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68637U - 一种水下航行器动力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下航行器动力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68637U
CN217468637U CN202220925696.9U CN202220925696U CN217468637U CN 217468637 U CN217468637 U CN 217468637U CN 202220925696 U CN202220925696 U CN 202220925696U CN 217468637 U CN217468637 U CN 2174686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ore
connector
output
power supply
underwater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2569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泽威
周舟
叶盛新
孙宏
尹东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Zhongyuan Changji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Zhongyuan Changji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Zhongyuan Changji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Zhongyuan Changji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2569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686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686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686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航行器动力电源,包括电芯组、结构支架、输出电路、维护组件以及监测组件,电芯组设置于结构支架内,输出电路、维护组件和监测组件设置于结构支架上,输出电路和维护组件与电芯组连接,监测组件与输出电路连接,电芯组包括依次叠放的多个电芯模组,结构支架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导轨。本实用新型绝缘性好、安全性高,且易装配,工艺性。

Description

一种水下航行器动力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动力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航行器动力电源。
背景技术
水下航行器具有无航迹、噪声小、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推力不受水深影响等特点,已被水下作业、探测、兵器等领域广泛采用,但其发展受到动力电源的制约。水下动力电源要求满足水下航行器大多任务需求,包括航行、探测以及发射等,且具有良好的维修性、可靠性以及测试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水下航行器动力电源,绝缘性好、安全性高,且易装配,工艺性。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下航行器动力电源,包括电芯组、结构支架、输出电路、维护组件以及监测组件,电芯组设置于结构支架内,输出电路、维护组件和监测组件设置于结构支架外侧,输出电路和维护组件与电芯组连接,监测组件与输出电路连接,电芯组包括依次叠放的多个电芯模组。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电芯模组由若干单体电芯排列而成,相邻两个单体电芯之间连接有串联连接条,串联连接条的外侧设有防护罩,电芯模组底部设有底板上,电芯模组的左右端设有两个端板,电芯模组的前后两侧设有两个侧板,底板、端板和侧板之间相互连接。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电芯模组的个数为两个,呈上下堆叠。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结构支架包括顶板、导轨支撑柱、导轨、推拉板以及端杆,两个顶板分别设置于电芯组的两端,端杆和推拉板分别布置于两侧顶板上,导轨布置于电芯组的前后两侧,每个电芯模组沿长度方向前后侧均布置有多个导轨支撑柱,导轨支撑柱与导轨连接,前后两侧导轨的两端分别与端杆的两端和推拉板的两端连接。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输出电路包括输出面板,输出面板设置于结构支架前端上,输出面板布置有总正连接条和多个输出支路,总正连接条的一端与电芯组连接,总正连接条的另一端与多个支路连接,每个支路均连接有一个输出连接条,输出连接条连接有一个输出接口,总正连接条上依次安设有主路熔断器和2个支路熔断器,每个支路上均安设有一个霍尔传感器。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支路的个数三个。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总正连接条、主路熔断器、支路熔断器以及输出连接条均通过支撑柱设置于输出面板上。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维护组件包括连接器安装板、串充连接器以及并充连接器,连接器安装板设置于结构支架前端顶部,串充连接器以及并充连接器设置于连接器安装板上,并与电芯组连接,用于对电芯组进行充电维护工作。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监测组件包括监测组件电路板、监测组件外壳、监测组件底板、电流采样连接器、电压采样连接器以及通讯连接器,监测组件底板设置于监测组件外壳底部,监测组件电路板安装于监测组件外壳内,布置于监测组件底板上,监测组件外壳上设有电流采样连接器、电压采样连接器以及通讯连接器,电流采样连接器、电压采样连接器以及通讯连接器通过监测组件电路板与电芯组连接。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电芯组与输出电路连接,输出电路经多个支路与外部主机连接,监测组件分别与各支路连接,进行采样,并与主机连接,将采样信息反馈给主机。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绝缘性好、安全性高,且易装配,工艺性,采用模块化设计,多个电芯模块组成电芯组,用拼接方式将电芯组固定成一个整体。采用导轨滑动的方式,使电池组更容易进入电池舱中。电池组前端设计有输出保护电路,具有电流采样以及熔断保护的作用,并设计监测组件,用于监测电池组放电时电池组电压和电流的状态,能与主机进行信息交互。同时,电池组具备维护接口,可满足电池组串充及并充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下航行器动力电源的正面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下航行器动力电源的背面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芯模组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输出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监测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下航行器动力电源的原理图;
