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53810U - 动力工具 - Google Patents

动力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53810U
CN217453810U CN202123296982.8U CN202123296982U CN217453810U CN 217453810 U CN217453810 U CN 217453810U CN 202123296982 U CN202123296982 U CN 202123296982U CN 217453810 U CN217453810 U CN 2174538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sleeve
shaft
mounting hole
power tool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9698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吹拔正敏
童国明
赵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9698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538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538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538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工具,包括:机壳;电机,用于提供动力,电机包括可相对于机壳绕第一轴线方向旋转的驱动轴;输出机构,包括用于输出动力的输出轴;偏振机构,将驱动轴输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左右摆动运动,偏振结构与驱动轴连接;偏振机构包括:支承组件,与驱动轴连接;摆动件,与输出轴固定连接;储油组件,与支承组件配合存储润滑介质;其中支承组件在沿第一轴线方向上至少具有一个端部,储油组件设置在端部。该动力工具的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动力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工具。
背景技术
摆动类多功能工具作为一种动力工具通常通过其摆动件带动工作附件摆动实现对物体的切割、磨削等操作。目前市面上的摆动类多功能工具大多否是由一偏心驱动轴高速旋转,使其连接的活动件在左右方向上撞击拨叉,进而使拨叉在一定范围内摆动。为了满足摆动件的高频振动,通常会对活动件具有较高的要求,保证其不会轻易损坏,因此如何在不牺牲整机性能的条件下,延长活动件的寿命,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较长的动力工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动力工具,包括:机壳;电机,用于提供动力,电机包括可相对于机壳绕第一轴线方向旋转的驱动轴;输出机构,包括用于输出动力的输出轴;偏振机构,将驱动轴输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左右摆动运动,偏振结构与驱动轴连接;偏振机构包括:支承组件,与驱动轴连接;摆动件,与输出轴固定连接;储油组件,与支承组件配合存储润滑介质;
其中支承组件在沿第一轴线方向上至少具有一个端部,储油组件设置在端部。
进一步地,支承组件包括:中间件,至少部分与驱动轴接触;支撑架,与中间件连接;轴套,套设在支撑架的外周;其中轴套在沿第一轴线方向上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相对于第二端部远离电机,储油组件设置在第一端部。
进一步地,轴套的第一端部形成有第一安装孔,第二端部形成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贯穿轴套并形成容纳空间,驱动轴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纳空间内;储油组件包括与轴套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的盖板,盖板与轴套配合基本密封第一安装孔。
进一步地,盖板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有向远离电机方向凸起的凸起部,凸起部设有与容纳空间连通的收容腔。
进一步地,储油组件还包括:止挡件,固定连接至轴套,止挡件与盖板配合以限制支撑架在沿第一轴线方向上运动;密封件,与止挡件固定连接为第一整体,第一整体、驱动轴与轴套相互配合基本密封第二安装孔。
进一步地,止挡件的制作材料为橡胶材料。
进一步地,支承组件包括:中间件,至少部分与驱动轴接触;支撑架,与中间件连接;轴套,套设在支撑架的外周;其中轴套在沿第一轴线方向上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相对于第二端部远离电机,储油组件设置在第二端部。
进一步地,轴套的第一端部形成有第一安装孔,第二端部形成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贯穿轴套并形成容纳空间,驱动轴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纳空间内;储油组件包括:止挡件,与轴套固定连接;密封件,与止挡件固定连接为第一整体,第一整体、驱动轴与轴套相互配合基本密封第二安装孔。
进一步地,支承组件包括:中间件,至少部分与驱动轴接触;支撑架,与中间件连接;轴套,套设在支撑架的外周;其中轴套在沿第一轴线方向上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相对于第二端部远离电机,储油组件设置在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
