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89346U - 一种电芯引脚及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芯引脚及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89346U
CN217589346U CN202221221108.XU CN202221221108U CN217589346U CN 217589346 U CN217589346 U CN 217589346U CN 202221221108 U CN202221221108 U CN 202221221108U CN 217589346 U CN217589346 U CN 2175893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tion
reinforcing rib
connecting portion
transition portion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2110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秋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Eve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Eve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Eve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Eve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2110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893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893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893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芯引脚和电池。上述电芯引脚包括第一连接部、过渡部、第二连接部和加强筋。其中,第一连接部用于与极柱相连,过渡部与第一连接部一侧相连。第二连接部设置在过渡部的两侧,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极耳相连。过渡部上设有加强筋,加强筋包括横向加强筋和竖向加强筋。通过在过渡部上设置加强筋,提高了上述电芯引脚的强度,使上述电芯引脚不易变形,提高了上述电芯引脚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电芯引脚及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引脚及电池。
背景技术
作为动力电池的关键部件,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对于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经济性、安全性都具有重大的影响。由于动力电池在实际工况中会受到各种振动和冲击,因此,要求动力电池的电芯结构件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以保证电芯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
目前,电芯引脚一般为板状金属,并通过焊接工艺与电芯的极柱和极耳相连。在电芯的制作过程中,电芯引脚与极耳焊接完成后需要将极耳折平,而折平极耳的过程一般采用夹具夹紧电芯引脚以方便固定,但是板状金属的厚度较薄,容易受力变形,既影响电芯引脚的使用寿命,又会占用更大的空间,导致电芯引脚入壳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芯引脚,强度较高,不易变形。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芯引脚,包括第一连接部、过渡部、第二连接部和加强筋,
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极柱相连,所述过渡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一侧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过渡部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极耳相连,所述过渡部上设有所述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包括横向加强筋和竖向加强筋。
可选地,所述横向加强筋和所述竖向加强筋围设形成封闭结构。
可选地,所述封闭结构设有多个,每个所述封闭结构以围设的面积由小到大依次套设;或
多个所述封闭结构沿所述过渡部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横向加强筋和所述竖向加强筋通过圆弧段相连。
可选地,所述加强筋沿所述过渡部的轴线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轴线对称分布。
可选地,所述横向加强筋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加强筋通过冲压的方式与所述过渡部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过渡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设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往远离电芯的方向弯折,所述夹持部与所述过渡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加强筋与所述过渡部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过渡部之间呈角度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括极柱、极耳和上述电芯引脚,所述极柱通过所述电芯引脚和所述极耳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在过渡部上设置加强筋,能够提高过渡部的强度,进而提高上述电芯引脚的强度,降低上述电芯引脚变形和断裂的风险,提高上述电芯引脚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
通过设置加强筋包括横向加强筋和竖向加强筋,有利于沿各个方向提高上述电芯引脚的强度,提高上述电芯引脚抵抗变形的能力。
通过设置和横向加强筋和竖向加强筋围设形成封闭结构,与分散的单独加强筋相比,强度更好,抵抗变形的能力更强,有利于保证上述电芯引脚的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芯引脚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芯引脚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
100、第一连接部;110、通孔;120、熔断孔;200、过渡部;210、夹持部;300、第二连接部;400、加强筋;410、横向加强筋;420、竖向加强筋;430、圆弧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芯引脚,强度较高,不易变形。
