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50239U - 一种连接器端子及应用该连接器端子的免焊接充电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器端子及应用该连接器端子的免焊接充电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50239U
CN216850239U CN202123428129.7U CN202123428129U CN216850239U CN 216850239 U CN216850239 U CN 216850239U CN 202123428129 U CN202123428129 U CN 202123428129U CN 216850239 U CN216850239 U CN 2168502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ositive
terminal
anodal
mai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2812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2812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502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502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502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端子及应用该连接器端子的免焊接充电电池,一种连接器端子,包括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所述正极端子包括呈圆筒状的上下贯通的正极端子主体以及与正极端子主体连接的多个正极弹性卡脚,正极端子主体侧壁连接有多个正极耳部,所述负极端子包括呈圆筒状的上下贯通的负极端子主体以及与负极端子主体连接的多个负极弹性卡脚,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充电电池的免焊接安装,避免了焊接过程中对PCB板或电芯造成二次损伤,通过一对正负极连接器端子,实现了电芯与PCB板之间的快速连接和电导通,实现了负极圆筒外壳与PCB板之间的快速连接和电导通,抛弃了传统的负极镍片式焊接连接方式,大大提高了电池的组装效率和充电电池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器端子及应用该连接器端子的免焊接充电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器端子及应用该连接器端子的免焊接充电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充电电池的内部结构中,PCB板与电芯正负极之间都是用电线焊接,焊接操作加工效率较低,并且容易对PCB板和电芯造成二次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端子及应用该连接器端子的免焊接充电电池,解决了生产效率低及焊接操作易伤害电路板和电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器端子,包括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所述正极端子包括呈圆筒状的上下贯通的正极端子主体以及与正极端子主体连接的多个正极弹性卡脚,正极端子主体侧壁连接有多个正极耳部,所述负极端子包括呈圆筒状的上下贯通的负极端子主体以及与负极端子主体连接的多个负极弹性卡脚,所述负极端子主体侧壁连接有至少一个负极耳部和一个负极引线。
更具体的,多个正极耳部的数量为2个,分别相对的连接在正极端子主体外侧壁,正极耳部、正极弹性卡脚与正极端子主体一体成型。
更具体的,负极耳部、负极引线、负极弹性卡脚与负极端子主体一体成型。
更具体的,负极引线上设置有一个向下凹陷的勾部。
更具体的,负极引线设置有一对凸起的卡部。
一种应用该连接器端子的免焊接充电电池,包括正极帽、主体胶芯、PCB 板、上述的连接器端子、电芯和负极圆筒外壳,所述正极帽安装在主体胶芯的上表面,PCB板卡合在主体胶芯的下表面,PCB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正极帽电连接的正极焊孔和正极焊盘,PCB板上还设置有用于与连接器端子电连接的正极插装孔和负极插装孔,所述连接器端子分别插装在PCB板对应的正极插装孔和负极插装孔内,所述电芯的正极引脚和负极脚向上分别插入至连接器端子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内,负极引线延伸至PCB板一侧,所述负极圆筒外壳安装在电芯外侧,负极圆筒外壳具有一向上的开口,负极圆筒外壳的开口与主体胶芯卡合并将所述负极引线一端紧压在负极圆筒侧壁与主体胶芯侧壁之间。
更具体的,所述正极帽包括呈圆形的正极帽主体以及与正极帽主体边缘连接的多个卡脚、第一正极接触脚和第二正极接触脚,所述第一正极接触脚依次穿过主体胶芯和PCB板上对应的第一正极焊孔形成电导通,所述第二正极接触脚穿过主体胶芯与PCB板上表面的第二正极焊盘抵接形成电导通,所述多个卡脚穿过主体胶芯并弯折使正极帽与主体胶芯固定连接。
更具体的,多个卡脚的数量为2个,分别设置在正极帽主体边缘相对两侧。
更具体的,正极端子主体与负极端子主体具有相同的外径,均与PCB板上对应的安装孔过紧装配。
