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22781U - 一种多用蒸笼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用蒸笼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822781U CN216822781U CN202123138961.3U CN202123138961U CN216822781U CN 216822781 U CN216822781 U CN 216822781U CN 202123138961 U CN202123138961 U CN 202123138961U CN 216822781 U CN216822781 U CN 21682278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ood steamer
- bottom wall
- diapire
- wall
- conservancy diver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用蒸笼,包括蒸笼本体,蒸笼本体由底壁以及与所述底壁固连的侧壁组成,底壁上设有蒸汽过孔,所述底壁上可拆卸地设置有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的底面凸设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组件覆盖蒸汽过孔,导流筒至少连通部分蒸汽过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常规蒸笼的底壁上放置导流组件将该蒸笼作为低糖蒸笼使用,其中导流组件自带容纳腔或通过与常规蒸笼的侧壁配合形成容纳腔来盛放米汤,在仅需要常规蒸笼的功能时,将导流组件拆卸并取出即可,该结构可实现常规蒸笼和低糖蒸笼的快速切换,且操作方便、快捷,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用蒸笼。
背景技术
目前电饭煲在煮饭时,将米和水一起放入内胆中进行加热,米饭煮熟后,米中的淀粉转化为糖分,使得米饭的含糖量偏高,不适于糖尿病人或者肥胖患者食用,因此低糖饭烹饪器具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低糖饭烹饪器具的工作原理为:在烹饪的过程中,将大米煮到半熟,使大米中的部分支链淀粉溶到米汤中后,将米汤从锅体中移除,再将半熟的大米进一步蒸熟。通过这种烹饪方法来减少糖分的摄入,从而达到降糖的目的。
上述低糖蒸笼均为专用蒸笼,只有烹制低糖米饭的功能,不具备常规蒸笼的作用,在烹饪时需要准备两种蒸笼并在烹饪时频繁更换,用户在实际使用时非常不便,且在一个电饭煲中配备两个蒸笼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用蒸笼,在蒸笼底壁设置可拆卸地导流组件,使得用户在使用时可以在常规蒸笼和低糖蒸笼之间简单的进行切换,能够提升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一种多用蒸笼,包括蒸笼本体,蒸笼本体由底壁以及与所述底壁固连的侧壁组成,底壁上设有蒸汽过孔,所述底壁上可拆卸地设置有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的底面凸设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组件覆盖蒸汽过孔,导流筒至少连通部分蒸汽过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流组件包括与底壁接触的导流部以及与所述导流部固连的挡壁,所述挡壁相对导流部向上凸起以配合导流部形成用于盛放米汤的容纳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流部的外周边缘临近底壁与侧壁的交接处设置,所述挡壁的高度低于侧壁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流组件的外周边缘卡设与底壁与侧壁的交接处,并与侧壁配合形成容纳米汤的腔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流组件和底壁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以防止容纳腔中的米汤与底壁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流组件的底面至少部分凸起,并与底壁之间形成导流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底壁中部设有大蒸汽过孔,以形成进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流组件的底面外周设置有朝向底壁的凸起结构,所述底壁上设置有配合凸起结构的凹槽以防止导流组件与底壁粘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凸起结构为朝向底壁凸设的环形筋或若干均匀分布的凸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流筒与导流组件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所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蒸笼本体的底壁上放置导流组件将该蒸笼作为低糖蒸笼使用,其中导流组件自带容纳腔或通过与蒸笼本体的侧壁配合形成容纳腔来盛放米汤,再通过导流组件的底面覆盖底壁上的蒸汽过孔防止米汤回流,在仅需要常规蒸笼的功能时,将导流组件拆卸并取出即可,该结构可实现常规蒸笼和低糖蒸笼的快速切换,且操作方便、快捷,提升了用户体验。
2、本实用新型中设有挡壁的导流组件放置于蒸笼本体中时,导流部的边缘需临近底壁与侧壁的交接处设置,用于防止导流组件在烹饪过程中出现左右晃动的现象,以保证米饭的低糖效果。
3、本实用新型中不设置有挡壁的导流组件与蒸笼本体的底壁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用于防止蒸笼中已收集的米汤与底部接触导致米汤回流。
4、本实用新型中在烹饪完成后,导流组件和底壁之间会存有残留的米汤,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流组件底部外周设置凸包或环形筋结构,配合底壁相应位置上的凹槽,防止取出导流组件时,因液体的张力,使导流组件和蒸笼本体粘在一起,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中烹饪器具的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多用蒸笼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多用蒸笼的爆炸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1中导流组件的立体图。
