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75583U - 飞行器机体部件的连接组件及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飞行器机体部件的连接组件及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75583U
CN217575583U CN202221864351.3U CN202221864351U CN217575583U CN 217575583 U CN217575583 U CN 217575583U CN 202221864351 U CN202221864351 U CN 202221864351U CN 217575583 U CN217575583 U CN 2175755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g
connection
aircraft
w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6435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捷
张子谦
李唐
高卫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Wofeitianyu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Wofeitianyu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Wofeitianyu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Wofeitian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6435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755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755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755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行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飞行器机体部件的连接组件及飞行器。该的连接组件,用于连接第一机体部件和第二机体部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耳片;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第一机体部件和第二机体部件中的一者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一连接耳片,所述第一连接耳片与第一连接部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连接耳片与所述第一机体部件和第二机体部件中的另一者为一体式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耳片和所述第二连接耳片通过锁紧结构锁紧。有益效果是: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传力直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装配效率高。

Description

飞行器机体部件的连接组件及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行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飞行器机体部件的连接组件及飞行器。
背景技术
随着飞行器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市场对飞行器的拆装便捷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飞行器普遍体积较大,为便于生产,设计时通常将飞行器机体部件分段生产,最后再将机体部件装配成整体。而目前大部分飞行器机体部件的连接组件都比较复杂且零件数量多,在装配时耗时长,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行器机体部件的连接组件及飞行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机体部件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飞行器机体部件的连接组件,用于连接第一机体部件和第二机体部件,包括: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第一机体部件和第二机体部件中的一者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一连接耳片,所述第一连接耳片与第一连接部为一体式结构;
第二连接耳片,所述第二连接耳片与所述第一机体部件和第二机体部件中的另一者为一体式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耳片和所述第二连接耳片通过锁紧结构锁紧。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耳片和第二连接耳片均为单耳片,两个单耳片至少部分重叠并通过锁紧结构锁紧;
或者,所述第一连接耳片和第二连接耳片均为双耳片,第一连接耳片插入第二连接耳片的双耳片之间、第二连接耳片插入第一连接耳片的双耳片之间或第一连接耳片的双耳片与第二连接耳片的双耳片交替重叠,各双耳片通过锁紧结构锁紧;
或者,所述第一连接耳片和第二连接耳片中的一者为单耳片,另一者为双耳片,所述单耳片插入双耳片之间并通过锁紧结构锁紧。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耳片上设有至少一组第一连接孔组,所述第二连接耳片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孔组对应的第二连接孔组,所述锁紧结构穿过第一连接孔组和第二连接孔组将第一连接耳片与第二连接耳片锁紧。
