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90282U - 一种充电保护电路及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保护电路及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90282U
CN217590282U CN202120881923.8U CN202120881923U CN217590282U CN 217590282 U CN217590282 U CN 217590282U CN 202120881923 U CN202120881923 U CN 202120881923U CN 217590282 U CN217590282 U CN 2175902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resistor
positive
charging
proc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8192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宝荣
卢圣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Rongmao Innovati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Feizh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Rongmao Innovati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Feizh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Rongmao Innovati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Feizh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Rongmao Innovati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8192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902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902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9028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保护电路及电动车,包括:正极线,连接在蓄电池的正极端和充电插座的正极端之间,正极线上设置有开关电路,开关电路用于控制所述正极线的通断;负极线,连接在所述蓄电池的负极端和所述充电插座的负极端之间;处理器,与所述开关电路连接;第一唤醒电路,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充电插座的信号线分别连接,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充电插座的信号线的信号端接收到电信号时唤醒所述处理器;检测电路,控制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检测端与所述充电插座的正极端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充电插座的正极端的电压。避免手指、导线等负载插入到充电插座中被误判为充电插头而启动充电引起的危险。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保护电路及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保护电路及电动车。
背景技术
随着安全事故的频发和安全意识的提升,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
车辆充电时需要将充电插头插入到充电插座中,而目前车辆在充电插头插入到充电插座中无法判断是否真的存在充电插头,即不能准确判断插入充电插座中的是充电插头还是负载,而如果手指、导线等负载插入到充电插座中被误判为充电插头而启动充电时,将会使人身及财产受到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车辆不能准确识别插入充电插座的介质是否为充电插头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充电保护电路,包括:
正极线,连接在蓄电池的正极端和充电插座的正极端之间,所述正极线上设置有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用于控制所述正极线的通断;
负极线,连接在所述蓄电池的负极端和所述充电插座的负极端之间;
处理器,与所述开关电路连接;
第一唤醒电路,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充电插座的信号线分别连接,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充电插座的信号线的信号端接收到电信号时唤醒所述处理器;
检测电路,控制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检测端与所述充电插座的正极端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充电插座的正极端的电压。
优选地,所述第一唤醒电路的电源端连接至所述蓄电池的正极端,所述蓄电池的正极端与充电信号端之间连接有限流电阻。
优选地,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NMOS管和第二NMOS管,所述第一NMOS管和所述第二NMOS管反向串联组成双向开关;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开关电路之间连接有电荷泵,所述电荷泵的控制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电荷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NMOS管和第二NMOS管的栅极分别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双向开关以通断蓄电池的正极端和充电插座的正极端之间的正极线。
优选地,所述电荷泵包括:
充电电容;
控制电路,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开关电路分别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充电电容放电以启动所述双向开关;
升压控制电路,与所述处理器、所述充电电容的正极和所述蓄电池的正极端分别连接,用于对所述充电电容进行充电升压。
优选地,所述升压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脉冲信号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第一支路,连接在所述第一脉冲信号端和接地端之间,所述第一支路上串接有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第二支路,一端与所述正极线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支路上依次串接有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在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之间;
第三支路,一端与所述正极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充电电容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支路包括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在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四电阻之间;
