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90426U - 一种纳米氢氧化钙制备用反渗透纯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纳米氢氧化钙制备用反渗透纯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90426U
CN217490426U CN202220514757.2U CN202220514757U CN217490426U CN 217490426 U CN217490426 U CN 217490426U CN 202220514757 U CN202220514757 U CN 202220514757U CN 217490426 U CN217490426 U CN 2174904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assembly
reverse osmosis
booster pump
pure water
d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1475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海燕
朱晓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Life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aitai Nano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aitai Nano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aitai Nano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1475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904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904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904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纳米氢氧化钙制备用反渗透纯水设备,属于反渗透纯水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高度调节机构,以及设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上的安装机构;其中,所述安装机构至少包括上连接组件,以及与所述上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的下连接组件;所述上连接组件与下连接组件连接时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被设置根据需求调节其高度;所述上连接组件和下连接组件上分别设有减震部。本实用新型中上连接组件和下连接组件为可拆卸连接,方便后期对增压泵更换和维修;通过对增压泵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定位,保持增压泵的稳定,第一减震板和第二减震板在增压泵工作时,减少震动,防止增压泵震动而影响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纳米氢氧化钙制备用反渗透纯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反渗透纯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氢氧化钙制备用反渗透纯水设备。
背景技术
在纳米级氢氧化钙制备中,对使用的液体介质要求高,例如需要使用的水溶液为纯水,所以在制备纳米级氢氧化钙工艺中,需要提前对水溶液进行纯水化步骤。
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反渗透纯水设备对水进行处理,为了使反渗透纯水设备在长时间使用后方便维护替换,一般对增压泵或反渗透膜等进行可拆卸安装;但现有技术中,增压泵的可拆卸安装仅采用简单安装固定,增压泵在工作时会产生震动,长时间工作,导致增压泵位置不稳定,容易影响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纳米氢氧化钙制备用反渗透纯水设备。
技术方案:一种纳米氢氧化钙制备用反渗透纯水设备,包括壳体,还包括:高度调节机构,设于所述壳体内;安装机构,设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上;所述安装机构用于安装增压泵;
其中,所述安装机构至少包括上连接组件,以及与所述上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的下连接组件;所述上连接组件与下连接组件连接时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被设置根据需求调节其高度;所述上连接组件和下连接组件上分别设有减震部。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下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两组并排设置的U形支架,至少两组连接于相邻U形支架的阻挡板,以及连接于相邻U形支架的第一减震板;其中,阻挡板位于相邻U形支架的两侧,第一减震板位于相邻U形支架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压泵放置在第一减震板上,两侧的阻挡板对增压泵进行阻挡,防止增压泵掉落。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上连接组件包括:具有镂空部的方形支架,至少四组连接于所述方形支架四端的弧形杆,以及设于所述镂空部上的第二减震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第二减震板与增压泵顶端抵接,第一减震板和第二减震板相互配合,对增压泵限位以及在竖直方向上减震。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U形支架端部与弧形杆可拆卸插接;所述U形支架端部设有若干第一插接孔,所述弧形杆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插接孔适配的第二插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增压泵的高度,调整弧形杆与U形支架端部的插接位置,使得第二减震板与增压泵顶端抵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阻挡板上设有辅助定位组件;其中,所述辅助定位组件包括:安装座,具有一滑动通道;移动杆,部分长度位于所述滑动通道内且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至少两组定位部,活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连接杆,一端连接于所述定位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移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向前或向后移动移动杆,来实现两组定位部之间的开口大小;移动杆向前,开口变大,移动杆向后,开口变小;当对增压泵左右或横向定位时,将移动杆向前移动,直至移动杆与增压泵表面抵接,两组定位部对增压泵夹持,进而实现对增压泵的左右定位,保证增压泵的位置平衡。