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24685U - 烹饪组件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组件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24685U
CN217524685U CN202221363954.5U CN202221363954U CN217524685U CN 217524685 U CN217524685 U CN 217524685U CN 202221363954 U CN202221363954 U CN 202221363954U CN 217524685 U CN217524685 U CN 2175246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
separating member
separating
liquid pass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6395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万余
魏宏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u Technology Fo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Yingn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Yingnu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Yingn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6395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246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246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246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饪组件,包括:容置壳,所述容置壳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壳上开设有开口和第一过液口,所述开口和所述第一过液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分离件,所述分离件设置在所述容置壳上,所述分离件与所述容置壳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分离件包括第一分离件和第二分离件,所述第一分离件和所述第二分离件的其中一个与所述容置壳连接时所述第一分离件和所述第二分离件的另一个与所述容置壳分离。当第一分离件与容置壳的组合连接时,利用连通器分离原理可实现油水分离的目的;当第二分离件与容置壳的组合连接时,配合电饭锅使用能够在烹饪过程中将糖分含量高的米汤与米饭分离,从而降低米饭的含糖量。

Description

烹饪组件及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烹饪组件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日益发展,饮食健康问题引发大众关注,其中油脂和碳水化合物的过量摄入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首要问题。油脂和碳水化合物的长期过量摄入容易引发肥胖和高血压、冠心病等一系列的心脑血管疾病等。
大众家庭一般通过使用汤锅来煮汤,在炖煮好时,汤液表面一般带有一层由食材所产生的油脂,直接饮用则不利于健康,若在食用时先将漂浮在汤液表面的油脂捞除,则较为麻烦,而且也难以把油脂捞除干净。
另一方面,大米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主食之一,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在75%左右。传统电饭锅的烹饪方式保留了大米的各种成分,煮出来的米饭含有大量的糖分和米脂,无法满足部分用户希望米饭低糖低脂的使用需求。近年来出现了“低糖饭”的改良概念,将煮饭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将大米煮至半熟,加热一段时间后大米中的碳水化合物会解离一部分到水中,此时将这部分水连同游离在水中的碳水化合物一并去除,然后继续进行加热直至完成“低糖饭”。目前市面上通过采用水泵等一系列部件将米水抽出,无疑会增加电饭锅的结构,使锅体结构过于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油脂和碳水化合物的长期过量摄入影响人体健康等问题,提供一种烹饪组件。
一种烹饪组件,包括:容置壳,所述容置壳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壳上开设有开口和第一过液口,所述开口和所述第一过液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分离件,所述分离件设置在所述容置壳上,所述分离件与所述容置壳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分离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分离件与所述容置壳连接,所述分离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分离件与所述容置壳分离;所述分离件包括第一分离件和第二分离件,所述第一分离件和所述第二分离件的其中一个与所述容置壳连接时所述第一分离件和所述第二分离件的另一个与所述容置壳分离。
