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60965U - 转向模拟试验台 - Google Patents

转向模拟试验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60965U
CN217560965U CN202221671021.2U CN202221671021U CN217560965U CN 217560965 U CN217560965 U CN 217560965U CN 202221671021 U CN202221671021 U CN 202221671021U CN 217560965 U CN217560965 U CN 2175609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mulation test
guide rail
platform
test bed
guide rai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7102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威
李栋升
王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7102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609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609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609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作业机械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转向模拟试验台。转向模拟试验台包括两条第一导轨和多个升降支撑台组件。两条所述第一导轨平行且间隔设置。各所述第一导轨上分别滑动安装有多个所述升降支撑台组件。所述升降支撑台组件用于支撑作业机械的车轮。通过调节滑动安装至各第一导轨上的升降支撑台组件的数量,使得该转向模拟试验台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作业机械的转向模拟试验,且通过调节各升降支撑台组件的支撑高度,能够实现作业机械任意车桥的悬空工况模拟试验。由此,该转向模拟试验台的试验灵活性较高,试验范围较广,能够根据需求针对性、全面性地进行悬空工况模拟试验,其试验结果相对准确。

Description

转向模拟试验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模拟试验台。
背景技术
大吨位作业机械的转向系统通常为多轴转向系统。在转向过程中,各转向桥之间通过转向杆系来传递力。当转向桥处于悬空状态时,悬空的车轮无法提供平衡转向助力的阻力,使得转向助力全部传递至转向杆系,可能会造成转向杆系过载损坏。因此,转向车桥悬空工况的模拟试验显得极为重要。现有技术中,大多是在地坑或者台阶场地内直接进行转向车桥悬空工况的模拟。这种方式只能实现首端车桥或者尾端车桥的悬空模拟试验,其试验范围较为局限,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向模拟试验台,用以解决现有试验台无法灵活、准确地进行转向车桥悬空工况模拟试验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向模拟试验台,包括:两条第一导轨和多个升降支撑台组件。
两条所述第一导轨平行且间隔设置。各所述第一导轨上分别滑动安装有多个所述升降支撑台组件。所述升降支撑台组件用于支撑作业机械的车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向模拟试验台,所述升降支撑台组件包括安装平台、升降装置和支撑平台。
所述支撑平台通过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安装平台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支撑平台升降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向模拟试验台,所述转向模拟试验台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各所述升降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分别控制各所述升降装置的工作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向模拟试验台,所述安装平台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连接。且各所述安装平台与所述第一导轨之间均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安装平台沿着所述第一导轨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向模拟试验台,所述控制装置与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分别控制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工作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向模拟试验台,所述转向模拟试验台还包括两条第二导轨。两条所述第二导轨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相互垂直。两条所述第一导轨滑动连接至两条所述第二导轨之间。且各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之间均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导轨沿着所述第二导轨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向模拟试验台,所述控制装置与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分别控制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工作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向模拟试验台,各相邻的所述支撑平台之间均设置有中间过渡连接板。所述中间过渡连接板与所述支撑平台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向模拟试验台,所述转向模拟试验台还包括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所述第一楔形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一端端部的所述支撑平台与地面之间,所述第二楔形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另一端端部的所述支撑平台与地面之间,以便作业机械驶入或者驶离所述升降支撑台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向模拟试验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液压缸。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模拟试验台中,两条所述第一导轨平行且间隔设置。各所述第一导轨上分别滑动安装有多个所述升降支撑台组件。所述升降支撑台组件用于支撑作业机械的车轮。
在模拟试验过程中,将各条第一导轨上的各升降支撑台组件分别滑动至作业机械的各车轮所对应的支撑位置处,并将各升降支撑台组件的支撑面调节至同一高度位置处。作业机械由第一导轨的一端逐步行驶至各车轮对应支撑至各升降支撑台组件的位置处。根据试验需求,调整各升降支撑台组件的支撑高度。具体地,向下调节需要进行悬空状态模拟试验的车桥所对应的升降支撑台组件,使得该车桥处于悬空状态,以便进行相应车桥悬空工况下的试验。
通过这种结构设置,通过调节滑动安装至各第一导轨上的升降支撑台组件的数量,使得该转向模拟试验台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作业机械的转向模拟试验,且通过调节各升降支撑台组件的支撑高度,能够实现作业机械任意车桥的悬空工况模拟试验。由此,该转向模拟试验台的试验灵活性较高,试验范围较广,能够根据需求针对性、全面性地进行悬空工况模拟试验,其试验结果也相对准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模拟试验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模拟试验台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模拟试验台的侧视结构示意图,未示第二导轨;
附图标记:
100、第一导轨;200、升降支撑台组件;201、安装平台;202、升降装置;203、支撑平台;300、控制装置;400、作业机械;500、车轮;600、转向杆系;700、第二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向模拟试验台进行描述。应当理解的是,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特别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向模拟试验台,如图1至图3所示,该转向模拟试验台包括:两条第一导轨100和多个升降支撑台组件200。
两条第一导轨100平行且间隔设置。各第一导轨100上分别滑动安装有多个升降支撑台组件200。升降支撑台组件200用于支撑作业机械400的车轮500。
在模拟试验过程中,将各条第一导轨100上的各升降支撑台组件200分别滑动至作业机械的各车轮所对应的支撑位置处,并将各升降支撑台组件200的支撑面调节至同一高度位置处。作业机械400由第一导轨100的一端逐步行驶至各车轮500对应支撑至各升降支撑台组件200的位置处。根据试验需求,调整各升降支撑台组件200的支撑高度。具体地,向下调节需要进行悬空状态模拟试验的车桥所对应的升降支撑台组件200,使得该车桥处于悬空状态,以便进行相应车桥悬空工况下的试验。
通过这种结构设置,通过调节滑动安装至各第一导轨100上的升降支撑台组件200的数量,使得该转向模拟试验台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作业机械400的转向模拟试验,且通过调节各升降支撑台组件200的支撑高度,能够实现作业机械400任意车桥的悬空工况模拟试验。由此,该转向模拟试验台的试验灵活性较高,试验范围较广,能够根据需求针对性、全面性地进行悬空工况模拟试验,其试验结果也相对准确。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两条第一导轨100的长度相同,且二者首尾对齐设置。作业机械400各车桥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车轮500。也就是说,作业机械400左右两侧的车轮500数量相等。由此,各第一导轨100上可以滑动安装数量相等的升降支撑台组件20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升降支撑台组件200包括安装平台201、升降装置202和支撑平台203。
支撑平台203通过升降装置202与安装平台201连接。升降装置202用于驱动支撑平台203升降移动。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转向模拟试验台还包括控制装置300。控制装置300与各升降装置202连接。控制装置300用于分别控制各升降装置202的工作状态。
