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39061U - 雨水净化调蓄系统 - Google Patents

雨水净化调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39061U
CN217439061U CN202221411174.3U CN202221411174U CN217439061U CN 217439061 U CN217439061 U CN 217439061U CN 202221411174 U CN202221411174 U CN 202221411174U CN 217439061 U CN217439061 U CN 2174390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rification
rainwater
tank
sedimentation tank
sludge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1117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承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itu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itut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1117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390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390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390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雨水净化调蓄系统,包括沉淀池、净化池和蓄水池,所述沉淀池用于收集雨水并将雨水中的泥沙进行沉淀;所述净化池与所述沉淀池相连通,所述沉淀池中的雨水经沉淀后流入所述净化池;所述蓄水池与所述净化池相连通,所述净化池中的雨水经净化后流入所述蓄水池,雨水经所述蓄水池排出。沉淀池可以将收集到的雨水进行沉淀,使雨水中的泥沙等杂质在重力作用下积聚在沉淀池底部;净化池对雨水中的细小颗粒杂质进行进一步地过滤和净化;蓄水池能够收集、存储和排出净化后的雨水。整个雨水净化调蓄系统兼具雨水的收集、净化和存储功能,且构造简单、成本较低、净化效率高、净化效果好,适于推广和应用。

Description

雨水净化调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雨水净化调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极端天气导致的城市内涝愈发频繁,甚至很多城市出现了逢雨必涝的情况。然而我国水资源现状不容乐观,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因此如何将雨水加以收集并有效利用,成为资源节约和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雨水调蓄池作为一种有效的雨水收集设施,被广泛应用于绿地、广场和停车场等公共区域,将暴雨期的雨水径流收集到池体内,后期再逐渐排出,对雨水进行合理调度,减少雨水洪峰对城市的影响。然而,传统的雨水调蓄池不能对雨水进行有效净化、收集后的雨水含泥沙较多,排放后可能对地下水造成污染且对雨水的调蓄能力较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的雨水调蓄池不能有效净化雨水、对雨水的调蓄能力较弱的问题,提供一种雨水净化调蓄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水净化调蓄系统,包括沉淀池、净化池和蓄水池,所述沉淀池用于收集雨水并将雨水中的泥沙进行沉淀;所述净化池与所述沉淀池相连通,所述沉淀池中的雨水经沉淀后流入所述净化池;所述蓄水池与所述净化池相连通,所述净化池中的雨水经净化后流入所述蓄水池,雨水经所述蓄水池排出。
本方案中,沉淀池可以将收集到的雨水进行沉淀,使雨水中的泥沙等杂质在重力作用下积聚在沉淀池底部;净化池对雨水中的细小颗粒杂质进行进一步地过滤和净化;蓄水池能够收集、存储和排出净化后的雨水。整个雨水净化调蓄系统兼具雨水的收集、净化和存储功能,且构造简单、成本较低、净化效率高、净化效果好,适于推广和应用。
较佳地,所述沉淀池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进口端位于所述沉淀池外侧,雨水经所述进水管流入所述沉淀池。
本方案中,进水管的进口段位于沉淀池外侧,出口端位于沉淀池内部,雨水可以经进水管集中流入沉淀池,在沉淀池中进行沉淀。
较佳地,所述沉淀池设有排泥槽、排泥管和排泥泵;所述排泥槽设于所述沉淀池的底部;所述排泥管设于所述排泥槽内,所述排泥管的管壁设有若干排泥孔;所述排泥泵连接所述排泥管,所述排泥槽中的污泥经所述排泥管由所述排泥泵抽送至所述沉淀池外。
本方案中,雨水中的泥沙等杂质会下沉积聚在沉淀池底部的排泥槽中,当开启排泥泵后,沉淀槽中的污泥经排泥孔被吸入排泥管中,排泥管中的污泥进一步被排泥泵抽送至沉淀池外,从而保证沉淀池内污泥的及时清理。
较佳地,所述排泥槽的横截面为Y型截面,所述Y型截面包括斜坡段和竖直段,所述竖直段位于所述沉淀池的底部,所述斜坡段连接所述沉淀池的池壁与所述竖直段。
