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48554U - 复合垫片及大输液包装用组合盖 - Google Patents

复合垫片及大输液包装用组合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48554U
CN217548554U CN202220518028.4U CN202220518028U CN217548554U CN 217548554 U CN217548554 U CN 217548554U CN 202220518028 U CN202220518028 U CN 202220518028U CN 217548554 U CN217548554 U CN 2175485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part
gasket
composite
puncture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1802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卫东
梁爱民
徐洪海
鲍文锦
李会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nolit Hansen Packaging Tech Bj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nolit Hansen Packaging Tech Bj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nolit Hansen Packaging Tech Bj Ltd filed Critical Renolit Hansen Packaging Tech Bj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1802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485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485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485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复合垫片及大输液包装用组合盖,该复合垫片包括呈薄片状的弹性主体和对弹性主体起到支撑作用的支撑骨架,弹性主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供穿刺器插入的至少一个穿刺部,且弹性主体的边缘沿弹性主体的周向形成有环形的密封部,支撑骨架设置于弹性主体的内部且位于穿刺部与密封部之间的位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大输液包装用组合盖中的垫片成本高、密封性能以及支撑性能不佳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复合垫片及大输液包装用组合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输液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垫片及大输液包装用组合盖。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大输液包装用组合盖基本上都是使用塑料外盖与橡胶(或弹性体)垫片组装形成。垫片的尺寸较大,成本较高,而且对垫片的性能要求较高。
近些年虽然出现了使用双色成型技术将弹性体和外盖一次成型,简化了组装,但该种生产方式最多是在采用易撕膜开启方式的盖子上的应用,如果在其他开启方式的盖子上使用,由于工艺和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受到弹性体的支撑性能和成本等方面的限制,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另外,橡胶垫片以及弹性体垫片有分别存在着自身的缺点:橡胶垫片的生产上工艺环节冗长,存在能耗高、边角料处理困难、环保压力大等问题;弹性体垫片存在封闭性能不好、成型效率不高、价格偏贵等问题,这些都对弹性体替代橡胶垫片造成阻碍。
针对相关技术中大输液包装用组合盖中的垫片成本高、密封性能以及支撑性能不佳的问题,目前尚未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复合垫片及大输液包装用组合盖,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垫片及大输液包装用组合盖,在保持垫片具备原有回弹性以及对穿刺器良好抱持性能的同时,通过骨架的设置增加了垫片的硬度,大大提高了垫片的支撑性,巧妙解决了垫片的硬度与弹性无法兼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垫片及大输液包装用组合盖,在穿刺器的穿刺部位以及与盖体相贴合的部位均保留良好的弹性,从而确保对穿刺器良好的抱持性能以及与盖体之间的稳定的密封性能,适于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垫片,所述复合垫片包括呈薄片状的弹性主体和对所述弹性主体起到支撑作用的支撑骨架,所述弹性主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供穿刺器插入的至少一个穿刺部,且所述弹性主体的边缘沿所述弹性主体的周向形成有环形的密封部,所述支撑骨架设置于所述弹性主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穿刺部与所述密封部之间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穿刺部位于所述弹性主体的顶部中间位置,在所述穿刺部上设置有凹槽或者环形凸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位于所述弹性主体的下方设置有提高对所述穿刺器抱持能力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竖向设置且所述固定环的顶端与所述弹性主体的底部连