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38708U - 一种可单人操作的桥体侧面施工作业台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单人操作的桥体侧面施工作业台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38708U
CN217438708U CN202220752772.0U CN202220752772U CN217438708U CN 217438708 U CN217438708 U CN 217438708U CN 202220752772 U CN202220752772 U CN 202220752772U CN 217438708 U CN217438708 U CN 2174387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bridge
rail
ladder
gu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5277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聪棋
王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lsay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lsay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lsay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lsay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5277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387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387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387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单人操作的桥体侧面施工作业台车,属于桥体侧面施工作业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桥体侧面施工安全性差、操作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台车框架、升降操作平台、平台提升系统和轨道,所述台车框架的底部设于轨道内,并能够沿所述轨道移动,所述升降操作平台通过平台提升系统与所述台车框架连接,并能够在所述平台提升系统的作用下沿竖向移动。本实用新型的施工作业台车安全可靠,便于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可单人操作的桥体侧面施工作业台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体侧面施工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单人操作的桥体侧面施工作业台车。
背景技术
在桥梁侧面施工时,由于桥下为水面,无法搭设脚手架,故侧面施工时多采用在桥栏杆上悬挂爬梯的方式施工。但是该施工方式操作不方便,爬梯与桥体侧面作业面间隙较小甚至没有间隙,影响施工;另外,爬梯多为固定挂设,待施工完成该部位后需将爬梯重新收回到桥面挪动挂架位置,从而调整作业面位置,作业效率低;而且,爬梯多为现场临时焊接,结构简单,安全系数较低,不能重复利用造成相应材料人工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可单人操作的桥体侧面施工作业台车,用以解决现有桥体侧面施工安全性差、操作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单人操作的桥体侧面施工作业台车,包括台车框架、升降操作平台、平台提升系统和轨道,所述台车框架的底部设于轨道内,并能够沿所述轨道移动,所述升降操作平台通过平台提升系统与所述台车框架连接,并能够在所述平台提升系统的作用下沿竖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台车框架上设有配重安放杆,所述配重安放杆远离施工桥体侧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台车框架包括矩形框架、多个立柱和2个挑梁,多个所述立柱垂直于所述矩形框架并沿所述矩形框架的周向布设,2个所述挑梁垂直设于立柱上,且所述挑梁垂直于桥体栏杆。
进一步地,沿所述立柱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挑梁的一端和中部设有第二定位套管,另一端为悬臂端,所述第二定位套管套设在所述立柱外侧,并与所述第二通孔配合调整所述挑梁的高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靠近桥体栏杆设置的定位支撑柱,所述定位支撑柱的上端与所述挑梁连接,下端设有螺纹升降杆。