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95150U - 一种便于软类片材生产的下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软类片材生产的下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95150U
CN217495150U CN202122734052.XU CN202122734052U CN217495150U CN 217495150 U CN217495150 U CN 217495150U CN 202122734052 U CN202122734052 U CN 202122734052U CN 217495150 U CN217495150 U CN 2174951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chain wheel
arc
movable
wal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3405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宁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tou Longshe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tou Longshe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tou Longshe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tou Longshe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3405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951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951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951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Advancing Web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软类片材生产的下料装置,包括成型工作框架、入料导辊组、第一夹料传输机构、第二夹料传输机构、成型模块、夹料机构,第一夹料传输机构、第二夹料传输机构对称设于成型工作框架内长度方向的两侧,夹料机构设于第一夹料传输机构、第二夹料传输机构末端之间,片材经入料导辊组输入并由第一夹料传输机构、第二夹料传输机构向前共同夹送,并经成型模块进行成型工作,成型后的片材从第一夹料传输机构、第二夹料传输机构末端输出,同时夹料机构夹持片材首端并随片材的传送方向移动,与第一夹料传输机构、第二夹料传输机构同步运动。有益效果:适用于硬度较低的片材加工分切,可快速适应不同片材宽度要求,进行调整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软类片材生产的下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塑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软类片材生产的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吸塑成型主要原理是将平展的塑料硬片材加热变软后,采用真空吸附于模具表面,冷却后成型,吸塑完成的片材输送至切片机构,最终裁切成品。
现有设备中的链轨传送机构在输送硬度较软的片材时,无法适应输送导致片材表面不平整,影响吸塑成型后的效果。
传统吸塑机单纯依靠链轨将片材送入切片机构进行裁切,因此当片材硬度很低时,依靠链轨推动就会出现片材折叠的现象而无法完成裁切。
传统吸塑机无法快速适应不同宽度规格的片材,生产效率低、增加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能快速适应不同宽度规格的片材及软片材输送、裁切的一种便于软类片材生产的下料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软类片材生产的下料装置,包括成型工作框架、入料导辊组、第一夹料传输机构、第二夹料传输机构、成型模块、夹料机构,所述第一夹料传输机构、所述第二夹料传输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成型工作框架内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夹料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料传输机构、所述第二夹料传输机构末端之间,片材经入料导辊组输入并由所述第一夹料传输机构、所述第二夹料传输机构向前共同夹送,并经所述成型模块进行成型工作,通过所述成型模块成型后的片材从所述第一夹料传输机构、所述第二夹料传输机构的末端输出,同时所述夹料机构夹持片材首端并随片材的传送方向移动,与所述第一夹料传输机构、所述第二夹料传输机构同步运动。
优选的,所述成型工作框架的末端设置有下料框架,所述下料框架宽度方向的内侧面上部上下间隔设置有第一支撑凸条、第二支撑凸条;