图5为实施例1中蒸笼本体的立体图。
图6为实施例1中导流组件俯视方向的立体图。
图7为实施例2中的多用蒸笼的爆炸剖视图。
附图标记:10、煲体;11、内胆;111、容纳腔;112、烹饪腔;12、加热装置;13、多用蒸笼;14、蒸笼本体;141、底壁;142、侧壁;143、蒸汽过孔;144、进水口;145、凹槽;15、导流组件;151、导流部;152、挡壁;153、凸起结构;16、导流筒;17、导流间隙;20、煲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如图1所示,包括煲体10和煲盖20,所述煲体10中设置有内胆11以及用于加热内胆11的加热装置12,所述内胆11上设有可取放的多用蒸笼13,所述多用蒸笼13将内胆11的内部空间上下分隔为容纳腔111及烹饪腔112,所述多用蒸笼13包括蒸笼本体14,蒸笼本体14包括底壁141以及与底壁141固连的侧壁142,所述底壁141可拆卸地设置有导流组件15,导流组件15的底面凸设有导流筒16,所述底壁141上设有蒸汽过孔143,导流组件15覆盖蒸汽过孔143,导流筒16连通部分蒸汽过孔143以配合形成连通容纳腔111与烹饪腔113的通道。
上述中的多用蒸笼中可拆卸设置有导流组件用于实现对烹饪器具的烹饪腔中上涌的米汤进行收集,使得烹饪器具能够烹饪出低糖米饭,当需要使用常规蒸笼的功能时,将导流组件拆卸并取出即可,导流组件上设置导流筒,导流组件覆盖蒸汽过孔,以使导流筒连通至蒸汽过孔,在沸腾阶段中的米汤经导流筒导流至多用蒸笼内以降低烹饪腔中米饭成型后的含糖量,同时导流组件覆盖蒸汽过孔还可以防止米汤从蒸汽过孔中回流至烹饪器具中。
下面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多用蒸笼,如图2-图4所示,包括蒸笼本体14和导流组件15,导流组件15放置于蒸笼本体14的底壁141上,底壁141上设置有蒸汽过孔143,本实施例中导流组件15包括与底壁141紧贴的导流部151以及向上凸出的挡壁152,挡壁152和导流部151配合形成容纳米汤的容纳腔111,挡壁152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略低于蒸笼本体14的侧壁142以节约加工成本同时不会干涉烹饪器具的煲盖,导流部151的边缘放置于底壁141与侧壁142的交接处,侧壁142与挡壁22紧贴,以防止导流组件15在使用时出现上下或左右晃动的情况出现,导流部151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导流筒16,烹饪腔112中上涌的米汤通过蒸汽过孔143、导流筒16进入容纳腔111中。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为提升导流筒16中米汤上涌的动力,本实施例在底壁14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配合导流筒16流体入口的进水口144,相对于蒸笼本体14自带的蒸汽过孔143来说,单位时间内上涌至导流筒16的米汤量更大,上涌的动力更足,最终实现的低糖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导流组件15的底面至少部分凸起,并与底壁141之间形成导流间隙17,该间隙的存在使得导流组件15凸起的部分与未凸起的部分的交界处呈阶梯状,能够利用间隙中的米汤的径向扩散动力使得最终进入导流筒16中的米汤的上涌惯性增大,进一步提升了低糖效果。
上述中,通过在底壁上可取放的导流组件来实现常规蒸笼与低糖蒸笼的快速切换,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使用低糖蒸笼时将导流组件放置于蒸笼本体的底壁上,烹饪过程的沸腾阶段中,烹饪腔中的米汤上涌并通过蒸汽过孔或进水口进入导流筒并由导流筒将米汤输送至容纳腔中,已该方式来减少米饭中的含糖量获取低糖米饭;若要使用常规蒸笼的功能,直接将导流组件取出即可,操作简便,用户体验好。
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导流筒可设置于导流部的两侧边缘,且至少设置有两个,相应底壁上的进水口配合导流筒设置,该结构设计能够防止最终成型的米饭两侧的湿度与中间的湿度相差过大的问题,提升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中,低糖米饭烹饪完成后,底壁141与导流组件15间会有米汤残留,用户在取出导流组件15时,由于存在液体张力,导流组件15和蒸笼本体14会出现粘在一起的情况,为了解决该问题,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在导流部151的外底面上设置有若干凸包结构153,底壁141在对应凸包结构153的位置上设置有凹槽145,导流组件15放置于底壁141上,凸包结构153卡入凹槽145中,以防止导流组件15和蒸笼本体14粘连,方便用户取放,为进一步降低液体张力带来的影响,凸包结构153可均匀地环绕导流部151外底面的外周设置,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对凸包、凹槽的数量以及大小不做限定,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而改动。
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在导流部的外底面的外周上设置有环形筋,底壁上配合环形筋设置有环形凹槽,该设计与上述凸包结构的设计具备类似的技术效果,但其所需的加工成本要更高。
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凸包结构或环形筋可设置于底壁上,同时在导流部外底面的相应位置上设置有配合用的凹槽,亦可实现与上述方案类似的技术效果。
本实施例中,导流筒16与导流组件15为一体式结构,如图1-图4所示,一体式结构可保证导流组件15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同时无需额外增设连接结构,结构设计更简单且制造成本较低。
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导流筒可拆卸的连接于导流组件上,导流组件上设置有与导流筒连接的结构,该连接方式不限于螺钉连接、卡扣连接及螺纹连接等,可拆卸的连接方式相比较于一体式结构既方便了用户清洁蒸笼,又方便了所述用户清洗导流筒,避免了清洗死角的存在,提升了用户体验。进一步的,为防止米汤泄露,导流筒与导流组件的连接处需要加设密封结构,相较之于一体式结构,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设计更复杂,成本更高,同时在后续使用时有老化,组装卡壳的风险,稳定性不高。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导流筒由弹性材料制成,一方面通过导流筒的弹性变形,可方便地将所述导流筒安装至导流组件或者从导流组件处脱出,另一方面导流筒的弹性特质,使得用户在清洗导流筒时不会被导流筒的入口和出口划伤手部,提高了安全性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导流组件15为圆盘形结构,没有在侧边设计挡壁,导流组件15放置于蒸笼的底壁141并卡设于底壁141与侧壁142的交接处,由导流组件15与蒸笼的侧壁142配合形成盛放米汤的腔体,该设计相比较于实施例1来说,导流组件15的整体设计更简单且成本更低。
