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24736U - 一种空气炸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炸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24736U
CN217524736U CN202220970334.1U CN202220970334U CN217524736U CN 217524736 U CN217524736 U CN 217524736U CN 202220970334 U CN202220970334 U CN 202220970334U CN 217524736 U CN217524736 U CN 2175247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king tray
ribs
air
flow guide
silica g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7033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楼伟
陈龙
郭红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7033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247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247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247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现有空气炸锅在烹饪食材时食材存在受热不均的情况,需要用户对食材翻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炸锅,包括锅体组件以及设于所述锅体组件上方的热风组件,所述锅体组件包括锅体和与锅体可拆卸连接的烤盘;所述烤盘的周边与所述锅体之间有间隙,用以通过热风;所述热风在沿所述锅体侧壁向下扩散时具有周向旋转速度;在所述烤盘的底部设有导流筋,所述导流筋从所述烤盘的底部中心向边缘呈放射状延伸,用以引导周边的热风向中心扩散;在烤盘的底部设有导流筋,可以将进入底部的热风沿导流筋导流至烤盘中部,提高食材下表面的加热均匀性,改善食材受热不均的情况,省去用户对食材翻面的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炸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具体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气炸锅主要由上盖和锅体组件两部分组成,上盖里有热风组件,锅体组件内包含锅体和烤盘,烤盘放置在锅体内,烤盘上堆放食材。在烘培食材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烤盘上方的热风组件产生向下的热风来对食材的表面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由于烤盘上堆放了食材,热风吹到食材的表面后就转向、转向四周或向上运动,导致热风只能吹到食材的上表面,因此下表面难以加热均匀。且食材四周受到更多的热风加热,导致四周食材加热过度,中部加热不足,导致食材上表面也上色不均匀,因此为尽可能地避免这种受热不均的情况,在使用这种结构的空气炸锅进行烹饪过程时,用户需要把控好时间及时进行翻面。这会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空气炸锅在使用时存在食材受热不均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空气炸锅,能够改善食材受热不均的情况,提高用户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空气炸锅,包括锅体组件以及设于所述锅体组件上方的热风组件,所述锅体组件包括锅体和与锅体可拆卸连接的烤盘;所述烤盘的周边与所述锅体之间有间隙,用以通过热风;所述热风在沿所述锅体侧壁向下扩散时具有周向旋转速度;在所述烤盘的底部设有导流筋,所述导流筋从所述烤盘的底部中心向边缘呈放射状延伸,用以引导周边的热风向中心扩散;所述烤盘在导流筋的背风面设有跟随导流筋延伸的条状通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为:在竖直方向上,所述导流筋的长度,从烤盘外缘到中心逐渐减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导流筋在由烤盘边缘向中心延伸的路径为曲线,曲线的曲率圆心均在曲线的同一侧,所述周向旋转速度由曲率圆心指向与之对应的曲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导流筋通过对烤盘冲孔折边成型,在形成所述导流筋时,冲孔跟随所述导流筋并形成所述条状通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导流筋与所述锅体的底部相触;所述烤盘与所述锅体底部之间的空间被所述导流筋分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导流筋至少设有三个,所述导流筋于所述烤盘的底部圆周均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导流筋在位于烤盘的边缘端设有导流硅胶,所述导流硅胶的一端与所述导流筋连接,所述导流硅胶的另一端与所述锅体的内壁过盈配合,用以在锅体中固定所述烤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烤盘的边缘设有翻边,所述翻边朝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导流硅胶呈L状并贴合于所述烤盘的底部及翻边;所述导流硅胶一端与所述导流筋固定,其另一端延伸向所述翻边与所述锅体之间的间隙中且与所述翻边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为:在所述导流筋的端部以及所述翻边上均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导流硅胶固定孔,所述导流硅胶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固定孔适配的固定柱。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烤盘的底部设置有导流筋,可以将进入底部的热风沿导流筋导流至烤盘中部,提高食材下表面的加热均匀性,改善食材受热不均的情况,省去用户对食材翻面的操作,提高用户体验;所述导流筋由烤盘板材直接冲压折边成型,相比于单独设置导流筋成本较低。另外,设置曲线状的导流筋,充分利用康达效应的同时使导流筋迎合旋转的热风,两者在接触时,热风线速度与导流筋之间形成一个大角度的切线角,可以有效避免导流筋在导流热风时的动能损失,提高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锅体的剖视图,示出了锅体和其中的烤盘。
