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71446U - 桌子及其平衡调节机构 - Google Patents

桌子及其平衡调节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71446U
CN217471446U CN202120939901.2U CN202120939901U CN217471446U CN 217471446 U CN217471446 U CN 217471446U CN 202120939901 U CN202120939901 U CN 202120939901U CN 217471446 U CN217471446 U CN 2174714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s
supporting beam
hole
extension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3990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江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ji Hengl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ji Hengl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ji Hengl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ji Hengl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3990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714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714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714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桌子及其平衡调节机构,包括左右两个用于安装桌面板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一水平并悬空设置的第二支撑梁,所述第二支撑梁的两端均安装有用于与地面接触的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能够通过转动的方式调节第二支撑梁的离地高度;本技术方案中的调节螺钉能够自上而下的对桌子的平衡度进行调节,符合人们的发力习惯,非常方便以及省力,并最终能够使得桌面板水平。

Description

桌子及其平衡调节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桌子及其平衡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在企业办公以及日常生活的过程中,桌子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办公设备以及生活家具。
现有的桌子分为整体结构或者可组装的结构;随着电商市场的发展,组装式的桌子由于物美价廉以及极大的节约了装箱量,进而使用的更加广泛。
但是,现有的组装式桌子存在如下问题:
1)、组装式桌子是由零部件组装拼接而成,使得对每个零部件相互间的配合精度要求很高,从而在实际的组装过程中,容易因为零部件之间的配合不到位而影响整个组装式桌子的稳定性;
2)、组装式桌子的规格尺寸多为厂家根据市场调研所确定的最具有普适性的几种规格尺寸,而不是由客户根据其场地本身以及办公需求而特制的,即组装式桌子的规格尺寸比较单一,不能满足企业办公的多元化需求;因此,现有的组装式桌子中往往设置有用于延长桌子长度的延长板,但无法保证延长板和桌子本身的桌面板处于同一水平面;
3)、组装式桌子多为一次性组装,即组装完成后,组装式桌子是无法拆卸或极难拆卸的,这显然不利于后面可能发生的组装式桌子的搬迁;
4)、即使组装式桌子的每个零部件的制造精度都满足组装要求,但在具体的组装过程中,还是有可能由于组装人员的组装不到位而导致办公桌不平衡;
5)、现有的组装式桌子中,并没有配备特有的能够组装在桌子上的理线装置,即现有的组装式桌子中配备的为市面上常见的理线装置,该理线装置主要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桌子上的,而这显然会破坏组装式桌子本身的结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第四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桌子及其平衡调节机构,该平衡调节机构能够非常方便的对桌子的平衡度进行调节,并最终使得桌面板水平。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桌子的平衡调节机构,包括左右两个用于安装桌面板的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包括一水平并悬空设置的第二支撑梁,所述第二支撑梁的两端均安装有用于与地面接触的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能够通过转动的方式调节第二支撑梁的离地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左右两个支撑架平行或对称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螺钉包括用于与地面接触的支撑部和用于与第二支撑梁螺纹配合的螺纹部,所述螺纹部的底部与支撑部的中间部分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支撑部位于第二支撑梁的下方,所述支撑部的水平投影面积大于螺纹部的水平投影面积。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撑梁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位于第二支撑梁内,所述连接块的中间部分设有一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支撑梁的底部设有两个第一通孔,所述两个第一通孔分别位于第二支撑梁的两端;所述调节螺钉穿过第一通孔后与第一螺纹孔螺纹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块上还设有两个第二通孔和一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支撑梁的底部设有对称分布在第二支撑梁的两端的两个第三螺纹孔和四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三螺纹孔配合使得螺钉从上往下将连接块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梁上,所述第三通孔与第二螺纹孔配合使得螺钉从下往上将连接块固定在第二支撑梁上。