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53528U - 湿式抛丸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湿式抛丸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53528U
CN217453528U CN202221265463.7U CN202221265463U CN217453528U CN 217453528 U CN217453528 U CN 217453528U CN 202221265463 U CN202221265463 U CN 202221265463U CN 217453528 U CN217453528 U CN 2174535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lation system
liquid
liquid outlet
separation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6546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少峰
何龙
倪涛
曹云飞
叶超
孙兴源
袁立军
王喜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Taien Zhida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ing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ing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ing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6546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535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535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535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olids By Using Liquids Or Pneumatic Pow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湿式抛丸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子循环系统、第二子循环系统和换热装置,其中,第一子循环系统具有喷射端和出液端,其中,喷射端用于向待清洗件的表面喷射砂水混合液,出液端用于排出经过清洗作业后的砂水混合液;第二子循环系统位于第一子循环系统的下游,且第二子循环系统具有过滤进液口和过滤出液口,其中,过滤进液口与出液端连通,过滤出液口与喷射端连通;换热装置设置在用于连通过滤出液口和喷射端的连通管路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砂水混合液中的钢砂在击打完氧化皮之后被废弃,同时温度较高的砂水混合液严重影响湿式抛丸设备的正常运行的问题。

Description

湿式抛丸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丸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湿式抛丸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湿式抛丸技术对工作环境和操作人员均友好,同时没有废酸等污染物产生,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钢材表面的除鳞作业。
但是,由于湿式抛丸技术是通过砂水混合液击打钢材表面上氧化皮,从而使得氧化皮脱落,砂水混合液中的钢砂在击打完氧化皮之后被废弃,浪费资源且不利于湿式抛丸设备的经济性;此外,现有的湿式抛丸技术中,砂水混合液在进行击打作业后温度会上升,温度较高的砂水混合液严重影响湿式抛丸设备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式抛丸循环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砂水混合液中的钢砂在击打完氧化皮之后被废弃,同时温度较高的砂水混合液严重影响湿式抛丸设备的正常运行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湿式抛丸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子循环系统、第二子循环系统和换热装置,其中,第一子循环系统具有喷射端和出液端,其中,喷射端用于向待清洗件的表面喷射砂水混合液,出液端用于排出经过清洗作业后的砂水混合液;第二子循环系统位于第一子循环系统的下游,且第二子循环系统具有过滤进液口和过滤出液口,其中,过滤进液口与出液端连通,过滤出液口与喷射端连通;换热装置设置在用于连通过滤出液口和喷射端的连通管路上。
进一步地,第一子循环系统包括湿式抛丸机和收集槽结构,其中,湿式抛丸机具有用于待清洗件穿过的作业空间,湿式抛丸机具有喷射端,且喷射端朝向作业空间设置;收集槽结构设置在湿式抛丸机的下方,以盛接经过清洗作业后的砂水混合液。
