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82551U - 出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出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82551U
CN217582551U CN202220549923.2U CN202220549923U CN217582551U CN 217582551 U CN217582551 U CN 217582551U CN 202220549923 U CN202220549923 U CN 202220549923U CN 217582551 U CN217582551 U CN 2175825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air
rotating
air inlet
inle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4992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uiwu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uiwu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uiwu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uiwu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4992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825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825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825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出风装置,包括底座、支撑件、出风本体以及转动组件。支撑件的一端与底座连接,另一端与转动组件的一端可转动连接,转动组件的另一端与出风本体可转动连接。本申请提供的出风装置,转动组件的一端与支撑件的一端可转动连接,转动组件的另一端与出风本体可转动连接。这样使得出风本体不仅可以围绕支撑件转动至不同的方位,出风本体还可以围绕支撑件转动至不同的角度,从而满足了不同的用风需求。

Description

出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出风装置。
背景技术
出风装置作为一种乘凉的电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之一。出风装置主要用于清凉解暑及疏通空气,在热天中出风装置经常被作为取凉的电器设备。然而,目前的出风装置的出风本体仅能围绕轴线进行左右转动,无法满足用户在其余方位的用风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出风装置,以解决以上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出风装置,包括底座、支撑件、出风本体以及转动组件。支撑件的一端与底座连接,另一端与转动组件的一端可转动连接,转动组件的另一端与出风本体可转动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出风装置,转动组件的一端与支撑件的一端可转动连接,转动组件的另一端与出风本体可转动连接。这样使得出风本体不仅可以围绕支撑件转动至不同的方位,出风本体还可以围绕支撑件转动至不同的角度,从而满足了不同的用风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出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如图1所示出风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如图2所示出风装置在进一步拆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出风装置的出风本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如图4所示出风装置的外壳的局部断面示意图。
图6是如图3所示出风装置的外壳、转动组件及支撑件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如图1所示出风装置的转动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是如图1所示出风装置的转轴安装于支撑件的局部断面示意图。
图9是如图1所示出风装置围绕第一轴线转动的示意图。
图10是如图1所示出风装置围绕第二轴线转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出风装置10,包括底座11、支撑件12、出风本体13以及转动组件14。出风本体13可用于出风,出风本体13通过转动组件14相对于支撑件12转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件12的一端与底座11连接,另一端与转动组件14的一端可转动连接,转动组件14的另一端与出风本体11可转动连接。这样使得出风本体13不仅可以围绕支撑件12转动至不同的方位,出风本体13还可以围绕支撑件12转动至不同的角度,从而满足了不同的用风需求。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座11可以为硬质壳体,底座11可以为出风本体13及转动组件14提供支撑,保证出风装置10的平稳性。底座11与支撑件12相连接,支撑件12设置于底座11上。具体地,支撑件12大致沿竖向设置,支撑件12可固设于底座11上。支撑件12包括第一支撑壳121以及第二支撑壳122,第一支撑壳121以及第二支撑壳122可相互扣合,并共同限定形成安装腔123,安装腔123可以用于安装转动组件14的部分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件12可通过连接轴连接于底座11上,连接轴可沿竖向设置,支撑件12可围绕连接轴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支撑件12可以围绕竖直方向转动至不同的角度,以改变出风本体13的朝向。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出风本体13包括外壳131以及设于外壳131的内腔的出风组件132。出风组件132包括扇轮1321,扇轮1321设于外壳131的内腔,并可大致沿外壳131的长度方向设置,这样使得出风组件132能进行大风量送风。外壳131可以为硬质结构,外壳131可为出风组件132提供保护。外壳131通过转动组件14与支撑件12连接,外壳131通过转动组件14可相对于支撑件12转动,以使得出风本体13通过转动组件14进行不同方位的改变和出风方式的改变。
