座1上还设置有电液控制箱34,电液控制箱34和行走油缸20、漏斗推扶油缸4、管柱感应机构33相接。
工作原理:本用于石油修井作业的井口管柱对中装置安装在井口作业平台靠近井架处。行走支架共有三种状态:伸出状态、收缩状态、和吊装状态;对中机构共两个状态:打开状态,关闭状态;通过漏斗推扶油缸和行走油缸的运动实现各状态的转变,每个状态均可通过安装接近开关检测位置到位信息;行走支架只有在安装拆卸时,才会处于吊装状态。
在现场进行下管作业时,当管柱下降至一定高度时,操作人员按下指令按钮后,电液控制箱收到指令,行走支架进入伸出状态,伸出状态到位后接近开关感应到位信号,漏斗推扶油缸控制前半对中漏斗、后半对中漏斗相对中半对中漏斗进行闭合,闭合后,传递漏斗关闭信号,至完成管柱的对接;
对接完成后,操作人员按下指令按钮,漏斗推扶油缸控制前半对中漏斗、后半对中漏斗相对中半对中漏斗进行打开,打开完成后,传递打开信号,行走支架进入收缩状态,收缩完成后,传递收缩到位信号,完成操作。
工作完成需要拆卸时,操作人员按下指令按钮行走支架进入吊装状态,传递吊装到位信号,对中机构中前半对中漏斗、后半对中漏斗相对中半对中漏斗闭合,后利用吊机完成拆卸搬运。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不意图限制示例性实施例。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所指,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项”还意图包括复数。还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规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石油修井作业的井口管柱对中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上铰接有行走支架,行走支架上连接有用于推动其相对底座左右摆动的行走油缸,行走支架上顶部设置有可随其运动的对中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石油修井作业的井口管柱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中机构包括设置在行走支架顶部的调节定位板,调节定位板上设置有漏斗安置座,漏斗安置座的前后两侧外壁分别设置有一个漏斗推扶油缸,漏斗安置座的左侧外壁设置有中半对中漏斗,漏斗安置座的左侧外壁位于中半对中漏斗的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前半对中漏斗和后半对中漏斗,前半对中漏斗、中半对中漏斗、后半对中漏斗拼合时构成一个完整的对中漏斗,前半对中漏斗和后半对中漏斗的外侧壁分别和相应一侧的漏斗推扶油缸的活塞部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石油修井作业的井口管柱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行走支架为四连杆结构,下包括下底板和上顶板,下底板上端面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块下侧板,两块下侧板之间设置有两根可转动的下转轴;上顶板的底部端面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块上侧板,两块上侧板之间设置有两根可转动的上转轴;位于左侧的上转轴和下转轴之间设置有两根平行的左连杆,位于右侧的上转轴和下转轴之间设置有两根平行的右连杆,左连杆、右连杆相互平行设置;两根左连杆之间的上部设置有左连接杆,两根右连杆之间的下部设置有右连接杆,左连接杆、右连接杆相对一侧外壁分别设置有上耳座、下耳座,行走油缸的缸筒部和下耳座相接,行走油缸的活塞部和上耳座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石油修井作业的井口管柱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顶板上设置有一组定位孔,调节定位板上设置有一组和定位孔一一对应的腰形调节孔,各腰形调节孔设置有和定位孔适配的调节螺栓,调节定位板相对上顶板的位置可通过调节螺栓位于腰形孔的位置进行前后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石油修井作业的井口管柱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漏斗安置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右耳座,前半对中漏斗、后半对中漏斗的外侧壁分别设置有漏斗侧板,漏斗侧板上设置有左耳座,漏斗推扶油缸的缸筒部和右耳座相接,漏斗推扶油缸的活塞部和左耳座相接;漏斗安置座左前端的前后两侧壁的上部及下部分别设置一块漏斗定位板,漏斗侧板的上部及下部分别设置有一块连接板,位于同一侧的漏斗定位板和连接板一一对应相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石油修井作业的井口管柱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右连杆之间上还架设有油管定位座,油管定位座设置有一组和液压油管适配的油管过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石油修井作业的井口管柱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上位于行走支架的右侧还设置有延伸板,延伸板的右侧端部设置有竖直向上的油管插座,油管插座上设置有一组液压油管连接端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石油修井作业的井口管柱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漏斗安置座左侧顶部设置有管柱感应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石油修井作业的井口管柱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还设置有电液控制箱,电液控制箱和行走油缸、漏斗推扶油缸、管柱感应机构相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石油修井作业的井口管柱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底板位于两根下转轴之间设置有限位胶垫。
CN202221540513.8U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用于石油修井作业的井口管柱对中装置 Active CN2176323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40513.8U CN217632330U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用于石油修井作业的井口管柱对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40513.8U CN217632330U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用于石油修井作业的井口管柱对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32330U true CN217632330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27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40513.8U Active CN217632330U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用于石油修井作业的井口管柱对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323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80119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lacing and engaging elongate workpieces
CN103061692B (zh) 一种油田修井管柱自动起下系统
GB1582269A (en) Pile handling tool and methods
CN105064934A (zh) 一种可遥控起下的连续油管装置及操作方法
CN107965281B (zh) 一种海洋模块钻机防喷器移运装置及移运方法
CN217632330U (zh) 一种用于石油修井作业的井口管柱对中装置
CN109339702B (zh) 一种数字化多功能车载钻修机
CN111852357A (zh) 一种可翻转随车修井自动化作业设备
CN109138896B (zh) 修井装备
CN209838344U (zh) 一种修井用自动化液压管杆钳
CN212359662U (zh) 一种可翻转随车修井自动化作业设备
US20200386052A1 (en) Assembly for moving excavation or drilling equipment and actuating method therefor
CN112049583A (zh) 一种液压修井装置
CN114370241A (zh) 一种车载式全液压修井机
CN218542198U (zh) 修井快速上卸扣防喷短接
CN209959193U (zh) 一种油田修井作业用自动化井口作业装置
CN210003302U (zh) 一种用于支撑拱架安装的机械手
CN209908436U (zh) 一种新型防喷器安装装置
CN213869768U (zh) 一种液压吊卡的翻转机构
CN213869770U (zh) 一种用于液压吊卡的翻转结构
CN214836187U (zh) 一种矿用换钻机械手
CN114320190A (zh) 智能化全电动修井机
CN112012674A (zh) 全液压斜直井修井机、井内取套管方法和井内下套管方法
CN212689959U (zh) 一种液压修井装置
CN221074203U (zh) 一种机械臂及桥射作业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