通过分离件与容置壳的组合连接,可满足烹饪的不同需求,有利于改善人们日常的饮食,控制好油脂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当第一分离件与容置壳的组合连接时,利用连通器分离原理可满足分离不同密度混合液体的需要,具体是一种油水分离器,配合汤锅使用时可简单、有效地分离出汤液中的油脂;当第二分离件与容置壳的组合连接时,配合电饭锅使用能够在烹饪过程中将糖分含量高的气泡与米饭分离,从而降低米饭的含糖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离件与所述容置壳通过磁吸、卡扣或螺纹中的一种连接方式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安装有可供磁铁吸合的异性磁极或金属件,可以在方便用户安装及盲操的同时,避免了频繁装卸下容易产生的接口磨损问题;卡扣主要作用连接前后部件,稳定间隙,方便组装;螺纹连接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同时根据螺纹连接实现更精确的定位。分离件与容置壳可根据产品需要采用磁吸、卡扣和螺纹等多种连接方式,有利于组件快速定位安装,拆卸和更换,同时便于清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壳的底壁上形成凸起,所述凸起上开设有所述第一过液口,所述第一分离件与所述容置壳连接时,所述第一分离件与所述容置壳之间形成过液通道,所述第一过液口经所述过液通道与所述容置腔连通。通过在容置壳底壁上的凸起设置第一过液口,第一过液口与容置壳底壁形成高度差,当油水混合液在重力分离时,根据密度的不同,油水混合液会自然分层,油在上层,水在下层,下层水优先经过液通道离开容置腔,当液体水位下降至凸起水平面时,分离完成,剩余上层油脂被基本分离留在容置腔中,实现水油分离的目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离件为盖帽,所述盖帽包括盖帽周壁、盖帽端壁和第一连接柱,所述盖帽周壁轴向一端形成为具有开口的盖帽内腔,轴向另一端由所述盖帽端壁封闭,所述第一连接柱设置在所述盖帽端壁上沿所述盖帽周壁的轴向朝所述盖帽开口延伸,所述第一分离件的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容置壳连接时,所述盖帽周壁下缘水平高度低于所述凸起的端面水平高度,所述盖帽内腔与所述容置壳形成过液通道。盖帽设有第一连接柱,通过第一连接柱能快速定位和固定到容置壳上,盖帽设有盖帽周壁和盖帽端壁,对上层油脂起阻隔作用,避免油水混合液在重力分离时,下层水流动使液面波动,上层油漫入下层水中被水流带动离开容置壳,导致分离效果下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离件包括有第一盖帽和第二盖帽,所述第一盖帽位于所述第二盖帽上方,所述第一盖帽与所述第二盖帽连接,所述第一盖帽与所述第二盖帽之间形成盖帽空腔,所述第二盖帽端壁上设有第三过液口,所述第二盖帽的底壁设有密封件,所述盖帽空腔与所述容置壳形成第一过液通道,所述第一过液口、所述第三过液口、所述第一过液通道与所述容置腔依次连通。当油水混合液在重力分离时,油水混合液会自然分层,下层水优先经过液通道离开容置腔,第二盖帽端壁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盖帽底壁的水平高度,当液体水位下降至第二盖帽端壁的水平高度时,分离停止,剩余上层油脂被基本分离留在容置腔中,实现水油分离的目的。第一盖帽和第二盖帽对上层油脂起阻隔作用,避免油水混合液在重力分离时,下层水流动使液面波动,上层油漫入下层水中被水流带动离开容置壳,导致分离效果下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离件的底壁设置有磁吸件,所述第一分离件通过磁吸件能吸附连接在所述容置壳的底壁。通过安装可供吸合的磁吸件,可以在方便用户安装及盲操的同时,避免频繁装卸下容易产生的接口磨损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离件的底壁和所述容置壳的底壁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卡扣和第二螺纹卡扣,所述第一螺纹卡扣设置螺纹凹槽,所述第二螺纹卡扣设置螺纹凸起,所述螺纹凹槽与所述螺纹凸起配合卡接,将所述第一分离件安装在所述容置壳的底壁上。通过采用螺纹卡扣方式连接部件,具有定位稳固,自锁效果好,使用安全,便于拆卸的优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离件的底壁和所述容置壳的底壁均设置有弹片,所述弹片设有弧形扣合面,通过弹片扣合的方式将所述第一分离件安装在所述容置壳的底壁上。通过弹片扣合的方式能够实现部件间的轻松拆卸、牢固连接,此外弹片具有弹性并有避震压制的功能,有保护零部件的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离件上开设有第二过液口,所述第二分离件与所述容置壳连接时,所述第二分离件与所述容置壳之间形成第二过液通道,所述第二过液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第一过液口与所述第二过液通道连通。