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43683U - 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43683U
CN217443683U CN202220702725.5U CN202220702725U CN217443683U CN 217443683 U CN217443683 U CN 217443683U CN 202220702725 U CN202220702725 U CN 202220702725U CN 217443683 U CN217443683 U CN 2174436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liquid crystal
crystal display
display panel
bend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0272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光亮
隋倩倩
王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0272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436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436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436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有:背板,包括有背板本体,第一折弯结构,形成在背板本体的顶侧边和左侧边、右侧边;第二折弯结构,形成在背板本体的地侧边处,在所述第二折弯结构上形成有:前壳支撑部,用以对前壳支撑;锁紧固定部,用以和锁紧部件配合对前壳进行锁紧固定;与液晶显示面板之间形成避让空间,用以避让液晶显示面板上的COFF排线。液晶显示面板,粘结固定在第一折弯结构和第二折弯结构上;光学模组,粘结固定在所述第一折弯结构和所述第二折弯结构上。通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显示设备采用中框和背板进行连接,导致整个显示设备组装要求高、配合复杂且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设备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的显示设备的模组结构如图1所示,基本由钣金的背板940,中框以及光学膜组960和必要的胶带950等组成,其中,中框有金属中框和注塑中框等类型,背板与液晶显示面板970之间一般通过中框作为连接件固定,中框的设计和线体组装,增加了操作难度、降低了线体的节拍以及物料的成本。
现有的显示设备的中框包括有:指上框、左框、右框、下框,主要由四种加工工艺成型:铝挤、冲压、挤塑和注塑。
铝挤、冲压主要针对铝,SECC,不锈钢等材质进行加工,该方案成本高,且需要通过弹片,卡扣或者胶带等与背板固定,对组装要求高,配合复杂。
挤塑、注塑主要针对ABS或者PC+ABS+GF10等材料进行加工,该方案对模具设计要求高,生产工艺要严格,同样存在装要求高,配合复杂,生产效率低下、制造成本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显示设备中存在采用中框和背板进行连接,带动中框部件导致整个显示设备组装要求高、配合复杂且制造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的显示设备,通过对背板结构进行优化,在背板上成型第一折弯结构和第二折弯结构,作为光学模组和液晶显示面板承载的平台,替代承载液晶显示面板的中框,使得液晶显示面板和光学模组直接装配粘结在背板上即可,省去天,地、左、右侧的中框,可实现生产工序的缩短、使得整个显示设备组装更加简单,节省了物料成本,降低了制造生产的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有:背板,所述背板包括有背板本体,
第一折弯结构,形成在背板本体的顶侧边和左侧边、右侧边;
第二折弯结构,形成在背板本体的地侧边处,在所述第二折弯结构上形成有:前壳支撑部,用以对前壳支撑;
锁紧固定部,用以和锁紧部件配合对前壳进行锁紧固定;
与液晶显示面板之间形成避让空间,用以避让液晶显示面板上的COFF排线。
液晶显示面板,粘结固定在第一折弯结构和第二折弯结构上;
光学模组,粘结固定在所述第一折弯结构和所述第二折弯结构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弯结构内形成有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光学膜片组件布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与所述容纳腔内侧壁粘结固定,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粘结固定在所述容纳腔的外侧壁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弯结构包括有从背板本体上弯折形成的第一弯折部,
第二弯折部,通过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弯折部连接,第二弯折部和第一弯折部相对设置且相互平行,在所述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形成有所述容纳腔;
其中,液晶显示面板粘结固定在第二弯折部上,光学模组粘结固定在第一弯折部上,液晶显示面板和光学模组粘结在第二弯折部和第一弯折部位置相对的侧面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折弯结构包括有从背板本体上弯折形成的第一地侧折弯部,所述第一地侧折弯部上粘结固定有光学模组;
