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22635U - 一种复合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22635U
CN217622635U CN202220509030.5U CN202220509030U CN217622635U CN 217622635 U CN217622635 U CN 217622635U CN 202220509030 U CN202220509030 U CN 202220509030U CN 217622635 U CN217622635 U CN 2176226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ilm
composite
composite film
polyvinyl alcoh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0903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ijiang Colour Printing & Packa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ijiang Colour Printing & Packa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ijiang Colour Printing & Packa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ijiang Colour Printing & Packag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0903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226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226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226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膜,所述复合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聚酯膜、水性粘接层、铝层、第一粘接层、聚乙烯醇膜层、第二粘接层和热封层。本实用新型所述复合膜可分离半降解,各层原料实现单独回收,同时满足复合膜的原有各种性能,不会降低复合膜的包装性,无特殊排放要求,环境友好。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分子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膜。
背景技术
目前,开发一种可分离半降解的复合膜至关重要。
CN111907177A公开了一种可回收的复合包装材料,其公开的复合包装材料包括膜体,所述膜体由外层和内层复合而成,所述外层和所述内层由HDPE、 MDPE、LDPE、mPE和含乙烯基的共聚物中至少两种材料混合制成,且所述外层和所述内层内添加有开口剂和/或爽滑剂;其公开了一种复合包装膜,应用上述复合包装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公开的一种可回收的复合包装材料,构成成分简单,便于回收利用;其公开的复合包装袋,便于回收利用。
CN202640909U公开了一种真空隔热板包装用复合薄膜,由外到内依次为用胶黏剂相粘合的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或聚偏二氯乙烯涂布聚酰胺薄膜或镀铝聚乙烯醇薄膜、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乙烯薄膜或乙烯-聚乙烯醇薄膜。所述真空隔热板包装用复合薄膜由外到内四层薄膜之间的胶黏剂层的厚度比为3.0~3.5:3.6~4.0:4.1~4.5。所制备的真空隔热板包装用复合膜与现有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导热系数、高阻隔、易封装等特点。
如何能使复合膜可分离半降解,各层原料实现单独回收,同时满足复合膜的原有各种性能,不会降低复合膜的包装性,无特殊排放要求,环境友好,是复合膜的重要研究内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膜,所述复合膜可分离半降解,各层原料实现单独回收,同时满足复合膜的原有各种性能,不会降低复合膜的包装性,无特殊排放要求,环境友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膜,所述复合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聚酯膜、水性粘接层、铝层、第一粘接层、聚乙烯醇膜层、第二粘接层和热封层。
聚乙烯醇薄膜对人体无毒、无味、无害,与自然环境具有良好的亲和性,不累积,无污染。聚乙烯醇最大的优点是水溶性,最大的缺点是耐水性差。之所以耐水性差,是由于其分子中带有亲水性的羟基(-OH),PVA含有羟基,可发生多元醇的典型反应,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完全降解“消失”。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聚乙烯醇的水溶性,与其他膜层组合形成复合膜,其中,聚乙烯醇膜层由第二粘接层将其与热封层粘接,克服了使用过程中聚乙烯醇膜层耐水性差的问题;但是,使用后回收时,将所述复合膜置于水中,即可实现聚酯膜、铝层和热封层的分离,方式简单易操作,同时满足复合膜的原有各种性能,不会降低复合膜的包装性,无特殊排放要求,环境友好,此外,也无需额外限制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材质的选择,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胶层,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优选地,所述聚酯膜的厚度为9-23μm,例如10μm、12μm、15μm、23μm 等。
