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54123U - 变速机构及具有变速机构的摩托车 - Google Patents

变速机构及具有变速机构的摩托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54123U
CN217554123U CN202220195777.8U CN202220195777U CN217554123U CN 217554123 U CN217554123 U CN 217554123U CN 202220195777 U CN202220195777 U CN 202220195777U CN 217554123 U CN217554123 U CN 2175541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driving
axis
driven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9577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奕勋
赖建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541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541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riction Gea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变速机构,其具有一固定在车体上且围绕一轴线而呈环状的第一固定盘、一压抵于该第一固定盘且沿该轴线延伸的环套、一套设于该环套的滑动盘、一连接该环套并与该滑动盘相间隔的第二固定盘,及多个设置于该第一固定盘与该滑动盘之间的滚珠。该第一滑动盘具有多个面向该第一固定盘,且与该第一固定盘配合界定出多个分别供该等滚珠移动的容槽的弧面。以周向方向视角观点,每一个弧面由多个沿径向方向依序衔接的滚动线段所组成,相邻的两滚动线段的曲率半径不相同,借此增加可调整变速,以满足不同的变速需求,以至于更贴近理想的性能曲线。

Description

变速机构及具有变速机构的摩托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摩托车,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变速机构的摩托车。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为一种已知的驱动盘组件11,设置于一车体(图未示)上。该驱动盘组件11包括一适用于固定在该车体上且围绕一轴线L1而呈环状的第一固定盘111、一由该第一固定盘111的内周缘沿该轴线L1延伸且围绕界定出一供一引擎曲轴(图未示)穿设的容置空间10的环套112、一可滑动地套设于该环套112的滑动盘113、一适用于固定在该车体上且连接该环套112并与该滑动盘113相间隔的第二固定盘114,及多个设置于该第一固定盘111与该滑动盘113之间而沿该轴线L1的方向顶抵该第一固定盘111与该滑动盘113,并沿径向方向移动的滚珠115。该滑动盘113具有多个面向该第一固定盘111,且与该第一固定盘111相配合界定出多个分别供该等滚珠115滚动的容槽110的弧面116。依照周向方向的视角观点,该等弧面116如图1所示地呈圆弧状,且具有相同的曲率半径。
该引擎曲轴可带动该驱动盘组件11以该轴线L1为转轴转动,当转速较低时,该等滚珠115产生的离心力较小,而沿着该等弧面116往径向方向愈邻近该轴线L1,并使该滑动盘113邻近该第一固定盘111,而使该滑动盘113与该第二固定盘114的间距变大,进而使设置于该滑动盘113与该第二固定盘114之间的一皮带12沿径向方向往内缩而邻近该轴线L1,借此达到低档位,高减速比的状态。当转速较高时,该等滚珠115离心力较大,而沿着该等弧面116往径向方向愈远离该轴线L1,并推挤该滑动盘113而使该滑动盘113相对于该第一固定盘111往该轴线L1的方向移动,也势必让该滑动盘113与该第二固定盘114的间距变小,进而使该皮带12沿径向方向往外扩而远离该轴线L1,借此达到高档位,低减速比的状态。
然而,该等弧面116呈单一曲率半径的设计,调整的变数较少,容易产生某段贴合变速需求,其他段则偏离变速需求的问题,因而仅能符合特定的变速区域,或是完全不符合变速需求,也就是说,适用性较差而无法满足较大范围且精准的变速需求。举例来说,该等弧面116沿径向方向愈往内而愈平坦,导致该等滚珠115的推动该滑动盘113的幅度较小,使得该皮带12沿该径向方向往外扩的幅度较小,以至于摩托车起速较为缓慢。相反地,该等弧面116沿径向方向愈往外而愈陡峭,导致该等滚珠115推动该滑动盘113的幅度较大,使得该皮带12沿径向方向往外扩的幅度突然变大,以至于变速曲线变化较大而容易发生危险,因此上述缺点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欲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调整变速较多而适用性较佳的变速机构。