所述夹料机构包括往复夹料模块、夹持分切模块,所述夹持分切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凸条和所述第二支撑凸条之间,所述往复夹料模块沿所述下料框架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优选的,所述往复夹料模块包括往复驱动装置、活动支撑框架、若干夹料爪,所述往复驱动装置沿所述下料框架的长度方向固接于所述下料框架上方的中部,所述活动支撑框架纵向设置于所述下料框架内,所述若干夹料爪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活动支撑框架的底部,所述若干夹料爪与所述夹料输送机构的末端相对,所述第往复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活动支撑框架沿所述下料框架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优选的,所述夹持分切模块包括上夹板、下夹板、分切装置、下夹板升降装置;
所述上夹板、所述下夹板分别上下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凸条和所述第二支撑凸条之间,所述上夹板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支撑凸条之间活动连接;
所述下夹板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凸条的底部,所述下夹板升降装置驱动所述下夹板接近/远离所述上夹板;
所述分切装置沿所述下夹板长度方向的外侧面往复移动,所述分切装置包括切刀、往复分切驱动装置;
所述往复分切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下夹板的后侧面,所述切刀垂直设置于下夹板的前侧面,所述往复分切驱动装置带动所述切刀沿下夹板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优选的,所述入料导辊组包括第一铝导辊、第二铝导辊、活动导辊、一对第一调节模块,所述第一铝导辊、所述第二铝导辊、所述活动导辊分别沿片材的传送方向依次转动设置于所述成型工作框架内长度方向的两侧壁之间,所述活动导辊与一对夹料传送机构的首端接近设置;
所述一对第一调节模块设置于所述成型工作框架内长度方向的内侧壁上,所述一对第一调节模块与所述活动导辊之间通过活动轴相互连接,所述一对第一调节模块使所述活动导辊沿所述成型工作框架的长度方向移动,调整所述活动导辊与所述第一夹料传输机构、所述第二夹料传输机构首端之间的间距。
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模块包括滑轨、滑块、第一调节丝杆,所述滑轨在竖直截面内呈C型,所述滑轨设置于所述成型工作框架内长度方向的内侧壁上,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一调节丝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滑轨与所述滑块的侧面通过轴承相互连接,所述第一调节丝杆的上部与所述滑轨的侧面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调节丝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手轮,所述活动轴的两端与所述一对第一调节模块的所述滑块之间分别通过轴承相互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导辊包括第一弧形片、第二弧形片、若干第一弧形块、若干第二弧形块,所述若干第一弧形块、所述若干第二弧形块分别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活动轴外周的上方和下方,所述若干第一弧形块和所述若干第二弧形块上下对称设置;
所述活动轴外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定位槽,所述若干定位槽环形阵列设置;
所述若干第一弧形块分别间隔设置,所述若干第一弧形块的外侧面分别延伸设置有连接凸台,所述连接凸台与所述定位槽之间通过螺丝相互连接,所述若干第二弧形块的整体结构及与所述活动轴的连接方式和所述若干第一弧形块一致;
所述若干第一弧形块的顶面分别设置有定位螺纹孔,所述若干第一弧形片顶面的两侧与所述定位螺纹孔之间通过螺丝相互连接,所述第二弧形片和所述若干第二弧形块的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一弧形片一致。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料传输机构包括第一活动壁板、第二活动壁板、第一链轮组、第二链轮组、第一输送链条、第一链轮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活动壁板、所述第二活动壁板分别沿所述成型工作框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活动壁板与所述入料导辊组接近设置,所述第一链轮组、所述第二链轮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壁板、所述第二活动壁板上,所述第一链轮组、所述第二链轮组相互平行,所述第一输送链条张紧于所述第一链轮组、所述第二链轮组上,所述第一链轮旋转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成型工作框架内,所述第一链轮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链轮组转动;