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矩形框架连接的滚轮驱动单元,所述滚轮驱动单元用于驱动设于所述矩形框架底部的滚轮在所述轨道内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操作平台包括平台底支架、围栏立杆、围栏栏杆、平台底板和轨道滑轮,所述平台底支架、围栏立杆、围栏栏杆和平台底板围设成吊篮结构,所述轨道滑轮设于吊篮结构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平台提升系统包括导轨,所述导轨的上端与所述挑梁的悬臂端垂直连接,下端为悬臂端,所述轨道滑轮与所述导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平台提升系统还包括吊环、伸缩吊钩、钢丝绳、定滑轮和双筒卷扬机,所述吊环与所述平台底支架连接,所述伸缩吊钩的一端与所述吊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钢丝绳的一端连接,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所述定滑轮与所述双筒卷扬机连接,所述双筒卷扬机设于所述矩形框架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沿所述挑梁位置可调的爬梯,所述爬梯包括爬梯立杆和爬梯横杆,所述爬梯立杆平行设于导轨一侧,且相对于所述导轨远离桥体栏杆设置,所述爬梯横杆设于所述爬梯立杆和导轨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1)本实用新型的施工作业台车,台车框架设于桥体上,操作平台伸到桥体侧面,利用台车框架来支撑操作平台和施工人员,避免了仅依靠焊接的爬梯作业带来的安全风险,同时施工作业台车可沿设于桥体上的轨道移动,升降操作平台可在竖向移动,便于调整作业面位置,操作方案,安全可靠。
(2)本实用新型的施工作业台车,在台车框架上设有配重块,双筒卷扬机和低速电机也靠近配重块安放,同时,在靠近桥体栏杆侧设有定位支撑柱,避免了施工作业台车发生侧翻,确保了安全。
(3)本实用新型的施工作业台车,挑梁与立柱的安放位置可根据桥体栏杆的高度上下调整,避免使用过程中二者发生干涉。
(4)本实用新型的施工作业台车,升降操作平台通过平台提升系统实现纵向上下调整,台车下端的滚轮通过滚轮驱动单元实现运转控制,可实现施工作业台车施工位置的灵活调整。
(5)本实用新型的施工作业台车,爬梯及升降作业平台可沿挑梁调整位置,进而实现施工人员与桥体侧面的间距的调整,方便施工作业。
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内容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文字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为具体实施例的施工作业台车的安放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4为具体实施例的施工作业台车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图4的C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6为具体实施例的施工作业台车的右视示意图;
图7为具体实施例的升降操作平台与平台提升系统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D部分结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台车框架;11-第一下横梁;12-第二下横梁;13-第三下横梁;14-第四下横梁;15-配重安放杆;16-立柱;17-第一上横梁;18-第二上横梁;19-挑梁;111-第一定位套管;112-第二定位套管;113-第二通孔;114-滚轮;115-轮轴;116-电机安放杆;117-定滑轮安放杆;2-升降操作平台;21-平台底支架;22-围栏立杆;23-围栏栏杆;24-平台底板;25-轨道滑轮;251-滑轮;252-连接块;253-螺栓杆;26-连接板;3-平台提升系统;31-导轨;32-吊环;33-伸缩吊钩;34-钢丝绳;35-定滑轮;36-双筒卷扬机;4-轨道;5-配重块;6-定位支撑柱;61-螺纹升降杆;62-木方;7-滚轮驱动单元;71-低速电机;72-第一皮带轮;73-皮带;74-第二皮带轮;8-爬梯;81-爬梯立杆;82-爬梯横杆;
100-桥体栏杆;200-桥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全文中描述使用的术语“顶部”、“底部”、“在……上方”、“下”和“在……上”是相对于装置的部件的相对位置,例如装置内部的顶部和底部衬底的相对位置。可以理解的是装置是多功能的,与它们在空间中的方位无关。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8所示,公开了一种可单人操作的桥体侧面施工作业台车(以下简称施工作业台车),包括台车框架1、升降操作平台2、平台提升系统3和轨道4,台车框架1的底部设于轨道4内,并能够沿轨道4移动进而带动台车移动,升降操作平台2通过平台提升系统3与台车框架1连接,并能够在平台提升系统3的作用下沿竖向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施工作业台车,台车框架设于桥体上,操作平台伸到桥体侧面,利用台车框架来支撑操作平台和施工人员,避免了仅依靠焊接的爬梯作业带来的安全风险,同时施工作业台车可沿设于桥体上的轨道移动,升降操作平台可在竖向移动,便于调整作业面位置。
台车框架1包括第一下横梁11、第二下横梁12、第三下横梁13和第四下横梁14,第一下横梁11、第二下横梁12、第三下横梁13和第四下横梁14依次首尾相连形成矩形框架,本实施中,第一下横梁11、第二下横梁12、第三下横梁13和第四下横梁14均采用120mm*80mm的矩形方管,通过焊接形成1250mm*1250mm的矩形框架。
考虑到施工人员和升降操作平台2的重量,为了避免施工作业台车出现偏沉发生倾倒,第一下横梁11上垂直设有配重安放杆15,本实施例中,配重安放杆15设有多个,多个配重安放杆15沿第一下横梁11的长度方向均布。优选地,配重安放杆15设有3个。