通过设置第二过液口,米饭在烹饪过程中,米汤沸腾水位上升从第二过液口进入容置腔内,米汤与米饭分离,同时带走这部分米汤中的碳水化合物,从而达到降糖的目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离件的纵截面呈锥形,所述第二过液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分离件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分离件包括分离件本体和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设置在所述分离件本体上,所述第二连接柱与所述容置壳连接时,所述第二分离件的底壁与所述容置壳的底壁紧贴相抵。第二分离件设有第二连接柱,通过第二连接柱能快速定位和固定到容置壳上,第二分离件的底壁与所述容置壳的底壁紧贴相抵,阻挡米汤回流离开容置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硅胶圈,所述硅胶圈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第二分离件的底部形成翻边,所述翻边嵌于所述安装槽中。通过硅胶圈的设置,对第二分离件的底壁和容置壳的底壁间的缝隙进行密封,防止米汤从缝隙回流离开容置腔。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
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上述的烹饪组件;锅体组件,所述锅体组件上形成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烹饪组件相适配;泄压组件,所述泄压组件设置在所述锅体组件上。高压锅设置有第一支撑部,烹饪组件可以通过第一支撑部固定于高压锅内,配合高压锅在烹饪过程中完成对汤液中油脂的分离,操作简单,方便食用,有利于人们控制油脂的摄入,改善饮食健康。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
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上述的烹饪组件;锅体组件,所述锅体组件上形成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烹饪组件相适配。电饭煲设置有第二支撑部,烹饪组件可以通过第二支撑部固定于电饭煲内,在大米煮至半熟的时候,配合电饭煲将米汤与米饭分离,同时带走这部分米汤中的碳水化合物,从而降低米饭的含糖量,操作简单,有利于人们控制糖分的摄入,改善饮食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烹饪组件的立体图;
图2为第一分离件与容置壳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第一分离件与容置壳的装配截面图;
图4为第一分离件与容置壳磁吸连接示意图;
图5为第一分离件与容置壳卡扣连接示意图;
图6为第一分离件与容置壳弹片连接示意图;
图7为第二分离件与容置壳的装配截面图;
图8为第二分离件与容置壳的装配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容置壳1,容置腔101,第一过液口102,第一过液通道103;
分离件2,第二过液口201,第二过液通道202,盖帽空腔203,第三过液口204,第一分离件21,盖帽211,盖帽周壁2111,盖帽端壁2112,第一连接柱2113,第一盖帽212,第一盖帽底壁2121,第二盖帽213,第二盖帽端壁2131,密封件214,磁吸件215,第一螺纹卡扣216,第二螺纹卡扣217,弹片218,第二分离件22,第二连接柱221;
硅胶圈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烹饪组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烹饪组件,包括:容置壳1,容置壳1设有容置腔101,容置壳1上开设有开口和第一过液口102,开口和第一过液口102 与容置腔101连通;分离件2,分离件2设置在容置壳1上,分离件2与容置壳 1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分离件2位于第一位置时分离件2与容置壳1 连接,分离件2位于第二位置时分离件2与容置壳1分离;分离件2包括第一分离件21和第二分离件22,第一分离件21和第二分离件22的其中一个与容置壳1连接时第一分离件21和第二分离件22的另一个与容置壳1分离。
通过分离件2与容置壳1的组合连接,可满足烹饪的不同需求,有利于改善人们日常的饮食,控制好油脂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当第一分离件21与容置壳1的组合连接时,利用连通器分离原理可满足分离不同密度混合液体的需要,具体是一种油水分离器,配合汤锅使用时可简单、有效地分离出汤液中的油脂;当第二分离件22与容置壳1的组合连接时,配合电饭锅使用能够在烹饪过程中将糖分含量高的米汤与米饭分离,从而降低米饭的含糖量。
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分离件2与容置壳1 通过磁吸、卡扣或螺纹中的一种连接方式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安装有可供磁铁吸合的异性磁极或金属件,可以在方便用户安装及盲操的同时,避免了频繁装卸下容易产生的接口磨损问题;卡扣主要作用连接前后部件,稳定间隙,方便组装;螺纹连接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同时根据螺纹连接实现更精确的定位。分离件2与容置壳1可根据产品需要采用磁吸、卡扣和螺纹等多种连接方式,有利于组件快速定位安装,拆卸和更换,同时便于清洗。