再者,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调整变速较多,且车用空间较紧致的具有变速机构的摩托车。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于是,本实用新型变速机构,适用于设置在一车体上,且包含一驱动盘组件。
该驱动盘组件以一轴线为转轴转动,且具有一适用于固定在该车体上且围绕该轴线而呈环状的第一固定盘、一由该第一固定盘的内周缘沿该轴线延伸的环套、一可滑动地套设于该环套的滑动盘、一适用于固定在该车体上且连接该环套并与该滑动盘相间隔的第二固定盘,及多个设置于该第一固定盘与该滑动盘之间,并用以推抵该滑动盘的滚珠。该滑动盘具有多个面向该第一固定盘,且与该第一固定盘相配合界定出多个分别供该等滚珠移动的容槽的弧面。以周向方向视角观点,每一个弧面由多个沿径向方向依序衔接的滚动线段所组成,相邻的两个滚动线段的曲率半径不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每一个弧面中,定义至少一个位于相邻两个滚动线段的衔接处的切线,该至少一个切线为相对应的该等滚动线段的公切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个弧面的该等滚动线段的曲率半径,沿径向方向远离该轴线逐渐变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等弧面以该轴线为中心而呈间隔环状地排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变速机构还包含一与该驱动盘组件沿垂直该轴线的方向相间隔的从动盘组件,及一连接该驱动盘组件与该从动盘组件,并用以受该驱动盘组件带动而连动该从动盘组件转动的变速传动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滑动盘还具有一面向该第二固定盘且沿远离该第二固定盘的方向往径向方向渐扩延伸,并与该变速传动件接触的外环面,该变速传动件位于该外环面与该第二固定盘之间。
另外,本实用新型具有变速机构的摩托车,定义一垂直该轴线的延伸方向并前后延伸的前后方向。该具有变速机构的摩托车包含一车体、一设置于该车体上的驱动机构,及连接该驱动机构的该变速机构。
该驱动机构包括一设置于该车体上的驱动件、一连接该驱动件内且沿一轴线延伸并能以该轴线为转轴转动的驱动轴、一与该驱动轴并排的传动轴,及一连接该传动轴并用以带动该传动轴转动的齿轮组件。
该变速机构连接该驱动机构,且包括套设于该驱动轴上并能以该轴线为转轴转动的该驱动盘组件、沿该前后方向与驱动盘组件间隔的该从动盘组件,及连接该驱动盘组件与该从动盘组件的该变速传动件。该从动盘组件具有二可调整彼此间距的从动盘,及一与该驱动轴并排且穿设于该等从动盘,并连接该齿轮组件而用以驱动该传动轴转动的从动轴。该等从动盘的后缘沿该前后方向位于该齿轮组件的后缘的后方。该等从动盘的前缘至该从动轴的轴心线的距离,大于该从动盘前缘至该驱动轴的轴心线的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该驱动轴的轴心线沿该前后方向至该从动轴的轴心线的距离为130~15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该驱动轴的轴心线沿该前后方向至该从动轴的轴心线的距离为14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具有变速机构的摩托车还包含一位于该驱动件的后方的后车轮,该后车轮的前缘沿该前后方向位于该从动盘的前缘与后缘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具有变速机构的摩托车还包含一摇臂机构,该摇臂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连接该后车轮的摇臂件,及一连接该传动轴与该后车轮,且可带动该后车轮转动的挠性传动件,该从动轴的轴心线与该传动轴的轴心线相重合,且该从动轴是与该传动轴为不同转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挠性传动件选自皮带或炼条其中一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该驱动件固定于该车体上。