第二脉冲信号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第四支路,连接在所述第二脉冲信号端和接地端之间,所述第四支路上串联有第五电阻、第六电阻;
第五支路,一端与所述充电电容的正极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支路上依次串联有第七电阻、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在第五电阻、第六电阻之间;
第六支路,一端连接在第七电阻和第三三极管之间,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支路上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接地。
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第三脉冲信号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第七支路,一端与所述第三脉冲信号端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七支路上串联有第八电阻、第九电阻;
第八支路,一端与所述正极线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八支路上依次串联有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和第四三极管,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在第八电阻、第九电阻之间;
第九支路,一端与所述充电电容的负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开关电路连接,所述第九支路上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充电电容的负极;
第十支路,一端与所述正极线连接,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充电电容的负极、第二二极管之间,所述第十支路上依次串联有第五三极管、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在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之间,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在充电电容的负极、第二二极管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
第二唤醒电路,与所述处理器和蓄电池的信号线分别连接,用于在所述蓄电池的信号线产生电信号时唤醒所述处理器。
优选地,所述第二唤醒电路包括:
放电信号端,与所述蓄电池的信号线连接;
短路控制支路,其控制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在所述蓄电池充电时将所述放电信号端对所述蓄电池的负极端短路。
优选地,所述正极线上连接有温度检测电路,所述温度检测电路上连接有温度传感器,并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放置在蓄电池附近,以检测蓄电池的温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包括充电保护器,所述充电保护器包括上述的充电保护电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保护电路,当充电插座中插入有导电介质时,处理器被第一唤醒电路唤醒,处理器控制检测电路产生第一预设电压输出到导电介质,如果检测电路检测到充电插座的正极端的电压为第二预设电压,表明导电介质为充电插头,则控制开关电路导通正极线;如果检测电路检测到充电插座的正极端的电压为第一预设电压或0伏,表明导电介质为负载或充电插座短路,则开关电路继续断开正极线,能准确判断插入充电插座中的导电介质是否为充电插头,从而避免手指、导线等负载插入到充电插座中被误判为充电插头而启动充电引起的危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充电保护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充电保护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3为图2中电荷泵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第一唤醒电路的放大图;
图5为图2中第二唤醒电路的放大图;
图6为图2中开关电路和检测电路的放大图;
图7为图2中温度检测电路的放大图;
图8为现有技术中蓄电池与充电插座的连接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电动车中充电保护器与蓄电池、充电插座的连接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电动车中充电保护器、充电插座、蓄电池以及充电器的连接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近年来电动车的安全事故频发,主要原因是蓄电池温度过高、电路之间发生短路以及手指误插入到充电插座中,为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保护器,充电保护器中设置有充电保护电路,连接在蓄电池和充电插座之间,以保障电动车的安全。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保护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正极线101、负极线102、处理器103、第一唤醒电路104、检测电路105和开关电路106,正极线101连接在蓄电池的正极端P+和充电插座的正极端C+之间,负极线102连接在蓄电池的负极端P-和充电插座的负极端C-之间,开关电路106设置在正极线101上,处理器103与开关电路106连接,可通过控制开关电路106来控制正极线101的通断。
第一唤醒电路104与处理器103、充电插座的信号线分别连接,当充电插座内插入有导电介质时,充电插座的信号线的信号端会存在电信号,例如会有电压、电流的产生,当充电插座的信号线的信号端存在电信号时,与第一唤醒电路104连接的处理器被唤醒。
检测电路105的控制端与处理器103连接,检测电路105的检测端与充电插座的正极端C+连接,可用于检测充电插座的正极端C+的电压。
当充电器的充电插头插入到充电插座内时,处理器103被第一唤醒电路104唤醒后,处理器103可控制检测电路105产生第一预设电压来唤醒充电插头,第一预设电压可以为大于40伏的电压,例如45伏、47伏等电压,充电器被唤醒后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即产生通过正极线101输出到蓄电池的电压。当检测电路105检测到充电插座的正极端C+的电压为第二预设电压时,处理器103控制开关电路106接通正极线101,从而实现充电器对蓄电池的充电。第二预设电压可以为大于70伏的电压,例如可以为72伏、74伏等。
当处理器103未被唤醒、开关电路106断开正极线101的连通时,充电插座的正极端C+的电压为0伏,即充电保护电路正极线101的充电正极端C+的电压为0伏。检测电路105可根据所检测到的充电插座的正极端C+的电压是否达到第二预设电压,来控制开关电路106是否接通正极线101,从而可避免充电正极端1011短路、手指或导线等负载误插入到充电插座中引发的危险。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充电插座中插入有导电介质时,处理器103被第一唤醒电路104唤醒,处理器103控制检测电路105产生第一预设电压输出到导电介质,如果检测电路105检测到充电插座的正极端C+的电压为第二预设电压,表明导电介质为充电插头,则控制开关电路106导通正极线101;如果检测电路105检测到充电插座的正极端C+的电压为第一预设电压或0伏,表明导电介质为负载或充电插座短路,则开关电路106继续断开正极线101。