接,所述固定环的中空位置与所述穿刺部竖向相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一避空槽,各所述第一避空槽沿所述固定环的周向环设于所述固定环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各所述第一避空槽均为弧形凹槽,各所述第一避空槽沿所述固定环的周向均匀且间隔分布,以围绕所述固定环的外侧形成环形避空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骨架的顶部和底部均显露于所述弹性主体的外部,所述支撑骨架的顶部与所述弹性主体的顶部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支撑骨架的底部与所述弹性主体的底部处于同一平面内,且所述支撑骨架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避空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骨架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弹性主体填充入各所述通孔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骨架采用塑料制成;所述弹性主体采用热塑性弹性体制成,且所述支撑骨架与所述弹性主体采用双色成型方法粘结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输液包装用组合盖,所述大输液包装用组合盖包括盖体和上述的复合垫片,所述复合垫片设置于所述盖体的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垫片的弹性主体与所述盖体的内壁紧密贴合。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复合垫片及大输液包装用组合盖的特点及优点是:在呈薄片状的弹性主体内增设支撑骨架,通过支撑骨架对弹性主体起到支撑的作用,在通过弹性主体使垫片能够保持原有回弹性的同时,增加了垫片的硬度,大大提高了垫片的支撑性,达到了垫片的硬度与弹性兼顾的效果;另外,由于在弹性主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穿刺部,且在弹性主体的边缘沿其周向形成有环形的密封部,穿刺部可供穿刺器插入并对穿刺器提供稳定的夹持力,密封部能够确保弹性主体与盖体的内壁之间密封良好,保证盖体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复合垫片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复合垫片的仰视图。
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标号为:
1、支撑骨架; 101、第二避空槽;
2、弹性主体; 201、穿刺部;
202、固定环; 203、第一避空槽;
204、密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的顶、底等具有指示方向性的词语,均以附图2、附图3中所示的方向为准,在此并说明。
实施方式一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垫片,该复合垫片包括弹性主体2和支撑骨架1,支撑骨架1用于对弹性主体2起到支撑作用,弹性主体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供穿刺器插入的至少一个穿刺部201,且弹性主体2的边缘沿弹性主体2的周向形成有圆环形的密封部204,支撑骨架1设置于弹性主体2的内部且位于穿刺部201与密封部204之间的位置,使得弹性主体2能够保留原有垫片在该位置对穿刺器的抱持、回弹密闭以及减少落屑等性能,与盖体相配合的部位也能实现保证良好的接触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在呈薄片状的弹性主体2内增设支撑骨架1,明显降低了垫片的成本,而且通过支撑骨架1可对弹性主体2起到支撑的作用,在通过弹性主体2使垫片能够保持原有回弹性的同时,增加了垫片的硬度,大大提高了垫片的支撑性,达到了垫片的硬度与弹性兼顾的效果;另外,由于在弹性主体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穿刺部201,且在弹性主体2的边缘沿其周向形成有环形的密封部204,穿刺部201可供穿刺器插入并对穿刺器提供稳定的夹持力,密封部204能够确保弹性主体2与盖体的内壁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从而保证盖体的正常使用。
本本实用新型中,复合垫片的主要功能区域以及需要与盖体配合密封的位置均设置为弹性主体2,以实现现有垫片的功能,而其他区域则可以用支撑骨架1替代。在复合垫片的顶部以及边缘与盖体的内壁相接触的位置均设置为弹性主体2,在其内部的支撑骨架1的支撑作用下可以有效的与外壁的对应位置上的内壁紧密接触,形成密封面,防止液体渗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弹性主体2呈圆形薄片状结构,使其能够与圆形的盖体相适配。当然,弹性主体2也可根据盖体的形状设置成不同的形状,能保证与盖体相适配,且两者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密封即可。其中,弹性主体2的厚度根据所采用的材料的硬度以及与密封性的要求进行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穿刺部201位于弹性主体2的顶部中间位置,在穿刺部201上设置有凹槽或者环形凸台,从而可通过凹槽或者环形凸台作为穿刺部201的标记。通过穿刺部201可对穿刺器(或钢针)进行稳定的抱持和密封,并通过标记位置的设置能够为穿刺器(或钢针)的插入起到引导的作用。其中,穿刺部201上的凹槽或者环形凸台可为圆形、方形或者其他形状,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4所示,位于弹性主体2的下方设置有固定环202,固定环202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圆筒状结构固定环202的顶端与弹性主体2的底部连接,固定环202的中空位置与穿刺部201在竖直方向上相对设置。穿刺器(或钢针)在穿透穿刺部201的过程中穿过固定环202的中空位置伸入至弹性主体2的下方,由于穿刺器(或钢针)的穿过会引起固定环202的形变而使其向轴心方向收缩,从而增加对穿刺器(或钢针)的抱持作用。由于固定环202呈圆筒状结构,使其内壁与穿刺器(或钢针)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能够防止较粗的穿刺器(或钢针)刺穿时过度挤压而造成材料较大的变形,以改善弹性主体2的回弹封闭性能。
