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03195U - 魔术臂支架 - Google Patents

魔术臂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03195U
CN217503195U CN202221575205.9U CN202221575205U CN217503195U CN 217503195 U CN217503195 U CN 217503195U CN 202221575205 U CN202221575205 U CN 202221575205U CN 217503195 U CN217503195 U CN 2175031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sleeve
groove
universal head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7520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青青
冷卫强
吴晓钧
杨三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ij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i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i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i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7520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031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031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031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魔术臂支架,包括:支臂组件,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第一支臂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设有第一转动槽;第二支臂包括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三端设有第二转动槽,第四端与第二端连接并能够相对第二端转动,以使第一端与第三端相互靠近,或者使第一端与第三端相互远离;转接组件,包括第一万向头和第二万向头,第一万向头可转动地设于第一转动槽,第二万向头可转动地设于第二转动槽;第一驱动结构,用于限制第一万向头在第一转动槽内的转动;第二驱动结构,用于同时限制第二万向头在第二转动槽内的转动、以及第二端与第四端的相对转动。本实用新型的魔术臂支架可以更加灵活地调节魔术臂支架的角度。

Description

魔术臂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影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魔术臂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摄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越来越广泛。摄影可以通过手机、相机等拍摄设备完成,为了使摄影更加方便,通常会利用魔术臂支架辅助拍摄设备进行拍摄。魔术臂支架包括两个可以转动的支撑臂,两个支撑臂的末端用于分别安装拍摄设备和支撑装置,从而拍摄设备能够借助魔术臂支架安装到支撑装置上,进而调节拍摄设备的拍摄角度。然而,针对传统的魔术臂支架而言,传统魔术臂支架的旋钮在被拧紧后,两个支撑臂被锁紧,两个支撑臂不能够相对转动,并且在两个支撑臂被锁紧时,两个支撑臂末端的万向头也同时被锁紧,导致魔术臂支架角度的调节不够灵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魔术臂支架,以解决在两个支撑臂被锁紧时,两个支撑臂末端的万向头也同时被锁紧而导致角度调节不够灵活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魔术臂支架,包括:
支臂组件,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包括沿其长度延伸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有第一转动槽;所述第二支臂包括沿其长度延伸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设有第二转动槽,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第二端连接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端转动,以使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端相互靠近,或者使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端相互远离;
转接组件,包括第一万向头和第二万向头,所述第一万向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槽,所述第二万向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槽;
第一驱动结构,用于限制所述第一万向头在所述第一转动槽内的转动;
第二驱动结构,包括主动件和从动件,所述主动件能够带动所述从动件抵接于所述第二万向头,以限制所述第二万向头在所述第二转动槽内的转动;在所述从动件抵接于所述第二万向头的同时,所述第二端在所述主动件的带动下与所述第四端相互抵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端的相对转动被限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第一套筒、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所述第一套筒设置有所述第一转动槽,所述第一螺纹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筒,所述第二螺纹设置于所述第一端;
