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85464U - 物料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物料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85464U
CN217585464U CN202221545015.2U CN202221545015U CN217585464U CN 217585464 U CN217585464 U CN 217585464U CN 202221545015 U CN202221545015 U CN 202221545015U CN 217585464 U CN217585464 U CN 2175854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conduction
cavity
valv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4501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彦文
巴根纳
查琳琳
侯廷帅
高文俊
安占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4501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854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854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854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物料加工设备,包括:化料容器,内部限定有化料腔,化料腔用于容纳物料;换热装置包括导热部和温度调节部,导热部的内部限定有导热腔,导热腔用于容纳导热媒介,导热部与化料容器的壁体贴合设置,以使导热媒介与物料发生热交换;温度调节部用于将所述导热媒介加热或冷却至预设温度。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温度调节部将对导热媒介进行温度调节,并利用化料容器与导热部的贴合,巧妙地利用热交换来实现了加热和冷却的快速切换,缩短了料液温度调节时间,有利于提升物料加工的质量。

Description

物料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料加工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料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滴丸是用滴制的方法制得药丸,将药物溶解、乳化混悬于适宜熔融的基质中,通过滴管滴入另一不相溶的冷却剂中,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滴丸收缩成球状,冷凝而形成丸剂。而在对滴丸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对滴丸的物料在特定温度下进行加工,以形成滴制滴丸所需的原料,但是目前对滴丸物料进行加工所采用的加工设备对加工温度的调节需要采用相互独立的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使得温度调节时间较长,并容易出现误差而影响物料的加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化料装置,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物料加工设备,包括:
化料容器,内部限定有化料腔,化料腔用于容纳物料;
换热装置,包括导热部和温度调节部,导热部的内部限定有导热腔,导热腔用于容纳导热媒介,导热部与化料容器的壁体贴合设置,以使导热媒介与物料发生热交换;温度调节部用于将导热媒介加热或冷却至预设温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导热部设有与导热腔连通的输入口和输出口;
温度调节部包括罐体、换热器以及泵体;罐体设有第一进液口、第二进液口和出液口,第一进液口用于通入导热媒介,第二进液口与导热腔的输出口相连,出液口与换热器的输入端相连;换热器的输出端与导热腔的输入口相连,换热器用于将导热媒介从第一预设温度加热至第二预设温度;泵体设于罐体的出液口和换热器的输入端之间,用于将罐体内的导热媒介泵送至换热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罐体还设有排液口,排液口设有阀门,在阀门处于开启状态下,罐体内第二预设温度的导热媒介通过排液口排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进液口设有第一通断阀,所述第一通断阀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一进液口。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控制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一通断阀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通断阀的开闭状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第一输送管,连接于所述换热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输送管上依次设有角座阀、第一压力测试表、减压阀、第二压力测试表和温度调节阀;以及,