如图1至3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容置壳1的底壁上形成凸起,凸起上开设有第一过液口102,第一分离件21与容置壳1连接时,第一分离件21与容置壳1之间形成过液通道103,第一过液口 102经过液通道103与容置腔101连通。通过在容置壳1底壁上的凸起设置第一过液口102,第一过液口102与容置壳1底壁形成高度差,当油水混合液在重力分离时,根据密度的不同,油水混合液会自然分层,油在上层,水在下层,下层水优先经过液通道103离开容置腔101,当液体水位下降至凸起水平面时,分离完成,剩余上层油脂被基本分离留在容置腔101中,实现水油分离的目的。
如图3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第一分离件21为盖帽211,盖帽211包括盖帽周壁2111、盖帽端壁2112和第一连接柱2113,盖帽周壁2111轴向一端形成为具有开口的盖帽内腔,轴向另一端由盖帽端壁2112封闭,第一连接柱2113设置在盖帽端壁2112上沿盖帽周壁2111 的轴向朝盖帽211开口延伸,第一分离件21的第一连接柱2113与容置壳1连接时,盖帽周壁2111下缘水平高度低于凸起的端面水平高度,盖帽内腔与容置壳1形成过液通道103。盖帽211设有第一连接柱2113,通过第一连接柱2113 能快速定位和固定到容置壳1上,盖帽211设有盖帽周壁2111和盖帽端壁2112,对上层油脂起阻隔作用,避免油水混合液在重力分离时,下层水流动使液面波动,上层油漫入下层水中被水流带动离开容置壳1,导致分离效果下降。
如图4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第一分离件21包括有第一盖帽212和第二盖帽213,第一盖帽212位于第二盖帽213 上方,第一盖帽212与第二盖帽213连接,第一盖帽212与第二盖帽213之间形成盖帽空腔203,第二盖帽端壁2131上设有第三过液口204,第二盖帽213 的底壁设有密封件214,盖帽空腔203与容置壳1形成第一过液通道103,第一过液口102、第三过液口204、第一过液通道103与容置腔101依次连通。当油水混合液在重力分离时,油水混合液会自然分层,下层水优先经过液通道103 离开容置腔101,第二盖帽端壁2131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盖帽底壁2121的水平高度,当液体水位下降至第二盖帽端壁2131的水平高度时,分离停止,剩余上层油脂被基本分离留在容置腔101中,实现水油分离的目的。第一盖帽212和第二盖帽213对上层油脂起阻隔作用,避免油水混合液在重力分离时,下层水流动使液面波动,上层油漫入下层水中被水流带动离开容置壳1,导致分离效果下降。
如图4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第一分离件21的底壁设置有磁吸件215,第一分离件21通过磁吸件215能吸附连接在容置壳1的底壁。通过安装可供吸合的磁吸件215,可以在方便用户安装及盲操的同时,避免频繁装卸下容易产生的接口磨损问题;
如图5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第一分离件21的底壁和容置壳1的底壁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卡扣216和第二螺纹卡扣 217,第一螺纹卡扣216设置螺纹凹槽,第二螺纹卡扣217设置螺纹凸起,螺纹凹槽与螺纹凸起配合卡接,将第一分离件21安装在容置壳1的底壁上。通过采用螺纹卡扣方式连接部件,具有定位稳固,自锁效果好,使用安全,便于拆卸的优点。
如图6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第一分离件21的底壁和容置壳1的底壁均设置有弹片218,弹片218设有弧形扣合面,通过弹片扣合的方式将第一分离件21安装在容置壳1的底壁上。通过弹片扣合的方式能够实现部件间的轻松拆卸、牢固连接,此外弹片具有弹性并有避震压制的功能,有保护零部件的效果;
如图7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第二分离件22上开设有第二过液口201,第二分离件22与容置壳1连接时,第二分离件22与容置壳1之间形成第二过液通道202,第二过液口201与容置腔101连通,第一过液口102与第二过液通道202连通。通过设置第二过液口201,米饭在烹饪过程中,米汤沸腾水位上升从第二过液口201进入容置腔101内,米汤与米饭分离,同时带走这部分米汤中的碳水化合物,从而达到降糖的目的。
如图7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第二分离件22的纵截面呈锥形,第二过液口201设置在第二分离件22的侧壁上,第二分离件22包括分离件本体和第二连接柱221,第二连接柱221设置在分离件本体上,第二连接柱221与容置壳1连接时,第二分离件22的底壁与容置壳1 的底壁紧贴相抵。第二分离件22设有第二连接柱221,通过第二连接柱221能快速定位和固定到容置壳1上,第二分离件22的底壁与容置壳1的底壁紧贴相抵,阻挡米汤回流离开容置腔101。
如图8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还包括硅胶圈3,硅胶圈3设置有安装槽,第二分离件22的底部形成翻边,翻边嵌于安装槽中。通过硅胶圈3的设置,对第二分离件22的底壁和容置壳1的底壁间的缝隙进行密封,防止米汤从缝隙回流离开容置腔101。