所述第一链轮组包括从动链轮、第一链轮、第二链轮,所述从动链轮、所述第一链轮、所述第二链轮分别沿片材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壁板上,所述从动链轮与所述活动导辊上下错开设置;
所述从动链轮、所述第一链轮、所述第二链轮的中心与所述第一活动壁板之间分别通过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第三固定轴相互连接;
所述第二链轮组包括主动链轮、第三链轮、第四链轮,所述主动链轮、所述第三链轮、所述第四链轮与所述第二活动壁板的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一链轮组一致;
所述第一输送链条的两端分别张紧于所述从动链轮、所述第一链轮、所述第二链轮上和所述主动链轮、所述第三链轮、所述第四链轮上;
所述第一链轮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主动链轮旋转。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壁板、所述第二活动壁板与所述成型工作框架内长度方向的一侧之间设置有第二调节模块;
所述第二调节模块包括第二调节丝杆、调节手轮、支撑轴承座,所述支撑轴承座固接于所述第一活动壁板外侧面的上部,所述第二调节丝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成型工作框架长度方向的侧面与所述支撑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丝杆的上部与所述成型工作框架长度方向的侧面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手轮固接于所述第二调节丝杆的另一端端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夹料传输机构包括第三活动壁板、第四活动壁板、第三链轮组、第四链轮组、第二输送链条、第二链轮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第三活动壁板、所述第四活动壁板、所述第三链轮组、所述第四链轮组、所述第二输送链条、所述第二链轮旋转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夹料传输机构一致;
所述第一活动壁板和所述第三活动壁板之间的下部穿设有第一导向光杆,所述第一导向光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成型工作框架内长度方向的两侧固接;
所述第二活动壁板和所述第四活动壁板之间的下部穿设有第二导向光杆,所述第二导向光杆的整体结构与所述第一导向光杆一致;
所述第一夹料传输机构和所述第二夹料传输机构的所述从动链轮之间设置有平整辊;
所述第一夹料传输机构和所述第二夹料传输机构中用于支撑所述从动链轮的所述固定轴端部分别向所述成型工作框架内的中部凸出设置第一支撑轴、第二支撑轴,所述第一支撑轴、所述第二支撑轴的端部固接有第一连接套、第二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二连接套的外周固接有第一支撑轴承、第二支撑轴承;
所述平整辊包括若干第三弧形块、若干第四弧形块、第三弧形片、第四弧形片,所述若干第三弧形块分别固接于所述第一支撑轴承、所述第二支撑轴承的上部,所述若干第四弧形块分别固接于所述第一支撑轴承所述、所述第二支撑轴承的上部,所述第三弧形片设置于所述若干第三弧形块的上方,所述第四弧形片设置于所述若干第四弧形块的上方。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夹膜链条使设备适用于硬度较低的片材输送。
夹持分切模块和夹料爪可再链轨推送的同时,夹料爪夹住片材后拉,夹持分切模块夹持分切,从而使片材在分切时具有张力,保证平整分切。
第一夹料传输机构、第二夹料传输机构能够在成型工作框架相近/相远,同时活动导辊和平整辊整体为可拆卸设置,从而使设备可快速适应不同片材宽度要求,进行调整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背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另一侧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料框架、夹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A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图1-图6 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照图1、图2所示,一种便于软类片材生产的下料装置,包括成型工作框架1、入料导辊组2、第一夹料传输机构3、第二夹料传输机构4、成型模块5 及设置于成型工作框架1外侧的下料框架6、夹料机构7,第一夹料传输机构3、第二夹料传输机构4对称设置于成型工作框架1内长度方向的两侧,下料框架6 设置于成型工作框架1的末端,夹料机构7沿成型工作框架1的长度方向在下料框架6内往复运动,片材经入料导辊组2输入并由第一夹料传输机构3、第二夹料传输机构4向前共同夹送,并经成型模块5进行成型工作,通过成型模块成型5后的片材从第一夹料传输机构3、第二夹料传输机构4的末端输出,同时夹料机构7夹持片材首端并随片材的传送方向移动,与第一夹料传输机构3、第二夹料传输机构4同步运动。
本实施例成型模块为现有公知技术,此处不再阐述。
成型工作框架1内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壁板11、第二固定壁板12。