图中,1-电芯组,2-输出电路,3-监测组件,4-顶板,5-导轨支撑柱,6-导轨,7-推拉板, 8-端杆,9-连接器安装板,10-串充连接器,11-并充连接器,12-输出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一种水下航行器动力电源,包括电芯组1、结构支架、输出电路2、维护组件以及监测组件3,电芯组1设置于结构支架内,输出电路2、维护组件和监测组件3设置于结构支架的顶板的前端外侧,输出电路2和维护组件与电芯组1连接,监测组件与输出电路连接,对其放电回路进行保护和信息采集并与主机进行通讯;电芯组1包括依次叠放的多个电芯模组101。
进一步地,电芯模组101由若干单体电芯排列而成,相邻两个单体电芯之间连接有串联连接条,串联连接条的外侧设有防护罩106,电芯模组101底部设有底板102上,电芯模组 101的左右端设有两个端板,电芯模组101的前后两侧设有两个侧板103,底板、端板和侧板之间相互连接。
进一步地,电芯模组101的个数为两个,呈上下堆叠。
进一步地,结构支架包括顶板4、导轨支撑柱5、导轨6、推拉板7以及端杆8,两个顶板4分别设置于电芯组1的两端,端杆8和推拉板7分别布置于两侧顶板上,导轨布置于电芯组1的前后两侧,每个电芯模组沿长度方向前后侧均布置有多个导轨支撑柱5,导轨支撑柱5与导轨连接,前后两侧导轨的两端分别与端杆8的两端和推拉板7的两端连接,形成的电池组骨架。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电芯组1由若干个相同的电芯模组101以及结构件组成,在底板102上安装若干电芯模组101,通过侧板103以及端板104进行固定。用串联连接条105将电芯模组101进行电气连接,并在串联连接条101外安装保护罩106,保证电芯组1的绝缘性能及安全性能。
水下航行器动力电源由两个相同的所述电芯组1上下组成,与顶板4通过螺接的方式进行固定,电芯组1侧边由导轨支撑柱5进行预固定,再由导轨6、推拉板7以及端杆8组成一个整体结构。
进一步地,输出电路2包括输出面板201,输出面板201设置于结构支架前端顶板4上,输出面板201布置有总正连接条202和多个输出支路,总正连接条202的一端与电芯组1连接,总正连接条202的另一端与多个支路连接,每个支路均连接有一个输出连接条206,输出连接条连接有一个输出接口12,总正连接条202上依次安设有主路熔断器203和2个支路熔断器204,每个支路上均安设有一个霍尔传感器205。
进一步地,支路的个数三个。
进一步地,总正连接条202、主路熔断器203、支路熔断器204以及输出连接条206均通过支撑柱207设置于输出面板201上。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电路2是由连接条、电子元器件以及辅助部件安装在输出面板201 上的具有保护功能的输出电路;如图4所示,输出电路2是在输出面板201上安装连接条及部分元器件,使所述电芯组1具有三路输出的能力。在总正连接条202上安装主路熔断器203 和2个支路熔断器204,防止其外部短路导致的安全问题,每个支路中分别安装一个霍尔传感器205,对其输出电流进行采集,三个支路最终分别与对应输出连接条206相连接,输出连接条206与输出接口12相连接。总正连接条202、主路熔断器203、支路熔断器204以及输出连接条206均安装于支撑柱207上,既保证绝缘距离又方便安装。输出面板201设计线卡208,用于固定采样线以及部分支路线束。
进一步地,维护组件包括连接器安装板9、串充连接器10以及并充连接器11,连接器安装板9设置于结构支架前端顶板4顶部,串充连接器10以及并充连接器11设置于连接器安装板9上,并与电芯组1连接,用于对电芯组进行充电维护工作。
进一步地,监测组件3包括监测组件电路板401、监测组件外壳402、监测组件底板403、电流采样连接器404、电压采样连接器405以及通讯连接器406,形成对电池组状态监测通讯的设备,监测组件底板403设置于监测组件外壳402底部,监测组件电路板401安装于监测组件外壳402内,布置于监测组件底板403上,监测组件外壳402上设有电流采样连接器404、电压采样连接器405以及通讯连接器406,电流采样连接器404、电压采样连接器405以及通讯连接器406通过监测组件电路板401与电芯组1连接。
如图5所示,监测组件3是由监测组件电路板401安装于监测组件外壳402以及监测组件底板403中,在监测组件外壳402上设计电流采样连接器404、电压采样连接器405以及通讯连接器406,用于对电芯组1的输出状态进行监测,同时对主机进行通讯上报。
进一步地,电芯组1与输出电路2连接,输出电路经多个支路与外部主机连接,监测组件分别与各支路连接,进行采样,并与主机连接,将采样信息反馈给主机。
进一步地,端杆8上安装输出接口12,输出接口12与输出连接条206相连接,用于对外输出能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下航行器动力电源,包括电芯组、结构支架、输出电路、维护组件以及监测组件。电芯组提供能源输出,结构支架组成电池组结构骨架,输出电路安装在电池组前端,具有保护功能并能实现三路输出,维护组件可实现对电池组串充及并充的维护需求,监测组件对电池组状态监测,并实现与主机通讯。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组装工艺简单,功能全面,结构牢固,满足多种水下航行器使用工况及使用需求,实现水下航行器各种任务顺利完成。
