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53536U - 一种新型喷丸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喷丸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453536U CN217453536U CN202221711552.XU CN202221711552U CN217453536U CN 217453536 U CN217453536 U CN 217453536U CN 202221711552 U CN202221711552 U CN 202221711552U CN 217453536 U CN217453536 U CN 2174535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asting machine
- shot blasting
- machine body
- shot
- ge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喷丸装置,包括:喷丸机体,喷丸机体外侧设有双开门,喷丸机体上端设有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座,安装座固定连接在喷丸机体顶部,安装座上安装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设有与之啮合连接的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位于喷丸机体中心位置,与喷丸机体转动连接;从动齿轮前方对应位置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正上方设有横梁,横梁前端固定连接有门型梁,后端设有立梁,横梁上设有航吊,航吊下端转动连接有辅助齿轮,辅助齿轮下方依次设有拉杆和挂钩;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使零件在喷丸机体内部转动,使零件外表面喷丸效果一致,大大提升零件表面质量;通过密封胶条和密封板,减少环境污染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丸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喷丸装置。
背景技术
喷丸处理是工厂广泛采用的一种表面强化工艺,即使用丸粒轰击工件表面并植入残余压应力,提升工件疲劳强度的冷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提高零件机械强度以及耐磨性、抗疲劳和耐腐蚀性等;目前常用的喷丸设备,是将零件置于喷丸机内部,进行喷丸处理,由于不同方位产生的喷丸效果有差别,处理过的零件四周效果均不同,会影响到零件的各项指标性能,导致零件喷丸效果不达标;现有喷丸设备一般都是开口式的,容易产生大量粉尘,污染环境;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在提出一种新型喷丸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供了一种新型喷丸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一种新型喷丸装置,包括:喷丸机体,所述喷丸机体外侧设有双开门,所述喷丸机体上端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减速电机,安装座,驱动齿轮,从动齿轮,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在喷丸机体顶部,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设有与之啮合连接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位于喷丸机体中心位置,与喷丸机体转动连接;所述从动齿轮前方对应位置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正上方设有横梁,所述横梁前端固定连接有门型梁,所述门型梁与地面固定连接,后端设有立梁,所述立梁与喷丸机体焊接固定,所述横梁上设有航吊,所述航吊下端转动连接有辅助齿轮,所述辅助齿轮能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辅助齿轮下方依次设有拉杆和挂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航吊下端设有连接座,所述辅助齿轮上端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连接座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口槽一侧设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宽度大于开口槽,所述密封板外侧设有推拉气缸,当气缸的活塞杆推出时,密封板滑动到开口槽上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开门内侧设有密封胶条,所述密封胶条截面为M型空心结构,镶嵌在双开门内侧,当双开门闭合时,所述密封胶条与抛丸机体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口槽底部具有半圆弧,所述半圆弧的直径为30㎜,所述拉杆的直径为28㎜。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方法:将需要喷丸处理的零件挂在挂钩上,再利用航吊将零件吊起,往开口槽内移动,保持辅助齿轮在开口槽上方,直到航吊将辅助齿轮移动到开口槽内设定位置时,辅助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此时,关闭双开门,控制密封板封闭开口槽,开启减速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间接带动辅助齿轮转动,使零件在喷丸机体内部均匀转动,并同时进行喷丸处理,这样保证零件每一个方位都能够均匀的收到不同方位的喷丸,零件表面喷丸效果均匀,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2、在减速电机和航吊的作用下,使辅助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能够使零件在喷丸机体内部持续均匀的转动,使零件四周进行的喷丸效果一致,大大提升零件喷丸表面处理的质量;3、具有密封胶条和密封板,能够很好的提高密封性,减少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接座与连接杆以及辅助齿轮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密封胶条与双开门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图1的C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喷丸机体,2-双开门,3-驱动机构,301-减速电机,302-安装座,303-主动齿轮,304-从动齿轮,4-开口槽,5-横梁,6-航吊,7-门型梁,8-立梁,9-辅助齿轮,10-拉杆,11-挂钩,12-连接座,13-连接杆,14-密封胶条,15-密封板,16-推拉气缸,17-半圆弧。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4, 一种新型喷丸装置,包括:喷丸机体1,所述喷丸机体1外侧设有双开门2,所述喷丸机体1上端设有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减速电机301,安装座302,驱动齿轮,从动齿轮304,所述安装座302固定连接在喷丸机体1顶部,所述安装座302上安装有减速电机301,所述减速电机301的输出轴上设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设有与之啮合连接的从动齿轮304,所述从动齿轮304位于喷丸机体1中心位置,与喷丸机体1转动连接;所述从动齿轮304前方对应位置设有开口槽4,所述开口槽4正上方设有横梁5,所述横梁5前端固定连接有门型梁7,所述门型梁7与地面固定连接,后端设有立梁8,所述立梁8与喷丸机体1焊接固定,所述横梁5上设有航吊6,所述航吊6下端转动连接有辅助齿轮9,所述辅助齿轮9能与从动齿轮304啮合,所述辅助齿轮9下方依次设有拉杆10和挂钩11。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航吊6下端设有连接座12,所述辅助齿轮9上端焊接有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与连接座12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口槽4一侧设有密封板15,所述密封板15宽度大于开口槽4,所述密封板15外侧设有推拉气缸16,当气缸的活塞杆推出时,密封板15滑动到开口槽4上方。
