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49322U - 改进油雾分离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改进油雾分离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49322U
CN217549322U CN202221102253.6U CN202221102253U CN217549322U CN 217549322 U CN217549322 U CN 217549322U CN 202221102253 U CN202221102253 U CN 202221102253U CN 217549322 U CN217549322 U CN 2175493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mist
oil
heat exchange
cylinder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0225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怀春
蒋书俊
冯志超
张金榜
王慧
吕杰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ualu Hengsheng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ualu Hengshe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ualu Hengshen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ualu Hengshe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0225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493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493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493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箱附属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改进油雾分离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下筒体,换热管,上筒体和滤芯;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下筒体内;所述滤芯设置在所述上筒体内;所述下筒体上端与所述上筒体连接,所述下筒体下端设有油雾进口,所述油雾进口连接油箱的油雾出口以接入油雾;所述下筒体的下端设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连接所述油箱以将所述油雾凝结成的油液回流至所述油箱。本实用新型通过换热管,对油雾进行冷凝降温,增加回收效率,结构合理,有效控制了成本。

Description

改进油雾分离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箱附属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在油箱上使用的油雾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机组及机泵一般都配有大体积油箱,设备运转过程中油温回不断升高,导致油箱内部油液气化,生成油雾。为实现环保排放,会在油箱上安装油雾分离器。
传统的油雾分离器由滤芯和风机组成,但在设备长期运行中,会出现排烟口带油情况。究其原因是滤芯回收油液不彻底导致。增加润滑油的浪费的同时也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如何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完成油雾的回收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靠的、能大幅提升油雾分离效率的且结构合理,有效控制成本的油雾分离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油雾分离的装置,其包括:下筒体,换热管,上筒体和滤芯;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下筒体内;所述滤芯设置在所述上筒体内;所述下筒体上端与所述上筒体连接,所述下筒体下端设有油雾进口,所述油雾进口连接油箱的油雾出口以接入油雾;所述下筒体的下端设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连接所述油箱以将所述油雾凝结成的油液回流至所述油箱。
优选的,所述的改进油雾分离的装置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下筒体和上筒体之间,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通流孔。
优选的,所述上筒体的下端设有回流管,所述上筒体的回流管连接所述油箱以将所述油雾经所述滤芯凝结成的油液回流至所述油箱。
优选的,所述下筒体和所述上筒体为一体成形的。
优选的,所述换热管为管壳式、板壳式或板式。
优选的,所述换热管可采用多种冷媒(例如水、空气、油等)进行换热。
优选的,所述滤芯为一组滤芯或多组滤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油雾分离的装置使用换热管对油雾进行冷凝降温,使大部分油雾冷凝成油滴而加以回收,能大幅度提升油雾分离效果,避免出口带油导致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
(2)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油雾分离的装置可以在普通油雾分离器装置基础上进行改造而成,结构合理,能有效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改进油雾分离的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下筒体,
2…换热管,
3…螺栓,
4…隔板,
5…上筒体,
6…滤芯,
7…上盖,
8…阀门,
9…阀门,
10…回流管,
11…回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改进油雾分离的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结构。该装置包括:下筒体1,换热管2,螺栓3,隔板4,上筒体5,滤芯6,上盖7,阀门8、9,回流管10、11。
下筒体1和上筒体5通过螺栓3固定连接,下筒体1和上筒体5之间设置有隔板4,隔板4上设置有通流孔。
换热管2设置在下筒体1内,滤芯6设置在上筒体5内,下筒体1连接油箱的油雾出口,下筒体1的下端设置有回流管10,上筒体5的下端设置有回流管11,回流管10、11连接油箱。
该实施例中,筒体上下两段分别设有回流管,并分别深入油箱底部,避免破坏油箱真空度。
