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00162U - 电池、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池、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300162U CN218300162U CN202222421669.0U CN202222421669U CN218300162U CN 218300162 U CN218300162 U CN 218300162U CN 202222421669 U CN202222421669 U CN 202222421669U CN 218300162 U CN218300162 U CN 21830016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adaptor
- electrode terminal
- elastic
- ta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提供一种电池、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所述电池内设置转接件,所述转接件包括转接件本体和弹性件,当转接件布置于电池内,转接件本体的第一表面与极耳电连接,弹性件设置于转接件本体的第二表面且弹性件的一端与本体弹性连接,使得转接件本体与极耳相抵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电极端子弹性连接,使得弹性件与电极端子相抵接,电极端子通过转接件与极耳电连接,电极端子与极耳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可保持长期、可靠的电连接,保证电池内阻的稳定性,使得电池具备良好稳定的倍率性能,弹性件对于电极端子以及极耳的弹性支撑,使得电池在振动冲击下具有更好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圆柱电池,集流盘的一面与极耳焊接,集流盘的另一面与电极端子焊接或者铆接,生产效率较低,且无法使用开口注液(注液时电解液污染无法焊接)方式,影响注液效率。为解决该问题,现有技术通过电极端子与电极组件的极耳直接抵接电连接的方案,但在极耳应用的中后期,无法保证极耳与电极端子的可靠接触,进而影响接触电阻稳定性,从而影响电池的倍率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括: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主体部、极耳,所述极耳与所述主体部电连接;电极端子,与所述极耳电连接;以及转接件,一端与所述电极端子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极耳电连接;所述转接件包括转接件本体和弹性件,所述转接件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极耳电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转接件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电极端子电连接。
同时,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两个如前所述的电池。
同时,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所述用电设备包括如前所述的电池模组。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具有该电池的电池模组以及具有该电池模组的用电设备,所述电池内设置转接件,所述转接件包括转接件本体和弹性件,当转接件布置于电池内,转接件本体的第一表面与极耳电连接,弹性件设置于转接件本体的第二表面且弹性件的一端与本体弹性连接,使得转接件本体与极耳相抵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电极端子弹性连接,使得弹性件与电极端子相抵接,电极端子通过转接件与极耳电连接,电极端子与极耳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可保持长期、可靠的电连接,保证电池内阻的稳定性,使得电池具备良好稳定的倍率性能,弹性件对于电极端子以及极耳的弹性支撑,使得电池在振动冲击下具有更好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2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爆炸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中转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中集流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转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转接件与电池内的电极组件以及筒体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转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池,10、电极组件,11、主体部,12、第一极耳,13、第二极耳,14、中空部,21、第一电极端子,211、注液通孔,212、封堵件,22、第二电极端子,30、集流盘,40、筒体;