以及从第一地侧折弯部上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地侧折弯部,在所述第二地侧折弯部上粘结有所述液晶显示面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前壳上设置有用以对液晶显示面板进行支撑限位的限位支撑部,所述限位支撑部从前壳上向垂直液晶显示面板方向延伸布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地侧折弯部和所述第二地侧折弯部通过地侧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地侧折弯部和所述第二地侧折弯部相互平行,所述光学模组和液晶显示面板粘结固定在所述第一地侧折弯部和所述第二地侧折弯部的同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壳支撑部为从所述第二地侧折弯部上向垂直前壳侧方向延伸设置的前壳支撑筋,所述前壳支撑筋抵靠在所述前壳的内侧壁上以支撑所述前壳。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地侧折弯部上形成有与所述前壳支撑部相反侧延伸布置的延伸筋,在所述延伸筋上设置有所述锁紧固定部,所述前壳上设置有锁紧孔,锁紧部件穿过所述锁紧孔旋拧固定在所述锁紧固定部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紧固定部和所述前壳支撑部设置有多个,沿所述背板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避让空间形成有多处,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上设置有所述COFF排线位置对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模组通过双面胶和所述第一折弯结构和所述第二折弯结构粘结固定,所述液晶显示面板通过双面胶与所述第一折弯结构和所述第二折弯结构粘结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实用新型提出的显示设备,对背板结构进行了优化改进,相应的在背板本体的顶侧、左右侧以及后侧上成型第一折弯结构和第二折弯结构,通过第一折弯结构和第二折弯结构来作为光学模组和液晶显示面板承载的平台,用以替代承载液晶显示面板和光学模组的中框结构,在固定时,将液晶显示面板和光学模组直接装配粘结在背板上即可,同时第二折弯结构处还设置前壳支撑部、前壳锁紧部以实现对前壳的锁紧支撑,使其完全替代地侧中框,总结构上省去了天,地、左、右侧的中框,使得整个显示设备组装更加简单,节省了物料,降低了制造生产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显示设备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背板处于COFF排线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背板上设置有前壳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C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背板上设置有锁紧固定部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D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8的E处局部放大图。
其中,背板本体-100;
第一折弯结构-200;容纳腔-210;第一弯折部-220;第二弯折部-230;连接部-240;
第二折弯结构-300;第一地侧折弯部-310;第二地侧折弯部-320;延伸筋-321;地侧连接部-330;
前壳支撑部-400;锁紧固定部-500;
避让空间-600;液晶显示面板-700;光学模组-800;
前壳-900;限位支撑部-910;双面胶-9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的实施例,包括有:背板100 ,显示设备还包括有液晶显示面板700,液晶显示面板700主要用于实现在液晶显示面板700和背板100之间设置有光学模组800,光学模组包括有反射片、导光板和光膜片等,在设置时,可将反射片、导光板和光膜片依次连接做成模组结构。
背板10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选用钣金件,其材质为不锈钢,以保证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
所述背板包括有背板本体100,
第一折弯结构200,形成在背板本体100的顶侧边和左侧边、右侧边;
即背板在设置时,设置成从背板本体100的顶侧边、左侧边和右侧边的位置处均向外延伸形成结构相同的第一折弯结构200,通过三个侧边位置处均设置的第一折弯结构200可用以和作为顶侧边、左侧边和右侧边位置处的液晶显示面板700和光学模组800的支撑贴附平台。
第二折弯结构300,形成在背板本体100的地侧边处,其为通过背板本体100从地侧边处向外延伸弯折形成。
第二折弯结构300可用以作为地侧边处的液晶显示面板700和光学模组800的支撑结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折弯结构300上还形成有:前壳支撑部400,用以对前壳900支撑;
锁紧固定部500,用以和锁紧部件配合对前壳900进行锁紧固定;
通过第二折弯结构300上的前壳支撑部400,可实现对前壳900的支撑固定,以防止前壳900晃动不稳;
同时,通过设置在其上方的锁紧固定部500还可以通过锁紧部件将其和前壳900进行锁紧固定,实现了其和前壳900之间的牢固连接。
为实现对液晶显示面板700上的COFF排线的避让,在第二折弯结构300与液晶显示面板700之间还形成有避让空间600,用以避让液晶显示面板700上的COFF排线,保证液晶显示面板700上的COFF排线正常连接到背板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COFF排线设置有多组,布置在液晶显示面板700的底部,沿液晶显示面板700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为实现对多组COFF排线的避让,在设置时,在第二折弯结构300和液晶显示面板700之间对应的形成多处避让空间600,以保证所有的COFF排线正常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为实现对前壳900较好的支撑作用,将所述前壳支撑部400设置多个,并且多个前壳支撑部400沿背板的长度方向呈一定的间距布置;
为实现对前壳900较好的锁紧固定作用,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壳900锁紧部也相应的设置多个,沿背板长度方向上呈一定间距布置。
现有显示设备,为实现对前壳900的支撑以及固定,会相应的在地侧的框上设置支撑凸起紧和锁紧螺钉,本实施例中的显示设备,通过在背板本体100的地侧边处做第二折弯结构300,并在第二折弯结构300上相应的形成前壳支撑部400和锁紧固定部500,以实现对前壳900的支撑以及锁紧固定的效果,代替了现有即中的地侧框,使得地侧框可完全被省略掉,减少了物料数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前壳支撑部400、前壳900锁紧部以及避让空间600在布置时,沿背板长度方向上依次循环进行布置,如在2个避让空间600之间可设置前壳支撑部400、前壳900锁紧部。