本实施例中,配重安放杆15为直径为20mm的钢管,配重安放杆15焊接在第一下横梁11上。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达到较佳的配重效果,第一下横梁11平行于桥体侧面,且相对于与其平行的第三下横梁13距离桥体侧面更远。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桥体侧面是指安放施工作业台车的桥体侧面。
可理解地,施工作业台车还包括配重块5,配重块5安放在配重安放杆15上,配重块5的个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示例性地,每个配重安放杆15上设有4块配重块5。
在矩形框架的周向垂直布设有多根立柱16,形成第一上横梁17、第二上横梁18和挑梁19的固定支架。优选地,立柱16设有四根,布设在矩形框架的四角,立柱16采用120mm*80mm的矩形方管与矩形框架焊接固定,立柱16的长度为1400mm。
第一上横梁17平行位于第一下横梁11的正上方,第二上横梁18平行位于第三下横梁13的正上方,第一上横梁17和第二上横梁18与两侧立柱16均通过第一定位套管111连接,具体地,第一上横梁17的两端设有第一定位套管111,第二上横梁18的两端也设有第一定位套管111,第一定位套管111与立柱16适配,第一定位套管111套设在立柱16上并使用螺栓穿过第一定位套管111和立柱16进行固定。可理解地,立柱16的上端设有第一通孔以便螺栓穿过。本实施例中,第一上横梁17和第二上横梁18位于同一高度。
挑梁19位于第一上横梁17、第二上横梁18的下方,挑梁19设有两个,两个挑梁19平行且垂直于第一上横梁17、第二上横梁18,挑梁19的一端和中部均设有第二定位套管112,挑梁19的另一端为悬臂端,第二定位套管112与立柱16适配,挑梁19通过第二定位套管112与立柱16连接,具体地,第二定位套管112套设在立柱16上,并通过螺栓穿过第二定位套管112和立柱16进行固定。
值得注意的是,立柱16上设有第二通孔113,螺栓穿过第二定位套管112上的开孔、第二通孔113将挑梁19与立柱16固定连接。
为了适应桥体栏杆100的高度,避免施工作业台车安放在桥体200上时与挑梁19发生干涉,沿立柱16的长度方向,第二通孔113设有多个,本实施例中,第二通孔113设有3个,优选地,相邻第二通孔113的间距为300mm。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定位套管112与立柱16上设置的多个第二通孔113中的某个配合实现挑梁19随桥体栏杆100的高度上下调整,避免二者发生干涉。
为了进一步避免施工作业台车由于偏沉发生侧翻,施工作业台车还包括定位支撑柱6,定位支撑柱6的上端与挑梁19的底面连接,定位支撑柱6的下端设有螺纹升降杆61,通过螺纹升降杆61可调节挑梁19的水平程度。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螺纹升降杆61破坏桥体200,螺纹升降杆61的下方垫有木方62。优选地,定位支撑柱6采用120mm*80mm的矩形钢管,长度为1000mm。
矩形框架的底部设有滚轮114,滚轮114设有4个,分布在矩形框架的四角,两个滚轮114之间设有轮轴115,轮轴115平行于挑梁19,滚轮114设于轨道4内,轨道4平行于桥体侧面。
为了便于控制施工作业台车沿桥体200(或轨道4)的移动,施工作业台车还包括滚轮驱动单元7,滚轮驱动单元7的一端设于台车框架1上,另一端与轮轴115连接,带动轮轴115转动,进而带动滚轮114沿轨道4滚动,方便施工作业台车移动到其他位置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滚轮驱动单元7对轮轴115的驱动可以采用带传动、链传动或齿轮传动等任何可以实现轮轴115转动传动方式。
优选地,滚轮驱动单元7包括低速电机71、第一皮带轮72、皮带73和第二皮带轮74,低速电机71设于台车框架1上,低速电机71的输出轴上安放第一皮带轮72,第二皮带轮74安放在轮轴115上,皮带73连接第一皮带轮72和第二皮带轮74,通过控制低速电机71的正反转,带动滚轮114转动,驱动台车沿轨道4前进或后退。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滚轮114设有4个,相应地存在2条轮轴115,滚轮驱动单元7只需连接一个轮轴115即可。
为了安放低速电机71,矩形框架上设有电机安放杆116,电机安放杆116的两端与第二下横梁12和第四下横梁14垂直连接,电机安放杆116设有2个,2个电机安放杆116平行且间隔设置。
升降操作平台2包括平台底支架21、围栏立杆22和围栏栏杆23,平台底支架21为矩形框,围栏立杆22与平台底支架21垂直,围栏立杆22沿平台底支架21均布,围栏栏杆23平行于平台底支架21设于平台围栏立杆22的另一端。
为了便于施工人员的站立,升降操作平台2还包平台底板24,平台底板24平铺在平台底支架21上,为了减轻平台底板24的重量,平台底板24均布有通孔。
本实施例中,平台底支架21、围栏立杆22和围栏栏杆23均采用30角钢,焊接成高1000mm、宽800mm的操作升降操作平台主体,升降操作平台主体的长度根据两挑梁19之间的空隙确定,平台底板24采用厚度为2mm的穿孔钢板,由升降操作平台主体和平台底板24形成吊篮结构。
为了便于升降操作平台2的升降,升降操作平台2还包括轨道滑轮25,轨道滑轮25设有四个,两个轨道滑轮25为一组位于吊篮结构的一侧,同组轨道滑轮25上下对正,两组轨道滑轮25位于同一水平高度。轨道滑轮25与设于吊篮结构上的角铁连接。为了轨道滑轮25的受力均衡,轨道滑轮25设于吊篮结构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具体地,轨道滑轮25包括滑轮251、连接块252和螺栓杆253,滑轮251位于连接块252的两端且相对于连接块252转动,螺栓杆253的一端与连接块252连接,另一端与设于吊篮结构上的角铁连接。本实施例中,滑轮251采用轴承,四个轴承设于连接块252的四角,四个轴承两两对正与连接块252连接。可理解地,轴承的外圈直径大于连接块252的厚度。