[本实用新型所能达成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变速机构的驱动盘组件中,借由每一个弧面由不同曲率半径的该等滚动线段所组成,便能增加可调整变数,因而能贴近理想的变速性能,以配合不同的推力及加速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个弧面的该等滚动线段之间无段差的结构设计,能确保变速的连续性,并降低磨耗而提升耐久性,以及能防止变速失效而增加驾驶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个弧面的该等滚动线段的曲率半径沿径向方向往外逐渐变大的设计,更能同时满足低转速与高转速的变速需求,还能避免起速过慢及磨耗过快等问题,并借此提升加速性及耐久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等滚珠以辐射状地分布于该滑动盘上,能借此提升转动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借由该变速传动件与该驱动盘组件间的相配合,借此提供车辆不同的减速比。
另外,本实用新型具有变速机构的摩托车中,借由缩小该驱动轴与该从动轴的间距,借此缩小该驱动机构与该变速机构的尺寸与重量,达到轻量化与空间紧致化的功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不影响该驱动盘组件与从动盘组件之间变速特性的情况下,达到最佳的车用空间配置,进一步地提升空间紧致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由于该后车轮与该驱动机构之间的空间配置,而能进一步地提升空间紧致性,并缩小车辆的整体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借由该从动轴与该传动轴同轴心线的设计,借此缩小该驱动机构的尺寸与重量,达到车辆轻量化,且进一步地提升空间紧致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由于该驱动机构固定于该车体上,便能减少悬吊系统的负重,而有更佳的骑乘感及操作。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附图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一局部剖视图,说明一种已知的驱动盘组件;
图2是一不完整的局部侧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变速机构的摩托车的一实施例;
图3是一不完整的局部剖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一驱动机构;
图4是一不完整的剖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一变速机构;
图5是一不完整的剖视图,说明该变速机构的一驱动盘组件的部分结构;及
图6是一示意图,说明该驱动盘组件的该等滚珠与该滑动盘的连动关系。
附图标记列表
2······车体
3······驱动机构
31·····驱动件
32·····驱动轴
4······变速机构
41·····壳体
42·····驱动盘组件
420·····容槽
421·····第一固定盘
422·····环套
423·····滑动盘
424·····第二固定盘
425·····滚珠
426·····弧面
427·····外环面
43·····从动盘组件
431·····从动盘
432·····从动轴
433·····内弧面
44·····变速传动件
45·····传动轴
46·····齿轮组件
5······摇臂机构
51·····摇臂件
52·····挠性传动件
6······后车轮
C1、C2、C3·轴心线
C4·····辅助线
D1·····前后方向
D2·····左右方向
L2·····轴线
L3·····切线
S······滚动线段
W······轴距。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2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变速机构的摩托车的一实施例。该实施例包含一车体2、一设置于该车体2上的驱动机构3、一连接该驱动机构3的变速机构4、一连接该驱动机构3的摇臂机构5,及一连接该摇臂机构5的后车轮6。其中,本实施例为了方便说明,省略部分车用元件,例如:前车轮、排气管等。为了避免混淆,图3仅剖视部分元件。
定义一前后方向D1、一垂直该前后方向D1的左右方向D2,及一沿该左右方向D2延伸并垂直该前后方向D1,且通过该车体2的轴线L2。
本实施例不以该车体2的构造与形状为限,只要能供该驱动机构3设置即可。此外,图2省略该车体2部分结构及其他构件诸如该摇臂机构5与该后车轮6等,借此简化图示,以表达该驱动机构3的相对位置。
该驱动机构3固设于该车体2上,且较佳为固定式引擎,但本实施例不以此为限。该驱动机构3包括一设置于该车体2上的驱动件31,及一连接该驱动件31内且沿该轴线L2延伸的驱动轴32。在本实施例中,该驱动件31由汽缸及曲轴箱所组成,但不以此为限,只要用以推动该驱动轴32转动即可,亦可为电驱元件。该驱动轴32为曲轴,而能受到该驱动件31的驱动而能以该轴线L2为转轴转动。