更具体的,所述PCB板贴装有变压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连接器端子,可以实现充电电池的免焊接安装,避免了焊接过程中对PCB板或电芯造成二次损伤,通过一对正负极连接器端子,实现了电芯与PCB板之间的快速连接和电导通,实现了负极圆筒外壳与PCB板之间的快速连接和电导通,抛弃了传统的负极镍片式焊接连接方式,大大提高了电池的组装效率和充电电池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免焊接充电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免焊接充电电池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免焊接充电电池的上端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正极帽、主体胶芯和PCB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为正极帽、主体胶芯和PCB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器端子的实施例,如图1,包括正极端子11和负极端子11’,所述正极端子11包括呈圆筒状的上下贯通的正极端子主体10以及与正极端子主体10连接的两个正极弹性卡脚100,正极端子主体10侧壁连接有两个正极耳部101,两个正极耳部101分别相对的连接在正极端子主体10外侧壁,正极耳部101、正极弹性卡脚100与正极端子主体10一体成型;
所述负极端子11’包括呈圆筒状的上下贯通的负极端子主体10’以及与负极端子主体10’连接的两个负极弹性卡脚100’,所述负极端子主体10’侧壁连接有一个负极耳部101’和一个负极引线102’;负极耳部101’、负极引线102’、负极弹性卡脚100’与负极端子主体10’一体成型,负极引线102上设置有一个向下凹陷的勾部103’,负极引线102’设置有一对凸起的卡部104’,负极引线102上设置向下凹陷的勾部103’是用于避让主体胶芯的侧壁,负极引线102’设置一对凸起的卡部104’,是便于负极引线103’卡接在PCB板上。
正极弹性卡脚100和负极弹性卡脚100’与双曲面形状类似,中间细两头粗,下端开口大便于组装时电芯15的正极引脚和负极脚插入形成电连接,由于免焊接,大大节省了人工;同时在负极端子主体10’连接有负极引线102’,便于负极圆筒外壳组装时通过负极引线102’与PCB板形成电连接,替代了传统的需要另外拉引线(镍片)的形式。
一种应用该连接器端子的免焊接充电电池的实施例,如图2-6所示,包括正极帽12、主体胶芯13、PCB板14、所述连接器端子(正极端子11和负极端子11’)、电芯15和负极圆筒外壳16,所述正极帽12安装在主体胶芯 13的上表面,PCB板14卡合在主体胶芯13的下表面,PCB板14上设置有用于与正极帽12电连接的正极焊孔141和正极焊盘142,PCB板14上还设置有用于与连接器端子电连接的正极插装孔和负极插装孔(图5中正极端子11和负极端子11’的安装位置),所述连接器端子分别插装在PCB板14上对应的正极插装孔和负极插装孔内,所述电芯15的正极引脚和负极脚向上分别插入至连接器端子的正极端子11和负极端子11’内,由于弹性卡脚的作用,电芯 15的正极引脚和负极脚在与连接器端子卡接的同时形成电连接,改变了现有的需要焊接的方式,大大提高了组装效率。
负极引线102’延伸至PCB板15一侧,所述负极圆筒外壳16安装在电芯 15外侧,负极圆筒外壳16具有一向上的开口,负极圆筒外壳16的开口与主体胶芯13扣合将所述负极引线102’一端紧压在负极圆筒外壳16侧壁与主体胶芯13侧壁之间,使PCB板14与负极圆筒外壳16形成电连接。
所述正极帽12包括呈圆形的正极帽主体120以及与正极帽主体120边缘连接的两个卡脚121、第一正极接触脚122和第二正极接触脚123,所述第一正极接触脚122依次穿过主体胶芯13和PCB板14上对应的正极焊孔141形成电导通,所述第二正极接触脚123穿过主体胶芯13与PCB板14上表面的正极焊盘142抵接形成电导通,两个卡脚121穿过主体胶芯13并弯折使正极帽12与主体胶芯15固定连接,通过第一正极接触脚122和第二正极接触脚123从PCB板14的上下表面均产生连接,使正极帽与PCB板之间的电连接更加牢固,不会脱离,电池安全性更高。
正极端子主体10与负极端子主体10’具有相同的外径,均与PCB板上对应的正极插装孔和负极插装孔过紧装配,当正极端子主体10与负极端子主体10’被装入至PCB板上后,即形成了电连接,不需要焊接,减少了人工,提高了组装效率。
所述PCB板上贴装有变压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PCB板具有变压和过充安全保护的功能,电池充电时将5V输入电压(需要外接转换器)转换成电芯正负极之间的3.7V电压,充电电池对外供电时,将电芯的3.7V电压转换成1.5V 电压输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所述正极端子包括呈圆筒状的上下贯通的正极端子主体以及与正极端子主体连接的多个正极弹性卡脚,正极端子主体侧壁连接有多个正极耳部,所述负极端子包括呈圆筒状的上下贯通的负极端子主体以及与负极端子主体连接的多个负极弹性卡脚,所述负极端子主体侧壁连接有至少一个负极耳部和一个负极引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多个正极耳部的数量为2个,分别相对的连接在正极端子主体外侧壁,正极耳部、正极弹性卡脚与正极端子主体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负极耳部、负极引线、负极弹性卡脚与负极端子主体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负极引线上设置有一个向下凹陷的勾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负极引线设置有一对凸起的卡部。
