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39714U - 多通道流体切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通道流体切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39714U
CN217539714U CN202221252806.6U CN202221252806U CN217539714U CN 217539714 U CN217539714 U CN 217539714U CN 202221252806 U CN202221252806 U CN 202221252806U CN 217539714 U CN217539714 U CN 2175397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witching
flow
assembly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5280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信富
沈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uron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uro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uron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uro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5280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397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397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397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通道流体切换装置,包括:阀体设置有至少一个切换腔、每个所述切换腔均连通有第一流通孔、第二流通孔及第三流通孔。装配于所述阀体且至少部分伸入对应所述切换腔的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转动切换所述第一流通孔和第三流通孔至少其中一者连通所述第二流通孔。与所述切换组件电连接的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切换组件的转动参数。第一流通孔、第二流通孔和第三流通孔分别用于连接至不同的流体输入或输出通道,切换组件控制第一流通孔和第三流通孔至少其中一个连通第二流通孔,从而使设备使用对应的流体在不同的流道间切换流动,切换效果好。

Description

多通道流体切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通道流体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系统中的设备需要切换使用二种流体介质时,通常需要在每个流体介质输送的管路上设置电磁阀,每个电磁阀对应控制一个管路的流体介质输送至设备。
然而,每一路流体的输送管路均通过电磁阀进行控制,不仅所需连接的管路多,所占据空间大,整个流体流通系统所需的成本高。而且,每个管路的电磁阀独立控制,电气控制复杂,因此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通道流体切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多通道流体切换装置,包括:
阀体,设置有至少一个切换腔、每个所述切换腔均连通有第一流通孔、第二流通孔及第三流通孔;
装配于所述阀体并与所述切换腔相对应的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切换腔,所述切换组件转动切换所述第一流通孔和第三流通孔至少其中一者连通所述第二流通孔;
与所述切换组件电连接的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切换组件的转动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切换组件包括换向阀芯模块和驱动连接于所述换向阀芯模块的驱动装置,所述换向阀芯模块包括固定于所述阀体的装配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装配架的阀板组件和与所述阀板组件连接的驱动组件,所述装配架封闭所述切换腔的开口,所述装配架设置有间隔分布的主流道和两个分支流道,所述第一流通孔连通至其中一个分支流道,所述第三流通孔连通至另一个分支流道,所述第二流通孔连通至所述主流道;
所述阀板组件将所述主流道和所述分支流道分隔开,所述阀板组件设置有导通孔,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驱动组件及所述阀板组件转动,所述导通孔将所述主流道与至少一个分支流道按比例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配架包括底座和连接于所述底座的安装架,两个及以上所述分支流道贯穿所述底座,所述底座和所述安装架连接所形成的侧壁具有所述主流道,所述阀板组件位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安装架的合围区域内,部分所述阀板组件贯穿所述安装架并与所述安装架另一侧的所述驱动组件固定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驱动组件齿轮驱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安装于所述阀体的感应元件,所述感应元件与所述驱动组件相对设置,所述驱动装置根据所述感应元件的电信号带动所述驱动组件往复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安装于所述阀体的控制板及指示灯组件,所述指示灯组件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切换腔设置有间隔分布的两个及以上,每个切换腔对应安装一个所述换向阀芯模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阀体包括安装面,所述第一流通孔、第二流通孔及第三流通孔均设置于所述安装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通孔、第二流通孔和第三流通孔呈三角分布。