优选地,所述铝层的厚度≥6μm,例如7μm、9μm、12μm、16μm、20μm、 30μm、40μm等。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铝层属于柔软的金属薄膜,具有防潮、气密、遮光、耐磨蚀、保香、无毒无味等优点。按需分布在复合软包装材料的中间层,采用 12μm以上的铝层避免针孔,从而杜绝外界水分通过复合膜渗透到内容物。
优选地,所述聚乙烯醇膜层的厚度为3-7μm,例如3.5μm、4μm、4.5μm、 5μm、5.5μm、6μm、6.5μm等。
优选地,所述热封层的厚度为30-100μm,例如40μm、50μm、60μm、70 μm、80μm、90μm等。
优选地,所述聚酯膜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聚酯膜示例性选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层,表面光亮、涂布均匀、挺度好,尺寸稳定,适于印刷吸墨快速印刷。
优选地,所述第一粘接层包括耐介质胶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粘接层根据内容物的不同可以使各类胶水(干复胶、无溶剂胶)等耐介质胶水,起到耐老化耐介质等作用,弥补了水性胶无法起到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第二粘接层包括甲基丙烯酸胶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甲基丙烯酸胶层能够使聚乙烯醇膜层与热封层之间具有很好的粘接强度。
优选地,所述热封层包括聚乙烯层和/或聚丙烯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热封层包括聚乙烯层和/或聚丙烯层,具有拉伸性能,抗冲击性能好,较好的热封性能,能耐介质等。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复合膜具有良好的阻隔性,氧气透过量在0.5cm3/m2·24h 以内,水蒸汽透过量在0.5cm3/m2·24h以内;在使用后回收时,将所述复合膜浸入水中,分离时间在39分钟以内,所述复合膜中的水性粘接层和聚乙烯醇膜层溶解,使聚酯膜、铝层和热封层各层分离,实现单独回收,同时满足复合膜的原有各种性能,不会降低复合膜的包装性,无特殊排放要求,环境友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所述复合膜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聚酯膜;2-水性粘接层;3-铝层;4-第一粘接层;5-聚乙烯醇膜层; 6-第二粘接层;7-热封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列举实施例如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膜,所述复合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聚酯膜、水性粘接层、铝层、第一粘接层、聚乙烯醇膜层、第二粘接层和热封层。
聚乙烯醇薄膜对人体无毒、无味、无害,与自然环境具有良好的亲和性,不累积,无污染。聚乙烯醇最大的优点是水溶性,最大的缺点是耐水性差。之所以耐水性差,是由于其分子中带有亲水性的羟基(-OH),PVA含有羟基,可发生多元醇的一切典型反应,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完全降解“消失”。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聚乙烯醇的水溶性,与其他膜层组合形成复合膜,其中,聚乙烯醇膜层由第二粘接层将其与热封层粘接,克服了使用过程中聚乙烯醇膜层耐水性差的问题;但是,使用后回收时,将所述复合膜置于水中,即可实现聚酯膜、铝层和热封层的分离,方式简单易操作,同时满足复合膜的原有各种性能,不会降低复合膜的包装性,无特殊排放要求,环境友好,此外,也无需额外限制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材质的选择,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胶层,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示例性地,所述聚酯膜的厚度为9-23μm,例如9μm、10μm、12μm、23μm 等。
示例性地,所述铝层的厚度≥6μm,例如7μm、9μm、12μm、16μm、20μm、 30μm、40μm等。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铝层属于柔软的金属薄膜,具有防潮、气密、遮光、耐磨蚀、保香、无毒无味等优点。按需分布在复合软包装材料的中间层,采用 12μm以上的铝层避免针孔,从而杜绝外界水分通过复合膜渗透到内容物。
示例性地,所述聚乙烯醇膜层的厚度为3-7μm,例如3.5μm、4μm、4.5μm、 5μm、5.5μm、6μm、6.5μm等。
示例性地,所述热封层的厚度为30-100μm,例如40μm、50μm、60μm、 70μm、80μm、90μm等。
示例性地,所述聚酯膜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聚酯膜示例性选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层,表面光亮、涂布均匀、挺度好,尺寸稳定,适于印刷吸墨快速印刷。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粘接层包括耐介质胶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粘接层根据内容物的不同可以使各类胶水(干复胶、无溶剂胶)等耐介质胶水,起到耐老化耐介质等作用,弥补了水性胶无法起到的作用。