具体的,通过推拉气缸16推动密封板15,将开口槽4封住4/5,仅仅预留处拉杆10的转动空间,最大程度的提高密封性。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双开门2内侧设有密封胶条14,所述密封胶条14截面为M型空心结构,镶嵌在双开门2内侧,当双开门2闭合时,所述密封胶条14与抛丸机体抵接。
具体的,通过将密封胶条14向喷丸机体1门框上挤压,形成严密的密封性能,有效的阻止了喷丸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外漏。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口槽4底部具有半圆弧17,所述半圆弧17的直径为30㎜,所述拉杆10的直径为28㎜。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方法:将需要喷丸处理的零件挂在挂钩11上,再利用航吊6将零件吊起,往开口槽4内移动,保持辅助齿轮9在开口槽4上方,直到航吊6将辅助齿轮9移动到开口槽4内设定位置时,辅助齿轮9与从动齿轮304啮合连接;此时,关闭双开门2,控制密封板15封闭开口槽4,开启减速电机301,带动主动齿轮303转动,间接带动辅助齿轮9转动,使零件在喷丸机体1内部均匀转动,并同时进行喷丸处理,这样保证零件每一个方位都能够均匀的收到不同方位的喷丸,零件表面喷丸效果均匀,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Claims (5)
1.一种新型喷丸装置,包括:喷丸机体,所述喷丸机体外侧设有双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丸机体上端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减速电机,安装座,驱动齿轮,从动齿轮,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在喷丸机体顶部,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设有与之啮合连接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位于喷丸机体中心位置,与喷丸机体转动连接;所述从动齿轮前方对应位置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正上方设有横梁,所述横梁前端固定连接有门型梁,所述门型梁与地面固定连接,后端设有立梁,所述立梁与喷丸机体焊接固定,所述横梁上设有航吊,所述航吊下端转动连接有辅助齿轮,所述辅助齿轮能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辅助齿轮下方依次设有拉杆和挂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喷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航吊下端设有连接座,所述辅助齿轮上端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连接座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喷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开口槽一侧设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宽度大于开口槽,所述密封板外侧设有推拉气缸,当气缸的活塞杆推出时,密封板滑动到开口槽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喷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双开门内侧设有密封胶条,所述密封胶条截面为M型空心结构,镶嵌在双开门内侧,当双开门闭合时,所述密封胶条与抛丸机体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喷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开口槽底部具有半圆弧,所述半圆弧的直径为30㎜,所述拉杆的直径为2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711552.XU CN217453536U (zh) | 2022-07-05 | 2022-07-05 | 一种新型喷丸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711552.XU CN217453536U (zh) | 2022-07-05 | 2022-07-05 | 一种新型喷丸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453536U true CN217453536U (zh) | 2022-09-20 |
Family
ID=83253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711552.XU Active CN217453536U (zh) | 2022-07-05 | 2022-07-05 | 一种新型喷丸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453536U (zh) |
-
2022
- 2022-07-05 CN CN202221711552.XU patent/CN21745353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333013U (zh) | 一种涡轮增压器用电控执行器的阀门开关装置 | |
CN217453536U (zh) | 一种新型喷丸装置 | |
CN213391694U (zh) | 一种大口径真空管道自动启闭舱门 | |
CN211549442U (zh) | 一种混凝土密闭门 | |
CN205677430U (zh) | 一种电动内摆门驱动机构 | |
CN110218568B (zh) | 一种焦炉炉顶桥管翻板及上升管水封盖自动联锁开闭装置 | |
CN217733198U (zh) | 一种高速工具钢加工用真空淬火装置 | |
CN211948303U (zh) | 一种水利工程用电动闸门驱动装置 | |
CN209872857U (zh) | 一种焦炉炉顶桥管翻板及上升管水封盖自动联锁开闭装置 | |
CN205710832U (zh) | 一种铝合金时效炉的自动闭合门 | |
CN211224858U (zh) | 危废专用双翻板卸灰阀 | |
CN107214449A (zh) | 一种携门架全自动点焊装置用控制架 | |
CN112681244A (zh) | 一种能清理堵塞物与止水胶涂料的平面闸门装置 | |
CN206299251U (zh) | 一种具有空间旋转功能的安装构件 | |
CN212667241U (zh) | 一种工程车用加盖装置 | |
CN219032224U (zh) | 一种方便内部清理的皮革转鼓浸水机 | |
CN211921685U (zh) | 一种真空室门装置运动机构 | |
CN212502194U (zh) | 一种自动式垃圾箱门结构 | |
CN204843809U (zh) | 一种用于钢管除锈设备的密封结构 | |
CN218046650U (zh) | 压滤机单开门储泥斗 | |
CN108296686A (zh) | 造船用智能焊接设备行走机器人 | |
CN215716962U (zh) | 一种可以防止水泥滴落的建筑施工用水泥涂抹装置 | |
CN216865877U (zh) | 一种可以防止水泥滴落的建筑施工用水泥涂抹装置 | |
CN219493074U (zh) | 一种旋转式烟道闸门 | |
CN215557356U (zh) | 一种箱梁压浆水泥及压浆剂的上料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