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27528U - 热风烘烤系统 - Google Patents
热风烘烤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127528U CN215127528U CN202120384413.XU CN202120384413U CN215127528U CN 215127528 U CN215127528 U CN 215127528U CN 202120384413 U CN202120384413 U CN 202120384413U CN 215127528 U CN215127528 U CN 2151275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wall surface
- pot
- fan blade
- l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热风烘烤系统,包括锅主体和锅盖,锅主体中设置具有烹饪空间的内锅,内锅中的布置有烤架主体,锅盖上设置有加热元件、空气循环装置,加热元件用于向内锅的烹饪空间提供加热热能,空气循环装置用于向内锅的烹饪空间提供循环风;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加热元件与空气循环装置相配合让气流形成循环流动,流动过程中既能够为内锅的烹饪空间提供高速流动的热空气,又能够回收内锅的烹饪空间中经过热交换后的冷空气并对冷空气重新进行加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系统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风烘烤系统。
背景技术
热风烘烤炉是常见的烹饪器具,由于其能够不添加或少添加油而又能够做出油炸的美味食物而很受用户欢迎。
如公告号为CN110101316A的中国发明专利(也与公告号为CN211673824U,名称为“烹饪系统”实用新型或美国申请号为16/402,029(2019.05.02)属于同样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空气炸锅,所述空气炸锅包括锅体、锅盖,烤盘及热风装置;所述热风装置包括有热风扇叶、驱动所述热风扇叶的驱动电机及加热件;从热风扇叶的出风口出来的热风沿着锅盖进入锅体内,并在热风扇叶的入风口负压的作用下,所述烤盘中部的热风被吸入热风扇叶中从而完成一个完整的热风循环。首先,从热风扇叶的出风口出来的热风从烤盘的边缘沿着所述烤盘或食物的上表面流向烤盘的中部,实际上在烧烤食物时热风只会从食物的上表面通过,烤架被食物隔离难以受热;其次,这种对流加热方式中,从热风扇叶的出风口出来的热风虽然是从上往下方向吹,但仍然是较为散乱地吹向所述锅体内,这不但没有充分利用热风的热能也很难让所述锅体内的温度达到均匀。食物烹饪的效果也未如理想。
发明内容
很多热风烘烤炉产品内部都设置有食物搅拌装置例如搅拌杆,所述食物搅拌装置主要适用于让内锅之锅内食物具有均匀的温度;但是对于没有搅拌装置的空炸锅或烤炉等热风烘烤炉来说,让搁置在锅内的食物烹饪区域的不同部位的食物具有均匀的温度就非常棘手,因为如果锅内的食物烹饪区域的不同部位的温度出现比较大的温差例如温差超过5℃以上,食物烹饪区域内的不同温度区域将导致不同部位的食物生熟程度不一样,例如烤牛扒时就会出现高温区域已经熟过头而低温区域还含有肌肉血水,这样显然是不妥的,所以在最新的烘炉产品行业中,现在一般都会提出要求锅内的食物烹饪区域不同部位的温差不能超过5℃。
一般来说,烘烤炉内锅中的烹饪空间不会全部都作为烹饪使用的区域,所以一般在设计上都会预算出一个食物烹饪区域例如烤盘上表面区域或烤篮的下部区域,而在这个设计的食物烹饪区域,不仅需要注意食物烹饪区域的中心区域温度与周边区域的温度差,也需要关注食物本身上下表面的温度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上述公开号为CN110101316A的中国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热风对流方案,如该专利附图18所示,让热风从锅盖上向锅内周边区域流动,再从烤架20的上面转弯进入到烤架20的中央区域再回流到锅盖的中央区域。在该结构设计中,出现的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由于从锅盖上吹出的热风被其烤架引导而转变方向从所述烤架的上表面流过,当所述烤架上放置待烤制食物例如牛扒,热风就会主要地在食物的上表面流动,这样至少导致食物的上下表面的温差非常大,做出的食物上下受热不均匀很容易出现上面烤焦而下面半生熟的情况,达不到人们希望的食物烹饪效果;而如何能够充分利用热空气的热能,让食物的上下受热更为均匀并提高食物的烹饪效果,这需要对整个热风烘烤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热风烘烤系统,包括锅主体和锅盖,所述锅主体中设置具有烹饪空间的内锅,所述内锅中的布置有烤架主体,所述锅盖上设置有加热元件、空气循环装置,所述加热元件用于向所述内锅的烹饪空间提供加热热能,所述空气循环装置用于向所述内锅的烹饪空间提供循环风;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循环装置包括有中央进风口及呈环形布置的环形出风通道,所述中央进风口位于所述烹饪空间的中央区域的上方;所述环形出风通道包括环形的外侧风道壁面,所述外侧风道壁面沿上下方向延伸布置并且所述外侧风道壁面的圈口走向与所述内锅锅口的走向基本相同,所述外侧风道壁圈口口径小于所述内锅锅口口径;
所述加热元件布置在所述空气循环装置的下方并与所述空气循环装置之间具有隔热间距,从上下方向看至少部分的所述加热元件位于所述中央进风口的外周;
所述烤架主体包括多条肋筋,相邻肋筋之间布置有连接体,所述肋筋上表面高于与所述连接体上表面,至少部分肋筋延伸到所述烤架主体的中央区域,所述烤架主体的中央区域设置有多个中央气流回流孔;所述烤架主体与所述内锅的底壁之间具有底部间隙,在所述烤架主体的外周区域或所述烤架主体与所述内锅的侧壁之间具有侧进风通道,所述侧进风通道位于所述环形出风通道的出风口的正下方,从而能够让所述环形出风通道中所排出的向下流动热气流穿过所述侧进风通道后进入到所述烤架主体的下面,进而在加热所述烤架主体后穿过所述中央气流回流孔再回到所述烹饪空间的中央区域。
其中,所述烤架主体,是活动设置在所述内锅中的用于支撑食物的构件,所述烤架主体可以与所述内锅拆分从而便于清洗,同时所述肋筋上表面高于所述连接体上表面,这样所述肋筋上表面作为食物接触的表面,所述烤架主体的热量能够通过接触热交换传递到食物上;另外,食物被所述肋筋顶起,这样食物的下表面与所述连接体之间形成一定的支撑间隔,当部分热空气流经所述支撑间隔时就能够对食物的下表面进行加热。
其中,所述空气循环装置,是用于向所述内锅的烹饪空间提供循环风的装置,所述空气循环装置可以包括下面提及的离心式扇叶。
其中,所述中央进风口,是所述空气循环装置用于让气流进入的通道,所述中央进风口能够通过在板状构件上开孔形成或由管道壁体所围成,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中央进风口是由所述风道底板上开设的第一板中央孔所形成的,这有利于让所述内锅中的气流向中部汇聚然后流入所述空气循环装置。