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块的左右两侧壁分别向下以及向外延伸形成两个第一延伸臂,所述第一延伸臂的外表面设有一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位于第一延伸臂的底部,所述第二支撑梁的底部设有对称分布在第二支撑梁两端的四个第四通孔,所述第一延伸臂从上往下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后,所述第四通孔的内侧壁与第一延伸臂的外表面相抵并阻止第一延伸臂向外移动,所述第一凸起部位于第二支撑梁的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撑梁的两端分别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的安装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为L型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的水平部分位于连接块的上方,两个第一盖板与第二支撑梁配合形成一完整的长方体。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块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第二上凸起部;左右两个第二上凸起部、连接块的左右两侧壁和第二支撑梁的下内侧壁配合形成左右两个第一凹槽;
所述第一盖板的水平部分向内延伸形成左右两个第二延伸臂,所述第一盖板的竖直部分向内延伸形成左右两个第三延伸臂,所述左右两个第二延伸臂与第二支撑梁的上内侧壁相抵并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所述左右两个第三延伸臂与左右两个第一凹槽配合并分别具有向右以及向左运动的趋势。
一种桌子,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桌子的平衡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调节螺钉能够自上而下的对桌子的平衡度进行调节,符合人们的发力习惯,非常方便以及省力,并最终能够使得桌面板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桌子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桌子的结构示意图二(省略桌面板);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桌子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图2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搁线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辅助梁的安装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挡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理线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理线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卡线扣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卡线扣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桌子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桌子的结构示意图二(省略桌面板和延长板);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桌子的爆炸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延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6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第三盖板和第二主支撑梁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桌面板;11、桌面架;110、第一滑槽;1100、缺口;111、第一主支撑梁;1110、第二凹槽;1111、第四安装孔;112、前侧边梁;113、后侧边梁;114、中间梁;12、支撑架;121、第二支撑梁;1210、第一通孔;1211、第三螺纹孔;1212、第三通孔;1213、第四通孔;120、第一支撑梁;13、锁舌件;130、手柄部;131、转轴部;132、锁舌部;133、弹性件;134、安装柱;14、锁孔;15、滑块;150、第一上凸起部;151、第一下凸起部;16、垫片;17、固定块;18、第一盖板;180、第二延伸臂;181、第三延伸臂;19、第二盖板;20、第三盖板;200、第六凸起部;201、定位部;202、第五延伸臂;203、第七凸起部;21、调节螺钉;210、支撑部;211、螺纹部;22、连接块;220、第一螺纹孔;221、第二通孔;222、第二螺纹孔;223、第一延伸臂;224、第一凸起部;225、第二上凸起部;23、辅助梁;24、第一螺钉;25、连接板;250、第一葫芦孔;26、挡板;260、第二葫芦孔;27、集成化模块;28、搁线架;280、搁线板;281、异形孔;282、通线孔;283、第一延伸板;284、第二安装孔;285、第五安装孔;286、第三葫芦孔;287、第一安装孔;29、理线器;290、理线座;2900、第二凸起部;2901、第三凸起部;2902、第二延伸板;2903、第二滑槽;2904、第三滑槽;291、理线盖;2910、第一滑动条;2911、第二滑动条;292、理线通道;30、延长板;31、第二主支撑梁;310、第八凸起部;311、第三凹槽;32、副支撑梁;33、连接条;34、连接件;340、第一长孔;341、第二长孔;35、支撑板;36、卡线扣;360、安装板;361、卡线板;362、卡线孔;3600、第四凸起部;3601、弧形凹槽;3602、第三延伸部;3603、第三安装孔;3604、第四延伸臂;3605、第五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企业办公或者日常生活中的桌子,包括桌面板10、桌面架11和若干用于支撑桌面架11以及与地面接触的支撑架12,所述桌面板10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桌面架11上,所述桌面架11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安装在若干支撑架12上。