进一步的,如图2、图4所示,弹性主体2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一避空槽203,各第一避空槽203沿固定环202的周向环设于固定环202的外侧。通过各第一避空槽203的设置,可穿刺器(或钢针)穿刺过程中减少对周边位置上弹性主体2的挤压,保证弹性主体2整体与盖体之间处于稳定密封状态,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对穿刺器(或钢针)的抱持作用。
具体的,如图2、图4所示,各第一避空槽203均为弧形凹槽,各第一避空槽203沿固定环202的周向均匀且间隔分布,以围绕固定环202的外侧形成环形避空结构,以确保穿刺器(或钢针)的周向均匀受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支撑骨架1的顶部和底部均显露于弹性主体2的外部,支撑骨架1的顶部与弹性主体2的顶部处于同一平面内,支撑骨架1的底部与弹性主体2的底部处于同一平面内。上述显露的部位保证即没有穿刺器(或钢针)穿过,也不会破坏垫片与盖体之间的密封性,不会对垫片的功能区域造成影响即可。尽可能提高对弹性主体2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的,如图3、图4所示,支撑骨架1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避空槽101,在增加支撑骨架1强度的同时,具有减轻重量和降低与液体接触后的缩水程度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骨架1可以为多种结构,其根据复合垫片的结构以及成型技术的要求进行调整。具体的,支撑骨架1可为与弹性主体2相连接的平板状结构,也可在支撑骨架1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弹性主体2填充入各通孔中,该结构有助于提高支撑骨架1与弹性主体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增强二者连接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骨架1与弹性主体2采用双色成型方法粘结成一体。其中,双色成型方法是现有的成型技术,也被称为共注射成型技术(Co-injection technology),是指使用具有两个注射单元的注塑机,将不同色泽或者不同种类的塑料同时或者顺序注射进同一模具的成型方法。通过该方法制作复合垫片,能够达到最优的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效果,适于推广使用。
进一步的,支撑骨架1可采用但不限于塑料制成;弹性主体2可采用但不限于热塑性弹性体制成,热塑性弹性体具备塑料的加工特性,在受热时可熔化,冷却后定型,具备相应的物力机械性能,因此,热塑性弹性体适于与塑料制成的支撑骨架1进行粘合并形成一个整体。具体的过程为:通过双色成型工艺先成型塑料的支撑骨架1,然后再向模具内注入受热熔化后的热塑性弹性体,使其包裹支撑骨架1,冷却定型后完成本实用新型复合垫片的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垫片的特点及优点是;
一、该复合垫片在弹性主体2内设置支撑骨架1,通过支撑骨架1对弹性主体2进行支撑,一方面能够明显降低垫片的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支撑骨架1的支撑能力解决了现有垫片在硬度与弹性之间相冲突的问题,无需为改善垫片对穿刺器(或钢针)的夹持性而提高垫片整体的硬度,而使其回弹性能受损。
二、该复合垫片中,弹性主体2位于垫片的功能区域以及需要与盖体配合密封的位置,垫片的功能区域能够继续保留对穿刺器(或钢针)良好的夹持性、回弹密封性以及最优的落屑等性能,而且垫片需要与盖体配合密封的位置均能够通过弹性主体2与盖体的内壁紧密配合,保证对盖体良好的密封性。
三、该复合垫片通过双色成型技术对弹性主体2与支撑骨架1粘接形成一体结构,生产高效,结构稳定。
四、该复合垫片可以设计为与现有橡胶材质的垫片相同的尺寸,且保留现有橡胶材质的功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垫片可直接替换现有的橡胶(或弹性体)材质的垫片,从而避免组合盖生产时模具和设备的变更和投资,也不会对其他生产设备产生影响,可直接使用现有的生产设备,并与现有的组合盖进行装配。
五、该复合垫片中,弹性主体2采用热塑性弹性体制成,与现有的橡胶材料相比,热塑性弹性体属于热塑性可重复加工材料,加工简单且加工能耗小,比橡胶材料更环保、节能。
实施方式二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输液包装用组合盖,该大输液包装用组合盖包括盖体和上述的复合垫片,复合垫片设置于盖体的内部,且复合垫片的弹性主体2与盖体的内壁紧密贴合,以达到复合垫片与盖体之间良好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大输液包装用组合盖的生产过程为:通过双色注塑机直接注塑成型上述的复合垫片,然后将复合垫片与盖体(包括外盖、内盖)用组装机组合在一起,即可完成大输液包装用组合盖的组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复合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垫片包括呈薄片状的弹性主体和对所述弹性主体起到支撑作用的支撑骨架,所述弹性主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供穿刺器插入的至少一个穿刺部,且所述弹性主体的边缘沿所述弹性主体的周向形成有环形的密封部,所述支撑骨架设置于所述弹性主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