其中,所述外侧风道壁面作为界定所述环形出风通道的表面,能够引导气流从上往下流动,并且能够让相对较多的气流量在所述环形出风通道内快速形成稳流,大大减少紊流或涡流从而减少流出所述空气循环装置的气流不集中散乱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外侧风道壁面还界定了环形出风通道的最大外径以及走向,所述外侧风道壁面的圈口走向与所述内锅锅口的走向基本相同,所述外侧风道壁圈口口径小于所述内锅锅口口径,其目的是为了让气流能够沿着所述外侧风道壁面以竖直向下的方向吹向所述内锅的烹饪空间。
其中,由于所述肋筋之间是具有一定的间隔,这样相邻肋筋与连接体形成了能够让气流通过的槽道;进一步的,至少部分肋筋延伸到所述烤架主体的中央区域,使得部分所述槽道也可以延伸到所述烤架主体的中央区域,这样,当热空气吹向所述烤架主体时,部分的热空气就能够沿着所述槽道向所述烤架主体的中央区域流动从而能够对架设在所述肋筋上的食物下表面进行加热。
其中,由于所述烤架主体与所述内锅的底壁之间具有底部间隙,为此所述烤架主体的下表面与所述内锅的底壁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形成所述底部间隙可以通过在所述烤架主体下面设置有架支腿,所述烤架主体通过所述架支腿支撑在所述内锅的底壁上,所述架支腿用于形成所述底部间隙;又或者是在所述内锅的底部设置局部凸起,所述局部凸起用于承托所述烤架主体从而形成所述底部间隙。
其中,所述侧进风通道,是能够让气流通过并进入到所述烤架主体下方底部间隙的空间通道。所述侧进风通道可以是设置在所述烤架主体的外周区域的连接体上的通孔或叉口,也可以是由所述烤架主体边缘上的凹陷或叉口与所述内锅的侧壁所围成的通道;同时相邻肋筋之间所形成的槽道也连通所述侧进风通道,这样,从所述环形出风通道中所排出的向下流动热气流除了少部分流过食物的上下表面,另一部分则通过所述侧进风通道流到所述底部间隙中并对所述烤架主体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所述烤架主体再通过接触式加热对食物例如牛扒的下表面进行烤制。通过所述侧进风通道主要让热空气对烤架主体加热,所述烤架主体通过内部快速热传递使得整体温度较为均匀,此时食物上表面主要借助于所述加热元件的辐射热与少量热空气的热量加热,而食物的下表面则主要借助于所述烤架接触加热和所述槽道中的少量热空气的热量加热,从而促进食物下表面出现比较深的美拉德烤痕,又能上下均匀受热。其次,对于利用所述烤架的上表面所定义的食物烹饪区域,又能让该烹饪区域的中心区域与周边区域的温度趋于一致,容易实现所述烤架主体的上表面不同烹饪位置的温度差控制在5℃以内。在现有技术的实施产品中可以达到温差3℃以内。
为了让流进所述底部间隙的热空气能够排出,进一步的在所述烤架主体的中央区域设置有多个中央气流回流孔,热空气从所述中央气流回流孔再回到所述烹饪空间的中央区域。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第一,所述加热元件与空气循环装置相配合让气流形成循环流动,流动过程中既能够为所述内锅的烹饪空间提供高速流动的热空气,又能够回收所述内锅的烹饪空间中经过热交换后的冷空气并对冷空气重新进行加热;第二,所述环形出风通道包括环形的外侧风道壁面,所述外侧风道壁面沿上下方向延伸布置,能够让相对较多的气流量在所述环形出风通道内快速形成稳流,大大减少紊流或涡流从而减少流出所述空气循环装置的气流不集中散乱的问题。并且所述外侧风道壁圈口口径小于所述内锅锅口口径,有利于让流出所述空气循环装置的气流能够顺利地流进所述烹饪空间中;第三、在所述烤架主体的外周区域或所述烤架主体与所述内锅的侧壁之间具有侧进风通道,所述侧进风通道位于所述环形出风通道的出风口的正下方,从而让所述环形出风通道中所排出的向下流动的热气流穿过所述侧进风通道后进入到所述烤架主体的下面,这样能够让热气流对所述烤架主体进行加热从而让所述烤架主体上表面的温度较为均匀,放置于所述烤架主体上表面的食物得到均匀受热,再配合所述肋筋让部分的热气流在食物的上、下表面流动,从而对食物形成一个多重加热的烘烤系统,有利提高了食物烘烤区域的温度均衡性并大大提高食物的烹饪效果。
所述中央气流回流孔是主要用于让所述底部间隙的热气流排出的通道,除了设置在正中央处的通孔,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至少部分的所述中央气流回流孔布置在相邻的肋筋之间。这样既不打断所述肋筋又能够保证所述中央气流回流孔的面积,有利于控制所述中央气流回流孔的排风量从而调节热气流对所述烤架主体的加热时间。
由于所述烤架主体放置于所述内锅的底部,较难进行拆洗,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烤架主体上设置有架提手,向上伸出的所述架提手大大提高了所述烤架主体的装拆与清洗的便利性。
为了进一步完善所述热风烘烤系统,所述空气循环装置除了包括所述中央进风口及呈环形布置的环形出风通道,而连接在所述中央进风口与环形出风通道之间的气流通道同样是所述热风烘烤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环节。故此所述空气循环装置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锅盖中的内盖体和风道底板,所述加热元件布置在所述风道底板的下方并与所述风道底板之间具有隔热间距,所述风道底板布置在所述内盖体的下方并且在它们之间形成有扇叶旋转腔,所述环形出风通道连通所述扇叶旋转腔,所述风道底板具有第一板中央孔,所述第一板中央孔形成所述中央进风口;所述空气循环装置还包括有离心式扇叶和能够驱动所述扇叶旋转的扇叶驱动器,所述扇叶驱动器位于所述内盖体的上方;所述扇叶布置在所述扇叶旋转腔中并且所述扇叶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一板中央孔的轴线重合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板中央孔抽吸所述烹饪空间中央区域的空气。
其中,所述扇叶旋转腔是由所述内盖体和风道底板的壁面所共同界定的连接空间,而且把所述中央进风口布置在所述风道底板上,能够很好地连通所述中央进风口以及环形出风通道;进一步的,通过所述扇叶驱动器驱动布置在所述扇叶旋转腔中的所述离心式扇叶旋转,能够大大很好地提高气流在所述空气循环装置中的流动速度,一方面在所述离心式扇叶的中间部位形成负压从而能够抽吸所述烹饪空间中央区域的空气;另一方面所述离心式扇叶向外输出高速的气流从而能够让气流通过所述环形出风通道向下急速流向所述内锅的烹饪空间中;这有利于保证气流能够顺利通过所述侧进风通道进入所述底部间隙从而提高所述热风烘烤系统的整体性能。
为了进一步提高气流在所述空气循环装置中流动的顺畅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内盖体的下表面呈倒扣盆状的内表面从而所述内盖体的下表面包括有呈水平方向布置的内侧顶壁面、呈环形并沿上下方向延伸布置的末端内壁面以及衔接在所述内侧顶壁面与末端内壁面之间的呈斜坡状布置内侧斜坡面,所述末端内壁面形成所述外侧风道壁面;所述风道底板的上表面呈倒扣盆状的外表面从而所述风道底板的上表面包括有外侧顶壁面和衔接所述外侧顶壁面的外侧竖壁面;所述内盖体的内侧顶壁面与风道底板的外侧顶壁面之间相互平行布置并形成所述扇叶旋转腔,所述风道底板的外侧竖壁面平行布置于所述内盖体的末端内壁面的内侧,所述风道底板的外侧竖壁面与内盖体的末端内壁面之间形成所述环形出风通道;所述离心式扇叶的最大旋转范围不仅小于所述内盖体的内侧顶壁面所水平延展的范围而且也小于所述风道底板的外侧顶壁面所水平延展的范围但大于所述第一板中央孔的直径。其中,所述第一板中央孔的直径,在这里是指所述第一板中央孔的任一直径绕所述第一板中央孔的中轴线旋转所定义的范围。