所述桌面板10滑动安装在桌面架11上;
还设有锁舌件13和用于与锁舌件13配合的锁孔14,所述锁舌件13活动安装在桌面板10的下表面,所述锁孔14位于桌面架11上,当所述桌面板10在桌面架11上滑动至最末端时,所述锁舌件13能够伸入锁孔14内并与锁孔14配合以阻止桌面板10在桌面架11上往回滑动。
这里值得说明的是,桌面板10在桌面架11上滑动的最末端,是指桌面板10在桌面架11上沿某一方向滑动,直至不能继续向前滑动的位置,并且此时桌面架11的左右两端离桌面板10左右两侧边缘的距离大致相等,以及桌面架11的前后两端离桌面板10前后两侧边缘的距离大致相等。
进一步优选,所述桌面板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有至少两个滑块15,所述桌面架11上设有至少两个平行分布的第一滑槽110,所述第一滑槽110与滑块15配合使得滑块15仅能沿第一滑槽110方向往复运动,并且当滑块15滑动至第一滑槽110的末端时,所述锁舌件13能够伸入锁孔14内并与锁孔14配合以阻止桌面板10在桌面架11上往回滑动。
以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桌面板10的下表面还可设有两个滑动条,所述两个滑动条分别分布在桌面板10上相对的两侧该滑动条具有足够的长度以使得桌面板10能够获得足够的支撑;槽的形式可以是侧边槽或燕尾槽等等能够使得桌面板10只能沿第一滑槽110的方向移动的槽。
这样,在安装桌面板10时,只需将滑块15至于第一滑槽110内,然后再将桌面板10滑动至指定位置,再通过锁定机构即可完成桌面板10的安装,方便简单以及快捷;
以及桌面板10上表面无螺丝安装,保证了桌面的完整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桌面架11包括第一主支撑梁111以及与第一主支撑梁111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的两个前侧边梁112和两个后侧边梁113,所述前侧边梁112和后侧边梁113平行分布并均与第一主支撑梁111垂直,所述两个前侧边梁112分别靠近第一主支撑梁111的左右两端,所述两个后侧边梁113分别靠近第一主支撑梁111的左右两端,所述桌面板10可拆卸的安装在两个前侧边梁112和两个后侧边梁113上;两个支撑架12分别与第一主支撑梁111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
以及共设有四个第一滑槽110,所述四个第一滑槽110分别分布在两个前侧边梁112和两个后侧边梁113;
以及所述桌面板10上共固定连接有四个与第一滑槽110一一对应的滑块15。
这样,桌面板10通过第一滑槽110与滑块15的配合既能活动安装在桌面板10上,又同时具有四个支撑点,进而能够使得桌面板10具有足够的支撑以保证桌面板10安装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滑块15上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上凸起部150和至少一个下凸起部,所述第一上凸起部150位于第一下凸起部151的上方;
所述前侧边梁112和后侧边梁113的上部均为平面板,所述第一滑槽110位于平面板上,所述第一滑槽110为长孔,所述第一滑槽110的左右两侧壁分别与滑块15的左右两侧壁配合以限制滑块15左右两个方向上的自由度,所述平面板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分别与第一上凸起部150的下表面和第一下凸起部151的上表面配合以限制滑块15上下两个方向上的自由度;这样,滑块15仅能沿前后方向移动,即沿第一滑槽110移动。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滑槽110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缺口1100,所述缺口1100能容纳第一凸起部224从上往下通过,以及阻挡第一上凸起部150从上往下通过;如此设置方便将滑块15放置在第一滑槽110内。
进一步优选,还设有若干垫片16,所述垫片16位于滑块15和桌面板10之间,所述滑块15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桌面板10的下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桌面架11还包括一中间梁114,所述中间梁114位于两个前侧边梁112之间,所述锁孔14位于中间梁114的上表面并位于中间梁114的前端;
还设有一固定块17,所述固定块17固定安装在桌面板10的下表面上,所述固定块17位于中间梁114的前方,所述锁舌件13转动安装在固定块17上,在所述桌面板10在桌面架11上滑动至指定位置的过程中,所述锁舌件13能够从下往上进入锁孔14内以阻止桌面板10在桌面架11上滑动。
进一步优选,所述锁舌件13的后侧面为倾斜面,所述锁舌件13的后侧面从上到下与转轴部131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如此设置,在所述桌面板10在桌面架11上滑动至指定位置的过程中,所述中间梁114能够推动锁舌件13的后端从上往下转动。
进一步优选,如图4所示,所述锁舌件13包括一体成型的手柄部130、转轴部131和锁舌部132,所述转轴位于手柄部130和锁舌部132之间,所述锁舌件13通过转轴部131可转动的安装在固定块17上,所述锁舌部132的后侧面为倾斜面;
还设有一弹性件133,所述弹性件133安装在桌面板10和锁舌件13之间,所述弹性件133能够迫使锁舌部132向桌面板10转动或具有向桌面板10转动的趋势。
这样,在中间梁114推动锁舌部132从上往下转动后,锁舌部132位于中间梁114的下方,当锁舌部132移动到锁孔14的位置时,在弹性件133的作用下,锁舌部132向上转动从而进入锁孔14内,并与锁孔14的前侧壁相抵,从而完成对桌面板10的锁定。
其中,所述弹性件133优选弹簧,并且其迫使锁舌部132向桌面板10转动或具有向桌面板10转动的趋势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推动手柄部130向远离桌面板10的方向转动,二是拉动锁舌向靠近桌面板10的方向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133是通过推动手柄部130向远离桌面板10的方向转动的方式来实现上述目的;具体来说,所述手柄部130上设有一安装柱134,所述弹簧套设安装在安装柱134上,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桌面板10相抵,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手柄部130相抵。