示例性地,所述第二粘接层包括甲基丙烯酸胶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甲基丙烯酸胶层能够使聚乙烯醇膜层与热封层之间具有很好的粘接强度。
示例性地,所述热封层包括聚乙烯层和/或聚丙烯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热封层包括聚乙烯层和/或聚丙烯层,具有拉伸性能,抗冲击性能好,较好的热封性能,能耐介质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膜,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复合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聚酯膜1、水性粘接层2、铝层3、第一粘接层4、聚乙烯醇膜层5、第二粘接层6和热封层7。
所述聚酯膜的厚度为12μm,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购于安徽国风塑业有限公司,牌号为印刷用PET。
所述水性粘接层为2.0um,材质为丙烯酸酯,购于山东华诚高科胶粘剂有限公司,牌号为水性复合胶570。
所述铝层的厚度为6μm。
所述聚乙烯醇膜层的厚度为5μm,购于可乐丽,牌号为PVA 27-96。
所述热封层的厚度为50μm,材质为PE,购于上海紫江,牌号为 PE-0-SPGX-0012。
所述第一粘接层为耐介质胶层,材质为聚氨酯,购于汉高,牌号为UR3640。
所述第二粘接层为甲基丙烯酸胶层,购于DOW,牌号为Bynel-4157。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膜,所述复合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聚酯膜、水性粘接层、铝层、第一粘接层、聚乙烯醇膜层、第二粘接层和热封层。
所述聚酯膜的厚度为9μm,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购于安徽国风塑业有限公司,牌号为印刷用PET。
所述水性粘接层为1.5um,材质为丙烯酸酯,购于山东华诚高科胶粘剂有限公司,牌号为水性复合胶570。
所述铝层的厚度为20μm。
所述聚乙烯醇膜层的厚度为3μm,购于可乐丽,牌号为PVA 27-96。
所述热封层的厚度为30μm,材质为PP,购于上海紫江,牌号为RP-30。
所述第一粘接层为耐介质胶层,材质为聚氨酯,购于汉高,牌号为UR3640。
所述第二粘接层为甲基丙烯酸胶层,购于DOW,牌号为Bynel-4157。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膜,所述复合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聚酯膜、水性粘接层、铝层、第一粘接层、聚乙烯醇膜层、第二粘接层和热封层。
所述聚酯膜的厚度为23μm,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购于安徽国风塑业有限公司,牌号为印刷用PET。
所述水性粘接层为2.5um,材质为丙烯酸酯,购于山东华诚高科胶粘剂有限公司,牌号为水性复合胶570。
所述铝层的厚度为9μm。
所述聚乙烯醇膜层的厚度为7μm,购于可乐丽,牌号为PVA 27-96
所述热封层的厚度为100μm,材质为PE,购于上海紫江,牌号为 PE-0-RHGX-0010。
所述第一粘接层为耐介质胶层,材质为聚氨酯,购于汉高,牌号为UR3640。
所述第二粘接层为甲基丙烯酸胶层,购于DOW,牌号为Bynel-4157。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膜,所述复合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聚酯膜、水性粘接层、铝层、第一粘接层、聚乙烯醇膜层、第二粘接层和热封层。
所述聚酯膜的厚度为15μm,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购于安徽国风塑业有限公司,牌号为印刷用PET。
所述水性粘接层为2.5um,材质为丙烯酸酯,购于山东华诚高科胶粘剂有限公司,牌号为水性复合胶570。
所述铝层的厚度12μm。
所述聚乙烯醇膜层的厚度为4μm,购于可乐丽,牌号为PVA 27-96
所述热封层的厚度为60μm,材质为PE,购于上海紫江,牌号为 PE-0-RHGX-0011。
所述第一粘接层为耐介质胶层,材质为聚氨酯,购于汉高,牌号为UR3640。
所述第二粘接层为甲基丙烯酸胶层,购于DOW,牌号为Bynel-4157。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膜,所述复合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聚酯膜、水性粘接层、铝层、第一粘接层、聚乙烯醇膜层、第二粘接层和热封层。
所述聚酯膜的厚度为23μm,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购于安徽国风塑业有限公司,牌号为印刷用PET。
所述水性粘接层为2.5um,材质为丙烯酸酯,购于山东华诚高科胶粘剂有限公司,牌号为水性复合胶570。
所述铝层的厚度12μm。
所述聚乙烯醇膜层的厚度为3μm,购于日本可乐丽,牌号为PVA 27-96。
所述热封层的厚度为100μm,材质为PE,购于上海紫江,牌号为PE-0-RHGX-0011。
所述第一粘接层为耐介质胶层,材质为聚氨酯,购于汉高,牌号为UR3640。
所述第二粘接层为甲基丙烯酸胶层,购于DOW,牌号为Bynel-4157。
性能测试
将实施例1-5所述复合膜进行如下测试:
(1)阻隔性:氧气透过量(cm3/m2·24h,测试条件:0.1Mpa,23℃,0%相对湿度RH);
水蒸汽透过量(g/m2·24h,测试条件:38℃,90%RH)。
(2)分离时间:统计各层结构的分离时间,单位为分钟。
表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802093160000091