入料导辊组2包括第一铝导辊21、第二铝导辊22、活动导辊23、一对第一调节模块24,第一铝导辊21、第二铝导辊22、活动导辊23分别沿片材的传送方向依次转动设置于第一固定壁板11、第二固定壁板12之间,第一铝导辊21、第二铝导辊22的两端端部通过轴承座与第一固定板11、第二固定板12相互连接。
活动导辊23与第一夹料传输机构3、第二夹料传输机构4的首端接近设置,一对第一调节模块24分别设置于第一固定壁板11、第二固定壁板12上,一对第一调节模块24与活动导辊23之间通过活动轴25相互连接,一对第一调节模块24使活动导辊23沿成型工作框架1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调整活动导辊23 与第一夹料传输机构3、第二夹料传输机构4首端之间的间距,保证片材正确输入第一夹料传输机构3、第二夹料传输机构4。
第一调节模块24包括滑轨241、滑块242、第一调节丝杆243,本实施例滑轨在竖直截面内呈C型,滑轨241沿成型工作框架1的长度方向固接于第一固定壁板11上,滑块242滑动设置于滑轨241上,第一调节丝杆243的一端穿过滑轨241与滑块242的侧面通过轴承相互连接,第一调节丝杆243的上部与滑轨 241的侧面螺纹连接,第一调节丝杆243的另一端设置有手轮243-1,第一调节丝杆243-1转动时在螺纹驱动下沿成型工作框架1的长度方向,滑块242随之沿滑轨241移动。活动轴25的两端与一对第一调节模块24的滑块242之间分别通过轴承相互转动连接。
活动导辊23包括第一弧形片231、第二弧形片232、若干第一弧形块233、若干第二弧形块234,若干第一弧形块233、若干第二弧形块234分别可拆卸设置于活动轴25外周的上方和下方,若干第一弧形块231和若干第二弧形块232 上下对称设置。
本实施例若干第一弧形块、若干第二弧形块的数量分别优选为两块。
活动轴25外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定位槽251,若干定位槽251环形阵列设置。
若干第一弧形块233分别间隔设置,若干第一弧形块233的外侧面分别延伸设置有连接凸台233-1,连接凸台233-1上设置有与定位槽251相对应的通孔 233-1-1,通孔233-1-1与定位槽251之间通过螺丝相互连接,从而将若干第一弧形块233紧固设置于活动轴25上。
若干第二弧形块234的整体结构及与活动轴25的连接方式和若干第一弧形块233一致,此处不再阐述。
若干第一弧形块233的顶面分别设置有定位螺纹孔233-2,若干第一弧形片 231顶面的两侧与定位螺纹孔233-2之间通过螺丝相互连接。
第二弧形片232和若干第二弧形块234的连接方式与第一弧形片231一致,此处不再阐述。
在生产工作中,需根据不同片材宽度要求更换不同长度的活动导辊,而本实施例活动导辊整体为可拆卸设置,便于拆卸更换,缩短停机时间,保证生产效率,更换时,根据片材宽度,若干第一弧形块、若干第二弧形块以活动轴的中部为中心相近或相远,同时更换相对应尺寸的第一弧形片、第二弧形片,从而获得不同长度的活动导辊。
第一夹料传输机构3包括第一活动壁板31、第二活动壁板32、第一链轮组 33、第二链轮组34、第一输送链条35、第一链轮旋转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第一活动壁板31、第二活动壁板32分别沿成型工作框架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活动壁板31与入料导辊组2接近设置,第一链轮组33、第二链轮组34分别设置于第一活动壁板31、第二活动壁板32上,第一链轮组33、第二链轮组 34相互平行,第一输送链条35张紧于第一链轮组33、第二链轮组34上,第一链轮旋转驱动装置设置于成型工作框架1内,第一链轮旋转驱动装置驱动第二链轮组34转动,在第一输送链条35的作用下同时使第一链轮组33转动,带动片材向前输送。
第一链轮组33包括从动链轮331、第一链轮332、第二链轮333,从动链轮331、第一链轮332、第二链轮333分别沿片材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于第一活动壁板31上,从动链轮331与活动导辊23上下错开设置。
从动链轮331、第一链轮332、第二链轮333的中心与第一活动壁板31之间分别通过第一固定轴331-1、第二固定轴332-1、第三固定轴333-1相互连接,第一固定轴331-1、第二固定轴332-1、第三固定轴333-1一端的端部与第一活动壁板31固接,从动链轮331、第一链轮332、第二链轮333的中心与第一固定轴331-1、第二固定轴332-1、第三固定轴333-1的外周之间分别通过轴承相互连接。
第二链轮组34包括主动链轮341、第三链轮342、第四链轮343,本实用新型主动链轮、第三链轮、第四链轮与第二活动壁板的连接方式与第一链轮组一致,此处不再阐述。
第一输送链条的两端分别张紧于从动链轮、第一链轮、第二链轮上和主动链轮、第三链轮、第四链轮上。
第一链轮旋转驱动装置固接于成型工作框架内,第一链轮旋转驱动装置与主动链轮传动连接。本实施例第一链轮旋转驱动装置为电机驱动减速器的驱动装置。
本实施例第一输送链条优选为夹膜链条。相比于现有设备,本实施例采用链膜链条,可夹持硬度低的片材,夹持稳定性更好,可保证片材的表面张力平衡,有利于成型模块加工。
第一活动壁板31、第二活动壁板32与成型工作框架内长度方向的一侧之间均设置有第二调节模块37。
第二调节模块37包括第二调节丝杆371、调节手轮372、支撑轴承座373,支撑轴承座373固接于第一活动壁板31外侧面的上部,第二调节丝杆371的一端穿过成型工作框架1长度方向的侧面与支撑轴承座373转动连接,第二调节丝杆371的上部与成型工作框架1长度方向的侧面螺纹连接,调节手轮372固接于第二调节丝杆371的另一端端部。