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31包括主壳体1311,主壳体1311大致为中空柱状结构,主壳体1311可以包括前壳1312以及后壳1313,前壳1312与后壳1313均大致为半圆弧状壳体,前壳1312与后壳1313共同围成外壳131的内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壳131还可以包括上盖1314和下盖1315,上盖1314安装于主壳体1311的上部,下盖1315安装于主壳体1311的下部。示例性地,上盖1314和下盖1315均大致呈圆弧状壳体,两者的弧度可以与主壳体1311对应部位的弧度保持一致,以更好的盖合在主壳体1311的外侧。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出风本体13上设有进风部133和出风部134,进风部133和出风部134位于出风本体13的相对两侧。具体地,进风部133和出风部134分别设置于外壳131上,进风部133和出风部134均与外壳131的内腔连通。当出风装置10工作时,风可以从进风部133进入外壳131的内腔,再经由出风部134流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进风部133包括第一进风部1331和第二进风部1332,第一进风部1331和出风部134位于出风本体13的相对两侧,第二进风部1332与第一进风部1331相邻设置且位于第一进风部1331与出风部134之间。具体地,出风部134可以设置于主壳体1311的前壳1312,第一进风部1331可以设置于主壳体1311的后壳1313,出风部134与第一进风部1331分别位于主壳体1311的相对两侧。第二进风部1332设置于外壳131的上盖1314和/或下盖1315,第二进风部1332位于第一进风部1331与出风部134之间,风可以从第一进风部1331和/或第二进风部1332流入外壳131的内腔,出风组件132再向出风部134进行送风。
在本实施方式中,出风部134为格栅状结构,或出风部134为多个阵列排列的通孔。示例性地,出风部134为格栅状结构,出风部134包括多个出风口,多个出风口可以大致沿主壳体131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这样使得出风部134具有较大的出风长度,同时还增加了出风本体13的出风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进风部133为格栅状结构,或进风部133为多个阵列排列的通孔。示例性地,进风部133为格栅状结构,进风部133包括多个进风口,多个进风口可以大致沿主壳体131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这样使得进风部133具有较大的进风长度,同时还增加了出风本体13的进风量,以使得进风部133可以向沿外壳13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出风口进行均匀送风,实现多个出风口的均匀出风。
请一并参阅图4、图5和图6,在本实施方式中,出风本体13设有进风部133的一侧包括中间部135和位于中间部135两侧的侧部136,转动组件14与中间部135可转动连接,进风部133位于侧部136。具体地,主壳体1311的后壳1313包括中间部135和侧部136,中间部135贯穿地设有转动孔1351,转动组件14穿设于转动孔1351与外壳131及支撑件12转动连接。外壳131设有与转动孔1351连通的凹部1352,凹部1352可以由外壳131的内壁凹陷形成,以容置转动组件14的转动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外壳131还可以包括端盖1316,端盖1316盖设于主壳体1311端部的敞口处,以用于将敞口进行遮蔽,避免主壳体1311内的结构外露。
请一并参阅图6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转动组件14包括连接部141、设于连接部141一端的转动部142以及设于连接部141另一端的转轴143,转动部142与出风本体13可转动连接,连接部141连接于转轴143与转动部142之间。具体地,连接部141设有转动部142的一段穿设外壳131上的转动孔1351,此时转动部142可转动地设于凹部1352内,连接部141的另一端穿设外壳131上的转动孔1351与支撑件12转动连接。这样出风本体13不仅可以围绕支撑件12转动至不同的方位,出风本体13还可以围绕支撑件12转动至不同的角度,从而满足了不同的用风需求。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转轴143与支撑件12可转动连接。具体地,支撑件12还包括固定支架124,固定支架124安装于第一支撑壳121远离底座11的顶端。支撑件12上设有轴孔125,轴孔12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轴孔125分别设于固定支架124的两个端部,转轴143通过两个轴孔125与支撑件12转动连接。转轴143可转动地安装于固定支架124,转轴143可以围绕自身的轴线进行转动,也即围绕第一轴线X1转动。
请参阅图8,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支架124包括安装槽部126,安装槽部126与轴孔125贯通,安装槽部126可以设于固定支架124沿轴孔125轴向的端面。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动组件14还包括阻尼件144,阻尼件144设于转轴143与轴孔125之间。阻尼件144嵌设于安装槽部126内,转轴143穿设于轴孔125以及阻尼件144,并与阻尼件144阻尼配合。具体地,阻尼件144设有阻尼孔,转轴143穿设于轴孔125以及阻尼件144的阻尼孔。阻尼件144用于为转轴143提供转动阻尼力,当作用于转轴143的扭力大于转动阻尼力时,转轴143可以克服转动阻尼力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出风本体13可以转动至不同的方位。此外,当作用于转轴143的扭力消失时,转轴143可以在转动阻尼力的作用下停止转动而保持在转动后的位置,从而使得出风本体13保持在转动后的方位。