进一步地,轴套的第一端部形成有第一安装孔,第二端部形成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贯穿轴套并形成容纳空间,驱动轴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纳空间内;储油组件包括:止挡件,与轴套固定连接;盖板,与轴套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盖板与止挡件配合限制支撑架在沿第一轴线方向上运动;密封件,与止挡件固定连接为第一整体;其中,盖板与轴套配合基本密封第一安装孔,第一整体、驱动轴与轴套相互配合基本密封第二安装孔。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在支承组件的端部设置储油组件,以此延长动力工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动力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动力工具左机壳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动力工具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A-A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动力工具的动力机构、偏振机构和输出机构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动力工具的动力机构、偏振机构和输出机构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储油组件、支承组件的第一实施方式,沿图6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图7所示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储油组件、支承组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装拆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储油组件、支承组件的第二实施方式,沿图6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0所示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本发明储油组件、支承组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装拆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储油组件、支承组件的第三实施方式,沿图6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4是图13所示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15是本发明储油组件、支承组件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装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介绍。
为了清楚的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定义了如图1所示的上侧、下侧、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方向。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动力工具100,该动力工具100可以为手持式摆动类动力工具100,例如一种摆动类多功能工具,其中该动力工具100包括多种工作附件,例如铲刀、三角砂、金属锯片、木工锯片、金刚砂锯片等,通过这些不同的工作附件能够使得动力工具100实现锯切、砂磨、锉磨以及铲切等的功能。
本发明的一种动力工具100包括工具本体100a,工具本体100a包括:机壳10、启动组件20、动力机构30、偏振机构40、输出机构50以及动力源60。其中本发明中的动力源60为电池包61,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动力源60也可以包括外接市电的插头和线缆。
如图2-图3所示,机壳10包括第一机壳11和第二机壳12,其中第一机壳11和第二机壳12共同形成工具的外壳,第二机壳12形成有用于供用户握持的握持部13。第一机壳11可部分延伸进入第二机壳12中,由此组合构成一个整体。当然,第一机壳11也可不延伸进入第二机壳12而通过其他例如螺钉等连接部件连接为一体。
启动组件20用于启动动力机构30。启动组件20可以安装在机壳10上,具体的,启动组件20安装在握持部13上,这样设置,当用户在握持握持部13时,能够相对方便的触发启动组件20。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动力机构30包括动力壳体31,其中动力壳体31包括电机壳体32和传动壳体33,其中传动壳体33内容纳有偏振机构40和输出机构50,电机壳体32内容纳有电机34以及构成为驱动轴35的电机轴341。当电机34被启动时,电机轴341能够绕第一轴线101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线101延伸方向与前后方向基本一致。
其中第一机壳11至少部分包覆于传动壳体33外,传动壳体33自第一机壳11中延伸至第二机壳12中。第二机壳12具体可以包括左机壳121和右机壳122,左机壳121和右机壳122可以基本关于一个如图1中所示的中分面P对称设置,这样由左机壳121和右机壳122所形成的把手部也基本关于中分面P对称设置,而第一机壳11也基本关于中分面P对称。
其中电机壳体32设置于第二机壳12,电机轴341延伸至传动壳体33中与偏振机构40连接。其中电机轴341为一偏心轴,其包括第一轴部342和第二轴部343,其中第二轴部343的中心线a1相对于第一轴部342的中心线a1等距间隔设置,第一轴部342与偏振机构40传动连接。当然,在另一实施方式中,驱动轴35也可通过常规传动机构与电机轴341连接,此时驱动轴35本身为一偏心轴。其中第二轴部343的中心线a1与电机轴341的第一轴线101基本重合。
如图4至图7所示,偏振机构40用于直接产生振动。偏置结构包括支承组件41和摆动件42,摆动件42具体为一拨叉,具体地,支承组件41包括活动件43,其中活动件43套设于电机轴341的第一轴部342上,当第二轴部343随着电机轴341转动时,活动件43在第一轴部342的驱动下在垂直于中分面P的左右方向上进行左右往复运动。
本实施方式中输出机构50包括输出轴51,输出轴51用于输出动力,处于未工作状态的输出轴51具有大致竖向延伸的输出轴轴线102。摆动件42包括安装部421和摆动叉422,其中如图5所示,摆动叉422套设于活动件43的局部外圆面外,并至少可相对于活动件43转动,安装部421为一套筒423,套设于输出机构50的输出轴51上。继续参见附图5,未工作时摆动叉422的两个叉杆分别位于中分面P的左右两侧,由此,当活动件43运动时,将会在左右方向反复撞击左右两侧的叉杆,摆动叉422将左右摆动,由此通过摆动叉422带动输出轴51在一个摆动范围内摆动,最终驱动工作附件偏摆运动。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动力工具100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偏振的激振力的方向基本垂直于中分面P,换言之,工作附件沿基本上垂直于中分面P的方向往复震动。