这里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通过锁舌件13和锁孔14的配合实际上仅限制了桌面板10一个方向上的滑行自由度,即当桌面板10在桌面架11上滑动至指定位置时,桌面板10还可继续沿同一个方向滑动,因此,本实施例中还设置了其他结构用于限制桌面板10继续滑动;如所述滑块15位于第一滑槽110的末端;又如所述中间梁114与固定块17相抵。
所述支撑架12的高度可调节而使得桌面板10的离地高度可调,其中,高度可调的支撑架12的具体结构可参考公开号为CN212938647U、CN112617399A、CN112617401A、CN212754727U、CN212630245U中的相关结构。一般来说,所述支撑架12可以是一可伸缩的伸缩杆,即至少需要3个支撑架12来支撑桌面板10,也可以如本实施例中的图1-3所示,支撑架12的数量为2并分别位于桌面板10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架12包括水平的一第二支撑梁121和至少一根竖直的第一支撑梁120,所述第一支撑梁120的顶部与桌面架1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梁120的底部与第二支撑梁121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各个零部件的配合,所述第一支撑梁120、第二支撑梁121、第一主支撑梁111、前侧边梁112、后侧边梁113均为方管;进一步优选,还设有若干第一盖板18、第二盖板19和第三盖板20,所述第一盖板18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的安装在第二支撑梁121的两端,所述第二盖板19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的安装在前侧边梁112以及后侧壁梁的外端,所述第三盖板20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的安装在第一主支撑梁111的两端。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采用圆管也是可行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第二支撑梁121的两端均安装有用于与地面接触的调节螺钉21,所述调节螺钉21能够通过转动的方式调节第二支撑梁121的离地高度;这样,由于支撑架12的特殊结构使得第二支撑梁121两端悬空设置,这样方便人们从第二支撑梁121两端的上方去转动调节螺钉21,从而去调节桌面板10的水平以及使得桌子能够适应凹凸不平的地面。
进一步优选,所述调节螺钉21包括用于与地面接触的支撑部210和用于与第二支撑梁121螺纹配合的螺纹部211,所述螺纹部211的底部与支撑部210的中间部分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支撑部210位于第二支撑梁121的下方,所述支撑部210的水平投影面积大于螺纹部211的水平投影面积。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支撑梁121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22,所述连接块22位于第二支撑梁121内,所述连接块22的中间部分设有一第一螺纹孔220;所述第二支撑梁121的底部设有两个第一通孔1210,所述两个第一通孔1210分别位于第二支撑梁121的两端;所述调节螺钉21穿过第一通孔1210后与第一螺纹孔220螺纹配合,即螺纹部211与第一螺纹孔220螺纹配合。
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块22上还设有两个第二通孔221和一第二螺纹孔222,所述第二支撑梁121的底部设有对称分布在第二支撑梁121的两端的两个第三螺纹孔1211和四个第三通孔1212,所述第二通孔221与第三螺纹孔1211配合使得螺钉从上往下将连接块22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梁121上,所述第三通孔1212与第二螺纹孔222配合使得螺钉从下往上将连接块22固定在第二支撑梁121上。如此设置是因为在本实施例中,几乎整个桌子的重量都作用于连接块22与第二支撑梁121之间,因此,通过从上往下以及从下往上两个方向将连接块22更稳固的安装在第二支撑梁121上,以防止连接块22从第二支撑梁121上脱离。
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块22的左右两侧壁分别向下以及向外延伸形成两个第一延伸臂223,所述第一延伸臂223的外表面设有一第一凸起部224,所述第一凸起部224位于第一延伸臂223的底部,所述第二支撑梁121的底部设有对称分布在第二支撑梁121两端的四个第四通孔1213,所述第一延伸臂223从上往下穿过所述第四通孔1213后,所述第四通孔1213的内侧壁与第一延伸臂223的外表面相抵并阻止第一延伸臂223向外移动,所述第一凸起部224位于第二支撑梁121的下方。如此设置能通过第一延伸臂223与第四通孔1213的配合从而将连接块22初步安装在第二支撑梁121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板18为L型盖板,所述第一盖板18的水平部分位于连接块22的上方,两个第一盖板18与第二支撑梁121配合形成一完整的长方体。这样,在需要对整个桌子的平衡度进行调节时,即可打开第一盖板18,在不需要调整时,第一盖板18闭合进而使得调节螺钉21不受外界影响。
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块22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第二上凸起部225;左右两个第二上凸起部225、连接块22的左右两侧壁和第二支撑梁121的下内侧壁配合形成左右两个第一凹槽;
所述第一盖板18向内延伸形成左右两个第二延伸臂180和左右两个第三延伸臂181,更具体的说,所述第一盖板18的水平部分向内延伸形成左右两个第二延伸臂180,所述第一盖板18的竖直部分向内延伸形成左右两个第三延伸臂181,所述左右两个第二延伸臂180与第二支撑梁121的上内侧壁相抵并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所述左右两个第三延伸臂181与左右两个第一凹槽配合并分别具有向右以及向左运动的趋势。
这里值得说明的是,第一盖板18向内延伸是指:第一盖板18安装在第二支撑梁121上时,第一盖板18往第一支撑梁120的方向延伸;以及
两个第三延伸臂181与左右两个第一凹槽配合是指:第三延伸臂181与第二上凸起部225的下侧壁、连接块22的左侧壁以及第二支撑梁121的下内侧壁相抵;以及
