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95166U - 一种全粉料上料硬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粉料上料硬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95166U
CN217495166U CN202220678913.9U CN202220678913U CN217495166U CN 217495166 U CN217495166 U CN 217495166U CN 202220678913 U CN202220678913 U CN 202220678913U CN 217495166 U CN217495166 U CN 2174951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n
mixing
mixing bin
full powder
storeho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7891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海军
鄢勋
陈小平
胡毅
王勇
任天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cui Functional Materi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cui Functional Materi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cui Functional Materi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cui Functional Materi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7891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951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951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951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粉料上料硬件系统,包括进料系统,预混合系统包括第一混合仓,第一混合仓的下方设置有除杂装置,第一混合仓的出口处连接有二次混合系统,第二混合仓的下端连接有缓冲料仓,缓冲料仓的出口端连接有输料管,输料管的出口与下方的第三混合仓相连接,第三混合仓内部设置有振动装置,第三混合仓的下端与双螺杆挤出机相连接。该系统通过各个原料仓的数量和组合分布,以及各个混合仓中搅拌桨,设置在第三混合仓中的振动装置以及各个料仓与混合仓中的内壁设置有防粘层的综合设计,使得该上料系统适合全粉料的上料,不会出现架桥卡料的情况出现,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节约了生产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全粉料上料硬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向拉伸薄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粉料上料硬件系统。
背景技术
双向拉伸薄膜设备作为生产薄膜的重要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PP,PET,PS等的生产中,生产这些薄膜的原材料一般为粒料,即粒径在2-3mm的大颗粒塑料,大颗粒塑料是由粉料造粒而成,制备大颗粒塑料的粉料粒径100μm±10μm。
现有的双向拉伸薄膜的喂料系统,一般是适用于上粒料,这样的喂料系统相应地设置有排气系统以适应粒料;为了节约成本,有些厂商已经设计了粒料和粉料混合上料系统,但是目前已有的混合系统中,混合上料系统可上粉料的比例按重量计不超过60%,这主要原因在于喂料系统采用粉料时,由于粉料的粒径小,进料时容易架桥卡料,使得下料不均匀,进而双螺杆挤出后铸片厚度不均匀,最后导致薄膜厚度均匀性差甚至破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的喂料系统一般通过改进料斗的结构并优化搅拌结构以及两者的结合,最大限度地降低粉料架桥的影响,但是依然没有较好地解决全粉料的上料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全粉料上料硬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粉料上料硬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系统,所述进料系统包括多组原料仓,所述原料仓的下端连接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外部连接有风机;
所述输料管的出口端连接有预混合系统,所述预混合系统包括第一混合仓,所述第一混合仓的下方设置有除杂装置;
所述第一混合仓的出口处连接有二次混合系统,所述二次混合系统包括第二混合仓,且所述第二混合仓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一混合仓的容积;
所述第二混合仓的下端连接有缓冲料仓,所述缓冲料仓的出口端连接有所述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出口与下方的第三混合仓相连接,所述第三混合仓内部设置有振动装置,所述第三混合仓的下端与双螺杆挤出机相连接;
