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80128U - 一种支护侧模结构及人工挖孔桩桩壁支护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护侧模结构及人工挖孔桩桩壁支护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80128U
CN217580128U CN202221702440.8U CN202221702440U CN217580128U CN 217580128 U CN217580128 U CN 217580128U CN 202221702440 U CN202221702440 U CN 202221702440U CN 217580128 U CN217580128 U CN 2175801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pile
template
mold
pil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0244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金根
刘永波
陈卫东
陈春文
吴章雷
胡金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0244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801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801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801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护侧模结构及人工挖孔桩桩壁支护模具,以解决现有的人工挖孔桩桩壁支护模具施工较为繁琐的问题。其中,支护侧模结构包括侧模板和吊环;侧模板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有的侧模板边对边连接以围合成支护侧模;吊环通过连接件与每一个侧模板连接;当支护侧模处于支护状态且所有连接件被张紧时,吊环位于支护侧模的铅垂线上。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护侧模结构能够在施工中整体下放且能够保证下放过程中的姿态稳定,免于多个侧模板的依次立模工作,能够简化施工,保证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支护侧模结构及人工挖孔桩桩壁支护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支护侧模结构及人工挖孔桩桩壁支护模具。
背景技术
人工挖孔桩即用人力挖土、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桩,桩径一般较大、最细的直径有0.80m,多设置为圆桩、方桩。人工桩具有施工方便、不需要大型机械设备,对环境干扰少,刚度大,承载能力和抗阻滑能力强等特点。人工挖孔桩使用范围较广,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人工桩应用领域较为广泛,在公路、桥梁、基础设施基础处理、边坡防冲刷防护、滑坡治理等方面均有大量应用。
通过调查、监测等手段发现有变形的边坡,一般采取削坡减载、压填坡脚、增加排水措施、加强锁口、加强巡视监测、应急预案等应急处置措施,来减缓、抑制变形向后缘或侧缘牵引。在危害对象较重要且无法规避时,需要对滑坡进行治理,削坡减载、压脚、排水等手段不能满足要求时,一般在滑坡中下部采取人工挖孔桩或机械成孔桩进行治理,增加滑坡的阻滑作用。
在滑坡治理设计中,一般根据计算滑坡下滑力来设计桩的尺寸,抗滑桩多采取方桩形式,方桩的长边刚度大,顺滑动方向布置,钢筋和混凝土结构参数依据计算确定。桩壁开挖段位于滑动面以上的土体多产生滑动变形,结构较松散,自稳能力差,在开挖过程中需要及时采取支护措施,一般采取钢筋混凝土护壁,并在护壁结构上向周边土体打入一定深度的锚杆,锚杆与护壁结构中的钢筋予以焊接连接,以增强支护结构的稳定性。桩壁开挖后,如何能快速地自上而下的对桩壁进行钢筋混凝土支护成为桩壁防护的关键所在。
目前,在人工桩开挖过程中主要是采取对桩壁进行较强的支护,支护形式为钢筋混凝土衬砌,厚度0.3m~0.5m,并布置径向锚杆,锚杆与结构钢筋焊接。桩壁的支护主要是根据桩壁岩土体的结构及稳定性,一般采取开挖一段支护一段,段长0.3m~0.8m不等,以确保桩壁稳定。桩壁截面为长方形的抗滑桩,实施时一般采用钢模板,每一壁需定制长度与桩壁长度配套的模板,绑扎钢筋、立模,然后另一壁绑扎钢筋、立模,依次完成四壁立模和钢筋绑扎;再在桩壁四周的底模进行封闭,施工较为繁琐,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人工挖孔桩桩壁支护施工中的立模工作更加便捷以提高施工效率,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护侧模结构及人工挖孔桩桩壁支护模具。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护侧模结构,包括:
至少两个侧模板,所有的所述侧模板边对边连接以围合成支护侧模;
吊环,所述吊环通过连接件与每一个侧模板连接;
当所述支护侧模处于支护状态且所有连接件被张紧时,所述吊环位于所述支护侧模的铅垂线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侧模板的数量为四个。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相邻侧模板通过螺栓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连接件为钢丝绳。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侧模板上设置有供所述钢丝绳穿过的吊孔。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挖孔桩桩壁支护模具,其包括底模板和上述任一种支护侧模结构;
所述支护侧模与所述底模板连接;
所述底模板用于与人工挖孔桩桩壁连接以通过所述侧模板、所述底模板和所述桩壁围合成浇筑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侧模板为等腰梯形状,相邻侧模板通过腰边相接,每个侧模板的长底边与所述底模板相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底模板的数量与所述侧模板的数量对应,且每个底模板与每个侧模板相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底模板包括间隔排布的上底模板和下底模板。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包括与所述底模板连接的斜支撑,所述斜支撑用于通过锚筋安装于人工挖孔桩桩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护侧模结构,若干支护侧模依次连接围合成整体的支护侧模,当上一段支护施工完成后,通过吊环进行吊装使得支护侧模整体下移,从而规避每一侧模板依次立模工作,进而提高了支护模板的施工便捷性,继而提高施工效率。