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47266U - 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47266U
CN217547266U CN202220704639.8U CN202220704639U CN217547266U CN 217547266 U CN217547266 U CN 217547266U CN 202220704639 U CN202220704639 U CN 202220704639U CN 217547266 U CN217547266 U CN 2175472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atomizing
frame
atomizing devic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0463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伟林
张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0463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472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472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472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雾化装置。一种雾化装置包括:雾化组件、电芯以及连接件。电芯包括电性连接的主体和极耳,所述极耳设于所述主体远离所述雾化组件的一端。连接件电性连接所述雾化组件和所述极耳。上述雾化装置,将电芯倒置,使得电芯的极耳端远离雾化组件,从而使得电芯能够适应雾化装置壳体底部相对其余部分较薄的形状,有利于降低雾化装置的设计和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雾化装置的迅速发展,业界对雾化装置的形状和尺寸要求也越来越高,雾化装置逐渐朝着超薄化的趋势发展。其中,为适应超薄化的需求,雾化装置的壳体形状不断调整。然而,目前的电芯的形状难以适应雾化装置壳体形状的改变,影响电芯在雾化装置中的组装和布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雾化装置,以使得电芯能够适应雾化装置壳体形状的改变。
一种雾化装置,包括:
雾化组件;
电芯,包括电性连接的主体和极耳,所述极耳设于所述主体远离所述雾化组件的一端;以及,
连接件,电性连接所述雾化组件和所述极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框架,所述框架抵接所述电芯,所述连接件包括电性连接的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位于所述雾化组件和所述电芯之间,所述第一子部一端连接所述雾化组件,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子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部沿所述框架的外侧壁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容置所述电芯和所述框架的壳体,所述框架位于所述电芯和所述壳体之间,所述第二子部位于所述框架和所述壳体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子部的第三子部,所述第三子部位于所述框架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雾化组件和所述电芯之间的咪头,所述第三子部一端连接所述咪头,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子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部凹向所述咪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包括电性连接的雾化芯和电极,所述连接件电性连接所述电极和所述极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相互连接的顶盖和底座,所述雾化芯设于所述顶盖和所述底座之间,所述底座设有通孔,所述电极穿设所述通孔以外露于所述底座,所述连接件电性连接所述电极外露于所述底座的部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设有连通所述顶盖的进气通道,所述通孔设有两个,两个通孔分别设于所述进气通道相背的两侧,所述电极设有两个,所述电极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电极穿设对应的一个所述通孔。
上述雾化装置,将电芯倒置,使得电芯的极耳端远离雾化组件,由于电芯的极耳端相对其余部分通常较薄,如此设置使得电芯能够适应雾化装置壳体底部相对其余部分较薄的形状,从而无需针对壳体底部较薄的形状重新设计电芯,进而降低雾化装置的设计和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些实施例中雾化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雾化装置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一些实施例中雾化装置部分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些实施例中雾化组件、连接件以及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壳体;110、出气通道;120、储液仓;20、电池组件;210、电芯;2110、主体;2120、极耳;220、框架;30、雾化组件;310、雾化芯;320、电极;40、连接件;410、第一子部;420、第二子部;50、顶盖;60、底座;610、雾化腔;620、通孔;630、进气通道;70、咪头;80、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图1为一些实施例中雾化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一些实施例中雾化装置部分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装置可包括壳体10以及容置于壳体10内的电池组件20和雾化组件30,电池组件20与雾化组件30电性连接,电池组件20能够为雾化组件30供电,使得雾化组件30能够将气溶胶生成基质雾化形成气溶胶供用户抽吸。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组件20包括电芯210,电芯210具有电芯210连接的主体2110和极耳2120,极耳2120设于主体2110远离雾化组件30的一端,极耳2120所在一端为电芯210的极耳2120端。雾化装置还包括连接件40,连接件40电性连接雾化组件30和极耳2120,从而使得电芯210能够为雾化组件30供电。