所述第一混合仓,所述第二混合仓,所述第三混合仓的上端均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各个混合仓内的支撑横杆相连接,所述支撑横杆的外部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下方连接有倾斜的搅拌轴,所述支撑横杆且上述的料仓内壁均设置有防粘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进料系统还包括有第一添加剂料仓,第二添加剂料仓以及第三添加剂料仓,且所述第一添加剂料仓,第二添加剂料仓以及第三添加剂料仓均通过所述输料管及第四混合仓与所述第三混合仓相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四混合仓的外部也设置有所述除杂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除杂装置包括金属探测器,所述除杂装置外部还连接有杂质排出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搅拌桨的边缘包含有分叶片,且所述搅拌桨从料仓的侧面伸入到各个混合仓的内部,且所述搅拌桨与水平面的角度为4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振动装置为活塞冲击式振动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原料仓,所述第一混合仓,所述第二混合仓,所述缓冲料仓,所述第三混合仓,所述第一添加剂料仓,所述第二添加剂料仓以及所述第三添加剂料仓的出料口均设置有下料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缓冲料仓的内部设置有高位传感器以及低位传感器,两个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混合仓下端的所述下料阀为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混合仓的上端还连接有边料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防粘层的材料为含氟材料或所述防粘层的外表面的粗糙度小于等于Ra0.015。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各个原料仓以及各个混合仓的数量和组合分布结构,能够充分利用各种原料,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各个混合仓内部设置的搅拌桨以及第三混合仓内部的振动装置,可以对混合仓内部的原料进行充分的搅拌,并且通过振动装置使第三混合仓的内部发生有规律地振动,避免全粉料卡桥的情况发生。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各个原料仓与混合仓的内壁设置有防粘层或者内壁的粗糙度小于等于Ra0.015,可以减少材料挂壁的情况。
4、本实用新型通过各个原料仓的数量和组合分布,以及各个混合仓中搅拌桨,设置在第三混合仓中的振动装置以及各个料仓与混合仓中的内壁设置有防粘层的综合设计,使得该上料系统适合全粉料的上料,不会出现架桥卡料的情况出现,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节约了生产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粉料上料硬件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粉料上料硬件系统的预混合系统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进料系统;101、原料仓;102、输料管;103、风机;104、第一添加剂料仓;105、第二添加剂料仓;106、第三添加剂料仓;2、预混合系统;201、第一混合仓;202、除杂装置;2021、金属探测器;2022、杂质排出管;3、二次混合系统;301、第二混合仓;4、缓冲料仓;401、高位传感器;402、低位传感器;5、第三混合仓;6、振动装置;7、双螺杆挤出机;8、第一电机;801、支撑横杆;802、第二电机;803、搅拌轴;9、第四混合仓;10、边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全粉料上料硬件系统,包括进料系统1,进料系统1包括多组原料仓101,原料仓101的下端连接有输料管102,输料管102的外部连接有风机103;
输料管102的出口端连接有预混合系统2,预混合系统2包括第一混合仓201,第一混合仓201的下方设置有除杂装置202;
第一混合仓201的出口处连接有二次混合系统3,二次混合系统3包括第二混合仓301,且第二混合仓301的容积大于第一混合仓201的容积;
第二混合仓301的下端连接有缓冲料仓4,缓冲料仓4的出口端连接有输料管102,输料管102的出口与下方的第三混合仓5相连接,第三混合仓5内部设置有振动装置6,第三混合仓5的下端与双螺杆挤出机7相连接;
第一混合仓201,第二混合仓301,第三混合仓5的上端均设置有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与各个混合仓内的支撑横杆801相连接,支撑横杆801的外部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机802,第二电机802的下方连接有倾斜的搅拌轴803,搅拌轴803与支撑横杆801呈“7”字型,搅拌轴804在随着支撑横杆801旋转时,搅拌轴803本身也在第二电机802的带动下旋转,从而提高混合搅拌的效果,支撑横杆且上述的料仓内壁均设置有防粘层,优选的防粘层为特氟龙。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原料仓101设置有多组,原料仓101可以设置有两组,三组,四组甚至更多组,不同的原料仓101可以装相同牌号的原料,也可以装不同牌号的原料,当采用不同牌号的原料时,每个原料仓101单独进料,当发现拉伸出来的薄膜质量不好时,可以及时关闭该牌号原料的原料仓101,然后选择其他牌号原料的原料仓101继续进料生产。
原料从原料仓101进入到输料管102后,在外部风机103的吹动下,沿着输料管102进入到第一混合仓201中,而边料也通过边料管10进入到第一混合仓101中进行初步的混合,同时通过第一混合仓201下端除杂装置202中的金属探测器2021检查出混入原料中的铁钉,螺帽等金属,并通过杂质排出管2022将铁钉与螺帽等金属排出到整个系统的外部。
除杂装置202的下端与第二混合仓301相连接,第二混合仓301的容积大于第一混合仓201,可以容纳200-800Kg的原料,经过除杂装置202的除杂后的原料在第二混合仓301进行再次混合后,从下方的下料阀进入到缓冲料仓4中,缓冲料仓4内部设置有高位传感器401与低位传感器402,控制下料信号的来自低位传感器402,当缓冲料仓4中的原料到达高位传感器401所在的平面时,第二混合仓301下方的下料阀停止出料,始终保持缓冲料仓4中的原料的容量在一定范围内,不会太多也不会很少,避免架桥卡料的同时,也能保证持续的生产。
