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98033U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98033U
CN214098033U CN202120367033.5U CN202120367033U CN214098033U CN 214098033 U CN214098033 U CN 214098033U CN 202120367033 U CN202120367033 U CN 202120367033U CN 214098033 U CN214098033 U CN 2140980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phragm
back plate
membrane
sheet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6703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顶天
程宁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6703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980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980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980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板组件、光学膜片以及遮光片;光学膜片包括第一膜片以及第二膜片;第一膜片设置在背板组件的前侧;第二膜片贴合在第一膜片的前侧面;第二膜片上开设有贯通自身壁厚的缺口;遮光片一端贴合在第二膜片的缺口处,以粘贴第二膜片和第一膜片,另一端粘贴在背板组件上,从而通过遮光片能够将第二膜片和第一膜片连接并限位在背板组件上。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膜片挂耳和限位孔,本技术方案中缺口的开设简单,对精度的要求低,加工方便。且第二膜片和第一膜片的在背板组件上连接和遮光片的粘贴合并成一个工序,简化了装配步骤,从而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内部的显示组件一般包括显示模组和背光模组,其中,根据背光模组的入光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下式和侧入式。直下式的背光模组是把 LED光源做成密集的点阵,放置在屏幕的背后,直接照射屏幕,而侧入式指的是把LED光源放置在屏幕的侧面,通过导光板将光线导至屏幕,点亮整个屏幕的背面。目前显示装置产品的外观美观性、高画质呈现性的需求较高,外观纤薄、画质清晰的显示装置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直下式背光模组一般包括背板、以及设置于背板上的光学膜片。现有的大尺寸(50-65寸)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在背板的天侧和地侧均凸设有凸起,光学膜片在天侧和地侧上均需要膜片挂耳,膜片挂耳上开设相应的限位孔。在装配背光模组时,需要将光学膜片上的限位孔和相应的凸起相配合。由于背光模组的尺寸较大,因此对凸起以及限位孔的加工和装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且光学膜片的地侧的限位孔和相应的凸起装配后,需要在光学膜片和背板之间贴上麦拉片防尘和防透光,使得背光模组的装配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方便光学膜片和背板的加工和装配,提高生产的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板组件、光学膜片以及遮光片;光学膜片包括第一膜片以及第二膜片;所述第一膜片设置在所述背板组件的前侧;所述第二膜片贴合在所述第一膜片的前侧面;所述第二膜片上开设有贯通自身壁厚的缺口;遮光片一端贴合在所述第二膜片的缺口处,以粘贴所述第二膜片和所述第一膜片,另一端粘贴在所述背板组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扩散板,所述扩散板的后侧面贴合在所述背板组件上;所述第一膜片贴合在所述扩散板的前侧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板组件包括背板以及固定于所述背板内的反射片;所述反射片的外周缘的后侧面抵接在所述背板上;所述扩散板的后侧面贴合在所述反射片的外周缘的前侧面上或者贴合在所述背板上,并位于所述反射片的前方;所述遮光片粘贴在所述背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缺口位于所述第二膜片的底部,并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二膜片的底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光片向后弯折设置,所述遮光片前端粘贴在所述第二膜片和所述第一膜片的前侧面,所述遮光片的后端粘贴在所述背板的底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中框,所述中框的下部向上贴合于所述背板的底面,将所述遮光片的后端压紧在所述背板上,所述中框向着所述背板的内部突伸形成有突伸部,所述突伸部压合在所述遮光片的前端的前侧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突伸部向着所述背板的内部超出所述第二膜片的下边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膜片的前侧面向前超出所述背板的底端于与所述缺口相对应的位置,使得所述遮光片能够向后弯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板为上端和左右两端围合,且底端敞开的结构,所述反射片、所述扩散板、所述第一膜片以及所述第二膜片的下边缘均向下暴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板的上端设置有向前突伸的插舌,所述第一膜片以及所述第二膜片上对应开设有与所述插舌相适配的插孔。