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51127U - 一种模具的流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的流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51127U
CN217551127U CN202221030606.6U CN202221030606U CN217551127U CN 217551127 U CN217551127 U CN 217551127U CN 202221030606 U CN202221030606 U CN 202221030606U CN 217551127 U CN217551127 U CN 2175511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nner
casting
channel
runners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3060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赛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Yinzhou Lixiang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Yinzhou Lixiang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Yinzhou Lixiang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Yinzhou Lixiang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3060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511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511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511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模具的流道结构,一种模具的流道结构,包括主流道与分流道,主流道的左右两侧依次设置分流道,所述分流道上与铸件的外形相对应布置有浇道,浇道上相对应设置有浇口与铸件相接;主流道向下延申设有溢流道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分流道上设置与铸件外形相对应的浇道,再利用浇道上设置浇口与铸件的相接,从而实现主流道与分流道以及浇道位置的合理布置,避免了内外阀套不易进胶流道与浇道设置空间受限;同时,溢流道组件沿主流道纵向延申的布置更加有效排解了左右铸件在成型时所产生的气体和溢流出来的杂质和流道回料,使得主流道在压铸成型时得到了有效的缓冲。

Description

一种模具的流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的流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具的流道结构。
背景技术
模具分为冲压模、压铸模和塑料模等,可以说模具在工业生产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压铸模,对于许多汽车零部件中,比如气缸、发动机、机脚、动力阀等都需要通过压铸模进行成型。压铸模具的结构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流道的设计,流道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导致产品成型的优良与否,严重的尺寸精度差错、产品填充瑕疵、表面出现凹凸等一系列的问题,且后期即便继续对模具型腔等各种修复,仍然无法达到预期的产品要求,严重的是模具报废。如图1所示,为铸件,是一种新能源汽车上的阀,该阀为内外阀套结构;但是在内外阀套的圆形面为产品的外观面不允许进胶;因此进胶的位置与结构走向不易设置;而传统的流道设置为在产品一端设置进胶口以及通过主流道与分流道的设置,但是在成型时,内外阀套容易铸件成型后有瑕疵,产品有些部位出现凹陷以及成型不足的情况;尤其该内外发套同时一出多时流道的位置和不容易布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流道结构无法满足内外阀套铸件成型瑕疵产生凹陷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模具的流道结构,从而成型时实现流道在型腔流通顺畅、快速且流通均匀实现铸件满腔成型,无瑕疵。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模具的流道结构,包括主流道与分流道,主流道的左右两侧依次设置分流道,所述分流道上与铸件的外形相对应布置有浇道,浇道上相对应设置有浇口与铸件相接;主流道向下延申设有溢流道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分流道上设置与铸件外形相对应的浇道,再利用浇道上设置浇口与铸件的相接,从而实现主流道与分流道以及浇道位置的合理布置,避免了内外阀套不易进胶流道与浇道设置空间受限;同时,溢流道组件沿主流道纵向延申的布置更加有效排解了左右铸件在成型时所产生的气体和溢流出来的杂质和流道回料,使得主流道在压铸成型时得到了有效的缓冲。
作为优选,所述分流道的数量为2段,分别布置在主流道的左右两侧且与主流道相垂直。
作为优选,所述浇道呈圆环状,沿铸件的外形环绕在铸件外圆壁上;这样既节省了流道空间,且浇道与铸件外形相贴合的设计使得分流道与浇道在铸造成型时铸料在浇道可快速自然的流动通过浇口冲入型腔。
作为优选,所述浇道的数量为4个,依次均匀布置在所述分流道上;左右各布置2个,这样可满足4件铸件的同时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浇口的数量为2个,2个浇口呈镜像状态设置分别布置在分流道的上下端部且均与铸件相接;这样的设置使得浇口对铸件的进胶形成同步,铸料在型腔内的流动冲腔较为均匀。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浇口依次具有2个斜面段,浇口厚度逐步缩小,浇口的宽度逐步变大;依次为第一浇口斜面与第二浇口斜面,致使铸件成型时从浇道进入浇口的铸料其冲入型腔时纵向与横向均具有一个缓冲,形成浇道进胶的顺畅过渡。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浇口斜面的角度为11°;第二浇口斜面的角度为24°。