请一并参阅图6、图7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转轴143与连接部141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具体地,连接部141朝向转轴143的端部设有卡设缺口1411,转轴143卡设于卡设缺口1411内,以形成固定。进一步地,转轴143设有安装凹槽1431,转轴143通过安装凹槽1431卡设于卡设缺口1411内,转轴143与卡设缺口1411相卡接,连接部141朝向转轴143的一端与转轴143相连接,这样可以保证连接部141与转轴143连接的稳固。连接部141包括位于卡设缺口1411的底壁1412,底壁1412设有螺纹孔1413。转轴143贯穿地设有与螺纹孔1413对应的连接孔1432。
在本实施方式中,转轴143与连接部14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具体地,连接部141的另一端可以通过焊接等工艺固定连接于转轴143。这样使得连接部141可以与转轴143同步转动,连接部141在外力作用下可以通过转轴143围绕第一轴线X1相对于支撑件12进行转动,以使得出风部134可以朝向不同的方位。
请一并参阅图6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转动组件14还包括紧固件145,紧固件145用以紧固连接部141与转轴143的连接。紧固件145穿设于连接孔1432并连接于螺纹孔1413。当连接部141与转轴143连接时,连接部141的卡设缺口1411与转轴143的安装凹槽1431相卡接,连接部141可以预固定在转轴143上,再将紧固件145穿设转轴143的连接孔1432与连接部141的螺纹孔1413连接,以将连接部141固定在转轴143上,保证连接部141安装于转轴143的稳固性。
请参阅图7,在本实施例中,转动组件14还包括凸设于转动部142上的限位部146以及盖设于转动部142上的限位盖147,限位部146与限位盖147相配合。具体地,限位部146包括定位件1461及伸缩孔1462,定位件1461包括定位凸部1463以及弹性件1464,定位凸部1463可为球体或者弹性凸柱,弹性件1464由弹性结构制成,例如其可以为弹簧或者弹性橡胶。伸缩孔1462设于转动部142上,伸缩孔1462用以容置定位件1461,定位凸部1463可伸缩地设置于伸缩孔1462,弹性件1464连接于定位凸部1463以及转动部142位于伸缩孔1462内的底壁,以使定位凸部1463凸出于伸缩孔1462外。
请一并参阅凸5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盖147固定于外壳131内并与转动部142相对设置,限位盖147固定于凹部1352内。限位盖147可为矩形片状结构,限位盖147用以限位转动部142,使其保持在停止转动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限位盖147靠近转动部142的一侧设有限位凹槽1471,限位部146可选择的卡设于限位凹槽1471内。
具体地,当出风本体13围绕支撑件12转动时,定位凸部1463可以在限位盖147作用下压缩弹性件1464并自动缩回至伸缩孔1462内,出风本体13继续围绕支撑件12旋转至不同的角度,例如,当出风本体13转动至其它的预设角度后,定位件1461的定位凸部1463与限位凹槽1471对应,定位凸部1463在弹性件1464的作用下再次外突,定位凸部1463卡设于限位凹槽1471内,从而使得出风本体13保持在转动后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限位盖147可设有导向部1472,导向部1472呈圆弧状设置,转动部142设有与导向部1472导向配合的限位部148,限位部148与导向部1472导向配合以保证转动部142转动的平稳性。例如,限位部148可为凸部结构,导向部1472为圆弧槽,凸部结构嵌设在圆弧槽内,这样可以保证连接部141相对于限位盖147转动时的稳定性。
请一并参阅图图9和图10,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41可围绕转轴143的第一轴线X1相对于支撑件12转动,外壳131可围绕连接部141的第二轴线X2转动,第一轴线X1与第二轴线X2相区别。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轴线X1可以为转轴143的轴线,连接部141具有长度方向,第二轴线X2可以与连接部141的长度大致平行。其中,“相区别”是指第一轴线X1与第二轴线X2两者分别沿不同的方向设置,第一轴线X1与第二轴线X2可以异面相交或者同面相交。
在一种使用场景中,出风本体13能够通过连接部141围绕转轴143的第一轴线X1转动,出风本体13相对支撑件12转动,使得出风本体13可以相对于支撑件12转动至不同的俯仰角角度,例如,出风本体13的出风部134可以倾斜朝上出风或者倾斜朝下出风,或者也可以朝向水平方向出风,以满足不同俯仰角度上的吹风需求。在另一种使用场景中,出风本体13可以围绕连接部141的第二轴线X2转动,此时,出风本体13相对连接件121转动,出风本体13可绕第二轴线X2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例如,出风本体可以转动至竖向位置(如图10所示)或者横向的位置(如图2所示),当出风本体13转动至竖向位置时,出风本体13在竖向方向上具有较大的出风高度;当出风本体13转动至横向位置时,出风本体13在水平方向上具有较大的出风长度,满足了用户在不同情况下的需求。