本方案中,沉淀池内雨水中的泥沙在沉淀过程中,可以沿着排泥槽的Y型截面的斜坡段滑落至排泥槽的竖直段内,Y型截面的设置更有利于泥沙积聚在一起,方便排泥槽的竖直段的排泥管集中将泥沙排出。
较佳地,所述沉淀池的池顶设有第一检修井,所述第一检修井的井口设有第一井盖,所述第一检修井的侧壁设有第一爬梯。
本方案中,第一检修井的设置方便对沉淀池进行检查、清洁和疏通,打开第一井盖后,可以沿第一爬梯进入沉淀池内部,保证施工人员安全进入沉淀池内部。
较佳地,所述净化池与所述沉淀池相邻一侧的池壁设有溢流孔,所述沉淀池中的雨水经所述溢流孔流入所述净化池。
本方案中,溢流孔连通沉淀池和净化池,溢流孔可以使沉淀池内的雨水保持一定水位,当水位超过溢流孔的下边缘时,雨水能及时的排出沉淀池并进入到净化池中。
较佳地,所述净化池包括若干配水渠和若干净化渠,雨水经所述溢流孔流入所述配水渠,再从所述配水渠的两侧壁的顶部漫流进入所述净化渠;所述配水渠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净化渠;相邻所述净化渠之间设有隔墙,所述隔墙上设有溢流堰。
本方案中,配水渠可以减缓溢流孔流入的雨水的流速,若干配水渠和若干净化渠的设置可以提高雨水的净化效率;雨水从配水渠的两侧壁的顶部漫流进入净化渠,可以使雨水缓慢均匀的进入净化渠,避免了雨水集中进入造成净化不充分;隔墙的设置避免了相邻净化渠内部的雨水互通,造成净化不充分,溢流堰可以使相邻净化渠净化的雨水量更均衡,保证净化效率。
较佳地,所述净化池设有第一配水渠和第二配水渠,所述第一配水渠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净化渠和第二净化渠,所述第二配水渠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净化渠和第四净化渠,所述第二净化渠与所述第三净化渠相邻且中间设有所述隔墙。
本方案中,间隔设置的第一配水渠和第二配水渠将进入净化池的雨水进行分流,进而分别流入第一净化渠、第二净化渠、第三净化渠和第四净化渠,四道净化渠的设置提高了雨水的净化效率,保证了雨水的净化效果。
较佳地,所述净化渠包括净化层和集水层,所述集水层位于所述净化层的下方;所述净化层由上至下分别为砾石颗粒层、石英砂滤层和承托滤板;所述集水层内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集水墙,所述集水墙设有排水孔;所述集水墙将所述集水层划分为若干集水室,各所述集水室通过所述排水孔互相连通。
本方案中,净化层的砾石颗粒层、石英砂滤层和承托滤板的层内空隙或孔径逐层减小,可以将雨水中的杂质按照不同的颗粒大小进行分层过滤,提高净化效果;集水墙为净化层提供支撑,同时将集水层划分为不同的相互连通的集水室,对净化后的雨水具有一定的临时储存功能。
较佳地,所述蓄水池与所述净化池相邻的侧壁设有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用于将所述净化池的雨水排入所述蓄水池中。
本方案中,排水通道将净化池的集水层与蓄水池相连通,净化后的雨水通过排水通道流入蓄水池。
较佳地,所述蓄水池设有集水坑,所述集水坑位于所述蓄水池的底部,所述集水坑内设有提升泵,所述提升泵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出口端位于所述蓄水池外侧。
本方案中,集水坑设于蓄水池底部,提升泵设于集水坑内,出水管的进口端位于蓄水池内部,出水管的出口端位于蓄水池外侧,能够保证蓄水池内的雨水全部排出。
较佳地,所述蓄水池的池顶设有第二检修井,所述第二检修井的井口设有第二井盖,所述第二检修井的侧壁设有第二爬梯。
本方案中,第二检修井的设置方便对蓄水池进行检查、清洁和疏通,打开第二井盖后,可以沿第二爬梯进入沉淀池内部,保证施工人员安全进入沉淀池内部。
较佳地,所述蓄水池的池底标高低于所述沉淀池和所述净化池的池底标高,所述沉淀池、所述净化池和所述蓄水池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本方案中,蓄水池的池底标高低于沉淀池和净化池的池底标高,可以保证净化后的雨水能够及时流入蓄水池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度高、耐久性好、抗渗透性好,可以保证雨水净化调蓄系统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方案中,沉淀池可以将收集到的雨水进行沉淀,使雨水中的泥沙等杂质在重力作用下积聚在沉淀池底部;净化池对雨水中的细小颗粒杂质进行进一步地过滤和净化;蓄水池能够收集、存储和排出净化后的雨水。整个雨水净化调蓄系统兼具雨水的收集、净化和存储功能,且构造简单、成本较低、净化效率高、净化效果好,适于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沉淀池1
进水管11
排泥槽12
Y型截面121
斜坡段1211
竖直段1212
排泥管13
排泥泵14
第一检修井15
第一井盖16
第一爬梯17
净化池2
溢流孔21
配水渠22
第一配水渠221
第二配水渠222
净化渠23
第一净化渠231
第二净化渠232
第三净化渠233
第四净化渠234
净化层235
砾石颗粒层2351
石英砂滤层2352
承托滤板2353
集水层236
集水墙2361
集水室2362
排水通道2363
隔墙24
溢流堰25
蓄水池3
集水坑31
提升泵32
出水管33
第二检修井34
第二井盖35