本实施例中的调节螺钉21、第一盖板18和连接块22还可用于非组装式的桌子。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所述第三盖板20上设有两个第六凸起部200和四个定位部201,所述第一主支撑梁11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两个用于与第六凸起部200配合的第二凹槽1110,从而限制第三盖板20上下两个方向上的自由度,所述四个定位部201分别用于与第一主支撑梁111的前后两内侧壁相抵,进而限制第三盖板20前后两个方向上的自由度,而第三盖板20与第一主支撑梁111相抵从而限制第三盖板20向内的自由度;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三盖板20上还设有两个具有弹性的第五延伸臂202,所述第五延伸臂202的末端设有第七凸起部203,所述第一主支撑梁111上的前侧壁以及后侧壁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四安装孔1111,当第三盖板20与第一主支撑梁111相抵时,所述第七凸起部203能够卡入第四安装孔1111内,从而限制第三盖板20向外的自由度。
这里值得说明的是,上述的第四安装孔1111还能够用于延长模块的安装,因此,为了使得延长模块具有足够的支撑以保证延长模块安装的稳固,第四安装孔1111离第一主支撑梁111的左端或右端具有一段比较长的距离,因此,第五延伸臂202为橡胶件,并通过卡扣结构安装在第三盖板20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7所示,所述桌面架11还包括一辅助梁23,所述辅助梁23与支撑梁平行,所述辅助梁23可拆卸的安装在左右两个后侧边梁113上;
具体来说,所述后侧边梁113的下表面安装有一第一螺钉24,
还设有左右两个连接板25,所述左右两个连接板25分别与辅助梁23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连接板25垂直于辅助梁23,连接板25上设有第一葫芦孔250,所述第一螺钉24能够竖直通过第一葫芦孔250的大孔以及不能通过第一葫芦孔250的小孔。
这样,在安装辅助梁23时,将辅助梁23和两个连接板25作为一整体,先将两个第一葫芦孔250的大孔从下往上分别套在两个第一螺钉24上,然后平移辅助梁23使得两个第一葫芦孔250的小孔分别套在两个第一螺钉24上;从而完成辅助梁23的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8所示,还设有一竖直的挡板26,所述挡板26的顶部往前延伸形成一第三延伸板,所述第三延伸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二葫芦孔260,所述第一螺钉24能够竖直通过第二葫芦孔260的大孔以及不能通过第二葫芦孔260的小孔;这样,在安装挡板26时,先将两个第二葫芦孔260的大孔从下往上分别套在两个第一螺钉24上,然后平移辅助梁23使得两个第二葫芦孔260的小孔分别套在两个第一螺钉24上;从而完成挡板26的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6所示,还设有一集成化模块27和搁线架28,所述集成化模块27上设有用于插接网线的端口、用于插接电话线的端口和用于插接电源线的接口,所述集成化模块27安装在中间梁114上并位于支撑梁的后方,所述搁线架28可拆卸的安装在左右两个后侧边梁113上并位于集成化模块27的后方;进一步优选,所述搁线架28上表面设有两个第三葫芦孔286,所述两个第三葫芦孔286分别位于搁线架28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一螺钉24能够竖直通过第三葫芦孔286的大孔以及不能通过第三葫芦孔286的小孔;这样,在安装搁线架28时,先将两个第三葫芦孔286的大孔从下往上分别套在两个第一螺钉24上,然后平移辅助梁23使得两个第三葫芦孔286的小孔分别套在两个第一螺钉24上;从而完成搁线架28的安装。
这里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辅助梁23、挡板26和搁线架28的安装是共用第一螺钉24的,并且当辅助梁23、挡板26和搁线架28均安装在第一螺钉24上时,第一螺钉24将搁线架28、挡板26以及连接板25紧压在后侧边梁113的下表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整理搁线架28上的电源线、电话线以及网线等等,在搁线架28上还可拆卸的安装有理线器29和卡线扣36。
如图3、图6、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理线器29包括一理线座290和一理线盖291,所述理线座290可拆卸的安装在搁线架28上,所述理线座290上设有若干平行分布的下半圆槽,所述理线盖291滑动安装在理线座290上,所述理线盖291上设有若干平行分布的上半圆槽,所述上半圆槽与下半圆槽一一对应,当理线盖291滑动至所述上半圆槽与下半圆槽配合形成理线通道292时,所述理线盖291能够与理线座290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搁线架28包括一搁线板280,所述理线座290可拆卸的安装在搁线板280上。
进一步优选,所述搁线板280上设有至少两个异形孔281和至少一个通线孔282,所述异形孔281包括相互连接的一大孔和一小孔,所述小孔位于大孔和通线孔282之间,所述理线座290的底部设有两个第二凸起部2900和一第三凸起部2901,所述第二凸起部2900包括第一卡位部和第二卡位部,所述第一卡位部位于第二卡位部和理线座290之间,所述大孔能容纳第一卡位部以及第二卡位部竖直穿过,所述小孔能容纳第一卡位部竖直穿过以及阻挡第二卡位部竖直穿过;
当第二凸起部2900从大孔处滑动至小孔处并且第二凸起部2900与小孔的内侧壁相抵时,所述第三凸起部2901位于通线孔282内并且第三凸起部2901与通线孔282内靠近小孔的内侧壁相抵,所述搁线板280的上表面与理线座290的底部相接触,以及所述搁线板280的下表面与第二卡位部相抵。
这样,通过异形孔281与第二凸起部2900的配合,能够限制理线座290向上、向下、向前、向后以及向右五个方向上的自由度,通过第三凸起部2901与通线孔282的配合能够限制理线座290向左一个方向上的自由度,从而将理线座290安装在搁线板280上。