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膜片上开设有贯通自身壁厚的缺口;遮光片的一端贴合在第二膜片的缺口处,以粘贴第二膜片和第一膜片,另一端粘贴在背板组件上,从而通过遮光片能够将第二膜片和第一膜片连接并限位在背板组件上。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膜片挂耳和限位孔,本技术方案中缺口的开设简单,对精度的要求低,加工方便。且第二膜片和第一膜片的在背板组件上连接和遮光片的粘贴合并成一个工序,简化了装配步骤,从而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中框未示出。
图5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中框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背板组件;110、背板;111、插舌;120、反射片;200、光学膜片; 210、第一膜片;220、第二膜片;221、缺口;230、插孔;300、中框;310、突伸部;400、遮光片;500、扩散板。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直下式背光模组一般包括背板、以及设置于背板上的光学膜片。现有的大尺寸(50-65寸)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在背板的天侧和地侧均凸设有膜片挂耳,光学膜片在天侧和地侧上均需要开设相应的限位孔。在装配背光模组时,需要将光学膜片上的限位孔和相应的膜片挂耳相配合。由于背光模组的尺寸较大,因此对膜片挂耳以及限位孔的加工和装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且光学膜片的地侧的限位孔和相应的膜片挂耳装配后,需要在光学膜片和背板之间贴上麦拉片防尘和防透光,使得背光模组的装配复杂。
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以显示装置立放使用时的状态为参考,显示装置面向用户的方向为前方,背向用户的方向为后方,竖向方向为上下方向,朝向显示装置内部的方向为内。
图1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为直下式的入光方式。该显示装置包括背板组件100、固定于背板组件100上的光学膜片200、固定于背板组件100上的中框300、设置于背板组件和光学膜片之间的扩散板500、以及固定于中框300或背板组件100上的显示面板(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中,背板组件100包括背板110、固定在背板110内的反射片 120、以及固定于背板110上并伸入或位于反射片120前方的背光源(图中未示出)。光学膜片200固定在背板110上,并位于反射片120的前方;光学膜片200与反射片120之间具有间隔,背光源伸入或位于光学膜片200之间的间隔内。显示面板位于光学膜片200的前方,背光源上的光线透过光学膜片200后,在显示面板上显示图像信息。
图2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参阅图1至图3,背板110的前侧开口,形成有安装腔,用于容置反射片120、背光源以及其它的电子元器件。背板110的上端设置有限位结构,以用于限位和连接光学膜片200的上端。
本实施例中,背板110的上端设置有向前突伸的插舌111,而形成限位结构,插舌111伸入光学膜片200内,卡合光学膜片200,而将光学膜片200 的上端限位在背板11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背板110的左右两端靠近边缘的位置设置有插舌111。
本实施例中,背板110的上端和左右两端设置有向前突伸的翻边,翻边沿背板110的边缘方向延伸,而使得背板110为上端和左右两端围合,且底端敞开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背板110上部翻边的内侧面开设有限位槽,而形成限位结构,光学膜片200的外周缘向外突伸形成和限位槽相适配的凸出结构,而使得光学膜片200的上端限位在背板110的相应位置。
背板110对光学膜片200的上端和左右端的连接和限位,可以参考相关技术中的背板110对光学膜片200的固定,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4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中框未示出。
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中,反射片120固定于背板110内,反射片 120的外周缘向前设置,使得反射片120的外周缘向前超出反射片120的中部。反射片120的外周缘搭接于背板110上,使得反射片120的外周缘的后侧面抵接在背板110上。
再次参阅图1至图4,扩散板500设置于光学膜片200的后方,且位于背板组件100和光学膜片200之间。光学膜片200包括第一膜片210以及第二膜片220;扩散板500、第一膜片210以及第二膜片220在从后向前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扩散板500、第一膜片210以及第二膜片220均为片状结构。扩散板500的后侧面贴合在背板组件100前侧面上;第一膜片210贴合在扩散板500的前侧面,使得第一膜片210设置在背板组件100的前侧;第二膜片220贴合在第一膜片210的前侧面。