该实施例中,上筒体5设有上盖7,便于滤芯6的安装、更换。
该实施例中,筒体分为上筒体5、下筒体1两部分,便于换热管的安装及日后的维护更换。
该实施例工作过程如下:油雾在风机的吸引下,进入下筒体1下端的油雾进口,在下筒体1内由循环水等冷媒通过换热管2对高温油雾进行冷凝降温,使大部分油雾冷凝成油滴,经回油管11流回油箱,一般情况下,进口高温油雾温度约80℃,冷凝后约40℃(具体看换热效果);剩余未冷凝的油雾继续上升经隔板4中间通流孔进入上筒体5内的滤芯6继续凝结成油液,经回流管10回流至油箱。剩余极微量油烟和大量空气经阀门8进入风机后排出至大气。通过控制阀门8、9,控制风机流量及油箱真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筒体可采用一体式或上下分体式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管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换热,包括但不限于管壳式、板壳式、板式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媒可进行更换,除可用循环水进行换热外,可采用其他媒介进行降温,包括但不限于空气、水及其他冷媒。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层滤芯可采用一组滤芯或多组滤芯。
本实用新型改进油雾分离的装置通过使用换热管,对油雾进行冷凝降温,使大部分油雾冷凝成油滴而加以回收,增加回收效率,并且可以通过在普通油雾分离器装置基础上进行改造实现,结构合理,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改进油雾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下筒体,换热管,上筒体和滤芯;
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下筒体内;
所述滤芯设置在所述上筒体内;
所述下筒体上端与所述上筒体连接,所述下筒体下端设有油雾进口,所述油雾进口连接油箱的油雾出口以接入油雾;
所述下筒体的下端设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连接所述油箱以将所述油雾凝结成的油液回流至所述油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油雾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隔板;
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下筒体和上筒体之间,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通流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油雾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筒体的下端设有回流管,所述上筒体的回流管连接所述油箱以将所述油雾经所述滤芯凝结成的油液回流至所述油箱。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改进油雾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筒体和所述上筒体为一体成形。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改进油雾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为管壳式、板壳式或板式。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改进油雾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采用循环冷媒方式进行换热。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改进油雾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为一组滤芯或多组滤芯。
CN202221102253.6U 2022-05-09 2022-05-09 改进油雾分离的装置 Active CN2175493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02253.6U CN217549322U (zh) 2022-05-09 2022-05-09 改进油雾分离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02253.6U CN217549322U (zh) 2022-05-09 2022-05-09 改进油雾分离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49322U true CN217549322U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73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02253.6U Active CN217549322U (zh) 2022-05-09 2022-05-09 改进油雾分离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493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97400U (zh) 一种空冷凝汽器抽真空系统
CN2856907Y (zh) 管外冷凝型等流速汽-液换热器
CN203549781U (zh) 利用余热的除氧器
CN217549322U (zh) 改进油雾分离的装置
CN220327961U (zh) 一种蒸馏酒精冷凝器
CN1971192A (zh) 高效管外冷凝换热器
CN201306933Y (zh) 一种冷凝器
CN200941017Y (zh) 等流速高效显热回收器
CN202692762U (zh) 一种低阻力降的蒸发式冷却装置
CN210268320U (zh) 板程分流式板式换热器
CN201407074Y (zh) 喷射式汽封冷却器
CN209386611U (zh) 一种满液式冷凝器蒸发器组合系统
CN216977594U (zh) 一种蒸发式冷凝塔
CN2415821Y (zh) 液体用涡流脱气器
CN205860802U (zh) 一种低压蒸汽间壁冷凝装置
CN212657916U (zh) 一种炼油设备新型冷凝器
CN213747397U (zh) 一种冷凝器
CN220705942U (zh) 一种气液分离冷凝器
CN2814303Y (zh) 一种热管换热器
CN216011823U (zh) 多台模块组合的蒸发湿帘空冷器
CN218890151U (zh) 一种低温冷凝水的热能回收系统
CN218458675U (zh) 一种内置式塔顶冷凝装置
CN215799346U (zh) 一种粗苯冷凝冷却器放散苯气回收装置
CN217559804U (zh) 除氧器乏汽回收系统
CN219865563U (zh) 一种带油气回收的压缩机组油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