平台提升系统3包括导轨31,导轨31的上端与挑梁19的悬臂端垂直连接,下端为悬臂端,导轨31设有两个与吊篮结构两侧的轨道滑轮25配合,轨道滑轮25的滑轮251设于导轨31的轨道槽内,并沿导轨31滚动。通过滑轮251与导轨31的轨道槽配合,可实现升降操作平台2的纵向移动。
平台提升系统3还包括吊环32、伸缩吊钩33、钢丝绳34、定滑轮35和双筒卷扬机36,吊环32与平台底支架21伸出的连接板26连接,伸缩吊钩33的一端与吊环32连接,另一端与钢丝绳34的一端连接,钢丝绳34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35与双筒卷扬机36连接,双筒卷扬机36设于电机安放杆116上。将双筒卷扬机36及低速电机71设在靠近配重块5的电机安放杆116上,也起到了增加台车框架1的配重块5侧配重的目的。
可理解地,吊环32、伸缩吊钩33和钢丝绳34各设有两个,分别牵引吊篮结构的两侧。
平台底支架21的两侧各设有一个连接板26,连接板26应避开与导轨31的干涉,优选地,在水平方向上连接板26比轨道滑轮25更靠近定位支撑柱6。
为了使钢丝绳34能够顺利绕到双筒卷扬机36上,定滑轮35设有多个,优选地,定滑轮35设有6个,每根钢丝绳34配套3个定滑轮35,以单侧的钢丝绳34绕线路径为例,3个定滑轮分别设在挑梁19、设于挑梁19上的定滑轮安放杆117及第二上横梁18上,定滑轮安放杆117的两端与两侧的挑梁19连接,且平行于第二上横梁18。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个定滑轮35设于挑梁19的外侧,第二个定滑轮35设于定滑轮安放杆117的顶部,且使钢丝绳34水平绕过,第三个定滑轮35设于第二上横梁18朝向第一上横梁17的侧面上,钢丝绳34均是竖向绕过第一个定滑轮35和第三个定滑轮35,通过此结构的设置使得钢丝绳34能够顺利绕在双筒卷扬机36上,并带动升降操作平台2上升或下降。
为了便于施工人员进入吊篮结构内,施工作业台车还包括爬梯8,爬梯8包括爬梯立杆81和爬梯横杆82,爬梯立杆81平行设于导轨31一侧,且相对于导轨31远离桥体栏杆100设置,爬梯横杆82连接在爬梯立杆81和导轨31之间。优选地,相邻爬梯横杆82之间间距为400mm,爬梯立杆81采用40角钢,导轨31采用C型钢,二者间距为270mm。
为了便于调整施工位置距离桥体侧面的距离,爬梯立杆81和导轨31的上端通过螺栓与挑梁19连接,沿挑梁19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安装孔。可理解地,爬梯立杆81和导轨31调整位置时,安放在挑梁19及定滑轮安放杆117上的定滑轮35也需相应调整位置,因此,定滑轮35和定滑轮安放杆117均是可拆卸连接,示例性地,定滑轮35通过安装板及螺栓与挑梁19、定滑轮安放杆117可拆卸连接,定滑轮安放杆117的两端通过安装板及螺栓与挑梁19可拆卸连接,挑梁19上设有相应的位置调整后的安装孔。
本实施例提供的施工作业台车,双筒卷扬机36和低速电机71均可以遥控操作启停及正反转,以实现单人操作施工作业台车,示例性地,单人操作施工作业台车在桥体侧面安装灯具。双筒卷扬机36和低速电机71的遥控操作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单人操作的桥体侧面施工作业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台车框架(1)、升降操作平台(2)、平台提升系统(3)和轨道(4),所述台车框架(1)的底部设于轨道(4)内,并能够沿所述轨道(4)移动,所述升降操作平台(2)通过平台提升系统(3)与所述台车框架(1)连接,并能够在所述平台提升系统(3)的作用下沿竖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单人操作的桥体侧面施工作业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框架(1)上设有配重安放杆(15),所述配重安放杆(15)远离施工桥体侧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单人操作的桥体侧面施工作业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框架(1)包括矩形框架、多个立柱(16)和2个挑梁(19),多个所述立柱(16)垂直于所述矩形框架并沿所述矩形框架的周向布设,2个所述挑梁(19)垂直设于立柱(16)上,且所述挑梁(19)垂直于桥体栏杆(1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单人操作的桥体侧面施工作业台车,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立柱(16)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二通孔(113),所述挑梁(19)的一端和中部设有第二定位套管(112),另一端为悬臂端,所述第二定位套管(112)套设在所述立柱(16)外侧,并与所述第二通孔(113)配合调整所述挑梁(19)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单人操作的桥体侧面施工作业台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靠近桥体栏杆(100)设置的定位支撑柱(6),所述定位支撑柱(6)的上端与所述挑梁(19)连接,下端设有螺纹升降杆(6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单人操作的桥体侧面施工作业台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矩形框架连接的滚轮驱动单元(7),所述滚轮驱动单元(7)用于驱动设于所述矩形框架底部的滚轮(114)在所述轨道(4)内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可单人操作的桥体侧面施工作业