第二输送管,连接于所述罐体的第二进液口。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搅拌组件,包括搅拌件和驱动动力源;所述搅拌件设于所述化料腔内,所述驱动动力源设于所述化料容器的顶部,且所述驱动动力源的输出端与所述搅拌件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搅拌件转动并对所述物料进行搅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出料组件,包括出料管、出料动力源和出料过滤器;出料管的输入端与化料容器的输出端相连,动力源和出料过滤器沿出料管的出料方向依次设于出料管。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出料组件还包括第一清洗管,第一清洗管的输出端连接于出料管且位于出料动力源的前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第二清洗管,所述第二清洗管的一端与所述化料腔连通,所述第二清洗管的另一端与出料过滤器连接,所述第二清洗管设有第二通断阀,所述第二通断阀用于切换所述第二清洗管的通断状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支架,所述化料容器和所述换热装置设于所述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脚垫或滑轮。
本申请实施例的物料加工设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热部与化料容器的壁体进行贴合,并在导热部的导热腔内通入导热媒介,然后利用温度调节部将对导热媒介进行温度调节,以使位于化料腔内的物料与导热媒介发生热交换,从而到达物料加工所需的预设温度,巧妙地利用热交换来实现了加热和冷却的快速切换,缩短了料液温度调节时间,有利于提升物料加工的质量。
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申请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实施方式的物料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实施方式的物料加工设备的俯视图。
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物料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实施方式的物料加工设备的剖视图。
图5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实施方式的物料加工设备中化料容器与导热部的内部示意图。
图6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物料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实施方式的物料加工设备的工作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支架;
20、化料容器;
30、换热装置;31、导热部;32、换热器;33、罐体;34、第一进液口;35、第二进液口;36、溢流管路;37、泵体;38、第一通断阀;39、温度显示器;310、第一管路;311、第二管路;312、第二输送管;313、阀门;314、排液管路;315、导热腔;316、第一输送管;317、角座阀;318、第一压力测试表;319、减压阀;320、第二压力测试表;321、温度调节阀;322、第三管路;323、清洗入口;324、液态进料口;325、输入口;326、输出口;327、出料端;328、固态进料口;
40、出料组件;41、出料动力源;42、出料过滤器;43、第二通断阀;44、出料阀;45、排地阀;
50、搅拌组件;51、驱动动力源;52、搅拌件;
60、第二清洗管;
70、控制装置;
80、脚垫;
90、化料腔。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实施方式的物料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实施方式的物料加工设备的俯视图。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物料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实施方式的物料加工设备的剖视图。图5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实施方式的物料加工设备中化料容器与导热部的内部示意图。图6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物料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实施方式的物料加工设备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物料加工设置除了可以用于对滴丸的物料进行加工,还可以用于其他领域的加工,例如食品、药品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7,该物料加工装置包括:化料容器20和换热装置30。
具体地,化料容器20的内部限定有化料腔90,化料腔90用于容纳物料。通过换热装置30对化料腔90进行热量交换,使得化料腔90内的温度调节至一定温度,从而让化料腔90内的物料实现加工。其中,换热装置30将化料腔90内的温度调节至融化温度或出料冷却温度,需要根据所加工的物料进行选择,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地,换热装置30包括导热部31和温度调节部,导热部31的内部限定有导热腔315,导热腔315用于容纳导热媒介,导热部31与化料容器20的壁体贴合设置,以使导热媒介与物料发生热交换;温度调节部用于将导热媒介调节至预设温度。