作为优选,所述溢流道组件由缓冲段与溢流段组成,缓冲段的数量为3段依次前后搭接,其末端与所述溢流段相接。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段分为左缓冲道和右缓冲道,左缓冲道与右缓冲道的结构相同呈J型结构,且左右反向对应搭接。
作为优选,所述溢流段由溢流弧道与溢流直道组成,溢流弧道与缓冲段的末端相连接具有弧度,溢流直道与主流道对应呈直线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分流道上设置与铸件外形相对应的浇道,再利用浇道上设置浇口与铸件的相接,从而实现主流道与分流道以及浇道位置的合理布置,避免了内外阀套不易进胶流道与浇道设置空间受限;同时,浇道呈圆环状,沿铸件的外形环绕在铸件外圆壁上;这样既节省了流道空间,且浇道与铸件外形相贴合的设计使得分流道与浇道在铸造成型时铸料在浇道可快速自然的流动通过浇口冲入型腔;另外溢流道组件沿主流道纵向延申的布置更加有效排解了左右铸件在成型时所产生的气体和溢流出来的杂质和流道回料,使得主流道在压铸成型时得到了有效的缓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铸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铸件结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向放大图;
图4为图3的B向放大图;
图5为图3的C向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与铸件结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D向放大图;
图中:1.主流道,2.分流道,3.浇道,4.溢流道组件,4a.缓冲段,4b.溢流段组成,4a1.左缓冲道,4a2.右缓冲道,4b.溢流段,4b1.溢流弧道,4b2.溢流直道,5.浇口,5a.第一浇口斜面,5b.第二浇口斜面,6.铸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一为:一种模具的流道结构,参阅图2至图7所示,它包括主流道1与分流道2,主流道1的左右两侧依次设置分流道2,分流道2上与铸件的外形相对应布置有浇道3,浇道3上相对应设置有浇口5与铸件相接;主流道1向下延申设有溢流道组件4;这样在分流道2上设置与铸件外形相对应的浇道3,再利用浇道3上设置浇口5与铸件的相接,从而实现主流道1与分流道2以及浇道3位置的合理布置,避免了内外阀套不易进胶流道与浇道3设置空间受限;同时,溢流道组件4沿主流道1纵向延申的布置更加有效排解了左右铸件在成型时所产生的气体和溢流出来的杂质和流道回料,使得主流道1在压铸成型时得到了有效的缓冲;进一步的讲分流道2的数量为2段,分别布置在主流道1的左右两侧且与主流道1相垂直;浇道3呈圆环状,沿铸件的外形环绕在铸件外圆壁上;这样既节省了流道空间,且浇道3与铸件外形相贴合的设计使得分流道2与浇道3在铸造成型时铸料在浇道3可快速自然的流动通过浇口5冲入型腔;浇道3的数量为4个,依次均匀布置在所述分流道2上;左右各布置2个,这样可满足4件铸件的同时成型;浇口5的数量为2个,2个浇口5呈镜像状态设置分别布置在分流道2的上下端部且均与铸件相接;这样的设置使得浇口5对铸件的进胶形成同步,铸料在型腔内的流动冲腔较为均匀;浇口5依次具有2个斜面段,浇口5厚度逐步缩小,浇口5的宽度逐步变大;依次为第一浇口斜面5a与第二浇口斜面5b,致使铸件成型时从浇道3进入浇口5的铸料其冲入型腔时纵向与横向均具有一个缓冲,形成浇道3进胶的顺畅过渡;第一浇口斜面5a的角度为11°;第二浇口斜面5b的角度为2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于:参阅图2至图7所示,成型时,铸料由主流道1进入,在依次进入至分流道2,再通过在分流道2上设置与铸件外形相对应的浇道3,利用浇道3上设置浇口5与铸件的相接,从而实现主流道1与分流道2以及浇道3位置的合理布置,避免了内外阀套不易进胶流道与浇道3设置空间受限;尤为重要的浇道3呈圆环状,沿铸件的外形环绕在铸件外圆壁上;这样既节省了流道空间,且浇道3与铸件外形相贴合的设计使得分流道2与浇道3在铸造成型时铸料在浇道3可快速自然的流动通过浇口5冲入型腔;另外溢流道组件4沿主流道1纵向延申的布置更加有效排解了左右铸件在成型时所产生的气体和溢流出来的杂质和流道回料,使得主流道1在压铸成型时得到了有效的缓冲;这种流道结构实现内外阀套的一模多出,且有效成型,避免成型的铸件出现凹陷铸料填充不均匀的问题。
实施例二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在于,参阅图2至图7所示,溢流道组件4由缓冲段4a与溢流段4b组成,缓冲段4a的数量为3段依次前后搭接,其末端与所述溢流段4b相接;缓冲段4a分为左缓冲道4a1和右缓冲道4a2,左缓冲道4a1与右缓冲道4a2的结构相同呈J型结构,且左右反向对应搭接,溢流段4b由溢流弧道4b1与溢流直道4b2组成,溢流弧道4b1与缓冲段4a的末端相连接具有弧度,溢流直道4b2与主流道1对应呈直线状,其他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模具的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流道(1)与分流道(2),主流道(1)的左右两侧依次设置分流道(2),所述分流道(2)上与铸件的外形相对应布置有浇道(3),浇道(3)上相对应设置有浇口(5)与铸件相接;主流道(1)向下延申设有溢流道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的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道(2)的数量为2段,分别布置在主流道(1)的左右两侧且与主流道(1)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的