进一步地,收集槽结构具有收集槽和第一隔板,第一隔板设置在收集槽内,并与收集槽的槽壁面和槽底面连接,以将收集槽分成相连通的钢砂沉淀区和混合液回收区;其中,钢砂沉淀区的至少一部分与湿式抛丸机相对设置,且当钢砂沉淀区盛接的砂水混合液的高度高于钢砂沉淀区与混合液回收区之间的连通口时,钢砂沉淀区的第一上清液溢流至混合液回收区。
进一步地,第一子循环系统还包括旋转分离器,旋转分离器具有旋转分离腔以及与旋转分离腔连通的旋转分离进液口、第一分离出液口和第二分离出液口,且第一分离出液口位于第二分离出液口的下方;其中,旋转分离进液口与混合液回收区连通,第一分离出液口与钢砂沉淀区连通,第二分离出液口形成出液端以与过滤进液口连通。
进一步地,收集槽结构还具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设置在混合液回收区内,并与混合液回收区的槽壁面和槽底面连接,以将混合液回收区分成相连通的混合液分离区和子混合液回收区,且混合液分离区靠近钢砂沉淀区设置;其中,且当钢砂沉淀区盛接的砂水混合液的高度高于钢砂沉淀区与混合液分离区之间的连通口时,钢砂沉淀区的第一上清液溢流至混合液分离区;当混合液分离区盛接的第一上清液的高度高于混合液分离区和子混合液回收区之间的连通口时,混合液分离区的第二上清液溢流至子混合液回收区。
进一步地,第一子循环系统还包括旋转分离器,旋转分离器具有旋转分离腔以及与旋转分离腔连通的旋转分离进液口、第一分离出液口和第二分离出液口,且第一分离出液口位于第二分离出液口的下方;其中,旋转分离进液口与混合液分离区连通,第一分离出液口与钢砂沉淀区连通,第二分离出液口与混合液分离区连通,子混合液回收区具有出液端,且子混合液回收区通过出液端与过滤进液口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子循环系统还包括砂水混合装置,砂水混合装置具有混合腔以及与混合腔连通的两个混合进口和混合出口,其中,两个混合进口分别与钢砂沉淀区和过滤出液口连通,混合出口与喷射端连通。
进一步地,旋转分离器为多个,多个旋转分离器串联连接;或,旋转分离器为多个,多个旋转分离器并联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子循环系统包括过滤水箱,过滤水箱具有多个相连通的溢流腔,多个溢流腔中至少一个溢流腔内设置有磁性分离器,且设置有磁性分离器的溢流腔具有过滤进液口,其余没有磁性分离器的溢流腔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过滤出液口。
进一步地,第二子循环系统还包括平床过滤器,平床过滤器具有平床过滤腔以及与平床过滤腔连通的平床进液口、第一平床出液口和第二平床出液口,其中,平床进液口与过滤水箱中没有磁性分离器的溢流腔连通,第一平床出液口与其余没有磁性分离器的溢流腔连通,第二平床出液口与废料回收装置连通。
进一步地,第二子循环系统包括过滤水箱和平床过滤器,其中,过滤水箱具有过滤出液口;平床过滤器具有平床过滤腔以及与平床过滤腔连通的平床进液口、第一平床出液口和第二平床出液口,其中,平床进液口为过滤进液口,第一平床出液口与过滤水箱连通,第二平床出液口与废料回收装置连通;过滤出液口为多个,多个过滤出液口中的至少一个与喷射端连通,其余过滤出液口中的至少一个与平床进液口连通。
进一步地,平床过滤器为多个,多个平床过滤器并联连接。
进一步地,过滤水箱内设置有多个清洗喷头;第二子循环系统还包括抽水管路,抽水管路具有抽水主路和多个抽水支路,多个抽水支路与多个清洗喷头一一对应地设置;其中,各抽水支路的第一端均与抽水主路的第一端连通,各抽水支路的第二端分别与对应的各清洗喷头连通,抽水主路的第二端与过滤水箱连通。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具有第一子循环系统、第二子循环系统、换热装置的湿式抛丸循环系统,这样,第一子循环系统用于对待清洗件进行表面清洗,并将经过清洗作业后的砂水混合液流至第二子循环系统,第二子循环系统对砂水混合液进行过滤并回收至第一子循环系统的喷射端,有利于提升湿式抛丸循环系统的经济性;此外,由于在用于连通所述过滤出液口和所述喷射端的连通管路上设置了换热装置,换热装置起到对砂水混合液的换热作用,从而降低砂水混合液的温度,确保砂水混合液不会因温度过高而损害湿式抛丸循环系统。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湿式抛丸循环系统的布局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湿式抛丸循环系统的布局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湿式抛丸循环系统的布局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湿式抛丸循环系统的布局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湿式抛丸循环系统的第一子循环系统的多个旋转分离器串联连接的部分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湿式抛丸循环系统的第一子循环系统的多个旋转分离器并联连接的部分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的湿式抛丸循环系统的第二子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图中,过滤水箱的底部呈锥形。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子循环系统;11、湿式抛丸机;111、喷射端;12、收集槽结构;121、钢砂沉淀区;122、混合液回收区;1221、混合液分离区;1222、子混合液回收区;13、旋转分离器;131、旋转分离进液口;132、第一分离出液口;133、第二分离出液口;14、砂水混合装置;