进一步地,进料系统1还包括有第一添加剂料仓104,第二添加剂料仓105以及第三添加剂料仓106,且第一添加剂料仓104,第二添加剂料仓105以及第三添加剂料仓106均通过输料管102与第三混合仓5通过第四混合仓9相连通,第一添加剂料仓104,第二添加剂料仓105以及第三添加剂料仓106中的添加剂通过风机103的吹动进入到第四混合仓9中进行初步混合并经过除杂装置202进入到第三混合仓5中,而经过预处理与混合的原料的也同时通入到第三混合仓5中,通过搅拌桨803进行搅拌,搅拌桨803的边缘较为锋利,且搅拌桨803上还设置有较小的分叶片,可以将部分结块的粉料打碎,同时可以切断部分边料,在混合的同时起到了粉碎的作用,并且在第三混合仓5中设置有振动装置,能够根据缓冲料仓4与第四混合仓9的下料速度来调节振动的频率,实现使用全粉料时,也不会出现架桥卡料的情况发生,其中缓冲料仓4的下料速度为V1,第四混合仓9的下料速度为V2,n为第三混合仓5中的搅拌桨803的转速,则振动装置的振动频率f=n(V1+V2)。
进一步地,第四混合仓9的外部也设置有除杂装置202,进一步地,除杂装置202包括金属探测器2021,除杂装置202外部还连接有杂质排出管2022。
进一步地,搅拌桨803的边缘包含有分叶片,且搅拌桨803从料仓的侧面伸入到各个混合仓的内部,且搅拌桨803与水平面的角度为45°。
进一步地,振动装置6为活塞冲击式振动器。
进一步地,原料仓101,第一混合仓201,第二混合仓301,缓冲料仓4,第三混合仓5,第一添加剂料仓104,第二添加剂料仓105以及第三添加剂料仓106的出料口均设置有下料阀,通过控制下料阀的关闭,从而控制各料仓与混合仓的下料的启停。
进一步地,缓冲料仓4的内部设置有高位传感器401以及低位传感器402,两个传感器与第二混合仓301下端的下料阀为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混合仓201的上端还连接有边料管10。
进一步地,防粘层的材料为含氟材料或防粘层的外表面的粗糙度小于等于Ra0.015,可以减少各种原料的挂壁现象。
工作原理:原料仓101设置有多组,原料仓101可以设置有两组,三组,四组甚至更多组,不同的原料仓101可以装相同牌号的原料,也可以装不同牌号的原料,当采用不同牌号的原料时,每个原料仓101单独进料,当发现拉伸出来的薄膜质量不好时,可以及时关闭该牌号原料的原料仓101,然后选择其他牌号原料的原料仓101继续进料生产。
原料从原料仓101进入到输料管102后,在外部风机103的吹动下,沿着输料管102进入到第一混合仓201中,而边料也通过边料管10进入到第一混合仓101中进行初步的混合,同时通过第一混合仓201下端除杂装置202中的金属探测器2021检查出混入原料中的铁钉,螺帽等金属,并通过杂质排出管2022将铁钉与螺帽等金属排出到整个系统的外部。
除杂装置202的下端与第二混合仓301相连接,第二混合仓301的容积大于第一混合仓201,可以容纳200-800Kg的原料,经过除杂装置202的除杂后的原料在第二混合仓301进行再次混合后,从下方的下料阀进入到缓冲料仓4中,缓冲料仓4内部设置有高位传感器401与低位传感器402,控制下料信号的来自低位传感器402,当缓冲料仓4中的原料到达高位传感器401所在的平面时,第二混合仓301下方的下料阀停止出料,始终保持缓冲料仓4中的原料的容量在一定范围内,不会太多也不会很少,避免架桥卡料的同时,也能保证持续的生产
进料系统1还包括有第一添加剂料仓104,第二添加剂料仓105以及第三添加剂料仓106,且第一添加剂料仓104,第二添加剂料仓105以及第三添加剂料仓106均通过输料管102与第三混合仓5通过第四混合仓9相连通,第一添加剂料仓104,第二添加剂料仓105以及第三添加剂料仓106中的添加剂通过风机103的吹动进入到第四混合仓9中进行初步混合并经过除杂装置202进入到第三混合仓5中,而经过预处理与混合的原料的也同时通入到第三混合仓5中,通过搅拌桨803进行搅拌,搅拌桨803的边缘较为锋利,且搅拌桨803上还设置有较小的分叶片,可以将部分结块的粉料打碎,同时可以切断部分边料,在混合的同时起到了粉碎的作用,并且在第三混合仓5中设置有振动装置,能够根据缓冲料仓4与第四混合仓9的下料速度来调节振动的频率,实现使用全粉料时,也不会出现架桥卡料的情况发生,其中缓冲料仓4的下料速度为V1,第四混合仓9的下料速度为V2,n为第三混合仓5中的搅拌桨803的转速,则振动装置的振动频率f=n(V1+V2)。
通过上述原料仓101的数量和组合分布,以及各个混合仓中搅拌桨803,设置在第三混合仓5中的振动装置6以及各个料仓与混合仓中的内壁设置有防粘层的综合设计,使得该上料系统适合全粉料的上料,不会出现架桥卡料的情况出现,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节约了生产的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全粉料上料硬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系统(1),所述进料系统(1)包括多组原料仓(101),所述原料仓(101)的下端连接有输料管(102),所述输料管(102)的外部连接有风机(103);
所述输料管(102)的出口端连接有预混合系统(2),所述预混合系统(2)包括第一混合仓(201),所述第一混合仓(201)的下方设置有除杂装置(202);
所述第一混合仓(201)的出口处连接有二次混合系统(3),所述二次混合系统(3)包括第二混合仓(301),且所述第二混合仓(301)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一混合仓(201)的容积;
所述第二混合仓(301)的下端连接有缓冲料仓(4),所述缓冲料仓(4)的出口端连接有所述输料管(102),所述输料管(102)的出口与下方的第三混合仓(5)相连接,所述第三混合仓(5)内部设置有振动装置(6),所述第三混合仓(5)的下端与双螺杆挤出机(7)相连接;
所述第一混合仓(201),所述第二混合仓(301),所述第三混合仓(5)的上端均设置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与所述第一混合仓(201),所述第二混合仓(301),所述第三混合仓(5)内的支撑横杆(801)相连接,所述支撑横杆(801)的外部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机(802),所述第一电机(8)的下方连接有倾斜的搅拌轴(803),所述支撑横杆且上述的料仓内壁均设置有防粘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粉料上料硬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系统(1)还包括有第一添加剂料仓(104),第二添加剂料仓(105)以及第三添加剂料仓(106),且所述第一添加剂料仓(104),第二添加剂料仓(