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阀体包括底座和盖设于所述底座的壳体,所述底座包括呈环形凸起的至少一个安装凸台,所述切换腔位于所述安装凸台,所述第一流通孔、第二流通孔及第三流通孔均贯穿所述底座,所述切换组件插接连接于所述安装凸台。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第一流通孔、第二流通孔和第三流通孔分别用于连接至不同的流体输入或输出通道,切换组件控制第一流通孔和第三流通孔至少其中一个连通第二流通孔,从而使设备使用对应的流体在不同的流道间切换流动,切换效果好。切换装置为一个整体,可同步实现不同流体的切换使用或比例调节,整体管路布局简化,集成性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通道流体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多通道流体切换装置的仰视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多通道流体切换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切换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换向阀芯模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换向阀芯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阀体10;安装面11;第一流通孔12;第二流通孔13;第三流通孔14;壳体15;底座16;安装凸台161;切换腔17;切换组件20;驱动装置21;驱动电机211;驱动齿轮212;换向阀芯模块22;装配架221;主流道2211;分支流道2212;安装架2213;座体2214;阀板组件222;导通孔2221;转轴架2222;动模片2223;驱动组件223;齿轮主体2231;轮齿组2232;感应元件23;控制模块3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通道流体切换装置,该多通道流体切换装置用于控制两种流体介质流入对应的做功装置内,例如,做功装置设置为发动机等部件,流体介质设置不同凝点的燃油;做功装置设置为混料装置,该混料装置用于将两种流体按比例配比。
多通道流体切换装置包括阀体10、装配于阀体10的至少一个切换组件20及控制模块30。控制模块30分别与切换组件20电连接,以控制切换组件20的转动参数。
阀体10配置为刚性结构件,其用于连接管路,以完成流体介质的传输通道的转化。阀体10设置有切换腔17、与切换腔17连通的第一流通孔12、第二流通孔13及第三流通孔14。可选地,第一流通孔12、第二流通孔13及第三流通孔14均处于同一安装面11,以方便共同连接至流道系统。可选地,第一流通孔12、第二流通孔13和第三流通孔14呈三角分布,作为优选,第一流通孔12、第二流通孔13和第三流通孔14三者的中心线处于同一圆周线。第一流通孔12、第二流通孔13和第三流通孔14均处于切换组件20的转动范围内,以构成通道切换,所需操作空间小,开口集中度高。
例如,阀体10配置有安装面11,第一流通孔12、第二流通孔13及第三流通孔14的轴线均垂直于安装面11。安装面11配置为平面结构,提合安装至做功装置的表面或者安装至与做功装置连接的转换部件的平面,从而减小管路设置要求,提高流体介质直接输送至做功装置的便捷性。
切换腔17和输出腔102为相对独立的两个腔体结构,切换组件20安装于阀座,且至少部分切换组件20伸入切换腔17,并将切换腔17的开口封闭,以使在第一流通孔12、第二流通孔13和第三流通孔14之间流通的流体在切换腔17内完成流道切换流通。
其中,控制模块30分别与切换组件20电连接,用于控制切换组件20的转动参数,切换组件20转动切换第一流通孔12和第三流通孔14至少其中一者连通第二流通孔13。具体地为,当切换组件20转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流通孔12与第二流通孔13连通,第三流通孔14与第二流通孔13阻断。当切换组件20转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流通孔12与第二流通孔13阻断,第三流通孔14与第二流通孔13连通。当切换组件20转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一方向时,第一流通孔12和第三流通孔14均与第二流通孔13连通,且连通的面积随着切换组件20的转动角度调整,以构成不同的配比。或者,当切换组件20转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另一方向时,第一流通孔12或第三流通孔14其中一者与第二流通孔13连通,且连通的面积随着切换组件20的转动角度调整,以构成不同的导通量。
在一实施例中,阀体10包括底座16和盖设于底座16的壳体15。壳体15罩设于底座16上,并与底座16之间形成内部的安装空间。底座16包括呈环形凸起的至少一个安装凸台161,切换腔17位于安装凸台161。其中,第一流通孔12、第二流通孔13及第三流通孔14均贯穿底座16,切换组件20插接连接于安装凸台161。作为优选,底座16设置有两个安装凸台161,每个安装凸台161安装有一个切换组件20,以构成多路通道的切换。值得的一提的是,同一个底座16可配置多个安装凸台16,每个安装凸台16可均安装一个切换组件20,以构成通道切换集群,切换集中度高,整体用空间小。
如图3至图6所示,切换组件20控制对应的流体介质流通路径,控制方式灵活多变。切换组件20为转动切换,其操作及结构简单,稳定性高。控制模块30能够控制切换组件20自动切换,其操控效果好。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切换组件20包括换向阀芯模块22和驱动连接于换向阀芯模块22的驱动装置21,驱动装置21安装于阀体10,换向阀芯模块22位于切换腔17内。
其中,换向阀芯模块22包括固定于阀体10的装配架221、可转动连接于装配架221的阀板组件222和与阀板组件222连接的驱动组件223。装配架221为框架形结构,其可由整体加工而成,也可由多个配件组合而成。如,装配架221由两个配件通过卡扣连接、螺旋连接、紧固件锁定连接等方式组合成一体。装配架221封闭切换腔17的开口,装配架221设置有间隔分布的主流道2211和两个分支流道2212,第一流通孔12连通至其中一个分支流道2212,第三流通孔14连通至另一个分支流道2212,第二流通孔13连通至主流道2211。