20、第二子循环系统;21、过滤水箱;211、溢流腔;212、清洗喷头;22、磁性分离器;23、平床过滤器;231、平床过滤腔;232、平床进液口;233、第一平床出液口;234、第二平床出液口;24、抽水管路;241、抽水主路;242、抽水支路;
30、换热装置;31、板式换热器;32、冷却塔;
40、废料回收装置;41、接泥斗;42、废料小车;
50、泵体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砂水混合液中的钢砂在击打完氧化皮之后被废弃,同时温度较高的砂水混合液严重影响湿式抛丸设备的正常运行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湿式抛丸循环系统。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湿式抛丸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子循环系统10、第二子循环系统20和换热装置30,其中,第一子循环系统10具有喷射端111和出液端,其中,喷射端111用于向待清洗件的表面喷射砂水混合液,出液端用于排出经过清洗作业后的砂水混合液;第二子循环系统20位于第一子循环系统10的下游,且第二子循环系统20具有过滤进液口和过滤出液口,其中,过滤进液口与出液端连通,过滤出液口与喷射端111连通;换热装置30设置在用于连通过滤出液口和喷射端111的连通管路上。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第一子循环系统10、第二子循环系统20、换热装置30的湿式抛丸循环系统,这样,第一子循环系统10用于对待清洗件进行表面清洗,并将经过清洗作业后的砂水混合液流至第二子循环系统20,第二子循环系统20对砂水混合液进行过滤并回收至第一子循环系统10的喷射端111,有利于提升湿式抛丸循环系统的经济性;此外,由于在用于连通所述过滤出液口和所述喷射端111的连通管路上设置了换热装置30,换热装置30起到对砂水混合液的换热作用,从而降低砂水混合液的温度,确保砂水混合液不会因温度过高而损害湿式抛丸循环系统。
如图1所示,第一子循环系统10包括湿式抛丸机11和收集槽结构12,其中,湿式抛丸机11具有用于待清洗件穿过的作业空间,湿式抛丸机11具有喷射端111,且喷射端111朝向作业空间设置;收集槽结构12设置在湿式抛丸机11的下方,以盛接经过清洗作业后的砂水混合液。这样,确保收集槽结构12对经过清洗作业后的砂水混合液的盛接可靠性。
如图1所示,收集槽结构12具有收集槽和第一隔板,第一隔板设置在收集槽内,并与收集槽的槽壁面和槽底面连接,以将收集槽分成相连通的钢砂沉淀区121和混合液回收区122;其中,钢砂沉淀区121的至少一部分与湿式抛丸机11相对设置,且当钢砂沉淀区121盛接的砂水混合液的高度高于钢砂沉淀区121与混合液回收区122之间的连通口时,钢砂沉淀区121的第一上清液溢流至混合液回收区122。这样,起到对砂水混合液的初步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收集槽结构12的收集槽内间隔设置有多个阻隔板,多个阻隔板沿收集槽内的不同分区的方向间隔设置,阻隔板起到对砂水混合液缓冲减速的目的。
如图1所示,第一子循环系统10还包括旋转分离器13,旋转分离器13具有旋转分离腔以及与旋转分离腔连通的旋转分离进液口131、第一分离出液口132和第二分离出液口133,且第一分离出液口132位于第二分离出液口133的下方;其中,旋转分离进液口131与混合液回收区122连通,第一分离出液口132与钢砂沉淀区121连通,第二分离出液口133形成出液端以与过滤进液口连通。这样,旋转分离器13起到对砂水混合液的进一步地分离。
如图1所示,第一子循环系统10还包括砂水混合装置14,砂水混合装置14具有混合腔以及与混合腔连通的两个混合进口和混合出口,其中,两个混合进口分别与钢砂沉淀区121和过滤出液口连通,混合出口与喷射端111连通。这样,砂水混合装置14起到对钢砂和砂水混合液中提取的液体的混合作用。
如图5所示,旋转分离器13为多个,多个旋转分离器13串联连接。这样,起到了多次分离砂水混合液的作用。
可选地,多个旋转分离器13首尾相连通,即,首端的第一个旋转分离器13的第二分离出液口133与相邻的第二旋转分离器13的旋转分离进液口131连通,以此类推。
如图6所示,旋转分离器13为多个,多个旋转分离器13并联连接。这样,确保当多个旋转分离器13中的任一个旋转分离器13出现故障时,其余的旋转分离器13仍能够继续进行分离作业。
可选地,各旋转分离器13的旋转分离进液口131均与混合液回收区122连通。
可选地,旋转分离进液口131与混合液回收区122的连通管路上设置有泵体结构50,该连通管路上的泵体结构50为回水泵,由于该连通管路上含砂量大,要求泵体结构50的耐磨性较高。