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套筒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支臂沿所述第一支臂的延伸方向移动,使所述第一端能够靠近所述第一万向头,进而所述第一端能够将所述第一万向头抵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槽的槽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筒远离所述第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转动槽连通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一万向头能够转动至穿设于所述第一缺口以使其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支臂的延伸方向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纹为形成于所述第一套筒的所述第一转动槽的内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位于所述第一转动槽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侧,所述第二螺纹为形成于所述第一端的外螺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一螺纹连接件,所述第一套筒设置有所述第一转动槽,所述第一螺纹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套筒并与所述第一套筒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一螺纹连接件还穿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所述第一螺纹连接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限位槽沿径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端能够将所述第一万向头抵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槽的槽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具有靠近所述第一万向头所在一侧设置的引导面,在沿着所述第一支臂的轴向逐渐靠近所述第一万向头的方向上,所述引导面的径向尺寸逐渐增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螺纹连接件相对设置的第二螺纹连接件,所述第二螺纹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限位槽并与所述第一套筒螺纹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魔术臂支架还包括冷靴台,所述冷靴台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外侧并用于安装外接设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动件包括螺杆、驱动块和旋钮,所述螺杆穿设于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端,且所述螺杆在周向限位于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端;所述驱动块活动设置于所述第四端;所述旋钮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并能带动所述驱动块沿所述螺杆的轴向移动;
其中,所述驱动块具有驱动面,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杆,所述从动杆具有配合面,所述旋钮能够带动所述驱动块沿所述螺杆的轴向移动,以使所述驱动面抵接于所述配合面,进而带动所述从动杆抵接于所述第二万向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端设置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设置有所述第二转动槽;当所述从动件与所述第二万向头抵接时,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二万向头间隔;当所述从动件脱离所述第二万向头时,所述第二套筒能够沿所述第二支臂的轴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面向所述第四端的一侧设有第一齿槽,所述第四端设有第二齿槽;当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端抵接时,所述第一齿槽啮合于所述第二齿槽。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魔术臂支架中的第一万向头末端和第二万向头末端能够分别与拍摄设备和支撑装置连接。在用户使用魔术臂支架时,第一驱动结构能够单独限制和解除第一万向头在第一转动槽内的转动,第二驱动结构能够单独限制和解除第二万向头在第二转动槽内的转动,并且当第二万向头在第二转动槽内的转动被限制时,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的相对转动同时也被限制。本实用新型第一万向头的角度切换与第二万向头的角度交换不会相互干涉,并且第一万向头角度的角度切换与第一支臂绕第二支臂角度的切换也不会相互干涉,从而可以更加灵活地调节魔术臂支架的角度。若需要小幅度地调节拍摄设备的拍摄角度,可以在第一万向头末端设置拍摄设备,将第二万向头末端安装于支撑装置上,此时只需要操控第一驱动结构即可。若需要大幅度地调节拍摄设备的拍摄角度,可以在第二万向头末端设置拍摄设备,将第一万向头末端安装于支撑装置上,此时只需要操控第二驱动结构即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魔术臂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意魔术臂支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意魔术臂支架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魔术臂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意魔术臂支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魔术臂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意魔术臂支架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魔术臂支架;101、第一安装结构;102、第二安装结构;1、支臂组件;11、第一支臂;111、第一端;1111、第一转动槽;1112、限位槽;1113、引导面;112、第二端;1121、第一齿槽;1122、卡槽;12、第二支臂;121、第三端;1211、第二转动槽;1212、第二缺口;122、第四端;1221、第二齿槽;2、转接组件;21、第一万向头;211、第一球头;212、第一延伸臂;22、第二万向头;221、第二球头;222、第二延伸臂;3、第一驱动结构;31、第一套筒;32、第一螺纹连接件;33、第二螺纹连接件;34、第一螺纹;35、第二螺纹;4、第二驱动结构;41、主动件;411、螺杆;4111、螺帽;412、驱动块;4121、驱动面;413、旋钮;4131、手柄;4132、螺纹块;414、轴承;42、从动件;421、配合面;5、第二套筒;6、冷靴台;7、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魔术臂支架100,该魔术臂支架100包括两个可以转动的支撑臂,为便于理解,现将该两个支撑臂定义为第一支臂11和第二支臂12,第一支臂11和第二支臂12的末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结构101和第二安装结构102,第一安装结构101和第二安装结构102可以但不限定为螺纹结构、螺纹孔结构、快拆结构等等,第一安装结构101和第二安装结构102分别用于安装拍摄设备和支撑装置,从而拍摄设备能够借助魔术臂支架100安装到支撑装置上,进而可以方便用户调节拍摄设备的拍摄角度。需要说明的是,拍摄设备可以为任何具有摄影功能的电子设备,具有摄影功能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相机等等。支撑装置可以但不限定为任何支撑结构,例如三脚支撑架、相机兔笼等摄影辅助器材。
