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85527U - 一种防止激光透焊的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激光透焊的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85527U
CN217485527U CN202220237191.3U CN202220237191U CN217485527U CN 217485527 U CN217485527 U CN 217485527U CN 202220237191 U CN202220237191 U CN 202220237191U CN 217485527 U CN217485527 U CN 2174855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insulating
frame
cell
st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371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霞霞
张晓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kdata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kdata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kdata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kdata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3719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855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855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855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激光透焊的电池,包括:外壳,内腔中设置有电芯以及包覆于电芯外的绝缘膜,开口盖设有盖板;止动架,设置于盖板和电芯之间,包括基板和至少两个止动凸台;止动凸台的凸起端面与电芯抵接,止动架和/或绝缘膜固定连接有挡光的绝缘片,绝缘片用于封闭基板、止动凸台和电芯围合成的侧向开口。该防止激光透焊的电池中挡光的绝缘片封闭侧向开口,工装对成对的大面夹紧不当时,绝缘片阻挡经缝隙进入外壳内部的激光,杜绝焊接激光与卷芯的直接接触,解决透焊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激光透焊的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激光透焊的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结构包括顶盖组件、电芯和铝壳,顶盖组件包括盖板和止动架,盖板与铝壳的开口相盖接,止动架固定在盖板的内侧,止动架包括基板,基板朝向电芯的板面凸起设置止动凸台,止动凸台与电芯相抵接,以固定铝壳中电芯的位置。止动架和电芯组合形成容纳折弯极耳的容纳腔,该容纳腔贯通组合件的侧面形成侧向开口。
方形电池的盖板与铝壳焊接操作时,采用工装夹紧成对的铝壳大面,铝壳大面即铝壳开口长边对应的电池侧面。实际生产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工装对成对的大面夹紧不当,盖板和开口长边留出缝隙,增加激光焊接过程中激光透光导致卷芯烧伤的几率,并且透光多发生在止动架侧向开口处。具有卷芯烧伤问题的电池无法通过设备自动检测排查,为后续的电池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埋下很大的安全隐患,例如卷芯烧伤导致的短路会进一步引发爆炸、起火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止激光透焊的电池,通过在止动架和电芯围合形成的侧向开口盖接挡光的绝缘片,解决激光焊接外壳和盖板时的透焊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止激光透焊的电池,包括:
外壳,内腔中设置有电芯以及包覆于所述电芯外的绝缘膜,开口盖设有盖板;
止动架,设置于盖板和电芯之间,包括基板和至少两个止动凸台;所述止动凸台的凸起端面与所述电芯抵接;
所述止动架和/或绝缘膜固定连接有挡光的绝缘片,所述绝缘片用于封闭所述基板、止动凸台和电芯围合成的侧向开口。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绝缘片与具有所述侧向开口的电芯侧面对应设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绝缘片沿所述止动架的周侧设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绝缘片的边缘盖设于所述侧向开口的外缘。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绝缘片的材质与所述止动架的材质相同。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绝缘片与所述止动架和所述绝缘膜均固定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绝缘片的厚度为0.2~0.7mm。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电池为方形电池。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侧向开口朝向所述方形电池的大面。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绝缘片与所述基板和/或所述绝缘膜粘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该防止激光透焊的电池中盖板、止动架和电芯依次层叠,止动架的基板、止动凸台和电芯围合形成侧向开口,挡光的绝缘片封闭侧向开口,工装对成对的大面夹紧不当时,绝缘片阻挡经缝隙进入外壳内部的激光,杜绝焊接激光与卷芯的直接接触,解决透焊问题;