分析表1数据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复合膜具有良好的阻隔性,氧气透过量在0.5cm3/m2·24h以内,水蒸汽透过量在0.5cm3/m2·24h以内。在使用后回收时,将所述复合膜浸入水中,分离时间在39分钟以内,所述复合膜中的水性粘接层和聚乙烯醇膜层溶解,使聚酯膜、铝层和热封层各层分离,实现单独回收,同时满足复合膜的原有各种性能,不会降低复合膜的包装性,无特殊排放要求,环境友好。为加速溶解,可将水与少量醇形成混合溶剂。
申请人声明,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方法,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方法,即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必须依赖上述详细方法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改进,对本实用新型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聚酯膜、水性粘接层、铝层、第一粘接层、聚乙烯醇膜层、第二粘接层和热封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膜的厚度为9-23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层的厚度≥6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膜层的厚度为3-7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层的厚度为30-1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膜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层包括耐介质胶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粘接层包括甲基丙烯酸胶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层包括聚乙烯层和/或聚丙烯层。
CN202220509030.5U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复合膜 Active CN2176226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09030.5U CN217622635U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复合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09030.5U CN217622635U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复合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22635U true CN217622635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43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09030.5U Active CN217622635U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复合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226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WO2006046464A1 (ja) 紫外線硬化型インク梱包体
CN104332565B (zh) 动力汽车用锂离子电池软包膜的制备方法
CN1040522C (zh) 润滑油贮存和发放袋
CN217622635U (zh) 一种复合膜
CN109562876A (zh) 液体用纸容器的制造方法及液体用纸容器
JP5682223B2 (ja) 液体用紙容器
CN219467214U (zh) 一种单一材质高阻隔透明复合膜及袋
WO2022168976A1 (ja) ガスバリアフィルム
JP2003080643A (ja) 脱酸素性多層フィルム
JP5145800B2 (ja) ガスバリア性フィルム
WO2021157376A1 (ja)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ガスバリア性積層体、レトルト食品用包装材、防臭用又は保香用包装材、熱収縮性ラベ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熱収縮ラベル及びこれを有するボトル
JP3490187B2 (ja) 抗引裂性が向上した複合積層樹脂フィルム
CN114407462A (zh) 一种具有高表面能的双向拉伸聚丙烯基膜
JP7423964B2 (ja) 全固体リチウムイオンバッテリー用包装材料、及び包装体
JP2005096353A (ja) ガスバリアフィルム積層体
JP3634515B2 (ja) 帯電防止バリアフィルム
CN209584093U (zh) 一种综合性能重点物品包装胶带
JPH066358B2 (ja) 形態保持能力に優れたバルーン
JP4108832B2 (ja) 高防湿性積層体
JP3634516B2 (ja) 帯電防止バリアフィルム
JP2004327041A (ja) 電池ケース用シート
JP2005059329A (ja) ガスバリア性を有する積層材料
KR102460102B1 (ko) 친환경 포장재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2005335110A (ja) ガスバリア積層体
JP4245119B2 (ja) 積層体及びそれからなる包装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