其中,所述内盖体的下表面包括有呈水平方向布置的内侧顶壁面,所述水平方向是指当所述锅主体放置在水平布置的桌面上后,所述锅盖也呈水平布置在所述锅主体上时,所述内盖体的内侧顶壁面也是位于水平方向上;当然,当在所述锅主体上翻转所述锅盖时,所述内盖体内侧顶壁面就会与水平面呈一定的角度方向布置。
其中,所述内盖体的下表面包括有呈环形并沿上下方向延伸布置的末端内壁面,是指呈倒扣盆状的所述内盖体下表面位于盆口部的一圈壁体的内表面;所述末端内壁面主要作用在于导出所述扇叶旋转腔内的气流并将气流引导为从上往下方向流动即竖向流动,并且能够让相对较多的气流量在所述环形出风通道内快速形成稳流,大大减少紊流或涡流从而减少流出所述锅盖的气流不集中散乱的问题。
其中,所述内盖体的下表面包括有衔接在所述内侧顶壁面与末端内壁面之间的呈斜坡状布置内侧斜坡面,是衔接在所述内侧顶壁面与末端内壁面之间的连接壁体的内表面,为此所述内侧斜坡面实际上是围绕着所述扇叶,当所述扇叶转动时所输出的热空气首先冲击到所述内侧斜坡面。所述内侧斜坡面呈斜坡状,从而不仅能够顺利地引导热风气流转向所述环形出风通道,而且能够将所述扇叶输出的紊流快速引导为稳定流。其中所述内侧斜坡面与末端内壁面之间平滑过渡连接。
这样布置的所述内盖体与风道底板所共同形成的过风通道不但组成了所述离心式扇叶的上下壳体,还能够使所述离心式扇叶所输出的较为散乱的气流经过所述内侧斜坡面梳理引导下从所述环形出风通道流出。
为了减少所述离心式扇叶在所述风道底板的下方中部产生的负压对输出热空气的影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风道底板的盆口位置设置有隔离板,所述加热元件位于所述风道底板与隔离板之间,所述加热元件与隔离板之间具有隔热间距;所述隔离板的中央位置设置有第二板中央孔,所述第二板中央孔位于所述第一板中央孔的下方,在所述第二板中央孔的周边壁体上还设置有呈格状布置的多个格通孔,从上往下方向看,所述格通孔在横向上的分布区域大于所述加热元件在横向上的分布区域。通过设置所述隔离板在所述第一板中央孔与环形出风通道之间形成阻隔,很好地阻碍从所述环形出风通道输出的热空气向上反流;这既减少了所述加热元件的外露,还减少了中间负压对输出热空气的影响。
所述加热元件所产生的热辐射很大一部分是向上散发的,提高所述加热元件的热能利用率,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风道底板的下侧面上布置有反射层。通过所述反射层把部分所述加热元件向上散发的热辐射反射向所述风道底板的下方并重复对空气进行加热,大大提高所述加热元件的热能利用率。
由于在进行烹饪时,高温的热空气在所述空气循环装置与所述内锅的烹饪空间中循环流动的同时也会让所述内盖体的温度升得很高,另外所述扇叶驱动器是通过自身高速转运来驱动所述离心式扇叶,为了保护使用者的安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锅盖还包括有外盖体,所述外盖体位于所述内盖体上方,所述扇叶驱动器设置在所述外盖体与内盖体之间。这样,通过设置所述外盖体不但能够作为烘烤产品的外观构件,同时还能够很好地隔挡住所述内盖体与扇叶驱动器从而大大提高所述热风烘烤系统的使用安全性。
虽然通过设置所述外盖体能够很好地阻隔热量,但由于所述扇叶驱动器设置在所述外盖体与内盖体之间,所述内盖体所散发出的热量会使所述扇叶驱动器长时间处于高温的环境中,这会大大影响其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锅盖还包括有隔热盖体,所述隔热盖体位于所述外盖体与所述内盖体之间,并且所述隔热盖体与内盖体之间布置有隔热间隔,所述隔热间隔通过穿过所述隔热盖体、外盖体的散热通道与外部连通,所述扇叶驱动器设置在所述外盖体与隔热盖体之间,所述扇叶驱动器的轴伸端穿过所述隔热盖体、内盖体连接所述扇叶。这样,所述隔热盖体加上所述隔热间隔形成双层阻热层,大大降低了所述扇叶驱动器的环境温度,有利于提高所述扇叶驱动器的使用寿命。
只通过自然散热来降低所述锅盖内部温度的效率是有限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锅盖中的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布置在所述隔热间隔,所述扇叶驱动器的轴伸端依次穿过所述隔热盖体、散热风扇、内盖体后连接所述扇叶。所述散热风扇在所述扇叶驱动器的驱动下与所述扇叶同步转动并能够带动所述隔热间隔中的空气通过所述散热通道向外排出到所述热风烘烤炉外部,这样通过主动散热就能够大大降低所述隔热间隔中的温度。
所述热风烘烤炉在烹饪食物过程中需要适当地向外排一定的热空气让所述烹饪空间的气压达到平衡,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锅盖还包括有油烟排出通道,所述油烟排出通道穿过所述外盖体、隔热盖体和内盖体而连通所述扇叶旋转腔,所述油烟排出通道中设置有油烟净化装置。这样,通过所述油烟排出通道能够让部分热空气排出到所述热风烘烤炉内,但热空气在向外排出时会带有一定的油烟,通过所述油烟净化装置有利于阻隔油烟排到所述热风烘烤炉外从而减少对外部环境的污染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热风烘烤炉系统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所述热风烘烤炉的轴侧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热风烘烤炉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热风烘烤炉的正视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M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中N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所述内盖体的轴侧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7是所述风道底板的轴侧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8是所述离心式扇叶的轴侧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9是所述烤架主体的轴侧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所述炸篮的轴侧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所述热风烘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显示安装有烤盘时的气流流向;