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护侧模结构,由于吊环在吊装过程中位于支护侧模的铅垂线上,支护侧模被下放过程中基本保持在上一段支护时的空间姿态,支护侧模到达下一段支护段时,基本不用调整其空间姿态,从而能够提高立模施工便捷性,进而提高施工效率。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工挖孔桩桩壁支护模具,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支护侧模结构后,施工过程中的立模工作更加便捷,从而能够提高支护模具的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护侧模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工挖孔桩桩壁支护模具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工挖孔桩桩壁支护模具支护钢筋混凝土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侧模板,2-螺栓,3-吊孔,4-连接件,5-吊环,6-底模板,61-上底模板,62-下底模板,7-斜支撑,8-锚筋,9-浇筑口,10-上一段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电路、材料或方法。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护侧模结构,该支护侧模结构包括侧模板1和吊环5;侧模板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有的侧模板1边对边连接以围合成支护侧模;吊环5通过连接件4与每一个侧模板1连接;当支护侧模处于支护状态且所有连接件4被张紧时,吊环5位于支护侧模的铅垂线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侧模板1的数量需要设置为两个以满足围合条件,本实施例为了适应矩形的人工挖孔桩,将侧模板1的数量设置为四个,每个侧模板1为直板状。侧模板1具有两个位置相对的接合边,两个侧模板1通过各自的接合边拼接在一起,接合边的类型可以是直型、曲线型、锯齿型、圆弧形等,本实施例中为了施工方便,将接合边设计为直型,拼接完成后的两个侧模板1的板面形成一定夹角,多个侧模板1依次拼接围合成封闭状。
可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支护状态是指有侧模板1围合成的支护侧模与人工挖孔桩中每个孔壁形成浇筑间隙时的空间姿态;在支护矩形的人工挖孔桩桩壁时,可以理解为每个侧模板1的板面与桩壁平行或者每个侧模板1的板面与桩壁的夹角均相同。
可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侧模板1也可以是弧板状、曲板状、折板状等,只要其能够实现围合且围合成的支护侧模能够满足基本支护功能即可。
施工时,将多个侧模板1边对边连接以围合成支护侧模,通过连接件4将每个侧模板1与吊环5连接;当上一段支护工作完成后,使用吊装机械通过吊环5将支护侧模整体下放,下放过程中,由于吊环5处于铅垂线上且与每个侧模板1通过连接件4连接,所以支护侧模不会轻易发生偏斜,支护侧模到达下一段中预设位置后,不用再进行侧模的立模工作,直接搭建其他模具构件形成浇筑腔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护侧模结构,当上一段支护施工完成后,通过吊环5进行吊装使得支护侧模整体下移,从而减少了每一侧模板1依次立模工作,进而提高了支护模板的施工便捷性,继而提高施工效率;且由于吊环5在吊装过程中位于支护侧模的铅垂线上,支护侧模被下放过程中基本保持在上一段支护时的空间姿态,支护侧模到达下一段支护段时,基本不用调整其空间姿态,从而能够提高立模施工便捷性,进而提高施工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相邻侧模板1通过螺栓2连接。相邻的侧模板1通过控制接合面的平面精度来防止混凝土泄漏,而力学结构上的连接则采用螺栓2连接以保证较好的连接强度且利于拆卸。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连接件4为钢丝绳。钢丝绳属于现有的工具,易于获得,利于提高施工的便捷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侧模板1上设置有供钢丝绳穿过的吊孔3。采用钢丝绳穿设吊孔3的连接方式,能够尽量保证每个侧模板1的受力点一致,从而避免支护侧模在被下放过程中出现过大的倾斜。
实施例2
如图2~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工挖孔桩桩壁支护模具,其包括底模板6和上述任一种支护侧模结构;支护侧模与底模板6连接;底模板6用于与人工挖孔桩桩壁连接以通过侧模板1、底模板6和桩壁围合成浇筑腔。
本申请实施例中,底模板6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数量为一个时,所有的侧模板1均与底模板6的板面相接;数量为多个时,将其数量设置为与侧模板1的数量相等,每一个底模板6与每一个侧模板1相接。由于模板的重量太大,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底模板6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以保证施工便捷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侧模板1为等腰梯形状,相邻侧模板1通过腰边相接,每个侧模板1的长底边与底模板6相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侧模板1与桩壁的间距从长底边向短底边的方向依次增大,上一段混凝土10浇筑完成后,混凝土支护结构下端的厚度会小于上端的厚度,当支护侧模下放到下一段对应位置处时,侧模板1与上一段混凝土10的下端之间则会形成间隙,该间隙作为浇筑口9进行下一段混凝土浇筑。如此设置,在下放侧模支护时不必再预留浇筑间隙,从而使得上下段混凝土支护结构具有较好的连续性,继而提供更好的桩壁支护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底模板6包括间隔排布的上底模板61和下底模板62。如此设置,能够在超挖的情况下通过在上底模板61和下底模板62之间插设刚薄板来封闭底模板6与桩壁的空隙。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包括与底模板6连接的斜支撑7,斜支撑7用于通过锚筋8安装于人工挖孔桩桩壁。如此设置,能够保证支护模具在支护过程中的稳定性,保证混凝土支护结构的成型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关于侧模板1和底模板6的支护是指前两者对浇筑混凝土的支护作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支护侧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侧模板(1),所有的所述侧模板(1)边对边连接以围合成支护侧模;
吊环(5),所述吊环(5)通过连接件(4)与每一个侧模板(1)连接;
