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83317U - 一种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83317U
CN217483317U CN202220909214.0U CN202220909214U CN217483317U CN 217483317 U CN217483317 U CN 217483317U CN 202220909214 U CN202220909214 U CN 202220909214U CN 217483317 U CN217483317 U CN 217483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heat exchanger
protrusion
convex part
heat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0921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Sanhua New Energy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Sanhua New Energy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Sanhua New Energy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Sanhua New Energy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0921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83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83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833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一种换热器,包括第一板片、第二板片,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之间具有换热通道,第一板片的厚度大于第二板片的厚度,第一板片设有朝向第二板片凸出的第一凸部,第二板片设有朝向第一板片凸出的第二凸部,第一凸部的高度大于第二凸部的高度。厚度较大的第一板片设置高度较高的第一凸部,厚度较小的第二板片的设置高度较低的第二凸部,由于凸部的高度越大,对凸部处的板片强度影响越大,通过设置不同高度的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可以减小第二板片的厚度,从而降低第二板片的热阻,有利于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冷却板的换热通道通常设置在两块板片之间,为了降低冷却板的换热热阻,通常会减小靠近待换热物一侧的板片的厚度,为了提高换热效率,通常会在板片上设置凸起,而不同厚度的板片通常设置高度相同的凸起,导致薄板的强度较低,当流道内部的工质压力较大时,厚度较小的板片会率先失效,从而在进行强度设计时,提高了薄板的最小厚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的换热器。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第一板片、第二板片,所述第一板片和所述第二板片之间具有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板片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板片的厚度,所述第一板片设有朝向所述第二板片凸出的第一凸部,所述第二板片设有朝向所述第一板片凸出的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凸部的高度。
上述技术方案,厚度较大的第一板片设置高度较高的第一凸部,厚度较小的第二板片的设置高度较低的第二凸部,由于凸部的高度越大,对凸部处的板片强度影响越大,通过设置不同高度的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可以减小第二板片的厚度,从而降低第二板片的热阻,有利于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换热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换热器一个方向的视图。
图3是图1所示换热器沿图2B-B方向的剖面图。
图4是图1所示换热器另一个方向的视图;
图5是本申请换热器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一个方向的视图;
图6为图5换热器另一个方向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详细描述具体实施例。为了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在以下详细描述中提到了众多具体细节,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附图中图示并且在此描述的具体组件、器件及特征仅仅是示范性的并且不应当被视为限制。
图1示意了一种换热器10,图2为图1所示换热器10一个方向的视图,图3为图2沿B-B方向的剖面图,图4为图1所示换热器10另一个方向的视图。换热器10包括第一板片11、第二板片12,第一板片11和第二板片12之间具有换热通道15,第一板片11的厚度大于第二板片12的厚度。第一板片11设有朝向第二板片12凸出的第一凸部111,第二板片12设有朝向第一板片11凸出的第二凸部121,第一凸部111的高度H1大于第二凸部121的高度H2。厚度较大的第一板片11设置高度较高的第一凸部111,厚度较小的第二板片12的设置高度较低的第二凸部121,由于凸部的高度越大,对凸部处的板片强度影响越大,通过设置不同高度的第一凸部111和第二凸部121,在换热通道15内部具有相同的工质压力的情况下,可以减小第二板片12的厚度,从而降低第二板片12的热阻,提高换热器10的换热效果。在不改变第一板片11、第二板片12厚度以及换热通道15的高度的前提下,厚度较大的第一板片11的第一凸部111的高度大于厚度较小的第二板片12的第二凸部121的高度的技术方案较高度一致的技术方案,爆破强度至少提高35%。因此,在所需爆破强度一致的前提下,可以减小薄板的厚度。如图1-图4所示,换热器10为冷却板,当然,换热器10也可以为板式换热器,较薄的第二板片可以提升位于第二板片两侧的流体通过第二板片进行换热的换热效率。