参考图1和图2,该魔术臂支架100包括支臂组件1、转接组件2、第一驱动结构3和第二驱动结构4。支臂组件1包括第一支臂11和第二支臂12,第一支臂11包括沿第一支臂11长度延伸方向设置的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第一支臂11的长度延伸方向也可以理解为第一支臂11的轴向。第一端111设置有第一转动槽1111,第一转动槽1111的形状可以为球形或者非球形。
第二支臂12包括沿第二支臂12长度延伸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端121和第四端122,第二支臂12的长度延伸方向可以理解为第二支臂12的轴向。
第三端121设置有第二转动槽1211,第二转动槽1211可以为球槽或非球槽。
第四端122与第二端112连接并能相对第二端112转动,以使第一端111与第三端121相互靠近,或使第一端111与第三端121相互远离。第四端122与第二端112还能够相互抵接,以限制第四端122与第二端112的相对转动。一实施例中,图1示意了第二端112面向第四端12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齿槽1121,第四端122面向第二端11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齿槽1221。当第二端112与第四端122相互抵接时,第一齿槽1121啮合于第二齿槽1221,从而能够增加用于阻止第二端112与第四端122相对转动的摩擦阻力。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端111与第三端121相互靠近时,魔术臂支架100能够切换至收纳状态,此时第一支臂11叠设于第二支臂12,第一端111叠设于第三端121,处于收纳状态的魔术臂支架100整体横向尺寸趋于更小,更加方便携带和收纳。
转接组件2包括第一万向头21和第二万向头22,第一万向头21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转动槽1111,第二万向头22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转动槽1211。第一万向头21背向第一支臂11的一端设置有前述的第一安装结构101,第二万向头22背向第二支臂12的一端设置有前述的第二安装结构102。一实施例中,图2示意了第一万向头21包括第一球头211和第一延伸臂212,第一球头211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转动槽1111,第一延伸臂212与第一球头211连接并伸出第一转动槽1111之外,第一延伸臂212背向第一球头211的一端设置有前文所述的第一安装结构101。图2还示意了第二万向头22包括第二球头221和第二延伸臂222,第二球头221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转动槽1211,第二延伸臂222与第二球头221连接并伸出第二转动槽1211之外,第二延伸臂222背向第二球头221的一端设置有前文所述的第二安装结构102。
第一驱动结构3用于限制第一万向头21在第一转动槽1111内的转动。这可以理解为,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的角度需要来操控第一驱动结构3,进而控制第一万向头21是否能够在第一转动槽1111内转动。
一实施例中,图2示意了第一端111设置有限位槽1112,限位槽1112呈近似的环形形状,可以理解,限位槽1112也可以为非环形形状的槽状结构。本实施例第一驱动结构3包括第一套筒31和第一螺纹连接件32,第一套筒31设置有前文所述的第一转动槽1111,第一螺纹连接件32穿设于第一套筒31并与第一套筒31螺纹连接,且第一螺纹连接件32还穿设于限位槽1112。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螺纹连接件32能够相对第一套筒31和限位槽1112沿径向移动,以使第一端111能够将第一万向头21抵接于第一转动槽1111的槽臂,从而限制第一万向头21在第一转动槽1111内的转动。本实施例中,限位槽1112具有靠近第一万向头21所在一侧设置的引导面1113,在沿着第一支臂11的轴向逐渐靠近第一万向头21的方向上,引导面1113的径向尺寸逐渐增大。如此,当第一螺纹连接件32沿径向逐渐远离限位槽1112时,基于引导面1113的径向尺寸变化规律,此时第一螺纹连接件32不再与引导面1113接触,引导面1113具有远离第一万向头21运动的趋势,第一万向头21不再受到第一端111的抵接力,第一万向头21能够在第一转动槽1111转动。
在不考虑方便操作的前提下,引导面1113也可以不用设置,例如限位槽1112靠近第一万向头21所在一侧的槽面可以为垂直于第一支臂11轴向的垂直面。此时为了使得第一万向头21能够在第一转动槽1111转动,只需要将第一螺纹连接件32完全脱离限位槽1112即可。相对于设置引导面1113的实施例而言,本实施例无法做到无极调节,用户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而选择设置。
进一步,参考图2,第一驱动结构3还包括与第一螺纹连接件32相对设置的第二螺纹连接件33,第二螺纹连接件33穿设于第一套筒31和限位槽1112并与第一套筒31螺纹连接。第一螺纹连接件32与第二螺纹连接件33设置于第一套筒31相对的两侧,两个螺纹连接件能够增强第一万向头21锁紧性能。
第二驱动结构4用于同时限制第一支臂11与第二支臂12的相对转动、以及第二万向头22在第二转动槽1211内的转动。第二驱动结构4包括主动件41和从动件42,主动件41能够带动从动件42抵接于第二万向头22,以限制第二万向头22在第二转动槽1211内的转动。在从动件42抵接于第二万向头22的同时,第二端112在主动件41的带动下雨第四端122相互抵接,此时第二端112与第四端122的相对转动被限制,这也就意味着第一支臂11与第二支臂12的相对转动被限制,第一支臂11不能相对第二支臂12转动。
参考图3,主动件41包括螺杆411、驱动块412和旋钮413。螺杆411穿设于第二端112和第四端122,且螺杆411在周向限位于第二端112和第四端122,螺杆411在周向限位于第二端112和第四端122意味着螺杆411不可相对第二端112和第四端122转动,这可以通过螺杆411末端设置的多边形螺帽4111与第二端112设置的多边形卡槽1122的相互配合来实现。
驱动块412活动设置于第四端122,图3示意了驱动块412沿着第一支臂11的径向和第二支臂12的径向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支臂12的第四端122。
旋钮413与螺杆411螺纹连接,旋钮413能带动驱动块412沿螺杆411的轴向移动,以使驱动块412抵接于从动件42,进而带动从动件42抵接于第二万向头22。本实施例,从动件42为从动杆,驱动块412的移动方向与从动件42的移动方向垂直。可以理解,上述两个移动方向也可以呈夹角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块412具有驱动面4121,从动杆具有配合面421,驱动面4121与配合面421皆可以为斜面或者曲面。驱动面4121能够在旋钮413的带动下抵接于配合面421,进而带动从动杆抵接于第二万向头22。
图2和图3示意了旋钮413设置有内螺纹,螺杆411设置有外螺纹,旋钮413通过其设置的内螺纹与螺杆411设置的外螺纹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旋钮413包括手柄4131和螺纹块4132,螺纹块4132与手柄4131可拆卸连接,螺纹块4132具有内螺纹。当旋转旋钮413时,旋钮413通过螺纹块4132与螺杆411螺纹连接。进一步,旋钮413与驱动块412之间还可以设置稳定转动的轴承414,轴承414具体可以设置在螺纹块4132与驱动块412之间。