具体地,如图1-3所示,上述电芯引脚包括第一连接部100、过渡部200、第二连接部300以及加强筋400。其中,第一连接部100与极柱相连。过渡部200与第一连接部100的一侧连接,过渡部200的两侧设有第二连接部300,第二连接部300用于与极耳相连。使用上述电芯引脚,能够实现极柱和极耳的电连接。加强筋400设置在过渡部200上,加强筋400包括横向加强筋410和竖向加强筋420,通过设置横向加强筋410和竖向加强筋420,能够增强上述电芯引脚抵抗来自各个方向的外力,提高上述电芯引脚的强度,避免因电芯引脚折弯导致的芯包空间被压缩,保证上述电芯引脚的使用安全性以及工作可靠性。
优选地,继续参见图1,横向加强筋410和竖向加强筋420可以围设形成封闭结构,与分散设置的加强筋400相比,封闭结构的强度更大,能够提高上述电芯引脚的抗变形能力。
可选地,封闭结构为多边形结构,如矩形、五边形等,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1,竖向加强筋420与过渡部200的轴线a平行设置,为了保证上述电芯引脚在第二连接部300与极耳连接后折平极耳的过程中不易变形,可以设置竖向加强筋420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连接部300的长度L,进而全面提高第二连接部300折弯处的强度。
优选地,加强筋400可以通过冲压的方式与过渡部200一体成型,与现有技术采用焊接的方法设置加强筋400相比,工艺更加简单,且加工效率高,适用于量产。为了保证加强筋400的强度,加强筋400冲压的深度可以等于过渡部200板材的厚度。并且,横向加强筋410和竖向加强筋420的冲压深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本实施例中,横向加强筋410和竖向加强筋420的冲压深度相同,便于加工。
可选地,横向加强筋410和竖向加强筋420的冲压方向相同且远离电芯,有利于提高上述电芯引脚与电芯之间安装的紧凑性。
进一步地,继续参见图1,为了避免横向加强筋410和竖向加强筋420的连接处在冲压时产生裂纹或者金属丝,可以通过圆弧段430将横向加强筋410和竖向加强筋420相连,此时,横向加强筋410、圆弧段430和竖向加强筋420围设形成跑道型结构。
优选地,继续参见图1,为了使过渡部200各处的强度更加均匀,可以设置加强筋400沿过渡部200的轴线a和第二连接部300的轴线b对称分布。即横向加强筋410既沿过渡部200的轴线a对称分布,又沿第二连接部300的轴线b对称分布,竖向加强筋420既沿过渡部200的轴线a对称分布,又沿第二连接部300的轴线b对称分布。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上述电芯引脚的强度,可以设置多个封闭结构。并设置多个封闭结构以围设的面积由小到大依次套设在一起,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上述电芯引脚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有利于节约空间,尽可能多的在过渡部200上设置封闭结构,提高上述电芯引脚的强度。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封闭结构也可以沿过渡部200的长度方向(即图1中轴线a的方向)或宽度方向(即图1中轴线b的方向)间隔设置,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封闭结构,且两个封闭结构以围设的面积由小到大套设。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封闭结构的数量和设置方式也可以为其他,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即可。
进一步地,继续参见图2,可以在第一连接部100上设置通孔110,电芯的极柱穿设于通孔110,使极柱与第一连接部100电连接。通孔110的尺寸应该与极柱的尺寸相匹配,避免极柱沿其径向移动,从而实现对极柱的径向定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00为板状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00的结构也可以为其他,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即可。
优选地,由于电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晃动,甚至受到挤压。因此,还可以在第一连接部100上设置定位部,便于第一连接部100与电芯的定位,防止由于电芯的晃动而影响第一连接部100与极柱之间的电连接,保证上述电芯引脚工作的可靠性。
优选地,继续参见图2,当某一电芯短路而导致电流过大时,为了避免影响其他电芯,可以在第一连接部100上设置熔断孔120,当通过第一连接部100上的电流过大时,第一连接部100能够及时熔断,切断电路,保护其他电芯,降低故障损失。
进一步地,继续参见图3,第一连接部100和过渡部200呈角度设置,以适应电芯壳体的结构,有利于上述电芯引脚的装配。在本实施例中,过渡部200为板状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过渡部200也可以为其他结构,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即可。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00和过渡部200可以通过折弯的方式加工而成,方法简单,便于加工。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00和过渡部200之间的角度设置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即可。
优选地,第一连接部100和过渡部200之间的角度可以为85°~95°,优选为90°。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部100和过渡部200之间具有较大的折弯角度,能够有效降低第一连接部100和过渡部200之间的连接处的折弯应力,使得第一连接部100和过渡部200之间的连接处不易变形或断裂,保证极柱与极耳之间的电连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继续参见图3,在过渡部200远离第一连接部100的一端设置有夹持部210,夹持部210可以与过渡部200一体成型。当第二连接部300与极耳连接完成后需要折平极耳时,使用夹具夹住夹持部210以固定电芯引脚,方便后续进行折平极耳的操作。为了便于夹具的夹持,夹持部210可以沿加强筋400的高度方向翘起,加强筋的高度方向即为过渡部200远离电芯的方向。但是为了避免加强筋400的高度过高而导致电池包的体积增加,夹持部210与过渡部200之间的距离应大于或等于加强筋400与过渡部200之间的距离能够避免上述电芯引脚占用过多空间导致入壳困难。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过渡部200上设置横向加强筋410和竖向加强筋420,能够提高过渡部200的强度,进而提高上述电芯引脚抵抗变形的能力,避免上述电芯引脚在极耳折平的过程中变形,保证上述电芯引脚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括极柱、极耳和上述电芯引脚。其中,极柱和极耳通过上述电芯引脚电连接。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芯引脚,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部(100)、过渡部(200)、第二连接部(300)和加强筋(400),