为了防止蒸笼中的米汤进入底壁141并通过蒸汽过孔143回流的情况出现,在导流组件15和底壁141间还设置有密封结构以使得导流组件15与侧壁142配合形成一个底部封闭的腔体。
本实施例相较之于实施例1中的方案来说,能够利用蒸笼本体的侧壁配合导流组件来达到烹制低糖米饭的效果,其结构更简单且成本更低,但由于要保证导流组件与底壁之间的密封性以及导流组件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其连接处的力更大,在取放的方便性上不如实施例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多用蒸笼,包括蒸笼本体,蒸笼本体由底壁以及与所述底壁固连的侧壁组成,底壁上设有蒸汽过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上可拆卸地设置有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的底面凸设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组件覆盖蒸汽过孔,导流筒至少连通部分蒸汽过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包括与底壁接触的导流部以及与所述导流部固连的挡壁,所述挡壁相对导流部向上凸起以配合导流部形成容纳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用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的外周边缘临近底壁与侧壁的交接处设置,所述挡壁的高度低于侧壁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的外周边缘卡设与底壁与侧壁的交接处,并与侧壁配合形成容纳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用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和底壁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以防止容纳腔中的米汤与底壁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的底面至少部分凸起,并与底壁之间形成导流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中部设有大蒸汽过孔,以形成进水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的底面外周设置有朝向底壁的凸起结构,所述底壁上设置有配合凸起结构的凹槽以防止导流组件与底壁粘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用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为朝向底壁凸设的环形筋或若干均匀分布的凸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与导流组件为一体式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138961.3U CN216822781U (zh) | 2021-12-14 | 2021-12-14 | 一种多用蒸笼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138961.3U CN216822781U (zh) | 2021-12-14 | 2021-12-14 | 一种多用蒸笼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822781U true CN216822781U (zh) | 2022-06-28 |
Family
ID=82108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138961.3U Active CN216822781U (zh) | 2021-12-14 | 2021-12-14 | 一种多用蒸笼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822781U (zh) |
-
2021
- 2021-12-14 CN CN202123138961.3U patent/CN21682278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258963U (zh) | 盖板结构、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 |
CN216822781U (zh) | 一种多用蒸笼 | |
CN211270021U (zh) | 一种带有米汤容器的烹饪器具 | |
CN211022273U (zh) | 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 |
CN212261140U (zh) | 多功能肠粉机 | |
CN208692938U (zh) | 可叠放收纳的组合锅具 | |
CN208551374U (zh) | 蒸笼组件和烹饪器具 | |
CN217885733U (zh) | 一种可替换功能组件的多功能养生壶 | |
CN217524702U (zh) | 一种低糖饭蒸笼及其烹饪器具 | |
CN214905946U (zh) | 一种防溢电饭煲 | |
CN221285392U (zh) | 干蒸组件及电蒸锅 | |
CN212912734U (zh) | 一种烹饪装置 | |
CN214595488U (zh) | 盖板结构、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 |
CN215605068U (zh) | 一种电饭煲环绕式排汽阀 | |
CN213282513U (zh) | 防溢电饭锅 | |
CN219460875U (zh) | 烹饪器皿 | |
CN217524597U (zh) | 脱糖电饭煲 | |
CN214128099U (zh) | 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 |
CN214804113U (zh) | 一种密封蒸格套装的结构 | |
CN211269968U (zh) | 一种低糖烹饪器具 | |
CN213721368U (zh) | 锅具 | |
CN220694998U (zh) | 一种蒸笼组件 | |
CN212186169U (zh) | 一种具有蒸煮功能的热水壶 | |
CN213962935U (zh) | 电饭甑 | |
CN211609319U (zh) | 一种具有米汤收集功能的蒸笼及电饭煲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