一实施例中,第三端121设置有第二套筒5,第二套筒5设置有第二转动槽1211,第二套筒5能够沿第二支臂12的轴向移动,改变第二转动槽41内的第二球头221与第三端121之间的距离。当从动件42在旋钮413的驱动作用下与第二万向头22抵接时,第三端121与第二万向头22间隔。当从动件42脱离第二万向头22时,第二套筒5能够沿第二支臂12的轴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魔术臂支架100中的第一万向头21末端和第二万向头22末端能够分别与拍摄设备和支撑装置连接。在用户使用魔术臂支架100时,第一驱动结构3能够单独限制和解除第一万向头21在第一转动槽1111内的转动,第二驱动结构4能够单独限制和解除第二万向头22在第二转动槽1211内的转动,并且当第二万向头22在第二转动槽1211内的转动被限制时,第一支臂11与第二支臂12的相对转动同时也被限制。本实用新型第一万向头21的角度切换与第二万向头22的角度交换不会相互干涉,并且第一万向头21角度的角度切换与第一支臂11绕第二支臂12角度的切换也不会相互干涉,从而可以更加灵活地调节魔术臂支架100的角度。若需要小幅度地调节拍摄设备的拍摄角度,可以在第一万向头21末端设置拍摄设备,将第二万向头22末端安装于支撑装置上,此时只需要操控第一驱动结构3即可。若需要大幅度地调节拍摄设备的拍摄角度,可以在第二万向头22末端设置拍摄设备,将第一万向头21末端安装于支撑装置,此时只需操控第二驱动结构4。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驱动结构3的设置形式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4和图5,第一驱动结构3包括第一套筒31、第一螺纹34和第二螺纹35,第一套筒31设置有第一转动槽1111,第一螺纹34设置于第一套筒31,第二螺纹35设置于第一端111。第一螺纹34与第二螺纹35螺纹连接,第一套筒31能够相对第一支臂11沿第一支臂11的延伸方向移动,使得第一端111能够靠近第一万向头21,进而第一端111能够将第一万向头21抵接于第一转动槽1111的槽壁,限制其转动。
一实施例中,第一套筒31远离第一端111的一侧设有与第一转动槽1111连通的第一缺口(图未示),第一万向头21能够转动至穿设于第一缺口以使其延伸方向与第一支臂11的延伸方向垂直。同理,第二套筒5远离第三端121的一侧设有与第二转动槽1211连通的第二缺口1212,第二万向头22能转动至穿设于第二缺口1212以使其延伸方向与第二支臂12的延伸方向垂直。
本实施例中,第一螺纹34为形成于第一套筒31的第一转动槽1111的内螺纹,第一螺纹34位于第一转动槽1111靠近第一端111的一侧,第二螺纹35为形成于第一端111的外螺纹。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螺纹34为形成于第一套筒31的外螺纹,此时第二螺纹35为形成于第一端111的外螺纹。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套筒31还设有与外接设备连接的辅助安装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6和图7,魔术臂支架100包括冷靴台6,冷靴台6设置于第一套筒31的外侧并用于安装外接设备。其中,外接设备可以为辅助摄影器材,例如支撑架、相机兔笼、延长支撑杆等等。图7示意了冷靴台6可通过螺钉7安装至第一套筒31。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套筒5的外侧也可设置用于辅助安装的外接设备,该用于辅助安装的外接设备可以包括冷靴台6,以配合第一套筒31的冷靴台6使用。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1)

1.一种魔术臂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臂组件,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包括沿其长度延伸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有第一转动槽;所述第二支臂包括沿其长度延伸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设有第二转动槽,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第二端连接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端转动,以使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端相互靠近,或者使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端相互远离;
转接组件,包括第一万向头和第二万向头,所述第一万向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槽,所述第二万向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槽;
第一驱动结构,用于限制所述第一万向头在所述第一转动槽内的转动;
第二驱动结构,包括主动件和从动件,所述主动件能够带动所述从动件抵接于所述第二万向头,以限制所述第二万向头在所述第二转动槽内的转动;在所述从动件抵接于所述第二万向头的同时,所述第二端在所述主动件的带动下与所述第四端相互抵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端的相对转动被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魔术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第一套筒、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所述第一套筒设置有所述第一转动槽,所述第一螺纹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筒,所述第二螺纹设置于所述第一端;
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套筒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支臂沿所述第一支臂的延伸方向移动,使所述第一端能够靠近所述第一万向头,进而所述第一端能够将所述第一万向头抵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槽的槽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魔术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远离所述第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转动槽连通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一万向头能够转动至穿设于所述第一缺口以使其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支臂的延伸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魔术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为形成于所述第一套筒的所述第一转动槽的内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位于所述第一转动槽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侧,所述第二螺纹为形成于所述第一端的外