由于在对某些物料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先加热至物料的融化温度,使得物料进行融化,之后再通过降温操作,使得融化后的物料的温度下降至一定温度后才能进行排出,从而完成整个物料加工的过程。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导热媒介既可以为热媒,也可以为冷媒,具体的导热媒介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物料需求进行选择。
其中,对于温度调节部将导热媒介加热或冷却至预设温度的具体值,需要根据所加工的物料进行设置。例如,在滴丸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滴丸的物料进行加工,首先将待加工的滴丸的物料放入至化料腔90内,之后再通过温度调节部将导热腔315内的导热媒介(热媒)进行加热,使导热部31的热量传递至化料容器20上,以使化料腔90内的温度升至90℃至95℃,从而让放置在化料腔90内的滴丸物料融化。当滴丸物料融化后,再将导热腔315内的导热媒介(热媒)换成另一导热媒介(冷媒),利用热交换的作用使得化料腔90内的温度下降至75℃至80℃,从而让化料腔90内的融化物料快速达到可以排料的温度值。
另外,导热部31与化料容器20的壁体贴合设置,并不限制于导热部31与化料容器20的外侧表面贴合,还可以是导热部31与化料容器20的内侧表面贴合,只需要能实现导热部31与化料容器20之间的热交换即可,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化料容器20内部设置化料腔90,以用于容纳待加工的物料,之后通过导热部31与化料容器20的壁体进行贴合,并在导热部31的导热腔315内通入导热媒介,然后通过温度调节部将导热媒介调节至预设温度,以使位于化料腔90内的物料与导热媒介发生热交换,从而到达物料加工所需的预设温度,巧妙地利用热交换来实现了加热和冷却的快速切换,缩短了料液温度调节时间,有利于提升物料加工的质量。
参照图2至图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导热部31设有与导热腔315连通的输入口325和输出口326。
温度调节部包括罐体33、换热器32以及泵体37;罐体33设有第一进液口34、第二进液口35和出液口(未图示),第一进液口34用于通入导热媒介,第二进液口与导热腔315的输出口326相连,出液口与换热器32的输入端相连;换热器32的输出端与导热腔315的输入口325相连,换热器32用于将导热媒介从第一预设温度加热至第二预设温度;泵体37设于罐体33的出液口和换热器32的输入端之间,用于将罐体33内的导热媒介泵送至换热器32。
当需要将化料腔90内的温度加热至融化物料所需的温度时,换热器32的输入端外接加热源(例如:蒸汽),之后在泵体37提供的动力作用下,罐体33内的导热媒介被泵送至换热器32内,使得导热媒介在换热器32内被加热源加热至第二预设温度,之后继续在泵体37提供的动力作用下将换热器32内的导热媒介泵送至导热腔315内,使得导热腔315内的导热媒介将热量交换至化料腔90内的物料,然后导热腔315内的导热媒介再从输出口326流回至罐体33内,从而实现罐体33内的导热媒介循环地通入至导热腔315内,以将物料加热至物料融化的熔化温度。当需要将化料腔90内的温度下降至融化物料可以排出的预设温度时,将罐体33内的高温导热媒介排出,并从第一进液口处通入冷导热媒介,之后将换热器32的输入端关闭,使得外部的加热源停止通入换热器32内,罐体33内的冷导热媒介在泵体37的作用下,冷导热媒介流入换热器32内,此时换热器32不对冷导热媒介进行加热,仅起到一个过渡的作用,然后再将换热器32内的冷导热媒介泵送至导热腔315内,使得导热腔315内的导热媒介热量与化料腔90内的物料进行热量交换,以将物料冷却至融化物料排出的预设温度。操作方便,巧妙地实现加热和冷却的快速切换,缩短了料液降温时间较长的问题,并且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温度是指导热媒介通入罐体33内的温度值,而第二预设温度是指对导热媒介加热之后的温度值,该第二预设温度值高于物料的熔化温度值,这样才能确保热交换后的物料温度能够达到熔化温度值。
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液口34通过第一管路310向罐体33内通入导热媒介。即:第一管路310的一端与罐体33相连通,第一管路310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外部导热媒介的存储装置。当需要向罐体33内通入导热媒介时,第一管路310导通,使得外部的导热媒介通入至罐体33内。
示例性地,罐体33的出液口与换热器32的输入端通过第二管路连接311,以使罐体33内的导热媒介通向换热器32进行热量交换。即:第二管路311的一端与罐体33的出液口相连,第二管路311的另一端与换热器32的输入端相连。当需要对罐体33内的导热媒介进行加热时,罐体33的导热媒介经第二管路311从换热器32的输入端流入换热器32内,从而实现对导热媒介进行加热。
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化料容器20的顶部设有液体进料口324,液体进料口324处连接有第三管路322。即:向化料容器20内通入待加工的物料时,将待加工的物料经第三管路322流入至化料腔90内,从而实现对物料的自动添加。
另外,在化料容器的顶部还设有固态进料口328,固态进料口328用于向化料容器内通入固态物料,便于操作人员将固态物料通入至化料容器内进行化料。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罐体33还设有排液口(未图示),排液口设有阀门313,在阀门313处于开启状态下,罐体33内第二预设温度的导热媒介通过排液口排出。
示例性地,排液口设于罐体33侧边的下部,且排液口处连接有排液管路314,阀门313用于控制排液管路314的通断。当化料腔90内的物料熔化完毕后,需要将罐体33内的热导热媒介替换成冷导热媒介。