本实施例中,第一膜片210为棱镜片,第二膜片220为增光片。
本实施例中,扩散板500后侧面贴合在反射片120的外周缘的前侧面上,并位于反射片120的前方。在一些实施例中,扩散板500的后侧面直接贴合在背板110上,并位于反射片120的前方。
本实施例中,第一膜片210以及第二膜片220上对应开设有与背板110 上的插舌111相适配的插孔230。插孔230设置于第一膜片210以及第二膜片220的上端。
第二膜片220上开设有贯通自身壁厚的缺口221,缺口221对应第一膜片210设置,使得透过缺口221能够观察到第一膜片210。本实施例中,扩散板500、第一膜片210以及第二膜片220的外周缘相平齐。
本实施例中,缺口221位于第二膜片220的底部,并向下延伸至第二膜片220的底端。缺口221在第二膜片220的底部间隔设置有多个。
本实施例中,缺口221在第二膜片220的底端间隔设置为两个,在一些实施例中,缺口221在第二膜片220的底端间隔设置为两个以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膜片220的左右端开设有缺口221。
参阅图1和图4,显示装置还包括遮光片400,该遮光片400用于连接光学膜片200和背板110。遮光片400具有柔性和粘性,遮光片400一端贴合在第二膜片220的缺口221处,以粘贴第二膜片220和第一膜片210,限位第二膜片220和第一膜片210的相对位置;遮光片400的另一端粘贴在背板组件100上。本实施例中,遮光片400为麦拉片。
本实施例中,遮光片400向后弯折设置,遮光片400前端粘贴在第二膜片220和第一膜片210的前侧面,遮光片400的后端粘贴在背板110的底面上。
通过遮光片400在缺口221处的设置,限定第二膜片220和第一膜片210 的相对位置,并通过遮光片400将第二膜片220和第一膜片210连接并限位于背板110的相应位置上,使得第二膜片220和第一膜片210在相应位置处不需要开设限位孔,从而有效的避免光学膜片200的透光。
本实施例中,由于背板110的底端敞开,反射片120、扩散板500第一膜片210以及第二膜片220的下边缘均向下暴露,使得第二膜片220的前侧面向前超出背板110的底端,从而保证遮光片400的向后弯折。
在一些实施例中,背板110的下端封闭,背板110下端的前侧面位于第二膜片220的前侧面的后方,以保持遮光片400的向后弯折。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背板110的下端封闭,背板110下端的前侧面向前超出第二膜片220的前侧面,背板110的底端的前侧面对应第二膜片220上的缺口221开设有避让孔,使得第二膜片220的前侧面向前超出背板110的底端于与缺口221相对应的位置,遮光片400穿过避让孔而连接在背板110 的底面上。
图5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中框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再次参阅图1至图5,中框300的下部向上贴合于背板110的底面,将遮光片400的后端压紧在背板110上,中框300向着背板110的内部突伸形成有突伸部310,突伸部310压合在遮光片400的前端的前侧面上。中框300 的对遮光片400的压合保证遮光片400在第二膜片220和背板110上的压紧,能够有效的避免遮光片400的松动,保持遮光片400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中框300包括沿背板110的上边缘和左右边缘延伸的天侧边框以及沿背板110的下侧边缘延伸的地侧边框,天侧边框压合于第二膜片 220的上侧以及左右侧边缘的前表面,地侧边框压合于第二膜片220的下边缘的前方。
本实施例中,在安装背板组件100和光学膜片200时,将反射片120安装固定在背板110上;将扩散板500放置于反射片120的前侧面,然后通过第一膜片210上的插孔230和背板110上端的插舌111配合,将第一膜片210 限位于背板110上;通过第二膜片220上的插孔230和背板110上端的插舌 111配合,将第二膜片220限位于背板110和第一膜片210上;将遮光片400 的一端贴合在第二膜片220的缺口221处,以粘贴第二膜片220和第一膜片 210,遮光片400的另一端粘贴在背板110的底面上。然后、将中框300安装在背板110上,使得中框300贴合在背板110的底面和第二膜片220的前侧面,以压紧遮光片400。遮光片400和中框300的安装在同一个工位上进行,遮光片400和中框300的安装简单方便,能够达到减少安装工序,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膜片220上开设有贯通自身壁厚的缺口221;遮光片400的一端贴合在第二膜片220的缺口221处,以粘贴第二膜片220和第一膜片210,另一端粘贴在背板组件100上,从而通过遮光片400能够将第二膜片220和第一膜片210连接并限位在背板组件100上。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膜片挂耳和限位孔,本技术方案中缺口221的开设简单,对精度的要求低,加工方便。且第二膜片220和第一膜片210的在背板组件100上连接和遮光片400的粘贴合并成一个工序,简化了装配步骤,从而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组件;
光学膜片,其包括第一膜片以及第二膜片;所述第一膜片设置在所述背板组件的前侧;所述第二膜片贴合在所述第一膜片的前侧面;所述第二膜片上开设有贯通自身壁厚的缺口;
