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39441U - 建筑物 - Google Patents

建筑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39441U
CN217439441U CN202220593681.7U CN202220593681U CN217439441U CN 217439441 U CN217439441 U CN 217439441U CN 202220593681 U CN202220593681 U CN 202220593681U CN 217439441 U CN217439441 U CN 2174394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receiving surface
bearing plate
smoke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9368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启定
巫智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Tuoyu Industrial Co ltd
Lianzhi Zhejia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Tuoyu Industrial Co ltd
Lianzhi Zheji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Tuoyu Industrial Co ltd, Lianzhi Zhejia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Tuoyu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9368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394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394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394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以现有烟道存在安装工序多、安装耗时长、安装人力成本高的问题。建筑物包括至少两个烟管单元,每个烟管单元包括楼板、承重板和烟管,所述楼板上设有预留通道,相邻烟管单元的烟管层叠设置,两根层叠设置的烟管插入一个预留通道,所述楼板上设有楼板承接面,所述烟管上设有烟管承接面,所述承重板插入所述预留通道并与所述楼板承接面以及所述烟管承接面相抵;其中,所述楼板承接面与竖直面不平行,和/或所述烟管承接面与竖直面不平行。

Description

建筑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
背景技术
现有的建筑物包括墙体、楼板和烟道,楼板安装于墙体,楼板上设有预留通道,烟道插入预留通道后,烟道与楼板之间存在填充间隙,将混凝土填充至填充间隙,以实现烟道与楼板连为一体。
由于填充间隙上下贯通,因此,填充间隙在填充混凝土之前,需要堵住填充间隙的下开口。
烟道与楼板连为一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支撑杆推动承重板抵接楼板的下表面,以实现承重板封堵填充间隙的下开口;
步骤二,将混凝土填充至填充间隙内;
步骤三,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支撑杆;
步骤四,待承重板失去支撑杆的支撑力后,施加作用力于承重板,以使承重板与凝固后的混凝土分离。
根据以上“烟道与楼板连为一体”的步骤可以看出,现有“烟道与楼板连为一体”存在工序多、耗时长、人力成本高、承重板拆除困难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建筑物。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建筑物包括至少两个烟管单元,每个烟管单元包括楼板、承重板和烟管,所述楼板上设有预留通道,相邻烟管单元的烟管层叠设置,两根层叠设置的烟管插入一个预留通道,所述楼板上设有楼板承接面,所述烟管上设有烟管承接面,所述承重板插入所述预留通道并与所述楼板承接面以及所述烟管承接面相抵;
其中,所述楼板承接面与竖直面不平行,和/或所述烟管承接面与竖直面不平行。