第二爬梯3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雨水净化调蓄系统,包括沉淀池1、净化池2和蓄水池3,沉淀池1用于收集雨水并将雨水中的泥沙进行沉淀;净化池2与沉淀池1相连通,沉淀池1中的雨水经沉淀后流入净化池2;蓄水池3与净化池2相连通,净化池2中的雨水经净化后流入蓄水池3,雨水经蓄水池3排出。
沉淀池1可以将收集到的雨水进行沉淀,使雨水中的泥沙等杂质在重力作用下积聚在沉淀池1底部;净化池2对雨水中的细小颗粒杂质进行进一步地过滤和净化;蓄水池3能够收集、存储和排出净化后的雨水。整个雨水净化调蓄系统兼具雨水的收集、净化和存储功能,且构造简单、成本较低、净化效率高、净化效果好,适于推广和应用。
本实施例中,沉淀池1设有进水管11,进水管11的进口端位于沉淀池1外侧,进水管11的出口端位于沉淀池1的池壁的上部,雨水经进水管11流入沉淀池1。进水管11的进口端位于沉淀池1外侧,出口端位于沉淀池1内部,雨水可以经进水管11集中流入沉淀池1,在沉淀池1中进行沉淀。
本实施例中,沉淀池1设有排泥槽12、排泥管13和排泥泵14;排泥槽12设于沉淀池1的底部;排泥管13设于排泥槽12内,排泥管13的管壁设有若干排泥孔;排泥泵14连接排泥管13,排泥槽12中的污泥经排泥管13由排泥泵14抽送至沉淀池1外。雨水中的泥沙等杂质会下沉积聚在沉淀池1底部的排泥槽12中,当开启排泥泵14后,沉淀槽中的污泥经排泥孔被吸入排泥管13中,排泥管13中的污泥进一步被排泥泵14抽送至沉淀池1外,从而保证沉淀池1内污泥的及时清理。
本实施例中,排泥槽12的横截面为Y型截面121,Y型截面121包括斜坡段1211和竖直段1212,竖直段1212位于沉淀池1的底部,斜坡段1211连接沉淀池1的池壁与竖直段1212,沉淀池1内雨水中的泥沙在沉淀过程中,可以沿着排泥槽12的Y型截面121的斜坡段1211滑落至排泥槽12的竖直段1212内,Y型截面121的设置有利于泥沙积聚在一起,方便排泥槽12的竖直段1212中的排泥管13定期将泥沙排出。本实施例中斜坡段1211与池壁之间的夹角(如图1中的角α所示)为120°,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不同的角度。
本实施例中,沉淀池1的池顶设有第一检修井15,第一检修井15的井口设有第一井盖16,第一检修井15的侧壁设有第一爬梯17。第一检修井15的设置方便对沉淀池1进行检查、清洁和疏通,打开第一井盖16后,可以沿第一爬梯17进入沉淀池1内部,保证检修人员安全进入沉淀池1内部。
本实施例中,净化池2与沉淀池1相邻一侧的池壁设有溢流孔21,沉淀池1中的雨水经溢流孔21流入净化池2。溢流孔21连通沉淀池1和净化池2,溢流孔21可以使沉淀池1内的雨水保持一定水位,当水位超过溢流孔21的下边缘时,雨水能及时的排出沉淀池1并进入到净化池2中。
本实施例中,净化池2包括若干配水渠22和若干净化渠23,雨水经溢流孔21流入配水渠22,再从配水渠22的两侧壁的顶部漫流进入净化渠23;配水渠22两侧分别设有净化渠23;相邻净化渠23之间设有隔墙24,隔墙24上设有溢流堰25。配水渠22可以减缓溢流孔21流入的雨水的流速,若干配水渠22和若干净化渠23的设置可以提高雨水的净化效率;雨水从配水渠22的两侧壁的顶部漫流进入净化渠23,可以使雨水缓慢均匀的进入净化渠23,避免了雨水集中进入造成净化不充分;隔墙24的设置避免了相邻净化渠23内部的雨水互通,造成净化不充分,溢流堰25可以使相邻净化渠23净化的雨水量更均衡,保证净化效率。
本实施例中,净化池2设有第一配水渠221和第二配水渠222,第一配水渠221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净化渠231和第二净化渠232,第二配水渠222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净化渠233和第四净化渠234,第二净化渠232与第三净化渠233相邻且中间设有隔墙24。间隔设置的第一配水渠221和第二配水渠222将进入净化池2的雨水进行分流,进而分别流入第一净化渠231、第二净化渠232、第三净化渠233和第四净化渠234,四道净化渠23的设置提高了雨水的净化效率,保证了雨水的净化效果。
本实施例中,净化渠23包括净化层235和集水层236,集水层236位于净化层235的下方;净化层235由上至下分别为砾石颗粒层2351、石英砂滤层2352和承托滤板2353;集水层236内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集水墙2361,集水墙2361设有排水孔;集水墙2361将集水层236划分为若干集水室2362,各集水室2362通过排水孔互相连通。净化层235的砾石颗粒层2351、石英砂滤层2352和承托滤板2353的层内空隙或孔径逐层减小,可以将雨水中的杂质按照不同的颗粒大小分层进行过滤,提高净化效果;集水墙2361为净化层235提供支撑,同时将集水层236划分为不同的相互连通的集水室2362,对净化后的雨水具有一定的临时储存功能。
本实施例中,蓄水池3与净化池2相邻的侧壁设有排水通道2363,排水通道2363位于净化池2的侧壁的底部,排水通道2363用于将净化池2的雨水排入蓄水池3中。排水通道2363将净化池2的集水层236与蓄水池3相连通,净化后的雨水通过排水通道2363流入蓄水池3。
本实施例中,蓄水池3设有集水坑31,集水坑31位于蓄水池3的底部,集水坑31内设有提升泵32,提升泵32连接有出水管33,出水管33的出口端位于蓄水池3外侧。集水坑31设于蓄水池3底部,提升泵32设于集水坑31内,出水管33的进口端位于蓄水池3内部,出水管33的出口端位于蓄水池3外侧,能够保证蓄水池3内的雨水全部排出。