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柱,以及套接于所述固定柱的移动柱;所述固定柱和移动柱上开设有若干相适配的连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移动柱的高度,实现安装机构的高度调整,方便后续排管。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减震板和第二减震板为相同结构;所述第一减震板内设有夹层,所述夹层内设有若干减震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减震板和第二减震板在竖直方向上对增压泵实现减震。
有益效果:上连接组件和下连接组件为可拆卸连接,方便后期对增压泵更换和维修;通过对增压泵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定位,保持增压泵的稳定,第一减震板和第二减震板在增压泵工作时,减少震动,防止增压泵震动而影响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辅助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减震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4中各标注为:壳体10、增压泵11、安装机构20、U形支架21、阻挡板22、第一减震板23、方形支架24、弧形杆25、第二减震板26、第一插接孔27、第二插接孔28、减震弹簧29、安装座30、移动杆31、定位部32、连接杆33、固定柱40、移动柱41、连接孔4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申请人对现有各种方案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具体如下:
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反渗透纯水设备对水进行处理,为了使反渗透纯水设备在长时间使用后方便维护替换,一般对增压泵或反渗透膜等进行可拆卸安装;但现有技术中,增压泵的可拆卸安装仅采用简单安装固定,增压泵在工作时会产生震动,长时间工作,导致增压泵位置不稳定,容易影响正常工作。
为此申请人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如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纳米氢氧化钙制备用反渗透纯水设备,包括壳体10,高度调节机构,安装机构20;其中,高度调节机构安装在壳体10内部,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柱40,以及移动柱41,固定柱40与移动柱41套接,固定柱40和移动柱41上均开设有相适配的连接孔42,采用螺栓依次穿过移动柱41与固定柱40的连接孔42,实现固定柱40与移动柱41的连接;根据实际排管需求,调节移动柱41的高度;安装机构20设置在高度调节机构上,安装机构20用于安装增压泵11。安装机构20至少包括上连接组件和下连接组件,上连接组件和下连接组件为可拆卸连接;上连接组件和下连接组件在连接时形成了一个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用于安装增压泵11;容纳空间的高度根据增压泵11的高度可调,实现对增压本的适配安装;上连接组件和下连接组件上均设置有减震部,实现增压泵11在工作时的减震。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下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两组U形支架21,阻挡板22,以及第一减震板23;在本实施例中,U形支架21为两组,两组U形支架21之间用两组阻挡板22和第一减震板23连接,阻挡板22位于两组U形支架21的两侧,第一减震板23位于两组U形支架21的底部;上连接件包括:方形支架24,弧形杆25以及第二减震板26;其中,方形支架24由四个横杆连接而成,中间形成有镂空部,在本实施例中,弧形杆25为四组,弧形杆25固定在方形支架24的四端,第二减震板26安装在镂空部上;U形支架21四个端部与弧形杆25为可拆卸连接,U形支架21四个端部均开设有若干第一插接孔27,弧形杆25上均开设有与第一插接孔27相适配的第二插接孔28,可采用螺栓螺母或插销来实现弧形杆25与U形支架21端部的连接,保证上连接组件的位置固定;将增压泵11放置在第一减震板23,根据增压泵11的高度不同,调节弧形杆25与U形支架21端部插接的位置,使第二减震板26与增压泵11顶端接触且相互有挤压力(但该挤压力不大,不会损害增压泵11或者不会影响增压泵11工作),通过第一减震板23和第二减震板26在增压泵11上下的定位,保持增压泵11的位置平衡。第一减震板23和第二减震板26为相同结构;第一减震板23内设有夹层,夹层内设有若干减震弹簧29,进而实现增压泵11在工作时,从上下两个方向对增压泵11减震,保证增压泵11的位置稳定。
每个阻挡板22上还安装有辅助定位组件,辅助定位组件可通过连接座固定在阻挡板22上;辅助定位组件包括安装座30,移动杆31,定位部32,以及连接杆33,其中,安装座30具有一滑动通过,移动杆31穿过滑动通道,且部分长度位于滑动通道内,移动杆31与安装座30可采用滑槽滑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定位部32为两组,定位部32为定位爪,定位部32与安装座30活动连接,如铰接等;连接件一端铰接于定位部32,另一端铰接于移动杆31。通过向前或向后移动移动杆31,来实现两组定位部32之间的开口大小;移动杆31向前,开口变大,移动杆31向后,开口变小;当对增压泵11左右或横向定位时,将移动杆31向前移动,直至移动杆31与增压泵11表面抵接,两组定位部32对增压泵11夹持,进而实现对增压泵11的左右定位,保证增压泵11的位置平衡。通过对增压泵11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定位,保持增压泵11的稳定,第一减震板23和第二减震板26在增压泵11工作时,减少震动,防止增压泵11震动而影响正常工作;上连接组件和下连接组件为可拆卸连接,方便后期对增压泵11更换和维修。

Claims (7)

1.一种纳米氢氧化钙制备用反渗透纯水设备,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高度调节机构,设于所述壳体内;
安装机构,设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上;所述安装机构用于安装增压泵;
其中,所述安装机构至少包括上连接组件,以及与所述上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的下连接组件;