105)以及第三添加剂料仓(106)均通过所述输料管(102)及第四混合仓(9)与所述第三混合仓(5)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粉料上料硬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混合仓(9)的外部也设置有所述除杂装置(2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粉料上料硬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装置(202)包括金属探测器(2021),所述除杂装置(202)外部还连接有杂质排出管(20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粉料上料硬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803)的边缘包含有分叶片,且所述搅拌轴(803)从料仓的侧面伸入到各个混合仓的内部,且所述搅拌轴(803)与水平面的角度为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粉料上料硬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装置(6)为活塞冲击式振动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粉料上料硬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仓(101),所述第一混合仓(201),所述第二混合仓(301),所述缓冲料仓(4),所述第三混合仓(5),所述第一添加剂料仓(104),所述第二添加剂料仓(105)以及所述第三添加剂料仓(106)的出料口均设置有下料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全粉料上料硬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料仓(4)的内部设置有高位传感器(401)以及低位传感器(402),两个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混合仓(301)下端的所述下料阀为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粉料上料硬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仓(201)的上端还连接有边料管(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粉料上料硬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层的外表面的粗糙度小于等于Ra0.015。
CN202220678913.9U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全粉料上料硬件系统 Active CN2174951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78913.9U CN217495166U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全粉料上料硬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78913.9U CN217495166U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全粉料上料硬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95166U true CN217495166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48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78913.9U Active CN217495166U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全粉料上料硬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951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00439B (zh) 多螺杆计量喂料及混合输送系统
CN208018511U (zh) 一种自进料式定比粉料混合装置
CN206935293U (zh) 压敏胶生产用连续粉料高效混合机
CN217495166U (zh) 一种全粉料上料硬件系统
CN206108436U (zh) 一种多物料自动配料混料包装机
CN113694803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粉料流料系统
CN213078246U (zh) 一种粉体混料搅拌罐
CN211545256U (zh) 一种实心轮胎生产用喂料装置
CN208824308U (zh) 一种饲料搅拌装置
CN215825665U (zh) 一种转盘式小料机
CN211514121U (zh) 一种主挤供料搅拌料仓
CN204217849U (zh) 一种组合式饲料添加剂生产装置
CN211870303U (zh) 一种气动搅拌螺旋喂料机
CN206242282U (zh) 一种用于胶膜生产的物料逐层混合装置
CN206201247U (zh) 一种用于包装带生产的不间断原料搅拌装置
CN214448336U (zh) 一种用于高密度聚乙烯护套料的均匀喂料装置
CN213995626U (zh) 一种具有拌料功能的塑化装置
CN205973048U (zh) 多物料自动上料机
CN217573452U (zh) 一种混凝土原料的混合搅拌装置
CN213942755U (zh)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生产用原料混料搅拌装置
CN210504027U (zh) 一种干混砂浆防离析筒仓
CN201744328U (zh) 用于混合不同堆积密度物料的变频低速混合机
CN213034958U (zh) 粉料下料装置及混凝土建材生产设备
CN220429214U (zh) 一种螺旋挤出机卧式搅拌喂料仓
CN214486583U (zh) 一种汤圆粉混料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