本实施例中,蓄水池3的池顶设有第二检修井34,第二检修井34的井口设有第二井盖35,第二检修井34的侧壁设有第二爬梯36。第二检修井34的设置方便对蓄水池3进行检查、清洁和疏通,打开第二井盖35后,可以沿第二爬梯36进入沉淀池1内部,保证施工人员安全进入沉淀池1内部。
本实施例中,蓄水池3的池底标高低于沉淀池1和净化池2的池底标高,沉淀池1、净化池2和蓄水池3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蓄水池3的池底标高低于沉淀池1和净化池2的池底标高,可以保证净化后的雨水能够及时流入蓄水池3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度高、耐久性好、抗渗透性好,可以保证雨水净化调蓄系统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的雨水净化调蓄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地面雨水经下渗通过进水管11流入雨水净化调蓄系统的沉淀池1,在重力作用下,雨水中泥沙逐渐沉降,泥沙积聚在排泥槽12中,并通过排泥泵14排出系统;经沉淀后的雨水通过溢流孔21进入净化池2,由配水渠22均匀配水,配水渠22中的水溢流进入净化渠23,由上至下分别经过砾石颗粒层2351、石英砂滤层2352和承托滤板2353,雨水经过滤净化之后通过排水通道2363进入蓄水池3;蓄水池3能够收集、调蓄净化后的雨水,当雨水储量大于蓄水量时,利用提升泵32将雨水排出,用于浇洒路面、浇灌绿化等。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雨水净化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用于收集雨水并将雨水中的泥沙进行沉淀;
净化池,所述净化池与所述沉淀池相连通,所述沉淀池中的雨水经沉淀后流入所述净化池;
蓄水池,所述蓄水池与所述净化池相连通,所述净化池中的雨水经净化后流入所述蓄水池,雨水经所述蓄水池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净化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进口端位于所述沉淀池外侧,雨水经所述进水管流入所述沉淀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净化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设有排泥槽、排泥管和排泥泵;
所述排泥槽设于所述沉淀池的底部;
所述排泥管设于所述排泥槽内,所述排泥管的管壁设有若干排泥孔;
所述排泥泵连接所述排泥管,所述排泥槽中的污泥经所述排泥管由所述排泥泵抽送至所述沉淀池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水净化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槽的横截面为Y型截面,所述Y型截面包括斜坡段和竖直段,所述竖直段位于所述沉淀池的底部,所述斜坡段连接所述沉淀池的池壁与所述竖直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净化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的池顶设有第一检修井,所述第一检修井的井口设有第一井盖,所述第一检修井的侧壁设有第一爬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净化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池与所述沉淀池相邻一侧的池壁设有溢流孔,所述沉淀池中的雨水经所述溢流孔流入所述净化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雨水净化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池包括若干配水渠和若干净化渠,雨水经所述溢流孔流入所述配水渠,再从所述配水渠的两侧壁的顶部漫流进入所述净化渠;
所述配水渠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净化渠;
相邻所述净化渠之间设有隔墙,所述隔墙上设有溢流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雨水净化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池设有第一配水渠和第二配水渠,所述第一配水渠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净化渠和第二净化渠,所述第二配水渠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净化渠和第四净化渠,所述第二净化渠与所述第三净化渠相邻且中间设有所述隔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雨水净化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渠包括净化层和集水层,所述集水层位于所述净化层的下方;
所述净化层由上至下分别为砾石颗粒层、石英砂滤层和承托滤板;
所述集水层内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集水墙,所述集水墙设有排水孔;
