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28583U - 电力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力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28583U
CN217428583U CN202220977053.9U CN202220977053U CN217428583U CN 217428583 U CN217428583 U CN 217428583U CN 202220977053 U CN202220977053 U CN 202220977053U CN 217428583 U CN217428583 U CN 2174285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side wall
communication port
box body
fl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7705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路政
李永红
周杰
苏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7705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285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285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285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设备,电力设备包括箱体和散热件,箱体具有容腔和第一侧壁,容腔用于容置电子器件,散热件用于对箱体内的电子器件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散热件包括壳体和散热结构,壳体盖设于第一侧壁背离容腔的一侧,与第一侧壁围合形成流通道,以及与流通道连通的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散热结构位于流通道内,与第一侧壁固定连接,第一连通口将流通道与外界大气连通,第二连通口将流通道与容腔连通;箱体内的电子器件所产生的热量除能够通过箱体本身自然散热外,还能够通过箱体传导至散热结构,由散热结构散出至外界大气,散热效率高。

Description

电力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逆变器或其他电力设备,其箱体的防护等级基本为I P65以上,箱体相对封闭且其内部设置有大量电子器件,电力设备在工作时,电子器件会产生大量热量,而目前现有的电力设备散热效率低,当箱内温度过高时,容易造成器件损坏或自燃,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力设备,所提出的电力设备散热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力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具有容腔和第一侧壁,所述容腔用于容置电子器件;
散热件,所述散热件包括壳体和散热结构,所述壳体盖设于所述第一侧壁背离所述容腔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侧壁围合形成流通道,以及与所述流通道连通的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所述散热结构位于所述流通道内,与所述第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通口将所述流通道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口将所述流通道与所述容腔连通。
可选地,述散热结构沿所述第一侧壁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壳体沿所述第一侧壁的长度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散热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箱体的第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结构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第二侧上。
可选地,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为多片,多片所述散热片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第二侧上。
可选地,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箱体的第一侧壁焊接连接。
可选地,连接板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箱体的第一侧壁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和盖板,所述第一侧边、盖板和第二侧边依次连接设置,所述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盖板和所述箱体的第一侧壁共同围合形成所述流通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边包括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所述第二折边连接所述第一折边和所述盖板,所述第二侧边包括第三折边和第四折边,所述第三折边连接所述盖板和所述第四折边,所述第一折边和所述第二折边用于与所述箱体的第一侧壁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散热件还包括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用于驱动气流流经所述容腔和所述流通道。
可选地,所述箱体具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将所述容腔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散热系统包括第一驱动风扇组,所述第一驱动风扇组设于所述箱体的容腔,用于驱动气流自所述进风口依次流经所述容腔、第二连通口、流通道,最后从所述第一连通口排出。
可选地,所述进风口和/或所述第二连通口呈蜂窝孔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设备,所述电力设备包括箱体和散热件,所述箱体具有容腔和第一侧壁,所述容腔用于容置电子器件,所述散热件用于对所述箱体内的电子器件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所述散热件包括壳体和散热结构,所述壳体盖设于所述第一侧壁背离所述容腔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侧壁围合形成流通道,以及与所述流通道连通的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所述散热结构位于所述流通道内,与所述第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通口将所述流通道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口将所述流通道与所述容腔连通;所述箱体内的电子器件所产生的热量通过箱体传导至散热结构,再由散热结构散出,散热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也为散热件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散热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的剖视图;