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道(3)呈圆环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模具的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道(3)的数量为4个,依次均匀布置在所述分流道(2)上;左右各布置2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具的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5)的数量为2个,2个浇口(5)呈镜像状态设置分别布置在分流道(2)的上下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具的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5)依次具有2个斜面段,依次为第一浇口斜面(5a)与第二浇口斜面(5b)。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模具的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浇口斜面(5a)的斜度为;第二浇口斜面(5b)的斜度为。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模具的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道组件(4)由缓冲段(4a)与溢流段(4b)组成,缓冲段(4a)的数量为3段依次前后搭接,其末端与所述溢流段(4b)相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模具的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段(4a)分为左缓冲道(4a1)和右缓冲道(4a2),左缓冲道(4a1)与右缓冲道(4a2)的结构相同呈J型结构,且左右反向对应搭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模具的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段(4b)由溢流弧道(4b1)与溢流直道(4b2)组成,溢流弧道(4b1)与缓冲段(4a)的末端相连接具有弧度,溢流直道(4b2)与主流道(1)对应呈直线状。
CN202221030606.6U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模具的流道结构 Active CN2175511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30606.6U CN217551127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模具的流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30606.6U CN217551127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模具的流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51127U true CN217551127U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72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30606.6U Active CN217551127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模具的流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511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42058B1 (ko) 다이캐스팅금형장치
CN217551127U (zh) 一种模具的流道结构
CN203599478U (zh) 砂芯、金属型模具及金属型铸造设备
CN203599476U (zh) 金属型模具及金属型铸造设备
CN208290364U (zh) 一种便于周转箱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17319020U (zh) 一种能够加快注塑产品冷却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11555609U (zh) 一种对接式绝缘子生产浇注成型装置
CN215039537U (zh) 一种缝纫机配件开槽石蜡模具
CN204451068U (zh) 一种注塑模具用针阀封胶机构
CN210996335U (zh) 一种支架专用钢管一体成型模具
CN210587110U (zh) 一种模具进料口
CN213104408U (zh) 一种伺服变频器的散热器模具
CN106738998B (zh) 微型车发动机进气系统用塑料歧管的制备方法
CN220095369U (zh) 市政绿化用塑料花盆注塑模具
CN216506443U (zh) 一种滤清器盖子的成型模具
CN217617657U (zh) 一种摩托车水泵盖的模具流道结构
CN216885004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18015643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转接口的浇铸模具
CN208133506U (zh) 一种车灯装饰亮条成型模具
CN211221877U (zh) 一种自动切水口模具
CN216027998U (zh) 用于改善梯级填充的模具浇口结构
CN211101451U (zh) 一种用于电机转子的铸造模具
CN218224611U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生产用精铸模具
CN219211574U (zh) 一种发动机进气管生产用压铸模具
CN217144719U (zh) 一种汽车车灯外壳注塑模具防倒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