实施例2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
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上述烹饪组件;锅体组件,锅体组件上形成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与烹饪组件相适配;泄压组件,泄压组件设置在锅体组件上。高压锅设置有第一支撑部,烹饪组件可以通过第一支撑部固定于高压锅内,配合高压锅在烹饪过程中完成对汤液中油脂的分离,操作简单,方便食用,有利于人们控制油脂的摄入,改善饮食健康。
实施例3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
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上述烹饪组件;锅体组件,锅体组件上形成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与烹饪组件相适配。电饭煲设置有第二支撑部,烹饪组件可以通过第二支撑部固定于电饭煲内,在大米煮至半熟的时候,配合电饭煲将米汤与米饭分离,同时带走这部分米汤中的碳水化合物,从而降低米饭的含糖量,操作简单,有利于人们控制糖分的摄入,改善饮食健康。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置壳(1),所述容置壳(1)设有容置腔(101),所述容置壳(1)上开设有开口和第一过液口(102),所述开口和所述第一过液口(102)与所述容置腔(101)连通;
分离件(2),所述分离件(2)设置在所述容置壳(1)上,所述分离件(2)与所述容置壳(1)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分离件(2)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分离件(2)与所述容置壳(1)连接,所述分离件(2)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分离件(2)与所述容置壳(1)分离;
所述分离件(2)包括第一分离件(21)和第二分离件(22),所述第一分离件(21)和所述第二分离件(22)的其中一个与所述容置壳(1)连接时所述第一分离件(21)和所述第二分离件(22)的另一个与所述容置壳(1)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件(2)与所述容置壳(1)通过磁吸、卡扣或螺纹中的一种连接方式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壳(1)的底壁上形成凸起,所述凸起上开设有所述第一过液口(102),所述第一分离件(21)与所述容置壳(1)连接时,所述第一分离件(21)与所述容置壳(1)之间形成过液通道(103),所述第一过液口(102)经所述过液通道(103)与所述容置腔(10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件(21)为盖帽(211),所述盖帽(211)包括盖帽周壁(2111)、盖帽端壁(2112)和第一连接柱(2113),所述盖帽周壁(2111)轴向一端形成为具有开口的盖帽内腔,轴向另一端由所述盖帽端壁(2112)封闭,所述第一连接柱(2113)设置在所述盖帽端壁(2112)上沿所述盖帽周壁(2111)的轴向朝所述盖帽(211) 开口延伸,所述第一分离件(21)的所述第一连接柱(2113)与所述容置壳(1)连接时,所述盖帽周壁(2111)下缘水平高度低于所述凸起的端面水平高度,所述盖帽内腔与所述容置壳(1)形成过液通道(1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件(21)包括有第一盖帽(212)和第二盖帽(213),所述第一盖帽(212)位于所述第二盖帽(213)上方,所述第一盖帽(212)与所述第二盖帽(213)连接,所述第一盖帽(212)与所述第二盖帽(213)之间形成盖帽空腔(203),第二盖帽端壁(2131)上设有第三过液口(204),所述第二盖帽(213)的底壁设有密封件(214),所述盖帽空腔(203)与所述容置壳(1)形成第一过液通道(103),所述第一过液口(102)、所述第三过液口(204)、所述第一过液通道(103)与所述容置腔(101)依次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件(21)的底壁设置有磁吸件(215),所述第一分离件(21)通过磁吸件(215)能吸附连接在所述容置壳(1)的底壁;或
所述第一分离件(21)的底壁和所述容置壳(1)的底壁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卡扣(216)和第二螺纹卡扣(217),所述第一螺纹卡扣(216)设置螺纹凹槽,所述第二螺纹卡扣(217)设置螺纹凸起,所述螺纹凹槽与所述螺纹凸起配合卡接,将所述第一分离件(21)安装在所述容置壳(1)的底壁上;或
所述第一分离件(21)的底壁和所述容置壳(1)的底壁均设置有弹片(218),所述弹片(218)设有弧形扣合面,通过弹片扣合的方式将所述第一分离件(21)安装在所述容置壳(1)的底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离件(22)上开设有第二过液口(201),所述第二分离件(22)与所述容置壳(1)连接时,所述第二分离件(22)与所述容置壳(1)之间形成第二过液通道(202),所述第二过液口(201)与所述容置腔(101)连通,所述第一过液口(102)与所述第二过液通道(202)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离件(22)的纵截面呈锥形,所述第二过液口(201)设置在所述第二分离件(22)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分离件(22)包括分离件本体和第二连接柱(221),所述第二连接柱(221)设置在所述分离件本体上,所述第二连接柱(221)与所述容置壳(1)连接时,所述第二分离件(22)的底壁与所述容置壳(1)的底壁紧贴相抵;和/或