可选的,当第一连接孔组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组时,各组第一连接孔组沿机翼展向方向分布,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组对应的第二连接孔组对应沿机翼展向方向分布。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第一机体部件和第二机体部件中的一者的第一连接梁相连;所述第二连接耳片与所述第一机体部件和第二机体部件中的另一者的第二连接梁为一体式结构,第二连接梁沿机翼展向方向布置,第一连接梁沿飞行器航向方向布置并通过第一连接耳片与第二连接耳片对接吊挂于所述第二连接梁下方。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组数与所述第二连接耳片的组数相同,均至少为一组;当所述第二连接耳片的组数为两组或两组以上,各组第二连接耳片沿飞行器航向方向分布,各组所述第一连接件沿飞行器航向方向分布并与第二连接耳片一一对应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飞行器,包括机翼部件和机臂部件,还包括如上所述的飞行器机体部件的连接组件,所述机翼部件和机臂部件通过所述连接组件相连。
可选的,所述机臂部件包括机臂连接梁和机臂蒙皮组件,所述机臂连接梁位于所述机臂蒙皮组件内以支撑所述机翼蒙皮组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机臂连接梁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耳片伸出机臂蒙皮组件外。
可选的,所述机翼部件包括机翼连接梁和机翼蒙皮组件,所述机翼连接梁位于所述机翼蒙皮组件内以支撑所述机翼蒙皮组件,所述第二连接耳片设置在所述机翼连接梁上与机翼连接梁为一体式结构,且第二连接耳片伸出机翼蒙皮组件外与第一连接耳片连接。
可选的,所述飞行器还包括整流罩,所述整流罩分别与机翼蒙皮组件和机臂蒙皮组件平滑连接,并将第一连接耳片和第二连接耳片围设在整流罩的内部。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飞行器机体部件的连接组件及飞行器,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传力直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装配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飞行器机体部件的连接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飞行器机体部件的连接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第二连接耳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飞行器一实施例的机翼部件与机臂部件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机翼部件与机臂部件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整流罩与机臂部件的爆炸示意图。
零件标号说明
100-第一连接件;101-第一连接部;102-第一连接耳片;103-第一连接孔;104-加强筋;105-腹板;200-第二连接耳片;201-第二连接孔;300-第一机体部件;301-第一连接梁;302-机臂蒙皮组件;3021-安装槽;3022-第一安装孔;303-机臂框;400-第二机体部件;401-第二连接梁;402-机翼蒙皮组件;403-机翼肋;500-整流罩;501-第二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参见图1至图8,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一种飞行器机体部件的连接组件,用于连接第一机体部件300和第二机体部件400,该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100和第二连接耳片200。第一连接件100包括第一连接部101,第一连接部101用于与第一机体部件300和第二机体部件400中的一者相连,第一连接部101上设有第一连接耳片102,第一连接耳片102与第一连接部101为一体式结构;第二连接耳片200与第一机体部件300和第二机体部件400中的另一者为一体式结构;第一连接耳片102和第二连接耳片200通过锁紧结构锁紧。第一连接件100的第一连接部101和第一连接耳片102采用一体式结构,第二连接耳片200与第一机体部件或与第二机体部件采用一体式结构,提高了强度,简化了结构,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降低装配时长,提高装配效率,并且采用直连方式连接,传力直接。
在一实施例中,锁紧结构可以为螺钉,但不限于通过螺钉锁紧,例如还可以通过铆接、嵌装、卡接、扣接、快卸销锁紧、销加开口销锁紧等任一锁紧方式锁紧。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耳片102和第二连接耳片200均为单耳片,两个单耳片至少部分重叠并通过锁紧结构锁紧。其中,锁紧结构可以为螺钉,螺钉穿过两个单耳片的重叠部将第一连接耳片102与第二连接耳片200锁紧。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耳片102和第二连接耳片200均为双耳片,第一连接耳片插入第二连接耳片的双耳片之间、第二连接耳片插入第一连接耳片的双耳片之间或第一连接耳片的双耳片与第二连接耳片的双耳片交替重叠,各双耳片通过锁紧结构锁紧。其中,锁紧结构可以为螺钉,螺钉穿过各双耳片的重叠部将第一连接耳片与第二连接耳片锁紧。