具体操作如下:通过将阀门313打开,使得排液管路314处于打开状态,此时罐体33内的热导热媒介从排液口处经排液管路314排出,而冷导热媒介则从第一进液口34处通入至罐体33内,使得热导热媒介与冷导热媒介之间可以相互替换,从而快速实现加热和冷却的切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进液口34设有第一通断阀38,第一通断阀38用于开启或关闭第一进液口34。当需要向罐33体内通入导热媒介时,第一通断阀38被控制打开,使得第一进液口34处于开启状态,让导热媒介经第一进液口34进入至罐体33内。当不需要向罐体33内通入导热媒介时,第一通断阀38被控制闭合,使得第一进液口34处于关闭,以停止继续向罐体33内通入导热媒介。
示例性地,第二进液口35设有温度显示器39,温度显示器39用于供操作人员查看从导热腔内流回至罐体内导热媒介的温度。
示例性地,物料加工设备还包括第一温度变送器(未图示)和第二温度变送器(未图示),第一温度变送器用于监测化料腔90内的温度变化,第二温度变送器用于监测回流至罐体33内的导热媒介,以使操作人员根据监测的温度值进行相应的温度调节操作。当第一温度变送器监测化料腔内的温度低于物料的熔化温度时,增加向换热器32的输入端通入加热源,加大导热媒介在换热器32的热量交换,使得罐体32内的导热媒介的温度升高,以确保化料腔90内的物料与导热腔315内导热媒介热交换达到熔化温度,并在化料过程中一直保持。
例如:物料的熔化温度为90°,温度变送器39检测到化料腔内的温度为85°,此时温度变送器39将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向换热器32的输入端通入更多的加热源,以使导热媒介被加热至高于90°,确保之后通入导热腔315内与物料进行热交换时温度能够达到90°,从而实现精准控制化料腔内的化料温度,有利于提升化料质量。
示例性地,为了确保在加热的过程中的安全,避免因热胀冷缩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罐体32上还设有溢流管路36。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物料加工设备还包括控制装置70,控制装置70用于向第一通断阀38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第一通断阀38的开闭状态。需要说明的是,控制装置70向第一通断阀38分别发送控制信号可以是根据液位高度进行设置,本申请不作限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物料加工设备还包括第一输送管316和第二输送管312。第一输送管316连接于换热器32的输入端,且在第一输送管316上依次设有角座阀317、第一压力测试表318、减压阀319、第二压力测试表320和温度调节阀321。第二输送管312连接于罐体33的第二进液口35。
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输送管312的一端与罐体33的第二进液口35连接,第二输送管312的另一端与导热腔315的输出端连接,从而将导热腔315内的导热媒介回流至罐体33内,实现导热媒介循环地对化料腔90内的物料进行加热或冷却。当需要对热导热媒介进行加热时,罐体33内的导热媒介经换热器32的作用快速升温,之后通入至导热腔315内与化料腔90的物料进行热交换,以使物料被加热至熔化温度,然后导热腔315内的热导热媒介经第二输送管312流回至罐体33内;当需要向导热腔315内通入冷导热媒介时,换热器32不对冷导热媒介进行加热,仅起到一个过渡的作用,之后冷导热媒介流经换热器32之后通入至导热腔315内,利用冷导热媒介的自身温度与化料腔90内的物料进行热量交换,以达到对物料冷却降温的目的,然后导热腔315内的冷导热媒介经第二输送管312流回至罐体33内,从而实现了将导热媒介循环地对化料腔90内的物料进行加热或冷却。
在对罐体33内的导热媒介进行加热时,外部的加热源(例如:蒸汽)经第一输送管316通入至换热器32内,经换热器32的作用将热量与通入至换热器32内的导热媒介进行热量交换,使得罐体33内的导热媒介被加热,之后再通入至导热腔315内,以对化料腔90内的物料进行加热。
另外,在将加热源通向换热器33的过程中,角座阀317能保持通入的流速,实现对温度的精准控制。第一压力测试表318对加热源经过减压阀319之前的压力值进行测试,之后通过减压阀319将压力值调整至加工所需的数值,并通过第二压力测试表320来确认压力值是否被调整至所需数值,实现了对加热源的压力值进行调整。
参照图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物料加工设备还包括搅拌组件50,该搅拌组件50包括搅拌52和驱动动力源51。搅拌件52设于化料腔90内,驱动动力源52设于化料容器20的顶部,且驱动动力源51的输出端与搅拌件52传动连接,以驱动搅拌件52转动并对物料进行搅拌。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物料加工的过程中,为了使得物料的加工质量更好,需要保持对化料腔90内的物料进行搅拌。即:通过驱动动力源51驱动搅拌件52进行转动,使得搅拌件52对化料腔90内的物料进行搅拌。另外,随着物料的融化过程中,需要让搅拌的速度逐渐下降,这样能确保加工的过程中尽量减少气泡的产生,有利于提高加工质量。
示例性地,上述实施例的驱动动力源51采用的是变频电机,但也可以是其他可以调节搅拌件速度的驱动部件,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物料加工设备还包括出料组件40,该出料组件包括出料管(未图示)、出料过滤器42和出料动力源41。出料管的输入端与化料容器20的输出端相连,出料动力源41和出料过滤器42沿出料管的出料方向依次设于出料管。
在将化料腔90内的融化物料冷却至预设温度时,设置在化料容器20出料端327的出料阀44打开,并启动出料动力源41,使得化料腔90内的融化物料从化料腔90的出料端流入至出料管,并经出料过滤器42进行过滤,之后再将出料阀44打开,以使得融化物料从出料过滤器42的第一出料端流入至外部的储存罐内,操作方便,实现对物料的自动出料。另外,上述实施例的出料动力源41采用的是变频转子泵,但也可以是其他可以提供出料动力的驱动部件,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地,出料组件还包括第一清洗管(未图示),第一清洗管的输出端连接于出料管且位于出料动力源41的前侧。当化料腔90内的物料排出完毕后,经第一清洗管通入热液体,此时出料阀44关闭,热液体依次经过出料管、出料过滤器42,使得出料管和出料过滤器42内壁上的物料被清洗干净,避免造成管道的堵塞。