该变速机构4包括一设置于该驱动机构3沿该左右方向D2的一侧上的壳体41、一套设于该驱动轴32上并能以该轴线L2为转轴转动的驱动盘组件42、一沿该前后方向D1间隔地位于该驱动盘组件42后方的从动盘组件43、一连接该驱动盘组件42与该从动盘组件43并受该驱动盘组件42带动而连动该从动盘组件43转动的变速传动件44、一沿该前后方向D1位于该驱动轴32后方且与该驱动轴32并排设置的传动轴45,及一连接该从动盘组件43与该传动轴45的齿轮组件46。其中,为了避免混淆,图4省略该壳体41,图5仅绘示该驱动盘组件42部分结构,以利说明。为了方便说明,定义一通过该驱动轴32轴心而延伸的轴心线C1,及一通过该传动轴45轴心而延伸的轴心线C2。其中,由于该驱动轴32的该轴心线C1与该轴线L2概为重合,为了避免混淆,在图示中仅绘示一条假想线以同时表示该驱动轴32的该轴心线C1与该轴线L2。
该驱动盘组件42设置于该壳体41内,且具有一围绕该轴线L2而呈环状的第一固定盘421、一压抵于该第一固定盘421且沿该轴线L2延伸而供该驱动轴32穿设的环套422、一可滑动地套设于该环套422的滑动盘423、一连接该环套422并与该滑动盘423相间隔的第二固定盘424,及多个设置于该第一固定盘421与该滑动盘423之间,并用以推抵该滑动盘423的滚珠425。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固定盘421较佳为压盘,而固定在该驱动机构3上,但不以此为限,只要能在该驱动机构3间不产生相对移动即可。该滑动盘423具有多个面向该第一固定盘421且与该第一固定盘421相配合界定出多个分别供该等滚珠425移动的容槽420的弧面426,及一相反于该等弧面426而面向该第二固定盘424,并与该变速传动件44接触的外环面427。其中,该等弧面426间隔地环绕该轴线L2而概呈辐射状,使得该等滚珠425均匀地设置于该滑动盘423上,达到较佳的转动稳定性。该外环面427沿远离该第二固定盘424的方向往径向方向渐扩延伸,呈现倾斜于该轴线L2的态样。该第二固定盘424较佳为风叶盘,而固定在该壳体41上,但不以此为限,只要能相对于该第一固定盘421间不产生相对移动即可。该第二固定盘424朝向该滑动盘423的外表面,会与该外环面427呈相反方向的倾斜。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以周向方向的视角观点下,每一个弧面426由两个沿径向方向依序衔接,且曲率半径互不相同的滚动线段S所构成。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弧面426的靠近该轴线L2的该滚动线段S的曲率半径,小于远离该轴线L2的该滚动线段S的曲率半径,但不以此为限,只要相邻的两个滚动线段S的曲率半径互不相同即可。在每一个弧面426中,定义一位于相邻两个滚动线段S的衔接处的切线L3,该切线L3为该等滚动线段S的公切线,使得该等滚动线段S之间无段差,可确保变速的连续性,以及避免该等滚珠425卡住而发生变速问题,进而提升耐久性。本实施例不以每一个弧面426中该等滚动线段S的数量为限,亦可为每一个弧面426是由至少三个滚动线段S所组成,且形成至少两个公切线。其中,相邻的两个滚动线段S的曲率半径互不相同,且每一个弧面426的该等滚动线段S的曲率半径,沿径向方向远离该轴线L2逐渐变大。再者,最靠近该轴线L2的该等滚动线段S的曲率半径,比沿径向方向远离该轴线L2的该等滚动线段S的曲率半径还要小,即可达成本案的功效。
该从动盘组件43设置于该壳体41内,且具有二可调整彼此间距的从动盘431,及一与该驱动轴32并排且穿设于该等从动盘431,并连接该齿轮组件46而用以驱动该传动轴45转动的从动轴432。其中,为了方便说明,定义一通过该从动轴432的轴心的轴心线C3,及一沿该左右方向D2延伸且与该从动轴432的该轴心线C3并排,并通过该从动盘431沿该前后方向D1靠近该轴线L2的前缘的辅助线C4。每一个从动盘431具有一朝向另一从动盘431,且往另一从动盘431的方向渐缩的内弧面433。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该从动轴432的该轴心线C3沿该前后方向D1至该辅助线C4的距离,大于该驱动轴32的该轴心线C1沿该前后方向D1至该辅助线C4的距离,进一步地提升该变速机构4的空间紧致性。
该变速传动件44较佳为传动皮带,但不以此为限。该变速传动件44沿该前后方向D1延伸,且设置于该滑动盘423的外环面427与该第二固定盘424间,及设置于该等从动盘431的内弧面433间。其中,该变速传动件44受到该驱动盘组件42的带动而转动,并同时传动该从动盘组件43转动,进而达到传动的功效。在本实施例中,配合倾斜的该外环面427、该第二固定盘424的外表面,以及该等内弧面433的倾斜设计,使得该变速传动件44能受到该滑动盘423的推挤,而沿该驱动盘组件42的径向方向往该轴线L2靠近或远离,并带动改变该等内弧面433的间距变小或变大,借此调整车速档位及减速比。