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操作平台(2)包括平台底支架(21)、围栏立杆(22)、围栏栏杆(23)、平台底板(24)和轨道滑轮(25),所述平台底支架(21)、围栏立杆(22)、围栏栏杆(23)和平台底板(24)围设成吊篮结构,所述轨道滑轮(25)设于吊篮结构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单人操作的桥体侧面施工作业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提升系统(3)包括导轨(31),所述导轨(31)的上端与所述挑梁(19)的悬臂端垂直连接,下端为悬臂端,所述轨道滑轮(25)与所述导轨(31)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单人操作的桥体侧面施工作业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提升系统(3)还包括吊环(32)、伸缩吊钩(33)、钢丝绳(34)、定滑轮(35)和双筒卷扬机(36),所述吊环(32)与所述平台底支架(21)连接,所述伸缩吊钩(33)的一端与所述吊环(3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钢丝绳(34)的一端连接,所述钢丝绳(34)的另一端绕过所述定滑轮(35)与所述双筒卷扬机(36)连接,所述双筒卷扬机(36)设于所述矩形框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可单人操作的桥体侧面施工作业台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所述挑梁(19)位置可调的爬梯(8),所述爬梯(8)包括爬梯立杆(81)和爬梯横杆(82),所述爬梯立杆(81)平行设于导轨(31)一侧,且相对于所述导轨(31)远离桥体栏杆(100)设置,所述爬梯横杆(82)设于所述爬梯立杆(81)和导轨(31)之间。
CN202220752772.0U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可单人操作的桥体侧面施工作业台车 Active CN2174387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52772.0U CN217438708U (zh)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可单人操作的桥体侧面施工作业台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52772.0U CN217438708U (zh)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可单人操作的桥体侧面施工作业台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38708U true CN217438708U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16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52772.0U Active CN217438708U (zh)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可单人操作的桥体侧面施工作业台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387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756065U (zh) 一种桥梁预制箱涵施工快速吊装装置
CN109537866A (zh)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及其吊装方法
CN218201897U (zh) 一种滑移吊装施工装置
CN217438708U (zh) 一种可单人操作的桥体侧面施工作业台车
CN2410277Y (zh) 带升降吊篮的全回转平衡吊
CN108035530B (zh) 一种油罐内壁施工吊篮
CN216807824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移动装置
CN216406210U (zh) 一种建筑工程装配式柱辅助钢筋吊立装置
CN211872658U (zh) 一种组合式异步施工挂篮
CN214613641U (zh) 一种吊篮式桥梁排水管施工台车
CN213596814U (zh) 可移动立体跨越式多用途悬索桥施工平台
CN213476647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廊桥的施工吊篮悬挂装置
CN211366784U (zh) 一种狭小空间内整体吊装系统
CN209193389U (zh) 一种盾构机管片的吊机结构
CN208454365U (zh) 一种供钢梁安装使用的托举装置
CN111155444A (zh) 一种组合式异步施工挂篮
CN220886775U (zh) 一种龙门式起重设备
CN220705095U (zh) 一种施工的悬架
CN117886229B (zh) 一种多功能一体化轨道式起吊机构
CN108750995A (zh) 一种供钢梁安装使用的托举装置
CN215160519U (zh) 一种海上风电塔筒翻桩装置
CN213569239U (zh) 一种吊车
CN221253635U (zh) 一种可对重心位置进行调节的安全提升机
CN214733964U (zh) 多功能吊装机
CN218562956U (zh) 一种用于建筑土木工程的墙体粉刷可调节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