物料加工设备还包括第二清洗管60。第二清洗管60的一端与化料腔90连通,第二清洗管60的另一端与出料过滤器42连接,第二清洗管60设有第二通断阀43,第二通断阀43用于切换第二清洗管60的通断状态,并且在出料过滤器42的下端设有排地阀45。
在本实施例中,当物料被加工完毕后,向化料腔90内加入清洗液(如:稀酸或稀碱溶液),之后启动出料动力源51,并将第二通断阀43打开,关闭出料阀44,使得化料腔90内的清洗液经第二清洗管60、出料过滤器42进行循环;当循环清洗自一定的时长后,排地阀45打开,使得清洗液从出料过滤器42的第二出料端排出,实现了对化料容器20自循环清洗,减少了后续操作工人清洗化料容器20的劳动强度;同时能够避免罐体33及相关管路因物料残留导致堵塞的问题。另外,在化料容器20的顶部设置有清洗入口323,第二清洗管60的一端通过清洗入口323与化料腔90相连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物料加工设备还包括支架10,化料容器20和换热装置30设于支架10,支架10的底部设有脚垫80或滑轮(未图示)。需要说明的是,设置在支架10底部的胶垫80或滑轮可以需要进行选择,若不需要将物料加工设备进行转移,则选择在支架10的底部安装脚垫80;若需要对物料加工设备进行转移,则选择在支架10的底部安装滑轮。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通断阀38和第二通断阀43可以是手动阀门,也可以是自动蝶阀,对此不作限定。
参照图7,对该物料加工设备的工作原理进行如下描述。
将待加工的物料通入至化料腔90内,并对化料腔90内的物料进行加热,具体的加热过程如下:
向罐体33内通入导热媒介,之后向换热器32通入加热源(例如:蒸汽),在泵体37的作用下,罐体33内的导热媒介从换热器32的输入端进入至换热器32内,以使加热源与导热媒介进行热交换,然后从换热器32的输出端将加热后的导热媒介从输入口325进入至导热腔315内,使得化料腔90内的物料与导热腔315内的导热媒介进行热交换,使得物料被加热熔化,而导热腔315内的导热媒介从输出端流回至罐体33内,从而让导热媒介循环地通入至导热腔315内,以保持化料腔90内的温度恒定地进行化料。
化料腔90内的物料熔化完毕后,需要对化料腔90进行降温,以使化料腔90内的熔化物料冷却至可以排料的温度,具体的冷却过程如下:
关闭向换热器32通入的加热源,之后将罐体33内的高温导热媒介从排液口出排出,并从第一进液口34通入冷导热媒介,然后在泵体37的作用下,罐体33内的冷导热媒介从换热器32的输入端进入至换热器32内,此时换热器32没有加热源对冷导热媒介进行热交换,然后从换热器32的输出端将冷导热媒介从输入口325进入至导热腔315内,使得导热腔315内的冷导热媒介与化料腔90内的物料进行热量交换,以将物料冷却至融化物料排出的预设温度,而导热腔315内的冷导热媒介从输出端流回至罐体33内,从而让冷导热媒介循环地通入至导热腔315内,以保持化料腔90内的温度恒定在冷却温度内进行出料。
上述实施例的物料加工设备的其他构成可以采用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现在和未来知悉的各种技术方案,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上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上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物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化料容器,内部限定有化料腔,所述化料腔用于容纳物料;
换热装置,包括导热部和温度调节部,所述导热部的内部限定有导热腔,所述导热腔用于容纳导热媒介,所述导热部与所述化料容器的壁体贴合设置,以使所述导热媒介与所述物料发生热交换;所述温度调节部用于将所述导热媒介加热或冷却至预设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设有与所述导热腔连通的输入口和输出口;
所述温度调节部包括罐体、换热器以及泵体;所述罐体设有第一进液口、第二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用于通入导热媒介,所述第二进液口与所述导热腔的输出口相连,所述出液口与所述换热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换热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导热腔的输入口相连,所述换热器用于将所述导热媒介从第一预设温度加热至第二预设温度;所述泵体设于所述罐体的出液口和所述换热器的输入端之间,用于将所述罐体内的导热媒介泵送至所述换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还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设有阀门,在所述阀门处于开启状态下,所述罐体内第二预设温度的导热媒介通过所述排液口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液口设有第一通断阀,所述第一通断阀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一进液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一通断阀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通断阀的开闭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输送管,连接于所述换热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输送管上依次设有角座阀、第一压力测试表、减压阀、第二压力测试表和温度调节阀;以及,