液晶显示面板700,粘结固定在第一折弯结构200和第二折弯结构300上;
光学模组800,粘结固定在所述第一折弯结构200和所述第二折弯结构300上。
本实施例中的显示设备,对背板结构进行了优化改进,相应的在背板本体100的顶侧、左侧、右侧上弯折形成有第一折弯结构200,在地侧处弯折或形成第二折弯结构300,通过第一折弯结构200和第二折弯结构300作为光学模组和液晶显示面板700粘结贴合承载的平台,在装配时,可将光学模组800和液晶显示面板700的四个侧边分别对应的贴合固定在第一折弯结构200和第二折弯结构300上即可,通过第一折弯结构200和第二折弯结构300的设置替代了承载液晶显示面板700和的中框结构,使得连接在背板和液晶显示面板700之间的上框、左框、右框、下框能够完全被省略掉,与采用中框连接的显示设备相比,整个显示设备的组装连接更加简单方便,并且省去了中框还相应的减少了所用物料的数量,有效的降低了生产制造的成本。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弯结构200内形成有具有开口的容纳腔210,所述光学膜片组件布置在所述容纳腔210内与所述容纳腔210内侧壁粘结固定,所述液晶显示面板700粘结固定在所述容纳腔210的外侧壁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弯结构200包括有从背板本体100上弯折形成的第一弯折部220,第一弯折部220为第一弯折板;
第二弯折部230,通过连接部240与所述第一弯折部220连接,第二弯折部230和第一弯折部220相对设置且相互平行,在所述第一弯折部220、第二弯折部230和所述连接部240之间形成有所述容纳腔210;
通过形成的容纳腔210可用以实现对一定厚度的光线模组进行容纳。
其中,液晶显示面板700粘结固定在第二弯折部230上,光学模组粘结固定在第一弯折部220上,液晶显示面板700和光学模组800粘结在第二弯折部230和第一弯折部220位置相对的侧面上。
第二弯折部230为第二弯折板,连接部240为连接板,其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弯折板和第二弯折板,且连接板垂直第一弯折板和第二弯折板设置。
光学模组800通过双面胶920粘结固定在第一弯折部220的内侧壁上,液晶显示面板700通过双面胶920粘结固定在第二弯折部230的外侧壁上。
粘结固定完成后的光学模组800和液晶显示面板700相互平行,以保证显示设备的光学性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折弯结构300包括有从背板本体100上弯折形成的第一地侧折弯部310,所述第一地侧折弯部310上粘结固定有光学模组800;
以及从第一地侧折弯部310上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地侧折弯部320,在所述第二地侧折弯部320上粘结有所述液晶显示面板70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地侧折弯部310和所述第二地侧折弯部320通过地侧连接部330连接,所述第一地侧折弯部310和所述第二地侧折弯部320相互平行,所述光学模组800和液晶显示面板700粘结固定在所述第一地侧折弯部310和所述第二地侧折弯部320的同侧。
第一地侧折弯部310为从背板本体100地侧延伸形成的第二地侧折弯板,第二地侧折弯部320为第二地侧折弯板,所述第一地侧折弯板和所述第二地侧折弯板之间连接有地侧连接板,地侧连接板呈一定倾斜角度向下倾斜布置,第二地侧折弯板则连接在所述地侧连接板上,为向下延伸布置。
第一地侧折弯板和第二地侧折弯板可提供光学模组800和液晶显示面板700的粘贴平面,使其可牢固的粘结固定在第二折弯结构300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前壳900上设置有用以对液晶显示面板700进行支撑限位的限位支撑部910,所述限位支撑部910从前壳900上向垂直液晶显示面板700方向延伸布置。
限位支撑部910为设置在前壳900上的限位支撑筋,其凸出所述前壳900设置,限位支撑筋垂直液晶显示面板700设置并位于液晶显示面板700下方,用以实现对液晶显示面板700的承载支撑作用。
在成型时,限位支撑部910和前壳900可直接一体成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壳支撑部400为从所述第二地侧折弯部320上向垂直前壳900侧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的前壳900支撑筋,所述前壳900支撑筋抵靠在所述前壳900的内侧壁上以支撑所述前壳90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地侧折弯部320上形成有与所述前壳支撑部400相反侧延伸布置的延伸筋321,在所述延伸筋321上设置有所述锁紧固定部500,所述前壳900上设置有锁紧孔,锁紧部件穿过所述锁紧孔旋拧固定在所述锁紧固定部500内。
锁紧固定部500为形成在所述延伸筋321上的锁紧螺纹孔,锁紧部件为锁紧螺钉,在连接时,锁紧螺钉穿过所述锁紧孔旋拧固定在所述锁紧螺纹孔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模组800通过双面胶920和所述第一折弯结构200和所述第二折弯结构300粘结固定,所述液晶显示面板700通过双面胶920与所述第一折弯结构200和所述第二折弯结构300粘结固定。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有:背板,所述背板包括有背板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第一折弯结构,形成在背板本体的顶侧边和左侧边、右侧边;
第二折弯结构,形成在背板本体的地侧边处,在所述第二折弯结构上形成有:前壳支撑部,用以对前壳支撑;
锁紧固定部,用以和锁紧部件配合对前壳进行锁紧固定;
与液晶显示面板之间形成避让空间,用以避让液晶显示面板上的COFF排线;
液晶显示面板,粘结固定在第一折弯结构和第二折弯结构上;
光学模组,粘结固定在所述第一折弯结构和所述第二折弯结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结构内形成有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光学模组布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与所述容纳腔内侧壁粘结固定,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粘结固定在所述容纳腔的外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结构包括有从背板本体上弯折形成的第一弯折部,