参见图1至图5,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耳片102和第二连接耳片200中的一者为单耳片,另一者为双耳片,单耳片插入双耳片之间并通过锁紧结构锁紧。
可选的,第一连接耳片102为双耳片,第二连接耳片200为单耳片,单耳片插入双耳片的间隙之间与双耳片重叠,锁紧结构可以采用螺钉,螺钉穿过单耳片与双耳片的重叠部将第一连接耳片和第二连接耳片锁紧。进一步的,第二连接耳片200朝向第一连接耳片102的一端设有倒角结构,倒角结构用于导向定位,装配时便于第二连接耳片对位进入第一连接耳片的间隙,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
参见图1至图5,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耳片102上设有至少一组第一连接孔组,第二连接耳片200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孔组对应的第二连接孔组,锁紧结构穿过第一连接孔组和第二连接孔组将第一连接耳片102与第二连接耳片200锁紧。其中,第一连接孔组和第二连接孔组的组数相等,每组第一连接孔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103,每组第二连接孔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孔201;例如当第一连接耳片为单耳片时,每组第一连接孔组包括一个贯穿单耳片的第一连接孔103,当第一连接耳片为双耳片时,每组第一连接孔组包括两个分别贯穿两个耳片的第一连接孔103;当第二连接耳片为单耳片时,每组第二连接孔组包括一个贯穿单耳片的第二连接孔201,当第二连接耳片为双耳片时,每组第二连接孔组包括两个分别贯穿两个耳片的第二连接孔201。
可选的,当第一连接孔组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组时,各组第一连接孔组沿机翼展向方向分布,与第一连接孔组对应的第二连接孔组对应沿机翼展向方向分布。第一连接孔组的组数和第二连接孔组的组数以及设置位置对应,以便锁紧结构穿过第一连接孔组和第二连接孔组将第一连接耳片102和第二连接耳片200锁紧,第一连接孔组和第二连接孔组均采用2组及2组以上时,不仅能够实现第一连接耳片与第二连接耳片的连接,还能限制第一连接耳片与第二连接耳片之间产生相对转动,并且第二连接孔组沿展向布置,有利于传递因旋翼倾斜布置而导致的扭矩,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参见图1至图5,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01用于与第一机体部件300和第二机体部件400中的一者的第一连接梁301相连;第二连接耳片200与第一机体部件300和第二机体部件400中的另一者的第二连接梁401为一体式结构,第二连接梁401沿机翼展向方向布置,第一连接梁301沿飞行器航向方向布置,并通过第一连接耳片102与第二连接耳片200对接吊挂于第二连接梁401下方。其中,第一连接部101与第一连接梁301可以通过铆接方式连接或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耳片102设置在第一连接部101的顶部,竖直朝上对准第二连接耳片200,第二连接耳片200设置在第二连接梁401的底部,竖直朝下对准第一连接耳片102。布局紧凑合理,第一连接耳片102与第二连接耳片200对接快速方便,便于快速实现第一机体部件和第二机体部件拆装。其中,第一连接部并非局限于与第一机体部件的第一连接梁连接,也可以根据安装位置、连接强度等不同需求与第一机体部件的其它部位连接;第二连接耳片并非局限于仅设置在第二连接梁上与第二连接梁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根据安装位置、连接强度等不同需求与第二机体部件的其它部位连接。
参见图1至图5,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00的组数与第二连接耳片200的组数相同,均至少为一组。第一连接件100和第二连接耳片200的组数可以根据强度需求灵活设置。
可选的,第一连接件100和第二连接耳片200的组数均为两组或均为两组以上。进一步的,当第二连接耳片的组数为两组或两组以上时,各组第二连接耳片沿飞行器航向方向分布,各组第一连接件沿飞行器航向方向分布并与第二连接耳片一一对应,采用该布局,不仅能够传递飞行器飞行时因旋翼拉力产生的弯矩,当出现旋翼单点失效的情况时还能传递因旋翼单点失效而产生的弯矩,更加安全可靠。进一步的,各组第一连接部件100分别与第一连接梁301连接,各组第二连接耳片200均设置在第二连接梁401上。
可选的,第一连接部101包括边框,第一连接耳片设置在边框的外侧壁上,边框外轮廓与第一机体部件的蒙皮组件形状匹配,便于为蒙皮组件提供稳定的支撑以提高蒙皮组件的强度。边框内设有腹板105,腹板105上设有加强筋104,有利于提高第一连接件100的结构强度,加强筋104上均布有多个光孔,以便与第一连接梁301连接,第一连接梁与加强筋上的光孔可以通过铆接方式连接,也可以通过螺钉连接。其中,加强筋104的设置数量和设置位置可以根据与第一连接梁301连接需求进行调整。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梁包括多段分梁,腹板105的两侧均设有加强筋104,腹板两侧的加强筋分别与相邻的两段分梁连接,安装时,分梁可以位于加强筋的内侧,也可以位于加强筋的外侧,多段分梁通过第一连接件100连接成第一连接梁,分梁的段数可以根据安装需求设置。
参见图1至图8,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飞行器,包括机翼部件和机臂部件,还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中的连接组件,机翼部件和机臂部件通过连接组件相连。
参见图1至图8,在一实施例中,机臂部件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第一机体部件300,机翼部件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第二机体部件400。第一连接件100的第一连接部101与机臂部件连接,第二连接耳片200与机翼部件为一体式结构,连接组件用于连接机翼部件和机臂部件只是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并非局限于连接组件仅用于连接机翼部件和机臂部件。