阀板组件222将主流道2211和分支流道2212分隔开,以使分支流道2212和主流道2211的通断通过阀板组件222控制。阀板组件222设置有导通孔2221,驱动装置21带动驱动组件223及阀板组件222转动,导通孔2221将主流道2211与至少一个分支流道2212按比例连通。驱动组件223用于连接驱动装置21,驱动装置21带动驱动组件223转动,继而使阀板组件222相应转动。分支流道2212的通道口位于导通孔2221的转动路径上,以使一个或多个分支流道2212与导通孔2221连通,从而使对应的分支流道2212内的流体进入到主流道2211内,流体流向和通道切换控制方便。
装配架221呈整体的框架结构,阀板组件222和驱动组件223装配于装配架221,构成一个模块化的预制件,零部件之间的组装方便。该预制件可以模块化装配至阀内,从而提高装配效率和阀芯的可靠性。可选地,每个分支流道2212的开口处设置有橡胶圈,该橡胶圈密封管路与装配架221结合部位,以使第一流通孔12与其中一个分支流道2212导通且结合部位密封,第二流通孔13与另一个分支流道2212导通且结合部位密封,提高密封性。
可选地,分支流道2212呈圆孔或椭圆孔,并且环绕底壁的中心线分布,以使阀板组件222能够逐一或定向连通分支流道2212。
驱动组件223位于安装架2213外并与驱动装置21连接。阀板组件222通过轴类部件穿过安装架2213并连接至驱动组件223,以使驱动组件223带动阀板组件222转动,从而改变阀板组件222相对于分支流道2212的转动角度,继而调节流体的种类及比例。可选地,驱动组件223配置为轴类的连接件或转接件,连接至驱动电机211、加速器等驱动装置21,以使驱动装置21直接驱动阀板组件222转动。可选地,驱动装置21与驱动组件223齿轮驱动连接。即,驱动组件223配置为齿轮结构,以使驱动组件223通过齿轮传动模式驱动阀板组件222转动,提高转动的稳定性。
具体地,驱动组件223包括齿轮主体2231和自齿轮主体2231表面凹陷形成的轮齿组2232,齿轮主体2231装配至装配架221。齿轮主体2231位于装配架221的收纳槽内,轮齿组2232构成内齿轮结构。齿轮主体2231套设于定位柱,以连接至转轴架2222,装配稳定性好。轮齿组2232与驱动装置21驱动连接,如,驱动装置21设置驱动电机211,驱动电机211的输出轴安装与轮齿组2232啮合的驱动齿轮212。进一步地,在齿轮主体2231设置有插接凹槽,定位柱插接于插接凹槽,以使驱动组件223与转轴架2222连接精度高。
进一步地,限位槽呈弧形凹陷,驱动组件223局部凸出并伸入限位槽。限位槽与转轴孔同轴设置,其能限定驱动组件223的最大转动范围,从而使阀板组件222在往复转动过程中灵活控制分支流道2212的开启尺寸和范围。进一步地,驱动组件223还包括自齿轮主体2231的外周壁凸出的限位凸台,限位凸台设置于齿轮主体2231的外周壁,并嵌入到限位槽内,从而构成限定齿轮主体2231的转动角度的方式,限定效果好。
进一步地,阀板组件222包括转轴架2222、动模片2223和抵接于动模片2223的弹性件,转轴架2222滑动连接于安装架2213。动模片2223在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紧密贴合于座体2214,结合精密性好。并且,动模片2223在转动过程中克服弹性件的弹性力移动,以提高转动的灵活性。可选地,弹性件配置为弹簧、橡胶垫、扁簧等弹性结构件。
动模片2223转动以导通对应的分支流道2212和主流道2211,其中,动模片2223配置有贯穿的导通孔2221,导通孔2221相对于转轴架2222的回转中心线偏心设置。导通孔2221设置为缺口或贯穿的通孔结构,导通孔2221为偏心孔,从而导通对应的分支流道2212,导通效果好。
座体2214和安装架2213可拆卸连接,两者拆装方便。可选地,座体2214还包括局部凸出的二个及以上的卡接臂,安装架2213还包括间隔分布的二条及以上的卡扣臂。卡扣臂与卡接臂卡接连接并在间隔空间处形成主流道2211。
如图2至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控制模块30包括安装于阀体10的感应元件23,感应元件23与驱动组件223相对设置,驱动装置21根据感应元件23的电信号带动驱动组件223往复转动。感应元件23配置为光电开关、行程开关、霍尔开关等感应组件,当驱动装置21带动驱动组件223转动预设角度,则驱动组件223触发感应元件23,以使感应元件23输出电信号。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30包括安装于阀体10的控制板及指示灯组件,指示灯组件与控制板电连接,指示灯组件用于输出指示灯光信号。控制板位于阀体10内,用于控制切换组件20的运行状态,并与外部进行信号传输控制。
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其它结构和原理与现有技术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Claims (10)

1.一种多通道流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设置有至少一个切换腔、每个所述切换腔均连通有第一流通孔、第二流通孔及第三流通孔;
装配于所述阀体并与所述切换腔相对应的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切换腔,所述切换组件转动切换所述第一流通孔和第三流通孔至少其中一者连通所述第二流通孔;
与所述切换组件电连接的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切换组件的转动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流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包括换向阀芯模块和驱动连接于所述换向阀芯模块的驱动装置,所述换向阀芯模块包括固定于所述阀体的装配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装配架的阀板组件和与所述阀板组件连接的驱动组件,所述装配架封闭所述切换腔的开口,所述装配架设置有间隔分布的主流道和两个分支流道,所述第一流通孔连通至其中一个分支流道,所述第三流通孔连通至另一个分支流道,所述第二流通孔连通至所述主流道;