可以理解的是,一般的电芯210的主体2110在极耳2120端处的尺寸会小于主体2110其他部分的尺寸,而随着雾化装置超薄化趋势的发展,部分雾化装置出现了壳体10的底部变薄的设计,即壳体10对应电芯210的极耳2120一端的尺寸相对壳体10的其他部分而言更小。由此,上述雾化装置,将电芯210倒置,使得电芯210的极耳2120端远离雾化组件30,使得电芯210极耳2120端较薄的形状能够适应壳体10底部较薄的形状设计。相对于传统的雾化装置的极耳端靠近雾化组件的设计,本申请的雾化装置无需针对壳体10底部较薄的形状重新设计电芯210,能够降低雾化装置的设计和制造成本,同时也更有利于壳体10的超薄化设计。
一并结合图2、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组件30包括电性连接的雾化芯310和电极320,连接件40电性连接电极320和极耳2120,电芯210通过电极320为雾化芯310供电,使得雾化芯310能够将气溶胶生成基质雾化形成气溶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装置还包括相互连接的顶盖50和底座60,顶盖50和底座60之间形成雾化腔610,雾化芯310位于顶盖50和底座60之间并位于雾化腔610内。底座60还设有通孔620,电极320穿设通孔620以外露于底座60,连接件40电性连接电极320外露于底座60的部分。设置电极320穿设底座60以在底座60外与连接件40电性连接,有利于缩小顶盖50和底座60在雾化装置中的占用空间,从而提升雾化装置的空间利用率,同时也能够使得雾化组件30与连接件40的电性连接更加稳定,不容易受雾化芯310等其他元件的干扰。
请再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还设有出气通道110和储液仓120,储液仓120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且储液仓120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能够流至雾化芯310处。底座60可设有进气通道630,进气通道630、雾化腔610以及出气通道110依次连通,空气从进气通道630内进入雾化腔610,雾化芯310在雾化腔610内将气溶胶生成基质雾化形成气溶胶,雾化腔610内形成的气溶胶从出气通道110流出供用户抽吸。当然,图1仅为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雾化装置的示意图,并非对本申请中雾化装置结构的限定,雾化装置中进气通道630、出气通道110、储液仓120等结构还可有其他设置方式,只要电芯210的极耳2120端倒置的设计能够适应壳体10底部较薄的设计即可。
参考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60设有两个通孔620,雾化组件30设有两个电极320,雾化装置设有两个连接件40,两个电极320与两个通孔620一一对应,两个连接件40与两个电极320一一对应。每个电极320穿设对应的一个通孔620,每个连接件40电性连接对应的一个电极320,且两个通孔620分别位于进气通道630相背的两侧。两个电极320位于进气通道630的两侧,使得两个连接件40也能够位于进气通道630相背的两侧,从而有利于优化雾化装置的空间布局,进而有利于雾化装置的超薄化设计。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的横截面具有长轴方向和短轴方向,且壳体10对应长轴方向的尺寸大于短轴方向的尺寸,两个电极320的连线对应壳体10的长轴方向,两个连接件40的连线也对应壳体10的长轴方向。由此,两个电极320与两个连接件40的位置配置能够与壳体10的形状配合,进一步有利于雾化装置的超薄化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装置还包括咪头70,咪头70设于雾化组件30和电芯210之间。例如,雾化装置还包括连接底座60的固定座80,固定座80位于底座60和电芯210之间,咪头70设于固定座80内。咪头70电性连接电芯210,进气通道630经过咪头70,咪头70能够根据进气通道630内的气流情况而控制电芯210向雾化组件30供电。例如,当空气从进气通道630进入雾化腔610时,空气会经过咪头70,使得咪头70感应到用户的抽吸动作从而控制电芯210向雾化组件30供电,进而使得雾化芯310能够将气溶胶生成基质雾化形成气溶胶供用户抽吸。当然,图2所示的咪头70及固定座80仅为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实际上,咪头70和固定座80还可有其他设置,例如,固定座80可与底座60一体成型并连接电池组件20,或者,固定座80、底座60与电池组件20均独立设置。
一并结合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组件20还包括框架220,框架220抵接电芯210,例如,电芯210设于框架220内。设置框架220能够提升电芯210在壳体10内安装的稳定性,使得电芯210不容易摆动。电芯210与框架220的具体设置方式不限,例如,电芯210容置于框架220内,电芯210被框架220的多个内表面限位,或者,电芯210通过双面胶纸与框架220粘连。一并结合图1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框架220同时抵接电芯210和壳体10,换言之,框架220被电芯210和壳体10夹持固定。当然,框架220的结构以及电芯210与框架220的配合还有其他的设置,只要框架220能够提升电芯210在壳体10内安装的稳定性即可。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4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子部410、第二子部420和第三子部(图未示出),第一子部410位于雾化组件30和电芯210之间,且第一子部410的端部电性连接电极320。