该电池结构不需要更改盖板、铝壳和止动架的结构,仅增加绝缘片的连接步骤,方案改进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盖板、止动架和卷芯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中盖板、止动架、卷芯和绝缘膜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盖板、止动架、卷芯、绝缘膜和绝缘片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防止激光透焊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盖板;3、止动架;31、基板;32、止动凸台;4、绝缘片;5、电芯;6、绝缘膜;7、侧向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实施例公开的防止激光透焊的电池包括:外壳1、盖板2、止动架3、电芯5、绝缘膜6和绝缘片4,外壳1的内腔中设置有电芯5以及包覆于电芯5外的绝缘膜6,外壳1的开口盖设有盖板2;止动架3设置于盖板2和电芯5之间,止动架3包括基板31和止动凸台32;止动凸台32设置于基板的两端和中间段,止动凸台32的凸起端面与电芯5抵接;止动架3和绝缘膜6固定连接有挡光的绝缘片4,绝缘片4用于封闭基板31、止动凸台32和电芯5围合成的侧向开口7。外壳1可以采用铝制外壳1,盖板2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外壳1的开口处。绝缘膜6可以采用麦拉膜(Mylar)。
如图1-4所示,朝向电池外壳1一个大面的侧向开口7为两个,两个侧向开口7外侧固定设置有同一个绝缘片4,即绝缘片4与具有侧向开口7的电芯侧面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作为替代,绝缘片4还可以围设于止动架3的周侧。与以上两种绝缘片相比,绝缘片4与侧向开口7一一对应设置对透焊的改进效果较差,原因在于:同一大面的两个绝缘片4之间具有间隔,并且该间隔位于外壳1开口的中间段,工装夹紧不当时,间隔处也同样容易发生透焊。
绝缘片4的“挡光”具体为遮挡激光。挡光的绝缘片4可选为磨砂片材、有色片材(包括但不限于白色、黑色)。
侧向开口7的数量取决于止动架3的结构,以方形电池的止动架3为例,可选为可相互分离的正极止动架3和负极止动架3,也可以为正极止动架3和负极止动架3一体连接所得部件。
如图3-4所示,以盖板2、止动架3和电芯5的排布方向由顶至底参照,绝缘膜6遮盖于电芯5相邻的侧向开口7底端,绝缘片4设置于绝缘膜6外,绝缘片4的边缘盖设于侧向开口7的外缘,绝缘片4的顶边盖设于基板31的侧面并与基板31相贴合,底边与绝缘膜6的外表面相贴合。以上贴合结构能固定绝缘片4与侧向开口7之间的位置关系,避免入壳等操作过程中绝缘片4发生相对于侧向开口7的偏移。基于此,绝缘片4的尺寸可根据侧向开口7的大小趋小设置;绝缘片4与绝缘膜6贴合,不会发生入壳时绝缘片4分叉于外壳1外的问题,便于电芯5入壳。绝缘片4封闭侧向开口7的替代方案还可以为:
1、绝缘片4仅与绝缘膜6外表面固定连接但与止动架3无直接的连接关系,该绝缘片4须依靠外壳1将其抵接于止动架3侧面以封闭侧向开口7;
2、绝缘片4与绝缘膜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例如贴合于绝缘膜6的内表面,或者同时贴合于绝缘膜的内外表面,该绝缘片4须依靠外壳1将其抵接于止动架3侧面以封闭侧向开口7;
3、绝缘片4的两端分别与止动凸台32固定连接,顶边紧挨基板31的底面;
4、绝缘片4的顶边与基板31固定连接,与绝缘膜6和止动凸台32均无直接的连接关系;
与止动架无连接关系的绝缘片4可选与侧向开口7正对且尺寸趋于一致。与第1、2替代方案相比,第3、4两种替代方案绝缘片4与止动架3固定连接,减小绝缘片4相对于侧向开口7偏移。与第4种替代方案相比,第1、2、3种替代方案先入壳的绝缘片4底端与绝缘膜6或者止动凸台32固定连接,便于电芯入壳。
实施例中基板31的底面为一平面,基板两端的止动凸台32与电芯的两端对应,以保证止动架3对电芯的固定效果。以上止动架的结构不同于在止动凸台32之间设置与基板31一体连接的围边,设置围边的缺陷为:止动架3与电芯5组装时围边会对极耳形成压印,围边的存在还使得极耳折弯自由端长度增加,在极耳折弯操作中极耳会向电芯5极片处窜动,因极耳倒插导致短路的几率会明显增加。绝缘片4为电芯5和止动架3组装完成后固定设置,具体为在电芯5包完麦拉膜后,在侧向开口7处固定设置绝缘片4。以上操作顺序可避免极耳倒插问题,有利于电池的组装可操作性。
绝缘片4的材质需要满足挡光和绝缘两个基本要求,由于绝缘片4也设置于外壳1内,因此还需要满足耐温要求,进一步的,用作绝缘片4的粘接剂同样也需要满足耐温要求。绝缘片4的材质具体可选与止动架3相同的聚丙烯材质,更进一步的,绝缘片4为与止动架3相同的黑色。
绝缘片4与止动架和/或绝缘膜之间的连接方式可选为贴合、热熔以及已知的基于材质可选的结构件和/或膜材与片材的连接方式。贴合即粘接连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绝缘片4的厚度以满足可入壳为准,绝缘片4的厚度同样与其挡光性能、材质有关,基于与基板31和绝缘膜6均贴合的绝缘片4连接关系,可选的范围为0.2~0.7mm,进一步优选为0.5~0.7 mm。
电池可选为方形电池、圆柱形电池等需要采用激光焊接外壳1和盖体提及包含止动架3的电池;在方形电池中,特别是方形电池的大面,透焊发生几率高,因此优选的,防止激光透焊的电池为方形电池,侧向开口7朝向方形电池的大面。
如图1-5所示,防止激光透焊的电池组装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组装盖板2、止动架3和卷芯;
S2:在卷芯的侧面和底面包覆麦拉膜;
S3:在止动架3缺口处贴绝缘片4,绝缘片4盖设于基板31、止动凸台32和卷芯围合成的侧向开口7外侧;
S4:卷芯入壳;
S5:激光焊接盖板2和外壳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止激光透焊的电池,包括:
外壳,内腔中设置有电芯以及包覆于所述电芯外的绝缘膜,开口盖设有盖板;