进一步的,当所述楼板承接面与竖直面不平行时,所述楼板承接面与水平面平行,或所述楼板承接面从上到下朝烟管方向倾斜;当所述烟管承接面与竖直面不平行时,所述烟管承接面与水平面平行,或所述烟管承接面从上到下朝所述楼板位于所述预留通道的壁方向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预留通道的壁上设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从上到下朝所述烟管方向倾斜,所述楼板承接面包括所述倾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楼板承接面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用于支撑烟管的支撑杆。当位于上方的烟管叠放于位于下方的烟管上方时,两根烟管之间夹持有支撑杆,支撑杆设于楼板。支撑杆用于支撑位于上方的烟管,由于支撑杆用于支撑位于上方的烟管,因此,当支撑杆设于楼板时,上方的烟管可以先安装,接着,再安装位于下方的烟管。
进一步的,所述楼板的顶壁与所述预留通道的壁衔接,所述楼板承接面包括所述楼板的顶壁。
进一步的,当所述楼板承接面包括所述倾斜面时,所述承重板抵接所述倾斜面;当所述楼板承接面包括所述楼板的顶壁时,所述承重板抵接顶壁;当所述楼板承接面包括所述倾斜面和所述楼板的顶壁时,所述承重板抵接所述倾斜面以及所述楼板的顶壁。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板抵接所述烟管的侧壁,和/或所述承重板抵接所述烟管的顶壁。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板侧壁上设有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与所述第二配合面不平行,所述第一配合面抵接所述烟管承接面,所述第二配合面抵接所述楼板承接面,当所述第一配合面抵接所述烟管承接面,并且所述第二配合面抵接楼板承接面时,承重板的顶壁与水平面不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板包括板体和第一挂钩,所述板体与所述楼板承接面抵接以及所述烟管承接面抵接,所述第一挂钩与所述楼板承接面抵接;或,所述承重板包括板体和第二挂钩,所述板体与所述楼板承接面抵接以及所述烟管承接面抵接,所述第二挂钩与所述烟管承接面抵接;或,所述承重板包括板体、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所述板体与所述楼板承接面抵接以及所述烟管承接面抵接,所述第一挂钩与所述楼板承接面抵接,所述第二挂钩与所述烟管承接面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板包括至少两块拼接板,相邻拼接板衔接,每块拼接板插入所述预留通道并与所述楼板承接面以及所述烟管承接面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楼板上设有台阶,所述台阶包括侧台阶面和下台阶面,所述侧台阶面与所述预留通道的壁通过所述下台阶面衔接,所述楼板承接面为所述下台阶面。
相邻两根烟管在建筑物上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楼板上开设预留通道,预留通道的横截面>烟管的横截面;
步骤二,楼板上设置楼板承接面,烟管上设置烟管承接面,楼板承接面与竖直面不平行,和/或烟管承接面与竖直面不平行;
步骤三,相邻烟管中位于下方的烟管至少部分插入一块楼板的预留通道内;
步骤四,承重板插入步骤三的预留通道内,在承重板插入步骤三的预留通道后,楼板承接面和烟管承接面分别支撑该承重板以阻止承重板相对水平面发生翻转;
步骤五,相邻烟管中位于上方的烟管插入步骤四的预留通道内,并且,相邻烟管中位于上方的烟管叠放于相邻烟管中位于下方的烟管上方;
步骤六,将填充剂填充至预留通道内,在填充剂硬化后,相邻两根烟管均与楼板连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楼板承接面支撑承重板,因此,当楼板承接面与竖直面不平行时,楼板承接面朝上设置。由于烟管承接面支撑承重板,因此,当烟管承接面与竖直面不平行时,烟管承接面朝上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当楼板承接面朝上设置时,将填充剂放置于承重板顶壁,以实现填充剂的重力施加于承重板。在填充剂施加重力于承重板顶壁后,承重板在填充剂的重力作用下施加作用力于楼板承接面,由于楼板承接面朝上设置,因此,楼板承接面能够支撑承重板。
本实用新型中,当烟管承接面朝上设置时,将填充剂放置于承重板顶壁,以实现填充剂的重力施加于承重板。在填充剂施加重力于承重板顶壁后,承重板在填充剂的重力作用下施加作用力于楼板承接面,由于烟管承接面朝上设置,因此,烟管承接面能够支撑承重板。
本实用新型中,楼板承接面与竖直面不平行,烟管承接面与承重板面接触,并且楼板承接面与烟管承接面不平行。此结构能实现楼板承接面和烟管承接面分别支撑该承重板以阻止承重板相对水平面发生翻转。
同理,烟管承接面与竖直面不平行,楼板承接面与承重板面接触,并且楼板承接面与烟管承接面不平行。此结构能实现楼板承接面和烟管承接面分别支撑该承重板以阻止承重板相对水平面发生翻转。
当然,楼板承接面与竖直面不平行,烟管承接面与竖直面不平行。此结构也能实现楼板承接面和烟管承接面分别支撑该承重板以阻止承重板相对水平面发生翻转。