检测电路105能准确判断插入充电插座中的导电介质是否为充电插头,从而避免手指、导线等负载插入到充电插座中被误判为充电插头而导通正极线101引起的危险。
如图2所示,其示出了本实施例充电保护电路的一种优选电路图,可直接使用在已生产电动车上,而不需要对已生产的电动车进行电路改进来使电动车达到相关标准,能够大幅度的节约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唤醒电路104的电路图可如图4所示,其示出了第一唤醒电路104的一种优选电路。第一唤醒电路104的电源端可连接至蓄电池的正极端P+,唤醒信号端CHG-IN与处理器103连接,充电信号端COM-C与充电插座的信号线的信号端连接。
充电插头插入充电插座时第一唤醒电路104导通,充电插座的信号线的信号端具有电信号,即第一唤醒电路104的信号线的充电信号端COM-C有电流的产生,第一唤醒电路104通过唤醒信号端CHG-IN传输唤醒信号至处理器103,以将处理器103唤醒。
在本实施例中,未插入充电插头时,充电信号端COM-C的电压可以小于等于5V,输出阻抗等于100K欧姆,电路静态功耗小于等于80微安。
蓄电池的正极端P+与充电信号端COM-C之间连接有限流电阻R0,限流电阻R0的阻值可以大于等于100K欧。开关电路106和限流电阻R0的设置,即使充电正极端C+、充电信号端COM-C和充电负极端C-之间发生短路,也不会产生危险,可以满足相关标准。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唤醒电路104的电源端可连接独立的外接电源。
开关电路106中可以使用金氧半场效晶体管,例如PMOS管和NMOS管。如图6所示,其示出了开关电路106和检测电路105的一种优选电路,开关电路106包括第一NMOS管1061和第二NMOS管1062,第一NMOS管1061和第二NMOS管1062反向串联组成双向开关。
检测电路105的电源端可以与蓄电池的正极端P+连接,检测电路105的控制端TST与处理器103连接,检测电路105的检测端与正极线101的充电正极端C+连接,处理器103被唤醒后,控制检测电路105输出第一预设电压,检测电路105同时检测正极线101的充电正极端C+处的电压,如果正极线101的充电正极端C+处的电压达到第二预设电压,则处理器103控制开关电路106接通,使蓄电池接收充电;如果正极线101的充电正极端C+处的电压低于第二预设电压,则继续控制开关电路106切断正极线101的连通,避免产生危险。
如图2所示,处理器103和开关电路106之间连接有电荷泵109,电荷泵109的控制端与处理器103连接,电荷泵109的输出端与第一NMOS管1061的栅极和第二NMOS管1062的栅极分别连接,处理器103通过控制电荷泵109来控制开关电路106,以此来实现正极线101的接通或断开。相对于采用PMOS管,NMOS管能降低充电保护电路的生产成本。
电荷泵可以包括充电电容、控制电路和升压控制电路。在本实施例中,电荷泵的电路图可如图3所示,其示出了电荷泵的一种优选电路。
升压控制电路的第一脉冲信号端O_PWM-H与处理器103连接,第一支路连接在第一脉冲信号端O_PWM-H和接地端之间,第一支路上串接有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第二支路的一端与正极线101连接、另一端接地,第二支路上依次串接有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第一三极管Q1,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在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之间;第三支路的一端与正极线101连接、另一端与充电电容C1的正极连接,第三支路包括第二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在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之间。
升压控制电路的第二脉冲信号端O_PWM-L与处理器103连接,第四支路连接在第二脉冲信号端O_PWM-L和接地端之间,第四支路上串联有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五支路的一端与充电电容C1的正极连接、另一端接地,第五支路上依次串联有第七电阻R7、第三三极管Q3,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在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之间;第六支路的一端连接在第七电阻R7和第三三极管Q3之间、另一端接地,第六支路上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接地。
控制电路的第三脉冲信号端O_PWM-E与处理器103连接,第七支路的一端与第三脉冲信号端O_PWM-E连接、另一端接地,第七支路上串联有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八支路的一端与正极线101连接、另一端接地,第八支路上依次串联有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和第四三极管Q4,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在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之间;第九支路的一端与充电电容C1的负极连接、另一端与开关电路106连接,第九支路上连接有第二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充电电容C1的负极;第十支路的一端与正极线101连接、另一端连接在充电电容C1的负极、第二二极管D2之间,第十支路上依次串联有第五三极管Q5、第三二极管D3,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在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之间,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在充电电容C1的负极、第二二极管D2之间。
处理器103可控制升压控制电路对充电电容C1进行充电,再通过控制电路控制充电电容C1放电来导通开关电路106。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电荷泵的电路进行合理的改变,例如增加电阻或减少电阻等。
如图6所示,第十一支路的一端与检测电路105的控制端TST连接、另一端接地,第十一支路上依次串联有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二支路的一端与蓄电池的正极端P+连接、另一端接地,第十二支路上依次串联有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和第九三极管Q9,第九三极管Q9的基极连接在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之间;第十三支路的一端与蓄电池的正极端P+连接、另一端接地,第十三支路上依次串联有第七三极管Q7、第十六电阻R16、第一稳压管DW1,第七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在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之间,第一稳压管DW1的正极接地;第十四支路的一端连接在第七三极管Q7、第十六电阻R16之间,另一端与正极线101的充电正极端C+连接,第十四支路上依次串联有第十七电阻R17、第八三极管Q8和第四二极管D4,第八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在第十六电阻R16、第一稳压管DW1之间,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与正极线101的充电正极端C+连接。
第十五支路的一端与正极线101的充电正极端C+连接、另一端接地,第十五支路上串联有第五二极管D5、第十八电阻R18,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与正极线101的充电正极端C+连接,第十八电阻R18与地面之间并联有第十九电阻R19、第三充电电容C3和第二稳压管DW2;第十六支路一端连接在第五二极管D5、第十八电阻R18之间,另一端接地,第十六支路包括第二充电电容C2。