更进一步优选,所述通线孔282的内侧壁向内水平延伸形成一具有弹性的第一延伸板283,所述理线座290的侧壁水平延伸形成第二延伸板2902,所述第三凸起部2901位于第二延伸部上,所述第三凸起部2901的侧壁与第一延伸板283的侧壁相抵;如此设置是因为在理线座290最初的安装过程中,第三凸起部2901是位于第一延伸板283的上方并且第三凸起部2901的底部对第一延伸板283具有下压的作用力,然后在理线座290往通线孔282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延伸板283的外端向下变形的幅度也就越大,直至最后第一延伸板283的外端与第三凸起部2901会产生瞬间的脱离,然后,第一延伸板283回弹进而使得第三凸起部2901的侧壁与第一延伸板283的侧壁相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理线座290的前后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第二滑槽2903,所述理线盖291的前后两内侧壁上分别设有一第一滑动条2910,所述第一滑动条2910与第二滑槽2903配合使得理线盖291滑动安装在理线座290上。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滑槽2903的上侧壁和下侧壁均为倾斜面。如此设置是因为:由于上半圆槽与下半圆槽配合所形成的理线通道292还具有固定电源线、电话线以及网线的线夹,若理线盖291通过平面滑移的方式完成安装,线夹与电源线、电话线或网线会不断的摩擦,进而造成电源线、电话线以及网线的损坏,因此,通过斜向下的方式来避免此情况的发生,其中,当理线盖291与理线座290完全贴合时,即为上半圆槽与下半圆槽配合形成理线通道29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理线盖291上设有一第二滑动条2911,所述理线座290上设有一用于与第二滑动条2911配合的第三滑槽2904,所述第三滑槽2904为锥形槽,当理线盖291滑动至所述上半圆槽与下半圆槽配合形成理线通道292时,所述第二滑动条2911的一端与第三滑槽2904的一端紧配合;进而将理线盖291稳固安装在理线座290上。
如图3、图6、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卡线扣36包括一体成型的安装板360和卡线板361,所述卡线板361为S形板并位于安装板360的上方,所述卡线板361的一端与安装板360相连,所述卡线板361和安装板360配合形成卡线孔362;
掰动所述卡线板361能够使得卡线板361的中间部分远离安装板360以打开所述卡线孔362;松开所述卡线板361能够使得卡线部的中间部分靠近安装板360以闭合所述卡线孔362;
所述安装板360可拆卸的安装在搁线板280上。
这里值得说明的是,卡线孔362可以通过卡线板361的中间部分与安装板360相抵而形成,也可以是卡线板361的中间部分与安装板360间隔一定的距离但不足以使得所卡的线通过;
以及本实施例中的卡线板361之所以选择S形板,是因为卡线板361的另一端刚好可以作为把手,方便掰动所述卡线板361。
进一步优选,所述安装板360滑动安装在搁线板280上,并且当所述安装板360在搁线板280上滑动至最末端时,所述安装板360能够与搁线板280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360上设有两个圆柱形的第四凸起部3600,所述两个第四凸起部3600分别位于安装板360下表面的左右两半部,所述第四凸起部3600的侧壁上设有一弧形凹槽3601;
所述搁线板280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与第四凸起部3600配合的第一安装孔287,所述第一安装孔287的直径大于第四凸起部3600的直径,所述第一安装孔287的曲率不小于弧形凹槽3601的曲率,当所述安装板360在搁线板280上滑动至最末端时,所述弧形凹槽3601与搁线板280紧配合。
这样,通过第四凸起部3600和第一安装孔287的配合能够限制卡线扣36向上、向下以及向左三个方向的自由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360的左右两侧壁分别向左右两侧延伸形成第三延伸部3602,所述第三延伸部3602为L形板,所述第三延伸部3602的竖直部分朝向下方;
所述搁线板280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与第三延伸部3602配合的第二安装孔284,所述第二安装孔284为矩形孔,所述第三延伸部3602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与第二安装孔284前后方向上的宽度相等。
这样,通过第二安装孔284和第三延伸部3602的配合能够限制卡线扣36向前和向后两个个方向的自由度;并且第三延伸部3602能够在第二安装孔284上左右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360上设有一第三安装孔3603,所述第三安装孔3603的左侧壁或右侧壁上设有一具有弹性的第四延伸臂3604,所述第四延伸臂3604的末端设有一第五凸起部3605,所述第五凸起部3605位于第四延伸臂3604的下表面;
所述搁线板280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与第五凸起部3605配合的第五安装孔285,所述第五安装孔285位于两个第一安装孔287之间。
这样,由于第四延伸臂3604具有一定的弹性,才能使得第五凸起部3605最终卡入第三安装孔3603内,进而限制卡线扣36向右的自由度。
即,在卡线扣36的安装过程中,只需将第四凸起部3600对准第一安装孔287以及第三延伸部3602对准第二安装孔284后,再向左或向右滑动使得第五凸起部3605卡入第三安装孔3603内,即可完成卡线扣36的安装,方便简单;
而在卡线扣36的拆装过程中,也仅需将第五凸起部3605从第五安装孔285内顶出,然后即可将卡线扣36从搁线板280上拆除。
在本实施例中,桌子的组装方法为:
步骤一:将锁舌件13和若干滑块15安装在桌面板10上,以及将桌面架11和两个支撑架12固定连接;
步骤二:翻转桌面板10使得滑块15位于桌面板10的下方,然后将若干滑块15分别对准若干第一滑槽110的缺口1100后向下,使得桌面板10滑动安装在桌面架11上;
步骤三:滑动桌面板10,使得锁舌件13伸入锁孔14内,进而完成桌子的组装。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14-1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桌子为了满足不同尺寸规格的需求,还设置有延长模块,所述延长模块安装在第一主支撑梁111上,当然,在本实施例中需要将第一主支撑梁111一端的第三盖板20移除以安装延长模块。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所述延长模块包括延长板30和延长架,所述延长架包括第二主支撑梁31和两个副支撑梁32,所述延长板30安装在第二主支撑梁31和两个副支撑梁32上,所述第二主支撑梁31和两个副支撑梁32焊接固定,所述两个副支撑梁32分别位于第二主支撑梁31的前后两侧并分别与第二主支撑梁31垂直,所述第二主支撑梁31与第一主支撑梁111固定连接并使得延长板30的侧壁与桌面板10的侧壁贴合;以及形成一完整的长方形面板。