再结合图3所示,第二夹料传输机构4包括第三活动壁板41、第四活动壁板42、第三链轮组43、第四链轮组44、第二输送链条45、第二链轮旋转驱动装置46,本实施例第三活动壁板41、第四活动壁板42、第三链轮组43、第四链轮组44、第二输送链条45、第二链轮旋转驱动装置46与第一夹料传输机构3一致,此处不再阐述。
参照图1、图2所示,第一活动壁板31和第三活动壁板41之间的下部穿设有第一导向光杆8,第一导向光杆8的两端分别与成型工作框架1内长度方向的两侧固接,第一活动壁板31和第二活动壁板41与第一导向光杆8之间通过直线轴承座相互连接。
第二活动壁板32和第四活动壁板42之间的下部穿设有第二导向光杆9,第二导向光杆9的整体结构与第一导向光杆8一致,此处不再阐述。
当使用小规格模具小宽度片材时,通过第二调节模块使第一活动壁板、第二活动壁板沿第一导向光杆、第二导向光杆向成型工作框架内的中部移动,从而调整第一夹料传输机构、第二夹料传输机构之间的距离,以适应片材宽度要求。相比于现有设备本设备能适应于不同的制品规格,第二调节模块简便灵活,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益。
参照图2所示,第一夹料传输机构3和第二夹料传输机构4的从动链轮331 之间设置有平整辊10。
第一夹料传输机构3和第二夹料传输机构4中用于支撑从动链轮331的第一固定轴331-1端部分别向成型工作框架1内的中部凸出设置第一支撑轴331-2、第二支撑轴331-3,第一支撑轴331-2、第二支撑轴331-3的端部固接有第一连接套331-2-1、第二连接套331-3-1,第一连接套331-2-1、第二连接套331-3-1的外周固接有第一支撑轴承331-2-1-1、第二支撑轴承331-3-1-1。
平整辊10包括若干第三弧形块101、若干第四弧形块102、第三弧形片103、第四弧形片104,若干第三弧形块101分别固接于第一支撑轴承331-2-1-1、第二支撑轴承331-3-1-1的上部,若干第四弧形块102分别固接于第一支撑轴承 331-2-1-1、第二支撑轴承331-3-1-1的上部。第三弧形片103设置于若干第三弧形块101的上方,第四弧形片104设置于若干第四弧形块102的上方。
第三弧形片103顶面的两侧与若干第三弧形块101的顶部之间通过螺丝相互连接,第四弧形片104与若干第四弧形块102的连接方式和第三弧形片101一致,此处不再阐述。
由于平整辊处于两个链轮之间且距离链夹的间隙不得大于2mm,而随着不同片材宽度要求,两链轮间的距离需要随着调节,而平整辊无法伸缩,本实施例平整辊整体为可拆卸设置,当第二调节模块工作时,将第三弧形片、第四弧形片拆卸,若干第三弧形块、若干第四弧形块随第一夹料传输机构和第二夹料传输机构向成型工作框架内的中部移动,同时更换不同长度的第三弧形片、第四弧形片,从而活动不同长度的平整辊。
通过设置平整辊可使绕过第一夹料传输机构和第二夹料传输机构首端的片材平整不起褶皱,保证宽度不会变化,从而能稳定片材夹送。
参照图1、图4、图5所示,下料框架6宽度方向的内侧面上部设置有第一支撑凸条6A、第二支撑凸条6B,第一支撑凸条6A、第二支撑凸条6B上下间隔相对,第一支撑凸条6A和第二支撑凸条6B之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光杆6C、第二导向光杆6D。
夹料机构7包括夹持分切模块71、往复夹料模块72,夹持分切模块71设置于第一支撑凸条6A和第二支撑凸条6B之间,且与第一夹料传输机构3、第二夹料传输机构4的末端相对,往复夹料模块72沿下料框架6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接近/远离夹第一夹料传输机构3、第二夹料传输机构4末端。
夹持分切模块71包括上夹板711、下夹板712、分切装置713、下夹板升降 714装置。
上夹板711、下夹板712分别上下相对设置于第一支撑凸条6A和第二支撑凸条6B之间,上夹板711的顶部与第一支撑凸条6A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相互连接,实现连接的同时兼具上下调节功能,上夹板的顶部与第一支撑凸条之间的连接调节方式为公知技术,此处不再阐述。
下夹板升降装置714固接于第二支撑凸条6B的底部,下夹板712的底部与下夹板升降装置714的活动杆固接。上夹板711和下夹板712与第一导向光杆 6C、第二导向光杆6D之间分别通过直线轴承座相互连接,下夹板升降装置714 驱动下夹板沿第一导向光杆6C、第二导向光杆6D滑动与上夹板711接近/远离。
本实施例下夹板升降装置为气缸。
再结合图6所示,分切装置713沿下夹板712长度方向的外侧面往复移动,分切装置713包括切刀713-1、往复分切驱动装置713-2,本实施例往复分切驱动装置为无杆气缸。
往复分切驱动装置713-2固接于下夹板712的后侧面,切刀713-1垂直设置于下夹板712的前侧面,往复分切驱动装置713-2带动切刀713-1沿下夹板712 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下夹板712长度方向的表面开设有避让窗口712-1,往复分切驱动装置713-2 的滑台位于避让窗口712-1内,切刀713-1与往复分切驱动装置7132-2的滑台固接,切刀713-1的顶尖高于下夹板712的顶部。
再结合图5所示,往复夹料模块72包括往复驱动装置721、活动支撑框架 722、若干夹料爪723,往复驱动装置721沿下料框架6的长度方向固接于下料框架6上方的中部,活动支撑框架722纵向设置于下料框架6内,若干夹料爪723分别间隔固接于活动支撑框架722的底部,若干夹料爪723与第一夹料传输机构3、第二夹料传输机构4的末端相对,活动支撑框架722的顶部与往复分切驱动装置721传动连接,往复分切驱动装置721驱动活动支撑框架722沿下料框架6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本实施例往复驱动装置为同步带传动机构。