如图1所示,第二子循环系统20包括过滤水箱21,过滤水箱21具有多个相连通的溢流腔211,多个溢流腔211中至少一个溢流腔211内设置有磁性分离器22,且设置有磁性分离器22的溢流腔211具有过滤进液口,其余没有磁性分离器22的溢流腔211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过滤出液口。这样,过滤水箱21起到对砂水混合液的进一步地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如图1所示,在具有磁性分离器22的溢流腔211位于过滤水箱21的最左端,而没有磁性分离器22的另一个溢流腔211位于过滤水箱21的最右端,位于最右端的没有磁性分离器22的溢流腔211中向砂水混合装置14的一个混合进口提供较为干净的循环液(需要说明的是,该循环液中基本没有钢砂,属于纯液体)。
当然,如图1所示,位于最右端的没有磁性分离器22的溢流腔211中还能够分出另外一个分支管路用于向湿式抛丸机11的内部提供较为干净的循环液,以冲洗湿式抛丸机11的内部壁面上残留的钢砂或者氧化皮等物质。
如图1所示,换热装置30包括板式换热器31和冷却塔32,其中,板式换热器31与冷却塔32通过循环管路连通,且循环管路上设置有泵体结构50,泵体结构50用于将经过冷却塔32冷却后的液体泵送至板式换热器31上,同时,过滤出液口与第一子循环系统10之间的连通管路上较为干净的循环液经过板式换热器31,并与板式换热器31上流经的经过冷却塔32冷却后的液体进行热交换,经过换热作业降温后的较为干净的循环液中分成两个分支管路,其中,一个分支管路用于向砂水混合装置14的一个混合进口提供较为干净的循环液,另一个分支管路用于向湿式抛丸机11的内部提供较为干净的循环液。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板式换热器31与冷却塔32之间的循环管路上的泵体结构50主要用于水循环,以将经过冷却塔32降温后的液体泵吸至板式换热器31上。
此外,换热装置30还包括导通管路,导通管路不与板式换热器31连接,也就是说,当板式换热器31或者冷却塔32中的至少一个出现故障导致换热装置30无法使用时,滤出液口与第一子循环系统10之间的连通管路通过导通管路进行导通,而不走板式换热器31,当然,上述情况仅适用于板式换热器31或者冷却塔32中的至少一个出现故障的情况下短时间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过滤出液口与第一子循环系统10之间的连通管路上设置有泵体结构50,由于该连通管路内是较为干净的循环液,其内的水流量较大,故该泵体结构50为供水泵。
如图1所示,过滤水箱21内设置有多个清洗喷头212;第二子循环系统20还包括抽水管路24,抽水管路24具有抽水主路241和多个抽水支路242,多个抽水支路242与多个清洗喷头212一一对应地设置;其中,各抽水支路242的第一端均与抽水主路241的第一端连通,各抽水支路242的第二端分别与对应的各清洗喷头212连通,抽水主路241的第二端与过滤水箱21连通。这样,多个清洗喷头212起到对过滤水箱21的内壁面的清洗作用,具体而言,抽水主路241在其上的泵体结构50的泵吸作用下,从过滤水箱21中没有磁性分离器22的溢流腔211内抽出砂水混合液中的液体并输送至多个抽水支路242,各抽水支路242分别向对应的各清洗喷头212输送液体,使得多个清洗喷头212能够对过滤水箱21的内壁面的各个角落进行清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由于抽水主路241内存在部分钢砂,抽水主路241上的泵体结构50需要具备搅拌功能,即,该泵体结构50为搅拌泵,具备泵吸作用的同时,还应具备搅拌功能。
如图1所示,第二子循环系统20还包括平床过滤器23,平床过滤器23具有平床过滤腔231以及与平床过滤腔231连通的平床进液口232、第一平床出液口233和第二平床出液口234,其中,平床进液口232与过滤水箱21中没有磁性分离器22的溢流腔211连通,第一平床出液口233与其余没有磁性分离器22的溢流腔211连通,第二平床出液口234与废料回收装置40连通。这样,平床过滤器23起到了对砂水混合液的进一步地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平床过滤器23中使用的循环滤布,且平床过滤器23为真空过滤器。
实施例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平床过滤器23中使用的是一次性滤纸。
实施例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如图3所示,收集槽结构12还具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设置在混合液回收区122内,并与混合液回收区122的槽壁面和槽底面连接,以将混合液回收区122分成相连通的混合液分离区1221和子混合液回收区1222,且混合液分离区1221靠近钢砂沉淀区121设置;其中,且当钢砂沉淀区121盛接的砂水混合液的高度高于钢砂沉淀区121与混合液分离区1221之间的连通口时,钢砂沉淀区121的第一上清液溢流至混合液分离区1221;当混合液分离区1221盛接的第一上清液的高度高于混合液分离区1221和子混合液回收区1222之间的连通口时,混合液分离区1221的第二上清液溢流至子混合液回收区1222。这样,进一步地将混合液回收区122分成相连通的混合液分离区1221和子混合液回收区1222,达到了对砂水混合液的多重分离的目的,确保溢流至子混合液回收区1222中的砂水混合液内的较大颗粒的钢砂极少,从而确保砂水混合液中的钢砂尽可能地投入重复使用。