例如,如图1至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各第一导轨100上分别安装有5个升降支撑台组件200。升降支撑台组件200包括安装平台201、升降装置202和支撑平台203。各安装平台201分别滑动安装至第一导轨100内。升降装置202连接在安装平台201与支撑平台203之间。支撑平台203用于支撑作业机械400的车轮500。控制装置300与升降装置202连接,并用于控制升降装置202的支撑高度。
例如,当需要进行一桥双侧轮胎悬空模拟试验时,首先将各安装平台201分别滑动至目标位置处。控制装置300调节各升降装置202的支撑高度,以使各支撑平台203的支撑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作业机械400由第一导轨100的一端逐步行驶至各车轮500对应支撑至各支撑平台203上的位置处。控制装置300控制一桥所对应的两个支撑平台203下降,以使一桥处于悬空状态。作业机械400进行原地转向,一桥转向助力全部传递至作业机械400的转向杆系600上。此时,可以测试该工况下转向杆系600上的应力值。
又例如,当需要进行一桥单侧轮胎悬空模拟试验时,首先将各安装平台201分别滑动至目标位置处。控制装置300调节各升降装置202的支撑高度,以使各支撑平台203的支撑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作业机械400由第一导轨100的一端逐步行驶至各车轮500对应支撑至各支撑平台203上的位置处。控制装置300控制一桥单侧的支撑平台203下降,以使一桥单侧轮胎处于悬空状态。作业机械400进行原地转向,一桥的部分转向助力传递至作业机械400的转向杆系600上。此时,可以测试该工况下转向杆系600上的应力值。
此处应当说明的是,对于升降装置202的具体类型,本实用新型不做任何限定。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升降装置202包括液压缸。液压缸包括有杆腔和无杆腔。控制装置300通过控制无杆腔和有杆腔的进回油状态,控制支撑平台203上升或者下降;通过控制无杆腔和有杆腔的进回油量,控制支撑平台203的上升高度或者下降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平台201与第一导轨100滑动连接。且各安装平台201与第一导轨100之间均设置有用于驱动安装平台201沿着第一导轨100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300与各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控制装置300用于分别控制各第一驱动装置的工作状态。
具体地,各安装平台201上均相应配置有一个第一驱动装置。控制装置300与各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控制装置300通过控制各第一驱动装置的工作状态,能够调节相邻支撑平台203之间的间距,使得不同车桥间距的作业机械400均能安全行驶并支撑至各支撑平台203上,以进行车桥悬空工况转向模拟试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转向模拟试验台还包括两条第二导轨700。两条第二导轨700平行且间隔设置。第一导轨100与第二导轨700相互垂直。两条第一导轨100滑动连接至两条第二导轨700之间,且各第一导轨100与第二导轨700之间均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导轨100沿着第二导轨700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300与各第二驱动装置连接。控制装置300用于分别控制各第二驱动装置的工作状态。
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两条第二导轨700的长度相等,且二者首尾对齐设置。第一导轨100与第二导轨700相互垂直设置。各第一导轨100分别滑动连接至两条第二导轨700之间。各第一导轨100上分别配置有一个第二驱动装置。控制装置300通过控制各第二驱动装置的工作状态,能够调节两条第一导轨100之间的间距,由此,使得该转向模拟试验台能够适用于各种宽度尺寸的作业机械400。
根据以上描述可知,该转向模拟试验台能够适用于不同轴数、不同轴距及不同车宽的作业机械400,其适用范围较为广泛。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控制装置300可以是诸如单片机或PLC等的常规硬件控制装置300。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手段无需借助软件程序实现,仅依靠硬件装置或硬件电路即可执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各相邻的支撑平台203之间均设置有中间过渡连接板。中间过渡连接板与支撑平台可拆卸连接。
例如,当相邻的支撑平台203之间有间隙时,为了提升作业机械400驶入或者驶离转向模拟试验台的安全性,可以在相邻的支撑平台203之间搭接中间过渡连接板。各支撑平台203上分别开设有搭接槽。中间过渡连接板的两端分别搭接至搭接槽内,使得中间过渡连接板的上表面与支撑平台203的上表面平齐,以减小作业机械400的行驶阻力。
又例如,还可以将中间过渡连接板设置为伸缩板。通过调节中间过渡连接板的伸缩长度来适应于不同的支撑平台203间隙。由此,无需配置不同长度尺寸的中间过渡连接板,进而能够减少试验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转向模拟试验台还包括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第一楔形块设置于第一导轨100一端端部的支撑平台203与地面之间。第二楔形块设置于第一导轨100另一端端部的支撑平台203与地面之间,以便作业机械400驶入或者驶离升降支撑台组件200。
通过在第一导轨100的入口端设置第一楔形块,在第一导轨100的出口端设置第二楔形块,能够使得作业机械400顺利驶入或者驶离各升降支撑台组件200上。
此处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定。例如,为了便于作业机械400顺利驶入或者驶离各升降支撑台组件200,还可以将第一导轨100及升降支撑台组件200设置于地坑内。可以将各支撑平台203调节至与地面平齐的位置处,以使作业机械400可以由地面直接行驶至各升降支撑台组件200,或者,由各升降支撑台组件200直接行驶至地面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转向模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条第一导轨和多个升降支撑台组件,
两条所述第一导轨平行且间隔设置,各所述第一导轨上分别滑动安装有多个所述升降支撑台组件,所述升降支撑台组件用于支撑作业机械的车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模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撑台组件包括安装平台、升降装置和支撑平台,
所述支撑平台通过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安装平台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支撑平台升降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模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模拟试验台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各所述升降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分别控制各所述升降装置的工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模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台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连接,且各所述安装平台与所述第一导轨之间均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安装平台沿着所述第一导轨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模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与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分别控制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工作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模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模拟试验台还包括两条第二导轨,两条所述第二导轨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相互垂直,两条所述第一导轨滑动连接至两条所述第二导轨之间,且各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之间均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导轨沿着所述第二导轨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模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与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分别控制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工作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模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各相邻的所述支撑平台之间均设置有中间过渡连接板,所述中间过渡连接板与所述支撑平台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模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模拟试验台还包括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所述第一楔形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一端端部的所述支撑平台与地面之间,所述第二楔形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另一端端部的所述支撑平台与地面之间,以便作业机械驶入或者驶离所述升降支撑台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模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液压缸。
CN202221671021.2U 2022-06-29 2022-06-29 转向模拟试验台 Active CN2175609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71021.2U CN217560965U (zh) 2022-06-29 2022-06-29 转向模拟试验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71021.2U CN217560965U (zh) 2022-06-29 2022-06-29 转向模拟试验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60965U true CN217560965U (zh) 2022-10-11