如图1和图5所示,第二唤醒电路107与处理器103、蓄电池的信号线分别连接,可用于在蓄电池的信号线产生电信号时唤醒处理器103,从而可通过处理器103控制蓄电池的放电。例如,电动车钥匙接通后,控制器的信号线端口输出5伏或者3.3伏的电压信号,从而唤醒处理器103。第二唤醒电路107的电路图可如图5所示,其示出了第二唤醒电路107的一种优选电路。
第二唤醒电路107包括短路控制支路和放电信号端COM-D,短路控制支路的控制端O_DSG_STP与处理器103连接,放电信号端COM-D与蓄电池的信号线连接,短路控制支路中连接有第六三极管Q6。
当蓄电池在充电时,处理器103通过短路控制支路的控制端O_DSG_STP控制放电信号端COM-D对负极线102的放电负极端P-短路,即导通第六三极管Q6使放电信号端COM-D接地。
如图1和图7所示,正极线101的上连接有温度检测电路108,检测电路108与正极线101的正极端P+连接,以向温度检测电路108提供电压。图7示出了温度检测电路108的一种优选电路,温度检测电路108上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081,温度检测电路108上的信号传输端AD-TEMP与处理器103连接,温度传感器1081可放置在蓄电池附近,以检测蓄电池的温度。
蓄电池在放电或者充电过程中,如果温度过高将会造成危险。充电过程中,如果温度传感器1081检测到蓄电池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则处理器103控制开关电路106(即NMOS管组成的双向开关)断开正极线101的连通,以停止充电器对蓄电池的充电;放电过程中,如果温度传感器1081检测到蓄电池的温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则处理器103控制短路控制支路将第二唤醒电路107的放电信号端COM-D对负极线102的放电负极端P-短路,以通知控制器停止电机转动。
例如,充电过程中,如果温度传感器1081检测到蓄电池的温度大于等于55℃,则控制开关电路106断开正极线101的连通,以停止充电器对蓄电池的充电,在蓄电池的温度小于等于50℃时,则控制开关电路106接通正极线101,重新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放电过程中,如果温度传感器1081检测到蓄电池的温度大于等于80℃,则控制放电信号端COM-D对负极线102的放电负极端P-短路,以通知控制器停止电机转动;在蓄电池的温度小于等于75℃时,重新释放放电信号端COM-D,以通知控制器重新允许电机转动。
本实施例的处理器103可以采用单片机,使用低内阻的NMOS管作为双向开关,在充电电流小于8安的模式下充电压降小于0.1伏。使用温度传感器而不采用温控开关,可以设置多个温度点,即充电和放电过程设置不同的温度预警点。如果采用温控开关,由于温控开关是机械触点式产品,内阻不可能小于50毫欧,基于放电电流在20安左右,自身发热功率约20W左右,经常导致在高温天气温度超标而发生误保护动作,并且充电压降大于0.4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如图8所示,其示出了现有的电动车充电插座206与蓄电池201的连接,蓄电池201的第一母头204插接有充电插座206的第一公头205。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还包括充电保护器30,充电保护器30包括实施例1提供的充电保护电路。充电保护器30的第二公头301插接在第一母头204上,充电插座206的第一公头205插接在充电保护器30的第二母头302上,充电保护器30的温度传感器1081放置在蓄电池201的附近,以检测蓄电池201的温度。
第一母头204、第一公头205、第二公头301和第二母头302内均包括有正极线、负极线和信号线。
电动车在充电时,充电保护器30通知控制器203停止电机转动,例如通过开关202断开蓄电池201对电机的供电,并且如果温度传感器1081检测到蓄电池201的温度过高时,充电保护器30断开对蓄电池201的充电。
电动车在放电时,如果温度传感器1081检测到蓄电池201的温度过高时,充电保护器30通知控制器203停止电机转动,例如通过开关202断开蓄电池201对电机的供电。
如图10所示,其示出了充电保护电路与蓄电池201、充电器401的配合,充电保护电路的一端与蓄电池连接,另一端通过充电插座206与充电器401的充电插头402连接。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充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正极线,连接在蓄电池的正极端和充电插座的正极端之间,所述正极线上设置有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用于控制所述正极线的通断;
负极线,连接在所述蓄电池的负极端和所述充电插座的负极端之间;
处理器,与所述开关电路连接;
第一唤醒电路,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充电插座的信号线分别连接,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充电插座的信号线的信号端接收到电信号时唤醒所述处理器;
检测电路,控制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检测端与所述充电插座的正极端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充电插座的正极端的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唤醒电路的电源端连接至所述蓄电池的正极端,所述蓄电池的正极端与充电信号端之间连接有限流电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NMOS管和第二NMOS管,所述第一NMOS管和所述第二NMOS管反向串联组成双向开关;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开关电路之间连接有电荷泵,所述电荷泵的控制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电荷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NMOS管和第二NMOS管的栅极分别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双向开关以通断蓄电池的正极端和充电插座的正极端之间的正极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泵包括:
充电电容;
控制电路,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开关电路分别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充电电容放电以启动所述双向开关;
升压控制电路,与所述处理器、所述充电电容的正极和所述蓄电池的正极端分别连接,用于对所述充电电容进行充电升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脉冲信号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第一支路,连接在所述第一脉冲信号端和接地端之间,所述第一支路上串接有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第二支路,一端与所述正极线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支路上依次串接有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在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之间;