可选的,机臂部件包括机臂连接梁和机臂蒙皮组件302,机臂连接梁位于机臂蒙皮组件302内以支撑机臂蒙皮组件302,第一连接部101与机臂连接梁连接,第一连接耳片102伸出机臂蒙皮组件外。进一步的,机臂连接梁为第一连接梁301,机臂连接梁上还设有机臂框303,第一连接部101、第一连接梁301和机臂框303连接搭建成机臂框架,为机臂蒙皮组件302提供支撑。通过连接组件将机翼部件与机臂部件连接,减少了零件数量,降低了装配耗时,提高了装配效率,并且与需要在机翼连接梁或第一连接部上安装额外对接头的传统装配方式相比,本申请第二连接耳片直接与机翼连接梁为一体式结构,第一连接部与第一连接耳片为一体式结构,不仅简化了结构,减轻了重量,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了装配效率,并且通过直连,使得传力直接,改善了传力效果,大大提升了飞行器的性能,尤其是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可选的,机臂部件位于机翼部件的下方,机臂部件通过连接组件吊挂于机翼部件的下方。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梁通过连接组件吊挂于第二连接梁的下方,第一连接梁与第二连接梁垂直分布。
可选的,机翼部件包括机翼连接梁和机翼蒙皮组件402,机翼连接梁位于机翼蒙皮组件402内以支撑机翼蒙皮组件402,第二连接耳片200设置在机翼连接梁上与机翼连接梁为一体式结构,且第二连接耳片200伸出机翼蒙皮组件402外与第一连接耳片102连接。进一步的,机翼连接梁为第二连接梁401,机翼连接梁上设有机翼肋403,第二连接梁401、机翼肋403连接搭建成机翼框架,为机翼蒙皮组件402提供支撑。进一步的,机翼连接梁可以为机翼平梁。
第一连接耳片102伸出机臂蒙皮组件302位于机臂蒙皮组件302外部,第二连接耳片200伸出机翼蒙皮组件402位于机翼蒙皮组件402外部,以便第一连接耳片和第二连接耳片快速对位装配,从而使得机翼部件和机臂部件快速连接装配,提高装配效率。
参见图1至图8,在一实施例中,飞行器还包括整流罩500,整流罩500分别与机翼蒙皮组件402和机臂蒙皮组件302平滑连接,整流罩500将第一连接耳片102和第二连接耳片200围设在整流罩500的内部,通过整流罩对连接部位进行包裹,并且平滑连接过渡,不仅保证飞行器外形的完整性,还有利于减少气动阻力,既美观又提高了产品性能。
可选的,机臂蒙皮组件302上设有安装槽3021,安装槽3021内设有第一安装孔3022,整流罩上设有与第一安装孔3022对应的第二安装孔501,整流罩的上端与机翼蒙皮组件连接,整流罩500的下曲面与安装槽3021定位配合,并采用铆接方式将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固连,实现整流罩与机臂蒙皮组件的装配。进一步的,整流罩的外表面与机臂蒙皮组件的外表面齐平,接合平滑,有利于减小飞行过程中的阻力。其中,整流罩与机臂蒙皮组件的连接方式并不局限于铆接,也可以通过粘接、螺钉连接等其它方式连接。
参见图1至图8,在一实施例中,飞行器的装配过程包括:将机翼连接梁和机翼肋进行连接,安装机翼蒙皮组件;将第一连接部、机臂梁和机臂框进行连接,安装机臂蒙皮组件;将第一连接耳片与第二连接耳片进行配合和限位,采用锁紧结构进行锁紧;安装整流罩。
本实用新型的飞行器机体部件的连接组件及飞行器,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装配时连接结构需简单,容错率高,操作方便,尤其是对于飞行器的机翼部件、机臂部件等大型复杂部件,降低了装配难度;
(2)飞行器机体部件需易于拆装,便于运输等多应用场景;
(3)飞行器机体部件连接位置外表需平滑,符合气动设计;
(4)飞行器机体部件连接传力直接,强度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本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飞行器机体部件的连接组件,用于连接第一机体部件和第二机体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第一机体部件和第二机体部件中的一者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一连接耳片,所述第一连接耳片与第一连接部为一体式结构;
第二连接耳片,所述第二连接耳片与所述第一机体部件和第二机体部件中的另一者为一体式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耳片和所述第二连接耳片通过锁紧结构锁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机体部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耳片和第二连接耳片均为单耳片,两个单耳片至少部分重叠并通过锁紧结构锁紧;
或者,所述第一连接耳片和第二连接耳片均为双耳片,第一连接耳片插入第二连接耳片的双耳片之间、第二连接耳片插入第一连接耳片的双耳片之间或第一连接耳片的双耳片与第二连接耳片的双耳片交替重叠,各双耳片通过锁紧结构锁紧;