遮光片,其一端贴合在所述第二膜片的缺口处,以粘贴所述第二膜片和所述第一膜片,另一端粘贴在所述背板组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扩散板,所述扩散板的后侧面贴合在所述背板组件上;所述第一膜片贴合在所述扩散板的前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组件包括背板以及固定于所述背板内的反射片;所述反射片的外周缘的后侧面抵接在所述背板上;所述扩散板的后侧面贴合在所述反射片的外周缘的前侧面上或者贴合在所述背板上,并位于所述反射片的前方;所述遮光片粘贴在所述背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位于所述第二膜片的底部,并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二膜片的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片向后弯折设置,所述遮光片前端粘贴在所述第二膜片和所述第一膜片的前侧面,所述遮光片的后端粘贴在所述背板的底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中框,所述中框的下部向上贴合于所述背板的底面,将所述遮光片的后端压紧在所述背板上,所述中框向着所述背板的内部突伸形成有突伸部,所述突伸部压合在所述遮光片的前端的前侧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伸部向着所述背板的内部超出所述第二膜片的下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膜片的前侧面向前超出所述背板的底端于与所述缺口相对应的位置,使得所述遮光片能够向后弯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为上端和左右两端围合,且底端敞开的结构,所述反射片、所述扩散板、所述第一膜片以及所述第二膜片的下边缘均向下暴露。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上端设置有向前突伸的插舌,所述第一膜片以及所述第二膜片上对应开设有与所述插舌相适配的插孔。
CN202120367033.5U 2021-02-09 2021-02-09 显示装置 Active CN2140980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7033.5U CN214098033U (zh) 2021-02-09 2021-02-09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7033.5U CN214098033U (zh) 2021-02-09 2021-02-09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98033U true CN214098033U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40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67033.5U Active CN214098033U (zh) 2021-02-09 2021-02-09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980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89227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7764335B2 (en) Liquid crystal module
CN109445190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KR100616788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110149191A1 (en) Backlight Module with Film Positioning Function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13625480A (zh) 显示装置
CN214335406U (zh) 显示装置
CN215494450U (zh) 显示装置
CN211149136U (zh)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EP2752705B1 (en) Display device
CN214098033U (zh) 显示装置
CN210982985U (zh) Led液晶显示器
CN215494451U (zh) 显示装置
US20060185880A1 (en) Chassis base assembly and plasma display panel assembly including the same
CN217086054U (zh) 显示装置
CN111142285A (zh)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模组的组装方法
CN216210355U (zh) 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及其光源模组定位结构
CN211905923U (zh) 显示装置
US9651824B2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CN210156024U (zh) 背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12068352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
CN215813428U (zh) 新型膜片固定结构
CN218630448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16647721U (zh) 悬浮屏模组
CN211293533U (zh) 一种光散射组件安装稳定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