本实施例若干夹料爪为手指气缸。
下料框架6顶部的长度方向两侧分别固接有第三导向光杆61、第四导向光杆62,支撑框架722顶部的两侧与第三导向光杆61、第四导向光杆62之间通过直线轴承座相互连接。
初始状态下,下夹板远离上夹板,为若干夹料爪移动至夹料传送机构末端夹取片材提供通道。
工作时,夹料传送机构的末端输出成型后的片材,
第一步,往复驱动装置驱动活动支撑框架沿第三导向光杆、第四导向光杆向前移动至夹料传送机构的末端,若干夹料爪夹持成型片材的首端;
第二步,往复驱动装置驱动活动支撑框架沿第三导向光杆、第四导向光杆向后移动至下料框架内;
第三步,随后下夹板升降装置动作使下夹板向上运动至上夹板,在上夹板和下夹板的作用下夹持片材;
第四步,往复分切驱动装置驱动切刀沿下夹板的长度方向运动,裁切位于下料框架内的成型片材;
第五步,往复驱动装置驱动活动支撑框架继续向后运动,同时若干夹料爪打开,使成型片材放置于下料框架内的底部上;
第六步,下夹板保持与上夹板接近设置夹持成型片材,往复驱动装置驱动活动支撑框架向前运动,使若干夹料爪夹持位于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的成型片材,随后下夹板远离上夹板;
第七步,重复第二步—第五步的工作流程,完成成型片材的切片下料。
本实用新型新相比传统吸塑机的切片结构增加了夹持分切模块和夹料爪夹送功能,传统吸塑机单纯依靠链轨将片材送入切片机构进行裁切,因此当片材硬度很低时,依靠链轨推动就会出现片材折叠的现象而无法完成裁切,而采用夹持分切模块和夹料爪可再链轨推送的同时,夹料爪夹住片材后拉,从而使片材具有张力而保证平整。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便于软类片材生产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工作框架、入料导辊组、第一夹料传输机构、第二夹料传输机构、成型模块、夹料机构,所述第一夹料传输机构、所述第二夹料传输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成型工作框架内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夹料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料传输机构、所述第二夹料传输机构末端之间,片材经入料导辊组输入并由所述第一夹料传输机构、所述第二夹料传输机构向前共同夹送,并经所述成型模块进行成型工作,通过所述成型模块成型后的片材从所述第一夹料传输机构、所述第二夹料传输机构的末端输出,同时所述夹料机构夹持片材首端并随片材的传送方向移动,与所述第一夹料传输机构、所述第二夹料传输机构同步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软类片材生产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工作框架的末端设置有下料框架,所述下料框架宽度方向的内侧面上部上下间隔设置有第一支撑凸条、第二支撑凸条;
所述夹料机构包括往复夹料模块、夹持分切模块,所述夹持分切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凸条和所述第二支撑凸条之间,所述往复夹料模块沿所述下料框架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便于软类片材生产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夹料模块包括往复驱动装置、活动支撑框架、若干夹料爪,所述往复驱动装置沿所述下料框架的长度方向固接于所述下料框架上方的中部,所述活动支撑框架纵向设置于所述下料框架内,所述若干夹料爪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活动支撑框架的底部,所述若干夹料爪与所述夹料输送机构的末端相对,所述第往复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活动支撑框架沿所述下料框架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便于软类片材生产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分切模块包括上夹板、下夹板、分切装置、下夹板升降装置;
所述上夹板、所述下夹板分别上下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凸条和所述第二支撑凸条之间,所述上夹板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支撑凸条之间活动连接;
所述下夹板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凸条的底部,所述下夹板升降装置驱动所述下夹板接近/远离所述上夹板;
所述分切装置沿所述下夹板长度方向的外侧面往复移动,所述分切装置包括切刀、往复分切驱动装置;
所述往复分切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下夹板的后侧面,所述切刀垂直设置于下夹板的前侧面,所述往复分切驱动装置带动所述切刀沿下夹板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便于软类片材生产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导辊组包括第一铝导辊、第二铝导辊、活动导辊、一对第一调节模块,所述第一铝导辊、所述第二铝导辊、所述活动导辊分别沿片材的传送方向依次转动设置于所述成型工作框架内长度方向的两侧壁之间,所述活动导辊与一对夹料传送机构的首端接近设置;
