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36534U - 瓶盖和包装瓶 - Google Patents

瓶盖和包装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36534U
CN217436534U CN202123399017.3U CN202123399017U CN217436534U CN 217436534 U CN217436534 U CN 217436534U CN 202123399017 U CN202123399017 U CN 202123399017U CN 217436534 U CN217436534 U CN 2174365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bottle
cap
bottle cap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9901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文亮
侯英梁
李恺军
段谨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ngfu Shanquan Zhejiang Beverag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ngfu Shanquan Chun'an Tea Garden Beverag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ngfu Shanquan Chun'an Tea Garden Beverag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ngfu Shanquan Chun'an Tea Garden Beverag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9901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365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365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365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瓶盖和包装瓶。其中,瓶盖包括呈层状结构的盖体,盖体包括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第一层被配置为外层,第三层被配置为内层,第二层被配置为位于第一层和第三层之间的中间层,第二层包括至少一层低透氧阻隔层。通过设置至少一层低透氧阻隔层分布于盖体的中间层,形成多层结构阻隔的瓶盖,相较于两层结构的瓶盖,瓶盖阻隔性能显著提升,能够有效阻隔外界气体进入和内部气体流失,对产品内容物起到保护,保持产品鲜味,延长产品货架期,而且降低了低透氧阻隔层的材料需求,降低了加工成本。

Description

瓶盖和包装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瓶盖和包装瓶。
背景技术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公开有关的背景信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饮料产品包装一般采用瓶盖及瓶子包装方式,瓶盖采用聚烯烃材质,瓶子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质。聚烯烃材质阻隔氧气或其他气体能力较PET材质差,瓶盖的阻隔性是影响产品货架期的关键。
现有的塑料瓶盖是聚烯烃材料通过注塑或压塑成型,盖体结构为聚烯烃材料单层结构,瓶盖阻隔性较差,容易引起产品氧化。
聚烯烃盖的阻气能力一直未有新的技术突破,致使产品货架期因聚烯烃材料瓶盖的使用有较大损失。
在发明人所知晓的相关技术中,存在一种将瓶盖由两层结构加工而成的方案,其中一层为低透氧阻隔层,但仍然存在阻隔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且需要低透氧阻隔层的材料较多,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瓶盖和包装瓶,能够提高产品新鲜度保护性能,且降低加工成本。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瓶盖,包括呈层状结构的盖体,盖体包括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第一层被配置为外层,第三层被配置为内层,第二层被配置为位于第一层和第三层之间的中间层,第二层包括至少一层低透氧阻隔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层的透氧率被配置为0.0001~0.001cc/pkg*day。
在一些实施例中,低透氧阻隔层的制作材料包括尼龙、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乙烯醇、聚偏二氯乙烯、铝和/或非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层低透氧阻隔层包括尼龙膜、EVOH膜、PVA膜、PVDC膜、铝箔膜和/或APET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层和第三层的制作材料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层的厚度被配置为0.001mm~1.2mm。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包括盖顶和盖身,盖顶包括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盖身包括第一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包括盖顶和盖身,盖顶和盖身均包括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包括盖顶和盖身,第二层设于盖顶和盖身靠近盖顶侧的外周,以使第二层能够覆盖待盖合的瓶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层由聚烯烃制成。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装瓶,包括瓶体和前述瓶盖。
本公开通过设置至少一层低透氧阻隔层分布于盖体的中间层,形成多层结构阻隔的瓶盖,相较于两层结构的瓶盖,瓶盖阻隔性能显著提升,能够有效阻隔外界气体进入和内部气体流失,对产品内容物起到保护,保持产品鲜味,延长产品货架期,而且降低了低透氧阻隔层的材料需求,降低了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公开瓶盖的一些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盖体;2、第一层;3、第二层;4、第三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公开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材料的组分、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本公开中,当描述到特定器件位于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之间时,在该特定器件与第一器件或第二器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器件,也可以不存在居间器件。当描述到特定器件连接其它器件时,该特定器件可以与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不具有居间器件,也可以不与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具有居间器件。
本公开使用的所有术语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含义相同,除非另外特别定义。还应当理解,在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结合如图1所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瓶盖,包括呈层状结构的盖体1,盖体1包括第一层2、第二层3和第三层4,第一层2被配置为外层,第三层4被配置为内层,第二层3被配置为位于第一层2和第三层4之间的中间层,第二层3包括至少一层低透氧阻隔层。
在该示意性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至少一层低透氧阻隔层分布于盖体的中间层,形成多层结构阻隔的瓶盖,相较于两层结构的瓶盖,瓶盖阻隔性能显著提升,能够有效阻隔外界气体进入和内部气体流失,对产品内容物起到保护,保持产品鲜味,延长产品货架期,而且由于作为中间层的第二层3的厚度降低,因而低透氧阻隔层的材料需求也相应地降低,降低了加工成本。
实践证明,本公开由三层结构制成的瓶盖,且中间层由低透氧阻隔材料制成,相较于外层或内层由低透氧阻隔材料制成的瓶盖,不但具有更低的透氧率和更好的阻隔性能,且低透氧阻隔的材料需求也显著降低,在提高性能的同时降低了成本,具有非常好的商用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为保证低透氧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层3的透氧率被配置为0.0001~0.001cc/pkg*day。
在一些实施例中,低透氧阻隔层的制作材料包括尼龙、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乙烯醇、聚偏二氯乙烯、铝和/或非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也就是说低透氧阻隔层的制作材料包括尼龙、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乙烯醇、聚偏二氯乙烯、铝和非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至少两种、至少三种、至少四种、至少五种或全部六种,实践表明,利用上述材料来制作低透氧阻隔层,具有低透氧率的优点,且材料易于获得,具有较高的可实施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层低透氧阻隔层包括尼龙膜、EVOH膜(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膜)、PVA膜(聚乙烯醇膜)、PVDC膜(聚偏二氯乙烯膜)、铝箔膜(AL膜)和/或APET膜(非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膜),也就是说至少一层低透氧阻隔层包括尼龙膜、EVOH膜、PVA膜、PVDC膜、铝箔膜和APET膜中的至少一种、至少两种、至少三种、至少四种、至少五种或全部六种,实践表明,利用上述材料加工成的薄膜来制作低透氧阻隔层,具有低透氧率的优点,且材料易于获得,具有较高的可实施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层低透氧阻隔层包括1~7层低透氧阻隔层。
如图1所示,多层结构阻隔瓶盖的制作可通过注塑或压塑一次性完成。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层2和第三层4的制作材料相同。第一层2和第三层4均由聚烯烃制成,在保证瓶盖阻隔性能的同时节约制造成本。
为保证厚度适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层3的厚度被配置为0.001mm~1.2mm。
阻隔层厚度和覆盖面积可通过加工工艺控制实现,覆盖面积可以是整个盖体或盖体局部。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1包括盖顶和盖身,盖顶包括第一层2、第二层3和第三层4,盖身包括第一层2,以节约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盖体1包括盖顶和盖身,盖顶和盖身均包括第一层2、第二层3和第三层4,阻隔层覆盖整个盖体,以保证完整的阻隔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1包括盖顶和盖身,第二层3设于盖顶和盖身靠近盖顶侧的外周,以使第二层3能够覆盖待盖合的瓶口。这样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又能保证完整的阻隔性能,具有较高的可实施性。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装瓶,包括瓶体和前述瓶盖。包装瓶相应地具有上述有益技术效果。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为了避免遮蔽本公开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公开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9)