当所述支护侧模处于支护状态且所有连接件(4)被张紧时,所述吊环(5)位于所述支护侧模的铅垂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侧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板(1)的数量为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侧模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侧模板(1)通过螺栓(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侧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为钢丝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护侧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板(1)上设置有供所述钢丝绳穿过的吊孔(3)。
6.一种人工挖孔桩桩壁支护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板(6)和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支护侧模结构;
所述支护侧模与所述底模板(6)连接;
所述底模板(6)用于与人工挖孔桩桩壁连接以通过所述侧模板(1)、所述底模板(6)和所述桩壁围合成浇筑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工挖孔桩桩壁支护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板(1)为等腰梯形状,相邻侧模板(1)通过腰边相接,每个侧模板(1)的长底边与所述底模板(6)相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工挖孔桩桩壁支护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板(6)的数量与所述侧模板(1)的数量对应,且每个底模板(6)与每个侧模板(1)相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工挖孔桩桩壁支护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板(6)包括间隔排布的上底模板(61)和下底模板(62)。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工挖孔桩桩壁支护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底模板(6)连接的斜支撑(7),所述斜支撑(7)用于通过锚筋(8)安装于人工挖孔桩桩壁。
CN202221702440.8U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支护侧模结构及人工挖孔桩桩壁支护模具 Active CN2175801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02440.8U CN217580128U (zh)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支护侧模结构及人工挖孔桩桩壁支护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02440.8U CN217580128U (zh)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支护侧模结构及人工挖孔桩桩壁支护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80128U true CN217580128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33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02440.8U Active CN217580128U (zh)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支护侧模结构及人工挖孔桩桩壁支护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801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00799B (zh) 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的现浇护壁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1691751B (zh) 超长人工挖孔桩穿越溶洞施工方法及穿越溶洞的超长桩
CN102864781A (zh) 一种斜桩基坑支护方法
CN106930277A (zh) 一种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CN107246015A (zh) 一种超大深基坑分区开挖后加内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2012197A (zh) 人工挖孔桩及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方法
CN113026816B (zh) 一种注浆加固土体的托换逆作沉井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7567784U (zh) 深基坑复合式支护
JP3625892B2 (ja) プレキャストコンクリート構真柱による地下構造物構築工法
CN111350187A (zh) 一种适用于大直径人工挖孔环型基桩的模板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9826224A (zh) 一种用于沙漠地带输电线路铁塔的沉井护壁掏挖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107558483B (zh) 一种安装墙板的建筑基础的施工方法
CN109610473A (zh) 一种市政大型池体构筑物基坑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
CN213143104U (zh) 一种吊装式成品挡土围护装置
CN209779640U (zh) 一种基坑支护桩顶冠梁施工结构
CN109137990A (zh) 一种陆上后浇连接分块式预制承台及其生产和安装方法
CN217580128U (zh) 一种支护侧模结构及人工挖孔桩桩壁支护模具
CN108222054A (zh) 塔吊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252302A (zh) 基于bim实现地下连续墙异形幅钢筋笼分体吊装成槽的方法
CN206173956U (zh) 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的现浇护壁结构
CN113235645B (zh) 一种塔吊基础预留插筋装配式胎模施工方法
CN113585336B (zh) 软弱地基环境中下沉式混凝土拌合站的快速施工方法
CN109024657A (zh) 超高层核心筒深坑边复杂条件塔吊基础的施工方法
CN210946927U (zh) 桅杆吊臂架下铰点基座的修复结构
CN209723014U (zh) 一种用于沙漠地带输电线路铁塔的沉井护壁掏挖基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