图8为图5另一角度的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散热件 110 壳体
111 第一折边 112 第二折边
113 盖板 114 第三折边
115 第四折边 120 散热结构
130 连接板 200 箱体
210 第一侧壁 220 进风口
230 第二连通口 240 第一连通口
250 容腔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目前常用的逆变器或其它电力设备,其箱体200的防护等级基本为I P65以上,箱体200相对封闭且其内部设置有大量电子器件,电力设备在工作时,电子器件会产生大量热量,而目前现有的电力设备散热效率低,当箱内温度过高时,容易造成器件损坏或自燃,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力设备,所提出的电力设备散热效率高。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8,所提出的电力设备包括箱体200和散热件100,箱体200具有容腔250和第一侧壁210,容腔250用于容置电子器件;散热件100包括壳体110和散热结构120,壳体110盖设于第一侧壁210背离容腔250的一侧,与第一侧壁210围合形成流通道,以及与流通道连通的第一连通口240和第二连通口230;散热结构120位于流通道内,与第一侧壁210固定连接,第一连通口240将流通道与外界大气连通,第二连通口230将流通道与容腔250连通。
电力设备的箱体200内设置有大量电子器件,当电力设备正常工作时,电子器件会产生大量的热,常规的散热方式是热通过空气传导至箱体200,通过箱体200自然散热至箱外空间,散热速度十分缓慢且有限,散热效率低下。在本实施例中,于箱体200上增设了散热结构120,增加了散热面积,通过散热结构120,将箱体200热量自箱体200内部引导至机箱外部,以降低箱体200内部温度,达到散热的效果;并且,由于散热结构120设置在箱体200外表面,不会占用箱内空间,也不会影响箱体200的密封结构;此外,壳体110的设置能够对散热结构120起到防护作用,保证其不受磕碰损坏;同时,流通道将外界大气与箱体200的容腔250连通,热量能够及时散出,散热效率在自然散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其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力设备的散热效率,在一实施例中,散热结构120可以采用铜材等导热率高的材质。
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10的具体结构不限,可根据实际情况及需求进行设置,图1和图5展示了壳体110的两种具体结构,因此对其进行相同标号。此处所述的“第一”、“第二”并不指代数量或相对重要性,箱体200具有第一侧壁210可以理解为箱体200具有多个第一侧壁210,或者箱体200具有第一侧壁210、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等,同理,散热结构120与第一侧壁210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多个第一侧壁210上分别设置有散热结构120,或者第一侧壁210、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等上分别设置有散热结构120。
为加大散热面积,散热结构120的表面积应当尽可能地大,在一实施例中,参阅图1或图6,散热结构120沿第一侧壁210的长度方向延伸,壳体110亦沿第一侧壁210的长度方向延伸。
壳体110主要对散热结构120起到保护、防护的作用,为保证防护效果,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10完全覆盖散热结构120,也即在第一侧壁210的长度方向上,壳体110的长度应当大于或等于散热结构120的长度,并且散热结构120完全置于壳体110盖设于第一侧壁210所形成的流通道内。
散热结构120可以直接与箱体200焊接为一体(参考图3),但为了提高散热结构120的连接稳固性,在一实施例中,散热件100还包括连接板130,连接板130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与箱体200的第一侧壁210固定连接,具体地是与第一侧壁2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散热结构120设置于连接板130的第二侧上。
其中,连接板130与散热结构120可以一体成型(参考图4);连接板130可以通过螺钉可拆卸固定于第一侧壁210上,如此拆装方便;连接板130也可以通过焊接与箱体200的第一侧壁210固定连接,如此连接稳固可靠。
散热结构120的具体形式有多种,包括但不仅限于柱状、片状、螺旋状或是其他不规则结构。在一实施例中,具体地,参考图3、图4或图6,散热结构120包括多片间隔设置于连接板130的第二侧上的散热片。
壳体110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10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和盖板113,第一侧边、盖板113和第二侧边依次连接设置,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盖板113和箱体200的第一侧壁210共同围合形成流通道。
为保证壳体110与箱体200的连接稳固性,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3或图4,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为折边结构,第一侧边包括第一折边111和第二折边112,第二侧边包括第三折边114和第四折边115,第二折边112连接第一折边111和盖板113,第三折边114连接盖板113和第四折边115,第一折边111和第二折边112板面与箱体200的第一侧壁210板面平行相对,第一折边111和第二折边112贴设于第一侧壁210,可通过螺钉与第一侧壁210进行连接。
为进一步提高电力设备的散热效率,在一实施例中,散热件100还包括散热系统,散热系统用于驱动气流流经容腔250和流通道。壳体110一方面能够对散热结构120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够对气流起到引导作用,使气流沿流通道流通,快速带走散热结构120上的热量,进而将箱体200内的热量导出,从而降低箱体200内部温度。
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6至图8,箱体200具有进风口220,进风口220将容腔250与外界大气连通;散热系统包括第一驱动风扇组,第一驱动风扇组设于箱体200的容腔250,用于驱动气流自进风口220依次流经容腔250、第二连通口230、流通道,最后从第一连通口240排出。
电力设备在工作时,电子器件会产生大量热量,导致箱体200内部温度升高,箱体200内部热量传导至箱体200表面,箱体200与散热结构120存在温度差,热量会从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也即热量会沿着箱体200传到散热结构120上,散热系统的设置能够使流通道内的空气流通,将散热结构120上的热量及时带至外界环境,使散热结构120与箱体200始终保持较大的温度差,进而提高了散热效率。
正常情况下,箱体200表面具有一定的散热能力,在箱体200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增设散热结构120,能够提高电力设备的散热能力,在此基础上增设散热系统,能够使得箱体200内部温度显著降低,或者说散热效率显著提高。