第一子循环系统10还包括旋转分离器13,旋转分离器13具有旋转分离腔以及与旋转分离腔连通的旋转分离进液口131、第一分离出液口132和第二分离出液口133,且第一分离出液口132位于第二分离出液口133的下方;其中,旋转分离进液口131与混合液分离区1221连通,第一分离出液口132与钢砂沉淀区121连通,第二分离出液口133与混合液分离区1221连通,子混合液回收区1222具有出液端,且子混合液回收区1222通过出液端与过滤进液口连通。这样,混合液分离区1221地底部沉淀的钢砂通过旋转分离器13的第一分离出液口132送回至钢砂沉淀区121,以进一步沉淀钢砂,通过旋转分离器13的顶部的第二分离出液口133将砂水混合液中的部分液体送回至混合液分离区1221,以继续参与钢砂的分离。
实施例四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如图4所示,第二子循环系统20包括过滤水箱21和平床过滤器23,其中,过滤水箱21具有过滤出液口;平床过滤器23具有平床过滤腔231以及与平床过滤腔231连通的平床进液口232、第一平床出液口233和第二平床出液口234,其中,平床进液口232为过滤进液口,第一平床出液口233与过滤水箱21连通,第二平床出液口234与废料回收装置40连通;过滤出液口为多个,多个过滤出液口中的至少一个与喷射端111连通,其余过滤出液口中的至少一个与平床进液口232连通。这样,平床过滤器23起到对砂水混合液的进一步地过滤。
可选地,平床过滤器23为多个,多个平床过滤器23并联连接。这样,实现对砂水混合液的多重过滤的目的。
优选地,平床过滤器23为两个。
实施例五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过滤水箱21的底部具有锥形沉淀腔,而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的过滤水箱21的底部表面是平面,当然,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的过滤水箱21的底部也可以具有锥形沉淀腔。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过滤水箱21的底部还可以与额外的磁性分离器连接,以进行进一步地分离,即,进行淤泥地提取和砂水混合液地净化。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过滤水箱21的底部还可以与额外的平床过滤器连接,以进行进一步地分离,即,进行淤泥地提取和砂水混合液地净化。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过滤水箱21的底部还可以与额外的接泥斗41或废料小车42连接,以进行进一步地分离,即,进行淤泥地提取和砂水混合液地净化。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过滤水箱21的底部还可以与压滤机连接,以进行进一步地分离,即,进行淤泥地提取和砂水混合液地净化。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过滤水箱21的底部还可以与额外的旋转分离器连接,以进行进一步地分离,即,进行淤泥地提取和砂水混合液地净化。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湿式抛丸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子循环系统(10),所述第一子循环系统(10)具有喷射端(111)和出液端,其中,所述喷射端(111)用于向待清洗件的表面喷射砂水混合液,所述出液端用于排出经过清洗作业后的所述砂水混合液;
第二子循环系统(20),所述第二子循环系统(20)位于所述第一子循环系统(10)的下游,且所述第二子循环系统(20)具有过滤进液口和过滤出液口,其中,所述过滤进液口与所述出液端连通,所述过滤出液口与所述喷射端(111)连通;
换热装置(30),所述换热装置(30)设置在用于连通所述过滤出液口和所述喷射端(111)的连通管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抛丸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循环系统(10)包括:
湿式抛丸机(11),所述湿式抛丸机(11)具有用于所述待清洗件穿过的作业空间,所述湿式抛丸机(11)具有所述喷射端(111),且所述喷射端(111)朝向所述作业空间设置;
收集槽结构(12),所述收集槽结构(12)设置在所述湿式抛丸机(11)的下方,以盛接经过清洗作业后的所述砂水混合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式抛丸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集槽结构(12)具有收集槽和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设置在所述收集槽内,并与所述收集槽的槽壁面和槽底面连接,以将所述收集槽分成相连通的钢砂沉淀区(121)和混合液回收区(122);
其中,所述钢砂沉淀区(121)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湿式抛丸机(11)相对设置,且当所述钢砂沉淀区(121)盛接的所述砂水混合液的高度高于所述钢砂沉淀区(121)与所述混合液回收区(122)之间的连通口时,所述钢砂沉淀区(121)的第一上清液溢流至所述混合液回收区(1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式抛丸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循环系统(10)还包括:
旋转分离器(13),所述旋转分离器(13)具有旋转分离腔以及与所述旋转分离腔连通的旋转分离进液口(131)、第一分离出液口(132)和第二分离出液口(133),且所述第一分离出液口(132)位于所述第二分离出液口(133)的下方;
其中,所述旋转分离进液口(131)与所述混合液回收区(122)连通,所述第一分离出液口(132)与所述钢砂沉淀区(121)连通,所述第二分离出液口(133)形成所述出液端以与所述过滤进液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式抛丸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集槽结构(12)还具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设置在所述混合液回收区(122)内,并与所述混合液回收区(122)的槽壁面和槽底面连接,以将所述混合液回收区(122)分成相连通的混合液分离区(1221)和子混合液回收区(1222),且所述混合液分离区(1221)靠近所述钢砂沉淀区(121)设置;
其中,且当所述钢砂沉淀区(121)盛接的所述砂水混合液的高度高于所述钢砂沉淀区(121)与所述混合液分离区(1221)之间的连通口时,所述钢砂沉淀区(121)的第一上清液溢流至所述混合液分离区(1221);当所述混合液分离区(1221)盛接的所述第一上清液的高度高于所述混合液分离区(1221)和所述子混合液回收区(1222)之间的连通口时,所述混合液分离区(1221)的第二上清液溢流至所述子混合液回收区(12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湿式抛丸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循环系统(10)还包括:
旋转分离器(13),所述旋转分离器(13)具有旋转分离腔以及与所述旋转分离腔连通的旋转分离进液口(131)、第一分离出液口(132)和第二分离出液口(133),且所述第一分离出液口(132)位于所述第二分离出液口(133)的下方;
其中,所述旋转分离进液口(131)与所述混合液分离区(1221)连通,所述第一分离出液口(132)与所述钢砂沉淀区(121)连通,所述第二分离出液口(133)与所述混合液分离区(1221)连通,所述子混合液回收区(1222)具有所述出液端,且所述子混合液回收区(1222)通过所述出液端与所述过滤进液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湿式抛丸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循环系统(10)还包括:
砂水混合装置(14),所述砂水混合装置(14)具有混合腔以及与所述混合腔连通的两个混合进口和混合出口,其中,两个所述混合进口分别与所述钢砂沉淀区(121)和所述过滤出液口连通,所述混合出口与所述喷射端(111)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湿式抛丸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分离器(13)为多个,多个所述旋转分离器(13)串联连接;或,
所述旋转分离器(13)为多个,多个所述旋转分离器(13)并联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抛丸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循环系统(20)包括:
过滤水箱(21),所述过滤水箱(21)具有多个相连通的溢流腔(211),多个所述溢流腔(211)中至少一个所述溢流腔(211)内设置有磁性分离器(22),且设置有所述磁性分离器(22)的所述溢流腔(211)具有所述过滤进液口,其余没有所述磁性分离器(22)的所述溢流腔(211)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所述过滤出液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湿式抛丸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循环系统(20)还包括:
平床过滤器(23),所述平床过滤器(23)具有平床过滤腔(231)以及与所述平床过滤腔(231)连通的平床进液口(232)、第一平床出液口(233)和第二平床出液口(234),其中,所述平床进液口(232)与所述过滤水箱(21)中没有所述磁性分离器(22)的所述溢流腔(211)连通,所述第一平床出液口(233)与其余没有所述磁性分离器(22)的所述溢流腔(211)连通,所述第二平床出液口(234)与废料回收装置(40)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抛丸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循环系统(20)包括:
过滤水箱(21),所述过滤水箱(21)具有所述过滤出液口;
平床过滤器(23),所述平床过滤器(23)具有平床过滤腔(231)以及与所述平床过滤腔(231)连通的平床进液口(232)、第一平床出液口(233)和第二平床出液口(234),其中,所述平床进液口(232)为所述过滤进液口,所述第一平床出液口(233)与所述过滤水箱(21)连通,所述第二平床出液口(234)与废料回收装置(40)连通;
