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27827U - 一种悬浮式曝气管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浮式曝气管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27827U
CN217627827U CN202221075269.2U CN202221075269U CN217627827U CN 217627827 U CN217627827 U CN 217627827U CN 202221075269 U CN202221075269 U CN 202221075269U CN 217627827 U CN217627827 U CN 2176278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ation
pipe
air
air supply
rotary dr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7526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开华
石磊
郭祖田
李邵清
黄元春
黄烈友
刘斌
皮定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men Chengnan Sewage Treatment Co ltd
Jingmen Lv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men Chengnan Sewage Treatment Co ltd
Jingmen Lv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men Chengnan Sewage Treatment Co ltd, Jingmen Lv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men Chengnan Sewage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7526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278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278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278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浮式曝气管道,其包括送气管和曝气件,所述送气管上开设有出气孔组;所述曝气件包括转筒以及两个曝气管组,所述转筒套设于所述送气管上,所述转筒与所述送气管沿周向方向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曝气管组均固定设于所述转筒的侧壁上,每个所述曝气管组的进气端均延伸至所述转筒的内部,每个所述曝气管组的进气端的转动路径覆盖所述出气孔组,两个所述曝气管组转动用以交替与所述送气管的内部相连通;解决在对曝气管道的进行检修工作时,此处的曝气管道无法实现曝气功能,影响污水处理的效率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悬浮式曝气管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浮式曝气管道。
背景技术
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需要对其进行净化。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其中,污水处理池中通常设置有曝气管道,由于污水处理池中的生物氧化作用会不断消耗氧气,因此,通过曝气管路可提高污水处理池中的氧气含量。
例如,申请号为CN202023208577.1的实用新型专利所提出的一种升降提升的悬浮式曝气管,其中,能将曝气管组提升至污水处理池的上层,方便曝气管组的检修作业;同时污水处理池内设有多个曝气管组组成,每个曝气管组可以进行单独进行升降检修。
然而,在对曝气管道的进行检修工作时,此处的曝气管道无法实现曝气功能,影响污水处理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悬浮式曝气管道,用以解决在对曝气管道的进行检修工作时,此处的曝气管道无法实现曝气功能,影响污水处理的效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浮式曝气管道,包括送气管和曝气件,所述送气管上开设有出气孔组;所述曝气件包括转筒以及两个曝气管组,所述转筒套设于所述送气管上,所述转筒与所述送气管沿周向方向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曝气管组均固定设于所述转筒的侧壁上,每个所述曝气管组的进气端均延伸至所述转筒的内部,每个所述曝气管组的进气端的转动路径覆盖所述出气孔组,两个所述曝气管组转动用以交替与所述送气管的内部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孔组包括沿所述送气管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的多个出气孔。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曝气管组均包括沿所述转筒长度方向等间距的多个曝气管,每个所述曝气管靠近所述转筒的一端为进气端,每个所述曝气管组中的多个所述曝气管的多个所述进气端均与多个出气孔组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曝气管的进气端的转动路径均覆盖对应的所述出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曝气管上设置有曝气端,所述曝气端包括多个曝气孔以及中心孔,多个曝气孔沿所述曝气管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于所述曝气管的侧壁上,所述中心孔设于所述曝气管远离所述进气端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送气管位于所述出气孔组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转筒的内壁滑动且密封抵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包括转环,所述转环与所述转筒固定连接,用以驱动所述转筒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件还具有一锁止端,所述锁止端固定设于所述送气管上,所述锁止端与所述转环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锁止端包括固定板和插销,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于所述送气管上,所述插销与所述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插销可与所述转环上开设的插孔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送气件,所述送气件的输出端与所述送气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送气管的另一端封闭。