这样,当需对桌子进行加长时,仅需通过第二主支撑梁31和第一主支撑梁111完成对接,然后再将延长板30安装在第二主支撑梁31和副支撑梁32上就行,十分方便以及简单;另外,当桌子不需要延长时,该延长模块可以统一储存以防止丢失,同时,桌子还可独立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延长模块还包括对称分布的两个连接条33,所述两个连接条33的一端分别与第二主支撑梁31的前后两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两个连接条3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主支撑梁111的前后两侧壁固定连接;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条33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水平板和第一竖直板,所述第一水平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主支撑梁31的上侧壁和第一主支撑梁111的下侧壁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两个第一竖直板的左端分别与第二主支撑梁3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两个第一竖直板的右端分别与第一主支撑梁11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这样能够进一步的保证第二主支撑梁31和第一主支撑梁111连接的稳定性。
这里值得说明的是,所述两个第一竖直板的右端通过螺钉与第四安装孔1111的配合与第一主支撑梁111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所述第二主支撑梁31的一端设有前后两个第八凸起部310,所述两个第八凸起部310分别位于第二主支撑梁3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所述第八凸起部310与第二凹槽1110凹凸配合;如此设置,既可以方便第二主支撑梁31和第一主支撑梁111之间的初步定位,又可以进一步的保证第二主支撑梁31和第一主支撑梁111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主支撑梁31的另一端设有前后两个第三凹槽311,所述两个第三凹槽311分别位于第二主支撑梁3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所述第三凹槽311既可以用于与第三盖板20的第六凸起部200配合,也可以用于与另一个第二主支撑梁31上的第八凸起部310配合;即当一个延长模块的长度仍旧不满足要求时,还可继续安装另一个延长模块。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延长板30通过至少三个连接件34安装在第二主支撑梁31和两个副支撑梁32上,所述至少三个连接件34分别位于第二主支撑梁31和两个副支撑梁32上,所述连接件34的顶部与延长板30固定连接,所述至少三个连接件34的侧壁分别与第二主支撑梁31的侧壁和两个副支撑梁32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34与第二主支撑梁31的侧壁和副支撑梁32的侧壁之间具有多个安装位置,所述多个安装位置位于多个不同的水平面以及竖直面上;进一步优选,所述多个安装位置位于一弧线或一倾斜的直线上。
更进一步优选,如图19所示,所述第二水平板上设有一前后方向的第一长孔340,所述第二水平板通过螺钉与第一长孔340的配合与桌面板10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竖直板上设有一倾斜的第二长孔341,所述第二竖直板通过螺钉与第二长孔341的配合与第二主支撑梁31的外端或副支撑梁32的外端固定连接;如此设置,可以通过调节螺钉21与第一长孔340以及螺钉与第二长孔341的配合,从而调节延长板30的水平度,从而最终达到延长板30与桌面板10同一个水平面的程度。
在本实施例中,还设有至少两个支撑板35,所述支撑板35通过至少两个螺钉固定安装在延长板30的下表面,所述支撑板35位于延长板30长与桌面板10贴合的一侧并且支撑板35部分伸出延长板30外;这样,当延长板30通过第一主支撑梁111和第二主支撑梁31的对接安装在桌子上后,支撑板35上伸出延长板30的部分位于桌面板10的下方并与桌面板10的下表面相接触,进而使得延长板30除了第二主支撑梁31和第一主支撑梁111的连接这一个支撑点外,还至少具有两个支撑板35与桌面板10接触的支撑点,进而保证延长板30安装的稳固性。
在本实施例中,在组装好的桌子上增加延长模块的安装方法为:
步骤一:将延长板30固定安装在第二主支撑梁31和副支撑梁32上,以及将两个连接条33与第二主支撑梁31固定连接;
步骤二:掰动手柄部130使得锁舌件13从锁孔14内移出,然后滑动桌面板10并将桌面板10从桌面架11上拆除,以及拆除第一主支撑梁111上一端的第三盖板20;
步骤三:将两个连接条33与第一主支撑梁111固定连接;
步骤四:将桌面板10上的若干滑块15分别对准若干第一滑槽110的缺口1100后向下,使得桌面板10滑动安装在桌面架11上,然后滑动桌面板10,使得锁舌件13伸入锁孔14内,进而完成桌子以及延长模块的组装。
在本实施例中,在未组装好的桌子上增加延长模块的安装方法为:
步骤一:将锁舌件13和若干滑块15安装在桌面板10上,以及将桌面架11和两个支撑架12固定连接,以及将延长板30固定安装在第二主支撑梁31和副支撑梁32上,以及将两个连接条33与第二主支撑梁31固定连接;
步骤二:将两个连接条33与第一主支撑梁111固定连接;
步骤三:将桌面板10上的若干滑块15分别对准若干第一滑槽110的缺口1100后向下,使得桌面板10滑动安装在桌面架11上,然后滑动桌面板10,使得锁舌件13伸入锁孔14内,进而完成桌子以及延长模块的组装。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桌子的平衡调节机构,包括左右两个用于安装桌面板(10)的支撑架(12),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12)包括一水平并悬空设置的第二支撑梁(121),所述第二支撑梁(121)的两端均安装有用于与地面接触的调节螺钉(21),所述调节螺钉(21)能够通过转动的方式调节第二支撑梁(121)的离地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桌子的平衡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两个支撑架(12)平行或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桌子的平衡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钉(21)包括用于与地面接触的支撑部(210)和用于与第二支撑梁(121)螺纹配合的螺纹部(211),所述螺纹部(211)的底部与支撑部(210)的中间部分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支撑部(210)位于第二支撑梁(121)的下方,所述支撑部(210)的水平投影面积大于螺纹部(211)的水平投影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桌子的平衡