所述上连接组件与下连接组件连接时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被设置根据需求调节其高度;所述上连接组件和下连接组件上分别设有减震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氢氧化钙制备用反渗透纯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两组并排设置的U形支架,至少两组连接于相邻U形支架的阻挡板,以及连接于相邻U形支架的第一减震板;
其中,阻挡板位于相邻U形支架的两侧,第一减震板位于相邻U形支架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纳米氢氧化钙制备用反渗透纯水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连接组件包括:具有镂空部的方形支架,至少四组连接于所述方形支架四端的弧形杆,以及设于所述镂空部上的第二减震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纳米氢氧化钙制备用反渗透纯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U形支架端部与弧形杆可拆卸插接;所述U形支架端部设有若干第一插接孔,所述弧形杆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插接孔适配的第二插接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纳米氢氧化钙制备用反渗透纯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挡板上设有辅助定位组件;其中,所述辅助定位组件包括:
安装座,具有一滑动通道;
移动杆,部分长度位于所述滑动通道内且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
至少两组定位部,活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
连接杆,一端连接于所述定位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移动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氢氧化钙制备用反渗透纯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柱,以及套接于所述固定柱的移动柱;
所述固定柱和移动柱上开设有若干相适配的连接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纳米氢氧化钙制备用反渗透纯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减震板和第二减震板为相同结构;所述第一减震板内设有夹层,所述夹层内设有若干减震弹簧。
CN202220514757.2U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纳米氢氧化钙制备用反渗透纯水设备 Active CN2174904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14757.2U CN217490426U (zh)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纳米氢氧化钙制备用反渗透纯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14757.2U CN217490426U (zh)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纳米氢氧化钙制备用反渗透纯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90426U true CN217490426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45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14757.2U Active CN217490426U (zh)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纳米氢氧化钙制备用反渗透纯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904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490426U (zh) 一种纳米氢氧化钙制备用反渗透纯水设备
CN212114962U (zh) 一种便于调节位置的电机减震座结构
CN113928580B (zh) 一种民用航空器电子设备安装结构
CN217096215U (zh) 一种重型激光切管用集成随动减震机构
CN116215220A (zh) 一种具有悬置软垫的散热器
CN212813274U (zh) 一种植物运输用植株固定支架
CN214304563U (zh) 一种热力泵减噪底架装置
CN217271647U (zh) 一种汽车膨胀水箱用减震装置
CN209667259U (zh) 一种汽车后桥托具
CN204234799U (zh) 仪表盘横梁卡孔自动钻孔结构
CN215981566U (zh) 一种环保设备减震固定结构
CN101293735B (zh) 大直径光纤预制棒拉丝进给台装置
CN211668346U (zh) 一种气动式枪械夹持架
CN219755553U (zh) 一种防脱落抗震支架
CN210024883U (zh) 一种活塞环珩磨设备用的辅助理环机构
CN215214556U (zh) 一种活塞机组用辅助减震装置
CN109898128B (zh) 一种金属纽扣自动对准悬挂装置及方法
CN217030583U (zh) 一种可调式机电一体化设备支撑座
CN220132728U (zh) 一种桥梁支座结构
CN117967879B (zh) 一种支吊架用减震装置
CN218505073U (zh) 一种免切削塑磁转子模具
CN218153075U (zh) 一种多功能油泵支撑座
CN219952827U (zh) 一种楼承板的支撑设备
CN216242035U (zh) 抗冲击的车用减震装置
CN219360771U (zh) 一种用于支撑台高度调节的减震器的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04

Address after: 238200 No.5, Hexi Road, Shuangqiao, he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Ma'anshan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life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1100 Qilin industrial community, Tangshan street,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HAITAI NANO MATERIAL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