其中,定义该驱动轴32的该轴心线C1沿该前后方向D1至该从动轴432的该轴心线C3的距离为一轴距W,该轴距W为130~150mm,较佳为145mm。受到市面上的产品规格影响,若该轴距W小于130mm时,该轴距W则会过短而产生该驱动盘组件42与该从动盘组件43的相互干涉问题。若要解决干涉问题,则要缩小该驱动盘组件42与该从动盘组件43的尺寸,势必会牺牲部分的变速特性,使得加速性变差。若该轴距W大于150mm时,该轴距W则会过长,势必会增长该变速传动件44的长度,而容易造成振动拍打的情况,另外也会增加该驱动机构3的尺寸与重量,并间接缩短该摇臂机构5的长度,导致操控性降低。而当该轴距W为145mm时,不仅能维持该驱动盘组件42与该从动盘组件43之间的变速特性,还能缩小该驱动机构3与该变速机构4的体积与重量,达到较佳的空间配置。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该从动轴432的该轴心线C3与该传动轴45的该轴心线C2相重合,在不影响传动性能下,进而减少该驱动机构3与该变速机构4的尺寸与重量,使得本实施例整体的结构更紧致。此外,该等从动盘431的后缘沿该前后方向D1位于该齿轮组件46的后缘的后方,进一步地提升车用空间以利其他元件装设,达到紧致化的功效。
该齿轮组件46较佳为湿式减速齿轮组,但不以此为限,能受该从动轴432驱动而带动该传动轴45转动,并使该传动轴45的转速不同于该从动轴432的转速。
该摇臂机构5包括二连接该后车轮6与该驱动机构3并可相对于该车体2上下摆动的摇臂件51,及一连接该传动轴45与该后车轮6,且可带动该后车轮6转动的挠性传动件52。本实施例不以所述摇臂件51的数量为限,亦可为一个摇臂件51。该挠性传动件52选自皮带或炼条其中一个,但不以此为限。
该后车轮6靠近该驱动机构3的前缘沿该前后方向D1位于该从动盘431的前缘与后缘之间,使得本实施例的整体空间结构更紧致。
参阅图3、图4与图6,当该驱动轴32的转速从零开始提升时,该等滚珠425会收到离心力的影响,分别沿着该等弧面426往该滑动盘423的径向方向地向外移动。由于每一个弧面426的邻近该轴线L2的该滚动线段S的曲率半径较小以呈现较大的弯曲度,而沿径向方向往外较为陡峭,使得相对应的该滚珠425往径向方向移动的同时,沿该左右方向D2的移动幅度较大,并推抵该滑动盘423沿该轴线L2往该第二固定盘424的方向大幅地移动,以快速地缩小该滑动盘423与该第二固定盘424的间距,借此使该变速传动件44沿该滑动盘423的径向方向外扩,便能快速地提升档位而有较佳的加速性,并能避免起速过慢的问题发生。接着,当该驱动轴32的转速较高时,每一个滚珠425通过相对应的该弧面426的靠近该轴线L2的该滚动线段S,且开始在该弧面426的远离该轴线L2的该滚动线段S上移动。由于每一个弧面426远离该轴线L2的该滚动线段S的曲率半径较大以呈现较小的曲率,而沿该滑动盘423的径向方向较为平缓,使得相对应的该滚珠425往径向方向移动的同时往该左右方向D2的移动幅度较小,导致该滑动盘423沿该轴线L2的移动幅度也较小,势必也缓和该变速传动件44沿该滑动盘423的径向方向外扩的速度,借此调整变速曲线,并能降低油耗。因此,借由不同曲率半径的该等滚动线段S,使得本实施例能匹配高速与低速所需要的推力与加速需求,进一步地提升变速能力。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市面上的产品若缩短该轴距W,虽能获致该变速机构4的相关尺寸紧致化,但容易影响变速性能而产生诸多问题,例如:起步加速时,该驱动盘组件42施于该变速传动件44的夹持力不足,而容易造成该变速传动件44打滑或起步反应性迟缓等问题。相反地,当加大对该变速传动件44的夹持力设定时,虽然能克服前述起步加速时所产生的问题,但却发生在中速或高速时该变速传动件44的夹持压力负荷过大,导致该变速传动件44的结构受损而容易断裂,或高速时加速反应性迟钝等。因此,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才需要借由该等弧面426所产生的多曲率半径变速特性,借此多段式地调整该驱动盘组件42与该变速传动件44之间的连动关系,以满足不同的加速需求。具体来说,当本实施例处于低速时,配合每一个弧面426的曲率半径较小的该滚动线段S,借此大幅度地推动该滑动盘423而产生较大的起始推力,进而增加对该驱动盘组件42的夹持力,达到快速起步,且提升变速反应性。当本实施例达到中速或高速时,配合每一个弧面426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该滚动线段S,借此缓和该滑动盘423的移动而有较适当的加速性能,且能减少部件磨耗与油耗,进而增加耐久性。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的该轴距W较市面上产品短,不仅能匹配大功率比的机种,还能据此缩小该驱动机构3与该变速机构4的尺寸,进而达到车辆轻量化及提升空间紧致性的功效。再者,由于该变速机构4紧致化的原因,便能缩短车辆的前后轮轴距,使得车辆的回转半径缩短,借此提升操控性而使车辆操控上较灵活。此外,由于本实施例的该驱动机构3与该摇臂机构5之间的设置方式,使得连接该后车轮6的悬吊系统(图未示)仅需要负荷该摇臂机构5及该后车轮6的负重即可,因而能提升骑乘感及操作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变速机构及具有变速机构的摩托车,借由每一个弧面426具有多个不同曲率半径的滚动线段S的结构设计,借此提供不同的变速能力,不仅能配合高速档位与低速档位的加速需求,还能克服该轴距W变小所衍生的的问题,达成轻量化,并进一步地提升车辆的空间紧致性,故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变速机构,适用于设置在一车体上,且包含:
一驱动盘组件,以一轴线为转轴转动,且具有一适用于固定在所述车体上且围绕所述轴线而呈环状的第一固定盘、一压抵于所述第一固定盘且沿所述轴线延伸的环套、一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环套的滑动盘、一适用于固定在所述车体上且连接所述环套并与所述滑动盘相间隔的第二固定盘,及多个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盘与所述滑动盘之间,并用以推抵所述滑动盘的滚珠,所述滑动盘具有多个面向所述第一固定盘,且与所述第一固定盘相配合界定出多个分别供所述多个滚珠移动的容槽的弧面,其特征在于,以周向方向视角观点,每一个弧面由多个沿径向方向依序衔接的滚动线段所组成,相邻的两个滚动线段的曲率半径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每一个弧面中,定义至少一个位于相邻两个滚动线段的衔接处的切线,所述至少一个切线为相对应的所述多个滚动线段的公切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弧面中最靠近所述轴线的所述滚动线段的曲率半径,比沿径向方向远离所述轴线的所述滚动线段的曲率半径还要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弧面相间隔且以所述轴线为中心而呈环状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与所述驱动盘组件沿垂直所述轴线的方向相间隔的从动盘组件,及一连接所述驱动盘组件与所述从动盘组件,并用以受所述驱动盘组件带动而连动所述从动盘组件转动的变速传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盘还具有一面向所述第二固定盘且沿远离所述第二固定盘的方向往径向方向渐扩延伸,并与所述变速传动件接触的外环面,所述变速传动件位于所述外环面与所述第二固定盘之间。
7.一种具有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变速机构的摩托车,定义一垂直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并前后延伸的前后方向,所述具有变速机构的摩托车包含:
一车体;
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车体上,且包括一设置于所述车体上的驱动件,及一连接所述驱动件且沿所述轴线的方向延伸并能以所述轴线为转轴转动的驱动轴;
所述变速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且包括套设于所述驱动轴上并能以所述轴线为转轴转动的所述驱动盘组件、沿所述前后方向与所述驱动盘组件间隔的所述从动盘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盘组件与所述从动盘组件的所述变速传动件、一与所述驱动轴并排的传动轴,及一连接所述传动轴与所述从动盘组件,并用以带动所述传动轴转动的齿轮组件,所述从动盘组件具有两个可调整彼此间距的从动盘,及一与所述驱动轴并排且穿设于所述多个从动盘,并连接所述齿轮组件而用以驱动所述传动轴转动的从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从动盘的后缘沿所述前后方向位于所述齿轮组件的后缘的后方,所述多个从动盘的前缘至所述从动轴的轴心线的距离,大于所述从动盘前缘至所述驱动轴的轴心线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变速机构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的轴心线沿所述前后方向至所述从动轴的轴心线的距离为130~15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变速机构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的轴心线沿所述前后方向至所述从动轴的轴心线的距离为145m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变速机构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位于所述驱动件的后方的后车轮,所述后车轮的前缘沿所述前后方向位于所述从动盘的前缘与后缘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变速机构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摇臂机构,所述摇臂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所述后车轮的摇臂件,及一连接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后车轮,且可带动所述后车轮转动的挠性传动件,所述从动轴的轴心线与所述传动轴的轴心线相重合,且所述从动轴是与所述传动轴为不同转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变速机构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性传动件选自皮带或炼条其中一个。