第二弯折部,通过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弯折部连接,第二弯折部和第一弯折部相对设置且相互平行,在所述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形成有所述容纳腔;
其中,液晶显示面板粘结固定在第二弯折部上,光学模组粘结固定在第一弯折部上,液晶显示面板和光学模组粘结在第二弯折部和第一弯折部位置相对的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弯结构包括有从背板本体上弯折形成的第一地侧折弯部,所述第一地侧折弯部上粘结固定有光学模组;
以及从第一地侧折弯部上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地侧折弯部,在所述第二地侧折弯部上粘结有所述液晶显示面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壳上设置有用以对液晶显示面板进行支撑限位的限位支撑部,所述限位支撑部从前壳上向垂直液晶显示面板方向延伸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侧折弯部和所述第二地侧折弯部通过地侧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地侧折弯部和所述第二地侧折弯部相互平行,所述光学模组和液晶显示面板粘结固定在所述第一地侧折弯部和所述第二地侧折弯部的同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支撑部为从所述第二地侧折弯部上向垂直前壳侧方向延伸设置的前壳支撑筋,所述前壳支撑筋抵靠在所述前壳的内侧壁上以支撑所述前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地侧折弯部上形成有与所述前壳支撑部相反侧延伸布置的延伸筋,在所述延伸筋上设置有所述锁紧固定部,所述前壳上设置有锁紧孔,锁紧部件穿过所述锁紧孔旋拧固定在所述锁紧固定部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固定部和所述前壳支撑部设置有多个,沿所述背板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避让空间形成有多处,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扇设置有所述COFF排线位置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模组通过双面胶和所述第一折弯结构和所述第二折弯结构粘结固定,所述液晶显示面板通过双面胶与所述第一折弯结构和所述第二折弯结构粘结固定。
CN202220702725.5U 2022-03-29 2022-03-29 显示设备 Active CN2174436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02725.5U CN217443683U (zh) 2022-03-29 2022-03-29 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02725.5U CN217443683U (zh) 2022-03-29 2022-03-29 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43683U true CN217443683U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16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02725.5U Active CN217443683U (zh) 2022-03-29 2022-03-29 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436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45190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JP2004077955A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20030067564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210722202U (zh) 显示装置
CN113625480A (zh) 显示装置
CN215494450U (zh) 显示装置
EP2042914A2 (en) Bezel attachment scheme for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US8432507B2 (en) Attachment frame for a display modul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14578603A (zh) 显示装置
CN217443683U (zh) 显示设备
CN113905195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12659246U (zh) 边框及显示屏
CN220271697U (zh) 一种显示设备
CN211061811U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0982985U (zh) Led液晶显示器
US20060185880A1 (en) Chassis base assembly and plasma display panel assembly including the same
CN113325631A (zh) 背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US866539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for fixing circuit board thereof
CN214307816U (zh) 冰箱门体及冰箱
CN105842895B (zh) 液晶显示设备中框及液晶显示设备
CN214098033U (zh) 显示装置
CN218630448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16052510U (zh) 显示装置
CN216930514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显示屏壳体
CN217484639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