请再参见附图4,输出机构50还包括安装件52,安装件52设于输出轴51上,通过输出轴51与拨叉传动连接。其中多个工作附件可选择地安装连接到安装件52上。本实施方式中的安装件52为一夹具。用户可以通过夹具夹持锯片,进而对待切材料进行切割。
如图7至图8所示,活动件43包括中间件431、支撑架432、轴套433、第一锁定件434和第二锁定件435。中间件431至少部分与驱动轴35的第一轴部342接触,并且能够相对于第一轴部342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活动件43至少包括数个中间件431,中间件431围绕驱动轴35的周向设置,且每个中间件431均与驱动轴35至少部分接触,即当驱动轴35转动时,能够带动中间件431随之转动。支撑架432与中间件431连接。轴套433套设在支撑架432的外周,中间件431与轴套433至少部分接触,即轴套433形成有一容纳空间44,驱动轴35、支撑架432和中间件431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纳空间44内,也可以理解为支撑架432与中间件431能够相对轴套433转动,中间件432为圆形的柱体。第一锁定件434与第二锁定件435分别设置在轴套433的两端,第一锁定件434与第二锁定件435用于限制支撑架432在容纳空间44内轴向移动。具体的,第一锁定件434与轴套433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同样第二锁定件435与轴套433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
轴套433具有一局部外圆面,摆动件42包括与轴套433配合的局部内周面,其中摆动件42的局部内周面套设于局部外圆面上并可由轴套433带动运动。在第一轴线101方向上,轴套433包括第一端部436和第二端部437,第一端部436相对于第二端部437远离电机34,第一端部436形成有第一安装孔438,第二端部437形成有第二安装孔439,第一安装孔438与第二安装孔439贯穿轴套433并形成上述容纳空间44。
请一并参考图8和图9,本发明实施方式动力工具100的偏振机构40还包括储油组件45,储油组件45用于与支承组件41配合存储润滑介质。在沿第一轴线101的方向上,储油组件45设置在支承组件41的第一端部436。储油组件45包括与第一锁定件434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的盖板45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锁定件434与盖板451一体成型,也就是说第一锁定件434与盖板451是一个零件。即盖板451与轴套433配合基本密封第一安装孔438。在容纳空间44内添加用于润滑驱动轴35、中间件431等的润滑介质,减小驱动轴35与中间件431之间的摩擦,进而保证机器的运行,同时还能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事实上,第二锁定件435至驱动轴35在径向方向上的距离大于0mm且小于等于0.5mm,第一锁定件434形成有用于供驱动轴35至少部分通过的通孔,在上述设置的条件下,驱动轴35在高速转动的时候产生的离心力会将润滑介质从容纳空间44中甩出,即润滑介质绝大部分将会从第一安装孔438中甩出,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增加驱动轴35与中间件431之间的磨损,进而损耗机器的寿命。在第一端部436设置盖板451,进而基本封闭第一安装孔438的方式,这样设置,润滑介质从第一安装孔438甩出时,会被盖板451挡住,使其无法从第一安装孔438出来,进而延长了机器的使用寿命。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盖板451与轴套433的固定连接指的是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具体的,盖板451与轴套433可以采用卡接、过盈等固定方式,在此并不限制其具体的实施方式,只要满足两者固定连接即可。
进一步地,在沿第一轴线101的方向上,盖板451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有一凸起部452。在沿第一轴线101方向上,凸起部452向远离电机34的方向向外凸起,凸起部452向外凸起形成有收容腔453,用于收容润滑介质,收容腔453与容纳空间44相通。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在收容腔453内设置更多的润滑介质,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
图10至图12示出了偏振机构40的第二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机34和输出机构50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支承组件41、储油组件145的具体结构不同。第一实施方式中与本实施方式中相适应的部分均可以应用到本实施方式中,以下仅介绍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部分。
本发明实施方式动力工具100的偏振机构40还包括储油组件145,储油组件145用于与支承组件41配合存储润滑介质。在沿第一轴线101的方向上,储油组件145设置在支承组件41的第二端部437。储油组件145包括止挡件1451和密封件1452。止挡件1451固定连接至轴套433,止挡件1451可以与第一锁定件434配合以此限制支撑架432在轴套433内沿第一轴线101方向运动,其中,止挡件1451与第二锁定件435可以是一个零件。密封件1452与止挡件1451固定连接。第一锁定件434形成有可供驱动通过的孔,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轴35至少部分凸出于第一安装孔438。为了便于说明,在此定义,密封件1452与止挡件1451固定连接为第一整体,其中第一整体、驱动轴35与轴套433配合以此基本封闭第二安装孔439,以此使润滑介质无法从第二安装孔439内甩出。密封件1452可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当密封件1452安装至轴套433上时,密封件1452至驱动轴35在径向方向上的距离小于0.3mm。这样设置,可以使驱动轴35在转动的时候,密封件1452可以止挡90%的润滑介质从第二安装孔439甩出。使润滑介质极大的保留在容纳空间44内,从而延长的机器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密封件1452可以是橡胶件,橡胶件与止挡件1451可以采用注塑的方式使其固定连,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方式使两者之间固定连接,在此并不限制其具体固定连接方式,只要能够实现止挡件1451与密封件1452固定即可。