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变速机构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固定于所述车体上。
CN202220195777.8U 2021-01-20 2022-01-19 变速机构及具有变速机构的摩托车 Active CN21755412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0731U TWM623458U (zh) 2021-01-20 2021-01-20 變速機構及具有變速機構的機車
TW110200731 2021-01-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54123U true CN217554123U (zh) 2022-10-11

Family

ID=81324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95777.8U Active CN217554123U (zh) 2021-01-20 2022-01-19 变速机构及具有变速机构的摩托车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54123U (zh)
TW (1) TWM623458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23458U (zh) 2022-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09039B2 (en) Dual stage clutch
US4826467A (en) Drive mechanism for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US20040018903A1 (en) Automatic V-belt transmission
EP1929180B1 (en) Pulley assembly for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TWI721059B (zh) 具有變動曲線的裝置之無段傳動裝置
KR20050008824A (ko) 원추형 디스크 무한 가변 트랜스미션
JP5903834B2 (ja) 摩擦ローラ式減速機及び電気自動車用駆動装置
US8105190B2 (en) Pulley assembly with an improved clutch for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N217554123U (zh) 变速机构及具有变速机构的摩托车
JP2020504274A (ja) 制動される遠心質量体を備える自動車のパワートレーン用の遠心クラッチ
JP6654135B2 (ja) バリエータ
NO178982B (no) Drivskive for en transmisjon med variabel hastighet
JP6872605B2 (ja) 伝達曲線を変化させる装置を有する無段変速機
US3812731A (en) V-belt type automatic speed change gear
JP5994056B2 (ja) 従動側プーリー
TWI732907B (zh) 無段變速器
CN114810966A (zh) 全地形车无级变速总成
JP2003004108A (ja)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
JP3696373B2 (ja) 無段変速機
JP4809526B2 (ja)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JPS63145854A (ja) 変速クラツチ
KR100828753B1 (ko) 무단 변속을 이용한 차량용 오일 펌프
CN217401619U (zh) 全地形车无级变速系统的主动轮
JP3188824B2 (ja) Vベルト式変速機
US20230184312A1 (en) Variable pitch pulle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