止动架,设置于盖板和电芯之间,包括基板和至少两个止动凸台;所述止动凸台的凸起端面与所述电芯抵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动架和/或绝缘膜固定连接有挡光的绝缘片,所述绝缘片用于封闭所述基板、止动凸台和电芯围合成的侧向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激光透焊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片与具有所述侧向开口的电芯侧面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激光透焊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片沿所述止动架的周侧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激光透焊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片的边缘盖设于所述侧向开口的外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激光透焊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片的材质与所述止动架的材质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防止激光透焊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片与所述止动架和所述绝缘膜均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激光透焊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片的厚度为0.2~0.7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激光透焊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方形电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止激光透焊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开口朝向所述方形电池的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激光透焊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片与所述基板和/或所述绝缘膜粘接连接。
CN202220237191.3U 2022-01-28 2022-01-28 一种防止激光透焊的电池 Active CN2174855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7191.3U CN217485527U (zh) 2022-01-28 2022-01-28 一种防止激光透焊的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7191.3U CN217485527U (zh) 2022-01-28 2022-01-28 一种防止激光透焊的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85527U true CN217485527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05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37191.3U Active CN217485527U (zh) 2022-01-28 2022-01-28 一种防止激光透焊的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855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0386A1 (zh) * 2022-08-22 2024-02-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0386A1 (zh) * 2022-08-22 2024-02-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82731B1 (ko) 개선된 구조의 전지팩
CN102044651B (zh) 电池包
JP4916722B2 (ja) 二次電池
JP2019109972A (ja) 密閉型電池、組電池、密閉型電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組電池の製造方法
CN113285148B (zh) 一种电池
WO2023071065A1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装配工艺及锂离子电池
CN217719776U (zh) 电芯及其盖板组件、锂电池及车辆
CN217485527U (zh) 一种防止激光透焊的电池
JP2015041523A (ja) 蓄電装置及び蓄電装置の製造方法
WO2021212624A1 (zh) 纽扣电池极壳与电极极耳无痕焊接方法及焊接结构和产品
JP6344510B2 (ja) 二次電池
CN218069948U (zh) 电池
KR102047542B1 (ko) 캡조립체 제조방법 및 그에 의한 캡조립체
CN114156608B (zh) 一种锂电池的多卷芯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US11335956B2 (en)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nergy storage device
CN114709569A (zh) 一种多电芯锂电池结构
KR20040054232A (ko) 이차 전지
CN113013523A (zh) 纽扣电池
KR100530156B1 (ko) 파우치형 리튬 이차전지
US9520579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KR100490546B1 (ko) 이차전지
CN114678666B (zh) 极耳、电芯、电池以及电子装置
JP2008034208A (ja) 電池パック
KR20030053601A (ko) 이차전지
CN219642965U (zh) 端盖组件、电池和用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