第二输送管,连接于所述罐体的第二进液口。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物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搅拌组件,包括搅拌件和驱动动力源;所述搅拌件设于所述化料腔内,所述驱动动力源设于所述化料容器的顶部,且所述驱动动力源的输出端与所述搅拌件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搅拌件转动并对所述物料进行搅拌。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物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出料组件,包括出料管、出料动力源和出料过滤器;所述出料管的输入端与所述化料容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动力源和所述出料过滤器沿所述出料管的出料方向依次设于所述出料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组件还包括第一清洗管,所述第一清洗管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出料管且位于所述出料动力源的前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物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清洗管,所述第二清洗管的一端与所述化料腔连通,所述第二清洗管的另一端与出料过滤器连接,所述第二清洗管设有第二通断阀,所述第二通断阀用于切换所述第二清洗管的通断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物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架,所述化料容器和所述换热装置设于所述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脚垫或滑轮。
CN202221545015.2U 2022-06-20 2022-06-20 物料加工设备 Active CN2175854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45015.2U CN217585464U (zh) 2022-06-20 2022-06-20 物料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45015.2U CN217585464U (zh) 2022-06-20 2022-06-20 物料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85464U true CN217585464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29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45015.2U Active CN217585464U (zh) 2022-06-20 2022-06-20 物料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854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73459C2 (ru) Интегрированная система предварительного нагрева и охлаждения форм
EP1785151A1 (en) Heat sanitization for reverse osmosis systems
CN108295795A (zh) 一种导热油加热低损耗搅拌反应釜
CN203075937U (zh) 反应釜冷却水循环装置
CN217585464U (zh) 物料加工设备
US8262066B2 (en) Vapor contact-type heating device
CN116173253B (zh) 一种中试多功能灭菌综合试验台
CN111459209A (zh) 一种tcu温度控制系统及tcu温度控制方法
CN216654395U (zh) 一种控温式液体原料动态搅拌装置
CN111330312B (zh) 胶体脱泡方法、胶体脱泡装置、脱泡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4346430U (zh) 一种聚羧酸减水剂控温反应装置
CN213076668U (zh) 一种灭菌系统
CN214210518U (zh) 一种1,5-己二酰氯生产用反应装置
CN214810780U (zh) 一种聚羧酸减水剂自动控温反应装置
RU2204514C1 (ru) Способ разогрева и слива высоковязких продуктов из емкост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218210319U (zh) 一种用于冷冻油预升温的油路循环降温系统
CN218393660U (zh) 一种丙烯酸乳液制备的恒温反应釜
CN209440862U (zh) 药液挤压系统
CN220236013U (zh) 可自动加热控温的倾倒式夹层锅
CN215693236U (zh) 一种水处理滤膜性能测试设备
CN117442758B (zh) 一种多功能综合灭菌机及其灭菌方法
CN214645022U (zh) 一种树脂液加热保温装置
CN220812395U (zh) 一种连续核酸处理装置
CN217149193U (zh) 一种用于微生物发酵罐的冷却设备
CN220657433U (zh) 一种丙烯酸树脂高压反应釜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