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曝气管组沿所述转筒的周向方向形成一平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送气管和曝气件,送气管可与污水处理池的内壁固定连接,曝气件可内置于污水处理池中,通过送气管将气体经由曝气件输送至污水处理池中,实现对污水的曝气处理,悬浮式曝气管道便于安装、替代传统管道预埋的过程,同时,通过设置曝气件包括转筒以及两个曝气管组,转筒套设于送气管上,转筒与送气管沿周向方向转动连接,两个曝气管组均固定设于转筒的侧壁上,每个曝气管组的进气端均延伸至转筒的内部,每个曝气管组的进气端的转动路径覆盖出气孔组,两个曝气管组转动用以交替与送气管的内部相连通,当需要对正在使用的曝气管组进行检修时,可转动转筒,使另一曝气管组的进气端与送气管的内部相连通,整个曝气管道仍可正常工作,不影响污水处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浮式曝气管道一实施例中整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浮式曝气管道一实施例中整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悬浮式曝气管道,包括送气管100和曝气件200,送气管100上开设有出气孔组110;曝气件200包括转筒210以及两个曝气管组220,转筒210套设于送气管100上,转筒210与送气管100沿周向方向转动连接,两个曝气管组220均固定设于转筒210的侧壁上,每个曝气管组220的进气端221均延伸至转筒210的内部,每个曝气管组220的进气端221的转动路径覆盖出气孔组110,两个曝气管组220转动用以交替与送气管100的内部相连通。
其中,通过设置送气管100和曝气件200,送气管100可与污水处理池的内壁固定连接,曝气件200可内置于污水处理池中,通过送气管100将气体经由曝气件200输送至污水处理池中,实现对污水的曝气处理,悬浮式曝气管道便于安装、替代传统管道预埋的过程,同时,通过设置曝气件200包括转筒210以及两个曝气管组220,转筒210套设于送气管100上,转筒210与送气管100沿周向方向转动连接,两个曝气管组220均固定设于转筒210的侧壁上,每个曝气管组220的进气端221均延伸至转筒210的内部,每个曝气管组220的进气端221的转动路径覆盖出气孔组110,两个曝气管组220转动用以交替与送气管100的内部相连通,当需要对正在使用的曝气管组220进行检修时,可转动转筒210,使另一曝气管组220的进气端221与送气管100的内部相连通,整个曝气管道仍可正常工作,不影响污水处理的效率。
本实施方案中的送气管100为悬浮至污水处理池中或污水处理池上方的结构,通过往送气管100内通气,可将气体输送至与其连通的曝气件200中,并经由曝气件200往污水处理池中输入气体,实现曝气的功能。其中,曝气件200包括转筒210以及两个曝气管组220,通过转筒210的转动,可使两个曝气管组220交替工作,实现交替与送气管100之间的连通过程。
其中,两个曝气管组220之间的位置交替过程是为了便于其中一曝气管组220在检修的过程中,另一曝气管组220能够替代其工作,避免降低对污水处理池的充氧效率,需要说明的是,两个曝气管组220之间形成的夹角大小不受限制,以便于检修为优。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两个曝气管组220沿转筒210的周向方向形成一平角。此时,当两个曝气管组220在交替的过程中,当其中一曝气管组220替代另一曝气管组220工作时,待检修的曝气管组220可位于送气管100的正上方,便于维修。
当然,在其他优选的实施例中,两个曝气管组220之间形成的夹角大小也可以设计为锐角、钝角等,以便于检修为优。
本实施例中送气管100上开设有出气孔组110,送气管100正是经由出气孔组110实现与曝气管组220的进气端221相连通。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出气孔组110包括沿送气管100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的多个出气孔。
对应上述多个出气孔,本实施例中的两个曝气管组220均包括沿转筒210长度方向等间距的多个曝气管,每个曝气管靠近转筒210的一端为进气端221,每个曝气管组220中的多个曝气管的多个进气端221均与多个出气孔组110一一对应,每个曝气管的进气端221的转动路径均覆盖对应的出气孔。
为了避免转筒210与送气管100之间存在间隙,导致送气管100内的气体无法全部送至曝气管组220中,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送气管100位于出气孔组110处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与转筒210的内壁滑动且密封抵接。
当经由送气管100输送的气体进入到曝气管后,曝气管将气体排送至污水处理池中,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曝气管上设置有曝气端222,曝气端222包括多个曝气孔以及中心孔,多个曝气孔沿曝气管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于曝气管的侧壁上,中心孔设于曝气管远离进气端221的一端。
其中,当曝气管转动至竖直位于送气管100下方时,多个曝气孔可沿污水处理池的流向设置,同时,中心孔可竖直向下设置,使送入污水处理池中的气体有效与污水接触,提高充氧效率。
为了便于驱动转筒210转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一调节件300,调节件300包括转环310,转环310与转筒210固定连接,用以驱动转筒210转动。
为了便于转筒210固定至其中一曝气管组220的进气端221与送气管100的出气孔组110相连通的位置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调节件300还具有一锁止端,锁止端固定设于送气管100上,锁止端与转环310可拆卸连接。
其中,锁止端包括固定板320和插销322,固定板320固定设置于送气管100上,插销322与固定板320滑动连接,插销322可与转环310上开设的插孔311配合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调节件300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结构代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一送气件400,送气件400的输出端与送气管100的一端相连通,送气管100的另一端封闭。通过送气件400为送气管100提供气体动力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送气管100和曝气件200,送气管100可与污水处理池的内壁固定连接,曝气件200可内置于污水处理池中,通过送气管100将气体经由曝气件200输送至污水处理池中,实现对污水的曝气处理,悬浮式曝气管道便于安装、替代传统管道预埋的过程,同时,通过设置曝气件200包括转筒210以及两个曝气管组220,转筒210套设于送气管100上,转筒210与送气管100沿周向方向转动连接,两个曝气管组220均固定设于转筒210的侧壁上,每个曝气管组220的进气端221均延伸至转筒210的内部,每个曝气管组220的进气端221的转动路径覆盖出气孔组110,两个曝气管组220转动用以交替与送气管100的内部相连通,当需要对正在使用的曝气管组220进行检修时,可转动转筒210,使另一曝气管组220的进气端221与送气管100的内部相连通,整个曝气管道仍可正常工作,不影响污水处理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悬浮式曝气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气管和曝气件;