所述集水墙将所述集水层划分为若干集水室,各所述集水室通过所述排水孔互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净化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与所述净化池相邻的侧壁设有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用于将所述净化池的雨水排入所述蓄水池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净化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设有集水坑,所述集水坑位于所述蓄水池的底部,所述集水坑内设有提升泵,所述提升泵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出口端位于所述蓄水池外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净化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的池顶设有第二检修井,所述第二检修井的井口设有第二井盖,所述第二检修井的侧壁设有第二爬梯。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雨水净化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的池底标高低于所述沉淀池和所述净化池的池底标高,所述沉淀池、所述净化池和所述蓄水池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CN202221411174.3U 2022-05-31 2022-05-31 雨水净化调蓄系统 Active CN2174390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11174.3U CN217439061U (zh) 2022-05-31 2022-05-31 雨水净化调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11174.3U CN217439061U (zh) 2022-05-31 2022-05-31 雨水净化调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39061U true CN217439061U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24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11174.3U Active CN217439061U (zh) 2022-05-31 2022-05-31 雨水净化调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390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49325B1 (ko) 저류지 전단 설치용 자연형 비점오염저감시설
CN105625545B (zh) 一种基于分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处理系统
KR100924075B1 (ko) 수직형 초기 우수 정화장치
CN103570149B (zh) 从雨水径流中去除污染物的装置
CN114991253A (zh) 雨水净化调蓄系统
KR100546061B1 (ko) 다면적 여과시설을 이용한 초기우수 전량 여과방법 및 장치
CN111705866B (zh) 一种绿色建筑雨水收集与排放系统
CN109797839A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口高效截污装置及截污操作方法
CN114396108B (zh)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净化处理系统
CN105174635A (zh) 多级雨水生物处理装置
CN207429843U (zh) 一种低水损雨水过滤池
JP4511077B2 (ja) 雨水排水処理システム
CN107558599A (zh) 一种易维护雨水深度过滤装置
CN217439061U (zh) 雨水净化调蓄系统
CN108360646B (zh) 综合管廊雨水过滤排污调蓄装置
CN207469409U (zh) 一种雨水井生物过滤系统
CN114349190B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净化结构
CN111287079A (zh) 一种新型高架桥雨水综合利用系统
CN214994272U (zh) 一种农村雨水收集装置
CN213446509U (zh) 一种城市高架桥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108118769B (zh) 海绵城市雨水蓄渗净化系统
CN113187022A (zh) 一种雨水收集排放生态系统
CN112609528A (zh) 一种市政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6783489U (zh) 变电站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18757721U (zh) 一种市政施工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