本实用新型中,在承重板插入步骤三的预留通道后,楼板承接面和烟管承接面分别支撑该承重板以阻止承重板相对水平面发生翻转。当楼板承接面和烟管承接面分别支撑该承重板以阻止承重板相对水平面发生翻转时,填充剂施加于承重板的作用力方向、作用力大小发生合理范围内的改变(“填充剂施加于承重板的作用力方向、作用力大小发生合理范围内的改变”的意思是:填充剂的重力无法导致承重板发生断裂)将无法驱使承重板相对水平面的翻转。如此设计,当确保承重板能够承受填充剂的重量时,承重板能够持续稳定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中,将填充剂填充至预留通道内,在填充剂硬化后,相邻两根烟管均与楼板连为一体。此时,承重板也被保留在预留通道内。如此设计,在确保承重板可靠工作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步骤一、步骤三和步骤四,其中,现有技术中的步骤一为支撑杆推动承重板抵接楼板的下表面以实现承重板封堵填充间隙的下开口,现有技术中的步骤三为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支撑杆,现有技术中的步骤三四为施加作用力于承重板以使承重板与凝固后的混凝土分离。
当本实用新型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步骤一、步骤三和步骤四时,“烟管与楼板连为一体”存在工序少、耗时短、人力成本低、承重板无需拆除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部分建筑物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模板的第一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部分建筑物的第二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部分建筑物的第三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部分建筑物的第四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模板的第二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模板和楼板的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楼板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部分的第五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部分的第六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图12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部分的第七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和图2,相邻两根烟管在建筑物上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楼板11上开设预留通道111,预留通道111的横截面>烟管12的横截面,其中,预留通道111的截面积为预留通道111在水平方向上的面积尺寸,烟管12的横截面为烟管12在水平方向上的面积尺寸;
步骤二,楼板11上设置楼板承接面112,烟管12上设置烟管承接面121,楼板承接面112与竖直面不平行,和/或烟管承接面121与竖直面不平行;
步骤三,相邻烟管12中位于下方的烟管12至少部分插入一块楼板11的预留通道111内;
步骤四,承重板13插入步骤三的预留通道111内,在承重板13插入步骤三的预留通道111后,楼板承接面112和烟管承接面121分别支撑该承重板13以阻止承重板13相对水平面发生翻转;
步骤五,相邻烟管12中位于上方的烟管12插入步骤四的预留通道111内,并且,相邻烟管12中位于上方的烟管12叠放于相邻烟管12中位于下方的烟管12上方;
步骤六,将填充剂(未标记)填充至预留通道111内,在填充剂硬化后,相邻两根烟管12均与楼板11连为一体。
需要说明的是,“楼板承接面112与竖直面不平行,和/或烟管承接面121与竖直面不平行”包含三种意思:1、楼板承接面112与竖直面不平行,烟管承接面121与竖直面平行,如图1和图2所示;2、楼板承接面112与竖直面平行,烟管承接面121与竖直面不平行;3、楼板承接面112与竖直面不平行,烟管承接面121与竖直面不平行。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填充剂用于将烟管12与楼板11连为一体,优选的填充剂包括并不限于混凝土、水泥,当然,所述填充剂也可以是其它胶凝材料。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楼板承接面112支撑承重板13,因此,当楼板承接面112与竖直面不平行时,楼板承接面112朝上设置。由于烟管承接面121支撑承重板13,因此,当烟管承接面121与竖直面不平行时,烟管承接面121朝上设置。