请参阅图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线X1可以与第二轴线X2大致垂直,两者可以为共面垂直或者异面垂直。具体地,第一轴线X1可以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二轴线X2可以沿竖向设置。出风本体13可以围绕竖向的第二轴线X2转动至不同的角度,例如,出风本体13可以围绕沿竖向设置的第二轴线X2转动至与水平方向平行或垂直。同时,出风本体13还可以围绕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轴线X1转动至不同的俯仰角度,这样使得出风装置10可以同时满足不同出风方位和出风方式的需求,以满足用户不同情况下的用风需求。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出风装置10,转动组件14的一端与支撑件12的一端可转动连接,转动组件14的另一端与出风本体13可转动连接。这样使得出风本体13不仅可以围绕支撑件12转动至不同的方位,出风本体13还可以围绕支撑件12转动至不同的角度,从而满足了不同的用风需求。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支撑件、出风本体以及转动组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动组件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出风本体可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连接部、设于所述连接部一端的转动部以及设于所述连接部另一端的转轴,所述转动部与所述出风本体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支撑件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或,所述转轴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上设有轴孔,所述转轴插设于所述轴孔内并与所述支撑件可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阻尼件,所述阻尼件设于所述转轴与所述轴孔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凸设于所述转动部上的限位部以及盖设于所述转动部上的限位盖,所述限位盖靠近所述转动部的一侧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部可选择的卡设于所述限位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本体上设有进风部和出风部,所述进风部和所述出风部位于所述出风本体的相对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部包括第一进风部和第二进风部,所述第一进风部和所述出风部位于所述出风本体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进风部与所述第一进风部相邻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进风部与所述出风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为格栅状结构,或所述出风部为多个阵列排列的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本体设有所述进风部的一侧包括中间部和位于中间部两侧的侧部,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中间部可转动连接,所述进风部位于所述侧部。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部为格栅状结构,或所述进风部为多个阵列排列的通孔。
CN202220549923.2U 2022-03-14 2022-03-14 出风装置 Active CN2175825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49923.2U CN217582551U (zh) 2022-03-14 2022-03-14 出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49923.2U CN217582551U (zh) 2022-03-14 2022-03-14 出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82551U true CN217582551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38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49923.2U Active CN217582551U (zh) 2022-03-14 2022-03-14 出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825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582551U (zh) 出风装置
CN211119701U (zh) 窗式空调器的密封组件以及具有其的窗式空调器
CN110822562A (zh) 窗式空调器的密封组件以及具有其的窗式空调器
CN215956485U (zh) 一种立式摄像装置
CN217152379U (zh) 出风装置
CN211820022U (zh) 一种挂脖风扇
CN217327755U (zh) 风扇
CN210463218U (zh) 一种取暖器风机快速拆装结构
CN211371006U (zh) 一种转动结构、转动组件、转动装置和柔性屏设备
WO2020156237A1 (zh) 窗式空调器的后围板组件、窗式空调器及窗式空调器装置
CN220248402U (zh) 风扇模组及手持风扇
CN217976670U (zh) 风扇装置及存储机箱
CN219437048U (zh) 一种手机壳
CN213020212U (zh) 一种空调扇用水箱结构及具有该水箱结构的空调扇
CN216714820U (zh) 一种可调节流体方向的风扇结构
JP4942576B2 (ja) 携帯電話の充電台
CN217244011U (zh) 用于淋浴设备的下固座
CN220038779U (zh) 端盖组件和家用电器
CN219271110U (zh) 一种脱毛仪主机及脱毛仪
CN213094643U (zh) 一种散热型塑胶壳
CN217107496U (zh) 风扇
CN213931249U (zh) 颈戴式风扇
WO2022193869A1 (zh) 一种风轮、风扇及落地扇
CN220673032U (zh) 一种通用性好的插头、插头线、电子设备
CN218763982U (zh) 一种立式暖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