如图1-图4所示,换热器10具有第一口13、第二口14。第一口13、第二口14与换热通道15连通。换热器10具有第一端部20和第二端部30,第一口13、第二口14、第一凸部111和第二凸部121均设置于第一端部20。其中,第一口13可以为进口,第二口14可以为出口,第一凸部111和第二凸部121可以靠近第一口13设置,不仅提高第一口13附近的强度,而且利用流体进行分配。换热通道15包括第一段换热通道151、第二段换热通道152。第一口13与第一段换热通道151连通,第二口14与第二段换热通道152连通。如图2、图3所示,第一段换热通道151和第二段换热通道152通过第一板片11的凸筋116分隔形成,具体的,第一板片11设有朝向第二板片12凸出的凸筋116,凸筋116沿换热器的第一端部20朝向第二端部30延伸,凸筋116的顶部与第二板片12接触,凸筋116位于第一段换热通道和第二段换热通道之间,第一段换热通道和第二段换热通道在靠近换热器的第一端部20不连通,第一段换热通道和第二段换热通道在靠近换热器的第二端部30连通。
如图2、图3所示,第一板片11还设有朝向第二板片12凸出的第三凸部112,第二板片12还设有朝向第一板片11凸出的第四凸部122,第三凸部112和第四凸部122设置于换热器的第一端部20,第一凸部111包括第一顶部114,第二凸部121包括第二顶部124,第一顶部114与第二顶部124接触,第一凸部111与第二凸部121邻近第一口13,具体而言,在宽度方向E上,第一凸部111或者第二凸部121与第一口13的距离小于换热通道宽度W的二分之一。第三凸部112的顶部与第四凸部122的顶部顶部接触,第三凸部112的高度大于第四凸部122的高度。第三凸部112与第四凸部122邻近第二口14,具体而言,在宽度方向E上,第三凸部112或者第四凸部122与第二口14的距离小于换热通道宽度W的二分之一。液体从第一口13或者第二口14流入时,会对板片进行冲击,换热器10会造成变形,第一凸部、第二凸部对应接触焊接以及第三凸部、第四凸部对应接触焊接可以进行一定的强度提升,降低流体冲击造成换热器10形变的概率。
第一凸部111包括第一侧部113,第二凸部121包括第二侧部123,第一侧部113的面积大于第二侧部123的面积,从而减小第二侧部123的受力面积。定义第一侧部113的面积与第二侧部123的面积之比为面积比,定义第一板片11的厚度与第二板片12的厚度之比为厚度比,面积比与厚度比的比值不小于0.9不大于1.1。即面积比的数值除以厚度比的数值处于0.9-1.1之间。因为F=P*S,在内部,压力是一致的,因此,对于较厚的第一板片11可承受的力较大,其第一侧部113的面积可以较大,而较薄的第二板片12,可承受的力较小,其第二侧部123的面积较小,因此,第一侧部113的面积大于第二侧部123的面积,根据板片厚度对第一侧部113的面积进行设计,保证面积比的数值除以厚度比的数值处于0.9-1.1之间,具有较好的效果。第三凸部112、第四凸部122也有对应特征,不再累述。另外,第一凸部11的第一顶部114的面积小于第二凸部12的第二顶部124的面积,由于第一顶部114与第二顶部124对应接触,第一顶部114和第二顶部124处强大较大,通过增大第二顶部124的面积也可以减小第二侧部123的受力面积。
如图4所示,第一口13和第二口14均位于第二板片12,结合图3所示,第一口13相对第二凸部121远离凸筋116,第二口14相对第四凸部122远离凸筋116,使第一段换热通道151和第二段换热通道152内的流体分配较为均匀,提升换热器10的均温性。
换热通道15内可设置翅片,强化换热。当然,换热通道15内也可以设置凸起强化换热,具体的,如图5、图6所示,第一板片11设有朝向第二板片12凸出的第五凸部115,第二板片12设有朝向第一板片11凸出的第六凸部125,第五凸部115的顶部与第六凸部125的顶部接触,第五凸部115和第六凸部125位于换热器10的第一端部20与第二端部30之间,由于换热流体主要在第一端部20和第二端部30之间进行换热,通过在第一端部20和第二端部30之间设置对应接触的第五凸部115和第六凸部116,不仅起到扰流的作用,而且增大换热流体与第一板片11和第二板片12的接触面积,提升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10还包括第三板(图中未示出),第二板12位于第一板11与第三板之间,第三板可以用于换热器10的安装,一方面方便应用,另一方面,第三板可以提供一定的强度保证,在运输过程中等等环节确保换热器10的整体强度。其中,第三板的厚度小于第二板12的厚度,待换热物可以置于第三板的外侧,例如电池包与第三板的外侧贴合,第三板与第二板12贴合,减小第三板的厚度降低第三板的热阻,提升对电池包的换热。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换热器,包括第一板片、第二板片,所述第一板片和所述第二板片之间具有换热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片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板片的厚度,所述第一板片设有朝向所述第二板片凸出的第一凸部,所述第二板片设有朝向所述第一板片凸出的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凸部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包括第一顶部和第一侧部,所述第二凸部包括第二顶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顶部与所述第二顶部接触,所述第一侧部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侧部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包括第一顶部,所述第二凸部包括第