所述过滤出液口为多个,多个所述过滤出液口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喷射端(111)连通,其余所述过滤出液口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平床进液口(232)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湿式抛丸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床过滤器(23)为多个,多个所述平床过滤器(23)并联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1所述的湿式抛丸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水箱(21)内设置有多个清洗喷头(212);
所述第二子循环系统(20)还包括:
抽水管路(24),所述抽水管路(24)具有抽水主路(241)和多个抽水支路(242),多个所述抽水支路(242)与多个所述清洗喷头(212)一一对应地设置;
其中,各所述抽水支路(242)的第一端均与所述抽水主路(241)的第一端连通,各所述抽水支路(242)的第二端分别与对应的各所述清洗喷头(212)连通,所述抽水主路(241)的第二端与所述过滤水箱(21)连通。
CN202221265463.7U 2022-05-24 2022-05-24 湿式抛丸循环系统 Active CN2174535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65463.7U CN217453528U (zh) 2022-05-24 2022-05-24 湿式抛丸循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65463.7U CN217453528U (zh) 2022-05-24 2022-05-24 湿式抛丸循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53528U true CN217453528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76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65463.7U Active CN217453528U (zh) 2022-05-24 2022-05-24 湿式抛丸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535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36977A (zh) 多级复合除尘装置
CN105749619B (zh) 一种斜板滤布过滤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2848324A (zh) 一种后混合射流用磨料循环系统及方法
CN107185330A (zh) 一种多功能水洗式空气净化器
CN109731868A (zh) 一种罐体清洗系统及清洗方法
CN217453528U (zh) 湿式抛丸循环系统
CN109647094A (zh) 一种机械加工粉尘的水幕除尘装置
CN207127732U (zh) 一种磨削液集中处理系统
KR101746135B1 (ko) 마그네타이트를 이용한 수처리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수처리방법
CN110451671A (zh) 电泳涂装的自循环水处理装置
CN105344122B (zh) 一种在线除垢的卧式降膜蒸发器
CN105714297B (zh) 退锡液循环分离除锡泥系统
CN206417937U (zh) 一种水净化前处理设备
CN209383520U (zh) 湿式抛丸机的工作液循环净化设备及湿式抛丸机
JP2012041590A (ja) 処理槽における異物除去システム
CN209576101U (zh) 一种机械加工粉尘的水幕除尘装置
JP3055421U (ja) クーラント内の微細スラッジ除去装置
CN211420081U (zh) 一种可除去杂质和分离出水的冷凝液槽
CN203899741U (zh) 一种过滤水箱设备
CN212492118U (zh) 一种涉爆粉尘收集处理装置
CN106186414A (zh) 一种刮沫式污水处理设备
CN210559719U (zh) 电泳涂装的自循环水处理装置
CN208356405U (zh) 一种磁分型粉尘废气净化器
CN209531631U (zh) 一种罐体清洗装置
CN207958010U (zh) 一种高效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Building 1, No.1, Huazhu Road, Changkou Town, Fuy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Taien Zhida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1, No.1, Huazhu Road, Changkou Town, Fuy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Jing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