所述阀板组件将所述主流道和所述分支流道分隔开,所述阀板组件设置有导通孔,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驱动组件及所述阀板组件转动,所述导通孔将所述主流道与至少一个分支流道按比例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道流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架包括底座和连接于所述底座的安装架,两个及以上所述分支流道贯穿所述底座,所述底座和所述安装架连接所形成的侧壁具有所述主流道,所述阀板组件位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安装架的合围区域内,部分所述阀板组件贯穿所述安装架并与所述安装架另一侧的所述驱动组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道流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驱动组件齿轮驱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道流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安装于所述阀体的感应元件,所述感应元件与所述驱动组件相对设置,所述驱动装置根据所述感应元件的电信号带动所述驱动组件往复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道流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安装于所述阀体的控制板及指示灯组件,所述指示灯组件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道流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腔设置有间隔分布的两个及以上,每个切换腔对应安装一个所述换向阀芯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多通道流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包括安装面,所述第一流通孔、第二流通孔及第三流通孔均设置于所述安装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通道流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通孔、第二流通孔和第三流通孔呈三角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流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包括底座和盖设于所述底座的壳体,所述底座包括呈环形凸起的至少一个安装凸台,所述切换腔位于所述安装凸台,所述第一流通孔、第二流通孔及第三流通孔均贯穿所述底座,所述切换组件插接连接于所述安装凸台。
CN202221252806.6U 2022-05-20 2022-05-20 多通道流体切换装置 Active CN2175397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52806.6U CN217539714U (zh) 2022-05-20 2022-05-20 多通道流体切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52806.6U CN217539714U (zh) 2022-05-20 2022-05-20 多通道流体切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39714U true CN217539714U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41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52806.6U Active CN217539714U (zh) 2022-05-20 2022-05-20 多通道流体切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397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808161C1 (ru) * 2022-12-12 2023-11-24 Публичн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Ракетно-космическая корпорация "Энергия" имени С.П. Королёва"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еления потока жидкости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808161C1 (ru) * 2022-12-12 2023-11-24 Публичн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Ракетно-космическая корпорация "Энергия" имени С.П. Королёва"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еления потока жидкости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53062B (zh) 多通道盘阀组件、多通道盘阀系统及其组装方法
KR101772698B1 (ko) 다방향 전환 밸브
CN215928493U (zh) 控制阀
US11953106B2 (en) Apparatus for handling fluid of an at least partially electrically driven vehicle
CN206944774U (zh) 流体换热组件
CN217539714U (zh) 多通道流体切换装置
US20240117885A1 (en) Driver and control valve
CN201288853Y (zh) 一种流量控制分流阀
CN201288837Y (zh) 一种流量控制阀
CN215830840U (zh) 整体式换向阀芯模块和阀
JP2004523709A (ja) 真空分配制御装置
CN115388215A (zh) 比例阀和具有其的冷却系统及车辆
CN214946603U (zh) 一种车用热管理集成水阀
CN114382921A (zh) 电动阀及其装配方法
CN114165624A (zh) 阀装置
CN114165621B (zh) 一种活塞式换向阀
CN219510182U (zh) 六通阀及温度控制系统
CN218954104U (zh) 集成式冷却液路切换阀及具有该切换阀的热管理系统
CN211924947U (zh) 流体输送阀和两用炉
CN219096480U (zh) 一种集成组件
CN219452969U (zh) 多档位电控燃气阀
CN217816134U (zh) 多路加压式电磁给油器
CN220204810U (zh) 双边电控燃气阀
CN218935362U (zh) 侧进底出式平开调温阀芯
CN219623297U (zh) 换向阀、换向系统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