所述一对第一调节模块设置于所述成型工作框架内长度方向的内侧壁上,所述一对第一调节模块与所述活动导辊之间通过活动轴相互连接,所述一对第一调节模块使所述活动导辊沿所述成型工作框架的长度方向移动,调整所述活动导辊与所述第一夹料传输机构、所述第二夹料传输机构首端之间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便于软类片材生产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模块包括滑轨、滑块、第一调节丝杆,所述滑轨在竖直截面内呈C型,所述滑轨设置于所述成型工作框架内长度方向的内侧壁上,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一调节丝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滑轨与所述滑块的侧面通过轴承相互连接,所述第一调节丝杆的上部与所述滑轨的侧面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调节丝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手轮,所述活动轴的两端与所述一对第一调节模块的所述滑块之间分别通过轴承相互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便于软类片材生产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导辊包括第一弧形片、第二弧形片、若干第一弧形块、若干第二弧形块,所述若干第一弧形块、所述若干第二弧形块分别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活动轴外周的上方和下方,所述若干第一弧形块和所述若干第二弧形块上下对称设置;
所述活动轴外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定位槽,所述若干定位槽环形阵列设置;
所述若干第一弧形块分别间隔设置,所述若干第一弧形块的外侧面分别延伸设置有连接凸台,所述连接凸台与所述定位槽之间通过螺丝相互连接,所述若干第二弧形块的整体结构及与所述活动轴的连接方式和所述若干第一弧形块一致;
所述若干第一弧形块的顶面分别设置有定位螺纹孔,所述若干第一弧形片顶面的两侧与所述定位螺纹孔之间通过螺丝相互连接,所述第二弧形片和所述若干第二弧形块的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一弧形片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便于软类片材生产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料传输机构包括第一活动壁板、第二活动壁板、第一链轮组、第二链轮组、第一输送链条、第一链轮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活动壁板、所述第二活动壁板分别沿所述成型工作框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活动壁板与所述入料导辊组接近设置,所述第一链轮组、所述第二链轮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壁板、所述第二活动壁板上,所述第一链轮组、所述第二链轮组相互平行,所述第一输送链条张紧于所述第一链轮组、所述第二链轮组上,所述第一链轮旋转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成型工作框架内,所述第一链轮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链轮组转动;
所述第一链轮组包括从动链轮、第一链轮、第二链轮,所述从动链轮、所述第一链轮、所述第二链轮分别沿片材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壁板上,所述从动链轮与所述活动导辊上下错开设置;
所述从动链轮、所述第一链轮、所述第二链轮的中心与所述第一活动壁板之间分别通过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第三固定轴相互连接;
所述第二链轮组包括主动链轮、第三链轮、第四链轮,所述主动链轮、所述第三链轮、所述第四链轮与所述第二活动壁板的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一链轮组一致;
所述第一输送链条的两端分别张紧于所述从动链轮、所述第一链轮、所述第二链轮上和所述主动链轮、所述第三链轮、所述第四链轮上;
所述第一链轮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主动链轮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便于软类片材生产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壁板、所述第二活动壁板与所述成型工作框架内长度方向的一侧之间设置有第二调节模块;