参见图1和图2,当楼板承接面112朝上设置时,将填充剂放置于承重板13顶壁133,以实现填充剂的重力施加于承重板13。在填充剂施加重力于承重板13顶壁133后,承重板13在填充剂的重力作用下施加作用力于楼板承接面131,由于楼板承接面131朝上设置,因此,楼板承接面131能够支撑承重板13。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当烟管承接面朝上设置时,将填充剂放置于承重板顶壁,以实现填充剂的重力施加于承重板。在填充剂施加重力于承重板顶壁后,承重板在填充剂的重力作用下施加作用力于楼板承接面,由于烟管承接面朝上设置,因此,烟管承接面能够支撑承重板。
从图2可以看出,当楼板承接面131朝上设置以支撑承重板13时,烟管承接面121与竖直面平行,以实现支撑承重板13。
本实用新型中,楼板承接面112与竖直面不平行,烟管承接面121与承重板13面接触,并且楼板承接面112与烟管承接面121不平行。此结构能实现楼板承接面112和烟管承接面121分别支撑该承重板13以阻止承重板13相对水平面发生翻转。
同理,烟管承接面121与竖直面不平行,楼板承接面112与承重板13面接触,并且楼板承接面112与烟管承接面121不平行。此结构能实现楼板承接面112和烟管承接面121分别支撑该承重板13以阻止承重板13相对水平面发生翻转。
当然,楼板承接面112与竖直面不平行,烟管承接面121与竖直面不平行。此结构也能实现楼板承接面112和烟管承接面121分别支撑该承重板13以阻止承重板13相对水平面发生翻转。
本实用新型中,在承重板13插入步骤三的预留通道111后,楼板承接面112和烟管承接面121分别支撑该承重板13以阻止承重板13相对水平面发生翻转。当楼板承接面112和烟管承接面121分别支撑该承重板13以阻止承重板13相对水平面发生翻转时,填充剂施加于承重板13的作用力方向、作用力大小发生合理范围内的改变(“填充剂施加于承重板13的作用力方向、作用力大小发生合理范围内的改变”的意思是:填充剂的重力无法导致承重板13发生断裂)将无法驱使承重板13相对水平面的翻转。如此设计,当确保承重板13能够承受填充剂的重量时,承重板13能够持续稳定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中,将填充剂填充至预留通道111内,在填充剂硬化后,相邻两根烟管12均与楼板11连为一体。此时,承重板13也被保留在预留通道111内。如此设计,在确保承重板13可靠工作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步骤一、步骤三和步骤四,其中,现有技术中的步骤一为支撑杆推动承重板抵接楼板的下表面以实现承重板封堵填充间隙的下开口,现有技术中的步骤三为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支撑杆,现有技术中的步骤三四为施加作用力于承重板以使承重板与凝固后的混凝土分离。
当本实用新型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步骤一、步骤三和步骤四时,“烟管12与楼板11连为一体”存在工序少、耗时短、人力成本低、承重板无需拆除的优点。
此外,将承重板13保留在预留通道111内,承重板13还起到支撑填充剂、保护填充剂、封闭预留通道111下开口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当楼板承接面112与竖直面不平行时,楼板承接面112与水平面平行,或楼板承接面112从上到下朝烟管12方向倾斜;当烟管承接面12与竖直面不平行时,烟管承接面12与水平面平行,或烟管承接面12从上到下朝楼板11位于预留通道112的内壁方向倾斜。
参见图1和图3,楼板11由浇筑至模板10内的混凝土硬化后脱模形成,模板10包括底板100和预埋件200,其中,底板100与楼板11的底壁重合,预埋件200的周侧外表面与预埋通道111的壁重合,底板100上设有预留孔(未标记),预埋件200包括从上到下朝预留孔方向倾斜的侧板2001,至少部分侧板2001设于底板100的上方,楼板承接面112由贴合于侧板2001的混凝土硬化后脱模形成。
当楼板承接面112在楼板11上直接成形,可有效省去后续在楼板11上开设楼板承接面112这一步骤,以实现减少楼板承接面112的开设成本。
优选的,预埋件200可拆地设于底板100,以实现预埋件200和底板100可以重复利用。
对于现有建筑物,楼板承接面112由楼板11切割后形成。如此设计,可以对现有的楼板11进行改造,以实现简化“烟管12与楼板11连为一体”的步骤。
参见图2,承重板13侧壁上设有第一配合面132和第二配合面131,第一配合面132与第二配合面131不平行,第一配合面132抵接位于下方烟管12的烟管承接面121,第二配合面131抵接楼板承接面112,当第一配合面132抵接位于下方烟管12的烟管承接面121,并且第二配合面131抵接楼板承接面112时,承重板13的顶壁133与水平面不垂直。
当第一配合面132与第二配合面131不平行时,烟管承接面121与楼板承接面112不平行,以实现烟管承接面121与楼板承接面112之间形成不等于0°的夹角。如此设计,承重板13将无法沿烟管承接面121以及楼板承接面112滑动。