或者,所述第一连接耳片和第二连接耳片中的一者为单耳片,另一者为双耳片,所述单耳片插入双耳片之间并通过锁紧结构锁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机体部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耳片上设有至少一组第一连接孔组,所述第二连接耳片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孔组对应的第二连接孔组,所述锁紧结构穿过第一连接孔组和第二连接孔组将第一连接耳片与第二连接耳片锁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行器机体部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当第一连接孔组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组时,各组第一连接孔组沿机翼展向方向分布,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组对应的第二连接孔组对应沿机翼展向方向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机体部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第一机体部件和第二机体部件中的一者的第一连接梁相连;所述第二连接耳片与所述第一机体部件和第二机体部件中的另一者的第二连接梁为一体式结构,第二连接梁沿机翼展向方向布置,第一连接梁沿飞行器航向方向布置并通过第一连接耳片与第二连接耳片对接吊挂于所述第二连接梁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机体部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组数与所述第二连接耳片的组数相同,均至少为一组;当所述第二连接耳片的组数为两组或两组以上,各组第二连接耳片沿飞行器航向方向分布,各组所述第一连接件沿飞行器航向方向分布并与第二连接耳片一一对应连接。
7.一种飞行器,包括机翼部件和机臂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飞行器机体部件的连接组件,所述机翼部件和机臂部件通过所述连接组件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部件包括机臂连接梁和机臂蒙皮组件,所述机臂连接梁位于所述机臂蒙皮组件内以支撑所述机臂蒙皮组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机臂连接梁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耳片伸出机臂蒙皮组件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部件包括机翼连接梁和机翼蒙皮组件,所述机翼连接梁位于所述机翼蒙皮组件内以支撑所述机翼蒙皮组件,所述第二连接耳片设置在所述机翼连接梁上与机翼连接梁为一体式结构,且第二连接耳片伸出机翼蒙皮组件外与第一连接耳片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还包括整流罩,所述整流罩分别与机翼蒙皮组件和机臂蒙皮组件平滑连接,并将第一连接耳片和第二连接耳片围设在整流罩的内部。
CN202221864351.3U 2022-07-19 2022-07-19 飞行器机体部件的连接组件及飞行器 Active CN2175755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64351.3U CN217575583U (zh) 2022-07-19 2022-07-19 飞行器机体部件的连接组件及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64351.3U CN217575583U (zh) 2022-07-19 2022-07-19 飞行器机体部件的连接组件及飞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75583U true CN217575583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35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64351.3U Active CN217575583U (zh) 2022-07-19 2022-07-19 飞行器机体部件的连接组件及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755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06722B (zh) 用于飞行器机翼或水平安定面的抗扭箱的肋结构
US6616101B2 (en) Leading edge of supporting surfaces of aircraft
US8371537B2 (en) Aircraft structure with hinge rib assembly
US20090321575A1 (en) Structure of an aircraft aerofoil
CN112977798B (zh) 一种机翼总成及飞行汽车
CN103204236B (zh) 一种用于直升机的多用途外挂装置
CN217575583U (zh) 飞行器机体部件的连接组件及飞行器
CN110920884B (zh) 一种可快速拆卸的地效飞行器机翼结构
CN208181397U (zh) 一种机翼前缘轻质支架
CN208503164U (zh) 一种多位置连接装配紧固结构
EP3992076A1 (en) Intermeshing dual-rotor unmanned helicopter and fairing assembly
CN109229373A (zh) 一种全复合材料地效翼船的连接结构
CN217125118U (zh) 用于飞行器机体部件快拆的连接结构及飞行器
CN207292448U (zh) 一种无人机发动机挂架
CN212530043U (zh) 一种联翼无人机多翼间连接结构及联翼无人机
CN213443071U (zh) 一种机翼翼梁装配结构及机翼
CN219806972U (zh) 机身框架和无人机
CN218258680U (zh) 一种eVTOL飞机机翼连接结构
CN217834802U (zh) 一种模块化复合材料加强筋结构及筋板
CN111268093B (zh) 一种舵机安装结构及飞机
CN218477630U (zh) 尾翼和飞行器
CN116104688B (zh) 一种两段式风电叶片连接结构
CN219467991U (zh) 一种新型方向舵悬挂支臂结构
CN215707083U (zh) 一种飞机钛合金框
CN220263054U (zh) 一种大展弦比薄翼复合材料机翼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