图12是所述热风烘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显示安装有炸篮时的气流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热风烘烤炉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12所示,所述热风烘烤炉包括热风烘烤系统,所述热风烘烤系统包括锅主体1和位于所述锅主体1上的锅盖2,所述锅主体1是整个热风烘烤炉的基础装置,所述锅主体1包括外锅11以及设置于所述外锅11中的内锅12,具有上部开口的所述内锅12包括内锅底壁121以及由所述内锅底壁121边缘向上延伸的内锅侧壁122,所述内锅底壁121与内锅侧壁122共同界定所述内锅12的烹饪空间10,通过所述内锅12的锅口能够向所述烹饪空间10内放置食物以及承托食物用的支架。所述内锅12内既可以放置烤架形成烤炉用于烤制食物例如牛扒,也可以放置炸篮8用于炸制食物例如薯条。所述锅盖2是设置在所述锅主体1的上方并能够活动封盖于所述内锅12上,为了便于所述锅盖2的管理,如图2所示,所述锅盖2是铰接在所述锅主体1的外锅11上的,所述锅盖2能够绕铰接轴转动从而盖封所述内锅12进而进行烹饪动作,又或者转动离开所述内锅12从而向所述烹饪空间10放置食物或取出食物。而所述锅盖2上设置有加热元件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元件14是发热管,所述加热元件14用于向所述内锅12的烹饪空间10提供加热热能。当然在具体实施时还可以在所述内锅12下方或周边设置第二发热管从而实现多个热源加热。
所述热风烘烤炉还包括中央控制器以及与所述中央控制器信号连接的各种控制按钮及感测器(图中未画出),所述控制按钮用于启动电源、实施各种烹饪功能等,而所述感测器可以设置在所述锅主体1或锅盖2上用于感测所述烹饪空间10、食物或内锅12的温度、锅盖是否盖合到所述锅主体1上等信号。
现有很多的热风烘烤炉产品内部都设置有食物搅拌装置例如搅拌杆,所述食物搅拌装置主要适用于让内锅之锅内食物能均匀受热;但是对于没有搅拌装置的空炸锅或烤炉等热风烘烤炉来说,让搁置在所述烹饪空间10中的食物烹饪区域的不同部位的食物具有均匀的温度就非常棘手。然而在现有客户需求中,一般都会提出要求锅内的食物烹饪区域不同部位的温差不能超过±5℃,否则如果不同部位的温度出现比较大的温差例如温差超过±5℃以上,食物烹饪区域内的不同温度区域将导致不同部位的食物生熟程度不一样,例如烤牛扒时就会出现高温区域已经熟过头而低温区域还含有肌肉血水,这样显然是不妥的。热风烘烤炉产品主要是采用流动热气流对置于烹饪空间10的食物进行烹饪,而如何让从所述锅盖2输出的热气流更多地吹向所述烹饪空间10中的食物烹饪区以及利用热气流直接或间接加热食物并让食物受热均匀。
基于上述的设想,本实施例首先针对现有技术的锅盖出风不集中散乱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方案,希望能够通过进一步改进所述锅盖2的结构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更加可靠的基础。具体地说,如图1~7所示,所述热风烘烤系统包括有设置在所述锅盖2中的空气循环装置,所述空气循环装置包括内盖体3与风道底板4,所述内盖体3呈倒扣盆状,所述内盖体3的下表面形状与倒扣盆状的内表面基本一致,都是朝向上内凹的形状,故此所述内盖体3的下表面包括有呈水平方向布置的内侧顶壁面31、呈环形并沿上下方向延伸布置的末端内壁面32以及衔接在所述内侧顶壁面31与末端内壁面32之间的呈斜坡状布置的内侧斜坡面33,所述内侧斜坡面33与末端内壁面32之间平滑过渡连接,为此所述末端内壁面32就是内盖体3下表面的位于盆口部的一圈壁体的内表面。当然所述内盖体3也具有对应于内侧顶壁面31、末端内壁面32、内侧斜坡面33的内侧顶壁体、末端内壁体、内侧斜坡壁体。所述内侧斜坡面33与末端内壁面32之间平滑过渡连接,所述末端内壁面32就是内盖体3的末端内壁体的内表面。当所述锅盖2水平布置时,所述内盖体3的内侧顶壁面31也是位于水平方向上。其中,所述内侧斜坡面33是衔接在所述内侧顶壁面31与末端内壁面32之间的连接壁体的内表面,如图2所示,所述内侧斜坡壁体及其内侧的内侧斜坡面33实际上是围绕着中间的离心式扇叶5,当所述离心式扇叶5转动时所输出的热气流首先冲击到所述内侧斜坡面33。由于所述内侧斜坡面33呈斜坡状,从而不仅能够顺利地引导热气流转向下方的所述末端内壁面32。而所述末端内壁面32主要作用在于导出气流并将气流引导为沿从上往下方向流动即竖向流动,这样热气流就能够沿着所述末端内壁面32以竖直向下的方向吹向所述内锅12的烹饪空间10,并且通过所述末端内壁面32能够将所述离心式扇叶5输出的紊流快速引导为稳定流。
所述风道底板4布置在所述内盖体3的下方,所述风道底板4的上表面也是呈倒扣盆状,所述风道底板4的上表面与倒扣盆状的外表面基本一致都是朝向上凸出的形状,所述风道底板4的上表面包括有外侧顶壁面41和衔接所述外侧顶壁面41的外侧竖壁面42。所述风道底板4具有第一板中央孔40,所述第一板中央孔40布置在所述风道底板4的顶部壁体的中部。进一步的,所述内盖体3的内侧顶壁面31与风道底板4的外侧顶壁面41之间相互平行布置并形成有扇叶旋转腔30,所述扇叶旋转腔30能够容纳所述离心式扇叶5,这同时也通过所述第一板中央孔40连通所述扇叶旋转腔30与所述风道底板4的下方空间;所述风道底板4的外侧顶壁面41与所述内盖体3的内侧顶壁面31则是位于所述离心式扇叶5上下两侧的壳体。进一步的,所述风道底板4的外侧竖壁面42平行布置于所述末端内壁面32的内侧并且它们之间形成连通所述扇叶旋转腔30并能够向下出风的环形出风通道34。通过所述环形出风通道34能够将较多的气流量在所述环形出风通道34内快速形成稳流并快速向下输出,大大减少紊流或涡流从而减少流出所述锅盖2的气流不集中散乱的问题。
由于所述内锅12的锅口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者是矩形,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内锅12的锅口形状是矩形的,呈环形布置的所述末端内壁面32具体走向主要依据所述内锅12的锅口形状而定,为此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内盖体3的末端内壁面32的圈口走向与所述内锅12锅口的走向基本相同,所述环形出风通道34的出风口走向也同样为矩形。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内盖体3的末端内壁面32的圈口口径小于所述内锅12锅口口径,这样,当所述锅盖2盖合到所述锅主体1上时所述环形出风通道34就能够正好对着所述内锅12的锅口边缘内侧,从所述环形出风通道34出来的热空气在所述末端内壁面32的限定和引导作用下沿着所述内锅12的锅口的边缘吹向所述内锅12的烹饪空间10,这样就能让所述内锅12的整个锅口都能有热风均匀进入,有利于提高所述内锅12的烹饪空间10内的温度均匀性。
所述空气循环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锅盖2中的离心式扇叶5和能够驱动所述离心式扇叶5旋转的扇叶驱动器6,所述扇叶驱动器6位于所述内盖体3的上方,所述离心式扇叶5布置在所述扇叶旋转腔30中并且所述离心式扇叶5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一板中央孔40的轴线重合,所述离心式扇叶5的最大旋转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板中央孔40的直径,所述扇叶驱动器6包括向外伸出的轴伸端61的电机,所述轴伸端61能够穿过所述内盖体3伸入到所述扇叶旋转腔30中并与所述离心式扇叶5连接在一起,这样所述离心式扇叶5就能够在所述扇叶驱动器6的驱动下进行高速转动。当然由于产品的外型是应市场需要变化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扇叶驱动器6与所述离心式扇叶5也可以错位布置,此时可以在所述扇叶驱动器6与离心式扇叶5之间增加联轴器实现间接连接。