还包括硅胶圈(3),所述硅胶圈(3)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第二分离件(22)的底部形成翻边,所述翻边嵌于所述安装槽中。
9.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烹饪组件;
锅体组件,所述锅体组件上形成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烹饪组件相适配;
泄压组件,所述泄压组件设置在所述锅体组件上。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2、7和8任意一项所述的烹饪组件;
锅体组件,所述锅体组件上形成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烹饪组件相适配。
CN202221363954.5U 2022-06-01 2022-06-01 烹饪组件及烹饪器具 Active CN2175246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63954.5U CN217524685U (zh) 2022-06-01 2022-06-01 烹饪组件及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63954.5U CN217524685U (zh) 2022-06-01 2022-06-01 烹饪组件及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24685U true CN217524685U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44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63954.5U Active CN217524685U (zh) 2022-06-01 2022-06-01 烹饪组件及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246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43925B1 (ko) 전기밥솥용 저당밥 취사장치
CN113576239A (zh) 电饭煲及其烹饪方法
CN217524685U (zh) 烹饪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0989641U (zh) 电饭锅
CN106859292B (zh) 一种具有滤油滤渣结构的器具
CN215686800U (zh) 一种防溢效果好的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6494854U (zh) 饮品冲泡设备
CN108113475B (zh) 一种豆浆机
CN214510810U (zh) 一种米汤盆
CN213605777U (zh) 一种内锅装置及烹饪器具
CN211484020U (zh) 脱糖电饭锅
CN218651454U (zh) 滤油组件及烹饪电器
CN217885733U (zh) 一种可替换功能组件的多功能养生壶
CN218651406U (zh) 一种可适用多规格的便携式咖啡机
CN203388744U (zh) 多功能锅铲
CN205611622U (zh) 一种半自动节油油炸器具
CN219088948U (zh) 滤油装置和烹饪器具
CN218515589U (zh) 一种具有防溢出功能的养生壶
CN216822781U (zh) 一种多用蒸笼
CN219460875U (zh) 烹饪器皿
CN218651438U (zh) 浮件滤油组件及烹饪电器
CN219289246U (zh) 滤油装置和烹饪器具
CN211459843U (zh) 一种改进接水盒的电饭煲
CN209826252U (zh) 电饭煲
CN220308946U (zh) 一种脱糖收集器具及电饭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3

Address after: Room 403C, 4th Floor, East Block, Phase II, Design City, No. 1 Sanle Road North, Design City Community,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311

Patentee after: Jilu Technology (Foshan)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11 Room 601, 6 / F, west block, phase III, design city, No. 88 Penglai Road, design city community,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oshan yingnuo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