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梁(121)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22),所述连接块(22)位于第二支撑梁(121)内,所述连接块(22)的中间部分设有一第一螺纹孔(220);所述第二支撑梁(121)的底部设有两个第一通孔(1210),所述两个第一通孔(1210)分别位于第二支撑梁(121)的两端;所述调节螺钉(21)穿过第一通孔(1210)后与第一螺纹孔(220)螺纹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桌子的平衡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22)上还设有两个第二通孔(221)和一第二螺纹孔(222),所述第二支撑梁(121)的底部设有对称分布在第二支撑梁(121)的两端的两个第三螺纹孔(1211)和四个第三通孔(1212),所述第二通孔(221)与第三螺纹孔(1211)配合使得螺钉从上往下将连接块(22)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梁(121)上,所述第三通孔(1212)与第二螺纹孔(222)配合使得螺钉从下往上将连接块(22)固定在第二支撑梁(121)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桌子的平衡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22)的左右两侧壁分别向下以及向外延伸形成两个第一延伸臂(223),所述第一延伸臂(223)的外表面设有一第一凸起部(224),所述第一凸起部(224)位于第一延伸臂(223)的底部,所述第二支撑梁(121)的底部设有对称分布在第二支撑梁(121)两端的四个第四通孔(1213),所述第一延伸臂(223)从上往下穿过所述第四通孔(1213)后,所述第四通孔(1213)的内侧壁与第一延伸臂(223)的外表面相抵并阻止第一延伸臂(223)向外移动,所述第一凸起部(224)位于第二支撑梁(121)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桌子的平衡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梁(121)的两端分别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的安装有第一盖板(18);所述第一盖板(18)为L型盖板,所述第一盖板(18)的水平部分位于连接块(22)的上方,两个第一盖板(18)与第二支撑梁(121)配合形成一完整的长方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桌子的平衡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22)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第二上凸起部(225);左右两个第二上凸起部(225)、连接块(22)的左右两侧壁和第二支撑梁(121)的下内侧壁配合形成左右两个第一凹槽;
所述第一盖板(18)的水平部分向内延伸形成左右两个第二延伸臂(180),所述第一盖板(18)的竖直部分向内延伸形成左右两个第三延伸臂(181),所述左右两个第二延伸臂(180)与第二支撑梁(121)的上内侧壁相抵并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所述左右两个第三延伸臂(181)与左右两个第一凹槽配合并分别具有向右以及向左运动的趋势。
9.一种桌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桌子的平衡调节机构。
CN202120939901.2U 2021-04-30 2021-04-30 桌子及其平衡调节机构 Active CN2174714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39901.2U CN217471446U (zh) 2021-04-30 2021-04-30 桌子及其平衡调节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39901.2U CN217471446U (zh) 2021-04-30 2021-04-30 桌子及其平衡调节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71446U true CN217471446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03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39901.2U Active CN217471446U (zh) 2021-04-30 2021-04-30 桌子及其平衡调节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714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80607B (zh) 桌子及其组装方法
CN211656672U (zh) 组合式机柜
CN113261768B (zh) 桌子及其延长模块和组装方法
CN111789377A (zh) 一种升降桌控制盒快速组装结构和升降桌桌架
CN217471446U (zh) 桌子及其平衡调节机构
CN112269436A (zh) 一种免工具拆装硬盘托架及硬盘机箱
CN211506361U (zh) 一种免工具gpu模组
JPS5922520A (ja) 側部摺動ガイドによって移動できるカード用フレームを備えた架台
CN210348362U (zh) 一种光驱固定结构及采用该光驱固定结构的服务器机箱
CN110730589B (zh) 一种导轨转接装置
CN113605691A (zh) 模板连接件及模板系统
CN210757391U (zh) 一种用于微波器件和同轴连接器组装定位的工装
CN214980589U (zh) 一种螺钉夹具
CN212517455U (zh) 一种位置可调的安装波导结构
CN218851086U (zh) 一种安装简便的电子设备外壳
JP2551870Y2 (ja) 机における衝立パネルの取り付け装置
CN220441012U (zh) 一种pcb分板装置
CN215847736U (zh) 显示设备
CN212036527U (zh) 一种桌子的支撑结构
CN218119230U (zh) 一种快速安装的led显示屏连接件
CN220753618U (zh) 一种快装式机架
CN217707074U (zh) 玻璃插架辅助装置及玻璃插架
CN217299621U (zh) 一种墙面调平系统
CN210879384U (zh) 一种用于制备电路板的工作面板
CN220116665U (zh) 一种匀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