所述风道底板4的外侧顶壁面41与内盖体3的内侧顶壁面31之间的间距适配于离心式扇叶5的高度,通过选取合适的间隙量既不影响所述离心式扇叶5转动也不至于出现过多的间隙泄漏气流,为了能够更好地控制间隙,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离心式扇叶5的最大旋转范围不仅小于所述内盖体3的内侧顶壁面31所水平延展的范围而且也小于所述风道底板4的外侧顶壁面41所水平延展的范围但大于所述第一板中央孔40的直径。其中,所述内盖体3的内侧顶壁面31所水平延展的范围及所述风道底板4的外侧顶壁面41所水平延展的范围,都是以所述离心式扇叶5的旋转中心线O为基准所确定的区域。
在现有技术中,作为应用于所述空气循环装置的离心式扇叶5的结构非常之多。在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高所述空气循环装置的出风量和出风力度,如图8所示,所述离心式扇叶5包括中央轮毂51及沿径向方向辐射排列的叶片52;为了降低所述离心式扇叶5的加工难度以及提高扇叶内部的连接强度,所述中央轮毂51与叶片52以厚度为0.3毫米到1.2毫米左右的薄板一体冲压成型连接在一起。所述中央轮毂51中央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扇叶驱动器6的轴伸端61能够伸入所述安装通孔并通过螺母与所述离心式扇叶5连接在一起。从横截面看,所述叶片52呈L型包括连接所述中央轮毂51的横向平风叶片53和竖立设置在所述横向平风叶片53上的竖向迎风叶片54。其中,所述横向平风叶片53与中央轮毂51是由同一薄板冲压成型的,故此所述横向平风叶片53与中央轮毂51之间具有很好的连接强度。而所述竖向迎风叶片54的正面是迎风面541垂直于所述叶片52的旋转面,其中,所述叶片52的旋转面,是指所述叶片52绕所述离心式扇叶5的转轴线进行旋转时,所述叶片52上的任一点转动360度所定义的几何平面;所述竖向迎风叶片54布置在所述横向平风叶片53的侧边位置,所述竖向迎风叶片54的正面与所述横向平风叶片53的下表面相连形成L型迎风槽腔50;这样,所述L型迎风槽腔50及迎风面541向外推动气流,既有利于减少热气流从所述横向平风叶片53一侧的间隙流走提高所述叶片的气流输送量。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竖向迎风叶片54的迎风面541在X-Y轴线所定义的平面上延展,其中所述迎风面541的高度沿Y轴向延展而且Y轴向与所述中央轮毂51的旋转中心轴线O平行,所述迎风面541的长度沿X轴向直线延展而且X轴向与所述中央轮毂沿的旋转中心轴线O垂直相交。其中,X-Y轴线所定义的平面,是指由X轴与Y轴所定义的几何平面,原则上这包括了无数个这样的平面,但所述叶片52设置的数量是有限的例如3到11个,优选奇数的7个、9个或11个;如图8所示,以其中一个叶片52为例示出了其所在的X-Y轴线所定义的平面。这一方面通过所述旋转中心轴线O定义了X和Y轴的布置方向,即X轴垂直穿过所述旋转中心轴线O,而Y轴平行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O,可以理解为所述旋转中心轴线O是穿过X-Y轴线所定义平面的,这样沿径向方向辐射排列的各个所述叶片52上的迎风面541沿X轴方向延展相交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O。另一方面,这样布置的所述迎风面541在所述离心式扇叶5转动时,所述L型迎风槽腔50及迎风面541推动气流并给气体旋转切线方向的作用力,在这个角度下所述迎风面给气流的向外推动力最大,有利于气流快速沿径向方向向外流动。
为了减少所述离心式扇叶5在转动时发生变形,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横向平风叶片53上设置沿径向延伸的长条状凹凸筋55,并且所述长条状凹凸筋55的内侧端衔接于所述中央轮毂51,所述长条状凹凸筋55的外侧端没有延伸出所述横向平风叶片53的顶端,这让所述横向平风叶片53上形成外周平整而中部凹凸的结构,大大增强了所述长条状凹凸筋55的结构强度。其中所述离心式扇叶5的横向平风叶片53内侧与所述中央轮毂51的边缘相连接,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中央轮毂51部的结构强度,所述中央轮毂51的外周设置有环形凹凸筋56。进一步的,所述长条状凹凸筋55的内侧端向中间延伸并与所述环形凹凸筋56连接,这样所述离心式扇叶5从内到外都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这大大提高了所述离心式扇叶5在转动时的稳定性,有利于让所述空气循环装置带动热气流形成高速循环流动。
由于所述离心式扇叶5的入风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部区域,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竖向迎风叶片54的内侧端呈斜坡状布置,所述竖向迎风叶片54的内侧端的顶点A的旋转直径与所述第一板中央孔40的内径基本相同。其中,所述竖向迎风叶片54的内侧端是指所述竖向迎风叶片54沿X轴向方向靠近所述旋转中心轴线O的一端;这样布置的所述竖向迎风叶片54不但增加了与所述横向平风叶片53的连接强度也有利于增强从所述离心式扇叶5中部区域吸风的效果。其中,所述竖向迎风叶片54的内侧端的顶点A是指所述竖向迎风叶片54的内侧端在Y轴向上的最高点,而具体实施时其目的是为了让所述第一板中央孔40能够对上所述离心式扇叶5的入风区域,所述顶点A的旋转直径与所述第一板中央孔40的内径是可以存在一定的偏差的,即所述顶点A的旋转直径可稍大于或稍小于所述第一板中央孔40,这都能够让气流从所述第一板中央孔40集中流向所述离心式扇叶5的中部入风区域。当然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竖向迎风叶片54的内侧端也可以设置为直角状。
设置在所述锅盖2中的加热元件14主要用于加热周边空气,如图2与图3所示,所述加热元件14布置在所述风道底板4的下方并与所述风道底板4之间具有隔热间距,呈倒扣盆状的风道底板4则盖罩在所述加热元件14上,所述由所述离心式扇叶5在抽吸所述风道底板4下方的空气时,部分气流先流经所述加热元件14所在的区域再从所述第一板中央孔40进入所述扇叶旋转腔30中,为了能够让空气快速加热,应充分利用所述风道底板4下方的空间,尽可能地增加所述加热元件14的发热丝的长度以提高所述加热元件14的功率从而达到快速加热的目的,故此至少部分的所述加热元件14位于所述风道底板4的第一板中央孔40的外周,这样设置的所述加热元件14既提高了加热功率又增大所述加热元件14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大大提高了所述加热元件14的加热速度。
所述加热元件14所产生的热能很大一部分是向上散发的,为提高所述加热元件14的热能利用率,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风道底板4的下侧面上布置有反射层(图中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层是所述风道底板4本身的下侧壁体表层,由金属冲压制成的所述风道底板4的下侧壁体表层能够形成向下反射热辐射的反射层。在另外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层是在所述风道底板4的下面另外布置的能够反射热辐射的板金构件或者是涂覆在所述风道底板4壁体下表面上的具有反射热辐射功能的涂层。通过所述反射层能够把部分的所述加热元件14向上散发的热能反射回所述风道底板4的下方并重复对空气进行加热,大大提高所述加热元件14的热能利率。