此外,第一配合面132抵接位于下方烟管12的烟管承接面121,第二配合面131抵接楼板承接面112,通过烟管承接面121和楼板承接面112分别与承重板13的面接触,以实现提高承重板13相对烟管12滑动的阻力、提高承重板13相对楼板11滑动的阻力。
本实施例的步骤五中,当位于上方的烟管12叠放于位于下方的烟管12上方时,位于上方的烟管12与位于下方的烟管12之间填充有填充剂,以实现增加相邻烟管12之间的连接强度。
参见图1和图2,建筑物包括至少两个烟管单元1,每个烟管单元1包括楼板11、承重板13和烟管12,楼板11上设有预留通道111,预留通道111的横截面>烟管12的横截面,相邻烟管单元1的烟管12层叠设置,两根层叠设置的烟管12插入一个预留通道111,所述楼板上设有楼板承接面,所述烟管上设有烟管承接面,所述承重板插入所述预留通道并与所述楼板承接面以及所述烟管承接面相抵;
其中,所述楼板承接面与竖直面不平行,和/或所述烟管承接面与竖直面不平行。
当两根层叠设置的烟管12插入一个预留通道111时,两根层叠设置的烟管12的衔接处位于承重板13上方。此结构可有效确保填充剂密封两根层叠设置的烟管12的衔接处。
步骤五中,当位于上方的烟管12叠放于位于下方的烟管12上方时,两根烟管之间夹持有支撑杆3,支撑杆3设于楼板11。支撑杆3用于支撑位于上方的烟管12,由于支撑杆3用于支撑位于上方的烟管12,因此,当支撑杆3设于楼板11时,上方的烟管12可以先安装,接着,再安装位于下方的烟管12。
本实施例中,楼板11上设有安装槽1121,支撑杆3放置于安装槽1121内。
本实施例中,楼板承接面112具有多种设置方法:1、预留通道111的壁上设有倾斜面,倾斜面从上到下朝烟管12方向倾斜,楼板承接面112为所述倾斜面;2、楼板11上设有台阶,台阶包括侧台阶面和下台阶面,侧台阶面与预留通道111的壁通过下台阶面衔接,楼板承接面112为下台阶面;3、楼板11的顶壁与预留通道111的壁衔接,楼板承接面112为楼板11的顶壁;4、楼板11的顶壁与预留通道111的壁衔接,预留通道111的壁上设有倾斜面,倾斜面从上到下朝烟管12方向倾斜,楼板承接面112包括楼板11的顶壁和倾斜面。
本实用新型中,当楼板承接面112与竖直面不平行时,楼板承接面112与水平面平行,或楼板承接面112从上到下朝烟管12方向倾斜;当烟管承接面121与竖直面不平行时,烟管承接面121与水平面平行,或烟管承接面121从上到下朝楼板11位于预留通道111的壁方向倾斜。
本实施例中,楼板承接面112有以下四种优选方案:1、预留通道111的壁上设有倾斜面,倾斜面从上到下朝烟管12方向倾斜,所述楼板承接面112包括所述倾斜面,当楼板承接面112包括倾斜面时,承重板13抵接倾斜面,此方案,预留通道111通过倾斜面增加与承重板13之间的接触面积;2、楼板11的顶壁与预留通道111的壁衔接,楼板承接面112包括楼板11的顶壁,当楼板承接面112包括楼板11的顶壁时,承重板13抵接顶壁,此方案,利用楼板11现有的结构,以实现增加承重板13与楼板11的连接强度;3、预留通道111的壁上设有倾斜面,倾斜面从上到下朝烟管12方向倾斜,楼板11的顶壁与预留通道111的壁衔接,楼板承接面112包括楼板11的顶壁和倾斜面,从图4可以看出,当楼板承接面112包括倾斜面和楼板11的顶壁时,承重板13抵接倾斜面以及楼板11的顶壁;4、楼板11上设有台阶,台阶包括侧台阶面和下台阶面,侧台阶面与预留通道111的壁通过下台阶面衔接,楼板承接面112为所述下台阶面。
参见图4,当承重板13抵接倾斜面以及楼板11的顶壁时,承重板13包括板体3、第一挂钩4和第二挂钩5,板体3与楼板承接面112(所述楼板承接面112为倾斜面)抵接以及烟管承接面121(所述烟管承接面121为烟管12的侧壁)抵接,第一挂钩4与楼板承接面112(所述楼板承接面112为楼板11的顶壁)抵接,第二挂钩5与烟管承接面121(所述烟管承接面121为烟管12的顶壁)抵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承重板包括板体和第一挂钩,板体与楼板承接面抵接以及烟管承接面抵接,第一挂钩与楼板承接面抵接;或,承重板包括板体和第二挂钩,板体与楼板承接面抵接以及烟管承接面抵接,第二挂钩与烟管承接面抵接。
优选的,第一挂钩4和第二挂钩5一体成形。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挂钩4和第二挂钩5独立设置。
从图4可以看出,承重板13抵接烟管12的侧壁,承重板13抵接烟管12的顶壁;从图1可以看出,承重板13抵接烟管12的侧壁。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承重板抵接烟管的顶壁。
当承重板13抵接烟管12的侧壁时,烟管承接面121可以与水平面平行。从图5可以看出,烟管12包括支撑件120,支撑件120上设有烟管承接面121,烟管承接面121朝上设置,并且烟管承接面121与水平面平行。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承重板13一体成型,承重板13侧壁上设有第一配合面132和第二配合面131,第一配合面132与第二配合面131不平行,第一配合132面抵接烟管承接面121,第二配合面131抵接楼板承接面112,当第一配合面132抵接烟管承接面121,并且第二配合面131抵接楼板承接面112时,承重板13的顶壁133与水平面不垂直。