穿刺部与所述密封部之间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部位于所述弹性主体的顶部中间位置,在所述穿刺部上设置有凹槽或者环形凸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垫片,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弹性主体的下方设置有提高对所述穿刺器抱持能力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竖向设置且所述固定环的顶端与所述弹性主体的底部连接,所述固定环的中空位置与所述穿刺部竖向相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一避空槽,各所述第一避空槽沿所述固定环的周向环设于所述固定环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垫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避空槽均为弧形凹槽,各所述第一避空槽沿所述固定环的周向均匀且间隔分布,以围绕所述固定环的外侧形成环形避空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的顶部和底部均显露于所述弹性主体的外部,所述支撑骨架的顶部与所述弹性主体的顶部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支撑骨架的底部与所述弹性主体的底部处于同一平面内,且所述支撑骨架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避空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弹性主体填充入各所述通孔中。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复合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采用塑料制成;所述弹性主体采用热塑性弹性体制成,且所述支撑骨架与所述弹性主体采用双色成型方法粘结成一体。
9.一种大输液包装用组合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输液包装用组合盖包括盖体和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垫片,所述复合垫片设置于所述盖体的内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输液包装用组合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垫片的弹性主体与所述盖体的内壁紧密贴合。
CN202220518028.4U 2022-03-09 2022-03-09 复合垫片及大输液包装用组合盖 Active CN2175485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18028.4U CN217548554U (zh) 2022-03-09 2022-03-09 复合垫片及大输液包装用组合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18028.4U CN217548554U (zh) 2022-03-09 2022-03-09 复合垫片及大输液包装用组合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48554U true CN217548554U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68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18028.4U Active CN217548554U (zh) 2022-03-09 2022-03-09 复合垫片及大输液包装用组合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485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80131B2 (en) Passive horn integrally formed by using thermoplastic vulcanized rubb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8819097A (zh) 一种采用液态硅橡胶一体成型的被动喇叭及其制备方法
CN217548554U (zh) 复合垫片及大输液包装用组合盖
CN114652609A (zh) 复合垫片及大输液包装用组合盖
CN201079561Y (zh) 组合密封盖
KR200424083Y1 (ko) 수액팩용 밀봉 캡 및 그것을 제조하는 금형
CN210552632U (zh) 一种汽车密封条的双色注塑模具
CN205148998U (zh) 等静压成型模具密封结构
CN204050331U (zh) 药用组合盖
JP3794329B2 (ja) 成形型
CN213082151U (zh) 一种可提高防水性能的二次注塑耳标
CN207052636U (zh) 一种高密封性的动力电池顶盖
CN212447873U (zh) 一种改进的发泡注入式鞍座
CN112497582A (zh) 一种用于机舱罩生产使用的新型硅胶模具
CN205215720U (zh) 一种一体成型输液袋用配件
CN205411664U (zh) 一种一体成型组合盖
CN210634050U (zh) 一种针阀式热流道注塑模具
CN211683057U (zh) 一种pu类模具预埋装置
CN214357240U (zh) 一种具有防漏功能的润滑油实用塑料瓶
CN205411669U (zh) 一种一体成型组合盖
CN219595236U (zh) 一种药用热塑性弹性体垫片
CN215536613U (zh) 注射成型双孔贴膜药用密封盖
CN205411665U (zh) 一种一体成型组合盖
CN220792034U (zh) 一种液态硅胶防水防尘密封圈
CN205215721U (zh) 一种一体成型组合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