为了让从所述环形出风通道34输出的热空气更为集中地向所述烹饪空间10吹送,减少所述离心式扇叶5在所述风道底板4的下方中部产生的负压对输出热空气的影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风道底板4的盆口位置设置有第一隔离板44,所述加热元件14位于所述风道底板4与第一隔离板44之间,所述加热元件14与第一隔离板44之间具有隔热间距;所述第一隔离板44的中央位置设置有第二板中央孔45,所述第二板中央孔45位于所述第一板中央孔40的下方,所述第一隔离板44的外缘壁体与所述风道底板4相连接,在所述第二板中央孔45的周边壁体上还设置有呈格状布置的多个格通孔46,从上往下方向看,所述格通孔46在横向上的分布区域大于所述加热元件14在横向上的分布区域。这样,通过所述隔离板44很好地减少从所述环形出风通道34输出的热气流向中部窜流,提高了输出热气流的热能利用率。
由于食物在烹饪时会产生大量的油烟,部分油烟会随上升的气流吹向所述加热元件14、风道底板4及离心式扇叶5,特别是所述加热元件14外表积聚过多的油烟会增加热能损耗,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风道底板4的盆口位置设置有呈网状的第二隔离板47,所述加热元件14位于所述风道底板4与第二隔离板47之间,所述加热元件14与第二隔离板47之间具有隔热间距。通过设置网状的所述第二隔离板47一方面能够阻隔部分油烟从而减慢油烟在所述风道底板4、加热元件14及扇叶上的积聚;另一方面,网状的所述第二隔离板47具有一定的阻隔热作用,有利于提高产品使用安全性。当然,所述第一隔离板44与第二隔离板47在本实施例中是相互独立的构件,能够择一安装到所述风道底板4下方。但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隔离板47设置在所述第一隔离板44的第二板中央孔45中,所述第一隔离板44与第二隔离板47相结合使用。
从所述环形出风通道34输出的热空气在所述末端内壁面32的引导下向下流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风道底板4的外侧竖壁面42的末端朝内倾斜呈束口状;其中,所述风道底板4的外侧竖壁面42的末端朝内倾斜,是指所述外侧竖壁面42朝向所述风道底板4下方空间的中部区域倾斜,这能够便于定位所述第一隔离板44或第二隔离板47。
如图1~图3所示,所述锅盖2还包括有外盖体21以及隔热盖体22,所述外盖体21与隔热盖体22位于所述内盖体3上方,所述隔热盖体22位于所述外盖体21与所述内盖体3之间,所述扇叶驱动器6设置在所述外盖体21与隔热盖体22之间,并且所述隔热盖体22与内盖体3之间布置有隔热间隔20,所述隔热间隔20通过穿过所述隔热盖体22、外盖体21的散热通道24与外部连通。其中,为了便于所述外盖体21的安装与所述扇叶驱动器6的布线,所述外盖体21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外盖体21a与第二外盖体21b,所述第二外盖体21b连接在所述隔热盖体22上,所述第一外盖体21a连接在所述第二外盖体21b上。其中,所述散热通道24是由设置在所述隔热盖体22侧壁上的通孔与设置在所述第二外盖体21b侧壁上的通孔连接而成的空间通道,这样,所述隔热盖体22加上所述隔热间隔20形成双层阻热层,大大降低了所述扇叶驱动器6的环境温度,有利于提高所述扇叶驱动器6的使用寿命。
只通过自然散热来降低所述锅盖2内部温度的效率是有限的,为此所述锅盖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锅盖2中的散热风扇23,所述散热风扇23布置在所述隔热间隔20中,所述扇叶驱动器6能够驱动所述散热风扇23与离心式扇叶5同步转动。如图2所示,所述扇叶驱动器6的轴伸端61依次穿过所述隔热盖体22、散热风扇23、内盖体3后连接所述离心式扇叶5,所述散热风扇23在所述扇叶驱动器6的驱动下与所述离心式扇叶5同步转动,所述散热风扇23能够带动所述隔热间隔20中的空气通过所述散热通道24向外排出到外部,进一步降低了所述隔热间隔20中的温度,这样,在双重隔离与风扇散热的多重散热手段结合下,大大降低了所述扇叶驱动器6的环境温度,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所述锅盖2的表面温升。
所述热风烘烤炉在烹饪食物过程中需要适当地向外排一定的热空气以让所述烹饪空间10的气压达到平衡,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锅盖2还包括有油烟排出管27,所述油烟排出管27在本实施例中是一个通道型器件,所述油烟排出管27的壁体界定了油烟排出通道25,所述油烟排出通道25穿过所述第二外盖体21b、隔热盖体22和内盖体3连通所述扇叶旋转腔30,所述油烟排出通道25中还设置有油烟净化装置26,这样,热空气在向外排出时能够通过所述油烟净化装置26过滤部分的油烟从而减少对外部环境的污染。
作为一种热风烘烤炉产品,和现有技术的其它产品一样都配备有烤盘7或炸篮8,所述烤盘7或炸篮8放置在所述内锅12的烹饪空间10中,所述烤盘7或炸篮8都是放置于所述内锅12的烹饪空间10中用于盛放物食使用,所述烤盘7或炸篮8与食物接触的上表面定义了食物烹饪区域。但是为了可靠地保证食物烹饪区域不同部位的温差不能超过5℃,也为了保证放置在所述烤盘7或炸篮8上食物的上下两面都能够受热均匀,本发明及实施例继续对所使用的烤盘7或炸篮8的结构做进一步的改进。
具体地说,如图2~12所示,当使用所述炸篮8时,所述炸篮8的侧壁81和底壁82上都设置有通孔,所述炸篮8放置于所述内锅12中后,所述炸篮8的底壁82与所述内锅12的底壁121保留一定的炸篮底部间隙97,所述炸篮8的侧壁81与所述内锅12的侧壁122之间也留有一定的炸篮侧部间隙即侧进风通道98,所述炸篮底部间隙97与侧进风通道98相连通,并且所述侧进风通道98位于所述环形出风通道34下方,这样,所述环形出风通道34输出的热气流能够进入所述侧进风通道98以及炸篮底部间隙97,然后热气流通过所述炸篮8的侧壁81和底壁82上的通孔流进所述炸篮8中的食物烹饪区域并对食物例如薯条进行炸制。
如图2~11所示,当使用所述烤盘7时,设置于所述内锅12底部的所述烤盘7的上表面构成的食物烹饪区域。所述烤盘7包括烤架主体9以及设置在所述烤架主体9上的架提手71,通过所述架提手71能够方便地把所述烤盘7放入或取出所述内锅12。其中,所述烤架主体9是用于烤制食物例如牛扒,所述烤架主体9包括多条肋筋91,相邻肋筋91之间布置有连接体92,所述肋筋91上表面高于与所述连接体92上表面,至少部分肋筋91延伸到所述烤架主体9的中央区域。由于所述肋筋9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相邻肋筋91与连接体92形成了能够让气流通过的槽道93;进一步的,部分所述槽道93延伸到所述烤架主体9的中央区域,这样,当热空气吹向所述烤架主体9时,部分的热空气就能够沿着所述槽道93向所述烤架主体9的中央区域流动从而能够对架设在所述肋筋91上的食物下表面进行加热。