100、100’、100”、转接件,110、转接件本体,110a、第一表面,110b、第二表面,111、注液孔,112、豁口,113、排气孔,114、凹口,120、弹性件,121、第一端,1211、抵接段,1212、连接段,122、第二端,123、连接部,1231、连接面,124、第三端,125、第四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内设置转接件,所述转接件包括转接件本体和弹性件,当转接件布置于电池内,转接件本体的第一表面与极耳电连接,弹性件设置于转接件本体的第二表面且弹性件的一端与本体弹性连接,使得转接件本体与极耳相抵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电极端子弹性连接,使得弹性件与电极端子相抵接,电极端子通过转接件与极耳电连接,电极端子与极耳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可保持长期、可靠的电连接,保证电池内阻的稳定性,使得电池具备良好稳定的倍率性能,弹性件对于电极端子以及极耳的弹性支撑,使得电池在振动冲击下具有更好的可靠性。作为典型应用,所述电池可用于电池模组中,所述电池模组可用于例如电动汽车等用电设备上以提供电能。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5,所述电池1包括电极组件10、电极端子和转接件100。
参照图1~图5,电极组件10包括主体部11、第一极耳12和第二极耳13,主体部11由正极极片(图中未示出)、隔膜(图中未示出)以及负极极片(图中未示出)层叠卷绕形成,主体部11具有沿主体部11的中轴线布置的中空部14,第一极耳12与主体部11的一端延伸形成,第一极耳12与主体部11的一端电连接,第二极耳13自主体部11的另一端延伸形成,第二极耳13与主体部11的另一端电连接。其中,第一极耳12的至少部分区域挤压揉平形成紧密结合区,第二极耳13的至少部分区域挤压揉平形成紧密结合区。
电极端子包括第一电极端子21和第二电极端子22,第一电极端子21通过一转接件100与第一极耳12电连接,第二电极端子22通过另一转接件100与第二极耳13电连接。
参照图5,所述转接件100包括:转接件本体110和弹性件120。
转接件本体110的形状为板体,本实施例中为圆形板体,与圆柱电池的形状相对应,转接件本体1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0a和第二表面110b,转接件本体110上开设有注液孔111,转接件本体110通过第一表面110a与极耳电连接,弹性件120设置于第二表面110b,转接件100通过弹性件120与电极端子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转接件100的数量为一个,参照图3和图4,转接件100的转接件本体110设置于第一极耳12上,具体地,转接件本体110的第一表面110a与第一极耳12的紧密结合区相贴合形成电连接,转接件本体110上的注液孔111与中空部14相连通,第一电极端子21与第一极耳12相对设置,第一电极端子21的形状为与转接件本体110的形状相对应的圆盘,第一电极端子21表面开设有与注液孔111相对应的注液通孔211,注液通孔211、注液孔111以及中空部14依次连通,封堵件212可开启地盖设于该注液通孔211,在需要注入电解液时,可开启封堵件212以向中空部14内注入电解液。第一电极端子21与弹性件120接触连接,具体地,第一电极端子21朝向第一极耳12一面与弹性件120弹性连接。在其他实现方式中,转接件100的数量为两个,即,第二电极端子22通过转接件100与第二极耳13电连接,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择。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5,弹性件120包括第一端121和连接部123,参照图5,第一端121包括抵接段1211和连接段1212,抵接段1211具有抵接面(图中未示出),抵接面与第二表面110b相抵接,连接段1212的一端与抵接段1211连接,连接段1212的另一端向远离第二表面110b的方向弯折延伸,并与连接部123连接,连接部123具有连接面1231,连接部123平行于第二表面110b,连接部123背离第二表面110b一面即为连接面1231,参照图3和图5,连接部123通过该连接面1231与第一电极端子21朝向第一极耳12一面接触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部123也可以与第二表面110b绝对平行,也可以与第二表面110b大致平行,即连接部123与第二表面110b之间具有较小的夹角。
另外,参照图3和图5,弹性件120还包括第二端122,第二端122与连接部123远离第一端121的一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端122向靠近第二表面110b的方向弯折,且第二端122与第二表面110b平行,在其他实现方式中,第二端122向远离第二表面110b的方向延伸。
弹性件120至少包括两个,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20的数量为四个,沿转接件本体110的周向间隔排布。其中,弹性件120为金属弹片。
另外,参照图5,转接件本体110的周向外缘开设有与弹性件120数量相同的豁口112,豁口沿注液孔111的径向方向布置,具体如图5所示,豁口112的数量为四个,沿转接件本体110的周向等距间隔排布。弹性件120的第一端121在豁口112处与转接件本体110连接。具体地,每个豁口112内布置一弹性件120,弹性件120的第一端121与豁口112的内底端固定连接,第一端121自豁口112的内底端延伸至豁口112的开口端并远离第二表面110b的方向弯折,并与连接部123连接。豁口112的设置,可用以容纳弹性件120的第一端121,提升转接件本体110的空间利用率。
此外,转接件本体110上开设有四个排气孔113,排气孔113沿转接件本体110的周向布置形成弧形孔,四个排气孔113沿转接件本体110的周向间隔排布,由于在注入电解液的过程中会带入空气,排气孔113便于电极组件10内的气体的排出。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1在装配时,将转接件100的转接件本体110的第一表面110a与第一极耳12焊接,第一电极端子21与弹性件120的连接部123相抵,弹性件120在弹性形变反作用力的作用下与第一电极端子21实现良好的接触导电效果,从而实现更为牢靠的电连接。
电池1在正常使用时,弹性件120处于压缩状态,具体地,弹性件120的连接部123处于压缩状态,第一电极端子21挤压连接部123,连接部123在第一电极端子21的挤压下发生弹性形变,并顶推转接件本体110,使得转接件本体110的第一表面110a与第一极耳12相抵接并紧密贴合,同时,弹性件120通过弹性形变的反作用力使得连接部123的连接面1231与第一电极端子21相抵接并紧密贴合,从而使得第一极耳12与转接件本体110之间保持良好的电导通状态,使得第一电极端子21与转接件100的连接部123之间保持良好的电导通状态。另外,由于弹性件120的弹性设计,电池1收到冲击振动时,弹性件120可对第一极耳12以及第一电极端子21实现柔性支撑,保证在振动冲击下的性能可靠性。