二顶部,所述第一顶部与所述第二顶部接触,所述第一顶部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顶部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具有与所述换热通道连通的第一口和第二口,所述换热器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口、所述第二口、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均位于所述第一端部或所述第二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片设有朝向第二板片凸出的凸筋,所述凸筋沿所述换热器的第一端部朝向所述第二端部延伸,所述凸筋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板片接触,所述换热通道包括第一段换热通道和第二段换热通道,所述凸筋位于所述第一段换热通道和所述第二段换热通道之间,所述第一段换热通道和所述第二段换热通道在靠近所述换热器的第一端部不连通,所述第一段换热通道和所述第二段换热通道在靠近所述换热器的第二端部连通,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均位于所述第一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片设有朝向所述第二板片凸出的第三凸部,所述第二板片设有朝向所述第一板片凸出的第四凸部,所述第三凸部的顶部与所述第四凸部的顶部接触,所述第三凸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四凸部的高度,所述第三凸部和所述第四凸部均位于所述第一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第二凸部位于所述第一段换热通道,所述第三凸部、第四凸部位于所述第二段换热通道,所述第一口与所述第一段换热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口与所述第二段换热通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口和第二口均位于所述第二板片,所述第一口相对所述第二凸部远离所述凸筋,所述第二口相对所述第四凸部远离所述凸筋。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通道设置翅片;或者,所述第一板片设有朝向所述第二板片凸出的第五凸部,所述第二板片设有朝向所述第一板片凸出的第六凸部,所述第五凸部的顶部与所述第六凸部的顶部接触,所述第五凸部和所述第六凸部位于所述换热器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三板,所述第二板位于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三板之间,所述第三板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板的厚度。
CN202220909214.0U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换热器 Active CN217483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09214.0U CN217483317U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09214.0U CN217483317U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83317U true CN217483317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09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09214.0U Active CN217483317U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833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97935B (zh)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水冷板
CA3002577A1 (en) A structural support element in heat exchangers
EP4343927A1 (en) Liquid cooling plate and battery pack
CN213026251U (zh) 一种液冷板及动力电池包
KR20200044882A (ko) 마이크로채널 열교환기의 평판관 및 마이크로채널 열교환기
CN217483317U (zh) 一种换热器
CN111129645B (zh) 一种换热装置
CN216558476U (zh) 一种换热器翅片及高效换热系统
CN214422672U (zh) 铜钢复合铜冷却壁
CN111834690B (zh) 一种换热装置
CN213124563U (zh) 新零件结构去应力提高焊接率的汽车电池液冷板
CN218816640U (zh) 一种中冷器
CN221019475U (zh) 一种薄板焊接工装
CN211476810U (zh) 一种板式换热装置及砂磨机
CN219937170U (zh) 电池包冷却组件、动力电池包以及车辆
CN220627997U (zh) 冷却系统及电池包
US11802733B2 (en) Heat exchanger
CN214065830U (zh) 冷却器
CN209745075U (zh) 一种换热装置
CN218827449U (zh) 一种水冷板结构
CN210345963U (zh) 微通道换热器
CN219714113U (zh) 一种提高散热效率的易装配板翅式散热器
CN211503813U (zh) 一种冷却管板
CN217383305U (zh) 一种空调
CN215418312U (zh) 电池控温板及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