对于放置到所述肋筋91上表面的食物,食物上表面可以吸收热空气中的热量,也可以吸收所述加热元件14所释放的辐射热,而食物下表面主要吸收所述烤架主体9所释放的热量和所述槽道93中所流通过的小流量热气流的热量。基于上述热交换过程,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改进所述烤架主体9的结构从而不仅减少所述烤盘7的上表面所构成的食物烹饪区域中的不同区域的温度差,而且也要进一步减少食物上下表面的温度差。具体地说,如图2与图3所示,在所述内锅12的底部边缘设置有的凸台123,所述烤架主体9的连接体92正好搭接在所述凸台123上,这样所述烤架主体9与所述内锅12的底壁121之间形成底部间隙95。当然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烤架主体9的下面设置有架支腿,所述烤架主体9通过所述架支腿支撑在所述内锅12的底壁121上,所述烤架主体9与所述内锅12的底壁121之间同样能够形成底部间隙95。在所述烤架主体9的外周区域设置有侧进风通道96,所述侧进风通道96是设置在所述烤架主体9外周区域的连接体92上的通孔;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侧进风通道96是由所述烤架主体9边缘上形成凹陷或叉口与所述内锅12的侧壁122所共同围成的通道。所述侧进风通道96位于所述环形出风通道34的出风口的正下方,从而能够让所述环形出风通道34中所排出的向下流动热气流穿过所述侧进风通道96后进入到所述烤架主体9的下面的所述底部间隙95,进而在加热所述烤架主体9后穿过所述中央气流回流孔94再回到所述烹饪空间10的中央区域。
为了让流进所述底部间隙95中的热气流能够顺利排出,进一步的,在所述烤架主体9的中央区域设置有多个中央气流回流孔94,热空气从所述中央气流回流孔94再回到所述烹饪空间10的中央区域。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至少部分的所述中央气流回流孔94布置在相邻的肋筋91之间。这样既不打断所述肋筋91又能够保证所述中央气流回流孔94的出气面积,有利于控制所述中央气流回流孔94的排风量从而调节热气流对所述烤架主体9的加热时间。
基于上述的结构可以发现,相比于公开号为CN110101316A的中国发明专利或公告号为CN211673824U,名称为“烹饪系统”实用新型专利所披露的烤盘具有让热风从其上表面水平偏转的方案,本专利实施例的所述烤架主体9上的肋筋91及连接体92基本上不具有该功能,本实施例从所述锅盖2的环形出风通道34中吹出的热风,因为气流本身具有一定的紊流而必然导致部分气流流过食物的上表面,另一部分热风则通过所述烤架主体9侧边配置的侧进风通道96进入到烤盘下面的底部间隙95中并对所述烤架主体9进行加热,再从所述中央气流回流孔94流出到所述烤架主体9上方的烹饪空间10的中央区域中,加热后的所述烤架主体9再通过接触式加热对食物例如牛扒的下表面进行烤制。其中,所述烤架主体9通过内部快速热传递使得整体温度较为均匀,此时食物上表面主要借助于所述加热元件14的辐射热与少量热空气的热量加热,而食物的下表面则主要借助于所述烤架主体9接触加热和所述槽道93中的少量热空气的热量加热,从而促进食物下表面出现比较深的美拉德烤痕,又能上下均匀受热。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主要着眼于让热风从食物的上表面加热的方案,本技术方案大大提高了所述烤架主体9的温度从而能够相对缩小食物之上下面之间的温度差。
为了更好地说明整个热风烘烤系统,如图2与图11所示,所述内盖体3的下面与所述内锅12的内表面形成用于让热气流循环流动的空间,气流就是在这个空间内以一定的循环路径流动,并通过热能交换实现食物烹饪。首先,所述加热元件14能够对所述风道底板4下方的空气进行加热,所述加热元件的热能传递到空气。所述离心式扇叶5转动并从所述第一板中央孔40抽吸被加热的热空气到所述扇叶旋转腔30中,所述离心式扇叶5径向向外推送热空气从而形成快速流动的热气流,在所述内侧斜坡面33与所述末端内壁面32的梳理引导下热气流以较为稳定的状态均匀地从所述环形出风通道34竖直向下快速输出。从所述环形出风通道34输出的热气流快速流向所述烤架主体9。此时,热气流主要通过所述侧进风通道96流到所述底部间隙95中并对所述烤架主体9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所述烤架主体9再通过接触式加热对放置于所述烤架主体9上的食物例如牛扒的下表面进行烤制,当然会有一部分的热气流通过所述槽道93从而对食物的下表面进行加热,还有一部分热气流流过食物的上表面从而对食物的上表面进行加热。进一步的,流到所述底部间隙95中的热气流经过热交换后从所述中央气流回流孔94再回到所述烹饪空间10的中央区域,而流过食物上下表面的热气流与食物经过热交换后也汇聚到所述烹饪空间10的中央区域,在所述离心式扇叶5的抽吸作用下所述烹饪空间10的中央区域的已降温的热气流向上流向所述加热元件14重新被加热从而形成循环流动的热风烘烤系统。当然,在食物烹饪过程中,食物产生大量的水气与油烟与热气流一起流动并有部分从所述油烟排出通道25排出到所述热风烘烤炉外部。
Claims (12)
1.热风烘烤系统,包括锅主体和锅盖,所述锅主体中设置具有烹饪空间的内锅,所述内锅中的布置有烤架主体,所述锅盖上设置有加热元件、空气循环装置,所述加热元件用于向所述内锅的烹饪空间提供加热热能,所述空气循环装置用于向所述内锅的烹饪空间提供循环风;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循环装置包括有中央进风口及呈环形布置的环形出风通道,所述中央进风口位于所述烹饪空间的中央区域的上方;所述环形出风通道包括环形的外侧风道壁面,所述外侧风道壁面沿上下方向延伸布置并且所述外侧风道壁面的圈口走向与所述内锅锅口的走向基本相同,所述外侧风道壁圈口口径小于所述内锅锅口口径;
所述加热元件布置在所述空气循环装置的下方并与所述空气循环装置之间具有隔热间距,从上下方向看至少部分的所述加热元件位于所述中央进风口的外周;
所述烤架主体包括多条肋筋,相邻肋筋之间布置有连接体,所述肋筋上表面高于与所述连接体上表面,至少部分肋筋延伸到所述烤架主体的中央区域,所述烤架主体的中央区域设置有多个中央气流回流孔;所述烤架主体与所述内锅的底壁之间具有底部间隙,在所述烤架主体的外周区域或所述烤架主体与所述内锅的侧壁之间具有侧进风通道,所述侧进风通道位于所述环形出风通道的出风口的正下方,从而能够让所述环形出风通道中所排出的向下流动热气流穿过所述侧进风通道后进入到所述烤架主体的下面,进而在加热所述烤架主体后穿过所述中央气流回流孔再回到所述烹饪空间的中央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烘烤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的所述中央气流回流孔布置在相邻的肋筋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烘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烤架主体上设置有架提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烘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烤架主体下面设置有架支腿,所述烤架主体通过所述架支腿支撑在所述内锅的底壁上,所述架支腿用于形成所述底部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热风烘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循环装置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锅盖中的内盖体和风道底板,所述加热元件布置在所述风道底板的下方并与所述风道底板之间具有隔热间距,所述风道底板布置在所述内盖体的下方并且在它们之间形成有扇叶旋转腔,所述环形出风通道连通所述扇叶旋转腔,所述风道底板具有第一板中央孔,所述第一板中央孔形成所述中央进风口;