6.一种应用该连接器端子的免焊接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帽、主体胶芯、PCB板、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端子、电芯和负极圆筒外壳,所述正极帽安装在主体胶芯的上表面,PCB板卡合在主体胶芯的下表面,PCB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正极帽电连接的正极焊孔和正极焊盘,PCB板上还设置有用于与连接器端子电连接的正极插装孔和负极插装孔,所述连接器端子分别插装在PCB板对应的正极插装孔和负极插装孔内,所述电芯的正极引脚和负极脚向上分别插入至连接器端子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内,负极引线延伸至PCB板一侧,所述负极圆筒外壳安装在电芯外侧,负极圆筒外壳具有一向上的开口,负极圆筒外壳的开口与主体胶芯卡合并将所述负极引线一端紧压在负极圆筒侧壁与主体胶芯侧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该连接器端子的免焊接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帽包括呈圆形的正极帽主体以及与正极帽主体边缘连接的多个卡脚、第一正极接触脚和第二正极接触脚,所述第一正极接触脚依次穿过主体胶芯和PCB板上对应的正极焊孔形成电导通,所述第二正极接触脚穿过主体胶芯与PCB板上表面的正极焊盘抵接形成电导通,所述多个卡脚穿过主体胶芯并弯折使正极帽与主体胶芯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该连接器端子的免焊接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多个卡脚的数量为2个,分别设置在正极帽主体边缘相对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该连接器端子的免焊接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正极端子主体与负极端子主体具有相同的外径,均与PCB板上对应的正极插装孔和负极插装孔过紧装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该连接器端子的免焊接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贴装有变压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
CN202123428129.7U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连接器端子及应用该连接器端子的免焊接充电电池 Active CN2168502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28129.7U CN216850239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连接器端子及应用该连接器端子的免焊接充电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28129.7U CN216850239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连接器端子及应用该连接器端子的免焊接充电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50239U true CN216850239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111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28129.7U Active CN216850239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连接器端子及应用该连接器端子的免焊接充电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502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197568A1 (zh) 一种内置有充电电路的电化学二次电池
CN110233283A (zh) 高能量密度二次锂离子电池
CN216850239U (zh) 一种连接器端子及应用该连接器端子的免焊接充电电池
CN202585603U (zh) 锂离子电池以及锂离子电池用转接板
CN218824436U (zh) 一种圆柱电池正极探针
CN216850440U (zh) 一种连接器端子及应用该连接器端子的带接口充电电池
CN111082148A (zh) 基于针状引脚电芯及可隐藏接口的二次电池
CN207353369U (zh) 一种电池模块
CN214706060U (zh) 一种锂电池结构和锂电池
CN216015621U (zh) 动力电池及其连接片组件、动力电池的极柱组件
CN208819968U (zh) 电池模组
CN211480360U (zh) 一种电源插头
CN217065400U (zh) 一种免焊接的电子烟组件
CN201616464U (zh) 低电阻的电池盖组
CN220694392U (zh) 一种集成咪头的电子烟电池组件
CN219917658U (zh) 一种一体式锂电池充电插头内接线结构
CN210129597U (zh) 一种大电流焊孔结构、锂电池保护板和锂电池
CN218300162U (zh) 电池、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CN219779162U (zh) 盖板组件、单体电池和电子设备
CN214957007U (zh) 可快速组装的高容量aa充电电池
CN220914500U (zh) 一种电池连接组件、电池组及用电装置
CN216255451U (zh) 一种电子烟电芯与电热体铆接结构
CN220628145U (zh) 简易usb可充电电池
CN219321569U (zh) 一种新型防塑性变形的电池衔接条
CN217823166U (zh) 一种电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