1.一种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层状结构的盖体(1),所述盖体(1)包括第一层(2)、第二层(3)和第三层(4),所述第一层(2)被配置为外层,所述第三层(4)被配置为内层,所述第二层(3)被配置为位于所述第一层(2)和所述第三层(4)之间的中间层,所述第二层(3)包括至少一层低透氧阻隔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3)的透氧率被配置为0.0001~0.001cc/pkg*day。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2)和所述第三层(4)的制作材料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3)的厚度被配置为0.001mm~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包括盖顶和盖身,所述盖顶包括所述第一层(2)、所述第二层(3)和所述第三层(4),所述盖身包括所述第一层(2)。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包括盖顶和盖身,所述盖顶和所述盖身均包括所述第一层(2)、所述第二层(3)和所述第三层(4)。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包括盖顶和盖身,所述第二层(3)设于所述盖顶和所述盖身靠近所述盖顶侧的外周,以使所述第二层(3)能够覆盖待盖合的瓶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2)由聚烯烃制成。
9.一种包装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和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瓶盖。
CN202123399017.3U 2021-12-30 2021-12-30 瓶盖和包装瓶 Active CN2174365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99017.3U CN217436534U (zh) 2021-12-30 2021-12-30 瓶盖和包装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99017.3U CN217436534U (zh) 2021-12-30 2021-12-30 瓶盖和包装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36534U true CN217436534U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10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99017.3U Active CN217436534U (zh) 2021-12-30 2021-12-30 瓶盖和包装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365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73373U (zh) 一种全塑多层共挤片
JP5329120B2 (ja) 積層ボトル
KR101260306B1 (ko) 가스 차단성이 우수한 진공단열재용 다층형 슈퍼 배리어 봉지 부재
US7491420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plastic container
US20070269622A1 (en) Microlayer low scalping barrier packaging material
CN202923062U (zh) 多层塑料复合结构的uht液态奶包装膜
WO2004099005B1 (en) Container closure with a multi-layer oxygen barrier liner
JPS61190435A (ja) ガスバリヤ−性に優れた2軸配向容器
CN205705609U (zh) 一种高阻隔复合片材及包装用盒体
CN102229270A (zh) 一种复合结构高阻隔树脂成型片材及其加工方法
CN217436534U (zh) 瓶盖和包装瓶
JP2016020075A (ja) 積層材、及び容器
JP2006224467A (ja) チューブ容器の肩部および口頸部に一体化成形して用いる上部部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で製造された上部部材を用いたチューブ容器
CN217349005U (zh) 瓶盖和包装瓶
KR20060115376A (ko) 인몰드 용기 및 그 제조장치
CN116409541A (zh) 瓶盖和包装瓶
CN116409540A (zh) 瓶盖和包装瓶
CN208896592U (zh) 遮光阻湿包装膜
JP2006151488A (ja) ブロー成形壜体
KR101346842B1 (ko) 포장상자용 기능성 골판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JPH07186190A (ja) 多層射出成形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9969110U (zh) 可回收的环保食品包装袋多层共挤真空膜
CN210454049U (zh) 一种高阻隔封口盖膜
CN203110416U (zh) 一种奶酪自动化罐装用袋
CN217803749U (zh) 一种带印刷高阻易揭复合片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9

Address after: 310024 Floor 3, Building 1, No. 181, Geyazhuang, Zhuantang Street, Xihu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Nongfu Shanquan (Zhejiang) Beverag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6, jiankengwu, Chayuan village, Shilin Town, Chun'an County,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1701

Patentee before: Nongfu Shanquan (Chun'an Tea Garden) Beverag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