图2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烤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硅胶与所述烤盘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硅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所述锅体的俯视图,示出了热风的流动走向。
图6是图5中A处所指条状通孔的发大图,示出了该条状通孔的宽度在其延伸方向上的变化。
其中:100、锅体;200、烤盘;210、导流筋;220、条状通孔;230、导流硅胶;231、第一固定柱;232、第二固定柱;240、翻边;251、第一固定孔;252、第二固定孔;300、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炸锅,包括锅体组件以及设于所述锅体组件上方的热风组件。热风组件包括加热管及均热风扇,在工作时,通过均热风扇将加热管附近的热风往下吹向锅体组件,从而对食材进行加热。
如图1-3所示,所述锅体组件包括锅体100和与锅体100可拆卸连接的烤盘200。所述烤盘200为高导热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优选为铝板,其次也可以为冷板、不锈钢板等材料。通过采用高导热材料可以快速吸收热风中的热量,提高烤盘200的温度,从而达到煎烤的效果,加热食材热风吹不到的部位,提高加热均匀性。
在使用时,将烤盘200安装到锅体100内,再在烤盘200的中间放上待烹饪的食材,此时烤盘200距离锅体100底部有一定的距离。而烤盘200的表面又布满漏气孔,在烹饪过程中一部分热风吹拂到烤盘200上的食材表面,对食材进行加热,食材受热后汁液(油汁)渗出,然后顺着烤盘200的漏气孔滴落的烤盘200下方的空间内。
由于热风组件采用的均热风扇有较长的扇叶,越是靠近扇叶末端,其转速就越大,对应的风速、风力就越大,故相对于中心区域,烤盘200周边(即锅体侧壁附近)的风速、风力更大。而且通过扇叶的转动来产生的气流,除了有向下的运动速度,还具有周向旋转速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烤盘200的周边与所述锅体100之间有间隙300,间隙300在1cm左右。如此,沿着锅体100侧壁向下扩散的热风,就会通过该间隙300进入烤盘200下方区域。而由于周边的风力、风速较大,烤盘200中心区域风力较小,在加上烤盘200中心区域有食材,因此烤盘200在食材底部区域为低压区,从四周间隙300进入烤盘200下方区域的热风就会涌向烤盘200底部的中心区域(低压),进而将热量传输给食材的下表面。
为了更好的引导四周的热风补充中心的低压区域,本实施中,在所述烤盘200的底部设有导流筋210,所述导流筋210从所述烤盘200的底部中心向边缘呈放射状延伸,用以引导周边的热风向中心扩散;所述烤盘200在导流筋210的背风面设有跟随导流筋210延伸的条状通孔220。
由于越靠近周边的风力和风速就越大,为此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导流筋210,其在竖直方向上长度,从烤盘200外缘到中心逐渐减小,以适配风速。也就是越靠近周边,导流筋210距离烤盘200表面的距离越长,越靠近中心区域,导流筋210距离烤盘200表面的距离越短。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筋210是通过对烤盘200冲孔折边成型的,在形成所述导流筋210时,冲孔跟随所述导流筋210并形成所述条状通孔220。如此设计,方便生产加工,降低生产成本。
与之对应的,所述条形通孔的宽度,从烤盘200外缘到中心逐渐减小,详见图6,条形通孔位于中心区域的宽度为12mm,而位于烤盘200周边处的宽度为18mm。
在另一方面,锅体100的底部往往采用上凸面,中间高,四周低。采用周边长、中间短的导流筋210,在将烤盘200安装到锅体100中的时候,所述导流筋210与所述锅体100的底部相触,能贴合锅体100的底部,使所述烤盘200与所述锅体100底部之间的空间被所述导流筋210分隔,避免气流乱窜。
为进一步增强导流筋210的分隔效果,所述导流筋210设有4个,4个导流筋210于所述烤盘200的底部圆周均布。本实施中以4个导流筋210为例说明,但不仅限于此。
在烤盘200的径向上,导流筋210的长度大于烤盘200半径的2/3。若导流筋210长度过短,热风在径向运动时过了导流筋210的位置后就开始乱流,导致导流效果较差,整体均匀性较差,因此采用如此长度的导流筋210能够起到很好的稳流效果,减少乱流的出现。
为了进一步增强导流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筋210在由烤盘200边缘向中心延伸的路径为曲线,曲线的曲率圆心均在曲线的同一侧,所述周向旋转速度由曲率圆心指向与之对应的曲线。
在本实施例中,曲线优选为圆弧,仅有一个曲率。如图5所示,以烤盘200中心的圆孔为参考中心,导流筋210的圆弧是顺时针设置的,而热风在沿锅体100的侧壁向下运动并从间隙300进入烤盘200下方后的运动过程如图中箭头所示,热风是由该导流筋210曲率圆心所在的那一侧逆时针切入到导流筋210上。因为导流筋210对旋转热风产生了一个导流作用,根据康达效应,沿导流筋210避免位置集中风量较大,如果导流孔(条形通孔)设置在(圆弧)内侧方向,则热风会集中到导流孔进入烤盘200内加热食材,造成局部过热,降低加热均匀性,因此将导流筋210向内翻折,导流孔设置在弧形导流筋210背面,可以有效避免热风集中,提高加热均匀性。
此外,由于所述烤盘200与所述锅体100之间间隙300设置,为防止烤盘200在锅体100内晃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筋210在位于烤盘200的边缘端设有导流硅胶230,所述导流硅胶230的一端与所述导流筋210连接,所述导流硅胶230的另一端与所述锅体100的内壁过盈配合,用以在锅体100中固定所述烤盘20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烤盘200的边缘设有翻边240,所述翻边240朝上。沿锅体100侧壁的热风进入烤盘200于锅体100之间的间隙300时,通过翻边240能够阻挡烤盘200表面径向流动的热风对其的干扰。本实施例中导流硅胶230采用片状结构,其一端连接导流筋210,另一端沿翻边240表面延伸向该间隙300中。
具体地,所述导流硅胶230呈L状并贴合于所述烤盘200的底部及翻边240。所述导流硅胶230一端与所述导流筋210固定,其另一端与所述翻边240固定。
更具体地,在所述导流筋210的端部以及所述翻边240上均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导流硅胶230固定孔,所述导流硅胶230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固定孔适配的固定柱。本实施例中,导流筋210上设有第一固定孔251,翻边240上设有第二固定孔252,而导流硅胶230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柱231,另一端设有第二固定柱232,两固定柱与导流硅胶230主体的连接处有沟槽(详见图4),当固定柱塞入固定孔后,通过沟槽限位,防止其轻易脱离。