所述空气循环装置还包括有离心式扇叶和能够驱动所述扇叶旋转的扇叶驱动器,所述扇叶驱动器位于所述内盖体的上方;所述扇叶布置在所述扇叶旋转腔中并且所述扇叶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一板中央孔的轴线重合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板中央孔抽吸所述烹饪空间中央区域的空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风烘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体的下表面呈倒扣盆状的内表面从而所述内盖体的下表面包括有呈水平方向布置的内侧顶壁面、呈环形并沿上下方向延伸布置的末端内壁面以及衔接在所述内侧顶壁面与末端内壁面之间的呈斜坡状布置内侧斜坡面,所述末端内壁面形成所述外侧风道壁面;
所述风道底板的上表面呈倒扣盆状的外表面从而所述风道底板的上表面包括有外侧顶壁面和衔接所述外侧顶壁面的外侧竖壁面;
所述内盖体的内侧顶壁面与风道底板的外侧顶壁面之间相互平行布置并形成所述扇叶旋转腔,所述风道底板的外侧竖壁面平行布置于所述内盖体的末端内壁面的内侧,所述风道底板的外侧竖壁面与内盖体的末端内壁面之间形成所述环形出风通道;
所述离心式扇叶的最大旋转范围不仅小于所述内盖体的内侧顶壁面所水平延展的范围而且也小于所述风道底板的外侧顶壁面所水平延展的范围但大于所述第一板中央孔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风烘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底板的盆口位置设置有隔离板,所述加热元件位于所述风道底板与隔离板之间,所述加热元件与隔离板之间具有隔热间距;所述隔离板的中央位置设置有第二板中央孔,所述第二板中央孔位于所述第一板中央孔的下方,在所述第二板中央孔的周边壁体上还设置有呈格状布置的多个格通孔,从上往下方向看,所述格通孔在横向上的分布区域大于所述加热元件在横向上的分布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风烘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底板的下侧面上布置有反射层。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风烘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还包括有外盖体,所述外盖体位于所述内盖体上方,所述扇叶驱动器设置在所述外盖体与内盖体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风烘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还包括有隔热盖体,所述隔热盖体位于所述外盖体与所述内盖体之间,并且所述隔热盖体与内盖体之间布置有隔热间隔,所述隔热间隔通过穿过所述隔热盖体、外盖体的散热通道与外部连通,所述扇叶驱动器设置在所述外盖体与隔热盖体之间,所述扇叶驱动器的轴伸端穿过所述隔热盖体、内盖体连接所述扇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风烘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锅盖中的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布置在所述隔热间隔,所述扇叶驱动器的轴伸端依次穿过所述隔热盖体、散热风扇、内盖体后连接所述扇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风烘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还包括有油烟排出通道,所述油烟排出通道穿过所述外盖体、隔热盖体和内盖体而连通所述扇叶旋转腔,所述油烟排出通道中设置有油烟净化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384413.XU CN215127528U (zh) | 2021-02-20 | 2021-02-20 | 热风烘烤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384413.XU CN215127528U (zh) | 2021-02-20 | 2021-02-20 | 热风烘烤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127528U true CN215127528U (zh) | 2021-12-14 |
Family
ID=79411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384413.XU Active CN215127528U (zh) | 2021-02-20 | 2021-02-20 | 热风烘烤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127528U (zh) |
-
2021
- 2021-02-20 CN CN202120384413.XU patent/CN21512752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784022U (zh) | 基于空气的炸锅设备 | |
US5165328A (en) | Expandable countertop oven | |
US5513558A (en) | Rapid cooking device | |
CN208740748U (zh) | 一种带空气炸功能的电烤箱 | |
WO2013131673A1 (en) | A cooking oven provided for heat transfer by convection | |
CN210673107U (zh) | 烤箱 | |
CN216776761U (zh) | 一种烤制内胆结构及烤箱 | |
CN214712139U (zh) | 离心式扇叶及所应用的热风烘烤炉 | |
JP5313290B2 (ja) | 加熱調理器及び加熱調理装置 | |
CN215127528U (zh) | 热风烘烤系统 | |
CN219962607U (zh) | 一种空气炸锅 | |
KR940008233B1 (ko) | 열기조리장치 | |
JP5814307B2 (ja) | 加熱調理器及び加熱調理装置 | |
CN214631744U (zh) | 具有改进送风结构的热风烘烤炉 | |
CN209437013U (zh) | 一种烹饪效果好的电烤箱 | |
CN113143052B (zh) | 烹饪设备 | |
CN219613677U (zh) | 一种空气炸锅 | |
CN219782335U (zh) | 一种空气炸锅 | |
CN112438618A (zh) | 气炸锅的进风装置 | |
CN216166986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3993310U (zh) | 一种具有烤串功能的空气炸锅 | |
CN219680397U (zh) | 一种改进的烹饪器具 | |
CN217090407U (zh) | 一种空炸烤箱 | |
CN218074596U (zh) | 一种烤箱 | |
CN216431824U (zh) | 一种用于微波炉的多功能烹饪组件和微波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