所述第一连接部(100)用于与极柱相连,所述过渡部(200)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00)一侧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300)设置在所述过渡部(200)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接部(300)用于与极耳相连,所述过渡部(200)上设有所述加强筋(400),所述加强筋(400)包括横向加强筋(410)和竖向加强筋(4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加强筋(410)和所述竖向加强筋(420)围设形成封闭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结构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封闭结构以围设的面积由小到大依次套设;或
多个所述封闭结构沿所述过渡部(200)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加强筋(410)和所述竖向加强筋(420)通过圆弧段(430)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400)沿所述过渡部(200)的轴线和所述第二连接部(300)的轴线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加强筋(410)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连接部(300)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400)通过冲压的方式与所述过渡部(200)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芯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200)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100)的一端设有夹持部(210),所述夹持部(210)往远离电芯的方向弯折,所述夹持部(210)与所述过渡部(200)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加强筋(400)与所述过渡部(200)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芯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00)和所述过渡部(200)之间呈角度设置。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极柱、极耳以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芯引脚,所述极柱通过所述电芯引脚和所述极耳电连接。
CN202221221108.XU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电芯引脚及电池 Active CN2175893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21108.XU CN217589346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电芯引脚及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21108.XU CN217589346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电芯引脚及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89346U true CN217589346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52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21108.XU Active CN217589346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电芯引脚及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893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32214A (zh) * 2022-10-31 2023-01-20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的连接片和电池、用电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32214A (zh) * 2022-10-31 2023-01-20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的连接片和电池、用电装置
CN115632214B (zh) * 2022-10-31 2024-01-23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的连接片和电池、用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93086B2 (ja) 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
CN101764248B (zh) 二次电池、其制造方法、压制夹具和连附该电池的方法
KR20110044994A (ko) 배터리 셀 전극탭과 덮개판의 연결구조
EP2398092B1 (en) Electrode assembly and secondary battery using the same
JP2009105075A (ja) 電池
CN217589346U (zh) 一种电芯引脚及电池
JP2009105074A (ja) 電池
TW202220278A (zh) 具有接觸片的電化學電池
CN213340561U (zh) 一种锂电池模组
CN212967878U (zh) 单体电池转接片、单体电池及动力电池组
CN108987633A (zh) 一种汽车电池模组结构
CN102903882A (zh) 端子连接结构和具有该端子连接结构的电路装置
CN217655970U (zh) 电池盖板组件及动力电池
CN217444466U (zh) 一种电芯结构及电芯
CN206040813U (zh) 负极组件及圆柱电池
CN112531294A (zh)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极耳连接件及连接方法
JP4204258B2 (ja) 電池
CN217427024U (zh) 汇流排及电池包
CN216145743U (zh) 一种电池的串接结构
CN217035798U (zh) 刀片电池的电芯结构及刀片电池
CN219106456U (zh) 一种电池蝴蝶焊用连接片及电池
JP5488759B2 (ja) 電池の製造方法
CN219779162U (zh) 盖板组件、单体电池和电子设备
CN219419235U (zh) 一种全极耳盖板、电芯及电池模组
CN216850239U (zh) 一种连接器端子及应用该连接器端子的免焊接充电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