图13至图15示出了偏振机构40的第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机34和输出机构50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支承组件41、储油组件245的具体结构不同。第一实施方式中与本实施方式中相适应的部分均可以应用到本实施方式中,以下仅介绍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部分。
本发明实施方式动力工具100的偏振机构40还包括储油组件245,储油组件245用于与支承组件41配合存储润滑介质。在沿第一轴线101的方向上,储油组件245设置在支承组件41的端部。储油组件245包括盖板2451、止挡件2452和密封件2453。盖板2451与第一锁定件434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止挡件2452固定连接至轴套433,止挡件2452可以与第一锁定件434配合以此限制支撑架432在轴套433内沿第一轴线101方向运动,其中,止挡件2452与第二锁定件435可以是一个零件。密封件2453与止挡件2452固定连接。在沿第一轴线101的方向上,盖板2451设置在第一端部436,止挡件2452与密封件2453设置在第二端部43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锁定件434与盖板2451一体成型,也就是说第一锁定件434与盖板2451是一个零件。即盖板2451与轴套433配合基本密封第一安装孔438,以此使润滑介质无法从第一安装孔438内甩出。为了便于说明,在此定义,密封件2453与止挡件2452固定连接为第一整体,其中第一整体、驱动轴35与轴套433配合以此基本封闭第二安装孔439,以此使润滑介质无法从第二安装孔439内甩出。
在容纳空间44内添加用于润滑驱动轴35、中间件431等的润滑介质,减小驱动轴35与中间件431之间的摩擦,进而保证机器的运行,同时还能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驱动轴35在高速转动的时候产生的离心力会将润滑介质从容纳空间44中甩出,即润滑介质会从第一安装孔438和第一安装孔438中甩出,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增加驱动轴35与中间件431之间的磨损,进而损耗机器的寿命。在第一端部436设置盖板2451,进而基本封闭第一安装孔438的方式,这样设置,润滑介质从第一安装孔438甩出时,会被盖板2451挡住,使其无法从第一安装孔438出来,同时在第二端部437设置密封件2453,使其与止挡件2452配合以此限制润滑介质从第二安装孔439出来,使润滑介质极大的保留在容纳空间44内,从而大大的延长了机器的使用寿命。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盖板2451与轴套433的固定连接指的是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具体的,盖板2451与轴套433可以采用卡接、过盈等固定方式,在此并不限制其具体的实施方式,只要满足两者固定连接即可。同样,密封件2453可以是橡胶件,橡胶件与止挡件2452可以采用注塑的方式使其固定连,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方式使两者之间固定连接,在此并不限制其具体固定连接方式,只要能够实现止挡件2452与密封件2453固定即可。
进一步地,在沿第一轴线101的方向上,盖板2451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有一凸起部2454。在沿第一轴线101方向上,凸起部2454向远离电机34的方向向外凸起,凸起部2454向外凸起形成有收容腔2455,用于收容润滑介质,收容腔2455与容纳空间44相通。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在收容腔2455内设置更多的润滑介质,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动力工具,包括:
机壳;
电机,用于提供动力,所述电机包括可相对于所述机壳绕第一轴线方向旋转的驱动轴;
输出机构,包括用于输出动力的输出轴;
偏振机构,将驱动轴输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左右摆动运动,所述偏振机构与所述驱动轴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振机构包括:
支承组件,与所述驱动轴连接;
摆动件,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
储油组件,与所述支承组件配合存储润滑介质;
其中所述支承组件在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上至少具有一个端部,所述储油组件设置在所述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组件包括:
数个中间件,至少部分与所述驱动轴接触;
支撑架,与所述中间件连接;
轴套,套设在所述支撑架的外周;
其中所述轴套在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上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相对于所述第二端部远离所述电机,所述储油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套的第一端部形成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端部形成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贯穿所述轴套并形成容纳空间,所述驱动轴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所述储油组件包括与所述轴套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轴套配合基本密封所述第一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有向远离电机方向凸起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设有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收容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油组件还包括:
止挡件,固定连接至所述轴套,所述止挡件与所述盖板配合以限制所述支撑架在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上运动;
密封件,与所述止挡件固定连接为第一整体,所述第一整体、驱动轴与轴套相互配合基本密封所述第二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件的制作材料为橡胶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组件包括:
数个中间件,至少部分与所述驱动轴接触;
支撑架,与所述中间件连接;
轴套,套设在所述支撑架的外周;
其中所述轴套在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上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相对于所述第二端部远离所述电机,所述储油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套的第一端部形成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端部形成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贯穿所述轴套并形成容纳空间,所述驱动轴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所述储油组件包括:
止挡件,与所述轴套固定连接;
密封件,与所述止挡件固定连接为第一整体,所述第一整体、驱动轴与轴套相互配合基本密封所述第二安装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组件包括:
数个中间件,至少部分与所述驱动轴接触;
支撑架,与所述中间件连接;
轴套,套设在所述支撑架的外周;
其中所述轴套在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上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相对于所述第二端部远离所述电机,所述储油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套的第一端部形成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端部形成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贯穿所述轴套并形成容纳空间,所述驱动轴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所述储油组件包括:
止挡件,与所述轴套固定连接;
盖板,与所述轴套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所述盖板与所述止挡件配合限制所述支撑架在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上运动;
密封件,与所述止挡件固定连接为第一整体;
其中,所述盖板与所述轴套配合基本密封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整体、驱动轴与轴套相互配合基本密封所述第二安装孔。
CN202123296982.8U 2021-12-24 2021-12-24 动力工具 Active CN2174538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96982.8U CN217453810U (zh) 2021-12-24 2021-12-24 动力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96982.8U CN217453810U (zh) 2021-12-24 2021-12-24 动力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53810U true CN217453810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61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96982.8U Active CN217453810U (zh) 2021-12-24 2021-12-24 动力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538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78409B2 (ja) 作業工具
JP6096593B2 (ja) 往復動式作業工具
EP2138278B1 (en) Handle for a power tool
CN104114332B (zh) 冲击工具
US10843321B2 (en) Power tool
JP4891599B2 (ja) 動力工具
US10562167B2 (en) Striking tool
EP2380702B1 (en) Power tool
JP5294726B2 (ja) 手持式作業工具
JP3870798B2 (ja) 打撃工具
JP2011115912A (ja) 往復運動工具
JP2005074573A (ja) 往復作動式作業工具
CN217453810U (zh) 动力工具
EP2527071A1 (en) Cutting tool with dust preventing device
JP4451344B2 (ja) ハンドル
JP4290582B2 (ja) 往復作動式作業工具
JP2019005847A (ja) 動力作業機
US20220388138A1 (en) Oscillating multi-tool
JP6540877B2 (ja) 電動工具
JP6529169B2 (ja) 作業工具
JP6502786B2 (ja) 作業工具
JP2021084216A (ja) 電気機器
CN219665149U (zh) 刀片
WO2021220993A1 (ja) 動力工具
CN214025542U (zh) 一种用于电钻上的往复锯转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