第一子部410与电极320的电性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为焊接、冷压、缠绕等。第二子部420沿框架220背离电芯210的一侧,即沿框架220的外侧壁延伸,从而使得框架220能够对连接件40气道支撑作用,提升连接件40的结构强度。具体地,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子部420可位于框架220和壳体10之间,并分别被框架220和壳体10夹持,既有利于优化雾化装置的空间布局,也有利提升连接件40在雾化装置中的安装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子部至少部分于框架220内延伸,举例而言,第三子部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第二子部420和极耳2120,且整个第三子部收容于框架220内,或者,第三子部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二子部420,第三子部的中部于收容于框架220内,而第三子部远离第二子部420的一端于框架220对应极耳2120的位置伸出框架220并与极耳2120电性连接。第三子部至少部分容置于框架220内,能够进一步缩小雾化装置的占用空间,提升空间利用率,同时还能够使得框架220对连接件40提供保护作用,降低连接件40损坏的风险。
总结而言,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40靠近雾化组件30的一端电性连接电极320,并部分悬空设置于雾化组件30和电芯210之间,而后沿框架220背离电芯210的一侧延伸,进而进入框架220内,于框架220内延伸至极耳2120处与极耳2120连接,或者于框架220内延伸至极耳2120处穿出框架220与极耳2120电性连接。
当然,以上仅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40的设置方式的举例,连接件40还可有其他任意适用的设置方式,只要连接件40能够在极耳2120和电极320之间建立电性连接即可。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子部420与第三子部均于框架220内延伸,或者,第二子部420和第三子部均沿框架220的表面延伸,或者,第三子部部分沿框架220的表面延伸,另一部分于框架220对应极耳2120的位置穿设框架220而与极耳2120电性连接,等等。另外,第一子部410与固定座80的设置方式也不限,第一子部410可悬空于固定座80外侧,也可沿固定座80的外表面延伸,或者,第一子部410于固定座80内延伸,从而缩小连接件40的占用空间并使得固定座80能够对连接件40提供保护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第二子部420以及第三子部沿框架220的外表面延伸或者于框架220内部延伸的方式均可理解为第二子部420和第三子部经过框架220。
参考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40设有两个,两个第一子部410分别悬空设置于固定座80相背的两侧,两个第二子部420沿框架220相背的两个外表面延伸,能够优化两个连接件40的空间布局,使得两个连接件40更容易与两个电极320和两个极耳2120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部410的中部凹向咪头70。可以理解的是,两个电极320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以及咪头70的尺寸通常小于框架220相背的两个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当两个第二子部420沿框架220相背的两个外表面延伸,而第一子部410的端部电性连接电极320时,设置两个第一子部410的中部分别凹向咪头70,能够适应电极320、咪头70以及电芯210的形状和位置设计,从而减小连接件40的占用空间,提升空间利用率,同时也有利于第一子部410的两端更好地适应电极320以及框架220的位置,从而更好地与电机以及第二子部420电性连接。
更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子部在电性连接第二子部420以及极耳2120的同时,还电性连接咪头70。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子部可以为咪头70与极耳2120之间的连接导线,而第一子部410和第二子部420为电性连接电极320的焊线。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咪头70与极耳2120之间的连接导线同时还起到电性连接第二子部420和极耳2120的作用。将咪头70与极耳2120之间的连接导线以及连接件40的结构相结合,有利于减少雾化装置的走线,优化雾化装置的空间布局,同时降低雾化装置的设计和制造成本。当然,第三子部也可与咪头70的连接导线独立设置并在框架220中共同走线,例如,第三子部与咪头70的连接导线组成导线束,也能够起到简化雾化装置的走线的效果。
连接件40的材质及设置工艺也不限,只要能够电性连接电极320和极耳2120即可。具体地,第一子部410、第二子部420以及第三子部的其中两者或三者可一体成型设置,或者三者相互独立设置并通过焊接、冷压、缠绕等方式电性连接。例如,第一子部410、第二子部420以及第三子部为一体成型设置的导线,或者,第一子部410与第二子部420为为一体成型设置的导线,而第三子部为框架220表面的导电镀层或框架220内部的导电填充物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基于上述记载所变形得到的任意适用的电极320、连接件40以及极耳2120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只要连接件40能够实现电极320和极耳2120之间的电性连接,从而使得电芯210能够为雾化芯310供电即可。
另外,本申请所记载的电芯210的具体设置不限,只要能够适用于雾化装置中以对雾化芯310供电即可。电芯210包括但不限于为锂离子电池等。且根据电芯210的不同设置,极耳2120与主体2110的设置方式也可不同,例如,极耳2120可以为主体2110背离雾化组件30的一端引出的结构,或者,极耳2120设置于其他的载体上并通过导线、镀层等导线结构与主体2110电性连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雾化组件;