针对恶劣环境(煤矿、油田、沙地等),必须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尽可能地避免不利因素的影响,确保电力设备正常可靠运行。在一实施例中,进风口220和/或第二连通口230呈蜂窝孔状结构,如图8所示,蜂窝状结构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防止异物进入箱体200内部,其中,“蜂窝孔”的大小可视电力设备所应用的环境进行设置,当环境中粉尘、灰尘、沙子等物质较多时,可将孔径缩小,此时的进风口220或第二连通口230呈一定目数的网状结构。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使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电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设备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具有容腔和第一侧壁,所述容腔用于容置电子器件;
散热件,所述散热件包括壳体和散热结构,所述壳体盖设于所述第一侧壁背离所述容腔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侧壁围合形成流通道,以及与所述流通道连通的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所述散热结构位于所述流通道内,与所述第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通口将所述流通道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口将所述流通道与所述容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和所述壳体沿所述第一侧壁的长度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箱体的第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结构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第二侧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为多片,多片所述散热片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第二侧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箱体的第一侧壁焊接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设备,其特征在于,连接板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箱体的第一侧壁可拆卸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和盖板,所述第一侧边、盖板和第二侧边依次连接设置,所述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盖板和所述箱体的第一侧壁共同围合形成所述流通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包括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所述第二折边连接所述第一折边和所述盖板,所述第二侧边包括第三折边和第四折边,所述第三折边连接所述盖板和所述第四折边,所述第一折边和所述第二折边用于与所述箱体的第一侧壁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还包括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用于驱动气流流经所述容腔和所述流通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具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将所述容腔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散热系统包括第一驱动风扇组,所述第一驱动风扇组设于所述箱体的容腔,用于驱动气流自所述进风口依次流经所述容腔、第二连通口、流通道,最后从所述第一连通口排出。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和/或所述第二连通口呈蜂窝孔状结构。
CN202220977053.9U 2022-04-25 2022-04-25 电力设备 Active CN2174285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77053.9U CN217428583U (zh) 2022-04-25 2022-04-25 电力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77053.9U CN217428583U (zh) 2022-04-25 2022-04-25 电力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28583U true CN217428583U (zh) 2022-09-13

Family

ID=83185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77053.9U Active CN217428583U (zh) 2022-04-25 2022-04-25 电力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285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8103576A (ja) モータ制御装置
US6031718A (en) IC card and IC card cooling tray
JP5706149B2 (ja) 電気装置
CN207925909U (zh) 一种防尘散热型节能配电柜
JP4558627B2 (ja) 電子機器の筐体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13939152B (zh) 水冷散热模组及电子设备
JP2007123641A5 (zh)
CN217428583U (zh) 电力设备
CN213818658U (zh) 液冷机箱
CN216852976U (zh) 冷却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3633081U (zh) 一种风冷散热器以及生物气溶胶检测装置
CN215819287U (zh) 一种风冷式电磁屏蔽电源
CN217159528U (zh) 具有散热风道的射频电源
CN217080825U (zh) 一种车用空调鼓风机
CN215808919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0405072U (zh) 一种定向散热的变频器
CN209627906U (zh) 电气设备机箱及电气设备
CN209046914U (zh) 一种x射线源循环冷却散热装置
CN219904083U (zh) 散热充电桩
CN218417099U (zh) 散热装置和变频一体机
CN218868566U (zh) 聚光灯的电控设备
CN212649960U (zh) 一种背负式负压通风密闭机箱
JP3094631B2 (ja) エンクロージャの放熱装置
CN216876261U (zh) 降噪组件及吸力装置
CN216218454U (zh) 光伏发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