此外,参照图1~图6,电池1还包括集流盘30和筒体40,集流盘30和转接件100布置于筒体40内侧,第一电极端子21盖设于筒体40靠近第一极耳12的开口端,第一电极端子21形成端盖以封堵该开口端,第二电极端子22盖设于筒体40靠近第二极耳13的开口端形成端盖以封堵该开口端,第二电极端子22通过集流盘30与第二极耳13电连接,集流盘30一面与第二电极端子22焊接,集流盘30的另一面与第二极耳13焊接,集流盘30的结构参照图6,属于现有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在其他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池1还包括第一端盖(图中未示出)和第二端盖(图中未示出),第一端盖盖设于靠近第一极耳12的筒体40的开口端,第一电极端子21设置于该第一端盖朝向第一极耳12一面,第二端盖盖设于靠近第二极耳13的筒体40的开口端,第二电极端子22设置于该第二端盖朝向第二极耳13一面。
另外,第一电极端子21与筒体40电连接形成一带电整体,第一电极端子21与筒体40共同构成电池1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端子22不与筒体40电连接,第二电极端子22构成电池1的第二电极。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转接件100’结构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转接件100’包括转接件本体110和弹性件120,弹性件120的第一端121与转接件本体110的第二表面110b固定连接,具体地,第一端121与豁口112的内底端固定连接,第一端121从第二表面110b弯折、翘起后与连接部123连接,连接部123与第二端122连接,连接部123平行于第二表面110b,连接部123与电极端子接触连接。其中,第二端122向远离第二表面110b的方向延伸。在其他实现方式中,弹性件120可通过第二端122与电极端子接触连接。
所述转接件100’在电池1内装配时,转接件本体110的第一表面110a与电池1的第一极耳12电连接,连接部123与第一电极端子21弹性抵接。
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转接件100”的结构如图9所示,所述转接件100”包括转接件本体110和弹性件120,弹性件120至少包括第一端121、第二端122、连接部123,连接部123分别与第一端121、第二端122连接,第一端121、第二端122分别与转接件本体110的第二表面110b连接,连接部123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二表面110b,且与第二表面110b间的距离大于0。换言之,连接部123通过第一端121和第二端122架设于第二表面110b上方,连接部123与电极端子接触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部123的延伸方向可以绝对平行于第二表面110b,也可以大致平行于第二表面110b,即与第二表面110b之间具有较小的夹角。
具体地,参照图9,弹性件120包括第一端121、第二端122、连接部123、第三端124和第四端125,第一端121、第二端122、第三端124和第四端125分别与连接部123连接,第一端121、第二端122、第三端124和第四端125沿连接部123的周向间隔排布,第一端121远离连接部123一端与注液孔111内壁固定连接,第二端122远离连接部123一端与注液孔111内壁固定连接,第三端124远离连接部123一端与注液孔111内壁固定连接,第四端125远离连接部123一端与注液孔111内壁固定连接,连接部123通过第一端121、第二端122、第三端124和第四端125架设于注液孔111上方,使得弹性件120罩设于注液孔111上方并至少部分露出注液孔111。
转接件100”在电池1内装配时,可由注液孔111与连接部123之间的空隙处注入电解液。
同时,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图中未示出),所述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两个电池1,电池1内的转接件可以是转接件100、转接件100’和转接件100”中的任一个,该至少两个电池1的第一电极端子21通过一汇流排电连接,第二电极端子22通过另一汇流排电连接。
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所述用电设备包括所述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向所述用电设备提供电能。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池、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主体部、极耳,所述极耳与所述主体部电连接;
电极端子,与所述极耳电连接;以及
转接件,一端与所述电极端子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极耳电连接;
所述转接件包括转接件本体和弹性件,所述转接件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极耳电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转接件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电极端子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与所述电极端子接触连接,并平行于所述第二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包括抵接段和连接段,所述抵接段具有抵接面,所述抵接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抵接,所述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抵接段连接,所述连接段的另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弯折延伸,并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还包括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端的一侧连接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向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弯折;或者,所述第二端向远离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延伸。