所述第二调节模块包括第二调节丝杆、调节手轮、支撑轴承座,所述支撑轴承座固接于所述第一活动壁板外侧面的上部,所述第二调节丝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成型工作框架长度方向的侧面与所述支撑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丝杆的上部与所述成型工作框架长度方向的侧面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手轮固接于所述第二调节丝杆的另一端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便于软类片材生产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料传输机构包括第三活动壁板、第四活动壁板、第三链轮组、第四链轮组、第二输送链条、第二链轮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第三活动壁板、所述第四活动壁板、所述第三链轮组、所述第四链轮组、所述第二输送链条、所述第二链轮旋转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夹料传输机构一致;
所述第一活动壁板和所述第三活动壁板之间的下部穿设有第一导向光杆,所述第一导向光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成型工作框架内长度方向的两侧固接;
所述第二活动壁板和所述第四活动壁板之间的下部穿设有第二导向光杆,所述第二导向光杆的整体结构与所述第一导向光杆一致;
所述第一夹料传输机构和所述第二夹料传输机构的所述从动链轮之间设置有平整辊;
所述第一夹料传输机构和所述第二夹料传输机构中用于支撑所述从动链轮的所述固定轴端部分别向所述成型工作框架内的中部凸出设置第一支撑轴、第二支撑轴,所述第一支撑轴、所述第二支撑轴的端部固接有第一连接套、第二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二连接套的外周固接有第一支撑轴承、第二支撑轴承;
所述平整辊包括若干第三弧形块、若干第四弧形块、第三弧形片、第四弧形片,所述若干第三弧形块分别固接于所述第一支撑轴承、所述第二支撑轴承的上部,所述若干第四弧形块分别固接于所述第一支撑轴承所述、所述第二支撑轴承的上部,所述第三弧形片设置于所述若干第三弧形块的上方,所述第四弧形片设置于所述若干第四弧形块的上方。
CN202122734052.XU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便于软类片材生产的下料装置 Active CN2174951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34052.XU CN217495150U (zh)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便于软类片材生产的下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34052.XU CN217495150U (zh)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便于软类片材生产的下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95150U true CN217495150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37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34052.XU Active CN217495150U (zh)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便于软类片材生产的下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951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165616A1 (en) Three-side trimmer, especially for short runs
CN215241265U (zh) 一种板材自动移位切割机
CN105775882B (zh) 三轴式pp裁切堆叠机
CN110127427B (zh) 剥离送膜装置
CN217495150U (zh) 一种便于软类片材生产的下料装置
CN216804382U (zh) 一种适用于不同片材宽度的吸塑成型装置
CN112551248A (zh) 一种pe保鲜膜制备方法
CN209832866U (zh) 料带有多层产品的拉料机构
CN114030171A (zh) 一种新型的吸塑成型机
CN217372480U (zh) 一种条状产品的移载和切分装置
CN216127377U (zh) 一种可调式高速分条型分条装置
CN113665179B (zh) 一种塑料包装袋生产用裁切机构
CN211808163U (zh) 纸托成型机
CN110485068B (zh) 购物袋手环缝制机
CN210761667U (zh) 制袋机的压板两级升降装置
CN210759499U (zh) 高速制袋机
CN210121977U (zh) 一种手提袋自动穿绳设备
CN218711721U (zh) 一种追剪设备
CN211030162U (zh) 一种吸塑机的高速切割装置
CN208034743U (zh) 一种链条连续裁切机
CN211031275U (zh) 一种双工位全自动塑料剪袋机
CN219788539U (zh) 一种珍珠棉加工裁断机的上料装置
CN216338312U (zh) 一种腹部垫加工用物料转运装置
CN216763640U (zh) 一种吊牌对折机用的压纸机构
CN219359722U (zh) 一种竹制材料双边纵向剖切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