所述送气管上开设有出气孔组;
所述曝气件包括转筒以及两个曝气管组,所述转筒套设于所述送气管上,所述转筒与所述送气管沿周向方向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曝气管组均固定设于所述转筒的侧壁上,每个所述曝气管组的进气端均延伸至所述转筒的内部,每个所述曝气管组的进气端的转动路径覆盖所述出气孔组,两个所述曝气管组转动用以交替与所述送气管的内部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式曝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组包括沿所述送气管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的多个出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浮式曝气管道,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曝气管组均包括沿所述转筒长度方向等间距的多个曝气管,每个所述曝气管靠近所述转筒的一端为进气端,每个所述曝气管组中的多个所述曝气管的多个所述进气端均与多个出气孔组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曝气管的进气端的转动路径均覆盖对应的所述出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浮式曝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上设置有曝气端,所述曝气端包括多个曝气孔以及中心孔,多个曝气孔沿所述曝气管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于所述曝气管的侧壁上,所述中心孔设于所述曝气管远离所述进气端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式曝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气管位于所述出气孔组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转筒的内壁滑动且密封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式曝气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包括转环,所述转环与所述转筒固定连接,用以驱动所述转筒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悬浮式曝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还具有一锁止端,所述锁止端固定设于所述送气管上,所述锁止端与所述转环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浮式曝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端包括固定板和插销,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于所述送气管上,所述插销与所述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插销可与所述转环上开设的插孔配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式曝气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送气件,所述送气件的输出端与所述送气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送气管的另一端封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式曝气管道,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曝气管组沿所述转筒的周向方向形成一平角。
CN202221075269.2U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悬浮式曝气管道 Active CN2176278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75269.2U CN217627827U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悬浮式曝气管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75269.2U CN217627827U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悬浮式曝气管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27827U true CN217627827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49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75269.2U Active CN217627827U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悬浮式曝气管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278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11014U (zh)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生物转盘反应器双联接触反应槽
CN217627827U (zh) 一种悬浮式曝气管道
CN106430533A (zh) 一种可升降式曝气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2001744B (zh) 一体化奥贝尔氧化沟组合式曝气系统
CN105836850A (zh) 高效自控电芬顿除污设备
CN215327240U (zh) 一种河道生态净化装置
CN214141617U (zh) 一种污水或污泥的气体提升装置
CN206886706U (zh) 一种多路并联、间歇等量的出水装置
CN105836848A (zh) 高效自控电催化除污设备
CN109231429A (zh) 一种气动搅拌装置
CN213537403U (zh) 一种环保节能型曝气装置
CN215403314U (zh) 一种基于氧化沟系统的可调控、可提升式曝气系统
CN211946978U (zh) 一种圆筒型好氧发酵系统
CN208022782U (zh) 一种基于生物接触氧化的污水处理设备
CN209098332U (zh) 曝气器
CN209271366U (zh) 一种均质罐
CN212559857U (zh) 一种寒冷地区中小型埋地污水处理设备
CN220579060U (zh) 一种集分气器
CN215403351U (zh) 一种厌氧池用布水系统
CN214593672U (zh) 一种新型蜂窝池养殖系统的气提供水装置
CN209522665U (zh) 一种可提升射流曝气装置
CN215327176U (zh) 一种可提升曝气装置
CN212198934U (zh) 一种废纸造纸废水处理装置
CN211226577U (zh) 一种可提升式曝气装置
CN212640092U (zh) 纳米微孔曝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