第三支路,一端与所述正极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充电电容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支路包括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在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四电阻之间;
第二脉冲信号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第四支路,连接在所述第二脉冲信号端和接地端之间,所述第四支路上串联有第五电阻、第六电阻;
第五支路,一端与所述充电电容的正极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支路上依次串联有第七电阻、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在第五电阻、第六电阻之间;
第六支路,一端连接在第七电阻和第三三极管之间,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支路上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接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第三脉冲信号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第七支路,一端与所述第三脉冲信号端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七支路上串联有第八电阻、第九电阻;
第八支路,一端与所述正极线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八支路上依次串联有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和第四三极管,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在第八电阻、第九电阻之间;
第九支路,一端与所述充电电容的负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开关电路连接,所述第九支路上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充电电容的负极;
第十支路,一端与所述正极线连接,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充电电容的负极、第二二极管之间,所述第十支路上依次串联有第五三极管、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在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之间,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在充电电容的负极、第二二极管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唤醒电路,与所述处理器和蓄电池的信号线分别连接,用于在所述蓄电池的信号线产生电信号时唤醒所述处理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唤醒电路包括:
放电信号端,与所述蓄电池的信号线连接;
短路控制支路,其控制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在所述蓄电池充电时将所述放电信号端对所述蓄电池的负极端短路。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充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线上连接有温度检测电路,所述温度检测电路上连接有温度传感器,并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放置在蓄电池附近,以检测蓄电池的温度。
10.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保护器,所述充电保护器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充电保护电路。
CN202120881923.8U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充电保护电路及电动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5902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81923.8U CN217590282U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充电保护电路及电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81923.8U CN217590282U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充电保护电路及电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90282U true CN217590282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26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81923.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590282U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充电保护电路及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902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005158A1 (en) Battery boost apparatus
CN107985229A (zh) 电池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3846257U (zh) 智能控制系统、应急启动电源和智能电瓶夹
CN208581081U (zh) 一种电池保护装置
KR102617933B1 (ko) 지능형 제어 시스템, 비상 시동 전원 및 지능형 배터리 클램프
CN108448344A (zh) 用于连接汽车应急启动电源和汽车电瓶的智能搭火线
CN211000963U (zh) 一种具有故障检测作用的多功能充电控制盒
CN104701820A (zh) 一种汽车紧急启动电瓶安全夹
CN217590282U (zh) 一种充电保护电路及电动车
CN210120416U (zh) 一种电池外壳带电报警保护电路
CN114336924A (zh) 控制系统、应急启动电源和智能电瓶夹
CN215771794U (zh) 交流v2v充电枪装置
CN116802959A (zh) 输出控制电路、启动电源和电瓶夹
CN209088192U (zh) 一种对电动车进行智能充电的插座
CN105518957A (zh) 一种电池保护装置
CN214543777U (zh) 控制系统、应急启动电源和智能电瓶夹
CN207466410U (zh) 一种电动车用电系统
CN113541257A (zh) 充电输入保护装置及该装置的充电过压过温保护方法
CN112026556A (zh) 一种便携式3.5kW交流充放电一体控制板
CN215009591U (zh) 一种用于电机控制器的放电装置
CN213754059U (zh) 一种充电桩插头自动适配及充电安全保护电路
CN220915267U (zh) 电路结构、电源设备以及电缆
CN211126223U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便携式取电插座
CN218616281U (zh) 电动汽车充放电三合一缆上控制盒
CN216649245U (zh) 一种具有连接保护的应急启动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0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