另外,为了保持导流筋迎风面的平整,第一固定柱塞入第一固定孔,从导流筋的背风面露出,即(条状通孔所在的那一侧)。如此设计,能保证导流筋迎风面的平整,提高导流效果,提高加热均匀性。

Claims (10)

1.一种空气炸锅,包括锅体组件以及设于所述锅体组件上方的热风组件,所述锅体组件包括锅体和与锅体可拆卸连接的烤盘;所述烤盘的周边与所述锅体之间有间隙,用以通过热风;所述热风在沿所述锅体侧壁向下扩散时具有周向旋转速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烤盘的底部设有导流筋,所述导流筋从所述烤盘的底部中心向边缘呈放射状延伸,用以引导周边的热风向中心扩散;所述烤盘在导流筋的背风面设有跟随导流筋延伸的条状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在竖直方向上,所述导流筋的长度,从烤盘外缘到中心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筋在由烤盘边缘向中心延伸的路径为曲线,曲线的曲率圆心均在曲线的同一侧,所述周向旋转速度由曲率圆心指向与之对应的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筋通过对烤盘冲孔折边成型,在形成所述导流筋时,冲孔跟随所述导流筋并形成所述条状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筋与所述锅体的底部相触;所述烤盘与所述锅体底部之间的空间被所述导流筋分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筋至少设有三个,所述导流筋于所述烤盘的底部圆周均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筋在位于烤盘的边缘端设有导流硅胶,所述导流硅胶的一端与所述导流筋连接,所述导流硅胶的另一端与所述锅体的内壁过盈配合,用以在锅体中固定所述烤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烤盘的边缘设有翻边,所述翻边朝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硅胶呈L状并贴合于所述烤盘的底部及翻边;所述导流硅胶一端与所述导流筋固定,其另一端延伸向所述翻边与所述锅体之间的间隙中且与所述翻边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流筋的端部以及所述翻边上均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导流硅胶固定孔,所述导流硅胶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固定孔适配的固定柱。
CN202220970334.1U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空气炸锅 Active CN2175247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70334.1U CN217524736U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空气炸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70334.1U CN217524736U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空气炸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24736U true CN217524736U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32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70334.1U Active CN217524736U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空气炸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247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524729U (zh) 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CN114847767B (zh) 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EP4343208A1 (en) Cooking device
CN217524736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9962607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4259061U (zh) 烤箱
CN216020557U (zh) 一种具有新型风道的无烟烘烤设备
CN113749528B (zh) 烹饪器具
CN219147383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7524769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4712139U (zh) 离心式扇叶及所应用的热风烘烤炉
CN215424222U (zh) 带有导流结构的多功能空气烹饪装置
CN214631744U (zh) 具有改进送风结构的热风烘烤炉
CN214484286U (zh) 烹饪器具
CN218832512U (zh) 一种多功能锅具
CN116725384A (zh) 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CN215127528U (zh) 热风烘烤系统
CN218164978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6822746U (zh) 一种冷却内盖的无涂层饭煲结构
CN116725385A (zh) 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CN214259062U (zh) 烤箱
CN219613655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112438618A (zh) 气炸锅的进风装置
CN218164986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3309191U (zh) 一种烘烤温度均匀的空气炸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