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魔术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一螺纹连接件,所述第一套筒设置有所述第一转动槽,所述第一螺纹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套筒并与所述第一套筒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一螺纹连接件还穿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所述第一螺纹连接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限位槽沿径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端能够将所述第一万向头抵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槽的槽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魔术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具有靠近所述第一万向头所在一侧设置的引导面,在沿着所述第一支臂的轴向逐渐靠近所述第一万向头的方向上,所述引导面的径向尺寸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魔术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螺纹连接件相对设置的第二螺纹连接件,所述第二螺纹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限位槽并与所述第一套筒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魔术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魔术臂支架还包括冷靴台,所述冷靴台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外侧并用于安装外接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魔术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螺杆、驱动块和旋钮,所述螺杆穿设于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端,且所述螺杆在周向限位于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端;所述驱动块活动设置于所述第四端;所述旋钮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并能带动所述驱动块沿所述螺杆的轴向移动;
其中,所述驱动块具有驱动面,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杆,所述从动杆具有配合面,所述旋钮能够带动所述驱动块沿所述螺杆的轴向移动,以使所述驱动面抵接于所述配合面,进而带动所述从动杆抵接于所述第二万向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魔术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端设置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设置有所述第二转动槽;当所述从动件与所述第二万向头抵接时,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二万向头间隔;当所述从动件脱离所述第二万向头时,所述第二套筒能够沿所述第二支臂的轴向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魔术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面向所述第四端的一侧设有第一齿槽,所述第四端设有第二齿槽;当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端抵接时,所述第一齿槽啮合于所述第二齿槽。
CN202221575205.9U 2022-06-21 2022-06-21 魔术臂支架 Active CN2175031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75205.9U CN217503195U (zh) 2022-06-21 2022-06-21 魔术臂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75205.9U CN217503195U (zh) 2022-06-21 2022-06-21 魔术臂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03195U true CN217503195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38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75205.9U Active CN217503195U (zh) 2022-06-21 2022-06-21 魔术臂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031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041924A1 (zh) 手持装置及拍摄设备
US20230366503A1 (en) Quick Connection Mechanism
WO2022052002A1 (zh) 快拆连接组件、手持云台及拍摄设备
CN109373159B (zh) 摄像头隐藏机构和电子设备
WO2018126537A1 (zh) 连接装置和电子装置
CN217503195U (zh) 魔术臂支架
CN110972490A (zh) 一种云台连接结构、云台装置及摄影设备
CN218543715U (zh) 转动结构和具有该转动结构的拍摄辅助装置
CN108513707B (zh) 成像装置、相机模组以及云台相机
CN215891791U (zh) 锁紧机构、云台以及辅助拍摄设备
CN113504690B (zh) 云台结构及照明装置
CN214699834U (zh) 云台的快拆板、云台和摄像设备
CN111031219B (zh)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WO2023097509A1 (zh) 连接支架、锁定机构及增稳系统
CN106051398B (zh) 用以将附件与承载臂耦接的耦接装置、承载臂及固持杆
CN211203395U (zh) 转接组件、云台组件和固定架组件
CN210640990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外置式摄像头装置
CN217422758U (zh) 万向怪手支架
CN110235429B (zh) 控制器及具有其的云台
CN114135748A (zh) 一种球形云台的锁紧结构
WO2021128166A1 (zh)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CN218920528U (zh) 便携式全景摄像机
CN218522932U (zh) 转动结构和拍摄辅助装置
CN220983705U (zh) 转接头
CN217382273U (zh) 一种摄影云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