以上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水下航行器动力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组(1)、结构支架、输出电路(2)、维护组件以及监测组件(3),电芯组(1)设置于结构支架内,输出电路(2)、维护组件和监测组件(3)设置于结构支架上,输出电路(2)和维护组件与电芯组(1)连接,监测组件与输出电路连接,电芯组(1)包括依次叠放的多个电芯模组(101),结构支架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导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航行器动力电源,其特征在于,电芯模组(101)由若干单体电芯排列而成,相邻两个单体电芯之间连接有串联连接条,串联连接条的外侧设有防护罩(106),电芯模组(101)底部设有底板(102)上,电芯模组(101)的左右端设有两个端板,电芯模组(101)的前后两侧设有两个侧板(103),底板、端板和侧板之间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航行器动力电源,其特征在于,电芯模组(101)的个数为两个,呈上下堆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航行器动力电源,其特征在于,结构支架包括顶板(4)、导轨支撑柱(5)、推拉板(7)以及端杆(8),两个顶板(4)分别设置于电芯组(1)的两端,端杆(8)和推拉板(7)分别布置于两侧顶板上,电芯组(1)的前后两侧均布置有导轨,每个电芯模组沿长度方向前后侧均布置有多个导轨支撑柱(5),导轨支撑柱(5)与导轨连接,前后两侧导轨的两端分别与端杆(8)的两端和推拉板(7)的两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航行器动力电源,其特征在于,输出电路(2)包括输出面板(201),输出面板(201)设置于结构支架前端上,输出面板(201)布置有总正连接条(202)和多个输出支路,总正连接条(202)的一端与电芯组(1)连接,总正连接条(202)的另一端与多个支路连接,每个支路均连接有一个输出连接条(206),输出连接条连接有一个输出接口(12),总正连接条(202)上依次安设有主路熔断器(203)和2个支路熔断器(204),每个支路上均安设有一个霍尔传感器(2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下航行器动力电源,其特征在于,支路的个数三个。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下航行器动力电源,其特征在于,总正连接条(202)、主路熔断器(203)、支路熔断器(204)以及输出连接条(206)均通过支撑柱(207)设置于输出面板(20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航行器动力电源,其特征在于,维护组件包括连接器安装板(9)、串充连接器(10)以及并充连接器(11),连接器安装板(9)设置于结构支架前端顶部,串充连接器(10)以及并充连接器(11)设置于连接器安装板(9)上,并与电芯组(1)连接,用于对电芯组进行充电维护工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航行器动力电源,其特征在于,监测组件(3)包括监测组件电路板(401)、监测组件外壳(402)、监测组件底板(403)、电流采样连接器(404)、电压采样连接器(405)以及通讯连接器(406),监测组件底板(403)设置于监测组件外壳(402)底部,监测组件电路板(401)安装于监测组件外壳(402)内,布置于监测组件底板(403)上,监测组件外壳(402)上设有电流采样连接器(404)、电压采样连接器(405)以及通讯连接器(406),电流采样连接器(404)、电压采样连接器(405)以及通讯连接器(406)通过监测组件电路板(401)与电芯组(1)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航行器动力电源,其特征在于,电芯组(1)与输出电路(2)连接,输出电路经多个支路与外部主机连接,监测组件分别与各支路连接,进行采样,并与主机连接,将采样信息反馈给主机。
CN202220925696.9U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水下航行器动力电源 Active CN2174686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25696.9U CN217468637U (zh)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水下航行器动力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25696.9U CN217468637U (zh)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水下航行器动力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68637U true CN217468637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70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25696.9U Active CN217468637U (zh)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水下航行器动力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686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0980B (zh) 电池成组连接方法
CN103022582B (zh) 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电压采样结构
CN113871771B (zh) 电池包的模组及电池包
CN108099681A (zh) 车载充电装置
CN215342766U (zh) 一种方形电芯模组
CN217468637U (zh) 一种水下航行器动力电源
WO2011008736A2 (en) Integrated battery packaging, interconnect, and charge management system
CN105977555B (zh) 一种模块化的电池组系统
CN112470335A (zh) 电池模块和包括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CN115172910A (zh) 电池模组
CN207459005U (zh) 一种背靠背式方形电池模组
CN214378746U (zh) 动力电池模组采集装置
CN209786128U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模组
CN212323159U (zh) 电池包高压回路连接装置
CN114388968A (zh) 一种采用软包电芯的无模组电池包集成装置
WO2021075690A1 (ko) 전지 모듈
CN209592171U (zh) 电池接线端子机构、动力电池系统及电动车辆
WO2020215507A1 (zh) 电池接线端子机构、动力电池系统及电动车辆
CN202977643U (zh) 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电压采样结构
CN217086779U (zh) 一种双模组结构的锂电池
CN111755654A (zh) 电池包高压回路连接装置
CN218101500U (zh) 电池模组结构
CN219873946U (zh) 一种电池包及新能源汽车
CN220042147U (zh) 一种对称分布式集成化的储能电池模组
CN214176206U (zh) 一种电池模块连接采集结构及电池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