优选的,当第一配合面132抵接位于下方的烟管12侧壁,并且第二配合面131抵接倾斜段时,承重板13的顶壁133与水平面平行。
优选的,所述承重板13包括至少两块拼接板,相邻拼接板衔接,每块拼接板插入预留通道111并与楼板承接面112以及烟管承接面121相抵。从图6可以看出,承重板13包括第一拼接板1301和第二拼接板1302,第一拼接板1301与第二拼接板1302衔接,第一拼接板1301插入预留通道111并与楼板承接面112以及烟管承接面121相抵,第二拼接板1302插入预留通道111并与楼板承接面112以及烟管承接面121相抵。
从图1可以看出,当相邻烟管12首尾衔接时,相邻烟管12的衔接处与倾斜段对应,并且相邻烟管12中位于下方烟管12与倾斜段之间夹持有承重板13,烟管12的侧壁、承重板13和倾斜段围成用于收容填充剂的第三填充槽(未标记)。
本实施例中,相邻两根烟管在建筑物上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楼板11上开设预留通道111(预留通道111也可以称为预留孔洞),可以是通过楼板现浇预埋方式获得,也可以通过楼板切割获得,如图7、图8和图9所示。
作为优选,通过预埋孔模预埋件200,拆除后获得预留通道111。
进一的,所获得预留通道111呈上宽下窄的斜口状,相邻的楼板承接面112各有一个向上开放的安装槽1121。
步骤二,将相邻烟管12(烟管12也可以称为排气道)中下方的烟管置于预留通道111中间。
步骤三,将承重板13(所述承重板13也可以称为吊模件)置于预留通道111和烟管12之间,如图10所示。
作为优选,承重板13为一体成型,其截面形状与预留通道111和烟管12外廓之间所留的空隙截面相匹配。
进一步的,承重板13既挤压初步稳固了烟管12,也封堵了预留通道111与烟管12外廓间的空隙。
步骤四,在烟管12待对接的截面处、以及烟管12外廓贴近预留通道111的缝隙处涂抹胶泥,再放置相邻烟管的上方烟管12进行对接。
进一步的,可在安装槽1121置入支撑杆3,支撑杆3优选承托钢筋,再放置相邻烟管的上方烟管12进行对接,此时上方烟管12的载荷从下方烟管转移到承托钢筋和楼板11承担,如图10和图11所示。
步骤五,在承重板13上浇注填充剂。
优选的,填充剂选用C20细石混凝土,浇注并填塞密实,将烟管12对接处填埋,直至与楼板11齐平。
步骤六,填充剂硬化后,相邻的两根烟管12对接处、承重板13、承托钢筋114、预留通道111与楼板11连结为一体,如图12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建筑物,包括至少两个烟管单元,每个烟管单元包括楼板、承重板和烟管,所述楼板上设有预留通道,相邻烟管单元的烟管层叠设置,两根层叠设置的烟管插入一个预留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上设有楼板承接面,所述烟管上设有烟管承接面,所述承重板插入所述预留通道并与所述楼板承接面以及所述烟管承接面相抵;
其中,所述楼板承接面与竖直面不平行,和/或所述烟管承接面与竖直面不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楼板承接面与竖直面不平行时,所述楼板承接面与水平面平行,或所述楼板承接面从上到下朝烟管方向倾斜;当所述烟管承接面与竖直面不平行时,所述烟管承接面与水平面平行,或所述烟管承接面从上到下朝所述楼板位于所述预留通道的壁方向倾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通道的壁上设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从上到下朝所述烟管方向倾斜,所述楼板承接面包括所述倾斜面;
所述楼板承接面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用于支撑烟管的支撑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的顶壁与所述预留通道的壁衔接,所述楼板承接面包括所述楼板的顶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楼板承接面包括所述倾斜面时,所述承重板抵接所述倾斜面;当所述楼板承接面包括所述楼板的顶壁时,所述承重板抵接顶壁;当所述楼板承接面包括所述倾斜面和所述楼板的顶壁时,所述承重板抵接所述倾斜面以及所述楼板的顶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抵接所述烟管的侧壁,和/或所述承重板抵接所述烟管的顶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侧壁上设有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与所述第二配合面不平行,所述第一配合面抵接所述烟管承接面,所述第二配合面抵接所述楼板承接面,当所述第一配合面抵接所述烟管承接面,并且所述第二配合面抵接楼板承接面时,承重板的顶壁与水平面不垂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