Family

ID=83503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71021.2U Active CN217560965U (zh) 2022-06-29 2022-06-29 转向模拟试验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609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52122B2 (en) Parallelogram lift for motor vehicles
US6817449B2 (en) Vehicle lifting device
CN105241671B (zh) 代步车爬坡测试台
US6845848B1 (en) Vehicle lift with adjustable outriggers
KR910008173B1 (ko) 차상(車上)저자세 자주식 고가 작업대
CN110593137A (zh) 大吨位顶推装置
CN114026039A (zh) 具有偏移销的剪刀式升降机
CN109132875A (zh) 轮胎式隧道铺轨起重机及施工方法
FI85685B (fi) Lyftanordning foer motorfordon.
CN109694024A (zh) 一种自行式升降吊装平台装置
CN217560965U (zh) 转向模拟试验台
US20200079627A1 (en) Two-post vehicle lift and adapter system for material handling vehicles
US5031727A (en) Lift for vehicles
CN111175059A (zh) 一种转向桥性能测试试验台
CA2345928C (en) Chassis meas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easuring a chassis
CN110523454B (zh) 一种移动支撑装置和车辆性能试验平台
CN211924051U (zh) 中间调整式合装胎
CN110577168A (zh) 一种能调节平衡的可移动式汽车维修升降平台
CN110967202A (zh) 轨道车辆车轮静载试验装置
CN219842118U (zh) 一种动态加载式梁箱扰度检测装置
CN218620246U (zh) 一种升降机械电气装置
KR102279631B1 (ko) 2주식 리프트의 승강받침장치
CN219060941U (zh) 一种网架累积滑移安装结构
CN220012006U (zh) 汽车维修的支撑平台
CN218986591U (zh) 一种电动拖车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