5.如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多个,多个所述弹性件沿所述转接件本体周向间隔排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本体的周向外缘至少设置有与所述弹性件数量相同的豁口,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在所述豁口处与所述转接件本体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还包括第三端和/或第四端,所述第三端、第四端分别与所述转接件的第二表面连接;所述连接部还与所述第三端、第四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本体上开设有注液孔,所述弹性件罩设于所述注液孔上方并至少部分露出所述注液孔。
9.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10.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模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421669.0U CN218300162U (zh) | 2022-09-13 | 2022-09-13 | 电池、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421669.0U CN218300162U (zh) | 2022-09-13 | 2022-09-13 | 电池、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300162U true CN218300162U (zh) | 2023-01-13 |
Family
ID=84813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421669.0U Active CN218300162U (zh) | 2022-09-13 | 2022-09-13 | 电池、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300162U (zh) |
-
2022
- 2022-09-13 CN CN202222421669.0U patent/CN21830016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76931B (zh) | 可再充电电池、电池模块和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端子组件 | |
KR100467703B1 (ko) | 캡 조립체 및 이를 채용한 이차전지 | |
US20140272520A1 (en) | Battery module | |
KR20100068080A (ko) | 이차 전지 | |
EP4290659A1 (en) | Battery and assembly process therefor | |
CN214898606U (zh) | 单体电池和电池模组 | |
JP5203729B2 (ja) | 二次電池及び電池モジュール | |
KR20140094020A (ko) | 전기 커넥터 및 그 전기 커넥터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 |
CN114899415B (zh) | 集流盘组件、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及装配工艺 | |
CN114497904A (zh) | 电池的装配方法及电池 | |
CN216793840U (zh) | 电池及电池组 | |
KR100637440B1 (ko) | 이차 전지와 이에 사용되는 단자 조립체 | |
CN116169441A (zh) | 一种圆柱电池及电池包 | |
US20240097285A1 (en) | Current collector Component and Cylindrical Battery | |
CN218300162U (zh) | 电池、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 |
CN217239531U (zh) | 电池及电池组 | |
CN217086828U (zh) | 电池及电池组 | |
CN216980824U (zh) | 电池 | |
CN115347287A (zh) | 电池顶盖、电池及电池制造方法 | |
CN212461968U (zh) | 动力电池和电池模组 | |
KR101574083B1 (ko) | 이차 전지 | |
CN219643066U (zh) | 圆柱电池、电池包以及车辆 | |
CN216848072U (zh) | 一种巡检装置及巡检连接结构 | |
CN219106333U (zh) | 连接结构、盖板组件及电池 | |
CN221176298U (zh) | 电芯组件、电池和用电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518000 1-2 Floor,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7 1-2 Floor,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