包括板体和第一挂钩,所述板体与所述楼板承接面抵接以及所述烟管承接面抵接,所述第一挂钩与所述楼板承接面抵接;或,所述承重板包括板体和第二挂钩,所述板体与所述楼板承接面抵接以及所述烟管承接面抵接,所述第二挂钩与所述烟管承接面抵接;或,所述承重板包括板体、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所述板体与所述楼板承接面抵接以及所述烟管承接面抵接,所述第一挂钩与所述楼板承接面抵接,所述第二挂钩与所述烟管承接面抵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包括至少两块拼接板,相邻拼接板衔接,每块拼接板插入所述预留通道并与所述楼板承接面以及所述烟管承接面相抵。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上设有台阶,所述台阶包括侧台阶面和下台阶面,所述侧台阶面与所述预留通道的壁通过所述下台阶面衔接,所述楼板承接面为所述下台阶面。
CN202220593681.7U 2022-03-17 2022-03-17 建筑物 Active CN2174394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93681.7U CN217439441U (zh) 2022-03-17 2022-03-17 建筑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93681.7U CN217439441U (zh) 2022-03-17 2022-03-17 建筑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39441U true CN217439441U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15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93681.7U Active CN217439441U (zh) 2022-03-17 2022-03-17 建筑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394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47457B (zh)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节能建筑
CN113294166A (zh) 大断面矩形顶管斜向始发方法
CN112681117A (zh) 连接装置及桥梁墩柱与承台连接处的施工方法
CN210369032U (zh) 一种插口式预制混凝土拼装的挡墙单元及其拼装挡墙
CN110700873A (zh) 一种用于地铁车站的预制轨顶风道及其施工方法
CN217439441U (zh) 建筑物
CN212176125U (zh) 一种快速连接装配式剪力墙水平接缝
CN211201169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飘窗
KR200372315Y1 (ko) 역타설 시스템의 이동 조립식 지지 브라켓 구조
CN210369031U (zh) 一种浆锚搭接连接式预制装配式的挡墙单元及装配式挡墙
CN108442413B (zh) 预制装配式隧道墙体水平缝加强结构及拼接方法
CN214941083U (zh) 一种预制剪力墙面外与预制梁新型连接节点
KR100432436B1 (ko) 교량의 상판 런칭용 압출겸용 교좌장치 및 그 시공방법
CN112482636A (zh) 一种地下装配式车站现浇梁免支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0507509U (zh) 预制承台及桥墩
CN116816033A (zh) 相邻两根烟管在建筑物上的安装方法及建筑物
CN115198902B (zh) 一种混凝土伸缩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248899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柱结构
CN214246273U (zh) 一种地下装配式车站现浇梁免支模结构
CN111472541A (zh) 伸缩缝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CN113417669B (zh) 边墙现浇与拱部预制管片球形接头拼装的衬砌施工方法
CN212129686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柱的连接结构
CN211499159U (zh) 一种节能稳定型建筑结构
CN216515095U (zh) 一种采用拼接的预制桥墩
CN211973077U (zh) 一种节段预制拼装的桥梁墩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