电芯,包括电性连接的主体和极耳,所述极耳设于所述主体远离所述雾化组件的一端;以及,
连接件,电性连接所述雾化组件和所述极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框架,所述框架抵接所述电芯,所述连接件包括电性连接的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位于所述雾化组件和所述电芯之间,所述第一子部一端连接所述雾化组件,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子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部沿所述框架的外侧壁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容置所述电芯和所述框架的壳体,所述框架位于所述电芯和所述壳体之间,所述第二子部位于所述框架和所述壳体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子部的第三子部,所述第三子部位于所述框架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雾化组件和所述电芯之间的咪头,所述第三子部一端连接所述咪头,另一端电性连接第二子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部凹向所述咪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电性连接的雾化芯和电极,所述连接件电性连接所述电极和所述极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互连接的顶盖和底座,所述雾化芯设于所述顶盖和所述底座之间,所述底座设有通孔,所述电极穿设所述通孔以外露于所述底座,所述连接件电性连接所述电极外露于所述底座的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连通所述顶盖的进气通道,所述通孔设有两个,两个通孔分别设于所述进气通道相背的两侧,所述电极设有两个,所述电极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电极穿设对应的一个所述通孔。
CN202220704639.8U 2022-03-29 2022-03-29 雾化装置 Active CN2175472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04639.8U CN217547266U (zh) 2022-03-29 2022-03-29 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04639.8U CN217547266U (zh) 2022-03-29 2022-03-29 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47266U true CN217547266U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71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04639.8U Active CN217547266U (zh) 2022-03-29 2022-03-29 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472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199281A1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013590U (zh) 电池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4431542A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7547266U (zh) 雾化装置
CN215381437U (zh) 密封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224797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8635311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112931963A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695283U (zh) 雾化底座、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650330U (zh) 电子雾化器
CN218635306U (zh) 电子雾化器
CN115399510A (zh) 电子雾化器
US20230329348A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stem and an electronic cigarette
CN216135191U (zh) 雾化芯、雾化组件及雾化器
CN215013591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407794U (zh) 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013592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921635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18790507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17906357U (zh) 一种便于自动化组装的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20274917U (zh) 结构紧凑的电子雾化装置
CN215270578U (zh) 用于雾化器的电极、用于电池杆的电极及其电极连接组件
CN218185226U (zh) 电子烟和用于电子烟的雾化装置
CN218921696U (zh) 供电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1011945U (zh) 电子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